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益

时间:2024-01-26 03:36:37 作者:allenchuan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allenchu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让英语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益,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让英语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让英语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益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 季燕

如何应对教材新、容量大、课时紧、时间不够等新课程改革后英语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专家建议应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入手

困惑

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挑战,如何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面对的共同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英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对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并努力将其理念、方法渗透、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和实践,他们发现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对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的英语教学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困惑。

困惑一:教材新、容量大、课时紧、时间不够怎么办?

困惑二:采用了新方法、新理念,提高了学生积极性,但是为什么学生的成绩上不去?

困惑三:新教材要求高,如何达到高投入、高效益?

造成以上困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通过对上百节新课程改革中的英语课的听课和评课活动,通过课题研究和实验的方式,发现教师之所以产生以上困惑,是因为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英语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的一些弊病,从而使得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低下,造成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

问题

笔者认为影响英语课堂教学实效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目标模糊,教学随意

每个教师都明白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但在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往往忽略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忽略结果性目标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本课知识内容掌握、了解到什么程度,教师本人就模糊不清,必然导致教学的随意性。举例来说,下面是一节英语课的教学目标:Knowledge Aims:1. to teach new words 2.to learn the text/Ability Aims: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reading.首先看知识目标,通过教师的教学,要学生掌握生词到什么程度,要求学生只是会读8个生词,还是听说读写都会?目标中没有提到。学习课文要求学生只是理解understand(理解),还是retell(复述),教师自己都没有明确的标准。在能力目标中要求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占用了大量时间教给学生如何写课文的summary(总结),像这样的模糊目标,教学中谈何实效性。

教学方法,不求甚解

一些教师把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当作是“体现采用新课标、新方法”的一种标志,根本没有认真学习该方法的理论,了解和掌握该方法实际用法,不管合适不合适。如:Task-basedApproach(真实任务型教学法)是英语新课标中明确倡导采用的英语教学方法之一,有些教师对真实任务型教学法还没有真正理解,他们只是把课堂教学中的所有活动换个名称,都当作任务设置。任务与任务之间没有联系,教师对如何完成任务也没有明确的示意,使得任务流于形式,结果时间用了不少,实际效率低下。

还有些教师认为任务型教学法是新教法,以前运用的PPPMethod(三P教学法)或五步教学法都是过时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再用了。这些错误的想法也影响着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

情景牵强,追求形式

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强调了导入阶段的趣味性、探索性;介绍阶段的情景设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导入阶段只注重趣味性而忽略了科学性,在介绍阶段只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而忽略了时间和实效。创设的情景占用大量时间,而没有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思考,没有起到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兴趣的作用。有些情景内容与主题毫不相干,其结果是既浪费时间又造成学生理解新语言的困难,最终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活动练习,放任自流

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以往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英语教学就不需要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有些教师只图课堂气氛活跃,完全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课堂上看不到有效的操练活动,练习活动完全放任自流。有的教师提出一些显而易见的英语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表面上看是全体学生参与,但实际上则是一盘散沙,毫无实效可言。还有些教师认为某项活动非常好,就不管是否合适都安排在自己的教学中,结果不但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活动时间,而且还违反了教学规律。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随意性和盲目性,也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节奏松散,效率低下

课堂教学节奏松散是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原因之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随时可以看到有些教师在松散的教学节奏中,任意让时间流失,教学情节颠来倒去、教学活动松松垮垮,一堂课学生没有掌握多少“有价值”的语言知识,而只是在松散、凌乱的课堂教学中度过。

课堂教学节奏松散的另一个体现是时间的安排和运用不合理。如有的教师导入新课占用大量时间,而学习掌握新知只是一带而过;有的教师解释如何做该项活动时占时过多,而真正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却很少;有的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时,要考虑半天才决定让哪位来答,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流失了,最后只能抱怨教材容量大、课时紧、时间不够。

滥用课件,忽略实效

恰当、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对调动学生学习情绪,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极好的作用。但有的教师则是滥用多媒体课件,只是为了公开课的做秀,结果课堂上教师手忙脚乱,学生眼花缭乱。有些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上,而忽略对教材的钻研、教学的设计和思考。还有些教师只是为了精美的画面、生动的动画,把一些与教学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做在课件中,从而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

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北京市“十五”规划课题“初中英语教学整体改革实验与研究”实验中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几年来的实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提出了以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提高素质,更新观念

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要想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新课程提出的挑战,就需要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强调前沿性和创新性,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只有永远置身于英语教学的前沿,密切追踪英语教学发展的新动向,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给课堂教学内容注入新观点、新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目标明确,全面具体

明确、具体、全面的教学目标是保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中之重。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然后完成好单元目标,从而达到最终完成总体目标。在教学中要做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课堂上能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宏观微观层次分明。宏观上要把握整体教学目标,微观上要做到目标清晰、具体、细化。第二,要注重三维目标的制订,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上得到同步发展,而且在认知与情感上还要得到和谐发展。科学地制订最佳的教学目标,可以实现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掌握方法,新旧互补

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采用适当、合理、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阶段的教学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重要的是要真正掌握该教学方法,如果只是一知半解,将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采用了英语拼读法、英语速记法,帮助学生解决学单词难的问题,采用PPPMethod,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采用Task-basedApproach帮助学生提高用英语完成真实任务的能力,而在语法教学中我们有时也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提高学生中英互译的能力。这种新旧方法互补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巧设活动,落到实处

巧设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每一项任务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保障。教师既要考虑到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又要考虑到实效性。教学活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制订,要遵循教学规律,本着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难易渐进,变化激趣的原则,使设置的活动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形成梯度。这样才能确保每一项教学活动都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

优化时间,加快节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另一个关键是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使用率,有效地处理好课堂教学节奏。这要求英语教师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使用率,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教学环节,不必要的说明解释,这就等于增加了有限的时间,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的问题;同时要正确、合理地调控课堂教学节奏的变化,有效掌握教学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密度。争取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英语课堂教学提倡的是“快节奏、大容量、高密度”的教学方式。通过优化教学时间,使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了,活动密度增强了,课堂节奏加快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增多了,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解决教学时间不够的问题。

结构严谨,环节紧凑

保证教学结构的严谨性和英语教学环节的紧凑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学结构严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环节的连接要符合教学规律,教学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转换要恰当合理。在转换之间,教师的指令要清楚、明确。课堂教学过程要充满变化,教学环节层层紧扣,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不断的期待。如果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处理缺少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难点的处理缺少层次,就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要真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要使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方法新颖、手段丰富、结构严谨、讲解精炼、时间紧凑。

《中国教育报》7月14日第5版

篇2:让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

让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

让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

烟台市芝罘区幸合里小学     栾黎丽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通过不同的方法去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保持课堂效果,让英语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

关键字: 小学英语   学习兴趣   教学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创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呼唤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型的教师和充满科学与创造艺术的课堂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英语课堂存在这样一种状况: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被激发,但随着知识容量的增多,难度加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在教学中,要从每一节课做起,要敢于在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设计的研究、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另辟蹊径”、“独出心裁”,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我根据实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创建教学新环境,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能充分有效的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的.激发创新敏感性。更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交流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1 带着微笑进课堂。

教师面带微笑走进课堂是最富感染力的表情。在课堂上,教师的微笑就像一缕阳光,带给学生温暖。以自己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会给课堂带来生机,增添活跃的气氛,师生之间会消除心理疑虑,有种亲热,容易贴近之感。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小小的微笑,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带着情感进课堂。

教师是学生的师长,一位不苟言笑的教师固然能给人以威严的感觉,但学生却不愿或不敢接近他。时间一长,容易形成师生之间的“代沟”,不便于感情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作为教师应懂得和适应学生的种种好奇和模仿心理,缩短师生间距离,加速感情的交流与融洽。所以教师除了有严肃的一面,更应开朗、活跃一些,这样更能接近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和学生相处的更融洽。   情是学生接受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愿听其言,遵其嘱,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反之教师对学生缺乏真诚的感情,师生之间感情不通,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低,教师讲道理再好,学生也会无动于衷。由此可见情能唤起学生的信任度和求知欲,能给学生心目中留下和蔼可亲的印象,其产生的“首因效应”一定很好,这样无疑会在教学中起到良好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把“爱学生”的感情带进课堂。

例如在组织竞赛或游戏中,我和学生一样兴高采烈地加油、鼓掌,甚至参与到其中,与学生一争高下,能够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又如在唱英语歌的时候,一位学生的同座恰好不在,我就和他一起拍手唱这首歌,使学

[1] [2] [3]

篇3:让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

让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

让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

烟台市芝罘区幸合里小学     栾黎丽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通过不同的方法去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保持课堂效果,让英语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

关键字: 小学英语   学习兴趣   教学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型的教师和充满科学与创造艺术的课堂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英语课堂存在这样一种状况: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被激发,但随着知识容量的增多,难度加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在教学中,要从每一节课做起,要敢于在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设计的研究、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另辟蹊径”、“独出心裁”,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我根据实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创建教学新环境,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能充分有效的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的激发创新敏感性。更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交流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1 带着微笑进课堂。

教师面带微笑走进课堂是最富感染力的表情。在课堂上,教师的微笑就像一缕阳光,带给学生温暖。以自己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会给课堂带来生机,增添活跃的气氛,师生之间会消除心理疑虑,有种亲热,容易贴近之感。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小小的微笑,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带着情感进课堂。

教师是学生的师长,一位不苟言笑的教师固然能给人以威严的感觉,但学生却不愿或不敢接近他。时间一长,容易形成师生之间的“代沟”,不便于感情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作为教师应懂得和适应学生的种种好奇和模仿心理,缩短师生间距离,加速感情的交流与融洽。所以教师除了有严肃的一面,更应开朗、活跃一些,这样更能接近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和学生相处的更融洽。   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愿听其言,遵其嘱,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反之教师对学生缺乏真诚的感情,师生之间感情不通,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低,教师讲道理再好,学生也会无动于衷。由此可见情能唤起学生的信任度和求知欲,能给学生心目中留下和蔼可亲的印象,其产生的“首因效应”一定很好,这样无疑会在教学中起到良好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把“爱学生”的感情带进课堂。

例如在组织竞赛或游戏中,我和学生一样兴高采烈地加油、鼓掌,甚至参与到其中,与学生一争高下,能够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又如在唱英语歌的时候,一位学生的同座恰好不在,我就和他一起拍手唱这首歌,使学生感到格外亲切,唱得格外认真。如果学生表现出色,我除了用语言表达出鼓励、赞扬之外,还经常用手抚摸学生的头顶,拍拍学生的肩膀,或顺一顺她的小辫儿,使他们乐不可支。

二 更换形式,营造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生正处于多变时期,他们好玩、好动、好胜,且好奇心强。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调动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效率。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方法。1用美术再现情境。

儿童是通过形象认识世界的,由于图画具备了直观、形象、具体等特点,所以深受儿童欢迎。教师要根据情境需要选择最佳形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它能使所教单词形象,直观,更富有实感。如我在讲新儿童英语第二册Lesson 8这一课时就运用图画来创设情境。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公园,创设大的情境,引出以下内容:tiger(老虎)/lion(狮子)/bear(熊)/zebra(斑马)/giraffe(长颈鹿)。这样,通过图画演示,以及教师的语言诱导,一个完美的情境展示在学生面前。又如:在教单词:smile,girl, boy, dog,等词时,我分别在黑板上画简笔画,这样学生们以图对单词,既形象又有趣,记得就牢,同时还可以用这些简笔画展开对话。

2用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最能直接感动人的艺术,而爱唱歌又是孩子们的天赋。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歌曲与教材配合,让学生们在愉快地学唱歌的同时,又学习了语言知识。尤为可行的是每堂英语课开始时唱一首英语歌曲,既能烘托课堂英语的“洋味”,又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也就是用音乐来唤起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和兴趣。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可以把学生对某一事物的兴趣迁移到某学科上来,这样便能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根据这一理论,我就着手用音乐欣赏,学唱外语歌来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例如我在讲“What time is it?”这一单元时,准备了一首《在钟表店里》的曲子。这段音乐有闹钟“滴答滴答”的声音,有时钟“当、当 ”报时的声音,学生很快被这首优美的曲子吸引住了,听得十分投入,音乐放完仍意犹未尽。在新课的教学中,虽然学生从未接触过有关内容,我对知识也未作更多的解释,但由于音乐的渲染,学生仍很容易地接受了新知识。

3用表演带动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是活生生的交际语言,在实际教学中,我利用表演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即:模拟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以角色的身份来说话,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交际。表演激起了学生的表现欲和参与意识,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角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得。它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在头脑中将英文单词与相应的图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分辨、记忆单词的能力。例如,在学习hot, cold, rainy, windy等表示天气情况的单词的同时,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动作来表示单词的意思。如:戴草帽或摇扇子表示hot,打伞或穿雨衣表示rainy,头戴纱巾或树枝摇摆表示windy,戴墨镜表示sunny,打雨伞、摇扇子表示hot and rainy……

4 用竞赛激励学生。

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有很强的获得欲望。在活动中,这种强烈的参与意识和争强好胜的心理犹为明显。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这种积极因素。

竞赛是英语课堂常见的教学形式。竞赛的内容有很多,可以是知识方面的,也可以是能力方面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小组对抗赛、男女生擂台赛、个人夺标赛、单词接龙赛……无论哪种形式,什么内容,学生都乐于参与,课堂气氛空前活跃。通过竞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培养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下很容易接受新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

5用游戏活跃课堂。

游戏教学是“寓教于乐”的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游戏,能使课堂气氛活跃,有新鲜感,学生能在畅快的笑声中,兴味盎然地吸取新的知识,而且印象较深。如:我在字母时,让学生做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在课前我将26个字母的大小写,分别用卡片写好。一组同学拿小写字母卡,一组同学拿大写字母卡。然后让持小写字母卡的学生去找持有大写字母卡的同学做朋友,最后老师宣布获胜小组并加以表扬。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效果很好。

三 用成功体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重要的情感因素,它能使学生萌发兴趣,增强信心,激起学生内在动力,大大增强认知效果。多次的成功会使学生充满自信,并逐步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正确的回答问题,哪怕是一星点闪光之处,也要及时捕捉,加以表扬、鼓励、多用些good, very good, quite good, thank you等词,让学生,感到有奔头,树立信心。对于学习较差的和学习上出现错误的学生,课堂上也不要随便批评,说些 “Try again”,“Don’t worry” “Take it easy”等勉励的句子,这样不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

学生学习的最大乐趣在于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而教师就要在其成功之时多多给予鼓励、表扬,使其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在学习中会逐渐显现个别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这种差异,因材施教,正确对待各类学生。优等生由于经常得到教师的表扬,学习劲头足,但容易产生优越感和骄傲感。教师要经常给其提出新的要求使其有受挫感,使其愈挫愈奋;中等生学习受情绪支配,教师要及时引导,避免其情绪波动,稳定成绩;差生由于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学习中没有目标,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丧失兴趣。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需多给予关心和帮助,使其迎头赶上。

另外,教人以 “渔”,把握成功。随着知识容量的增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困难也随之加大。作为教师,不仅要研究知识结构,还要研究学生心理;不仅要研究教法,还要指导学法。学生如果掌握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必会受用终身。在记忆单词时,用“谐音法”、“儿歌唱读法”、“象形法”;学习语法时,用“归纳法”、 “类推法”……这样,学生自己能掌握学习方法并运用自如,在学习中没有障碍,并形成良性循环。

由此可见,保持兴趣,养成习惯,掌握方法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把这几样宝贝带进课堂之后,减轻了学生的压抑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倍增,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学生兴趣的保持,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篇4:让德育走进英语课堂教学(网友来稿)

江苏省射阳中学 (224300) 商立钊

德育教育贯穿着教育的全过程,遍及每个学科每一堂课,教材本身为教者提供了大量可挖掘的空间,

对教者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者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高中英语新教材为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其内容贴近现代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许多课文渗透着思想情感的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较强的感染作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素质,扩大他们的国际视野,增强爱国情怀,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情感态度,文化意识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下面谈谈本人在英语课文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些做法。

第一单元的课文“MY FRIEND WILSON”通过介绍著名电影“Cast

away(飘流者)”的故事情节,达到规劝珍视友情的目的。课文以“怎样做朋友”为主线,以“飞机失事”为转折点,折射出责任感Chuck对友谊的重新认识。飞机出事前Chuck是一个事事从个人出发的利己主义者。淡漠了友谊和亲情。出事后,

当他长期独居在荒岛上时,他才真正领悟到友情不仅仅是索取,更重要的是付出。所以:

* A life without a friend is a life without the

sun.(人生没有朋友,犹如人生没有太阳。)

* A man who has friends must show himself

friendly.(要有朋友,必须以友谊待人。)

* A true friend is one soul in two bodies. (挚友如异体同心。)

第七单元课文“A CITY OF

HEROES”是一篇描写文。描写历史上发生在圣彼得堡城的两大事件----

19俄国革命和1941年圣彼得堡保卫战中城市文化的遭遇反映出城市的伟大。结尾部分用形象的比喻“Today

Peter the Great on his bronze horse can once again look out over the city he

built.”

(今天骑着铜马的彼得大帝又能俯瞰他的城市了。)指出了圣彼得堡城的伟大主要在于它有团结、勇敢、坚强、自豪的人民作后盾。借此机会教育学生:

*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 Difficulty gives in to a strong-willed man.(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 If we are united, brave, and strong, we can overcome

everything.(坚强、勇敢、团结的人可以克服一切。)

第十单元课文“ARE WE

ENDANGERED?”介绍一些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原因,强调人类不应只顾眼前利益,做些类似杀鸡取卵(

Kill the goose that laid the golden

egg.)的蠢事。当地球只剩下人类自己,将是人类最大的悲哀。当地球只剩下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自己的眼泪。课文教育、鼓励人们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他自然资源,保护地球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It's never too late to mend.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 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lit milk.(覆水难收。)

在Unit 13 HEALTHY EATING的课文WE ARE WHAT WE EAT

教学中,首先分析现代人类的饮食观,指出了人们之所以难于选择个人饮食,是因为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饮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养成健康饮食习惯也是为了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从中我们也体会到现代人类的饮食习惯已成了个人观念的一种诠释,折射出人类文明的进步。在课文结束时让学生讨论“Why

should we form a healthy eating

habit?”(为什么我们应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最后作出总结:

* He who has health has hope, and he who has hope has

everything.(身体健康就有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一切。)

* Sound in body, sound in mind.(有健全的身体才有健康的心灵。)

* The health of nation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wealth of

nations.(国民的健康比国民的财富更重要。)

十四单元的课文THE BIRTH OF A

FESTIVAL语言感染力很强,文章中运用了类别比较,举例子,下定义等多种说明方法,并结合大量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气势,表达了作者对这个节日的深刻理解和深厚感情,同时也引发了学生对这个节日的深厚兴趣。本文通过一个节日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灵魂。宽扎节是1966年由一位黑人学者Maulana

Karenga创立的。Karenga创立此节日的目的是创建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节日。今天宽扎节变得越来越流行,这个节日的诞生凝聚着这个黑人学者和其他奋斗者的心血。读了这篇课文,学生能深切地感受到:

*Faith is the face of life.(信心就是生命力。)

*Faith is the bird that feels the light when the dawn is still

dark.(信心是一只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时,就能感觉到光明。)

*Do not, for one repulse,forgo the purpose that you resovled to

effect.(不要只因受到一次挫折,就放弃你过去要达到的目的。)

十五单元的课文The

Necklace的主人公美丽的玛蒂尔德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令人同情。她追求梦想--想在舞会上受人尊敬,免遭歧视。于是买了新衣,戴了一串向朋友借的项链。这种对美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无可厚非。但是,一个小人物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离开舞会时她不慎丢了那条项链。就是那条项链,改变了她以后的生活。在以后的十年中,历经艰辛,终于还清了债务。同时她也变成一个满脸沧桑,连她的朋友也认不出的老妇人。这个不平等的社会把她的梦想击得粉碎。通过这个故事,我教育学生:

* Out of debt, out of danger. (无债一身轻。)

* Money is a good servent but a bad

master.(要作金钱的主人,莫作金钱的奴隶。)

* Promise is debt. (欠债要清,许愿要还。)

* Short pleasure, long lament.(痛快一阵子,悲叹一辈子。)

十六单元的课文FRANKIN'S FAMOUS KITE

EXPERIMENT介绍了富兰克林如何做著名的风筝实验,教育学生们要学习科学家们勇于探索奥秘的精神。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刻苦钻研,勤于思考,不断进取,揭开无数个科学奥秘。同时向学生介绍其他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以及他们的伟大发明和杰出贡献,鼓励学生早年立志,树立远大的理想,做有用人才,因为:

* 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

* Knowledge is a treasure,but pratice is the key to it.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就是开启宝库的钥匙。)

* 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天才是一分灵感加九十九分汗水。)

总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做出艰辛的努力,付出更多的心血。只要我们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思想工作的有心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精心安排、持之以恒,就一定会完成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

作者邮箱: Barbara1722003@yahoo.com

篇5:主体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现

主体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现

一、  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主渠道。如何真正地把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落实到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展,即怎样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正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问题。

外语是人类知识的载体,它对智能的开发作用不可忽视,它更可以促进人们交际能力的发展,外语教学对学…… 当前,小学英语课在很多方面是符合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要求的,如在目标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教法上力求多样,并能从视听入手,进行听说训练,教学过程强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一定的层次性等等。但仍就存在着不利于落实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要求的问题,如: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层次性,教学要求“齐步走”,致使部分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上掉队,过早出现两级分化,为学生今年进一步学习造成障碍:在组织教学活动方面注重形式,学生参与的深度不够,效益不高等等。

为此,广大教师要进一步更新观念,从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大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观出发,把英语教学的基点转移到人的`素质培养上来,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Learning  to  be”,即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在课堂上更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主体性焕发出来,以提高教学实效。

二、  对主体性理论的认识

主体性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说:“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属性”。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活动的能动性,很多专家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来概括主体性,其中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能动性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参与,创造性是人的能动性、独立自主性的集中反映,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现代社会的开放、发展要求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到主体,使其具有主体性是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们面对的小学生是处于生长发展过程中的

[1] [2] [3] [4]

篇6:主体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现

崇文区教研中心小教研 王建平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展,即怎样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正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问题。

外语是人类知识的载体,它对智能的开发作用不可忽视,它更可以促进人们交际能力的发展,外语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基本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小学英语课在很多方面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如在目标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教法上力求多样,并能从视听入手,进行听说训练,教学过程强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一定的层次性等等。但仍就存在着不利于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问题,如: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层次性,教学要求“齐步走”,致使部分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上掉队,过早出现两级分化,为学生今年进一步学习造成障碍:在组织教学活动方面注重形式,学生参与的深度不够,效益不高等等。

为此,广大教师要进一步更新观念,从基础教育的大教育观出发,把英语教学的基点转移到人的素质培养上来,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Learning to be”,即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在课堂上更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主体性焕发出来,以提高教学实效。

二、对主体性理论的认识

主体性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说:“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属性”。教育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很多专家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来概括主体性,其中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能动性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参与,创造性是人的能动性、独立自主性的集中反映,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现代社会的开放、发展要求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到主体,使其具有主体性是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们面对的小学生是处于生长发展过程中的儿童,他们的主体意识、主动作用于客体的能力都相对于成人较弱,应该说是一个发展中的主体,待进一步开发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是需要培养、提高和引导的,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因此我们把启动人最本质的属性--主体性作为我们落实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着力点,在英语课教学这一主渠道,促学生主体性发展。

三、教学实践的途径与策略

1.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简单的认知体,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懂得教师只是他们的疏导者和助学者。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中走出来,把自身当作认识的对象。

经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外语学习的几个主要因素是:动机占33%,才能占33%,智力占20%,其它占14%。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使其在主观上产生动力,要让每位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I”也是“me”,教师要帮助学生强化“I”的主体意识,帮助“I”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提出适当的要求,督促自己主动学习,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2. 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

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是学生学习情绪的主导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情绪饱满,对上课充满信心,带着轻松自信的情绪走进课堂,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充满信心,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多看学生优点,当学生出现发音、拼读等错误,当学生由于胆小、害羞而不敢开口,当学生根据自已的理解错用语句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和适度的宽容,不要嫌他们“不聪明”、“耽误时间”,不要怪他们不能如教师所愿。而要引导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在自己的学习中,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信心,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际上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要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是促其主体性发展的基础条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从采用多种教法入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创设情景教学法,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形象地、有层次地将所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将传统教学媒体(如语言、教材、板书、实物、挂图、模型等)与现代教学媒体(如电视、录相、录音、计算机等)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视听感觉,尽量做到能听的让他们听,能看的让他们看,能摸的让他们摸,充分发挥多种器官的作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满怀激情地学习,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另外,要想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会的乐趣,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小环节,多台阶;多变化,勤鼓励”。即,将每个教学环节化解为几个小环节,且做到易精易小,每个小环节都紧扣教学内容,且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接近,为学生搭好学会的台阶,感受会学的乐趣。同时教学环节的处理易多变化,做到教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教师鼓励性的语言会让学生充满自信,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真正成其为主体活动。

3. 精心设计主体活动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通过活动表现的。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活动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

组织活动要了解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主体情况指学生的认知水平、英语基础;客体情况指英语特征、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环境指英语输入和输出的外部条件。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就是要根据阶段性教学要求,把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情况联系起来,并寻找出三者间相互作用的最佳联结点,使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并在参与中得到听说读写方面的有效训练。

按照英语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活动可分为:a.呈现活动;b.练习活动;c.交际活动。每一类英语活动都有很多方式,很多活动是可以交叉进行的。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1)呈现活动的设计要以旧带新,在复习旧课的基础上创造情景,呈现新的教学内容,要力求生动形象,使学生处于积极状态。

(2)练习活动的设计要多层面,要考虑不同程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可能性,要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练习活动。无论在学习内容还是在参与形式上,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一个机会可锻炼,可自我展示。

(3)交际活动要从头抓起,从培养交际意识到交际能力要循序渐进,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活动、生生活动,使交际活动在模拟的或课堂教学本身真实的环境中展开。

按照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一般过程,可将学习活动分解为理解--操练--表达三部分。教师教学中要抓住教材特点,抓住学生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恰当地选择教法,让学生有效地参与时要兼顾以下几点:

(1) 情景中引出教学内容,降低学生理解语言的难度。

(2) 操练时要从视听入手,处理好仿说、替换、复用的关系,做到逐层递进。

(3) 语言表达设法在情景中进行,激起学生表达情绪,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选择话题,表达思想。

篇7: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

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

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

实施目标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推进素质教育,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但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的局面,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灌输,而缺乏交流,这种状况对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学极为不利,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改变这种沉闷的局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5月,江泽民同志在北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指明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任务。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就必须从小抓起,从课堂教学抓起,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充满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长处,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呢?

第一、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激“活”教科书,让学生更易理解接受。

摆在我们面前的教科书就是教科书而已,不能说话也不能动。我就想方设法,利用电教器材如TV、VCD、电脑、录像等,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发出声来,让“活”的教科书震撼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小学英语第三册UNIT 14 Our day 这一课时,就将Li Lei一家的一天利用抽拉式投影片制成“小电影”,教师配音,把长长的几段话立体地展示给学生,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学生充满激情,易理解掌握,并能模仿自编自演对话。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将这课书制成CAI课件,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第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A、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例如组织课前活动,我通常以听说训练为重点,利用课前几分钟,开展听说训练活动,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迎来即将开始的英语课。

B、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英语科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语言功能,讲究对话的艺术,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积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我常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一课,都尽量创设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如Dialogue的教学,我让学生看图听录音跟读到口述、表演整个故事,再自编自演对话。这样一来,本来只有几句话的内容,经过学生的处理,就成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了。长期的训练,学生由胆怯别扭到自然大方而且不时有精彩的表演。

C、发扬民主,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动起来。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第一册Unit 13 On the farm时,我一边教学新单词、一边让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或动作,学生学得意趣盎然,教师也教得轻松自如。

第三、教师转变观念,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活”起来。

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教师上课节奏要快,以训练学生的反应、思维与速度。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0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做小动作或小声讲话等不良习惯。为避免这一点,教师应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游戏、唱歌、做动作、抢答竞赛等,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的教学,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了学生兴致、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

篇8:怎样让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

怎样让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

(本文原创已经发表)           江苏省   陈寿红

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学到了英语知识,得到了交际的技能,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他们会乐于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中去,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时刻应该具有这样的观念: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让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有所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得到快乐,获得成功的喜悦。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推进素质教育要从课堂教学着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应只是让学生听讲和做笔记的过程,而应让学生积极参与,运用英语来实现目标、达成愿望、体验成功、感受快乐的交际活动过程。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课堂教学“活”起来。那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呢?

第一、改进教学方法,让教法“新颖”起来

教师在备课、对学科教材知识的分析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探索、研究等一系列教学的创造性活动,将英语学科的知识激活起来,再依照教师的自身的认知特点和风格,对学科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创新氛围,要想方设法,利用电教器材如TV、VCD、电脑、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让“活”的教科书震撼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讲7B Unit3 Finding your way时,播放出一段问路的场景,启发学生造句: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Take the second turning on the left. Cross the road and you’ll see the museum. Walk past.../ Go straight on.A is north/south/west/east/northwest/northeast/ southwest/southeast of...等结构和句式,让学生很快学到了几个方向名词。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革新必须体现在教学手段上,以前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再精彩的讲解也会大打折扣。我们如果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的讲解演示,既突破了教学难点,效果明显,又提高了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活动”起来

英语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参与课堂语言交际活动的机会,组织丰富多彩的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英语课外活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手段,教学活动化,活动交际化。例如组织课前活动,我通常以听说训练为重点,利用课前几分钟,开展听说训练活动,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迎来即将开始的英语课。这种做法是很有利的:

1.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英语科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语言功能,讲究对话的艺术,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积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我常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一课,都尽量创设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如Dialogue的教学,我让学生看图听录音跟读到口述、表演整个故事,再自编自演对话。这样一来,本来只有几句话的内容,经过学生的处理,就成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了。长期的训练,学生由胆怯别扭到自然大方而且不时有精彩的表演。

2.发扬民主,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动起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表情,全员参与,交替互动,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一边教新单词、一边让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或动作,学生学得意趣盎然,教师也教得轻松自如。

第三、改革教学模式,让方法 “更新”起来

单一而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21世纪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教师上课节奏要快,以训练学生的反应、思维与速度。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大部分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0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做小动作或小声讲话等不良习惯。为避免这一点,教师应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游戏、唱歌、做动作、抢答竞赛等,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第四、转变教师角色,让关系“和谐”起来

在英语教学中师生的良好关系特别重要,而良好的关系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关爱,命令、训斥和歧视的教学必须杜绝,我们教师既是师长又是朋友。我们应该以饱满的热情激发、鼓舞和感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微笑”应是我们贯穿始终的表情。自然地使用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适时通过面部表情去吸引学生,用点头或幽默动作给学生以鼓励、信心或提示。教师在指出学生的缺陷时,应该积极的评价,找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高度的肯定,一声“Great”,一个惊喜的表情,都能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进而鼓起自信和进取的风帆。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到你是他的良师益友,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佳发挥,学生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总之,让全体学生“活”起来,这种形式的教学,提高了学生兴趣、活跃了学生思维;并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的45分钟,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生长性的“活动场所”,积极创造出新形式、新内容,真正把课堂转变成师生探讨新知的地方。

篇9: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让学生“动”起来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让学生“动”起来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让学生“动”起来

作者/吴小芳

摘 要:中职课改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通过整合教材,优化学习任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英语课堂中真正“动起来”,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英语教学;优化课堂;互动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建立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勇于实践,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此大纲强调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语言,培养技能,积极实践,提高语言综合应用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学要改变以往只注重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本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知识水平,尝试从激发学生兴趣、整合教材和优化任务设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加强情感投入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多“秀”自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使人注意力集中,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英语学习活动,从而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和动力,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动机,许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听,有些甚至趴在桌子上睡觉。对教师布置的作业,能拖则拖,部分学生甚至完全不当一回事。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收获知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是教师实现有效课堂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本人通过开展各种轻松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尽量为学生创设成功机会,让他们在体验成功中增强学习信心,保持学习兴趣。

二、整合教材、优化任务设计,开发学生的思维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教材的编排设计针对的是总体需求,不可能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对象的具体需要。因此,教师应在不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灵活、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使教材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旅游基础英语课程中有些对话的句子和篇幅较长,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不好掌握,课堂活动难以开展。因此,我删掉了这部分内容,选取句子相对简单、篇幅较短的类似对话代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合理地设计任务

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而且为了运用而学。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

任务型教学的任务设计要有层次性,由浅入深,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外。设计任务时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难易适中,避免给学生制造难以逾越的障碍。例如,《新模式英语》 Unit 1 Talking with Others /Lesson 4 I like sports and music. 的任务呈现:

(1)Free talk

利用 My name is…/I’m…years old/I’m from…/I’m single/married/divorced /I have… hair/eyes进行自我介绍,复习本单元前面所学内容,为下一步的学习进行铺垫。

(2)任务环

①利用幻灯片呈现图片,学习词汇:movies,sports,games,com-puters,restaurant等,为接下来的听力和句型操练做准备。

②播放录音,引入新课句型I like…/He/She likes…

③现场写话,操练难点(让学生分别把自己和同学的喜好写在纸上,展开I like/He/She likes 的操练。)

④猜谜活动,升华课堂

选择部分学生的写话反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抽取并朗读其中内容,其他学生就 Who is he /she?竞猜。

⑤小组讨论

通过 What do you like?/What does he/she like?展开实际情境问答,巩固 I like/ He/She likes.

3.课后任务

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介绍家人和朋友的喜好,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整堂课从“复习导入―新内容讲授―游戏穿插―巩固操练”环环相扣,通过由浅入深的任务设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满趣味的任务活动,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踊跃参与课堂活动,在学中玩,玩中学,找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

此外,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互动”。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正确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天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动”出兴趣,“动”出成效。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

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1.游戏互动,增加课堂学习乐趣

课堂游戏是中低年级学生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是活跃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游戏既可以创造和谐欢乐的气氛,又能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例如,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词汇量非常大,许多专业术语既长又难识记,学生学起来感到吃力且枯燥乏味,情绪不高。因此,我通过词义竞猜、考查记忆力、纠正拼写等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加深对词汇的理解记忆,做到事半功倍。

2.小组竞赛,激发参与意识

中职学校的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好胜心强,渴望得到表扬。我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实行记分制,表扬获胜的小组,同时对落后的小组进行鼓励。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不甘落后,做到真正“动”起来。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经常得到发言的机会,既锻炼了胆量,也提高了学习兴趣。

3.模拟对话,增强课堂语言实践力度

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模拟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即兴表演,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语言实践机会,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例如,在旅游英语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置实地模拟场景,将课堂变为“酒店”,学生成为“工作人员”或“客人”,引导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具体的语言实践。这样既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愉悦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表达能力的.机会,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

4.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外语教学的重要手段。多媒体课件声形并茂,直观生动,感染力强,信息容量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积极思维,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轻松的环境中高效率主动接受信息。例如,在新模式英语课程Unit 3 Food/ Lesson 1 What’s for lunch?的教学过程中,我先利用幻灯片呈现美丽的食物图片,教学新词汇,然后再呈现对话,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图片进行大量操练。这种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四、加强情感投入,建立积极良好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只有喜欢自己的老师,才会对其所教的科目感兴趣,才愿意主动学习,在课堂上积极配合,使教学活动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常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交流,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应该大胆探索、不断实践,通过各种途径优化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朱庆林。高中英语新教材的整合处理探究[J]。英语教师,2008(03)。

[3]徐娟。英语任务型教学法之浅见[J]。学理论,2011(15)。

(作者单位 海南省海口市高级技工学校)

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英语课堂教学评价

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实现梦想的英语作文

让CAI“畅游”于课堂教学之中

试论如何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课堂教学的评课稿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反思二

让英语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益(通用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让英语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益,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