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寒假乐园

时间:2024-08-31 03:38:29 作者:meiliyuzhihui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meiliyuzhihu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八年级上册寒假乐园,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八年级上册寒假乐园,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八年级上册寒假乐园

八年级上册寒假乐园

(一)(13分)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以满足现代人所需要的古典文化感觉。

(1)文中方框中应加入的动词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3分) (2)

“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2分) A.阿里山是台湾的一

个部分。 B.要到台湾必须先到阿里山。 C.阿里山是台湾的代表和象征。 D.

不到阿里山,没人承认你到过台湾。 (3)这一段写森林小火车以及森林火车站,主要突

出了____的特点。(2分) (4)这一段文字简略描写了上山途中所见的景物是 ____和 __。

(2分) (5)“山下尚是阳光灿烂,上山渐渐地云雾浓稠。”主要是从____ 角度写景;“山

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主要是从______角度描写了,这两句描写的主要作用

是______(4分) (二)(6分)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

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它堪称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

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

(1)这一段运用“__”和“_”这两个比喻来写潭水的_____和林区的____。(4分)

(2)这段文字的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_____,这是一种____的手法。(2分)

(三)(7分)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

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

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

吸进去,不再吐出来。

(1)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

有了。(3分)作者连用三个_____,写若有若无的声音,以____反衬__ 。 (2)那是静

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2分)作者采用______手法,运用流畅而节奏鲜明的

文字,强调林区_______。

(3)这一段文字以有声反衬______,营造一个“静谧的世界”,收到了“________”(填一诗句)

的艺术境界。(2分)

(四)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山

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

山的风光美如画。 (1“不知谁哼起《高山青》”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

(2“整个游程”是指___。(1分)

(3“仿佛能揉出浓汁”中的“仿佛”是__意思,这一句是不是比喻句?为什么(3分)

(4作者在整个游程并没有看到“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为什么还要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3分)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答案(一)(1)穿、漫、溢 (2)C (3)古朴 (4)林海、云雾 (5)视觉;触觉;山下

山上温差极大,突出阿里山非常高大。(二)(1)明镜 水墨画 清澈透亮 迷人风光(2)由衷的

赞美之情 融情于景 (三)(1)比喻 声(有声)静(无声)(2)反复 宁静(3)无声 此地无声

胜有声 (四)(1)这一句与第一文库网文章开头唱《高山青》相呼应,以歌起,以歌结,首尾呼应,浑然

一体。(2)旅游阿里山(3)好像 不是比喻句,“仿佛”在这里表示想像。(4)①作者旅游阿里山

不尽然为看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言外之意,也是为了欣赏阿里山的美丽风光;②作者在整

个旅游中,确实看到了阿里山的`风光如画,并为之陶醉,他的赞美出于肺腑之言;③“一方山水育

一方人”,看到了山水之美,也等于看到了阿里山的美 (五)阅读《阿里山纪行》选

段,完成1―4题。(共12分) ①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不再吐

出来。②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甚或依附在树干上。③森林恰似一片汪洋,……这不

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④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是孕育不出“神木”这样的

树中巨子的。⑤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1.选

文作者通过移步换景,把阿里山一幅幅富有鲜明特征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请你根据提示,概

括每幅画面的内容。(4分)宁静的林区 拔地参天的神木 2.选文语言典雅、凝练,极具美

感。请从文中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句子,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3分)①句子: ②赏析:

3.选文第一段中的划线句运用了以声衬静的写法,请从下面的诗句中选出与之写法不相

同的一项(2分【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B.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 C.曲径通

幽处,禅房花木深。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4联系上下文,简析作

者为什么说“神木”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3分)答案:1.青苔染绿的曲径幽路 无边的森林

(共4分。每空2分,景物和特征各1分)2.不设统一答案。(共3分。句子1分,赏析中指出

修辞并结合句子简单分析2分)3.C(2分)4.因为神木巨大,历史悠久,遭受巨创依然八面

威风,雄踞山间。(3分。视内容和语言,按3、2、1给分)

(六)(计16分)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22.用四个字概括台湾著名的红桧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4分)

23.文中加黑的“约”和“或许”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24.“神木”已遭雷霹,为什么“他仍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3分)

25.于神木“巨创”中,作者发现了丰富、深遂的内涵,你是怎样理解的?

26.前文提到“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联系全文内容,你认为选文对表达中心有什

么作用?(3分)

22答:香、高、粗、久23答:不能。用约数表示其不确定性,去掉后不精确。24答:但是他

“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其无畏不屈的精神仍可以作为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25答:_神木遭到巨创后体现出的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正是阿里山丰富,深邃的内涵26答:

通过对神木的描写,体现出阿里山的精神,表达了对阿里山的赞颂之情,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篇2:八年级寒假语文乐园答案参考

1. ①附 ②离 ③匪 ④具

2.

错别字

班、涣、治、栽

改正

斑、焕、制、裁

3.拟人的修辞手法。文段(一) 用“松柏反而更加精神抖擞”“自己一手弥补过来”等写出了冬天里“幽径”充满生机、令人喜爱的特点。文段(二) 用“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忍得冻上”等写出了冬天的济南水清澈、温暖、温情的特点。

4.文段(二)中“水也不忍得冻上”一句通过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冬天济南的水温暖的特点,赋予了水以人的特点,把水写得温情而富有情趣,余味无穷。

5.本题选C。

6.本题选B。

7.“挂挂”形象地写出了那些发了财的生意人买字画的目的只是为了点缀、装饰和炫耀,是他们附庸风雅的工具。抒发了作者对此的蔑视和讽刺之情。

8.①对唐伯虎恃才自傲,疏放不羁的含蓄的批评。②对唐伯虎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的深沉感慨。③对唐伯虎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9.明代因为“市场经济”的萌芽,使得那些恃才自傲的叛逆文人除掉科举之外似乎又多了一条路。使得文人中出现了不少的名士,形成了一种风气,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但也有一些挤不进科举大道的人就佯作颠狂,作狂士状,鱼目混珠。

10.本题选C。

篇3:八年级寒假语文乐园答案参考

1.sù tuān gě qiú xī shù

2.飞奔的马 动词,连接 消散 坠落 只 几乎 用水淋洗 强迫

3.D 4.C 5.B

6.王子猷住在山阴县。有一夜下大雪,他一觉醒来,打开房门,叫家人拿酒来喝。眺望四方,一片皎洁,于是起身徘徊,朗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住在剡县,他立即连夜坐小船到戴家去。船行了一夜才到,到了戴家门口,没有进去,就原路返回。别人问他什么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是趁着一时兴致去的,兴致没有了就回来,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

7.一醒就要酒;眺望四方,一片皎洁,于是起身徘徊,朗诵《招隐》;忽然想起戴安道就立即连夜坐小船前往;到了之后没了兴致就原路返回。

8.王子猷的性格特质是外向独立型,疏阔爽朗,随性而发,他想起朋友,哪怕天黑下雪,他也立刻动身。一路舟车劳顿,身心疲惫,到了目的地戴家门前,兴致没了,他就掉头而回。王子猷看望朋友,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友谊之乐,兴致没了,自然就不进戴门了,心灵快乐的源泉在于自己,而不在他人处;窦巩、陶渊明等。

9.王子猷:对待朋友比较随意,在朋友看来,他有些以自我为中心。 他不喜欢计划性,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他认为规划是画饼充饥,效果有限,价值不大,只能根据变化随时调整。

张岱:对知心朋友友好、豪爽。

10.甲文:描写雪景一片皎洁。是王子猷连夜坐小船前往戴家的起因,为后文乘小船连夜前往辛苦而失去兴致做铺垫。

乙文:天人合一,世俗之外。反衬出人的渺小,大自然的伟大。

11.元旦 春节 元宵 儿童

12.雁雁雁燕燕

篇4:八年级寒假语文乐园答案参考

1. ①致 ②绚 ③潇 ④籁

2.

错别字

潦、酿、誊、崖

改正

燎、踉、眷、涯

3.苏州昆曲保护取得成效 “百戏之祖”将立法保护

4.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奉献爱心,支援灾区人民。(意思对即可)

5.①从全文看,课文的标题是“背影”,文章的重点是写父亲的“背影”,父亲的慈爱、老态龙钟、步履艰难都集中在这个点上。父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是正面看到的形象,不是背影,因而要略写。②从详略安排的角度看,前面详写了父亲过铁道时的背影,这里也应该略写。

6.这一处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来抒发胸臆,写得十分感人。望着父亲消逝的背影,离情别绪涌上心头。“混入”形象地表现出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逐渐消失的情形,透过这个词语,我们似乎可以看见“我”一直在望着、找着,久久不忍离开。“再找不着了”,则更流露出一种怅然若失的痛苦。

7.地理气候条件 自幼生长的环境 居住环境。

8. 本题选C(刘三姐就比较像一个北方姑娘在文中缺乏依据;即便类似,选举用的是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旨在说明生长的环境对他的性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9. 长城是我国建筑史乃至人类建筑史上的一项奇迹,显示了我们的先民在极其贫乏的物质条件下以最原始、最简单的工具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程的智慧、力量和决心。

10. 长城是我国建筑史乃至人类建筑史上的一项奇迹,显示了我们的先民在极其贫乏的物质条件下以最原始、最简单的工具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程的智慧、力量和决心。从爱护文物是一种爱国的表现这一角度讲,保护和维修长城的确是一种爱国行为。但是,在历史上,长城从来不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象征。在中国正以改革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的今天,长城更不可能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不可以画地为牢,应该解放思想,为中国历史做出应有的贡献。

11. 本题选C。

12.本题选C。

篇5:八年级寒假语文乐园答案

一、

1、对近半个世纪各阶段流行音乐的研究

2、(1)你对现在流行音乐知道多少?

(2)对我们上一辈以及更早前的流行音乐知道多少?

(3)流行音乐代表某一时代特点,能反映出当代人的特点和崇仰。

(4)略

二、1、积累在平时的点滴中 2、B 3、略

? 6

1、hú hóng zhāng dūn 堤 洨 称 肖

2、B、

3、巧妙绝伦、惟妙惟肖、独一无二、就地取材

4、作引用、列数字、摹状貌、作诠释

5、zuì fú qiān mēi 毁 、弧、摄、叠、

6、B、A、C、C、

7、(1)措施:)增加公路总数,多修地铁入口、)减少小车出行,保持公车0增长。

(2)思路:出门多使用公交,减少道路拥挤,减少碳排放。

8、《朝花夕拾》、仙台、弃医从文、

9、原句是:朝闻道,夕死可矣。道是指道理,不是盗匪。

10、白日依山尽,(100=百、略)

八年级上册寒假答案

八年级上册作文范文

八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八年级寒假生活作文

八年级寒假日记500字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英语试卷

《台阶》教案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八年级上册寒假乐园(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八年级上册寒假乐园,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