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wbt001”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佛语经典语录之心灵解读,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佛语经典语录之心灵解读,欢迎阅读!
篇1:佛语经典语录之心灵解读
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玻
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7.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0.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2.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3. 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4.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5.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6.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7.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8.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9.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0.平常心是道, 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21.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22. 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23. 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24. 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25. 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26.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27.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28.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29.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30.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31.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32.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33. 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生活中的经典语录
2.一句话经典语录
3.纪伯伦经典语录大全
4.《完美世界》经典语录
5.感悟人生经典语录
6.佛说九九真言经典语录
篇2:净化心灵的佛语语录
1) 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2) 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3)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4) 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5)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6) 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7) 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8) 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9)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10) 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11)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12)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13) 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14) 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15) 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16) 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17) 气是无明火,忍是敌灾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孙耕。
18) 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19)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20) 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篇3:净化心灵的佛语语录
1、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3、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4、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5、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6、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7、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8、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9、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0、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之中。
11、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12、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
13、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14、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5、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16、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17、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18、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19、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20、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21、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22、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23、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24、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25、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26、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27、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28、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29、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30、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31、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32、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33、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34、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35、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篇4:佛语禅心语录净化心灵
1) 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2) 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
3) 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4) 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5)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6) 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7) 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8) 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9)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10)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11) 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12)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13)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14) 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15)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6) 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
17) 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18) 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19)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20)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21)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22)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23) 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24)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25)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26) 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7) 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28)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29) 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30) 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31) 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32) 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33)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4) 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35)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36) 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37) 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38) 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39)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40) 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41)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42)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43) 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44) 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45) 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46) 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47) 气是无明火,忍是敌灾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孙耕。
48) 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49)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50) 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篇5:心灵佛语经典语录
第一部分:
1、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的一笑,这是一种素养;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的一笑,这是一种大度;吃亏的时候能开心的一笑,这是一种豁达;无奈的时候能达观的一笑,这是一种境界;危难的时候能泰然一笑,这是一种大气;被轻蔑的时候能平静的一笑,这是一种自信;失恋的时候能轻轻的一笑,这是一种洒脱。
2、生活是一件艺术品,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最美的一笔,每个人也都有认为不尽如人意的一笔,关键在于你怎样看待。与其整日被庸人自扰的愁闷所困扰,不如以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淡看一切。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是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困难的第一步。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点豁达,让一切都顺其自然吧。
3、如果你作出了某种选择,就要准备好承担一切后果。即使再苦再累,也不要心生抱怨,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人生故事里的大多数结局都源于你自己的选择,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你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人生不是游戏,我们没有多少可供选择的机会。既然选择了,就要咬牙坚持走下去。
4、我们做人,何妨像一朵花,多给人一些欣赏、一些芬芳、一些气质、一些美感。怕的是做人像一根刺,逢人伤人,遇事害事。修道者要做灵山会上的那一朵花,给人喜悦。禅,就是一朵花,喜悦芬芳。
5、路径窄处,留一步让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品。与人方便,也就是与己方便;给人余地,也就是给己余地。能受苦乃为真志士,肯吃亏不是痴愚人;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
6、等,是一种期盼,等,是一种眷恋,等,是一种思念。琴弦封了,我等你奏悦心弦,棋局定了,我等你重设残局。书卷旧了,我等你临池学书,画池深了,我等你雕龙画凤。寂夜深了,我在梦里等你,你走了,我在梦的路口等你。亲爱的,我在等你
7、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还是那个我,偶尔做梦。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不会了解,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你。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不会知道,习惯收集你的欢笑。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不会体会,一个人的孤独和忧伤。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还是我,你依然是你,只是错过了人生最绚丽的奇遇。
8、人生的境界,是心灵的境界。若心乱神迷,无论我们走多远,都是难以捕捉人生的真象,难以领略雅韵的风景。唯有我们心灵的安静,才能铸就人性的优雅。这种安静,是得失后的平和,是诱惑时的淡定,是困苦中的从容,是微笑地面对娑婆世界,慢慢地去看清、看透、看穿、看淡的一个漫长的过程。
9、荣辱相依,福祸相成,进退相辅,有无相生,长短相较,高低相倾,先后相随。世界万物,在一定条件下,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只有淡然对待,静心思考,才能在各种处境中,坦然处之,找对途径,选好方法,获得成功,享受快乐。
10、做人要有担当,要能拿得起,否则就会庸庸碌碌,浑浑噩噩;但什么都拿着也不行,还得学会放下。所谓放下,不是放弃万物,而是放下错误;不是放下一切,而是放下一些;不是放下修行,而是放下强行;不是放下需求,而是放下妄求;不是放下希望,而是放下绝望。一念拿起,有所作为;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11、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目标,而在于实现目标的过程。人生如果只为目标而活,最后可能会觉得白活了一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每一个前进的步伐都应当带来快乐。成功不是一件非等不可的事情,也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成功,存在于每一天的前进途中,存在于每一个能给我们带来欣喜的小小的收获之中。
12、即便是再清澈的水,如果在杯中不停地摇晃,它会变得浑浊;即便是再浑浊的水,如果将它静静地放着,也会变得清澈。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如果你没有给它时间去沉淀、去净化,而总是妄想丛生、纠葛不断,那么它就会如摇晃的水一样浑浊。让你的心静下来,清明、澄澈。
13、若你不理人,人也不会理你;若你不信人,人也不会信你;若你不容人,人也不会容你;若你不爱人,人也不会爱你。这个世界很公平,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你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你付出和便得到容;你付出谦便得到尊;你付出善便得到缘,你付出苦便得到福。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珍宝,只要你懂得开采。
14、昨天很重要,它构建了我们的记忆;明天很重要,它让我们有了憧憬和梦想。但最重要的,还是今天,是我们今天要做的一切。人生苦短,我们要告诉自己:怀着积极心态过好每一个今天;学会给心灵疗伤,不要躲藏在昨天的阴影中;做该做的事,明天自然会来。
15、幸福就像岩层里渗出的清泉,不引人注目,却甘洌爽口。这个世界上,只有那些降低对生活的期望企求,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所及,把幸福的中心恰到好处放到生活最真实的坐标中心上的人,才是最幸福的。幸福只属于那些懂得感恩的人——因为知足,幸福无处不在;因为懂得感恩,幸福无时不有。
16、人生的空虚不在于人的孤独,而在于心的寂寞;人生的智慧不在于观察,而在于分辨;人生的寻找不在于千山万水,而在于咫尺之间;人生的境界不在于跟随,而在于自我探求;人生的档次不在于外在的包装,而在于内在的品质;人生的成败不在于环境的优劣,而在于你是否选对了自己的位置。
17、人的一生,没有一人的一生,没有一味的苦,没有永远的痛;没有迈不过的坎,没有闯不过的关。让我们像杨柳,看似柔弱却坚韧,狂风压顶难催折;让我们像劲竹,拱土而起望日月,傲然挺立见精神;让我们像荷花,出身淤泥不染尘,亭亭笑看水世界。保持个性,完善自我,追求真实,呵护幸福,就足够了。
18、人生只有回不去的过去,没有过不去的当下。上天只会给你过得去的坎,再不好过的生活,再难过的坎,你咬咬牙,也就过去了。伤过痛过哭过,然后笑笑,跟自己说,不要委屈,不要难过,这就是生活。不管遇到了什么烦心事,都不要自己为难自己,该吃吃,该睡睡,过了今天,明天自然会来。
19、淡淡的让你忧伤,莫名其妙的让你心痛,你的喜怒哀乐似乎全由他主宰。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牵动着你心。你会像一团空气一样环绕在他周围。其实爱情本来就是一种使人痴迷发晕的药剂。
20、无人可篡改你的人生,只是在困苦曲折中,我们要多些把握自己的勇气,敢于坚定地选择,更要大度地放弃。内心强大,不是一味的隐忍,而是在经历百转千回后,发现自己依然倔强地站立。只要灵魂不倒,谁也摧毁不了你,别为了拒绝凋零后的凄美,而惧怕盛开时的绚烂。
21、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磅的天使,我们降临在这个世上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另一半,这样我们才会完整,才能振翅高飞,你就是我的另一半!
22、快乐是一种心情,无关物欲。心怀豁达、宽容与感恩,生活就会阳光明媚。人生有得有失,聪明的人懂得放弃,幸福的人懂得超脱。能安于真实拥有,超脱得失苦乐,是一种至上的人生境界。“生气不如争气”,那些琐碎的、令人心烦的事,根本不值得自己去生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人生才会优雅从容
23、学会知足,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觉得生活是多么的美好,知足常乐;学会承受,因为轮回的路上总会有一些突如其来的事,让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默默承受并勇敢面对;学会倾听,因为这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他人的一种解脱与安慰;学会尊重,因为唯有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
24、快乐与痛苦、拥有和失去、成功与失败……都是一念之间的分别。因缘生灭,春秋轮回,皆属自然,很多事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必须经历。无需回避,勇敢面对,坦然接受现实,然后甩掉心灵的包袱,相信祸福也只是一时的悲欢。学会原谅生活,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25、笑对人生,以宁静淡泊的心态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篇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的人生才会充实,才会完美。不论你在什麽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後就不要停止。不论你在什麽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後就不要悔恨。
第二部分:
1 . 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2 . 当然,宽容更应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轻易原谅自己,那不是宽容,是懦弱。“宽以待人”,也要看对象,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可饶恕的人,是放纵。所以,宽容本身也是一门学问。
3 . 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4 . 对别人好别人不一定对你好,但对自己好就一定会有回报。
5 . 回想越多的回忆,只会带领自己走向痛楚的最深处,要学会原谅过去,原谅别人就善待自己。
6 . 宽容,能融化彼此心中的冰冻,更将那股爱的热力射进对方心中。在这充满竞争的时代,人们所需要的不正是这种宽容吗?选择宽容,也就是选择了关爱和温暖,同时也选择了人生的海阔天空。
7 . 宽容如诗。宽容是一首人生的诗。至高境界的宽容,不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件事的处理上,而且升华为一种待人处事的人生态度。宽容的含义也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关爱,而是对天地间所有生命的包容与博爱。
8 . 宽容如水。宽容,即原谅他人的过错,不耿耿于怀,不锱铢必较,和和气气,做个大方的人。宽容如水般的温柔,在遇到矛盾时,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它似一泓清泉,款款抹去彼此一时的敌视,使人冷静、清醒。
9 . 宽容是门学问。对于小过失,小错误,你可以快乐地宽容对方。但对于大过失,大错误,就要考虑清楚。宽容并非包庇,隐瞒,而是帮助。
10 . 宽容是什么?宽容是一盏照亮心灵之路的灯,宽容是化解人与人之间冰冻的温泉,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
11 . 宽容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淼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辞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
12 . 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已善待。
13 . 宽容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宽容不是胆小怕事,而是海纳百川的大度,做人要学会宽容。
14 . 宽容似火。因为更进一层的宽容,不仅意味着不计较个人得失,还能用自己的爱与真诚来温暖别人的心。心平如水的宽容,已是难得;雪中送炭的宽容,更可贵,更令人感动。
15 .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16 . 女人的心就算再宽广,也容不的情海起微澜。原谅别人放过自己。
17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18 .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19 . 生活过,而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但是谁能说是不需要宽容的呢?
20 .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
21 .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22 .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23 .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24 . 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
25 . 怎样包容他才是。
26 . 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着与追求。
27 . 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28 . 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29 .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30 . 一人自命清高,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是大器,君子亦如是。
31 . 譬如有人,渴乏需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于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
32 . 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33 . 心灵里,有许多东西,忘记的叫过去,忘不掉的叫记忆;身体里,有好多信息,潜伏的叫等待,涌动的叫热爱。人生的旅途,痛才是经历,累才是工作,变才是命运,忍才是历练,容才是智慧,静才是修养,舍才会得到;各自追求,各自珍惜。无论已到哪里,少回头,当下不虚度,人生可无悔。
篇6:净化心灵佛语经典语录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可以远害。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一切。
这个身体只是借给我们暂住而已,无常一到就要搬家,切勿执着。
不要迷信权威,权威有时也会错误。
交一个读破万卷书的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的端人。
经过痛苦的洗礼,人往往更懂得谦让学习,更知道珍惜和感激,更能领悟幸福与人生的真谛。
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看众生的过错,永远污染你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
你一定要了解禅的思想,才有办法彻底的去了解净土的思想,否则很困难。
心灵像花园,如果不浇灌、不培植,就塞满垃圾和杂草。
莫只见别人眼中的小草。而未见自己眼中的木梁。
一切众生,祸从口出,恶语伤人,有如矛刺心,若能话到口边留半句,则是积口德也。
气恼他家富贵,畅快人有灾殃,一些不由自己,可惜坏了心肠。
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不要用抗拒心来面临这个世间……要看什么都顺才叫学佛,没有是非、没有善恶,一切放得下,这就是真正的佛的本意啊。
我们要常提起正念,于正念中磨炼。就如航海员一样,他方向理论虽然很清楚,但若没有磨炼的经验,也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感恩逆境,人的修行要逆境中才会更进步。
大乘,是菩萨的净土,安住于大乘,便是安住于净土。
我们无法祈求痛苦停止,但是必须祈求我们的心能够征服痛苦。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随时充实自己,你永远不知道机会何时降临。
我们不能离开生灭法,另找一个不生不灭法,我们如果悟到空性,当下放下,我们就是不生不灭,就是佛。
明明是恶念的习气却误认为洒脱自在,是最要不得的。
光说不练就是「口头禅」,学以致用才是「行动禅」。
自性就是放下、放下、放下...舍掉、舍掉、舍掉..舍掉一切的内在的执着,达到绝对的心理状态。
「身」为苦之本,「我」为罪之源。
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圣者只能领受逆境,你没有权力逃避逆境,也没有理由逃避逆境,也不可能逃避这个逆境,因为因果是有定律的。
执著近于迷惑。
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真正的苦行是修平等心。
只要尽自己所能,即是完成了「责任」。
每个人的八识田中皆有一亩地,下善种,下恶种皆是自己的念头。
我慢不可有,佛慢不可无。
不洗澡,再擦香水也不会香的。名声、尊贵是来自品德和真才实学—有德自然香。
佛教不是没有道场,是没有人才。
美丽的花果,是由美好的种子产生的。
我将努力采取行动,因为我确信我所做的事将使情况改观。
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无明就是强烈的主观意识。
拜山的目的是要越过你自己心中我慢之山。
转怒为恕,为慈悲之人。
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众生自以为聪明的人,是很悲哀的,所以聪明的定义叫做自我束缚;(聪明人)制造烦恼、制造痛苦、制造破坏、制造自我毁灭,所以最后的文明的定义就是自我毁灭。
执着近于迷惑。
修学佛法,如果不能与空相应,修到死也没有办法成就佛道。
佛性是每个人的心,所以自己就是主宰。
昨天是张兑过现的支票,明天是个不可预知的未来,而现在呢?现在只是不实在的一种观念。
佛法就是从自性流露出来运用于任何一个时间跟空间的交汇点,不受束缚、不受烦恼、没有压迫、能够透视整个人生,而能够超越跟解脱,这就是佛法,这就是佛法真正的精神。
★ 佛语禅语语录
★ 佛语微语录
★ 心灵之眼作文
★ 心灵之桥作文
佛语经典语录之心灵解读(锦集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