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她是我的朋友》 之三

时间:2024-10-15 03:38:31 作者:zhang661223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zhang661223”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27《她是我的朋友》 之三,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27《她是我的朋友》 之三,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27《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之三

27《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学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

2.继续学习连接每段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按预习要求想想小男孩是怎样献血的,画出描写小男孩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初步体会小男孩献血时的复杂感情。

(二)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新出现的字词。

(三)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对话形式的自然段适当归并),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以相关的自然段意的归并划分段落,再连接、综合为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自由读或默读课文,按“预习”要求想想小男孩怎样献血的,画出描写小男孩献血时神情、动作的句子,初步体会小男孩献血时的复杂心情。

(二)指名读课文,正音正字,并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以备质疑问难。

1.读准本课出现带“血”字的词。书面语(一般为固定词语)读“(xu8)”,口语(一般单独出现)读(xi7):“输血”、“流血”、“血管”,应读书面语;“献血”、“抽血”、“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这句话里的“血”和“小姑娘失去的血”中的“血”应读口语。

2.“胳膊(bo)”的“膊,“消息(xi)”的“息”应读轻声。

3.注意以下生字字形:

“迫在眉睫”的'“睫”与眼睛有关,左边是“目”旁;“草垫”的“垫”的右上部是“丸”,不要少写一点;“擦拭”的“拭”的右半部不要多一撇;“名字”的“字”不要丢掉“宀”,写成“子”。

4.通过查工具书并联系上下文,初步了解生词的意思: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课文指小姑娘流血过多,急需输血抢救。

带“泣”(q@)的词语较多,应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含义。(在阅读课文时,结合人物感情的变化再深入理解。)

啜(chu^)泣――抽抽搭搭地哭。

哭泣――轻声哭。

抽泣――同“啜泣”。

呜咽(y8)――低声哭泣。

(三)按自然段读课文,概括出自然段的段意(对话形式的自然段可适当合并),再以相关自然段合并方法划分段落。最后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概括自然段段意(对话形式可适当合并):

第1自然段:我听说的一件事。

第2自然段:炮弹炸死炸伤几名儿童。

第3自然段:一个小姑娘伤重,要立刻抢救。

第4自然段:女医生问谁愿意献血。

第5~7自然段:阮恒举起小手表示愿意。

第8自然段:阮恒躺下,医生抽他的血。

第9自然段:阮恒紧张、痛苦地呜咽起来。

第10自然段:阮恒竭力制止抽泣。

第11自然段:医生安慰,阮恒才停止了哭泣。

第12自然段:阮恒以为自己要死了,好让小姑娘活下来。

第13、14自然段:小男孩愿意这样做,因为“她是我的朋友”。

2.讨论相关的自然段归并为一个段落,为课文分段,并提示以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划分段落,再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4自然段):几名儿童在炮弹爆炸中死伤,一个小姑娘伤重,急需抢救输血。

第二段(第5~11自然段):阮恒愿意,医生抽了他的血。

第三段(第12~14自然段):阮恒表示,献血是为了朋友。

讨论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一个小姑娘在战争的炮弹爆炸中受伤,急需输血。小男孩阮恒愿意献血,医生抽了他的血。他这样做是为了自己的朋友。

比较归纳后的主要内容和三个段落大意的原封连接有什么区别。由此应注意语言的简洁,避免重复。

(三)自由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深入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某些语句的分析和理解,体会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动作、表情的语句,体会他当时的复杂心情。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课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提问:《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述了一个小姑娘在战争的炮弹爆炸中受伤,急需输血。小男孩阮恒愿意献血,医生抽了他的血,他这样做是为了自己的朋友。)

(二)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

故事是怎样发生的?读第一段,进一步了解事情的起因。

(一个小姑娘在炮弹中受了重伤,输血抢救迫在眉睫。这就是事情的起因,也是这一段的段意。)

在议论事情起因的同时,顺便了解“确认”、“休克”、“血型”和“未受伤”的“未”,“是否”的“否”两个反义词的意思。可以在议论中自行解答,但要大家认同:

“确认”,明确承认小姑娘伤势严重。

“血型”,血液的类型,分成四种。输血时,除O型可输给任何型,AB型可以接受任何型外,其它血型输血时必须用同型的血。

“未”,没的意思。

“否”,不的意思。“是否”,就是“是不是”。

再解释“迫在眉睫”(答案见“第一课时”)

(三)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

阮恒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为那位受伤的小姑娘献血的?献血时,他有哪些动作和表情?这些动作和表情反映了什么复杂的心情?

1.读第5自然段: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想一想,再解答:当女医生问孩子们谁愿意献血的时候,出现了“一阵沉默”。“一阵沉默”表明了什么?

(表明了几个没有受伤的孩子都在思考,是献还是不献,拿不定主意。)

就在大家“一阵沉默之后”,阮恒的“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的时候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这一“举”一“放”,又一“举”,反映了什么内心活动?

(阮恒的小手举起来“颤抖”,说明他愿意献血,但由于情绪激动、紧张,小手不由地抖动起来。一“举”一“放”又一“举”,反映他先愿

篇2:27《她是我的朋友》 之五

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小男孩的神情、动作,想象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然后把这几个重点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2)谁来读给大家听,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地方读出来。

五、人物评价

阮恒在献血的过程 有过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认为他可爱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

回去把课文读熟,也可以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内容要点:

思考・练习第3题和第1题。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指导写字。

基本教法:

理解课文用引导想象法;概括主要内容用连接问题答案法;写字指导用重点部位指导法。

附:板书

20、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动作 内心活动

举 放 举 犹豫

啜泣 捂 害怕 掩饰

呜咽 掩盖 更害怕 又掩饰

哭泣 咬 非常害怕 竭力掩饰

27《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之五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3:27《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之五

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小男孩的神情、动作,想象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然后把这几个重点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2)谁来读给大家听,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地方读出来。

五、人物评价

阮恒在献血的过程 有过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认为他可爱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

回去把课文读熟,也可以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内容要点:

思考・练习第3题和第1题。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指导写字。

基本教法:

理解课文用引导想象法;概括主要内容用连接问题答案法;写字指导用重点部位指导法。

附:板书

20、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动作 内心活动

举 放 举 犹豫

啜泣 捂 害怕 掩饰

呜咽 掩盖

篇4:她是我的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学会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或看过许多战争时期的故事,故事中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以及他们那高尚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这类的课文。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3.解题:课题中的“她”和“我”分别指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根据预习提出的要求,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文中描写小男孩献血时表情、动作的句子。

3.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采取指读、开火车读等方式。

三、默读课文

把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同学讨论,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四、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学习课文l-4自然段)。

l.指名读前四个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要给小姑娘输血呢?从哪个词看出情况危急(迫在眉睫),哪些句子又写出了迫在眉睫?

2.思考:为什么要让小孩给小姑娘输血?(①在场的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②只有在场的几个孤儿可以给她输血。)

3.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小姑娘的危险境地吗?(危在旦夕,刻不容缓,奄奄一息……)

4.教师小结:可见小姑娘伤得很重,急需输血,刻不容缓,时间就是生命。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记忆、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说一说课文l-4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二、探究课文的第二部分(5-11)自然段

1.过渡:在这紧要关头,阮恒主动献血,那么他是怎样献血的呢?

2.谁来读一读你画出的阮恒献血前、献血时的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并谈一谈你的理解。(教师适当引导点拨。)

(l)一阵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样举起小手的?请画出有关的动词。想想通过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2)献血时,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请找出有关的句子,用△画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词。比较理解:啜泣、呜咽、哭泣,从这几个词可以看出什么?(哭声越来越大,内心非常痛苦。)

学生表演阮恒的三次哭。

(3)教师出示画有课文插图的.投影片: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学生看插图,理解并体会人物紧张、痛苦、复杂的心情。

3.从这些描写中,你觉得阮恒当时的心情怎样?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他感情变化的层次,读出他当时的心情。

5.读到这里,你有没有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可能提出: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泣?为什么这样痛苦?阮恒是不是不愿献血?)

6.结合下面的问题,分组交流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在(   )里加上他当时的想法。愿意加哪句就加哪句。

出示投影片: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了起来。(他想:______________)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他想:________________)

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他想:______________)

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他想:________________)

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他想:________________)

7.各组交流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阮恒的可贵之处:他以为给别人献血自己就要死掉,但还是举起手来;他以为自己要死掉内心非常痛苦,仍然坚持献血并竭力掩盖自己的痛苦。)

8.指读第11自然段,想象医生当时说了些什么,请将它改编成一段医生和阮恒的对话。四个人小组评一评,看谁编得好,选两个同学上来表演。

---------------------------

9.这部分真切地写了阮恒献血时的动作、神情,反映了他当时复杂的心情。

三、自由读第三部分(l2-14自然段)

1.读了这部分,特别是听了小男孩的回答“她是我的朋友”,你想说些什么?

篇5:她是我的朋友

那是一个发生在越南的一个城市孤儿院里的故事。由于飞机的狂轰滥炸,一颗炸弹被扔进了孤儿院里,几个孤儿和一位工作人员被炸弹夺去了生命。有一个女孩流了许多血,伤势很重!

幸运的是,不久一个医疗小组来到这里,小组就两个女医生。女医生很快进行急救,但,在那个小女孩那出了一点问题。她流了许多血,需要输血,可仓库里没有血浆,无奈,只好给在场的小朋友都验了血,终于有几个跟她血型相配的,可是,新问题又出现了,那个医生只会说一点点越南语和英语,可在场的孤儿院人员却只懂越南语。

女医生尽量用自己会的越南话和一大堆手势来告诉那些孩子:“你们的朋友伤势很重,需要你们输血给她!”终于,孩子们点了点头,好像听懂,但眼睛里却藏一丝恐惧。

孩子们没人吭声,没有人举手表示自己愿意献血!女医生一下愣住了,为什么他们不愿献血?难道他们没有听懂吗?忽然,一只手慢慢举起来,但举到一半又放下了,好一会又举起来,再也没有放下!

医生很高兴,马上把那个男孩带到临时手术室,让他躺在手术室,他看着针管慢慢进入细小的胳膊,看着自己的血液一点一点被抽走,眼泪不知不觉顺着脸流下来。医生紧张极了,针管不可能弄伤这个孩子的。关键时刻,一个越南的护士赶到了,女医生把情况告诉了她。护士忙低下身子和床上的孩子交谈,那个男孩竟然破涕为笑。原来男孩误解女医生的话,以为要抽光一个人的血去救另一个人。一想到不久就要上天了,所以男孩就哭了。医生终于明白了怎么回事了,但她又有一件事不明白了,问越南护士:“既然以为献过血后就要死了,为什么男孩子还要出来献血呢?”

于是,越南护士用越南语问小男孩儿,小男孩回答的很快,不假思索的,就简单的几个字,但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他说:“因为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她是我朋友作文800字

她是我的朋友的教案

《她是我的朋友》板书及反思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心得体会

她是我的朋友课后反思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说课设计

读《因为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有感

课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模版

课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反思

27《她是我的朋友》 之三(锦集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27《她是我的朋友》 之三,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