“Ilmiotesor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张祜《宫词》鉴赏,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张祜《宫词》鉴赏,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目录
篇1:张祜《宫词》鉴赏
张祜《宫词》鉴赏
张祜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原文】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赏析】
一般以绝句体裁写的篇幅短小的宫怨诗,总是只揭开生活画图的一角,让读者从一个片断场景看到宫人悲惨的一生;同时往往写得委婉含蓄,一些内容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去玩味。这首诗却与众不同。它展示的是一幅生活全图,而且是直叙其事,直写其情。
诗总共只有二十个字。作者在前半首里,以举重若轻、驭繁如简的笔力,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在短短十个字中。首句“故国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次句“深宫二十年”,是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把诗中女主角的千愁万恨一下子集中地显示了出来,而且是加一倍、进一层地表达了她的愁恨。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来已经够悲惨了,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岁月已有二十年之长,这就使读者感到其命运更加悲惨,其身世更可同情。与这两句诗相似的有柳宗元《别舍弟宗一》诗中“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一联,也是以距离的遥远、时间的久长来表明去国投荒的分外可悲。这都是以加一倍、进一层的写法来增加诗句的重量和深度。
后半首诗转入写怨情,以一声悲歌、双泪齐落的事实,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诗中人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这后两句诗也以强烈取胜,不以含蓄见长。过去一些诗论家有诗贵含蓄、忌直贵曲的说法,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应当说,一首诗或曲或直,或含蓄或强烈,要服从它的内容。这首诗的前半首已经把诗中人的处境之悲惨写到了极点,为逼出怨情蓄足了力量,因而在下半首中就势必让诗中人的怨情喷薄而出、一泻为快了。
这样才能使整首诗显得强烈有力,更能收到打动读者的艺术效果。这里,特别值得拈出的.一点是:有些宫怨诗把宫人产生怨情的原因写成是由于见不到皇帝或失宠于皇帝,那是不可取的;这首诗反其道而行之,它所写的怨情是在“君前”、在诗中人的歌舞受到皇帝赏识的时候迸发出来的。这个怨情,联系前两句看,决不是由于不得进见或失宠,而是对被夺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抗议,正是刘皂在一首《长门怨》中所说,“不是思君是恨君”。
篇2:宫词 张祜
作品原文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词语注释
故国:故乡。
何满子:唐玄宗时著名歌手,据说她因故得罪了皇帝,被推出就刑。就刑前她张口高歌,曲调悲愤,使“苍天白日黯然失色”。结果皇帝闻之,终因惜其技艺难得而降旨缓刑。因为何满子出色的技艺,大诗人元稹、白居易、杜牧等都相继为之赋诗,其中以张祜的《何满子》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最为感人。这首宫词后来流传甚广,其唱来异常悲怨。
君:指皇帝。这里是指唐武宗。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作品赏析
诗总共只有二十个字。作者在前半首里,以举重若轻、驭繁如简的笔力,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在短短十个字中。首句“故国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次句“深宫二十年”,是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把诗中女主角的千愁万恨一下子集中地显示了出来,而且是加一倍、进一层地表达了她的愁恨。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来已经够悲惨了,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岁月已有二十年之长,这就使读者感到其命运更加悲惨,其身世更可同情。
后半首诗转入写怨情,以一声悲歌、双泪齐落的事实,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诗中人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这后两句诗也以强烈取胜,不以含蓄见长。过去一些诗论家有诗贵含蓄、忌直贵曲的说法,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应当说,一首诗或曲或直,或含蓄或强烈,要服从它的内容。这首诗的前半首已经把诗中人的处境之悲惨写到了极点,为逼出怨情蓄足了力量,因而在下半首中就势必让诗中人的怨情喷薄而出、一泻为快了。这样才能使整首诗显得强烈有力,更能收到打动读者的艺术效果。这里,特别值得拈出的一点是:有些宫怨诗把宫人产生怨情的原因写成是由于见不到皇帝或失宠于皇帝,那是不可取的;这首诗反其道而行之,它所写的怨情是在“君前”、在诗中人的歌舞受到皇帝赏识的时候迸发出来的。这个怨情,联系前两句看,决不是由于不得进见或失宠,而是对被夺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抗议,正是刘皂在一首《长门怨》中所说,“不是思君是恨君”。
这首诗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四句诗中,前三句都是没有谓语的名词句。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指出,诗句中“实字多,则意简而句健”,而他所举的“皆用实字”的'例句,就是名词句。这首诗之所以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力,与运用这种特殊的诗句结构有关。另一特点是: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目字。而数字在诗歌中往往有其特殊作用,它能把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表达得更清晰,更准确,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诗句特别精炼有力。
创作背景
张祜早年寓居苏州,常往来于扬州、杭州等都市,并模山范水,题咏名寺。他的《题润州金山寺》诗,空前绝后。他作的《宫词二首》之一:“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流行一时。后来这首词传入宫禁,唐武宗病重时,孟才人恳请为上歌一曲,唱到“一声何满子”,竟气亟肠断而死。这种至精至诚的共鸣,恰恰说明祜诗的魅力。
作者简介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以上这篇宫词 张祜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古诗,诗意的话尽在:诗句大全
篇3:宫词,宫词张祜,宫词的意思,宫词赏析
宫词,宫词张祜,宫词的意思,宫词赏析 -诗词大全
宫词作者:张祜 朝代:唐 自倚能歌曲,先皇掌上怜。
新曲何处唱?肠断李延年。
篇4:宫词唐诗鉴赏
宫词唐诗精选鉴赏
唐人宫词,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宫怨诗,王昌龄、李益等人的宫词名作,即属此类。这一类数量较多,艺术成就也较高。另一种是描写宫廷日常生活风习的诗,如王建的宫词百首即是。这类作品具有细节的真实性和较浓的生活气息,但往往流于生活的实录,典型化程度不高。朱庆余的这首宫词,似乎介于以上两类作品之间,既写宫中日常生活,又有所寓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而寓讽的内容又不同于一般的宫怨。在宫词中可谓别具一格。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吧。
宫词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
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
朱庆余诗鉴赏
寂寂花时闭院门,首句点出寂寥的环境。正当百花争艳的春天,宫中庭院里的花卉开得繁茂,但院门重闭,整个庭院中笼罩着一层空虚寂寥的气氛。
宫中本已与外界隔绝,如今院门又闭,则重重闭锁,如同幽禁。言外见君主的恩宠从不及此。花时这一给人热闹、华艳感受的意象,与寂寂、闭正成强烈对照,结果反而增强了花时的独特的寂寞感,院中人百无聊赖、韶华虚度的境遇自然透出。
美人相并立琼轩,第二句正面写到处在这一环境中的两位宫女,画出她们悄然无语并立于华美的长廊上的情景。说相并,说立,而不及其它,正是要暗示寂无声息的沉默。美人的艳丽,琼轩的华美,又适与这无声无息的沉默形成鲜明对照,使人感到这庭院琼轩之间,正流动着一层压抑窒息的气氛。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在形同幽禁的'环境里,与别人交流感情的要求往往变得特别强烈。这两位相并而立的宫女在默默相对中都感到有 欲说宫中事的要求。宫中事,所包含的内容很广,不光彼此在宫中的境遇、幽怨,而且兼包宫中的相互倾轧,争宠夺宠,乃至其他一系列宫闱秘事。
含情一句,将宫中美人相对无言、含情欲吐、欲言又止的神情描摹得相当细腻传神。然而,就在她们启口欲说之际,忽然瞥见廊檐下的笼中鹦鹉,迅即意识到:在这善于传人言语的学舌者面前,是无论如何不能谈论宫中事的,否则言语一旦泄漏,就会给她们已成幽禁之身带来更大的灾难。
末句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这首诗的成功,主要得力于这一警句。宫中种种黑暗丑恶的情事,总是掩盖在富丽堂皇的外衣下,不为外界所知;最高封建统治者也对此讳莫如深,防范极严。久而久之,在宫廷中遂形成一种极端压抑沉闷、惊疑惧怕的气氛。
在这种气氛笼罩下,宫女们不仅在人前不敢言及宫中事,即便在鹦鹉前头,也噤若寒蝉了。鹦鹉善传人言,却并不解人意,它的传话出自本能,原非有意,而宫女们已自不敢言,则宫廷中那些专门窥伺过失、传人言语的无聊小人对宫女们造成的恐怖与压力就可想而知了。因此,这个细节不仅深刻揭示了宫女们在长期压抑恐怖气氛下所形成的惊惧心理,而且从侧面透露了宫廷生活的黑暗、倾轧和缺乏最起码的自由。正由于这个细节的典型性和独特性,才使这首诗获得独特的艺术个性而为一般的宫词所不能替代。
篇5:宫词古诗词鉴赏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的诗意: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出自顾况《宫词》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
全诗的意思是,高大华丽的宫殿里,响起了悦耳的笙歌,清风不时送来得宠的宫嫔们的欢声笑语;而在另一处,失宠的宫嫔则过着凄寂的生活,在朦胧的月光下,静听更漏之声,她把水晶帘高高卷起,独自凝望迢迢银河,来度过这不眠的秋夜。两种境界,对比强烈。抒情细腻,无一怨字,而怨情却见于字行间,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宫怨的诗,前两句描写受宠者的欢乐情景,笙歌四起,月光如水,和风习习,一阵阵欢声笑语。后两句则写失宠者的遭遇,室内悄无声息,这些失宠的宫妃们惟有与冷寂的滴漏声和帘外的秋日星河相依为伴。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高入云天的玉楼,奏起了一阵阵笙歌;宫女妃嫔们的欢声笑语,随风飘来。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明月的银辉洒向宫殿,随着月影移动,只听得漏斗计时的嘀嗒声;卷起水晶帘来,遥望窗外的银河正横在秋夜的上空,牛郎与织女被无情地隔在银河的两边。
这首宫怨诗的优点在于含蓄蕴藉,引而不发,通过欢乐与冷寂的对比,从侧面展示了失宠宫女的痛苦心理。玉楼中的笙歌笑语越发反衬出被冷落者的孤苦伶仃,反衬出失宠者的幽怨哀婉之情,即使不明言怨情,而怨情早已显露。
篇6:宫词古诗词鉴赏
[唐]顾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注释:
【1】玉楼:华丽的高楼,指官嫔的.居所。
【2】天半:形容楼高。
【3】宫嫔:指嫔妃。
【4】和:伴随。
【5】漏:古代滴水计时的工具,这里指夜深。
【6】秋河:秋天星夜的银河。
作品赏析:
写远处别人的笙歌欢笑,更对比出自己的孤独冷清,反映了被冷落的宫嫔的特殊心理。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描写受宠者的欢乐情景,笙歌四起,月光如水,和风习习,一阵阵欢声笑语。“天半”,诗中用来形容楼高。其实,其中还隐含着抒情女主人公不能像其他宫妃那样得到皇帝宠幸的怨意在内。诗中那些得宠的嫔妃,能进入高及“天半”的玉楼中,这就暗喻她们有机会见到君王,有机会得到恩宠。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写失宠者的遭遇,室内悄无声息,这些失宠的宫妃们惟有与冷寂的滴漏声和帘外的秋日星河相依为伴。“近秋河”意谓女主人公将水晶帘卷上以后,由于去掉了遮掩之物,原先隔帘相望的天河变得更加清晰明亮。那是说女主人公原先只是仰望玉楼,但由于心中失望、空虚和无奈,故而便将视线从玉楼转移到秋河,想看一看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星,他们是与自己有着同样命运的仙界人物,能否同情自己的遭遇。
全诗采用对比或反衬手法。玉楼中的笙歌笑语越发反衬出被冷落者的孤苦伶仃,反衬出失宠者的幽怨哀婉之情,即使不明言怨情,而怨情早已显露。这首宫怨诗的优点在于含蓄蕴藉,引而不发,通过欢乐与冷寂的对比,从侧面展示了失宠宫女的痛苦心理。
诗中以他人得宠的欢乐反衬女主人公失宠的凄寂。别殿里笙歌阵阵笑语声欢,自己则独听更漏,遥望星河,长夜不寐。一闹一静,一荣一枯,对比鲜明,也从中道出了盛唐时期统治阶级的腐败以及堕落。
篇7:宫词古诗词鉴赏
宫词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注释】
1、闻夜漏:这里指夜深。
2、秋河:指银河。
【译文】
高入云天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
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鉴赏】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描写受宠者的欢乐情景,笙歌四起,月光如水,和风习习,一阵阵欢声笑语。“天半”,诗中用来形容楼高。其实,其中还隐含着抒情女主人公不能像其他宫妃那样得到皇帝宠幸的怨意在内。诗中那些得宠的嫔妃,能进入高及“天半”的玉楼中,这就暗喻她们有机会见到君王,有机会得到恩宠。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写失宠者的遭遇,室内悄无声息,这些失宠的宫妃们惟有与冷寂的滴漏声和帘外的秋日星河相依为伴。“近秋河”意谓女主人公将水晶帘卷上以后,由于去掉了遮掩之物,原先隔帘相望的天河变得更加清晰明亮。那是说女主人公原先只是仰望玉楼,但由于心中失望、空虚和无奈,故而便将视线从玉楼转移到秋河,想看一看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星,他们是与自己有着同样命运的仙界人物,能否同情自己的遭遇。
全诗采用对比或反衬手法。玉楼中的笙歌笑语越发反衬出被冷落者的孤苦伶仃,反衬出失宠者的幽怨哀婉之情,即使不明言怨情,而怨情早已显露。这首宫怨诗的优点在于含蓄蕴藉,引而不发,通过欢乐与冷寂的对比,从侧面展示了失宠宫女的痛苦心理。诗中以他人得宠的欢乐反衬女主人公失宠的凄寂。别殿里笙歌阵阵笑语声欢,自己则独听更漏,遥望星河,长夜不寐。一闹一静,一荣一枯,对比鲜明,也从中道出了盛唐时期统治阶级的腐败以及堕落。
篇8:《宫词》古诗词鉴赏
《宫词》是唐代诗人顾况的诗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宫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特殊命题,专门描写后妃、宫女的生活。这首宫怨诗,与其他宫怨诗的不同之处,是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前二句写听到玉楼笙歌笑语;后二句写宫人锁闭幽宫的孤凄冷落。如此相形比做,即使不言怨情,而怨情早已显露。诗笔触细腻精致,纯用客观描写,更显得意韵深远。
原文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注释
(1)闻夜漏:这里指夜深。
(2)玉楼:华丽的高楼,指官嫔的居所。
(3)天半:形容楼高。
(4)漏:古代滴水计时的工具。
(5)秋河:秋天星夜的银河。
翻译
高耸入云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
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
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
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赏析
本诗是一首宫怨诗,别具特色。
前两句“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玉楼”指宫嫔居住的房子。“宫嫔”指后妃等。“笑语和”指相互寻欢作乐。这里用“玉楼”写出了环境的奢华,“笑语和”则展现了欢快之况,再现了宫妃与皇帝的奢靡生活,极写受宠宫女的欢声笑语,为下文的描写做铺垫。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月殿”即月下,意谓宫殿。“影开”指影子出来。“闻夜漏”是听时间。“漏”是古代计时间的铜壶滴漏。月光下,殿门半开,周围一片寂静,这里环境、气氛与首句中的“天半起笙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位孤独的宫女听着夜漏缓缓地滴水的声音。此时的'她只能是高高地卷起水晶帘,独自一人静望秋日的银河。“水晶帘卷”指卷起晶莹的门帘。生活也许并不贫困,但是这里没有任何笑语欢颜,有的只是寂寞的煎熬,“近秋河”点明季节已是秋天,心中的悲凉又浓重了许多。
本诗表现宫怨,和其他宫怨诗大致一样,仍是不言“怨”,但是怨情却很明显地显露在外:这位宫女深夜未眠,静听着那边君王和嫔妃们的欢歌笑语,此时的她怎能不怨?也许不久前的自己也是这般生活,如今却只能独守宫苑,所以她的怨在这一闹一静,一枯一荣中得到充分体现。
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诗人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以极为精炼的语言、优美清丽的艺术形象,把宫女、嫔妃中两种迥然不同的遭遇鲜明地表现出来,并巧妙地把怨情寄寓在寂寞冷落的生活中。
顾况(约727—约815)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恒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号“华阳真逸”。顾况生性诙谐,常常嘲弄人,因此也常遭人嫉恶。但他是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诗人,诗歌主张与诗风都与元结相似,对白居易有一定影响,也有很多传世佳作。
★ 庆宫春词作鉴赏
★ 宫词 顾况 赏析
★ 杭州开元寺牡丹,杭州开元寺牡丹张祜,杭州开元寺牡丹的意思,杭州开元寺牡丹
张祜《宫词》鉴赏(精选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