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小羊第二教时

时间:2024-07-29 03:38:16 作者:承汝卉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承汝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狼和小羊第二教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狼和小羊第二教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狼和小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小溪、故意、借口、吃惊、温和、上游、气冲冲、家伙、背地里、争辩、逼近、反正”等词语的意思。

2、懂得像狼一样的恶人是蛮不讲理的,对这样的恶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要勇敢机智地跟他斗争。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狼说的话是故意找借口,读好狼和小羊的对话。

2、教学难点:理解狼为什么找借口。

三、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入手,整体感知课文。

1、揭示课题,联系学生原有认识,说说对狼和羊的了解。

2、快速读课文,指名用贴图在黑板上贴出狼和小羊正确的位置。(理解上游和下游的意思,并懂得小羊不会弄脏狼喝的水。)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狼和小羊之间的一件什么事。(狼故意找借口吃掉小羊的事。)

(二)从理解“借口”入手,理清课文脉络。

理解“借口”的意思。

引导比较“借口”与“理由”。

方案1:如果有学生说“借口”就是“理由”,那就顺势引导:是怎么样的理由。

方案2:如果有学生说“借口”就是站不住的理由,那就直接转入下一个学习步骤。3.朗读课文,理请课文脉络,讨论:狼为了吃小羊找了哪些借口?

(三)、划出小羊说的话,练习朗读,用自己的话反驳狼找的借口。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反驳——鼓励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说法说,促成从课文语言到个性化语言的转换)

1、你可以找出哪些理由来说明狼说小羊把他喝的水弄脏了是个借口?——除了课文上说的狼站在上游,小羊站在下游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理由,如:小羊是在那里喝水,又不是在那里玩水,怎么会把水弄脏呢?(这里可结合进行反问句的练习。)再说,狼其实根本不想喝水,而只是想吃小羊,说小羊弄脏了河水是故意找事儿。

2、狼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为什么说这也是个借口?(班级基础比较好的话,可以请学生用上“难道”加以反驳——帮助学生掌握反问句的又一种说法。)

3、随机结合课后题练习。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话。

(四)进一步理解狼的险恶用心。

1、狼找了这么多借口,他到底想干什么?(狼想吃掉小羊)

狼想吃小羊,想到什么程度?课文第二段哪个词语告诉了我们。(非常)

2、看图,说说狼想吃小羊的外部表现。(狼恶狠狠地瞪着小羊,咧着嘴,龇着牙,血红的舌头伸得老长,馋得直流口水。)

3、狼心里又会怎么想?谁能结合狼的外部表现连起来说说。

4、狼这么想吃小羊,现在他找的借口都被小羊一一反驳,所以就——(引读“狼不想再争辩了┉)“反正都一样”什么一样?也就是说无论小羊——都要——

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狼?小羊又是一只怎样的小羊?

四、发散填空,理解寓意。

()()的小羊

()()()的狼

能填几个就填几个,看谁填得又多又合适。

(训练发散思维,引导多角度理解寓意。)

五、训练分角色朗读。

1.三人一组,分旁白、狼、小羊练习朗读。

2.二次组合,两人一组,直接对话。

3.自我设计,表演朗读。

(反复练习,提高朗读水平;设计表演,培养创造能力。)

六、结尾补续,读写结合,发展思维,加深理解。

1.导讲。课文写到狼“向小羊扑去”就没有了,结果到底怎样呢?谁能把故事再讲下去?(让学生自由发言)

2.补充角度,打开思路。老师很高兴,大家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都不希望可怜的小羊受到伤害。可是小羊最终难逃恶狼的魔掌,因为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光讲道理是没用的。假如你就是课文中的小羊,你准备怎么办呢?

3.读写结合。(自选一个内容。)

(1)选一种故事的结尾写下来。

(2)对狼(或小羊)说几句话。

篇2:《狼和小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深入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狼的凶恶、狡诈、不讲道理;小羊的天真、善良的形象;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词语,会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式推理,发展思维。

3.领会寓意“对像狼一样本性凶恶的坏人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应该勇敢、机智地作斗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通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狼?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羊?

反馈:a:(凶恶、凶残、残忍、不讲理、狡猾、爱吃小动物……)

b:(温柔、温和、善良、可爱、柔弱、有礼貌、可怜……)

2.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出示课题------读题。

3.过渡: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温和的小羊在一起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二.朗读理解第一自然段

1.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在读这段话的时候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

2.交流体会:狼要吃小羊了,危险吗?

3.自由读:请小朋友在读读这句话,把当时紧张、危险的味道用朗读来表现出来。

4.抽读:谁的朗读能让大家一听,就觉得危险正在一步步接近小羊。

5.齐读(配乐)。

三.体会“非常”

1.狼看见小羊就想把它吃掉,想到了怎样的程度?课文第二自然段里有一个词,谁能把他找出来?(板书:非常)

2.谁能把“非常”换个词语?出示句式:

狼(真、可、极、特别……)想吃小羊。

3.你们能看图说说狼当时的样子吗?

4.从狼的这副嘴脸我们可以猜测,它在想什么?

5.好,现在谁能看图,把狼当时的样子和它的心理连起来说说。

四.体会“借口”

1.小羊已经处在危险中,但他并没有做得罪狼的事情,那狼怎么可以吃小羊呢?(找借口-----板书)

2.什么叫“找借口”?(找理由、找刺儿、找麻烦)

3.是啊,狼有意找毛病,存心编造理由,说明狼不仅凶残,还十分狡猾。

4.狼为了吃小羊,找了几次借口?请你找一找,课文那几段是写狼找借口要吃小羊?(三次)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自由读读课文第2、4、6三个自然段,看看狼找了哪些借口,有横线划出有关句子。

5.反馈:(1)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

(2)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

(3)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的爸爸,反正都一样。

①是这三个句子吗?请你们轻轻地读读,你发现了什么?

②那应该加上什么标点呢?能用朗读来告诉大家分别加什么吗?其他同学要仔细听。

③狼非常想吃小羊,所以语气一次比一次急,一次比一次凶,在把这三个句子连起来读读。

④教师引读。

6.那你们认为狼找的借口能成立吗?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第5自然段,想想为什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仔细研究一下,为什么这些理由不成立?

7.全班反馈交流:

a:①(出示句子)经过研究,你们相信小羊会弄脏狼喝的水吗?

②理解“上游”,引出“下游”;从图上看,狼站在上游,小羊站在下游。

③所以,我们可以帮助小羊得出这样的饿结论:

水是从上游流到下游的,

狼站在上游,小羊站在下游,

所以(小羊不会弄脏狼喝的水。)

④谁再用坚定的语气说说你们得出的结论。

⑤谁能连起来说说。

⑥所以小羊对狼说的第一句话是(课件出示句子),你认为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要这样读?(点评:抓标点、抓提示语、抓理解)

⑦指名读,男女分开读。

b:①小羊希望和狼讲道理,但是狼竟然又怒气冲冲地找了另一个借口(课件出示),你们相信小羊在背地里说过狼的坏话吗?你们研究出的结论是什么?

②谁能用“因为……所以……”替小羊说一句话吗?

③是啊,可怜的小羊听到这样的话,都喊起来了,为什么?

④这时小羊的话该怎么读?

c:①狼一次又一次地找借口,结果都被小羊驳回了,我们一起读读第6自然段,想想,你有什么感受?

②全班交流。

五.小结拓展

1.小结:看来狼凶恶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对狼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2.假如你是小羊,你也遇到了这只狼,你会和它讲道理吗?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对付它?

六.板书设计:

非常

狼──────→小羊

借口

篇3:狼和小羊第2教时教案

狼和小羊第2教时教案

教学目的:

1、读讲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坏人总是要找借口做坏事的,与他们讲道理是行不通的。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练习分角色朗读、表演。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续写课文结尾。

教学重点:

1、读讲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把握角色特点,有感情朗读和表演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续写课文结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11   狼和小羊)

2、投影出示:听一听、划一划:

认真听课文录音,并用“       ”划出狼说的话,用“~~~~”划出小羊说的话。

3、再读一读你用线划下来的这部分内容。

二、新授

(一)精读第1自然段。

1、出示教学挂图,指导观察。

指名学生说说图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2、指名连起来说图意。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谁先到小溪边的?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4、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狼很想吃小羊,它是怎么做的呢?

(二)精读第2、3自然段。

1、投影出示: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

指名学生读一读。(板: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

2、师:那么狼说的对吗?为什么?

3、投影出示:亲爱的狼先生,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呀!(学生齐读这段话)(板:您在上游)

4、师简笔画演示狼和小羊的位置。

5、师:由此可见,狼说的是假话,这就是书上所说的“找碴儿”,狼为什么找碴儿?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6、出示投影:

读一读: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

(学生齐读这两句话。)

7、出示投影:

练一练:  (1)我怎么会上课迟到呢?

(2)小明怎么会把腿放在桌子上呢?

(3)小芳怎么可能考试得0分呢?

8、提问:通过这次狼和小羊的对话,你发现它们说的话有什么不同?从哪儿可以看出来?(板:讲道理)

9、指导朗读。

要读出狼的凶恶,小羊的温和。谁来试一试?

(三)精读第4、5自然段。

1、师提问:狼第一次找碴儿,被小羊揭穿说的是假话。那么狼又找了一个什么碴儿?(指名学生说)

2、投影出示: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经常在背地里骂我,是不是?(学生齐读,板:去年在背地里骂我)

3、理解“背地里”。

提问:“背地里”是什么意思?

4、指导朗读:这次狼又是什么样的语气?谁能读出狼气冲冲的样子?

5、提问:那么小羊又是如何反驳的呢?

投影出示:啊,这是不可能的,去年我还没出生呢!(板:去年我还没出生)

6、师述:这说明狼说的又是毫无根据的,是假话,即故意找碴儿。

7、指导朗读:读出小羊可怜的样子。谁来试一试?

(四)交流学习第6自然段。

1、师:狼前两次找碴儿,都被小羊揭穿说的是假话,狼非常的`恼火,又是怎么做的?

投影出示:你这个小坏蛋,骂我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

(板:骂我的是你爸爸)

2、提问:大家想一想,会不会是小羊的爸爸呢?为什么?

3、提问:文中狼一共找了三次碴儿,而文中只写了小羊反驳两次,你认为为什么不写反驳第三次呢?再反驳狼的话有用吗?(板:……)

4、指导朗读:读相互狼不耐烦的样子。谁来试一试?

5、小结课文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

(狼是凶恶的,做坏事不讲道理,跟它们讲道理是行不通的)

6、分角色朗读课文。

(1)同桌之间合作分角色读狼和小羊的话。

(2)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读空白部分。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扩展思维,启发想象

投影出示:“……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课文写到这儿就结束了,结果会怎样呢?请你给课文想个结尾,并说给其他同学听听,看谁的结尾最精彩!

1、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2、指名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四、课本剧表演

投影出示:演一演:你愿意上台演一演课文中的狼和小羊吗?要注意狼和小羊的语气,要是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1、同桌之间先演一演。

2、指名上讲台戴头饰合作表演,其余学生认真观看并评价。

附板书设计

11   狼和小羊

找碴儿                   讲道理

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       您在上游

去年在背地里骂我         去年我还没出生

骂我的是你爸爸           ……

(毫不讲礼)             (温和善良)

篇4:《狼和小羊》第二课时

《狼和小羊》第二课时

张海龙 上虞师范附小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到狼是故意找碴儿。读出小羊的温和、狼的凶残,体会反问句、感叹句的读法。

2、在朗读中体会“找碴儿、上游、背地里 争辩 逼近”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救救小羊”的`语言训练(想办法或编故事)懂得碰到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机智、勇敢地与他作斗争。

教学重点

在感情朗读中感悟词语的意思,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会自主学习。

媒体使用:

课件(一、小羊在河边喝水,一只狼在旁看着小羊流口水。二、狼故意找碴儿,小羊低着头温和地答话。三、狼凶相毕露,扑向小羊)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课件出示词语:开小火车读DD小组读DD齐读。

2说说课文在讲什么事情?

(二)研究课文1-5自然段:

可先让学生自已或找小伙伴进行思考、讨论:(两题选一,也可都选。在书上找找词语、句子)

A、小羊的温和、可怜表现在哪里?

B、狼的凶残、狡猾表现在哪里?

板块一:

1、为什么说狼很狡猾?随机理解词语“找碴儿”,学习生字“碴”(形声字)

2、狼为了想吃小羊,找了哪些借口,请同学在书上自已用“ ”划一划,读一读。然后与小伙伴讨论是否划对。(表扬在自我研究时已经找对的同学)

3、生说师演示课件,出示狼说的三句话:

(1)把我喝的水弄脏了!

(2)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

(3)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

理解词语“背地里”的意思,教学生字“背”(形声字)。

问:狼在说这些话时语气怎么样?借助“气冲冲、龇着牙、逼近、大声嚷”这些词语(表扬在自我研究时已经找过的同学)体会狼的凶狠,感情朗读。请学生自已?

4、对编故事比较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把故事再编下去(口头说说或写在作业本上)。

原作者:尹红霞

来 源:尹红霞

作者邮箱: zhl1125216@sohu.com

---------------------------

篇5:1.3 第二教时

1.3 第二教时复习:交集、并集的定义、符号授课: 一、集合运算的几个性质:研究题  设全集 u = {1,2,3,4,5,6,7,8},a = {3,4,5} b = {4,7,8}求:(cu a)∩(cu b),  (cu a)∪(cu b),  cu(a∪b),  cu (a∩b)若全集u, a,b是u的子集,探讨 (cu a)∩(cu b),  (cu a)∪(cu b),  cu(a∪b),      cu (a∩b) 之间的关系.结合韦恩图                      得出公式:(反演律)uab(cua)∩( cu b) = cu(a∪b)(cua)∪( cub) = cu(a∩b)另外几个性质:a∩a = a,   a∩φ= φ,   a∩b = b∩a,a∪a = a,   a∪φ= a ,   a∪b = b∪a.(注意与实数性质类比)例8. 设 a = {x | x2-x-6 = 0}     b = {x | x2+x-12 = 0},求  ;a∪b二、关于奇数集、偶数集的概念及一些性质      例9. 已知a为奇数集,b为偶数集,z为整数集,求a∩b,a∩z,b∩z,a∪b,a∪z,b∪z.练习  p13三、关于集合中元素的个数规定:有限集合a 的元素个数记作: card (a)ab   作图                     观察、分析得:card (a∪b) ¹ card (a) + card (b)        card (a∪b) = card (a) +card (b) -card (a∩b)五、作业:课本   p14     6、7、8

篇6:1.2 第二教时

一 复习:子集的概念及有关符号与性质。提问: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6的正约数},b={10的正约数},c={6与10的正公约数},并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二 补集与全集1.补集、实例:s是全班同学的集合,集合a是班上所有参加校运会同学的集合,集合b是班上所有没有参加校运动会同学的集合。集合b是集合s中除去集合a之后余下来的集合。定义: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 ),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scsaa记作: csa     即 csa ={x | xîs且 xïa}2.  全集     定义: 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     如:把实数r看作全集u, 则有理数集q的补集cuq是全体无理数的集合。例1(1)若s={1,2,3,4,5,6},a={1,3,5},求csa           (2)若a={0},求证:cna=n*。(3)求证:crq是无理数集。       例2已知全集u=r,集合a={x|1≤2x+1<9},求c a。例3 已知s={x|-1≤x+2<8},a={x|-2<1-x≤1},b={x|5<2x-1<11},讨论a与c b的关系。 三  练习:p10(略)1、已知全集u={x|-1<x<9},a={x|1<x<a},若a≠ ,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9 (b)a≤9 (c)a≥9 (d)1<a≤92、已知全集u={2,4,1-a},a={2,a2-a+2}。如果cua={-1},那么a的值为 。    3、已知全集u,a是u的子集, 是空集,b=cua,求cub,cu ,cuu。      (cub= cu(cua,cu =u,cuu= ) 4、设u={梯形},a={等腰梯形},求cua.5、已知u=r,a={x|x2+3x+2<0}, 求cua.6、集合u={(x,y)|x∈{1,2},y∈{1,2}} , a={(x,y)|x∈n*,y∈n*,x+y=3},求cua.7、设全集u(u φ),已知集合m,n,p,且m=cun,n=cup,则m与p的关系是( )(a)    m=cup,(b)m=p,(c)m p,(d)m p. 四  小结:全集、补集 五  作业  p10  4,5

篇7:1.1 第二教时

一、       复习:(结合提问)1.集合的概念   含集合三要素2.集合的表示、符号、常用数集、列举法、描述法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单元集、二元集4.关于“属于”的概念二、       例题例一 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符号语言的互译,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1.平方后仍等于原数的数集 解:{x|x2=x}={0,1}2.不等式x2-x-6<0的整数解集 解:{xîz| x2-x-6<0}={xîz| -2

篇8:西门豹第二教时

西门豹(第二教时)

西门豹(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研读第10-14自然段,抓住西门豹三次说的话读、评、议,体会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之处,进行说的训练和展开想像写人们的议论的表达训练。

2.借助表格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理解、感悟、体验,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概括、转换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确定研究主题。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西门豹是个好官。现在他想请大家帮个忙,事情是这样的,魏王也听说西门豹在邺这个地方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要西门豹写个工作汇报,你们能替西门豹大人完成这个任务吗?

教师出示表格,哪些你已能填了,请填好DD姓名、性别、职务

2.余下的怎么办DD我们先来读读课文。

3.我们知道,西门豹刚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DD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他明白了原因是DD巫婆和官绅头子给河伯娶媳妇;年年闹旱灾。我们可用一个词来概括DD天灾人祸。

4.如果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他也知道了真相,他会怎么做DD同流合污;全抓来,杀了;……

5.西门豹这样做了吗?他的做法巧妙在哪里呢?这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自主研究,合作探索:

1.学生自学:读10-14自然段,找找写西门豹言行的词句中的`巧妙之处,好好读读,细细体会。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说说你找了哪些句子,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随机点拨,理解意思,并要求用“西门豹借口……就……”的句式来说话。

主要有三句,分别是对巫婆、官绅头子、官绅们说的。使学生明白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恶人的巧妙言行。

3.同学们刚才找得很好,说得很好。的确,西门豹是话中有话,话外有意。那么他当时是以怎样的口气说这些话的呢?你能来试一试吗?

学生自由练习,可选一处反复读。

交流读,评议,再读。

4.除了西门豹的话以外,你还能从其他地方体会到西门豹做法的巧妙之处吗?

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

面如土色,磕头求饶

老百姓明白了……骗钱害人DD让学生明白西门豹做法对他们的教育作用

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

……

5.想象写话:

书上说,漳河边上站满了百姓,想象一下岸上有哪些人?DD农民、小孩年轻姑娘、老奶奶、新娘、新娘的父母、官绅们……

他们会说些什么?请选择一个人写在表格上。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6.“人祸”解决了,老百姓不用再外逃了。那么天灾如何解决呢?

齐读第14自然段,说说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做了什么事DD兴修水利。

7.填表:

西门豹的主要事迹DD破除迷信,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兴修水利。

要是魏王看了这张表,他会怎么评价西门豹,请写在表上。

三.继续质疑:

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师随机处理,或引导自答,或请同学帮忙,或存疑思考。

四.作业:

选择:1.摘录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

2.以魏王身份写一份通报,表彰西门豹的功绩,号召官员们向他学习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附一、作业纸:

魏国官员工作汇报表

姓名  性别  职务

主要事迹

巧妙的言 行

人们的议 论

魏王的评价

附二、课后反思: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曾说:“宁可上一堂千疮百孔的研究课,也不上一堂十全十美的传统课。”

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之一,就是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所以,本课时的设计理念就是积极开展语文教学的研究性学习。这种研究性学习注意创设一种需要研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问题,主动地进行探索、发现和体验,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促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首先,我设计了一张“魏国官员工作汇报表”,它囊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只有仔细研究了课文,对课文的信息进行分析、选择、整合才能完成。借助这种崭新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其次,根据课文的特点,我确定把西门豹是怎样利用送新娘的办法破除迷信的这部分内容做为重点,并以西门豹的言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西门豹破除迷信的过程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惩办巫婆和教训官绅是主要部分。尤其是惩办巫婆的部分西门豹的语言十分重要,他用了一个借口,将计就计。所以我抓住课文中西门豹说的三个重点句,让学生先找到这些句子,读懂意思,再进行语言的转换练习,然后各自根据自己的水平和习惯反复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并借助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把各自研究学习的收获告诉大家。

在领略了西门豹的睿智与胆识后,我设计了一次写的练习,让学生展开想象,写写河岸上们目睹这一切后会议论些什么,这样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

狼和小羊故事新编

续《狼和小羊》作文

《营救小羊》教后反思

狼和小羊教学反思怎么写

狼和小羊的优秀作文

狼和小羊续写评语

狼和小羊小学的优秀读书笔记

小学生关于《狼和小羊》看图写话

狼和小羊出自哪本寓言故事

狼和小羊第二教时(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狼和小羊第二教时,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