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古诗罗隐

时间:2024-07-27 03:40:58 作者:新闻今日谈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新闻今日谈”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蜂古诗罗隐,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蜂古诗罗隐,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篇1:罗隐《蜂》古诗赏析

罗隐《蜂》古诗赏析

《蜂》是晚唐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寓理诗。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蜂》原文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蜂》翻译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无限花开的风光,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蜂》注释

山尖:山峰

占:占其所有

尽:都

甜:醇香的蜂蜜

《蜂》赏析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一、欲夺故予,反跌有力。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有蜜蜂的出现。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二句作势。俗话说: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二句对前二句反跌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如一开始就正面落笔,必不如此有力。

二、叙述反诘,唱叹有情。此诗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而运用反诘语气道之。前二句主叙,后二句主议。后二句中又是三句主叙,四句主议。“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但由于主叙主议不同,末二句有反复之意而无重复之感。本来反诘句的意思只是:为谁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却分成两问:“为谁辛苦”?“为谁甜”?亦反复而不重复。言下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甚显。而反复咏叹,使人觉感慨无穷。诗人矜惜怜悯之意可掬。

三、寓意遥深,可以两解。此诗抓住蜜蜂特点,不做作,不雕绘,不尚词藻,虽平淡而有思致,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有人说此诗实乃叹世人之劳心于利禄者;有人则认为是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讽刺。两种解会似相龃龉,其实皆允。因为“寓言”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为某种说教而设喻,寓意较浅显而确定;另一种是作者怀着浓厚感情观物,使物著上人的色彩,其中也能引出教训,但“寓意”就不那么浅显和确定。如此诗,大抵作者从蜂的“故事”看到那时苦辛人生的影子,但他只把“故事”写下来,不直接说教或具体比附,创造的形象也就具有较大灵活性。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同意义的苦辛人生,与蜂相似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终朝聚敛苦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红楼梦》“好了歌”);一种是“运锄耕劚侵星起”而“到头禾黍属他人”。这就使得读者可以在两种意义上作不同的理解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劳动光荣成为普遍观念,“蜂”越来越成为一种美德的象征,人们在读罗隐这诗的时候,自然更多地倾向于后一种解会了。可见,“寓言”的寓意并非一成不变,古老的“寓言”也会与日俱新。

篇2:罗隐蜂的古诗带拼音版

cǎi dé bǎi huā chéng mì hòu , wèi shuíxīn kǔ wèi shuítián ?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的古诗翻译

译文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注释

山尖:山峰。

无限风光:极其美好的风景。

占:占有,占据。

采:采取,这里指采取花蜜。

篇3:罗隐《蜂》阅读答案

罗隐《蜂》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答题。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这首诗赞美了蜜蜂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诗中的“蜂”你联想到什么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采得百花成蜜后”,我们会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则有关读书的名言。请把这则名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赞美了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的品质。

2、联想到无私奉献的辛勤的劳动者。

3、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篇4:罗隐《蜂》阅读答案

【原文】:

【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①,无限风光尽②被占③。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④?

【注释】

①山尖:山峰。②尽:都。③占:占其所有。④甜:醇香的蜂蜜

【翻译】

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有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是为谁辛苦忙碌?又是为谁在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阅读训练】

(1)诗中作者运用“_____”、“_____”、“_____”等词语,称赞蜜蜂“占尽风光”,这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

(2)在诗中,与“甜”字相呼应的词语是“___”,与“辛苦”相呼应的词语是“___”。

(3)作者通过对“蜂”的描写,想要表达什么情感?请从两个角度回答。

(4)请简要赏析一下全诗。诗无达诂,本诗可引起你哪些联想?

【参考答案】

(1)(不论、无限、尽)

(2)(成蜜 采得百花)

(3)(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讽刺不劳而获的剥削者。)

(4)答案:①“欲抑先仰”或“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表现手法。前两举句几乎用矜夸的口吻,用“不论”“无限”突出蜜蜂占尽风光,后两句一跌,将“尽占”二字一扫而光,引人思考。②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前三句叙述,末句议论反问。“百花成蜜”已够辛苦了,却来一反问,反复咏叹,令人感慨不已,而诗人怜悯之意则不言而喻。③寓意深远,可以多解。A、叹世人之劳心于利禄者,像那种“终朝敛聚苦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似的人物。B有人认为是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像那种“终日辛苦不寻常,为它人作嫁衣裳”似的人),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的无情讽刺。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罗隐的诗,或咏史,寄寓自己的深沉慨叹;或讽刺现实,语言精练警辟。这首咏物之作《蜂》也与诗人的总的诗风相一致。蕴含了自己的深情。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诗一开篇,诗人就说了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蜜蜂忙忙碌碌,熙熙攘攘,山尖与平地,每一处有花的地方,都被他们占据了,此时此刻,它们出尽了风头,占尽了风光,甚至令人嫉妒。没想到,诗人至此笔锋一转,道出了一个人所不能言而又十分常见的话题:“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两句的意思急转:原来蜜蜂看似风光的背后,是多么艰辛,多么无奈!它们辛辛苦苦、忙忙碌碌的结果是酿成了甘甜的蜂蜜,最终自己却所得甚少。诗人的一句“为谁辛苦为谁甜”寄寓了无限的感慨。

《蜂》这首诗,语言浅显,然而意味却深长。通过蜜蜂采花酿蜜这种极其自然的现象,隐含着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读后,很令人深思。

篇5:罗隐《蜂》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答题。

罗 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这首诗赞美了蜜蜂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诗中的“蜂”你联想到什么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采得百花成蜜后”,我们会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则有关读书的名言。请把这则名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赞美了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的品质。

2.联想到无私奉献的辛勤的劳动者。

3.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篇6:罗隐雪古诗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篇7:罗隐的古诗

罗隐的古诗

罗隐是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1、《雪》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2、《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雪》

细玉罗纹下碧霄,杜门颜巷落偏饶。

巢居只恐高柯折,旅客愁闻去路遥。

撅冻野蔬和粉重,扫庭松叶带酥烧。

寒窗呵笔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销。

4、《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5、《柳》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6、《柳》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7、《鹦鹉》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8、《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9、《七夕》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10、《宫词》

巧画蛾眉独出群,当时人道便承恩。

经年不见君王面,落日黄昏空掩门。

11、《黄河》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12、《梅花》

吴王醉处十馀里,照野拂衣今正繁。

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

愁怜粉艳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樽。

欲寄所思无好信,为人惆怅又黄昏。

13、《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14、《竹》

篱外清阴接药阑,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死后知音少,粉节霜筠谩岁寒。

15、《燕》

不必嫌漂露,何妨养羽毛。

汉妃金屋远,卢女杏梁高。

野迥双飞急,烟晴对语劳。

犹胜黄雀在,栖息是蓬蒿。

16、《遣兴》

青云路不通,归计奈长蒙。

老恐医方误,穷忧酒醆空。

何堪罹乱后,更入是非中。

长短遭讥笑,回头避钓翁。

17、《蝉》

天地工夫一不遗,与君声调借君緌。

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18、《咏史》

蠹简遗编试一寻,寂寥前事似如今。

徐陵笔砚珊瑚架,赵胜宾朋玳瑁簪。

未必片言资国计,只应邪说动人心。

九原郝泚何由起,虚误西蕃八尺金。

19、《牡丹花》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20、《巫山高》

下压重泉上千仞,香云结梦西风紧。

纵有精灵得往来,狖轭鼯轩亦颠陨。

岚光双双雷隐隐,愁为衣裳恨为鬓。

暮洒朝行何所之,江边日月情无尽。

珠零冷露丹堕枫,细腰长脸愁满宫。

人生对面犹异同,况在千岩万壑中。

篇8:蜂,蜂罗隐,蜂的意思,蜂赏析

蜂,蜂罗隐,蜂的意思,蜂赏析 -诗词大全

作者:罗隐  朝代:唐  体裁:七绝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篇9:罗隐的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蕴涵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唐代诗人罗隐以《蜂》为题写了一首诗,赞美了蜜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的品质,那在这一首诗中,还会不会蕴涵着其他的思想感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简介诗人。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读完后同桌合作识字。

2、反馈识字情况,了解生字意思。

3、再读古诗,注意把句子读流利。

4、指名读、齐读古诗。

三、学生质疑,初步感悟

1、结合教学挂图、注释,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质疑,同学之间互相答疑。师作点拨讲解。

(1)“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写出了无论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景致最美的地方都有它们奔忙的身影。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终日劳作的'辛苦。

(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诗人以一个问句写出对劳动人民终日劳碌却常被剥削的同情,以及对剥削阶级的愤慨之情。

3、指导朗读。

4、尝试背诵古诗。

四、小结

这首诗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这样写比直接接效果会更好。学了这课后,你们也可以将这一表现手法运动到自己的写话中去。

罗隐《西施》唐诗赏析

灵山寺,灵山寺罗隐,灵山寺的意思,灵山寺赏析

塞外,塞外罗隐,塞外的意思,塞外赏析

乌程,乌程罗隐,乌程的意思,乌程赏析

春思,春思罗隐,春思的意思,春思赏析

建康,建康罗隐,建康的意思,建康赏析

东归,东归罗隐,东归的意思,东归赏析

秋霁后,秋霁后罗隐,秋霁后的意思,秋霁后赏析

寄苏拾遗,寄苏拾遗罗隐,寄苏拾遗的意思,寄苏拾遗赏析

忆夏口,忆夏口罗隐,忆夏口的意思,忆夏口赏析

蜂古诗罗隐(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蜂古诗罗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