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

时间:2024-07-13 03:34:13 作者:wangling666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wangling66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书的包装问题,经历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

3、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会进行口算。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铺垫引入

1、口算:

2×3        7×4          6×5        5×9

2、口答

20是(    )个十。60是(    )个十。8个十是(    )。 16个十是(    )。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⑴、出示情境图1。

每包书有20 本,4 包书有多少本?

师:有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交流汇报。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在交流的基础上重点解决20×4=80是怎样用乘法算出来的,使学生明白:20是2个十,2个十乘4等于8个十,就是80。

③、教师肯定,鼓励说得好的学生,然后板书。

20+20+20+20=80

20×4﹦80(元)

答:4 包书有80本。

⑵、出示情境图2。

工人阿姨说比较薄的书每包30本,这样德包有多少本?

①师:这个问题,蓝灵鼠问同学们会做吗?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相讨论并计算。

②学生交流汇报,上台板演,使学生理解:30是3个十,3个十乘 4等于12个十,就是120。

(3)根据书包问题,请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并计算。

(4)小结:在口算几十乘几时,我们可以把几十看作几个十,与几相乘后得到的是几个十就是几十,拧揭示、板书课题。

(5)练习:

40×2    60×3     70×4     50×3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37“练一练1”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引导学生先把每组中的两个题进行比较,交流时,比较一下每组题中的两个得数。

2、完成练习2,先理解题意,然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3、身边的数学,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再进行计算交流。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篇2:《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教案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复习

1、听算:

20×530×64×70100×53×200

3×200500×31000×623×212×3

7×115×6050×422×315×3

2、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3、抢答:

(1)3个十是?30是()个十?

(2)300是()个百?60是()个十?

(3)9个十是()?3个30是()?

小结: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能否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呢?

板书:口算乘法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2、分小组讨论交流。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教学例1

1、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可以提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如下:

问题A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2)怎么解决?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第一个问题算式

300×1060×10

(3)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4)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5)指名汇报口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a.300×10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则300×10=3000(份)

b.300×10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00和10后面一共有的3个0。

所以300×10=3000(份)

同理:60×10=600(封)(10个10是100,10个60是600)

2、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

问题B: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学生独立解答。

a.300×30,60×30分别表示什么?

(2)汇报口算方法:

b.你怎么口算?

(3)小组讨论:比较两种方法,寻找较简便的口算方法。

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并把课题写完整—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四、巩固新知。

第58页做一做。(1)看谁算的对又快。

(2)指名汇报口算结果。

(3)任选一题说说你的口算过程。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第60第3题。(1)独立完成。(2)同桌交流。

2、开火车口算比赛。第60页第1、2两题

(得数答错的学生自己编一题再答,若学习有困难的可请其他同学帮助)

六、作业:第61页第5、6题

七、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或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教学反思:

篇3:《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注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引导学生探究算理与算法的统一。

学生已有的`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知识和经验,课堂上围绕学生探索、掌握乘法口算的方法展开丰富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究整百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探索、尝试、交流中扩展和提升对口算乘法的认识,在获取数学知识中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体验成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篇4:《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标准》精神,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这节课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做的较好: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范畴,以往计算教学机械枯燥乏味,而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教材呈现的主题图是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的学习素材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解决同一问题的策略也各不相同。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空间思考、交流,在交流中探索10乘几的口算方法,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这个环节中我开放了课堂,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把课堂中的'决定权还给了学生,从课的开始学生自愿选择活动项目,尊重他们的每一个意见,力求课堂的生成反映学生的真实性。

3、迁移类推,发现规律。

学生在掌握10乘几的口算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模仿类推出几十乘几的口算方法。然后我呈现了两组有规律的乘法算式,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出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4、课堂反馈,检查效果。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其中有两题应用题看似差不多的两题,但它们也是有层次的。第一题题中的两个条件都告诉了我们,但第二题只告诉了我们一个已知条件,还有一个隐性的条件,需要靠同学去仔细观察才能找到。这些练习既重视基本训练,又注意了综合性训练,层次比较鲜明,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设计,体现了练习的坡度,把握了练习的难度,使得绝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达成目标。

篇5:《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教案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P27—28。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2、能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题目)

让同学们找一找,填一填。

2、同学们,刚才你们做这两道题,是不是觉得挺快就解决了问题?这里面有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

二、探索规律

1、(出示“算一算”的三组计算题)

(1)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

(2)(四人小组)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3)(全班交流)说一说计算的`过程。特别是“50×10”、“30×20”、“12×40”、“120×40”要让学生说清楚计算的过程。

(4)(四人小组)讨论探索每组中两个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

(5)(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

(6)思考:如果根据大家发现的规律,来计算150×30的话,算法有几个步骤?

使学生明确有两个步骤:先计算15×3=45,再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即150×30=4500。

三、尝试练习

1、书P27“试一试”第1、2题。

2、教师巡堂进行个别化教学,发现学生计算错误,及时给予个别指导;或全班勘误订正,抽查个别学生是怎样计算的,是否正确地掌握了计算程序。

四、巩固强化

要求学生直接口算填表。

五、实践应用

书P28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可让学生尝试列一列综合算式,复习一下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六、思维训练

看谁写得多。×()=800

()×()=1260

七、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篇6:用整十数乘

教学目标

1.用整十数乘的口算算理及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点

用整十数乘的算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篇7:用整十数乘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二)”】.

1.口算:

15×3  18×2  12×5 14×4 16×2

25×2  35×2  32×3 26×2 25×4

150×2 280×2 240×3  160×6  220×4

2.140×3可以怎样口算?

二、探究知识.

1.教学例3.【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二)”】

(1)教师出示例3的乒乓球挂图,如下:

用纸盖住最右边的一袋,提问:

(2)“这里有几袋乒乓球?每袋几个?要求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5×9=45(个)

(3)接着露出盖住的那袋乒乓球,提问:“刚才有9袋乒乓球,一共有45个.再增加1袋,是几袋?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10=50 师问:你是怎么想的?

(因为9个5是45,45+5=50,也就是10个5就是50)

(5)反馈:

4×10= 6×10= 7×10= 9×10=

使学生讨论后明确:一个数乘10,只要在这个数后面添一个0.

(6)类推:

11×10= 12×10= 24×10=

2.教学例4:口算6×40【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二)”】

(1)出示投影,使学生明确:每盒有6个皮球,20盒共有多少个皮球?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每2盒是一摞,先求一摞是多少皮球;再求十摞有多少个皮球?

即2个6是12, 10个12是120.)

(3)反馈练习:12×20= 31×30= 11×50=

(4)小结:用整十数乘,先用0前面的数与这个数相乘,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一个0.

三、随堂练习.

结合今天所学的新知识,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听要求,全体同学起立,手里都举着一张可写数字的卡片,老师举起一个算式,如果你写对得数,就可以坐下来,请周围的同学帮助和监督.好吗?(如果最后还有站着的同学,请别的同学帮助找到答案.)

13×4= 43×2= 28×3= 250×2=

5×30= 12×30= 9×3+8= 8×6+5=

21×20= 34×20= 11×70= 12×50=

同学们都重新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说明大家都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为了我们的进步,给自己一个热烈的掌声.

四、全课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用整十乘的口算乘法,大家通过乘法口诀,学会了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找到了口算规律.课后大家可以互相比赛,练习看谁的口算最准确.

五、布置作业.

1、157+16×5 500-342÷2 (234+198)÷8

8×(27-7) 246÷6×30 430-(216-198)

2、王老师买排球用了40元,买篮球用的钱数是排球的3倍.王老师买求一共用了多少元?

板书设计

篇8:用整十数乘(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课题:用整十数乘

教学目标

1.用整十数乘的口算算理及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点

用整十数乘的算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用整十数乘的算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二)”】.

1.口算:

15×3  18×2  12×5 14×4 16×2

25×2  35×2  32×3 26×2 25×4

150×2 280×2 240×3  160×6  220×4

2.140×3可以怎样口算?

二、探究知识.

1.教学例3.【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二)”】

(1)教师出示例3的乒乓球挂图,如下:

用纸盖住最右边的一袋,提问:

(2)“这里有几袋乒乓球?每袋几个?要求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5×9=45(个)

(3)接着露出盖住的那袋乒乓球,提问:“刚才有9袋乒乓球,一共有45个.再增加1袋,是几袋?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10=50 师问:你是怎么想的?

(因为9个5是45,45+5=50,也就是10个5就是50)

(5)反馈:

4×10= 6×10= 7×10= 9×10=

使学生讨论后明确:一个数乘10,只要在这个数后面添一个0.

(6)类推:

11×10= 12×10= 24×10=

2.教学例4:口算6×40【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二)”】

(1)出示投影,使学生明确:每盒有6个皮球,20盒共有多少个皮球?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每2盒是一摞,先求一摞是多少皮球;再求十摞有多少个皮球?

即2个6是12, 10个12是120.)

(3)反馈练习:12×20= 31×30= 11×50=

(4)小结:用整十数乘,先用0前面的数与这个数相乘,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一个0.

三、随堂练习.

结合今天所学的新知识,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听要求,全体同学起立,手里都举着一张可写数字的卡片,老师举起一个算式,如果你写对得数,就可以坐下来,请周围的同学帮助和监督.好吗?(如果最后还有站着的同学,请别的同学帮助找到答案.)

13×4= 43×2= 28×3=  250×2=

5×30= 12×30=  9×3+8=  8×6+5=

21×20=  34×20=  11×70= 12×50=

同学们都重新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说明大家都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为了我们的进步,给自己一个热烈的掌声.

四、全课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用整十乘的口算乘法,大家通过乘法口诀,学会了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找到了口算规律.课后大家可以互相比赛,练习看谁的口算最准确.

五、布置作业.

1、157+16×5  500-342÷2 (234+198)÷8

8×(27-7) 246÷6×30 430-(216-198)

2、王老师买排球用了40元,买篮球用的钱数是排球的3倍.王老师买求一共用了多少元?

板书设计

篇9: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乘需要进位的乘法”和“一位数乘末尾带0的乘法”.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因数去乘另一个因数个位,满十怎样进位,掌握口算过程.

教学难点

口述合理的口算思考过程.

教学步骤

一、复习铺垫.【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一)”】

10×5 100×7 130×2 20×3 34×2 200×4 210×3 14×2

(用卡片进行口算练习,同时让学生说出口算的具体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一)”】

(1)复习题14×2等于多少?你是怎样口算的?随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教师:根据此题,谁能算出14×3的结果,并说出口算方法.板书:

(3)反馈练习:

16×2= 26×3= 25×2=

先让同桌两人互相说口算过程和得数,然后指名说出口算过程,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一)”】

口算:140×3=

(1)大家思考有几种计算方法吗?

(2)学生讨论(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14个十乘以3,得42个十,就是420;

② 一个百乘以3是300,4个十乘以3是120,300+120=420;

③ 3乘以14得42,后面添一个0是420.

以上这几种算法,要给予肯定,尤其第三种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

(3) 小结:我们知道了3乘14得42,因此计算140×3只要在42的后面添上一个0就可以了,这样做起来既正确又简便.

三、随堂练习.

数学游戏:(教学中可任选一组进行练习)

(1)你追我赶(详细过程参考探究活动)

(2)接力赛:每小队一张题目,每人一题做完后传给下一个同学,做得又对又快的组为冠军.教师发给冠军小队一朵大红花,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15×3= 18×2= 12×5= 14×4=

35×2= 220×4= 240×3= 25×4=

310×3= 32×3= 26×2= 160×6=

(3)夺红旗:

投影出示题目,小队内做得又对又快的`发给一面小红旗,班内做得又对又快的发给一面大红旗,以资鼓励.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找20道口算题,让家长计时:第一次口算用多少时间,错几道题;第二次、第三次 …… 直到全对为止,并看最快的时间是多少.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你追我赶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3.培养学生团结友好、公平竞争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制作数学游戏卡:

2.将下列口算题制成卡片.

15×3    18×2    12×5    14×4    17×4

35×2    220×4   240×3   25×4    40×6

310×3   32×3    26×2    160×6   700×8

活动过程

1.三人为一小组,两个同学一个拿○,一个拿□,放在起点,另一个同学出示口算卡片.谁先算对就把自己的○或□向前移一格.这样连续做下去,谁先回到起点谁胜.

2.做完一轮后,再换另一人出题练习.

篇10: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案设计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2.准备题。

① 口答。

20是几个十?40是几个十?60、70、80呢?

② 准备题2。

10个1是( ),怎样列式? 1×10

10个2是( ),怎样列式? 2×10

反馈,找规律,揭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口算:14×10

① 指名回答:10个14是多少?

②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③ 自学课本例1,和你想的一样吗?

④ 说说如何算,板书:

10×10=100

4×10=40

100+40=140

2.练习。

独立完成后,说说其中几题的口算方法。

3.教学例2。口算:23×30

① 尝试练习。

② 说一说,怎么算?

③ 试一试。

90×50 31×20

④ 口算

30×3 90×6 19×4 24×2

30×30 90×60 19×40 24×20

独立完成,比较分析。

4.引导学生小结口算步骤:一乘,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二添,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

三、巩固练习。

1.口算。

40×80 26×30 34×20 12×50

13×70 15×40 30×60 29×20

2.书中练习。

四、作业

作业本p4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教案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教案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评课稿

两位数加一位数 整十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参考教案二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教案设计

《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教案设计

学生的思维需要搀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说课稿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

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通用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