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胸口碎大石”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嘉兴概况的导游词,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嘉兴概况的导游词,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嘉兴概况导游词
嘉兴地处浙江省的东北部,全市陆域面积3915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336万,暂住人口168万,下辖南湖、秀洲2个区,平湖、海宁、桐乡3个县级市和嘉善、海盐2个县。
嘉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19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举行,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完成了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中国革命的航船从此扬帆启航。
嘉兴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的前沿阵地。嘉兴是与上海接壤的城市,近年来以基础设施凸显区位优势、以园区建设构筑开放平台、以制度创新改善投资软环境、以结构优化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打造长三角的“金南翼”。特别是,积极推进我市基础设施、产业、要素等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间的融合,不断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功能优势、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家企业落户,近2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嘉兴投资兴业。
嘉兴是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中心。嘉兴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州,南濒杭州湾,处在长三角城市群的“T”字型交接处。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沪杭铁路复线、320国道、沪杭高速、乍嘉苏高速等贯通境内,距市区百公里范围内有上海浦东、虹桥和杭州萧山三个国际机场,已实现到上海、杭州、苏州的一小时交通圈。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全线贯通,年内申嘉湖(杭)、杭浦等高速公路的基本建成,以及嘉绍通道的动工兴建,嘉兴作为浙北交通枢纽的地位将进一步确立,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在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现代文明的大力催生中,嘉兴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296亿元,增长13.7%;财政总收入334.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6.8亿元,分别是的2.5倍和2.6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分别达到27487元和14365元。
特别是近年来,嘉兴成功引进了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中国(嘉兴)中心、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等一批国内外大院名校,大大增强了人才汇聚的内在动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精神联合组建的研究机构,面向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设立了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中科院嘉兴中心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嘉兴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同组建的应用性研究和成果转化机构,经过近3年的发展,目前已设计和开发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项目和开发新产品,部分项目和产品已完成转化实现销售。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与嘉兴市政府合作,在嘉兴建立了“浙江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对人才的技术和素质需求建设实训环境,大力招收培养软件人才,促进嘉兴软件、微电子和数字产业的发展。
,嘉兴被浙江省确定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副中心。由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嘉兴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嘉兴科技城建设步伐加快,嘉兴软件园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已建立企业研发中心88家、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36家,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家,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2家;全市企业与150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项目与人才开发合作关系;对引进具有博士学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实行工资外津贴制度……嘉兴形成了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新机制和新环境。
过去的成就已经写成史册,新的连台好戏正在纷纷启幕。“十一五”期间,嘉兴描绘了更加壮丽的蓝图,将全力打造长三角经济强市、杭州湾滨海新市和江南水乡文化大市。热情开放的嘉兴盼人才,生机勃发的嘉兴求人才,我们期待更多的人才了解嘉兴、走进嘉兴、创业嘉兴,共创嘉兴美好明天!
篇2:嘉兴概况导游词
嘉兴地处浙江省的东北部,全市陆域面积3915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336万,暂住人口168万,下辖南湖、秀洲2个区,平湖、海宁、桐乡3个县级市和嘉善、海盐2个县。
嘉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1920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举行,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完成了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中国革命的航船从此扬帆启航。
嘉兴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的前沿阵地。嘉兴是与上海接壤的城市,近年来以基础设施凸显区位优势、以园区建设构筑开放平台、以制度创新改善投资软环境、以结构优化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打造长三角的“金南翼”。特别是,积极推进我市基础设施、产业、要素等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间的融合,不断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功能优势、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家企业落户,近2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嘉兴投资兴业。
嘉兴是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中心。嘉兴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州,南濒杭州湾,处在长三角城市群的“T”字型交接处。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沪杭铁路复线、320国道、沪杭高速、乍嘉苏高速等贯通境内,距市区百公里范围内有上海浦东、虹桥和杭州萧山三个国际机场,已实现到上海、杭州、苏州的一小时交通圈。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全线贯通,年内申嘉湖(杭)、杭浦等高速公路的基本建成,以及嘉绍通道的动工兴建,嘉兴作为浙北交通枢纽的地位将进一步确立,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在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现代文明的大力催生中,嘉兴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20__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296亿元,增长13.7%;财政总收入334.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6.8亿元,分别是20__年的2.5倍和2.6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分别达到27487元和14365元。
特别是近年来,嘉兴成功引进了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中国(嘉兴)中心、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等一批国内外大院名校,大大增强了人才汇聚的内在动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精神联合组建的研究机构,面向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设立了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中科院嘉兴中心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嘉兴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同组建的应用性研究和成果转化机构,经过近3年的发展,目前已设计和开发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项目和开发新产品,部分项目和产品已完成转化实现销售。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与嘉兴市政府合作,在嘉兴建立了“浙江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对人才的技术和素质需求建设实训环境,大力招收培养软件人才,促进嘉兴软件、微电子和数字产业的发展。
20__年,嘉兴被浙江省确定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副中心。由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嘉兴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嘉兴科技城建设步伐加快,嘉兴软件园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已建立企业研发中心88家、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36家,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家,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2家;全市企业与150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项目与人才开发合作关系;对引进具有博士学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实行工资外津贴制度……嘉兴形成了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新机制和新环境。
过去的成就已经写成史册,新的连台好戏正在纷纷启幕。“__”期间,嘉兴描绘了更加壮丽的蓝图,将全力打造长三角经济强市、杭州湾滨海新市和江南水乡文化大市。热情开放的嘉兴盼人才,生机勃发的嘉兴求人才,我们期待更多的人才了解嘉兴、走进嘉兴、创业嘉兴,共创嘉兴美好明天!
篇3:嘉兴概况导游词
嘉兴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的杭嘉湖平原,东接上海,南濒杭州湾,西连杭州,北邻苏州,是马家洪文化(距今70)的发祥地之一,唐宋以来一直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被誉之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如今的嘉兴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沿海经济开放区和浙江省重要的工贸城市,下辖嘉善、平湖、海盐、海宁、桐乡和秀城、秀洲等7个县(市、区)。全市总面积3915平方公里,人口332万人,其中市区面积968平方公里,人口88万人。
嘉兴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春秋时,此地名长水,又称槜李,吴越两国在此风云角逐。战国时,划入楚境。秦置由拳县、海盐县,属会稽郡。两汉时煮海为盐,屯田为粮。三国时吴国雄踞江东,析由拳县南境、海盐县西境置盐官县。
吴黄龙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改称嘉兴。两晋、南北朝时,嘉兴得到进一步开发,“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隋朝开凿江南河,即杭州经嘉兴到镇江的大运河,给嘉兴带来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宝十年(751)析嘉兴县东境及海盐、昆山等县部分辖地置华亭县。唐代嘉兴屯田27处,“浙西三屯,嘉禾为大”,嘉兴已成为中国东南重要产粮区,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的说法。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在嘉兴设置开元府,领嘉兴、海盐、华亭3县,是为嘉兴首次设
州府级政权。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吴越王钱元瓘 之奏请,在嘉兴置秀州,领嘉兴、海盐、华亭、崇德4县。北宋改秀州为嘉禾郡,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升郡为府,后改嘉兴军。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兴军为嘉兴府安抚司,旋升为嘉兴路总管府。宋元时,嘉兴经济较发达,被称为“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生齿蕃而货财阜,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龙等港口外贸频繁,海运兴隆。
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兴县西北境为秀水县,析东北境为嘉善县;析海盐县置平湖县;析崇德县置桐乡县,嘉兴府下辖7县,称一府七县。此后四五百年内嘉兴府县体制基本未再变动。其时,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日渐繁荣,棉布丝绸行销南北,远至海外,嘉兴王江泾镇的丝绸有“衣被天下”的美誉,嘉善有“收不完的西塘纱”的谚语,桐乡濮院镇丝绸“日产万匹”,名闻遐迩。明弘治《嘉兴府志》记载:“嘉兴为浙西大府”,“江东一都会也”。
清朝初期,清政府进行了赋税改革和整顿,并多次对杭州湾沿岸海塘进行修筑,嘉兴社会经济不断好转,市镇更加繁荣。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克嘉兴,建听王府为当地军政领导机构。清朝中期以后,受帝国主义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嘉兴的经济和城市面貌日渐衰落和凋敝。1911月7日,辛亥革命党人光复嘉兴,成立嘉兴军政分府。民国初废府存县,改称嘉禾县,后复称嘉兴县。19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改革开放以来,嘉兴经济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对明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9亿元,财政总收入53.5亿元,外贸出口总值达22.2亿美元,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所辖五个县(市)已连续三次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所有县(市、区)均被命名为“浙江省小康县”。
嘉兴市境地处太湖流域,水乡泽国,为古越人聚居地。春秋时地跨吴越,史称“吴头越尾”,因此兼有吴“泰伯辞让之遗风”与越“夏禹勤俭之余习”。楚并越后,又接受了百余年楚文化的影响。自秦(前222)实行郡县制至五代(907-960)以前,嘉兴一直归属会稽吴郡,语言亦属吴方言区,故民间习俗以吴俗为主流,江南水乡特色鲜明,有别于省内山区、半山区。西晋末与北宋末,国家二次**,北方衣冠之族多渡江而南,带来了中原文化,优势互补,使嘉兴民风融合了中原风俗的成份,独特性与多元性并存。
嘉兴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投资环境,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铁路、公路、水路、港口齐全,成为浙北的交通枢纽。农业资源丰富,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完备,市场网络格局已经形成。电力充沛,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开放型经济发展迅速,全市拥有1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达2104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2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71亿同时,还有众多的文化名胜,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0处,旅游资源丰富,潮、湖、河、海自然风光极为优美,荣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在新世纪的征程中,勤劳智慧的嘉兴人民坚定信心,与难而进,奋发有为,实现新的跨越。我们坚信,嘉兴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一座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重镇、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的文化名城正在杭州湾北央求迅速
篇4:嘉兴概况导游词
各位团友:
在大家的右手边是嘉兴市会展中心,这一带还有嘉兴市体育馆、嘉兴市大剧院、行政中心等,是新城建筑的集中区域。现在大家右手边的这幢宏伟建筑就是嘉兴大剧院了。嘉兴大剧院是嘉兴市重要的标志性文化建筑,也是一处集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于一体的大型文化娱乐场所,曾作为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的主要演出场馆,承担了艺术节的重要演出任务。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和第六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颁奖典礼也是在嘉兴大剧院举行的。
在你左手边出现的这座贝壳型建筑就是嘉兴市体育馆了,第九届全运会田径比赛是在这里举行的前方,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嘉兴市行政中心了。大家看,行政中心前面有一个宽阔的广场——市民广场。市民广场它不仅是嘉兴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各种文艺演出和大型活动的举办地,这个如同船帆的红色建筑物叫红色扬帆。
我说了这么多,大家也看了这么多,一定觉得嘉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吧?的确,这些年来咱们嘉兴的城市发展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嘉兴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如今的嘉兴也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沿海经济开放区和浙江省重要的工贸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嘉兴经济、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5年中,嘉兴的财政收入翻了两番,市区面积扩大一半,市民平均居住面积多了一倍,人均绿化面积接近13平方米,成功创建了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属于嘉兴市管辖的五个县,年生产总值海宁达到304.88亿元,桐乡272.86亿元,平湖240.59亿元,嘉善181.44亿元,海盐180.07亿元,全都进入了中国百强县的前五十名(工人在劳动的场景来代替)。
此外,嘉兴市加大财政投入,逐步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率先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率超过90%,这在全国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据统计,目前嘉兴市城乡收入的差距是浙江省各市中最小的。我们嘉兴正为构筑城乡一体化、营建宜居城市的目标努力。
嘉兴概况导游词
篇5:嘉兴概况的导游词
嘉兴地处长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东北邻上海,西南连杭州,东南临杭州湾,西北接苏州,背倚太湖,遥连天目,处上海经济区黄金地带,是马家洪文化(距今7020__年)的发祥地之一,唐宋以来一直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被誉之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嘉兴还有众多的文化名胜,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0处,旅游资源丰富,潮、湖、河、海自然风光极为优美,荣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嘉兴市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东亚季风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特点,因地处中纬度,夏令湿热多雨的天气比冬干天气短得多,嘉兴年平均气温15.9℃,浙嘉兴导游词年平均降水量1168.6毫米。 景观:举世闻名的海宁钱潮,丝绸古镇,市区南湖及烟雨楼,南湖革命纪念馆。
在新世纪的征程中,勤劳智慧的嘉兴人民坚定信心,与难而进,奋发有为,实现新的跨越。我们坚信,嘉兴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一座长三角洲的经济重镇、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南水乡的文化名城正在杭州湾北央求迅速崛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嘉兴因南湖而出名。这里风景旖旎、民风淳厚、物产丰富、名人荟萃,是一座具有典型南水乡风情的历史文化名城。衍延2600多年的古朴与舒缓成为历史赋予嘉兴的独特个性。
篇6:嘉兴概况的导游词
嘉兴市位于长三角洲南翼的杭嘉湖平原,东接上海,南濒杭州湾,西连杭州,北邻苏州,是马家洪文化(距今7020__年)的发祥地之一,唐宋以来一直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被誉之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如今的嘉兴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沿海经济开放区和浙省重要的工贸城市,下辖嘉善、平湖、海盐、海宁、桐乡和秀城、秀洲等7个县(市、区)。全市总面积3915平方公里,人口332万人,其中市区面积968平方公里,人口88万人。
嘉兴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距今7020__年前市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春秋时,此地名长水,又称槜李,吴越两国在此风云角逐。战国时,划入楚境。秦置由拳县、海盐县,属会稽郡。两汉时煮海为盐,屯田为粮。三国时吴国雄踞东,析由拳县南境、海盐县西境置盐官县。
吴黄龙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改称嘉兴。两晋、南北朝时,嘉兴得到进一步开发,“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隋朝开凿南河,即杭州经嘉兴到镇的大运河,给嘉兴带来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宝十年(751)析嘉兴县东境及海盐、昆山等县部分辖地置华亭县。唐代嘉兴屯田27处,“浙西三屯,嘉禾为大”,嘉兴已成为中国东南重要产粮区,有“嘉禾一穰,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淮为之俭”的说法。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在嘉兴设置开元府,领嘉兴、海盐、华亭3县,是为嘉兴首次设州府级政权。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吴越王钱元瓘 之奏请,在嘉兴置秀州,领嘉兴、海盐、华亭、崇德4县。北宋改秀州为嘉禾郡,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升郡为府,后改嘉兴军。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兴军为嘉兴府安抚司,旋升为嘉兴路总管府。宋元时,嘉兴经济较发达,被称为“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生齿蕃而货财阜,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龙等港口外贸频繁,海运兴隆。
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兴县西北境为秀水县,析东北境为嘉善县;析海盐县置平湖县;析崇德县置桐乡县,嘉兴府下辖7县,称一府七县。此后四五百年内嘉兴府县体制基本未再变动。其时,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日渐繁荣,棉布丝绸行销南北,远至海外,嘉兴王泾镇的丝绸有“衣被天下”的美誉,嘉善有“收不完的西塘纱”的谚语,桐乡濮院镇丝绸“日产万匹”,名闻遐迩。明弘治《嘉兴府志》记载:“嘉兴为浙西大府”,“东一都会也”。
清朝初期,清政府进行了赋税改革和整顿,并多次对杭州湾沿岸海塘进行修筑,嘉兴社会经济不断好转,市镇更加繁荣。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克嘉兴,建听王府为当地军政领导机构。清朝中期以后,受帝国主义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嘉兴的经济和城市面貌日渐衰落和凋敝。1920__年11月7日,辛亥革命党人光复嘉兴,成立嘉兴军政分府。民国初废府存县,改称嘉禾县,后复称嘉兴县。1920__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改革开放以来,嘉兴经济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对明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9亿元,财政总收入53.5亿元,外贸出口总值达22.2亿美元,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所辖五个县(市)已连续三次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所有县(市、区)均被命名为“浙省小康县”。
嘉兴市境地处太湖流域,水乡泽国,为古越人聚居地。春秋时地跨吴越,史称“吴头越尾”,因此兼有吴“泰伯辞让之遗风”与越“夏禹勤俭之余习”。楚并越后,又接受了百余年楚文化的影响。自秦(前222)实行郡县制至五代(907-960)以前,嘉兴一直归属会稽吴郡,语言亦属吴方言区,故民间习俗以吴俗为主流,南水乡特色鲜明,有别于省内山区、半山区。西晋末与北宋末,国家二次**,北方衣冠之族多渡而南,带来了中原文化,优势互补,使嘉兴民风融合了中原风俗的成份,独特性与多元性并存。
嘉兴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投资环境,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铁路、公路、水路、港口齐全,成为浙北的交通枢纽。农业资源丰富,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完备,市场网络格局已经形成。电力充沛,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开放型经济发展迅速,全市拥有1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达2104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2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71亿同时,还有众多的文化名胜,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0处,旅游资源丰富,潮、湖、河、海自然风光极为优美,荣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在新世纪的征程中,勤劳智慧的嘉兴人民坚定信心,与难而进,奋发有为,实现新的跨越。我们坚信,嘉兴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一座长三角洲的经济重镇、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南水乡的文化名城正在杭州湾北央求迅速崛起。
★ 嘉兴导游词
★ 常州概况导游词
★ 拙政园概况导游词
★ 重庆市概况导游词
★ 白银概况导游词
★ 潍坊概况导游词
★ 日照概况导游词
★ 太原概况导游词
嘉兴概况的导游词(合集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