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发展商品牛养殖的调查与启示

时间:2024-11-10 03:33:53 作者:苏老三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苏老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县发展商品牛养殖的调查与启示,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县发展商品牛养殖的调查与启示,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县发展商品牛养殖的调查与启示

县发展商品牛养殖的调查与启示

路口镇雨山村是崇阳县一个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农业生产“望天收”的边远山村,群众生活较为贫困。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该村农民依托丰富的天然草场资源,发展商品牛(菜牛)生产,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养牛专业村。这说明,贫困村只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找准发展思路,发展特色产业,农业经济同样大有可为。

一、基本情况

雨山村是崇阳县一个有名的边远贫困村,仅有农民150户、700多人。该村平均海拔高程在800米以上,山高路险,交通十分不便,地质多为石灰溶岩结构,山峦陡峭、岩层破碎,是一个既没有溪流也没有水库的地方,人畜饮水全靠“天落地聚”,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非常恶劣。近年来,虽然该村上级政府和部门的帮助下基本解决了吃水难、行路难、照明难等基本生活问题,但群众生活依然非常困难。为了尽快脱贫致富,当地群众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紧挨着的近8万亩高山天然草场和传统的黄牛养殖经验,探索出了一条发展优势农业经济的新路子。

雨山草场地处高山,远离城市无污染,喂养的黄牛肉肉质鲜美、汤香味浓,且为纯天然绿色食品,因此深受客商欢迎,市场前景看好。随着牛肉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扬和天然食品的倍受青睐,雨山商品牛养殖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也从养牛中尝到了真正的甜头。目前,全村家家户户都养牛,共存栏商品牛651头,接近人平养了一头牛,户养3头以上的农户占总户数的70,最多的一户养牛达到32头。全村出栏商品牛146头,获纯利10.8万元,人均增收近150元。同时,由于该村的示范带动,附近3个行政村的商品牛养殖也迅猛发展,目前4个村共养牛2076头,成为商品牛饲养的专业区,块状特色经济的优势日益显现。

二、主要特点

1、农民的养牛积极性比较高。雨山村具有丰富的天然草场资源,自然条件适宜菜牛养殖,农户养牛有着比较长的历史,积累了许多传统的养牛经验,加上近期内菜牛效益明显,农民养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村民们认为,菜牛养殖劳动量较小,成本低,若管理到位,每养一头商品牛最高的可实现年纯利1200元,最差也能达到400元,平均年收益在800元左右,养3头商品牛,基本可以满足一家人的日常开支。综合该村目前的养牛业整体状况,其内在优势较为突出,集中体现在“三多”:一是农村养牛户多,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养了牛,农户普遍都认识到养牛是增产增收的一个理想途径,有多养牛的愿望;二是大户多,每个村民小组都有3至5户养牛6头以上、存栏菜牛价值超过1万元的大户;三是养牛经验多,广大饲养户积累了较丰富的养牛经验,农户们普遍掌握了处理选种、饲养、防疫等相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从母牛培养、仔牛选购到成牛上市,农民们都比较“老道”。

2、基本形成菜牛养殖专业区。无论是从饲养传统、养殖倾向以及经济支撑作用等方面来看,雨山村的菜牛养殖已初步显示出了农业产业的区域性和专业性。菜牛养殖投入少、风险小、易管理、效益高,农户利用天然草场资源、农作物秸杆和零散的空闲时间,发展菜牛养殖。该村菜牛发展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饲养基础母牛,自繁幼牛,通过2至3年饲养后出售商品牛;二是采取以大换小、以少换多的方法,用一头商品牛换多头仔牛;三是直接从外地购进一岁左右的仔牛,饲养成商品牛后出售。通过多种形式的滚动发展,该村菜牛养殖的规模迅速壮大,养牛成为村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支柱。7组农民杨顶亮一家两个小孩念书,一个大学一个高中,养牛收入是学费主要来源。目前,该村菜牛养殖基本形成习惯,受其影响,临近高耀、绿化、长青和厢锁等四个村的农户纷纷效仿,专业区迅速向周边扩展。

3、养殖大户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雨山菜牛养殖的迅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得力于养牛大户的示范带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效益带动。村民杨明亮全家5口人,从通山买来一只小母牛,经过几年的精心饲养,存栏量达到30多头,价值7万多元,去年出栏5头商品牛,收入一万多元,是雨山沟里养牛致富的典型大户之一。通过他的影响,其他农户看到了养菜牛确实有利可图,也购进仔牛,发展菜牛养殖。二是技术示范。养牛大户饲养时间长、饲养量大、经验较丰富,自然也就成为了其他养殖户“技术顾问”,通过大户的传帮带,村进里的养殖户基本掌握了菜牛养殖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三是直接扶持。村里民风纯朴,邻里间有事互相帮助,一些经济困难户缺资金购买仔牛,大户就以赊帐的形式,为他们提供仔牛,这样,一些困难户通过大户的帮助也走上了菜牛养殖的道路。5组农民汪木齐去年5月从养殖大户手中赊进共值2500元的两头仔牛,到今年9月份,两头牛已能卖到5000元,增值2000多元。

4、“牛经纪”盘活当地“牛经济”。雨山村是一个信息比较落后的山区,菜牛经营主要依靠当地“牛经纪”。据粗略统计,该村现有“牛经纪”15人,长年从事经纪业务的有6人,高的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低的也有几千元。因为本乡本土的缘故,“牛经纪”一般比较注重口碑,受到广大养牛户信赖,“牛经纪”队伍也就成为沟通农户、联系市场、服务产业的中间组织。一是连接市场。“牛经纪”从农户手中购进商品牛,再卖给牛贩子或市场“杀户”,赚取中间的的差价,他们有时也把外地的商贩带到村子里收购,担当中间人的角色,按每头牛20-30元收取买方的中介费。二是供求调节。“打牛着”是一句方言,大体是以牛换牛的意思,“牛经纪”在很多情况是是扮演着“打牛着”的着色。一方面,众多的经纪人约定时间地点开办牛市,为养殖户自主参与贸易提供平台;另一方面,他们从外地购进仔牛,以补差价的形式从养殖户手中换取商品牛,以满足养殖户需求。三是传递信息。无论是市场上的价格行情、牛市开办的时间地点,还是新种引进、仔牛供求,“牛经纪”都在其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5、规模和品牌效益逐步显现。“雨山的菜牛远近闻名。”村支书吴绿在很实在地向我们介绍:雨山是一个偏远山区,也是一个没有任何工业污染的地方,自然环境独特,菜牛肉质鲜嫩、细腻,商品牛出肉率高,消费者钟爱有加,商家也乐于经营,远到武汉、南昌、岳阳的牛贩子,近到温泉、通山、通城、赤壁的“杀户”,都看好雨山的菜牛。他还列举了年终用雨山牛肉发福利几家省城单位。有了“名气”,该村商品牛的售价普遍高于市场常规价格。目前,一头壮牛的售价大约在3600-4000元左右,杀肉的市场价每市斤也要卖到10元。尽管如此,雨山的菜牛还是供不应求,养牛户根本不担心销路。

三、存在的问题

1、农户的投入资金缺乏。雨山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000多元,这些资金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甚至供不起孩子上学,许多农户想扩大养牛规模,但没钱买牛。2组农民汪国胜,今年把自家的土砖房改成平顶房,因欠下债务,他计划年底前就把5头牛卖了还债。很多农户象汪国胜一样,因为做房、接媳妇、家人治病、小孩上学而无钱扩大养殖规模,大多数农民只能通过“卖出一只商品牛,买进两头仔牛”的方式进行投入。农业部门和路口镇政府将雨山纳入菜牛养殖小区建设,并向有关部门申请农行扶贫中长期贷款,扶持该地区农户发展肉牛养殖业,但是项目一直处于搁浅之中。

2、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偏低。雨山村地理偏僻,信息闭塞,山区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偏低,农户菜牛养殖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粗放型放养方式。80以上的农户都是将牛赶到山上,不论刮风下雨,都不去过问,最多隔半个月上山捉一次牛虱子,时间长了,有些农户甚至不认识自家的牛,一些农户反映,大牛生下小牛带回来是常有的事。养牛大户杨明亮还专门从废品站买来铁丝,用木桩和废铁丝将山路拦住,禁止自家的牛“擅自回家”。因而经常出现牛在山沟里摔死,或是在野外生病的情况,增加了农户的养牛风险。养牛如此,就更谈不上良种繁育、品种改良和疾病防疫了。

二、几点启示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依靠群众基础,发挥传统优势,挖掘资源潜力,突出发展特色,促进农民增收是抓好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雨山的菜牛养殖为贫困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思路,也为我们推探索“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模式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依托资源形成特色是基础。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抓住特色,因地制宜,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工则加工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引导,努力形成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的产业发展格局。

雨山村具有丰富的天然草场资源,自然条件适宜菜牛养殖,农户养牛有着比较长的历史,积累了许多传统的养牛经验。农户利用天然草场资源、农作物秸杆和农闲时间,发展菜牛养殖,找准了自己发展的思路。通过几年发展,该村目前养牛的内在优势较为突出:一是群众多养牛的愿望强烈。据调查,养牛的经济效益较高,若管理到位,每养一头商品牛最高的可实现年纯利1200元,最差也能达到400元,平均年收益在800元左右,养3头商品牛,基本可以满足一家人的日常开支。老人、小孩均可放养,一个壮年劳动力最低可放养20头牛,劳动强度不大。该村家家户户都养牛,农户普遍都认识到养牛是增收的一个理想途径。7组农民杨顶亮一家两个小孩念书,一个大学一个高中,养牛收入是小孩学费的主要来源。二是积累了较丰富的养牛经验。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立牧业公社开始,雨山村就开始菜牛养殖,20多年来,村民逐渐掌握了养牛的基本技术,形成了养牛的习惯。从母牛培养、仔牛选购到成牛上市,农户们普遍掌握了处理选种、饲养、防疫等相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三是发展的形式灵活多样。由于农户经济状况等基础条件的差异性,每个家庭都选择了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一种是养母牛,自繁牛犊。通过2至3年待牛犊长成牛牯后再作为商品牛出售;第二种是以大换小、以少换多。用一头牛牯换同等价值的多头牛犊,当地俗称“打牛着”;第三种是买牛犊饲肥养壮。购进一岁左右的牛犊,养成牛牯后出售。通过多种形式的自然壮大,不断滚动发展,该村以及邻近的几个村已初步显示出了农业产业的区域性和专业性雏形。

启示之二:示范引导是重点。示范引导是无声的指挥棒,农民最容易接受,典型大户是农户身边的样板,可信度和说服力比任何行政命令管用。农民收入比较低,在没有确信某项产业能给他们带来效益之前,一般不会用自己很少的资金去冒险尝试,在这种情况下,典型大户的带头作用是很重要的,农民耳闻目染,亲眼看到菜牛养殖所带来的效益,很容易接受和模仿。在雨山村,一些养殖大户同时又担当经纪人的角色,他们在技术上为其他农户提供一定的帮助,在市场上提供信息来源,在物流上提供代理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让老百姓吃下定心丸。

3、养殖大户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雨山菜牛养殖的迅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得力于养牛大户的`示范带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效益带动。村民杨明亮全家5口人,19从通山买来一只小母牛,经过几年的精心饲养,存栏量达到30多头,价值7万多元,去年出栏5头商品牛,收入一万多元,是雨山沟里养牛致富的典型大户之一。通过他的影响,其他农户看到了养菜牛确实有利可图,也购进仔牛,发展菜牛养殖。二是技术示范。养牛大户饲养时间长、饲养量大、经验较丰富,自然也就成为了其他养殖户“技术顾问”,通过大户的传帮带,村进里的养殖户基本掌握了菜牛养殖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三是直接扶持。村里民风纯朴,邻里间有事互相帮助,一些经济困难户缺资金购买仔牛,大户就以赊帐的形式,为他们提供仔牛,这样,一些困难户通过大户的帮助也走上了菜牛养殖的道路。5组农民汪木齐去年5月从养殖大户手中赊进共值2500元的两头仔牛,到今年9月份,两头牛已能卖到5000元,增值2000多元。

4、“牛经纪”盘活当地“牛经济”。雨山村是一个信息比较落后的山区,菜牛经营主要依靠当地“牛经纪”。据粗略统计,该村现有“牛经纪”15人,长年从事经纪业务的有6人,高的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低的也有几千元。因为本乡本土的缘故,“牛经纪”一般比较注重口碑,受到广大养牛户信赖,“牛经纪”队伍也就成为沟通农户、联系市场、服务产业的中间组织。一是连接市场。“牛经纪”从农户手中购进商品牛,再卖给牛贩子或市场“杀户”,赚取中间的的差价,他们有时也把外地的商贩带到村子里收购,担当中间人的角色,按每头牛20-30元收取买方的中介费。二是供求调节。“打牛着”是一句方言,大体是以牛换牛的意思,“牛经纪”在很多情况是是扮演着“打牛着”的着色。一方面,众多的经纪人约定时间地点开办牛市,为养殖户自主参与贸易提供平台;另一方面,他们从外地购进仔牛,以补差价的形式从养殖户手中换取商品牛,以满足养殖户需求。三是传递信息。无论是市场上的价格行情、牛市开办的时间地点,还是新种引进、仔牛供求,“牛经纪”都在其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启示之三:科技支撑是关键。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实质是质量上的竞争,而提高质量的关键在于科技的推广应用。政府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尽快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可利用广播、宣传栏、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办培训班等手段,尽快使农民掌握一些科学养牛知识。同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科技人员、农民、企业等广泛参与多元化科技推广队伍,采取科技承包等形式,搞好以科技和信息为重点的社会化服务,降低产业风险,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村产业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启示之四:政府服务是保证。免征农业税后,农村基层政府的工作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如何服务农民,引导农民发挥特色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增收,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在农户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就需要政府通过协调银行、农业、扶贫、畜牧等部门,尽可能争取商业性贷款、政策性专项资金的注入,真正解决养牛无资金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路口镇政府一方面努力向上争取政策性项目资金,一方面采取新购仔牛贴息一年的办法,刺激农户利用各种关系向银行、信用社贷款买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养殖户资金缺乏的问题,使养殖区规模不断扩大,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作用,是服务农民的一种新模式。

篇2:眉县秦川牛发展调查与思考

眉县秦川牛发展调查与思考

秦川牛是我国优良的'地方黄牛品种,其肉用性能非常突出,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本文就眉县秦川牛的发展前景、制约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作 者:刘爱玲 高洁 LIU Ai-ling GAO Jie  作者单位:陕西眉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陕西,眉县,722300 刊 名:中国牛业科学 英文刊名:CHINA CATTLE SCIENCE 年,卷(期):2009 35(2) 分类号:S823 关键词:牦牛业   发展现状   对策分析  

篇3:肉牛养殖经济效益调查分析与产业发展的探讨论文

1 前言

就目前情况来看,为实现肉牛规模养殖现状的优化改善,应积极转变养殖户理念,通过先进养殖技术的应用,采用适度规模,构建完善的整套肉牛养殖质量控制体系,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建立将市场作为主要导向的现代化肉牛养殖模式,大幅提升肉牛养殖经济效益。

篇4:肉牛养殖经济效益调查分析与产业发展的探讨论文

2.1 主要影响因素

实践证明,会对肉牛养殖经济效益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即为,肉牛品种、肉牛疫病控制、肉牛养殖管理、肉牛市场信息。这些因素跟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相互间关系为正比关系,可见,为实现较高经济效益的获取,则必须确保优质肉牛品种、减少肉牛疫病发生,科学肉牛养殖管理、建全肉牛市场信息体系。除此之外,肉牛养殖时,还需就某些常见因素影响展开考虑,譬如饲料的选择和搭配,粪污的治理费、人工费用等方面内容。

2.2 效益偏低原因

第一,肉牛的品种,现如今,导致肉牛养殖经济效益低下的原因之一为没有优良的肉牛品种,多数为地方品种,饲养周期长,饲料消耗量大,牛肉品质差,肉牛市场价格偏低,肉牛品种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首要条件。第二,肉牛养殖业主对牛的疫病预防认识不高,牛病时时发生,用药成本过高,影响肉牛养殖经济效益存。第三,肉牛养殖管理落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现代化欠缺,立足市场经济,为获取较高经济效益,应迎合市场并降低成本来提升竞争优势,由于模式落后造成现代化欠缺,影响发展;管理模式欠统一,养殖肉牛中,因为细节化管理不同意,导致效果不显著;未全方位推进养殖技术模式,养殖技术欠缺科学性,缺乏统一化标准,牛肉品质层次不同,价格较低。第四,缺乏肉牛市场信息平台,养殖户对肉牛市场需求、价格、养殖技术等了解不够,造成养殖户收益逊色。

2.3 效益提高策略

一,选择适合的肉牛品种,为实现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显著强化,应优化改进肉牛品质,研究表明,杂交肉牛肉质鲜美,在相对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可完成较快速的育肥进程,对比普通牛,杂交牛体型较大,拥有更高的出肉率,可以充分符合市场要求,可谓是优良的肉牛品种,此外,合理选用一年至一年半时间内的杂交肉牛实施育肥养殖,其具备较强消化与采食能力,体重可实现明显增加,利于最大化育肥成效的获取,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肉牛养殖经济效益。二,加强动物防疫体系,提高防范肉牛疫病风险能力,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三,积极采用信息化网络技术,立足科技应用,高效监管肉牛养殖过程,了解市场信息,促进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3 肉牛产业发展概述

3.1 所存在问题

纵观我国牛肉市场,牛肉市场持续走高.现如今肉牛养殖业不断涌现各种问题。在现如今的肉牛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养殖户盲目跟风,千家万户都有养牛,肉牛养殖技术水平的不高,疾病风险高,养殖户的利益无法保障。第二,对规模有着过分追求,盲目扩张规模,修建上千头、上万头肉养殖牛场,却不根据土地及其载畜量粪尿消纳能力、草料供给能力、牛源供给能力、劳动力供给能力、资金的投入量。导致粪污治理投入资金量大,草料不足,牛源溃乏,品种质量欠佳,资金链缺口严重等问题。牛圈闲置,无牛可养殖的局面。第三,所选择的.肉牛品种质量较差,现今我国大规模肉牛养殖正处于不成熟阶段,多数品种质量欠佳,难以满足实际的养殖要求,有些养殖户未能科学选择肉牛品种,未能严格遵循优胜劣汰的选择原则,导致在实际的肉牛规模养殖的进程当中所生产的牛品质量愈发变差,肉牛集中规模化发展备受阻碍。

3.2 所采用对策

首先,选用适度规模养殖并增加产业链,立足现代化养殖发展理念,在实际的规模养殖中,要达到适宜、合理的规模,需要对肉牛养殖现状进行分析,并调查肉牛养殖户最大肉牛养殖数量,另外,对于肉牛养殖产业,要加强对于产业链的发展和创新,比如青绿饲料种植、生产管理过程的优化、销售环节的简化,订单式养殖,減少养殖环节中的资源浪费。其次,实现肉牛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先进的养殖技术是保障规模养殖的一项重要措施。这需要针对于肉牛养殖户进行肉牛养殖技术的培训,还要实行“引进来”品种选择理念,需提高肉牛养殖兽医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加兽医人员。

4 结语

综上可知,在现代化养殖业中,肉牛养殖占据十分重要的关键地位,应立足肉牛养殖经济效益调查分析,适度控制肉牛养殖规模,提升肉牛养殖经济效益,推动国家农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佟桂芝,韩永胜,宋斌.提高北方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措施[J].养殖与饲料, 2017(05).

[2]万道田.提高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综合技术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7(07).

[3]杨秀兴.提高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途径探微[J].甘肃畜牧兽医,2016(09).

[4]胡成葵.提升益智乡小规模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探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04).

[5]蔡春锋,王廷斌,朱运佳.提高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综合技术措施[J].兽医导刊,2016(04).

[6]马晓娟,施进文.宁夏地区利木赞肉牛养殖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11).

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调查汇报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

美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启示

商品评价

商品调查报告

商品买卖协议书

商品介绍范文200字

商品陈列协议

商品促销经典广告词

商品买卖合同范本

县发展商品牛养殖的调查与启示(精选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县发展商品牛养殖的调查与启示,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