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天狼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哲理故事:有酒味的木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哲理故事:有酒味的木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目录
篇1:哲理故事:有酒味的木桶
一个朋友来借木桶使用,说是用两三天就会归还。主人痛快地把木桶借给了朋友,为朋友效劳,义不容辞,何况只是木桶。若事关金钱,那又另当别论。
三天后,朋友归还了木桶。主人仍然拿它来运水,本来一切都很好,只是有一点,朋友拿木桶装酒,木桶被酒浸透了整整两天。主人再用它装别的东西,都会带着酒味。
主人花了一年时间整治木桶,蒸洗、晾晒全都无济于事,不论往桶里倒进什么东西,总也除不掉那股酒味。最后主人无奈,只好把木桶扔掉了。
篇2:哲理小故事:木桶与雨水
哲理小故事:木桶与雨水
哲理小故事:木桶与雨水
有三个相同的木桶,一个用来装粪,成了粪桶;一个用来装水,成了水桶;一个用来装米,成了米桶。同样的木桶,内心装的东西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木桶。
雨水从天而降,一些雨水落在池塘里,成了塘水;一些雨水落在江河里,成了河水;一些雨水落在大海里,成了海水。同样的雨水,起点相同,然而落在不同的.环境里,落点不同,造就了不同的雨水。
感悟:同样的人,内心装的思想观念不同,就会造就不同的命运;人生起点相同,然而人生落点不同,也会成就不同的人生。
篇3:有哲理的故事
曾经有人采访比尔盖次成功的秘决。比尔盖次说:因为又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在为我工作。
陈安之的超级成功学也有提到:先为成功的人工作,再与成功的人合作,最后是让成功的人为你工作。
成功的人很多,但在我生活中我不认识,也没有办法去为他工作,而让成功的人为我工作,在现阶段,我更没有这个实力。
只有合作,是我最喜欢和最欣赏的。我也力图借助一个宽松的环境和积极的团队,与更多的人公平合作,以便在未来替自己经营一个抵抗风险的事业。我最喜欢合作的人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不甘心。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危机是没有危机感,最大的陷阱是满足。人要学会用望远?悼词澜纾皇怯媒友劭词澜纭K尘呈币胱盼约赫腋鐾寺罚婢呈币约赫页雎贰?
二。学习力强。学历代表过去,学习力掌握将来。懂得从任何的细节,所有的人身上学习和感悟,并且要懂得举一反三。主要的是,学习,其实是学与习两个字。学一次,做一百次,才能真正掌握。学,做,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只有达到教的程度,才算真正吃透。而且在更多时候,学习是一种态度。只有谦卑的人,才真正学到东西。大海之所以成为大海,是因为它比所有的河流都低。
三。行动力强。只有行动才会有结果。行动不一样,结果才不一样。知道不去做,等于不知道,做了没有结果,等于没有做。不犯错误,一定会错,因为不犯错误的人一定没有尝试。错了不要紧,一定要善于总结,然后再做,一直到正确的结果出来为止。
四。要懂付出。要想杰出一定得先付出。斤斤计较的人,一生只得两斤。没有点奉献精神,是不可能创业的。要先用行动让别人知道,你有超过所得的价值,别人才会开更高的价。
五。有强烈的沟通意识。沟通无极限,这更是一种态度,而非一种技巧。一个好的团队当然要有共同的愿景,非一日可以得来。需要无时不在的沟通,从目标到细节,甚至到家庭等等,都在沟通的内容之列。
六。诚恳大方。每人都有不同的立场,不可能要求利益都一致。关键是大家都要开诚布公地谈清楚,不要委曲求全。相信诚信才是合作的最好基石。
七。有最基本的道德观。曾经有一个记者在家写稿时,他的四岁儿子吵着要他陪。记者很烦,就将一本杂志的封底撕碎,对他儿子说:“ 你先将这上面的世界地图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过了不到五分钟,儿子又来拖他的手说:“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
记者很生气:“小孩子要玩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说谎话就不好了。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拼好世界地图!”
儿子非常委屈:“可是我真的拼好了呀!”
记者一看,果然如此:不会吧?家里出现了神童?他非常好奇地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儿子说:世界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反过来拼,只要这个人好了,世界就完整了。
所以做事先做人。做人做好了,他的世界也就是好的。
篇4:名人哲理故事有哪些
郭台铭这天能够成为台湾地区首富,和他这种顾全大局的思维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一个普通的商人只会关心赚钱多少,而一个商业大家思考的则会是方方面面的收益,这就是成功和伟大之间的差距。
郭台铭就将自己的鸿海精密集团办成了首屈一指的大企业。经过艰辛的打拼,他的企业最后走上正轨,各地的订单如同雪花一样飞来,企业利润迅速增长。这年年初,郭台铭接到一笔大订单,企业的高层为这个订单兴奋不已。一旦完成这个订单,集团将迅速扩大,傲视群雄。就在集团上下摩拳擦掌,所有人都铆足了力气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郭台铭突然做出了一个让大家意想不到的决定:他已经向几个关联不错的同行发出邀请,期望大家能和他一齐完成这笔订单。
几年后,郭台铭的经营遭遇到危机。当企业陷入困境时,当初郭台铭帮忙过的同行们纷纷伸出援手。有很多根本不认识郭台铭的人,也竭尽所能地给予帮忙。那次的危机让郭台铭的企业再次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个商人的人缘和魅力,居然能够使他得到那么多人的帮忙。一个和郭台铭有多年生意往来的朋友,在理解采访时说道:“像郭台铭这样重情重义的人,如果不帮他,我的良心都会不安。”
哲理:分享是一座天平,你给予他人多少,他人便回报你多少。相反,如果你是一个自私的人,那么你就永远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永远交不到知心的朋友!
篇5:有哲理的短篇故事
3篇有哲理的短篇故事之1:按脚印深浅付费
商人运载一车货物经过一片松软的土地,车轮下陷,怎么拉也动不起来。商人找来几个农夫,答应付钱,让他们帮忙把货车拖上大路。农夫们给货车前端套上绳子,每人各拽一根绳头,站成一排,向前拉车。众人喊了半天号子,然而,货车始终没有驶离原地。商人决定改换一种方法,对他们说道:“依我看,应按你们出力的大小支付酬劳。”
众农夫都觉得这个办法好,就请商人在一旁监督。他们中有两个爱耍滑头的,用余光瞧商人的眼睛,故意把面部表情做得夸张,以表示自己使出最大的力气,而他们所拽的那根绳子,却向下呈弧形,荡秋千一般,还在垂摆着。真正卖力的农夫,头都埋在胸前,两腿蹬直,向前拉车。货车终于驶出这片松软的土地,停在大道上。农夫们前来讨要工钱,商人依照观测的结果,支付酬金给他们。
得到钱的农夫都比较满意,唯那两个耍滑头的只分到很少一点钱。他们质问商人:
“难道我的号子喊得不够响亮么?”一个说。
“或是我的表情不够扭曲?”另一个说。
“这些都表明我们付出了最大的力气。”两人一起说。
商人说道:“我没有注意你们的表情,也没有倾听你们的号子,我只注意你们走过的脚印。”
众人朝商人手指的方向望去,凡是耍滑头的脚印都非常浅,就像正常走过一样;而那些真正卖力的农夫,脚印都深深地印在土地上。
3篇有哲理的短篇故事之2:丘吉尔捕鱼法
很多看起来很笨,很蠢的办法,却往往是最有效和最保险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一次,丘吉尔与希特勒一起参加了一场欧洲会议。
散会后,丘吉尔和希特勒两人并肩走在一条小道上。很快,他们便来到一个人工水池旁,水池里有许多金鱼正在游动。丘吉尔灵机一动,突然想跟希特勒打一个赌,于是便说:“让我们看看谁能在不用任何渔具的情况下,将池中里的金鱼捕捞上来。”
希特勒一听,顿时也来了兴致:“好呀,让我先来吧。”说着,自视聪明的希特勒便迅速地从警卫腰里拔出一把手枪来,然后对着池中的金鱼连发了好几枪。
收起枪后,希特勒得意地朝丘吉尔使了一个眼色:“睁大你的眼睛,自己去看看吧!”然而,接下来的情况却让希特勒彻底懵了——枪法一流的他居然失手了,竟然没打中一条金鱼。
有些泄气的希特勒只好耸了耸肩,无奈地站到一旁,接下来该轮到丘吉尔了,只见他也叫来了警卫,但是没有拔他的枪,而是对他耳语了几句,警卫听后点了点头便立即跑开了。
就在希特勒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警卫又回来了,只见他从腰间掏出一个装咖啡的空铁罐子,然后将其递给了丘吉尔。丘吉尔接过来后,拿着它不慌不忙地走到水池边,选定了一个位置坐好后,就开始用铁罐子一罐一罐地从池中向外舀水!
希特勒见此情形,立即傻了眼:“你这样要舀到什么时候才能抓到鱼?!”
“是的,但我们又没规定时间,只要我一直这么舀下去,总能将它舀干的,到那时金鱼便能被我捕捞上来!”面对此情此景,希特勒只能无奈地点头认输。
不久后,希特勒就发动了“二战”,一路取胜的他在进攻英国时,希望通过闪电战迅速摧毁英国,但却遭到了丘吉尔带领下的全英国人民的顽强、持久的抵抗。丘吉尔用最基本的防御和反击法,历时好几年,终于打破了希特勒不败的神话,为同盟国在“二战”中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很多看起来很笨,很蠢的办法,往往却是最有效和最保险的。
3篇有哲理的短篇故事之3:天助自助者
很久以前,一个小村中有一个名叫阿牛的村民,他每天早上起来,都用三个多小时拜神,他相信“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他的家摆放着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样的神像。有一天,村长通知村民说:“因为连日大雨,而去水之道淤塞,所以很可能会有洪水暴发的危险,请收拾财物暂时离村,以免人命伤亡。”大部份村民都照指示去做,只有小部份村民仍然不愿离去。阿牛更笑说:“我才不用怕,因为我每天诚心拜神,神一定会保佑我的,我决定不离开本村。”
终于,洪水一发不可收拾,村中所有出路都被洪水淹没了,未能及时离去的村民都爬到屋顶,等待别人援救,阿牛也不例外,爬到屋顶避水势。
就在此时,有一家人乘自制木筏经过,提议阿牛跟他们走,被阿牛拒绝了。不久,有一棵大树漂到他面前,他也不抓住大树作水筏脱险,过了几小时,不知哪儿漂来一只大木桶,阿牛视若无睹,只是口中念念有词,深信水快要退去,计划如何好好答谢神恩。
到了最后,阿牛被洪水淹死了。他的灵魂遇到他最敬拜的神,便怒气冲冲地破口大骂:“神啊!你究竟怎么搞的?我每天诚心拜你,你竟然弃我于不顾,竟然让洪水把我淹死,你究竟怎么搞的?”
神听了他所说的话,便说:“阿牛,我派了木筏、大树、木桶给你,你都没有好好把握,实在令我爱莫能助。”
篇6:简单有哲理小故事
老人与小孩
爷爷带着小孙子在门口玩,小孙子好奇地摸着自己的头发问:“爷爷,为什么我的头发是黑色的,你的头发是白色的?”
老人感慨地说道:“因为我年纪大了,接受了岁月的洗礼,本来黑色的头发在快乐、忧愁、烦恼、思虑中,逐渐由黑变白。”
小孙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继续问:“可是爷爷为什么我不长胡子?”
爷爷笑了笑说“因为你还没长大,就像你身边这棵小树苗,刚长出树干,而我就像小树边上的大树已经开枝散叶,浑身都是岁月的痕迹。哎!爷爷说这些你还不懂,等你长大了,经历了成功喜悦与失败痛苦,你就会明白的。”
“爷爷,那你一定经历了许多,能告诉我吗?这样我就可以避免失败,直接成功了。”小孙子天真地问。
爷爷摇着头回答:“生活呀!是没有捷径的,你必须亲自去经历。”
“可是爷爷难道你就不可以在我未经历的之前,提前告诉我该怎么做才不会失败?”小孙子不解地问。
“傻孩子,生活没是有提起预知的,以后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必须亲身经历过、实践过,才是完整的人生。”
“噢!要是我失败了可怎么办呀?”小孙子沮丧地说道。
“孩子,那就准备接受另一个失败,在不断的失败中,积累成功的经验。”
篇7:有哲理的短篇故事
3篇有哲理的短篇故事之1:按脚印深浅付费
商人运载一车货物经过一片松软的土地,车轮下陷,怎么拉也动不起来。商人找来几个农夫,答应付钱,让他们帮忙把货车拖上大路。农夫们给货车前端套上绳子,每人各拽一根绳头,站成一排,向前拉车。众人喊了半天号子,然而,货车始终没有驶离原地。商人决定改换一种方法,对他们说道:“依我看,应按你们出力的大小支付酬劳。”
众农夫都觉得这个办法好,就请商人在一旁监督。他们中有两个爱耍滑头的,用余光瞧商人的眼睛,故意把面部表情做得夸张,以表示自己使出最大的力气,而他们所拽的那根绳子,却向下呈弧形,荡秋千一般,还在垂摆着。真正卖力的农夫,头都埋在胸前,两腿蹬直,向前拉车。货车终于驶出这片松软的土地,停在大道上。农夫们前来讨要工钱,商人依照观测的结果,支付酬金给他们。
得到钱的农夫都比较满意,唯那两个耍滑头的只分到很少一点钱。他们质问商人:
“难道我的号子喊得不够响亮么?”一个说。
“或是我的表情不够扭曲?”另一个说。
“这些都表明我们付出了最大的力气。”两人一起说。
商人说道:“我没有注意你们的表情,也没有倾听你们的号子,我只注意你们走过的脚印。”
众人朝商人手指的方向望去,凡是耍滑头的脚印都非常浅,就像正常走过一样;而那些真正卖力的农夫,脚印都深深地印在土地上。
3篇有哲理的短篇故事之2:丘吉尔捕鱼法
很久以前,一个小村中有一个名叫阿牛的村民,他每天早上起来,都用三个多小时拜神,他相信“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他的家摆放着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样的神像。有一天,村长通知村民说:“因为连日大雨,而去水之道淤塞,所以很可能会有洪水暴发的危险,请收拾财物暂时离村,以免人命伤亡。”大部份村民都照指示去做,只有小部份村民仍然不愿离去。阿牛更笑说:“我才不用怕,因为我每天诚心拜神,神一定会保佑我的,我决定不离开本村。”
终于,洪水一发不可收拾,村中所有出路都被洪水淹没了,未能及时离去的村民都爬到屋顶,等待别人援救,阿牛也不例外,爬到屋顶避水势。
就在此时,有一家人乘自制木筏经过,提议阿牛跟他们走,被阿牛拒绝了。不久,有一棵大树漂到他面前,他也不抓住大树作水筏脱险,过了几小时,不知哪儿漂来一只大木桶,阿牛视若无睹,只是口中念念有词,深信水快要退去,计划如何好好答谢神恩。
到了最后,阿牛被洪水淹死了。他的灵魂遇到他最敬拜的神,便怒气冲冲地破口大骂:“神啊!你究竟怎么搞的?我每天诚心拜你,你竟然弃我于不顾,竟然让洪水把我淹死,你究竟怎么搞的?”
神听了他所说的话,便说:“阿牛,我派了木筏、大树、木桶给你,你都没有好好把握,实在令我爱莫能助。”
篇8:有哲理小故事
唯有真正看低自己,才能做到宠辱不惊。
丘吉尔在当英国首相期间,有一次受BBC(英国广播公司)的邀请,要去做一期直播演讲。可就在前往BBC的路上,丘吉尔的车突然熄火,一时无法启动。丘吉尔决定打出租车过去。
很快,一辆出租车来到了丘吉尔面前。“请问您要去哪里?”司机伸出头来问道。
“BBC。”丘吉尔回答。
“恕我不能送您过去。”司机耸了耸肩。
“为什么呢?”
“那里离我家太远了,等我把您送到,再回家的话,便会错过丘吉尔的演讲直播。您知道吗,他可是我的偶像,我是绝不会错过的!”司机高兴地解释道。
丘吉尔感动地从口袋里掏出了5英镑递到司机手中,以示感谢之情。5英镑在当时是笔不小的数目,几乎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好几天的收入。
让丘吉尔没有想到的是,司机接过钱后,立即大声地对他说:“快上车吧,保证准时将您送到!”
这下丘吉尔迷惑了:“那样,您不就没办法准时听到丘吉尔的演讲了吗?”
“去他的丘吉尔吧,现在您比他的演讲重要多了!听演讲又不能养家糊口!”司机边说边下车帮丘吉尔打开了车门。
这件事给了丘吉尔很大的震动和启发,之后,他常常在各种场合向别人说起这段经历。
“不要自以为是,没有几个人会真正地高看你,我们唯有真正看低自己,才能做到宠辱不惊,专心于自己的领域并有所成就。”丘吉尔在说完这个故事后,这样总结道。
篇9:简短有哲理的故事
一个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和尚,人们都称他为智和尚。
少年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和尚笑着对他说:“孩子,你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有很多比你年长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就可以看出,不管他们怎样解释,都不可能使他们真正明白重要的道理,就只好随他们去了。”
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丝毫得意之色。
智和尚接着说:“我送你四句话。第一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少年回答说:“您是不是说,在我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楚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狂喜也就变得平淡一些?”
智和尚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而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智和尚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尊重别人的独立性,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智和尚哈哈大笑:“阿弥陀佛,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智和尚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阅历。”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道别。
后来少年变成了壮年,又变成了老人。再后来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人都还时时提起他。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过他的人带来了快乐。
认识别人,被别人认识,认识自己,
用一颗真诚的心将三者统一。
把别人当成自己,把自己当成别人。
关键在于认识自己,把自己当成自己,才能快乐此生!
篇10:简短有哲理的故事
一位朋友,在很多外人看来,生活一切安好,幸福美满。他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一位贤惠的妻子,父母都健康安在,孩子可爱聪颖,家庭和睦,日子如此静好地过着,他的很多朋友都羡慕他的美好生活。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拥有幸福生活的人,有一天却来向我倾诉烦恼。我看到他时,当然不解,面对我的.不解,他说:“照临老师,我知道,你们大家都认为,我拥有幸福的生活,也认为,我是这一圈朋友中,最不应该烦恼痛苦的那个人。可是,我确实有你们所不知道的烦恼和痛苦,长久以来,我深为所扰,也为之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今天来找你,就想说说我的这烦恼,希望能帮我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看到此时他表情真诚,我知道,他确实有内心不为人知的烦恼。“那么,你的烦恼是什么呢?”我问。
他说:“正如周围知道的人所说,我拥有很多人羡慕和追求的幸福生活,我也深知如此。但长时间以来,却是,有些时候,能感觉到内心的那种幸福,一切都美好,有些时候,不开心时,我就想:自己拥有幸福的生活,怎么也会痛苦呢?我应该经常感觉幸福才对。我现在拥有幸福的生活都如此,那如果有一天,我的幸福生活被打破,那我该如何去面对呢?比如,假如父母去世时,假如我的妻子离我而去时,假如孩子远走高飞时,假如事业遇到挫折时……等等。”
“每每想到这些,我就有一种危机感,我就想努力保持自己的幸福,就想让自己的幸福生活长久。但,我发现,我越是想这样,自己却越痛苦和焦虑,越痛苦和焦虑,就越想让自己幸福。于是,我似乎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进不去,也出不来。”他说。
“我明白了,你的烦恼就是:你想让你拥有的幸福生活长久、不被破坏或者说失去,但无论你如何努力,都总是力不从心,而且烦恼丛生。对吗?”我问。
“照临老师,确实是这样。”他答。
我微笑着看着他,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或许你会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从前,有个人,叫近福,他住在河边。其河清澈,其水甘甜。每每劳作累了渴了,他就到河边饮水,美哉美哉。”
“有一天,近福到河边喝完水,甚是舒心。突然,他想,此河,他处无有,此水甘甜,他水不及,假若河水干了,我岂不是再也喝不到了?”
“第二天,近福开始挖水窖,想把甘甜的河水存起来,这样就不怕河水干了。但,想要存多多的甘甜河水,就得挖大大的水窖。于是,他每天努力地忙于挖水窖,挖了几个月,还是感觉不够大。每天累得半死。”
“有一天,一人经过此处,看到此景,问近福缘由,得知后,大笑起来,笑他:你本住于河边,本就拥有无尽的甘甜河水,想喝就喝,何必多此一举?”
“又过了些日子,近福,在河边喝完水,突然又想:此水甘甜,喝之舒心,但每次,我都要到河边才能喝到,若有一天此河改道,流经他处,我不是要奔波更远的路,才能喝到?正在此时,一群鱼儿欢快地从他眼前游过,近福眼睛一亮,想:我若住于此甘甜之水中,生于此甘甜之水中,那不是,无论何时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喝到甘甜的水了吗?即使河水改道,我也不怕了。”
“想到这里,近福心中甚是高兴,于是,他一跃而下,跳入河中。不过,没过多久,近福就因喝了太多甘甜的河水,而被淹死了。”
讲完故事,我看着他,他若有所思。
我说:“我们到水边,想长久地拥有水,把水捧起来,于是,水流失了,其实,我们本就在水边,可欣赏,可享用,本就拥有;同样,我们想长久地拥有幸福,努力去保持,于是,幸福流失了,其实,我们本就生活在幸福中,我们需要的,就是享用生活。为已然的事费心于然,只是自找烦恼。”
“我们在水边,想时时不离水,跳入水中,于是,被水淹死,其实,水就在那里,该享用时用心享用,已经拥有,非要求时时拥有,只是让自己窒息;同样,我们本就生活幸福,想每天时时都幸福,想让生活的每一角落都充满幸福,于是,我们被幸福淹没,被幸福所累,其实,幸福就在那里,属于你的幸福,享用就是了。即使是美好的东西,过于执着,也必为之所累。”
听我说完,他脸上的笑容舒展开来。
★ 有哲理意义的故事
★ 与动物的哲理故事
★ 有哲理广播稿
★ 有哲理简短的话
★ 风中的木桶读后感
哲理故事:有酒味的木桶(锦集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