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lwf1982625”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李大酺简介,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后的李大酺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 目录
篇1:李大酺简介
李大酺
李大酺(?—7),一作李大辅。唐时奚族首领,军事统帅。
奚族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原为东部鲜卑宇文部的一支(或称匈奴别种),北魏时称库莫奚,居地在弱洛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南)、吐护真水(今内蒙古老哈河)流域,东北与契丹为邻。隋朝时略称为奚,共分五部(辱纥玉、莫贺弗、契、木昆、室得),各有首领一人,号俟斤(irkin)。大业年间遣使入隋朝贡。
唐武德年间,奚族遣使入唐朝贡。贞观二十二年(648),奚族酋长可度率部臣属唐朝,唐廷以其地置饶乐都督府,以奚族首领可度为都督(治今河北赤峰市南),封楼烦县公并赐国姓李。下置羁縻州九个,也以各部落首领为刺史。
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人李尽忠、孙万荣率部叛唐。李大酺时任奚族酋长,因奚族 自身实力较弱,为求自保,便臣属于后突厥。神龙元年(7),武则天病重,其子李显继位,恢复大唐国号。景云元年(7)李旦继位,是为唐睿宗。李大酺遣使进献方物,睿宗以嘉宾之礼待之,宴赐甚厚。十月,唐睿宗命幽州镇守经略节度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都督,以加强边防。
时隔不久,李大酺见唐朝边防松驰,便联合霫族大举犯塞,抢掠渔阳(今天津蓟县)、雍奴(今天津武清县西北),然后出卢龙塞(今河北遵化东北和宽城西南)而去。薛讷率军追击,但被李大酺击退。
先天元年(7),唐睿宗因镇守幽州20多年的薛讷与燕州(治今北京顺义县)刺史李进不睦,便迁薛讷为并州(治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长史,另以左羽林将军孙佺为幽州大都督。
延和元年(712年)六月,孙俭到幽州 后,急于收复被前契丹攻占的营州,立即率左骁卫将军李楷洛、左威卫将军周以悌发步兵12万,骑兵8000,分为三路进攻奚与契丹。孙佺令楷洛率骑兵4000为前锋,自率主力继后,向北开进。李大酺见唐军虽多,却不顾道路险要,天气炎热等不利条件冒然孤军深入,便决定消灭唐军。
二十二日,李大酺 率8000骑兵与唐军前锋部队在冷陉(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坝后)地区相遇,李大酺 一举将唐军击败。唐军主帅孙佺生性懦弱,闻讯后不敢救援,引兵欲退。李大酺抓住战机,率军反击,大败唐军。孙佺只得依山结为方阵,以求自固。随后李大酺 遣使责备孙佺,孙佺无奈,只好谎称:“我奉敕来此招谕蕃将,李楷洛等不受节度而辄用兵,请斩以谢。”李大酺 又问:“若奉敕招谕,有何国信物?”孙佺便将军中帛万余段和紫袍、金带等物全部赠于李大酺,以示和好。李大酺 为求在运动中歼灭唐军,便佯装同意:“将军可南还,无相惊扰。”(《旧唐书·奚传》)
唐军闻讯后,争相逃命,以至在撤退时,将士恐惧不安,队伍发生混乱。李大酺 见时机成熟,发挥骑兵机动快速的特点,对唐军进行抄合围。经过激战,除李楷洛、乌可利等少数突围外,其余唐军全部被歼,孙佺、周以悌等都被李大酺俘虏。李大酺随后将二人献于后突厥,全部被默啜可汗处死。
此战,李大酺指挥灵活果断,善择战机,乘唐军初战失利、孤立无援、惧歼欲退和退却混乱之机,以快速机动的骑兵,适时反击、追击。当唐军坚固自守时,又巧妙设计,将唐军诱离工事,在运动中予以歼灭,最终取得全胜。
开元四年(7)六月,默啜可汗死。八月二十八日,李大酺与契丹首领、李尽忠堂弟李失活各率所部附唐。唐玄宗复置饶乐都督府,以李大酺为饶乐郡王、行右金吾大将军兼饶乐都督,隶属营州都督府。
开元五年(7),李大辅与契丹首领松漠郡王李失活奏请在柳城(今辽宁朝阳市)重建营州都督府,得到唐玄宗的批准,交由太子詹事姜师度负责。四月,唐玄宗为拉拢李大酺,召其入朝,并以宗室外甥女辛氏为固安公主,嫁与李大酺,并赐物一千五百疋。完婚后,唐玄宗又派右领军将军李济护送李大酺返回营州。
开元八年(720年),契丹王李娑固因部下可突于骁勇善战,深得部下信赖,便对其猜忌,图谋将其除掉。可突于得知后,抢先举兵攻打李娑固,李娑固等不敌,败奔营州。李大酺为助李娑固,率兵征伐可突于,安东都护薛泰也奉营州都督许钦澹之命率精兵500相助。但李大酺等人交战不利,李大酺与李娑固都战死,薛泰也被俘。
事后,可突于派使者入唐请罪,唐玄宗看到可突于势力强盛,一时不可制服,为了稳定边疆,只得赦免了可突于之罪,并让李大酺之弟李鲁苏继承饶乐都督一职,统领其众。
篇2:李贺简介
李贺简介50字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传世作品
《高轩过》 | 《梦天》 | 《雁门太守行》 | 《致酒行》 | 《李凭箜篌引》 |
《秦王饮酒》 | 《野歌》 | 《马诗二十三首》 | 《感讽五首》 |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
《老夫采玉歌》 | 《苦昼短》 |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 《天上谣》 |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
《秋来》 | 《苏小小墓》 | 《南园十三首》 | 《浩歌》 | 《罗浮山人与葛篇》 |
诗词特点
李贺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一样,另有四字真言,鬼、泣、血、死,故被称为“诗鬼”。
篇3:李严简介
李严年轻时,以才干出色而闻名。公元213年,李严率领部下投降刘备,刘备任命他为裨将军。平定成都后,李严被任命为犍为太守。刘备见益州法纪松弛,于是命李严和诸葛亮等人一起制定《蜀科》。后来,它也成为了蜀汉法律体系的`基础。盗贼马秦等在郪县起兵时,李严只率领了本郡五千士兵就将其平定。刘备知道后,加封李严为辅汉将军。在犍为任太守时,李严表现出其优秀的治政能力,他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把郡城整修一新。刘备伐吴失败后,任命李严为尚书令。公元223年,刘备病重,李严与诸葛亮一起受遗诏辅佐少主刘禅。蜀军北伐时,李严因押运粮草延误时日并且推卸责任,被废为平民。
公元234年,李严听说诸葛亮去世,认为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能够起用自己了,于是心怀激愤病死。
篇4:李贺简介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关于李贺的生平大家知道吗?
李贺个人资料
中文名:李贺
别名:字长吉、李昌谷、鬼才、诗鬼
信仰:道教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唐朝
所处时代:唐朝时期
出生地: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出生时间:约公元790年 逝世时间:约公元87年
职业:诗人
成就:开创“长吉体”诗歌
代表作品:《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
篇5:李贺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李贺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作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
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他因此被后人称为“诗鬼”。
李贺故里
李贺故里,位于当今宜阳县三乡。宜阳三乡乡村东的'连昌河源于陕县,自西北向东南穿谷而过,经洛宁县东北境入宜阳三乡,注入洛河,昌谷就在连昌河与洛河的汇合处,昌谷之名即以连昌河谷而得。
故居记载
旧《宜阳县志》载:“长吉(李贺)多才,栖息昌谷”。在李贺的诗歌中,有不少直接以昌谷为题的作品。据《南园十三首·其二》的“宫北田塍晓气酣”句,宫即连昌宫,为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建,又有玉阳宫、兰昌宫之称。连昌宫的遗址,就在连昌河谷,李贺的故宅离连昌宫不远,就在三乡乡上庄村。西有“汉刹云山”(光武庙),南有女几山隔河相望,有名的五花寺塔矗立于连昌河西岸。当年的众多权贵名人,如武则天、唐玄宗、张九龄、岑参、韩愈、白居易、元稹、杜牧等,在这里都有吟咏唱和的诗文。现在当地正在规划重修李贺故居和建设李贺纪念馆,并已成立了李贺研究会和李贺诗词协会,以对李贺及其诗作进行深入发掘研究。
李贺诗歌鉴赏
1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2残丝曲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
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沈琥珀。
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
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3还自会稽歌并序
庾肩吾于梁时,尝作宫体谣引,以应和皇子。及国势沦败,
肩吾先潜难会稽,後始还家。仆意其必有遗文,今无得焉,故作
还自会稽歌以补其悲。
野粉椒壁黄,湿萤满梁殿。
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
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
脉脉辞金鱼,羁臣守(辶屯)贱。
4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5示弟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酉录)(酉酃去阝)今日酒,缃帙去时书。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一日:一作十日。犹:一作独。
6竹
入水文光动,插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7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
入苑白泱泱,宫人正靥黄。
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
别馆惊残梦,停杯泛小觞。
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8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
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
长枪江米熟,小树枣花春。
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
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
土甑封茶叶,山杯锁竹根。
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
9七夕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10过华清宫
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
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
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
篇6:李贺简介
李贺(约公元79年-约8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人(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品有《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名篇。
李贺的诗词作品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篇7:李贺简介
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洛阳宜阳县三乡)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唐宗室的远支,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
大历三年(768),李晋肃去蜀任职,曾与表兄杜甫相遇于公安,“漂泊”一生,到李贺出生的贞元年间,晋肃稍得升迁,任陕县令,但不久老死。母亲郑氏,生一女二子,长守昌谷。大女出嫁后,家境愈贫寒。李贺兄弟二人外出谋生,欲饱肌腹。“欲将千里别,特此易斗粟”,凄凉之状,于此可见。
李贺自幼体形细瘦,通眉长爪,长相极有特征。他才思聪颖,七岁能诗,又擅长“疾书”。相传贞元十二年(公元796)李贺正值七岁,韩愈、皇甫?造访,李贺援笔辄就写就《高轩过》一诗,韩愈与皇甫?大吃一惊,李贺从此名扬京洛。贞元二十年(8),十五岁的李贺就已经誉满京华与李益起名了。
唐顺宗永贞元年(8),李贺十六岁,当年顺宗带病继位,任用王叔文、韦执谊等除弊革新,史称永贞革新。八月宦官俱文珍勾结贵族官僚改元永贞,逼顺宗称病退位,新政遂败。次年,顺宗病亡。唐人(刘禹锡、柳宗元等)在诗文中有影射,指称顺宗并非病故,而是遇害而死。李贺成年后,得知此事,做《汉唐姬饮酒歌》讽刺。
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李贺十八岁岁左右,即已诗名远播,元和三、四年间(公元808?8),李贺写《雁门太守行》谒韩愈,又闻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声,但“年未弱冠”,即遭父丧。当时,服丧“务必以三年全期为限,所以直到元和五年(80年)韩愈才与李贺书,劝其举进士。该年初冬,二十一岁的李贺参加房式主持,韩愈参与组织的河南府试,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并一举获隽,年底即赴长安应进士举。可是“阖扇未开逢?犬”,妒才者放出流言,谓李贺父名“晋肃”、“晋”与“进”犯“嫌名”。尽管韩愈“质之于律”“稽之于典”为其辩解,终无可奈何,李贺不得不愤离试院。元和三年(公元8)春,十九岁的李贺离京返回昌谷,作《出城》,当年十月间,再次西入长安。经停洛阳,韩愈、皇甫?到访慰藉落第之人,李贺作《高轩过》答谢。十月十四日,李贺在洛阳仁和里坊的宅院中,与前辈话别,作《仁和里杂叙皇甫?》。
元和五年(80年),这一年李贺二十一岁,韩愈调为河南令(河南府,治所洛阳),有诗《燕河南府秀才》,诗中有“惟求文章写,不敢妒与争”。可能是感怀此前李贺的不幸遭遇,诫勉本届考生。
未能参加进士考试,对李贺打击甚重,他曾写了不少抒愤之诗,当年回到昌谷。大约因其为李唐宗室的`后裔,又有韩愈为之推奖,元和六年(8年)五月,李贺又返回长安,经宗人推荐,考核后,父荫得官,任奉礼郎,从九品。从此,“牢落长安”长达3年,为官3年间,李贺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了许多事情,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当时社会状况有了深刻的认识。个人生活虽不如意,却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鞭挞黑暗的诗篇。虽然此间心情“瞧悴如刍狗”,但增长了生活阅历,扩充了知识领域,在诗歌创作上大获丰收。所谓贺诗“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大多数作品就产生在这一时期。
由于迁调无望,功名无成,哀愤孤激之思日深。加之妻又病卒,李贺忧郁病笃,元和八年(83年)春告病回昌谷休养了一段时日。但他不甘沉沦,又举足南游,希望在南楚或吴越一展才华。离长安时,他的友人无可和尚(青龙寺高僧)也曾写过一首《送李长吉之任东井》的诗,预祝他南游成功,但结果大约也不妙。“九州人事皆如此”,他折回洛阳,告别长辈皇甫?等亲友,同年十月十四日又西进长安。元和九年(84年),他决然辞去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归卧”。然后取道宜阳、洛阳、经河阳,入太行,过长平、高平,于深秋到达潞州(今山西长治市)。此后在潞州张彻的荐举下,做了3年的幕僚。元和十一年(86年),因北方藩镇跋扈,分裂势力猖獗,郗士美讨叛无功,告病到洛阳休养,友人张彻也抽身回长安。李贺无路可走,只得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
李贺生平评价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对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藩镇割据的黑暗现实,多所针砭;对下层人民的哀怨、痛苦亦多有同情,政治上具有进步倾向。在艺术方面,他的诗调高气峻,或如云崩雪涌,奇峭浪漫;或如明霞秀月,清丽璀璨。在想象的奇特、构思的精巧、语言的精辟等方面,极富独创性,在中唐别树一帜,有开拓之功。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墓
李贺死后葬陇西(今在甘肃省陇西县昌谷乡袁家湾),俗称“学士坟”。
篇8:李鱓简介
李鱓简介
李鱓(1682~?)
中国清代画家。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江苏兴化人。以画供奉内廷,但遭忌离职,后又被选任滕县知县。为政清简,颇得民心,因得罪上司而被罢官,后居扬州,以画为生。工诗文书画。曾随蒋廷锡、高其佩学画。后又受石涛影响,擅花卉、竹石、松柏,早年画风工细严谨,颇有法度。中年始转入粗笔写意,大胆泼辣,挥洒自如,感情充沛,富有气势。为扬州八怪之一,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曾遭到保守者的反对,认为有霸悍之气 。有《土墙花蝶图》、《城南春李鱓(1686--1762),字宗扬,号复堂,又号懊道人,江苏兴化人 。康熙五十年中举,五十三年以绘画召为内廷供奉,因不愿受〖正统派 〗画风束缚而被排挤出来。乾隆三年以检选出任山东滕县知县,〖以忤 大吏罢归〗。在〖两革科名一贬官〗之后,至扬州卖画为生。与郑燮关 系最为密切,故郑有〖卖画扬州,与李同老〗之说。他早年曾从同乡魏 凌苍学画山水,继承黄公望一路,供奉内廷时曾随蒋廷学画,画法工致 ;后又向指头画大师高其佩求教,进而崇尚写意。在扬州又从石涛笔法 中得到启发,遂以破笔泼墨作画,风格为之大变,形成自己任意挥洒, 〖水墨融成奇趣〗的独特风格,喜于画上作长文题跋,字迹参差错落, 使画面十分丰富,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的影响。
色图》、《蕉竹图》、《五松图》等传世。 (1682~?)
中国清代画家。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江苏兴化人。以画供奉内廷,但遭忌离职,后又被选任滕县知县。为政清简,颇得民心,因得罪上司而被罢官,后居扬州,以画为生。工诗文书画。曾随蒋廷锡、高其佩学画。后又受石涛影响,擅花卉、竹石、松柏,早年画风工细严谨,颇有法度。中年始转入粗笔写意,大胆泼辣,挥洒自如,感情充沛,富有气势。为扬州八怪之一,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曾遭到保守者的反对,认为有霸悍之气 。有《土墙花蝶图》、《城南春李鱓(1686--1762),字宗扬,号复堂,又号懊道人,江苏兴化人 。康熙五十年中举,五十三年以绘画召为内廷供奉,因不愿受〖正统派 〗画风束缚而被排挤出来。乾隆三年以检选出任山东滕县知县,〖以忤 大吏罢归〗。在〖两革科名一贬官〗之后,至扬州卖画为生。与郑燮关 系最为密切,故郑有〖卖画扬州,与李同老〗之说。他早年曾从同乡魏 凌苍学画山水,继承黄公望一路,供奉内廷时曾随蒋廷学画,画法工致 ;后又向指头画大师高其佩求教,进而崇尚写意。在扬州又从石涛笔法 中得到启发,遂以破笔泼墨作画,风格为之大变,形成自己任意挥洒, 〖水墨融成奇趣〗的独特风格,喜于画上作长文题跋,字迹参差错落, 使画面十分丰富,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的影响。
色图》、《蕉竹图》、《五松图》等传世。
篇9:李卫简介
李卫
(1686~1738) 清雍正时督抚。字又玠。江苏铜山(今江苏徐州)人。康熙五十六年(1717),捐资为兵部员外郎,五十八年升户部郎中,六十一年出为云南盐驿道。雍正二年(1724),升布政使,三年调浙江巡抚,四年,兼理两浙盐政,五年特任浙江总督兼管巡抚事,六年兼理江苏盗案。世宗认为浙江事繁“民刁”,令李卫严加整肃。李卫禀命清理仓库亏空、钱粮逋欠,严厉推行摊丁入地政策,打击不法绅衿。又奏请开设玉环厅,招民垦田。因而被世宗誉为模范督抚之一。十年闰五月,调署刑部尚书,九月任直隶总督。次年,不徇情面,奏参大学士鄂尔泰之弟户部尚书兼步军统领鄂尔奇营私扰民,受到嘉许。乾隆元年(1736),兼管直隶河道总督。三年病死,谥敏达。李卫识字不多,操守廉洁,任事勇敢。幕客为著《钦遵圣谕条例事宜》(与田文镜之作合为《钦颁州县事宜》),在浙江、直隶任内分别主持修撰《浙江通志》、《畿辅通志》。他的部分奏折收在《朱批谕旨》中。
篇10:李昉简介
《太平广记》
北宋四大部书之一;小说类书。李昉、扈蒙、李穆等奉宋太宗赵炅之命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次年完成,六年雕版印行。全书五百卷,目录十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以及释、道两藏等,引书约四百余种。原书每年都注明出处,但错误较多,已无法精确统计。
明刻本书前所附引用书目三百四十三种,是后人补编,实不足据。该书按题材分九十二类,又分一百五十余细目。神怪故事所占比重最大,卷数多的如神仙五十五卷、女仙十五卷、报应三十三卷、神二十五卷、鬼四十卷,可以看出其取材重点所在。《太平广记》实际上是一部分类编纂的古代小说总集。许多已经失传的书,也在该书里存有佚文,对研究和校辑古代小说极为有用,有些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就是依赖该书得以流传。宋元以来,不少小说、戏曲曾从中取材。明代以前,《太平广记》很少刻本流传,现存原书已有缺佚舛误。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谈恺据抄本加以校补,刻版重印,成为现存最早的版本。通行的版本是经过汪绍楹校点的排印本,195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61年由中华书局重印的新一版,又稍有修订。
篇11:李通简介
李通
(?~1161) 金海陵王完颜亮时大臣。贞元三年(1155),以左司郎中为贺宋生日使,出使宋朝。正隆元年(1156),升吏部尚书。三年,海陵王召李通、宣徽使敬嗣晖、翰林承旨翟永固、直学士韩汝嘉等人,商议迁都汴京和南下灭宋之举。李通上言“天时人事不可失机”,劝海陵王迁都伐宋,深合海陵王之意,被擢任为参知政事,并典领缮完兵械,做侵宋准备。六年二月,升为尚书右丞。九月,海陵王统军南下侵宋,分诸路军为三十二总管,隶属左、右领军大都督府,以完颜昂(奔睹)为左领军大都督、李通为左领军副大都督。实际上以李通为谋主。十月,李通随海陵王渡过淮水,由庐州(今安徽合肥)进至和州(今安徽和县)。海陵王命李通督将士赶造战船,准备渡江。十一月,金军渡江失败,还军和州。这时,海陵王得报东京留守完颜雍(金世宗)在辽阳称帝,召集将帅商者对策。李通认为,撤军北还,会出现众散于前,敌乘于后的局面;留兵渡江,皇帝自己北还,诸将也会自行解体。提出:“发兵渡江、敛舟焚之,绝其归望,然后陛下北还”的建策。海陵王采纳李通建策,率军趋扬州。完颜元宜发动政变,杀海陵王,李通也同时被杀。
篇12:李石简介
李石
(?~1176) 金朝大臣。字子坚。辽阳人。先世为辽大臣,父李雏讹只为辽桂州观察使,攻渤海人高永昌时战死。金军攻占辽东后,李石归顺金朝。其姐嫁完颜宗辅(睿宗),生完颜雍(金世宗)。天会二年(1124),被授为世袭谋克、行军猛安,隶完颜宗弼麾下。八年,任礼宾副使、洛苑副使。天眷元年(1138),任汴京(今河南开封)都巡检使。后历任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少尹、汴京马军副都指挥使、景州刺史。正隆六年(1161),他向完颜雍建策杀东京副留守高存福,在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称帝。全世宗即位,以定策功,为户部尚书,旋任参知政事。女为世宗元妃。大定三年(1163),因冒领仓粟,降为御史大夫。十年,为太尉、尚书令,封平原郡王。寻告老,以太保致仕,进封广平郡王。病死。
★ 李肇简介
★ 李捷简介
★ 李儇简介
★ 李适简介
★ 李焘简介
★ 李忱简介
★ 李继迁简介
★ 大酺三日成语解释
★ 李范文
李大酺简介(精选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