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考点讲解

时间:2024-01-28 03:39:23 作者:lilingfeifei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lilingfeife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考点讲解,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考点讲解,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考点讲解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探讨人类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像等认知活动的规律,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2)探讨人类情绪、动机、人格、社会态度等非认知活动的规律,为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健康人格提供科学依据。

(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心理学的哲学与科学背景

2、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理论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

2、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

(四)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系统及其活动方式

(1)神经元与突触

(2)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3)反射与反射弧

2、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1)大脑的结构

(2)大脑功能的单侧化

3、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1)反映

(2)感受性

(3)心理

(4)意识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考点讲解]

篇2: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

(一)感觉

1、什么是感觉

2、感觉的种类

视觉,听觉,其他感觉。

(二)知觉

1、什么是知觉

2、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

(2)整体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4、知觉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三)注意

1、注意概述

(1)什么是注意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3)注意的功能(选择,整合,维持,调节)

2、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

①什么是无意注意;②无意注意的影响因素。

(2)有意注意

①什么是有意注意;②有意注意的影响因素。

(3)有意后注意

①什么是有意后注意;②有意后注意的条件。

3、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分配

(4)注意转移

(四)感知规律与直观性教学

1、直观性教学的基本形式

①实物直观;②模象直观;③言语直观。

2、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性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在良好的观察习惯

(五)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学习活动

1.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

2.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

3.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冲刺试题及答案

4.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

5.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强化练习

6.2016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高频考点

7.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精讲一

8.20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精讲二

9.成人高考专升本复习技巧

10.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

篇3: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预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会骑自行车有利于学习两轮摩托车,这主要受下列哪种选项影响( )

A.变式

B.定势

C.正迁移

D.负迁移

2.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能诊断病情属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广阔性

D.概括性

3.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叫( )

A.表象

B.联想

C.做梦

D.幻想

4.学生解答问题时,能做到“一题多解”,说明其下列哪种思维能力强(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5.与抽象思维关系密切的因素是( )

A.表象

B.图形

C.动作

D.语言

6.“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下列哪种晶质( )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主要是( )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掌握概念

8.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

A.定势

B.定义

C.变式

D.同化

9.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性质上存在的差异是( )

A.表象储备

B.实践要求

C.知识经验

D.新颖程度

10.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是下列哪一个解决问题的阶段( )

A.提出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二、辨析题

1.思维和感觉、知觉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在解决问题的阶段中,一般说先明确问题,再提出问题。

三、简答题

1.人的思维活动有何特点?

2.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3.如何使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四、论述题

1.如何促进学生有效掌握科学概念?

2.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哪些特性?

篇4: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题

2015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后像

2.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感觉

B.视觉

C.色觉

D.知觉.

3.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4.人们常常以日出日落来判断东西方向,以人体为参照来判断左右,这属于()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C.深度知觉

D.方位知觉

5.煤块被强光照射时,人们仍认为它是黑的,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6.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属性?()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规律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二、辨析题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3.一般说,知觉的理解性与过去经验无关。

三、论述题

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篇5: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预测题

2015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预测题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l一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是

A.《教学论》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学记》 ( )

2.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的教育学着作是

A.《教育诗》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教育学》 D.《国民教育》 ( )

3.学校体育的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运动竞赛 B.课外活动 C.早操 D.体育课 ( )

4.下列内容不属于国民教育制度的是

A.教育内容 B.图书馆 C.办学体制 D.教育领导体制 ( )

5.教师要有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服装整洁 B.举止端庄 C.谈吐文雅 D.言行一致 ( )

6.下列主张体现了启发性原则的是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开而弗达 D.学而思之 ( )

7.中小学最基本、最有效的德育途径是

A.社会实践 B.教学 C.课外活动 D.读书 ( )

8.“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巩固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 )

9.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A.培养班级体 B.教好学生 C.了解学生 D.带好班级 ( )

10.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A.考核法 B.问卷法 C.测量法 D.观察法 ( )

11.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是

A.间接式与主导式

B.主体式与创造式

C.启发式与注入式

D.主体式与主导式 ( )

12.《学记》中提出的“长善救失”的主张是现代教学中的

A.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C.集体主义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 )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14.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没有共同之处。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16.美育的意义是什么?

17.德育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

18.试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篇6: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练习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练习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目前我国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A.相对独立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永恒性

答案:B

2.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B.相对独立性

C.永恒性

D.历史性

答案:A

3.马克思认为,正确的教育起源论是()

A.心理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神话起源论

答案:C

4.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课外体育锻炼

B.运动竞赛

C.运动队训练

D.体育课

答案:D

5.古希腊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

A.军事体育教育

B.天文地理教育

C.政治哲学教育

D.多方面发展教育

答案:D

6.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可以加快人的发展.反映了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

A.稳定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B

7.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社会实践

B.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C.教学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C

8.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科学技术

D.文化传统

答案:A

9.教育者创设交往情境,提供社会互动机会,组织多方面交往活动以教育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A.疏导法

B.交流法

C.对话法

D.心理咨询法

答案:B

10.19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所倡导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

A.生物起源论

B.劳动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实践起源论

答案:A

11.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A.直观教具

B.口耳相传

C.文字材料

D.黑板加粉笔

答案:B

12.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家长

B.教师

C.学生

D.校长

答案:B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强化政府办学.

答案:错误.目前我国办学体制改革重点是强调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14.地方课程主要是由区县开发的课程.

答案:错误.地方课程的管理权应是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而不是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为什么说教育救国论是错误的

答案:(1)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它部能决定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不能称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2)教育救国论企图在不触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前提下从改造教育人手,实行清明政治,富国强民,实际是行不同的.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教育救国论皆以失败而告终.

16.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案:(1)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和实践活动法.

(2)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以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欣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

(3)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法.

(4)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演示法和参观法.

17.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答案:(1)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2)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3)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4)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四、论述题:l8小题,15分.

18.试论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讲授法.

答案:(1)讲授法是教育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和学校讲演法.

(2)讲授法的优点是: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短实践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①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板书)要清晰、准确、精练;②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清楚突出重点;③语言要生动、形象并富有感染力;④语言的高低、强弱、语流的速度要适宜.(二)心理学部分

篇7:成考教育理论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成考教育理论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 )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后像

2.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A.感觉

B.视觉

C.色觉

D.知觉.

3.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4.人们常常以日出日落来判断东西方向,以人体为参照来判断左右,这属于( ) 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C.深度知觉

D.方位知觉

5.煤块被强光照射时,人们仍认为它是黑的,这是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6.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属性?(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规律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二、辨析题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3.一般说,知觉的理解性与过去经验无关。

三、论述题

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D

5.D

6.B

二、辨析题

1.错误。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正确。人的知觉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即对优先知觉的事物,形成清晰的映象,而对其周围环境的事物,只是当成陪衬和背景,形成模糊的感觉。这种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3.错误。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种感性阶段的理解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三、论述题(要点)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正确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必要的。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成考专升本《民法案例分析》强化练习题

成考作文

专升本政治考点物质和意识

死亡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论文

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

教育学心理学常考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教育理论读后感

成考英语作文范文50篇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考点讲解(合集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考点讲解,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