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学词学句(二)2?教学示例

时间:2024-05-26 03:36:34 作者:琼寳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琼寳”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识字学词学句(二)2?教学示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识字学词学句(二)2?教学示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识字学词学句一2 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看懂图,并能结合图理解句子的意思,认识什么是泉水、小溪、江河和海洋。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要求学会9个生字,掌握“泉水、长江、黄河、西湖、江水、河水、你们”等词语。教材先有序地介绍了水流的6个名称,然后列举了我国的名川大湖,使江河湖海更为具体。

词语下面是一段短文,短文共6句话,以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泉水、小溪、江河、海洋之间的关系。全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是:1.掌握9个字的音、形、义。2.了解泉水、小溪、江、河、湖、海之间的关系。

本课的教学难点应是:正确书写本课的9个生字,特别是“泉、湖、黄、进”四个字,要写正确,写美观。

教学建议

1.多观察。

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察所得,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

2.多合作。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还可以在小组内当一个“小老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3.多朗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巩固生字字音,理解字义,在读中感悟泉水、小溪、江、河、湖、海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

篇2:识字学词学句(二)2 教学示例

识字学词学句(二)2 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天文学家、医生、海军、战士、眼睛、可以、海面”等词语。认识“显、微、潜、遥、极、艇” 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知道短文中的“眼睛”分别指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用处。

4.认识引号。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有6个词,3段话。3段话分别介绍了望远镜、显微镜、潜望镜的作用,说明观察仪器能帮助人看见人的视线达不到的事物,它们是奇妙的“眼睛”.

学会生字词,知道三种仪器的用处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法建议

课前准备

1.本课的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或望远镜、显微镜等实物。

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教学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望、睛、艇”,翘舌音“战、士”.“睛”单字读jing 在词中读轻声。

随生字,认识匚(三框儿)、戈(戈字旁),区别“士――土”、“观――现”

2.写字教学

在学生观察范字时,可提示他们注意字中主笔画的长短高低。如“远”的最后一笔捺要写得长一些,能托起里面的“元”字;

“以”的第二笔点,在坚挺的提尖上面一些,右边“人”的一捺要变成点;“战”的斜钩起笔高,拉得长。

以下字的笔顺要注意:

医: “  第六笔为点。

战:右边的笔顺是

以:

篇3:识字学词学句(二)2 教学示例

三段文字结构和句式相同,都是两句话,先说什么镜是什么人的”眼睛“,再说这镜的用处。可指导学习第一段,让学生自学另两段。要联系句子内容,让学生知道”眼睛“的意思,”可以“的用法。

”眼睛“用上了引号,表明这不是真的人眼,在句中指望远镜等。

”可以“是说遥远的星星原本是人眼看不见的,用了望远镜,人们就能够看到了。要通过多朗读来体会”可以“的意思。

朗读指导

句子朗读要突出要点:什么人的和做什么用的,语气要肯定,速度不要太快。

望远镜/是天文学家的”眼睛“.天文学家有了它,可以看到/遥远的星星。

练习提示

第一题提示了理解句子的要求。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先一项一项地说,然后再合起来连贯地说一说。

第三题是复习巩固生字的练习。学生可以组成本课中的词,也可以组成其他词语。先让学生口头组同,然后选会写的词填空。

扩展活动

根据当地实际开展一次科技活动,如:参观科技展览,观看显微镜下的切片等等,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极小――微小

反义词 极小――极大 敌人――朋友

解词导向

遥远:很远。(例句)我爷爷在遥远的地方工作。

极小:非常小。(例句)手上有许多极小的细菌。

习题指导

1、天文学家的”眼睛“是望远镜,有了它,可以看到遥远的星星;医生的”眼睛“是显微镜,有了它,可以看到极小的病菌;海军战士的”眼睛“是”潜望镜“,有了它,可以在潜水艇里观察海面上的动静。

2、远(远方)以(以前)医(医生)眼(眼睛)海(海洋)战(战友)

课文理解

段落段意

第一段(1自然段):讲天文学家用望远镜看星星。

第二段(2自然段):讲医生用显微镜看病菌。

第三段(3自然段):讲海军战士用潜望镜观察海面情况。

中心思想

本文讲了三种奇妙的眼睛及其作用,教育学生热爱科学。

释句导读

”望远镜是天文学家的‘眼睛’“.

”是“是像的意思。”眼睛“加上引号表示它不是指人的眼睛,而且指望远镜。这句话是说望远镜就像天文学家的眼睛一样。

实践创新

请小朋友们收集科学家的故事,并把它讲给同学和老师听。

教学设计示例

篇4:识字学词学句二2

识字学词学句(二)2

识字学词学句(二)2

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课文中的“眼睛”分别指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用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词;知道三种仪器的用处。  难点:有些词句的意思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望远镜、显微镜、潜望镜等实物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 1.猜谜语。 上面毛,下面毛,中间一粒黑葡萄。 2.教生字“眼、睛”。 (1)读准“睛”,在“眼睛”一词中读轻声。 (2)认识目字旁,“目”表示眼睛。长框里是两横,代表眼珠,记住“眼、睛”的字形。 (3)抄写两遍。(课后练习2,先描后写) 3.揭示课题。简介课文内容。 这一课是专门说眼睛的,但不是真的眼睛,所以在“眼睛”这个词上加上双引号。 4.提问:现在你最想知道什么?(如:这种眼睛什么样?有什么用处?) 二、自学课文 要求: 1.在课文中画出要学会的字和要认识的字,读正确。 2.把课文读正确。 3.看看图,想想同学提的问题你能回答吗? 三、读词读句,认识生字 1.学词。 (1)读:科学家  医生  解放军   望远镜  显微镜  潜望镜 (2)了解词义。 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有一定成就的人。如:李四光、华罗庚、杨振宁等。 解放军:专门保卫祖国、保护人民的军队。军队里又分空军、海军、陆军等。 望远镜、显微镜、潜望镜:出示挂图。提问:打引号的眼睛指的是什么呀! 2.学句。 (1)读通课文,读准文中字音。(指导、齐读三遍以上。) (2)逐段读懂。先读一读,再适当讲解。 第一段: 第一句说什么?简介“天文学家”。(专门研究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在宇宙间分布、运行等现象的科学家。) 为什么说望远镜是天文学家的.“眼睛”呢?教师补充:虽然夜间我们也看到一些星星,但许多都看不清,更远处的星星就无法看到。有了天文望远镜就怎样――齐读句子) 第二段: 显微镜是谁的“眼睛”?为什么? 教师补充:人生病往往是病菌引起的。可是病菌很小很小,用我们的眼睛是看不见 的,所以在医院的化验室里,医生都用显微镜把病菌放大,看清是什么病菌,再确定怎样治疗。齐读第二段。 第三段: 潜望镜是谁的“眼睛”? 看图:图上的海军战士在什么地方?(解释潜水艇:能在水面下进行战士活动的军舰。) 提问:人在海面下,海面上的情况怎么看得见呢?(读第二句,再用图帮助理解。) (3)小结: 望远镜、显微镜、潜望镜都是帮助人们观察的仪器,所以都称它“眼睛”,它的作用特别大。 四、指导朗读 朗读句子时要清楚地告诉别人是谁的眼睛,做什么用的。可用师生对读,再正确、流利地读好句子。例: 师:望远镜是―― 生:天文学家的“眼睛”。 师:天文学家有了它,可以看到―― 生:遥远的星星。 五、巩固练习 认读词语和生字指名读、整体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课文。(不同层次的学生3人、集体) 2.说说天文学家、医生、海军战士的“眼睛”指的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处? 3.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二、识字,指导书写 1.读生字: 观 士 科 医 解 望 远 以 海 战 指出你认为难记难写的字。 2.指导。(从学生实际出发,重点指导。) 解:左右结构。左边是“角”(刀字头加“用”),右边上面是“刀”(“力”字不出头)下面是牛。 望:上下结构。第三笔是竖提,右边是“月”。左右靠拢。下面是“王”,第三横要长些。 战:左边是“点”的上半部,右边是戈字旁。书写“戈”,斜钩起笔要高,拉得长一些。 医:半包围结构。外边是三匡儿。 以:第二笔点对准竖提的尖,比竖提高些。 3.比一比,每组字有什么不同,口头组词:观――现 士――土。 三、写一写(完成课后练习2) 四、巩固练习 1.朗读课文。问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 2.组词。(完成课后练习3) 可以先口头组词,再选择熟字组成的词填空。 板书设计: “眼睛” 望远镜 显微镜 潜望镜 天文学家 医生 海军战士南京(金德蓉)

识字学词学句(二)2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5:识字学词学句二2

识字学词学句(二)2

识字学词学句(二)2

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课文中的“眼睛”分别指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用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词;知道三种仪器的用处。  难点:有些词句的意思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望远镜、显微镜、潜望镜等实物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 1.猜谜语。 上面毛,下面毛,中间一粒黑葡萄。 2.教生字“眼、睛”。 (1)读准“睛”,在“眼睛”一词中读轻声。 (2)认识目字旁,“目”表示眼睛。长框里是两横,代表眼珠,记住“眼、睛”的字形。 (3)抄写两遍。(课后练习2,先描后写) 3.揭示课题。简介课文内容。 这一课是专门说眼睛的,但不是真的眼睛,所以在“眼睛”这个词上加上双引号。 4.提问:现在你最想知道什么?(如:这种眼睛什么样?有什么用处?) 二、自学课文 要求: 1.在课文中画出要学会的字和要认识的字,读正确。 2.把课文读正确。 3.看看图,想想同学提的问题你能回答吗? 三、读词读句,认识生字 1.学词。 (1)读:科学家  医生  解放军   望远镜  显微镜  潜望镜 (2)了解词义。 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有一定成就的人。如:李四光、华罗庚、杨振宁等。 解放军:专门保卫祖国、保护人民的军队。军队里又分空军、海军、陆军等。 望远镜、显微镜、潜望镜:出示挂图。提问:打引号的.眼睛指的是什么呀! 2.学句。 (1)读通课文,读准文中字音。(指导、齐读三遍以上。) (2)逐段读懂。先读一读,再适当讲解。 第一段: 第一句说什么?简介“天文学家”。(专门研究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在宇宙间分布、运行等现象的科学家。) 为什么说望远镜是天文学家的“眼睛”呢?教师补充:虽然夜间我们也看到一些星星,但许多都看不清,更远处的星星就无法看到。有了天文望远镜就怎样――齐读句子) 第二段: 显微镜是谁的“眼睛”?为什么? 教师补充:人生病往往是?

---------------------------

篇6:下学期 识字学词学句二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天文学家、医生、海军、战士、眼睛、可以、海面”等词语。认识“显、微、潜、遥、极、艇” 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知道短文中的“眼睛”分别指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用处。

4.认识引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谁来说说我们的眼睛有什么作用?

今天我们要通过学习,认识三种特殊的眼睛。

二、指导看图

1.出示.课件:图上有许多什么?科学家要观察它们,用什么呢?

再看左图:科学家用的这架仪器叫什么?它是什么样的?与我们看见过的普通望远镜有什么不同?

2.出示.课件: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他用的仪器是什么?(显微镜)在哪儿见过?

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

3.出示.课件:图上画的是什么?潜水艇在哪航行?

潜水艇是能在水面和水下航行的一种军舰。

海军叔叔在潜水艇里隐蔽在水下,他通过什么观察海面的情况呢?你能找到潜望镜吗?

三、自读短文

1.自由读,做到读音正确,语句连贯。

2.标出自然段。

3.检查自读情况。

四、学习短文

1.学习第一段。

(1)读第一段,看看有几句话,每句说了什么?

(2)议答。

①看图说说望远镜是谁的“眼睛”?

理解“天文学家”:专门研究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在宇宙间分布、运行等现象的科学家。

②望远镜能帮助天文学家看到什么?

用“可以”说一句话。

③这里的眼睛为什么带引号?认识引号。

(用上引号,表明这不是真的眼睛,在句子中指望远镜。)

(3)练习朗读。

2.学习第二、三段。

(1)自读二、三段,想想医生、海军战士的“眼睛”指的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处?

(2)小组讨论。

(3)班内交流。

(4)练习朗读第二、三段。

五、.总结全文

本文讲了三种奇妙的眼睛及其作用,教育学生热爱科学。

六、指导朗读

注意读准后鼻音“望、睛、艇”,翘舌音“战、士”。“睛”单字读jing 在词中读轻声。

句子朗读要突出要点:什么人的和做什么用的,语气要肯定,速度不要太快。

望远镜/是天文学家的“眼睛”。天文学家有了它,可以看到/遥远的星星。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

天文学家、医生、海军、战士、眼睛、可以、海面

二、分析字形,

(1)读课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交流记忆方法。

区别“士――土”、“观――现”

(3)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

(4)扩词。

三、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远”的最后一笔捺要写得长一些,能托起里面的“元”字;

“以”的第二笔点,在坚挺的提尖上面一些,右边“人”的一捺要变成点;“战”的斜钩起笔高,拉得长。

医:

战:右边笔顺是:

四、扩展活动

根据当地实际开展一次科技活动,如:参观科技展览,观看显微镜下的切片等等,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附:板书设计

篇7:下学期 识字学词学句二2

探究活动

实践创新

请小朋友们收集科学家的故事,并把它讲给同学和老师听。

下学期 识字学词学句(二)2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8:下学期 识字学词学句一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3.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重点:学会13个生字,理解9个词语的意思,建立句的概念。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订报”、“比较”的意思。

2.区别形近字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l.出示“分、永、东、列、交、斗、朵、丁”等字卡,认读,组词。

2.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刚才我们读得这些字,都是我们学过的字。同学们读得都很好。现在我们来把这些字加上一部分,看看变成什么字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生字词,读准生字字音。

(1)你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你根据什么说他们是形声字?

(2)把自己在读的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用“?”标出来。

2.你们记得上学期学过的形声字的儿歌吗?谁来背一背?

3.这节课我们就运用形声字的规律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三、识字、学词、学句

1.指导两组字、词、句,归纳学法。

1)出示字卡“分”,认读两遍,“分”加上什么偏旁变成“份”?“份”是什么?(形声字)为什么(份读右边的音,左边“亻”表字义)。看“份”的字形和后边的词语,想一想“一份”是什么意思?读句子,指名读,齐读。

2)出示字卡“永”认读两遍,出示字卡“泳”认读两遍,这两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们游过泳吗?你还能用“泳”组词吗?

2.教师小结,总结学法。

(l)再读以上两组“字、词、句”,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刚刚我们是怎样来学习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字词。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投影出示学习方法:①读准生字字音。②找出生字与熟字的异同点。③解字、理词义。④组词。

3.自学左边第三、四组词。

(1)学生分四人一小组根据学法学习。

(2)难懂的字词做上记号。

(3)教师来回辅导,可做个别点拨。

4.检查自学效果,重点指导难懂的词语。

(1)每个学习小组选一名代表,到讲台上来选择一组字词向同学汇报学习情况。(学生可模仿着老师教学一、二组字词时的样子来讲)。

(2)教师针对难点,采用不同方法,帮助理解字、词义(在学生讲时教师做适当讲解)。

词语通过句子的朗读来理解。

5.巩固生字、词、句。

(1)读生字、词、句。

(2)“开火车”读字词卡,看谁读得快,读得准。

(3)“开火车”给熟字加偏旁并组一个词。如出示字卡“永”,学生读“永”,加三点水变成“游泳”的“泳”,再读句。

6.指导书写

(1)观察欣赏。教师念出一个生字,学生仔细观察该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间架结构。

关键笔画的写法,(出示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①学生逐字观察,“份、泳、冻、裂”后说一说。(出示写好了字的有田字格的小黑   板)。

②再重点指导“裂”,上下结构的字,要写得匀称。

(2)动手练写。在观察、欣赏的基础上,学生动笔练写。每个字写2遍。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老师指导同学们自学的学习方法把前四组字、词、句学会了,下节课我们接着用这种方法学习后四组的生字词句。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人

出示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句,找学生认读。

二、新授:继续学习后四组生字、词、句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后四组生字、词、句,读准字音,边读边想与前四组生字、词、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

2.投影出示上节课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全班齐读。

3.四人一小组自学,难懂的字、词句做上记号。

4.集中检查自学效果。

(1)你们

篇9:语文《识字学词学句二2》

语文《识字学词学句(二)2》

识字学词学句(二)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天文学家、医生、海军、战士、眼睛、可以、海面”等词语。认识“显、微、潜、遥、极、艇” 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知道短文中的“眼睛”分别指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用处。

4.认识引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谁来说说我们的眼睛有什么作用?

今天我们要通过学习,认识三种特殊的眼睛。

二、指导看图

1.出示.课件1:图上有许多什么?科学家要观察它们,用什么呢?

再看左图:科学家用的这架仪器叫什么?它是什么样的?与我们看见过的`普通望远镜有什么不同?

2.出示.课件2: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他用的仪器是什么?(显微镜)在哪儿见过?

3.出示.课件3:图上画的是什么?潜水艇在哪航行?(潜水艇是能在水面和水下航行的一种军舰。)海军叔叔在潜水艇里隐蔽在水下,他通过什么观察海面的情况呢?你能找到潜望镜吗?

三、自读短文

1.自由读,做到读音正确,语句连贯。

2.标出自然段。

3.检查自读情况。

四、学习短文

1.学习第一段。

(1)读第一段,看看有几句话,每句说了什么?

(2)议答。

①看图说说望远镜是谁的“眼睛”?

理解“天文学家”:专门研究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在宇宙间分布、运行等现象的科学家。

②望远镜能帮助天文学家看到什么?

用“可以”说一句话。

③这里的眼睛为什么带引号?认识引号。

(用上引号,表明这不是真的眼睛,在句子中指望远镜。)

(3)练习朗读。

2.学习第二、三段。

(1)自读二、三段,想想医生、海军战士的“眼睛”指的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处?

(2)小组讨论。

(3)班内交流。

(4)练习朗读第二、三段。

五、.总结全文

六、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交流记忆方法。

(3)重点指导。

医:

战:右边笔顺是:

(4)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

(5)扩词。

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学词学句(二)2》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10:识字学词学句教学案例

识字学词学句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词。

2、理解短文内容。

3、正确、流利的朗读短文。

4、知道家用电器的用途、种类。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知道家用电器的用途、种类。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家用电器的用途、种类。

教具准备

卡片、电器图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生字及词语。

1.  老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家用电器的名称。

2.  教师板书出示下面词语,指名读词语。

洗衣机  冰箱  电视机  吸尘器

电脑    音响  空调

二、学习课文。

1、看一段录相:边看边说家用电器的'名称。

2、看课文插图。

图上画了各种电器,请学生们自己认一认,都有哪些电器?

图上有空调、冰箱、吸尘器、音响、洗衣机、电视机和电脑。

这些都是我们家里日常都会用到的。

3、学生小声读课文,在文中把刚才说的家用电器的名称画下来。

(1)指名读第一句话。

从这句话我们知道短文讲的是张小弟搬新居,“新居”就是“新家”,同学们都知道搬家是怎么搬吗?(让学生先想一想,然后说体会)所有的家具、衣物用品和电器都搬到新房子里,我们看到的插图上画的是张小弟搬电器的场景。

(2)张小弟家都有哪些电器呢?

同学们,我们帮张小弟一起数一数他有哪些电器?

空调、冰箱、吸尘器、音响、洗衣机、电视机、电脑和VCD。

(3)学生一起读短文,读的时候要有节奏感。

(4)想一想,搬了新家,又看着那么多的电器,在数电器的时候,张小弟会是怎样的心情呢?自己试着读一读,体会语气。

然后让学生谈体会:要读出张小弟喜悦的心情来。爸爸的话也要读的轻快些。

(5)说一说这些电器都有什么用途,引导学生了解日常的家用电器。

(6)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家用电器?

让同学们再想一想我们家里还有什么电器,书上没有提到。

a、同桌互相讨论。

b、指名回答讨论情况。

我们还用到的电器有“微波炉”、“电烤箱”、“电熨斗”、“电火锅”、“台灯”等。

(7)随着祖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的家用电器也越来越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三、再读全文,读出喜悦之情。

1、自由读

2、齐读

篇11:《识字学词学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并能用来帮助识字。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11个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会用“整洁”、“漂亮”造句。

二、教学重点:

字义和字形的掌握。

三、课前准备:

小黑板、活动生字卡片、图片、学习卡片、小红旗。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以趣激学,创境引入)

1、复习拍手歌,引出形声字及其构字特点。

形声字好识记,形音义有联系,

声旁帮着读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

在拍手歌中揭示课题《归类识字二(5)》学习形声字。

2、小黑板出示板书:板书的内容和格式与课文内容和格式相同,只是不出现生字,不出现句子,词语中的生字用音节标出。

3、指板书,读已学过的旧字并开火车组词。

4、让学生观察旧字与生字的读音有什么关系?

5、小结:本课生字是形声字,旧字表读音,新字是要在旧字的基础上加一个表义的形旁。

(二)学习新课(重点指导,由扶到放)

A、重点指导第一组:丁——盯(盯着)

1、用活动片出示基本字:丁,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2、用活动片出示偏旁“目”,说说这个偏旁与什么有关?

(“目”与眼睛有关)接着添上基本字“丁”组成“盯”。

3、读句子,理解字义。

“小猫一动不动地盯着缸里的金鱼“说明小猫看得怎么样?(看得很专注)

我们把这种“看”叫做“集中视力看”,因此“盯”的意思是“集中视力看”。

4、小结:“丁”与“盯”的读音相同;“目”与“盯”的字义有关。

5、总结学法:比较读音找声旁,思考偏旁找形旁;读句子,理解词语意思。

B学习第二组(“半扶半放”)

路——露(露珠)

指导用学习第一组的方法学习,对于学生独创的见解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胆寻找答案,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体验到求知之乐。

C、学生独立学习其余各组(“放”)

1、质疑(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

1学生读带生字的词语。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在板书词语旁作“?”。

2、释疑

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学生互相补充,完善对词义的理解。

对于学生还不理解的词语,可利用图片、演示法等加以启发。

a、如对“漂亮”一词的理解,师可出示一张漂亮的图片让学生看后体会和理解“漂亮”的意思。

b、又如理解“纷纷”一词,师可用演示法设置情景帮助理解。师可提一个简单的问题,学生接二连三的举手回答,这样“接二连三的举手的”的情景与“纷纷举手”的情景相同。这样就帮助学生正确、形象的理解词义。

3、小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

将学生分组,选出组长,每一组发一张学习卡,卡片内容有部分生字。

组长组织学习:先组词,再造句。

学生一边讨论学习,一边记录,教师可参加小组活动。

(学生分组学习,给予了学生普遍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讨论,在讨论中交流,获取知识,同时照顾了差生。)

4、汇报交流,反馈信息,评选“智慧星”小组,颁发小红旗。

5、补充学习词语中的生字“比”。

(三)巩固、学习、加强记忆。

1、读一读课本内容。

2、写写词语:生字描红。

五、板书设计:(略)

篇12:《识字学词学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l.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2.了解这几种动物的特点及分类。

3.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与人合作的精神的培养:

4.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用音形义的特点科学地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课件、动物资料、动物图片、字卡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1。将许多有趣的动物图片发给学生,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认识小动物。

2.将图片翻过来,学生合作试着认认后面的动物的名字。

3。生读自己已会的词语,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多认字。

4.揭示课题,交待任务。

教学实录:

师:很高兴认识在座的小朋友,今天,邹老师要和大家共同来上一节语文课,希望你们能够喜欢我,更希望你们在这节课中学得轻松愉快!

师:看到小朋友们一个个这样精神,老师好喜欢你们,我这有许多有趣的动物图片奖励给你们看看,高兴吗?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带领,共同来看,好吗?(学生合作看图片)

师:多有趣的小动物呀!下面请你们把图片翻过来,后面写的就是这种动物的名字,你们试着认认这些字,看看哪些字不用老师教,不用拼音你就认识。哪些字不认识,你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认认这些字,好,开始。(小组内试着认生字)

师:老师发现咱班有的小朋友真棒,认识那么多字,有的小朋友还特别聪明,没有老师讲,通过和小朋友流就自己会了好几个字。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你们了。这样,谁勇敢地站起来,把你认识的字读一读。

生:我认识黄鹂。

生:我认识“狗”字……

师:你们认了这么多字,能不能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认识的。

生:因为我属狗,所以认识狗字。

生:我是看书认识这些字的……

师:你们都很善于学习,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识字的场所比如书上、牌扁、广告、小朋友的名字等,只要你做个有的人,就会在不经意间认识很多字。就像刚才那几位小朋友那样,自己认那么多字,多棒呀!这节课我们就再来学习几个非常有趣的字,来学习识字学词学句二中的第一课,好,快快打开书,看看,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有哪些。

二、自读小短文,画出生字词。

1.打开书,从卡片中找出本课要学的几种动物,小组合作将动物分类。并说说分的理由。

2。看看书上的图,知道书上是怎么写的。再读读本课的小短文,把本课要学的生字用不同的符号画下来。

3.小组合作认读生字,合作读一读小短文。

4.检测学生阅读短文情况,是否读准生字词的`音,并在读文时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实录:

生:今天我们要认识9个小动物,学习十一个生字。

师:书上的那九个小动物就是老师刚刚发给你们图片上的动物,请你们根据小动物的不同特点,在小组内试试给他们分分类,开始。(学生合作在小组内给动物分类)

师: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生:我们组分成了三类,一类是鸟类,一类是虫类,一类是家畜类。

生:我们组是按腿分的,第一行是两条腿的,第二行是多条腿的,第三行是四条腿的。

师:你们分的都有道理,打开书,我们看看书上是怎么分的。(打开书)

师:书上分了三类,那么书中为了很好地介绍这三种小动物,还配了一首小儿歌,想读读吗?

生:想

师:那你们在读儿歌时遇到不会的字和词该怎么办?

生:可以借助拼音。

生:可以问问同学和老师。

师:那好,请你拿出笔,一边读儿歌,一边把不大会的字画出来,在小组内合作认认生字,合作读儿歌,开始。要认真准备,一会老师可要检测你们学习的情况。(生合作读儿歌画生字学习)

师:你们学得非常认真,好,谁愿意站起来读这段儿歌。(出示第一段儿歌)生读

师:这段儿歌里有几个生字呢?谁说说。

生:有鹊、杜鹃、鹂。

师:读准了这些字的字音,我们再来读一读儿歌。(生读)

师:点击“搭窝”,注意这个词要读准。现读一遍。

师:点“飞翔”,什么是飞翔呀?你能不能做这个动作。(生做动作)

师:好,谁能加小动作和表情来读读这段话,表示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找一名学生来读)

师:‘好,第二段,你们再来读一读,再看看生字。

师:我们来读一读本课的生字,注意这个字念“蝉”不是“蚕”,如果你读成了平知音,别人肯定会把字误认为另外一种小动物,瞧瞧,老师手里就拿了一个蚕蛹,那蝉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谁知道,可以说一说,老师这有一段关于蝉生长过程的小资料片,你们想看看吗?(播放录相)

师:好,我们再来读一读儿歌,注意要把“结网”读准了,怎么读?对了,再读一遍,你见过蜘蛛结网吗?

生:我见过……

师:其实有很多人讨厌蜘蛛,因为它长的很丑,但蜘蛛默默地为人类做了许多贡献,其实蜘蛛不是昆虫,但只要有昆虫的地方,就会有蜘蛛,它控制着昆虫的数量,想一想,如果世界上没有蜘蛛,昆虫的数量不知要多多少倍。了解了这些,你自己再读一读儿歌,一齐大声有感情地读。

师:那第三小段,你们就自己读一读。巴,读的时候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还可以加上动作来读。

师:好,这回谁能完整地把儿歌给大家读一读。

三、观察生字,发现规律。

1.在欢乐的音乐中做找朋友的游戏,小组合作将词语放在相应的动物图片下面

2.观察生字找出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本课的生字大多是形声字。而且第一行的生字大多是鸟字旁的字,第二行的字大多是虫字旁的字,第三行的字大多是反犬旁

3.计算机多媒体演示三个形旁“乌”“虫”“犬”的演变过程,了解造字的规律,知道鸟旁的字一般与鸟有关,虫旁的字一般与虫有关,犬旁的字一般与兽有关。激发兴趣,进一步了解形旁表义的功能。

教学实录:

师:你们读得真好,下面我们轻松的活动一下好不好?要求把问题卡片放在相应的图片下面。读一读。

师:我们把儿歌读全了,又读准了生字、词的字音,这回该干什么了?

师:好,我们来观察一下本课的生字词,你发现了什么?

师:好,我们再看一看,老师再给你看一样东西,请你注意看一看,想一想。

师:这回谁再能说说这些字的规律。

四、利用规律,合作认识生字。

1.演示“鹂”字的课件,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字,一部分表音,一部分表意的字是形声字,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识字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识字方法。

2.其实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的形声字,你们看看今天学的生字中还有哪个字也是形声字?学生说哪个。教师就引导学生学习哪个生字。

3。告诉学生今天要学的生字都是形声字,大家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识记本课的生字。也可以采用你喜欢的学习方法来识记。

4。生生合作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来学习其它生字。

5。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6。检测学生学习情况。

7。指导书写其中两个字。

教学实录:

师:好,我们再看一看,老师再给你看一样东西,请你注意看一看,想一想。

师:这回谁再能说说这些字的规律。

师:好,现在老师给你们看一个字,鹏,你看到了什么?

师:像这样的字,一部分表示字音,一部分表示字意,它呢叫做形声字,在我国的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你们也学过许多,谁能举一个例子?

生:妈

师:对了,你们再看看今天要学的字还有哪个是形声字。

生:晴

师:好,你们来看看这个字,演示…老师告诉你们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识字也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希望今后大家识字时多多用用这种方法。老师告诉你们剩下的这些字都是形声字,下面你们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合作来认认这些字,可以组组词、连造句、看看图片,看谁学得认真,记得牢。开始。

师:好小朋友们先停一下,刚才有个小朋友提出了一个问题,说“狗”字“鹃”字不是形声字。你们看看右半部分“句”这个字念什么?本课的字都是形声字,只不过几千年的变化中有的表音了,不表音的那部分字,你喜欢用哪种办法记你就用哪种办法记,好,我们接着学。

师:好,你们学的非常好,刚才在下面学的时候,有个小朋友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到今天生字中的“枚’字,可能跟树有关,他猜对了,有一种树名字叫杜树,老师告诉你们有一种植物名字也叫杜鹃,你们谁见到过?

师:你们学得真好,老师考考你们。

师:我们写一写今天学的字好吗?你们觉得哪个字最难写,哪个字最难写就写一写哪个字。

六、课外延伸,扩展知识。

l.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做精字的游戏。

教学实录:

师:下面我做个小练习(出示涓、绢、娟让学生猜字意)

生:我知道涓字肯定和水有关。

生:我觉得娟肯定和女人有关。

七、自主设计下节课学习内容。

教学实录:

师:最后,我们设计一下下节课该干什么?

生:我还想学几个形声字。

生:我想写写字。

生:我想查查动物的资料。

师:好,下节课老师就按你们说的内容和你一同学习,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巩固上堂所学的生字词句子,书写本课生字,处理书后习题。并进行学生自主设计的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略)

篇13:《识字学词学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个生字和由这个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本课出现的新词语,认识2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句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农民在地里插秧、割稻的录像。

2、导入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遥远的古代,在科学还不发达的时候,我国的农民是根据什么来进行农业生产的吗?他们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事活动的。因为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对《识字学词学句(一)4》的学习来了解一下。(板书:节气歌)

二、自读词语,加深了解

1、出示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

(1)指名读。

(2)分小组读。

(3)齐读,分组读。

(4)小老师带读。

2、出示“谷”字多读几遍。

3、说一说,你知道哪些节气。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补充一些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有些二十四节气方面的知识用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学生掌握。

三、再读词语,了解四季。

1、小组合作,分一分哪些节气是春天的,哪些是夏天的,哪些是秋天的,哪些是冬天的。

2、集体交流。(板书: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3、学习词语,找找规律。

(l)同学们,我们来看看春天的第一个节气是“立春”,立春就是表示春天开始了。你们能说说“立夏”“立秋”“立冬”是表示什么吗?

(2)请同学们说给同桌听。

(3)谁还能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节气是表示什么?

四、小结提高,深入了解

l、请同学们想想,知道二十四节气有什么好处?

2、同学小结。

3、教师小结:知道了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会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节气名称

1、齐读二十四节气名称。

2、指名读。

3、分四季读。

二、自主协作学习

1、自学。

(1)借助汉语拼音反复读诗句3遍。

(2)用符号画出诗中要掌握的1个生字,读准字音。

(3)用诗句和课后第二题对照,看看自己读懂了几句。

(4)把二十四节气名称和诗句中的每一个字对照,找找自己能对出几个。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并参与讨论)。

3、全班交流。

(l)你读懂了哪句话,你明白了什么?

(我读懂了第一行,明白了这句诗中第一个“春”是指“立春”,“雨”是指“雨水”,“惊”是指“惊蜇”。第二个“春”是指“春分”,“清”是指“清明”,“谷”是指“谷雨”。)

(2)学生分小组说以下三句。

(3)指名说,评议。

4、指导朗读诗句。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三、练习熟读背诵

1、听录音读。

2、分男女生读。

3、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流利。

4、指名背诵。

5、集体背诵。

四、识字、写字指导

以学生说记为主,老师作适当的补充。

1、“谷”:两个“八”下一张“口”。

2、指导书写。

这个字上半部分要写得比“口”宽些。

3、抄写生字。

五、巩固练习

1、用“谷”字口头组三个词。

2、回家把自己知道的二十四节气告诉家长。

3、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儿歌等。

六、板书设计

篇14:《识字学词学句》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知识能力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并能正确地书写。

2.能正确地读写课文中的词语,并能理解词义。

3.能正确朗读短句,并能理解句子意思。

过程和方法

1.搜集有关我国名胜古迹的图片资料,提高感性认识。

2.让亲临其境的学生谈感受,在回答问题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之情。

[重点难点]

认识生字,识记“泰”、“悠”、“迎”等字,了解汉字构字规律,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真看图,了解画面的意思。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投影片、课文录像带。

三教学过程

(一)由图导入,激发兴趣

1.导语激兴。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祖国历史悠久,我国有许多名山大川,那里山清水秀,非常美丽。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我国八处名胜风景区去游览一番。你们高兴吗?(高兴!) 好,我相信你们看后,一定会为祖国有这么优美的风景而感到骄傲、自豪。

2.出示录像,仔细观察后谈感受。

学生甲:祖国的名胜风景真多呀!

学生乙:我觉得自己仿佛进入仙境一般。

学生丙:我好像听到了树木正在生长的声音。

学生丁:我好像听见了瀑布的声音。

(二)借助图片,认读词语

1.(出示图片)谁知道这些图片上画的都是哪儿?请说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山东泰山 安徽黄山 杭州西湖 贵州黄果树瀑布

西安兵马俑 洛阳龙门石窟 四川乐山大佛 南京中山陵

3.借助图片,认读词语。

指名读;

小组读;

齐读;

让2—3名学习困难的学生读。

(三)看图讲解八个风景区

1.借助有关资料分组讲解,老师巡视指导。

(出示学习提示)

(1)这幅图上画了些什么?

(2)它的地理位置及主要景点。

(3)它因什么而著名?

2.学生汇报,老师点拨。

学生甲: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北,为我国五岳之东岳。主峰海拔1500多米,气势磅礴。“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四大奇观令人惊叹不已。·

学生乙:黄山位于安徽省西部,素以奇峰、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是其三大主峰。独特的花岗石峰林、千姿百态的黄山松、维妙维肖的怪石、变幻莫测的云海,构成了黄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巨幅画卷,赋予了黄山无穷的艺术魅力,造就了黄山永恒的灵性、神奇的风采。

学生丙:西安兵马俑是我国最大的俑群,至今已发掘3处俑坑,成“品”字形分布。一号坑长达230米,宽62米,总面积14000多平方米。坑内有同真马真人—样高大的兵马俑6000多件,造刑生动,神情毕肖,排列井然有序,气势威严磅礴,另有大量战车、兵器和其他珍贵文物。这些都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威镇四海、南北征战、统一六国的壮丽图景和奋击百万、战车干乘的威武场面。

学生丁:杭州西湖位于杭州市西面,三面环山,面积约5.6平方公里,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由一山、两堤、三岛、十景构成。主要景点包括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夕照、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

学生5组: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镇宁、关岭两县境内的白水河和坝陵河上。景区以黄果树瀑布为中心,以瀑布、溶洞、地下湖为主体构成的—个罕见的瀑布群.它落差74米,宽81米,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倾入崖下的犀牛潭中,势如翻江倒海,腾起的烟云在阳光的照耀,化作一道道彩虹,流丹溢彩.幻影灼灼、其妙无穷。

学生6组: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2.5公里伊河两岸的悬崖峭壁下,是我国三大佛教名窟之一。以龙门十九品著称的有古阳洞、宾阳洞、奉先寺、万佛洞等,最大佛像高达17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

学生7、8组;介绍南京中山陵及四川乐山大佛……

(四)学习短句

1.学生默读、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能多字少字。

2.指名读。

学生评读。

3.讲解短句的意思。

学生甲:从这两个短句中我知道祖国有悠久的历史、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

学生乙:因为我国风景优美.山清水秀,所以吸引了世界各国小朋友前来观光、旅游。

学生丁:我们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的小朋友,让友谊之花开遍世界。

老师:大家理解得真好,我相信你们读的会更好!

4.有感情地朗读短句。

老师:你们的朗读让我感受到骄傲和自豪,同学们,在我国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名胜古迹和天然风景区。请到书的海洋、画的世界中去寻找更多的欢乐吧!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及句子,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2.结合学生搜集的资料,进一步理解短句内容。

3.在朗读与背诵中学会积累。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文字投影。

三教学过程

(—)复习检查

1.指名让学生看图读词。

2.指名让学生读短句。

3.指名让学生背诵句子。

老师:除了本课介绍的这些风景区,你们还知道我国的哪些名胜风景区?

学生甲:桂林七星岩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东部七星山。旧称“栖霞洞”、“碧虚岩”。原为古地下河道,全长约1公里。岩洞雄伟深邃,钟乳凝结,瑰丽多彩。

学生乙: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是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于一体的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最高峰海拔3099米。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被人们称为“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地质博物馆”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

(二)学习生字,认清字形,培养识字能力

1.指名让学生说出识字的步骤。

(1)读准字音。

(2)找准方法。

(3)有效辨别。

(4)理解意思。

(5)组成词语。

(6)练习扩句。

2.老师指导,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 自学上面的表。

(2) 看拼音写词语。

tài shān huáng shān xī hú guì zhōu lì shǐ

( ) ( ) ( ) ( )

(3) 比较组词。

涌( ) 微( ) 湖( ) 坑( )

俑徽( ) 蝴( ) 杭( )

(三)布置作业

写课堂练习,抄写词语。

(四)板书设计

{五}课堂作业设计

1、填字组词

山( )水( ) 历史( )()世界( )( )

2、在横线上写出下面各风景区在什么地方。

________泰山 ________黄山 ________西湖

________兵马俑 ________中山陵 ________乐山大佛

3.根据收集的有关名胜古迹或优美风景区的图片,办一张小报。

篇15:《识字学词学句》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设计遵循低年级识字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巧妙地创设出一个新奇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从“被动地听”变为“主动地学”,从而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并转化为一种巨大的内驱力。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引导自学

1、苯裉欤我们一起去游植物园。老师,是个“小好奇”,会提出很多的问题。你们呢,都是知识丰富的“小博士”,来解答“小好奇”的问题。

2、毖生自学。

二、认识树木,读准字音

投影出示八种树木的图片,“小好奇”与“小博士”互问互答。

小好奇:×××(学生姓名)博士,这是什么树?

小博士:这是杨树。

小好奇:×××博士,这是huá(桦)树吧?

小博士:不对,是huà(桦)树。

评点本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并能读准字音,初步认识八种树木的形状与名称。

三、写出树名,识记字形

小好奇:各位小博士,你们能告诉我,这些树木的名称怎样写吗?

(请八位“小博士”上台写出树木的名称,并说出识记字形的方法。)

小好奇:小博士,这些字为什么都是“木”字旁呢?

(引导认识形声字的特点)

小好奇:小博士,请你告诉我,哪些字容易写错呢?怎样才能记得牢呢?

(提示“桦”“榕”等字易写错的地方)

小好奇:小博士,写这些“木”字旁的字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左窄右宽:“木”作偏旁时,“捺”要变成“点”。)

评点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偏旁、部首和形声字规律等主动分析、识记字形。这样,既教学了生字,又教给了方法,提示了规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之以渔”。

四、读议韵文,随文识字

“小好奇”看到植物园里有一块大木牌,上面写了好多字。

小好奇:各位小博士,这上面写了些什么?你们能教我读一读吗?

小博士(领读):杨树高,榕树壮。

小好奇:这些话是什么意思?请各位“小博士”给我讲讲吧!

(“小博士”分成六个小组,每组讨论一句话的意思。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讲解句子的意思。)

(同步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对照图画,理解词句,了解八种树木各自的外形特点。)

小好奇:各位小博士,你们能把这些句子再读一遍给我听吗?

(投影出示有重音、停顿符号的韵文,“小博士”有感情地朗读,并配有动作。)

小好奇:小博士,这几句话里还有六个生字,请你们教我读一读,写一写吧!

(写字指导重点:“装”“掌”——上紧下松,整个字形不要太长。)

评点以上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读懂韵文,旨在促进“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型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图文对照,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紧密结合起来。

五、作画配文,深化认识

小好奇:各位小博士,我想知道,你们各自最喜欢哪种树。你们能画下来,并用一句话写出喜欢的原因吗?

评点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创造潜能。

篇16:《识字学词学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看懂图,并能结合图理解句子的意思,认识什么是泉水、小溪、江河和海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水”字,问:同学们谁认识这个字?关于水你都知道哪些知识?

(1)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泉水是最纯净的。

(3)我国有许多大江大河。

2.观察幻灯片,认识理解字词

3.出示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按一定顺序),学生观察后,指名说。(高山、流水、桥、船……)

4.这些地方水有多有少,有的静静地淌,有的欢快地跑,哗哗地流。人们给它们起了不同的名字,(结合图画认读:泉水、小溪、江、河、湖、海)

5.学生拼读语文书上的字词,指名领读。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找出这几个字的特点。认识“氵”旁。

二、自读课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想一想文中有几句话,勾划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回答上面的问题,学习生字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认识“刂”“辶”“八”,指导书写,认识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重点指导

“泉”下边是“水”不是“小”

“黄”中间是“由”不是“田”

“西”第五笔是“竖折”

“到”第六笔是“提”

“进”先写“井”再写“辶”

3.范读课文,指导朗读问句,认识“?”号。

三、练习书写

练习书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理解句子意思。

1.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读课文。

2.文中介绍了谁?它们在干什么?(对话)

3.看图学习一、二句。

①什么是泉水,看图找找。(在群山起伏处有一道细细的水流,这就是泉水,泉水是从地下冒出来的)

②我要流进小溪里,“我”指谁?向哪流?什么是小溪?(两条弯弯的小河沟就是小溪)。

③指名读前两句。

4.看图学习三、四句,自由读,你知道了什么?(看图理解“江”:大的河叫江)再指名问答读。

5.自学五、六句,你了解到了什么?从图上找找,海洋在哪里?海洋里有什么?(比海还大的水域,叫海洋)“我们”是谁?“都要”还可以和谁组词,谁说说“都”可以用在什么地方,试着用“都”说句话。

二、指导朗读全文

用亲切的语气来读(课文中把“泉水、小溪、江河、海洋”当作人来称呼,用“你、我、我们”显得亲切。)

1.同桌对读,分角色读,齐读,练习背诵。

2.观察图,想:泉水、小溪、小河、江河、海洋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泉→小溪→江河→海洋)

三、布置作业

1.课后2、3题在第1课时完成。

2.课后1、4在第2课时完成。

《识字学词学句一2》

《识字学词学句》的教案

《识字学词学句二4》课后记

苏教版一下识字2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识字学词学句》的教学设计

识字教学

语文 -第3册第五单元 识字学词学句二3

浅谈低年级聋生的学词识字教学

识字2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识字教学论文

识字学词学句(二)2?教学示例(精选1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识字学词学句(二)2?教学示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