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散文

时间:2025-01-09 03:35:09 作者:nishishui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nishishu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打虎散文,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打虎散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 打虎散文

打虎散文

一群人儿聚在一块就有了故事――一个灰色的笑话:我们依旧一起喝着白酒吃着火锅,可是却突然老了。

时间是筛子,一层一层轻轻地筛着当年那群挤在操场里摆起的桌椅上照毕业照的人儿。轻得让我都没有感觉到时间和距离慢慢让那群人悄悄产生的隔膜。于是,我们再一次同学聚会的时候就有了这样的对话。

“吆!来了,现在在哪上班呢?”

“呵呵!随便混口饭吃呗!”

李不正总是喝完一口酒,吃上一口鲅鱼榨,骂一句:“操蛋!”

我便正告他:也许别人这会儿也像你一样骂着我们呢!

李不正是时间筛子筛完之后留在我身边的人儿。我曾经一直在思考这个筛子的构造,企图得出我会和这个胖子留在一块的原因,只是一直没有结果。李不正这时就会说:“可能就是因为咱们俩都爱吃鲅鱼榨!”

不管是什么原因,终于还是有个人能陪我一块喝酒――我俩还是喝白酒,只是不再吃火锅――吃火锅要一群人围着才热闹,你一言,他一语。说到高兴处,有人端起酒杯,“砰”往火锅盆上一碰,“干了!”

昨晚李不正又一次在夜里给我打电话:“小五,咱们再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6月份的末,我和李不正有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在听完一个卖唱的老头抱着一把破二胡拉了一曲二泉映月之后。那天我们两个都喝的有点多。李不正扶着一棵歪脖子书跟我说:“小五啊!咱们还从来没有过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呢!现在流行……”然后,我们醉醺醺的定了车票,向着江南水乡前进。

在我印象里李不正同学一直是个热爱工作的好青年。每次和他喝酒的时候,他的电话总是不停,仿佛没有了他整个项目就要垮台一般。我想起以前上学时那些蓝天白云的日子。请原谅我用了这么一个矫情的词,但是事实上只要回忆起那些上学的时光,第一印象确实是蓝天白云。有一次我和李不正在学校的路上溜达,路过一个宣传栏时,李不正突然指着上面法拉第的一句话: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报酬。当时他是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的',我嘲笑了他的阅读能力。

一直在李不正拉着我非要进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之前,我都认为他一直在努力践行着他当年阅读过的那句话。以至于我曾经想象过这样一个情景:把工作当成一种报酬的李不正同学事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参加电视台的一档访谈节目时他回忆起青春年少时自己把法拉第的名言当成信条遭到好友嘲笑的情景。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在南方的那个景色柔美的小城我掐着李不正的脖子问:“你装了这么久不累吗?”

这个小城的天空有那种像棉花糖一样的云。李不正说,我没装啊,你说我天天住在单位里,每天除了睡觉不工作还能干啥?

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进行的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第二天下午我们就接到了各自单位领导的口头警告。以至于我们像是两个喝完酒之后很不服气武松能打虎的人,相伴上山。待来到虎穴,老虎一声怒吼,我们的酒醒了,便灰溜溜地逃走。

现在李不正又一次给我打电话说,再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吧!我不言语。李不正继续诱惑我:“你看你那张江南印象的照片多漂亮!”

我知道李不正又喝醉了。他瘪着嘴跟我说:“我突然发现我以后还不……不不能再骂那些被筛子筛走了的人。”

“为啥?”

“咱们俩以前总是觉得时间像是筛子……”

“讲重点。”

“因为我发现一个人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精力把所有的人都当成最好的朋友。”

这句话倒是挺有道理,最好的朋友肯定会经常见面,经常吃饭、喝酒、聊天、讲黄色笑话、打球、旅游,一个人哪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每一个次都这样。我们要上班,要看电视,要看电影,要赖床,要上网,要谈恋爱!

吃着吃着火锅,就老了。老到了不想动弹,不爱说话,混吃等死。

李不正告诉我说:“我已经做好上山打虎的准备了,并且邀请你参战。”

下了火车,李不正对我说,真好,只要不是平邑,哪都好。

篇2:打虎亲兄弟散文

打虎亲兄弟散文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有许多好玩的事情,其中最好玩的不是玩具,而是谁的拳头硬谁的日子相对好过些。红火的弟弟小他六岁,那时也就七八岁,特别调皮,但特别怕他,小时候红火在门口对着天喊一声回家,不到一分钟,他弟弟不管在哪里?一定钻出来,他不是怕红火的声音,而是怕他的拳头。可红火很少打他,攒下的劲儿都帮弟弟打架了。

红火的弟弟从小喜欢和比他大的孩子玩,有时让人欺负了,不吭声。也不知道是谁跟他说,你不是有个哥吗?不用白不用,你惹不起可以让你哥帮啊。这一次,姓刘的小子打了他,他跑回家搬救兵。红火刚好这天在学校练了一手,同桌一女生告诉红火,打架是有窍门的,不能乱来,干事要先下手为强,直接走过去,趁其不备,照着对方鼻子一击,只要溅血,没有不怕的,她说这是他哥常用的手段。

于是红火跟姓刘的说,你欺负我弟了?那小子态度很横,不予理睬,红火再问弟弟,确实是他?弟弟躲在红火的身后点头,是他。红火走到那小子面前,趁他不备,一拳击中他的鼻子。还真灵,顿时鲜血四溅,那小子捂着脸哇哇只哭,一点反击的能力都没有了。到了晚上,红火家成了唱戏的戏台,姓刘的他妈找上门来讨公道,硬说是红火先惹得他儿子。弟弟这时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他的事变成了百分之百红火的事了。红火妈也有点不相信,我家大儿子是三好学生啊,他怎么会打架了?而且还如此专业,难道和他当军人的表哥切磋过?也不对,隔着几座大山一下子也到不了跟前啊。还别说,虽然那姓刘的小子咋咋呼呼,以后还真不敢惹弟弟了。有时想欺负弟弟,可弟弟一指他的鼻子,他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成了软蛋了。

另有一次,弟弟又被惹了,这一次惹他的是一个叫马拉稀的上海小刺喽,他的绰号是红火起的。红火刚好帮班上的几个学习差的同学做作业,条件是遇到了事就帮个忙。结果作业做完了好几天,他们也一直帮不上什么,这一天找红火玩,问他要如何帮?红火说经常欺负弟弟的就是那个在地上弹弹球的小子。可是那天下午,弟弟和他玩得正热乎,红火几个同学冲上去就是一阵乱打,直打得那小子满地找牙。他一直到最后也搞不清这帮人为何打他?可是弟弟太老实,他告诉马拉稀,这几个人打他的人也许是我哥叫的`人,因为前两天我哥问我,谁会欺负我,我说是你。哇,这句话太给力了,晚上红火家又变成了唱戏的戏台了,闹得一晚上都不亦乐乎。马拉稀还找了一群帮手企图报复,后来帮手中有一个是红火妹妹的同学,他一听说是她哥红火惹得事就算了。平息后,马拉稀也再不敢惹弟弟了,但听说他后来为了能成为真正的无敌杀手,勤奋苦练武功,真成了某个组织不可缺少的当家花旦了。

还有一次,红火特别记忆犹新,弟弟放学回来在十字路口被人欺负,匆忙跑回家找红火,红火急忙跑去。还没到跟前,他就对义愤填膺的弟弟说,咱回去。弟弟挽着袖子看着红火,不解地说为何?红火说,什么都不为,是你哥打不过。说完他拉着弟弟就往回跑,跑了好远才逃出了包围圈。

从那以后,弟弟也学乖了,他知道他哥也不是万能的,有些时候可以帮他,有些时候帮不了,不是不帮,而是连他自己也保不住。童年的事情挺有意思,事情过去了许多年,老账翻出来也挺感动。现在红火兄弟之间见面很不容易,所以他们很怀念过去的日子。小时候红火兄弟虽然有时受欺负,毕竟可以联手对付,因为那时他们常在一起。

日子又过了不久,打架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会打架的红火眼睛里也只有书本了,连弟弟也不贪玩了,也知道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了。红火兄弟新的机会终于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他们的日子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开始变得越来越红火了。

篇3:铁石岗打虎洼现代散文

铁石岗打虎洼现代散文

青奥会前夕,金牛湖帆船比赛基地在对金牛湖湖底做安保例检时,蛙人用超声波扫描仪在金牛湖北部铁石岗下面湖底淤泥下约3米处,发现竖立着一个约5米高1米多宽的金属物。顿时指挥部气氛紧张起来,不少人推测是当年日军飞机投下的哑弹。于是调来几位拆弹专家,身着潜水服,下水进一步察看。好在只是虚惊一场,不是什么哑弹,而是一块明朝洪武年间生铁做的碑铭,上面写有“大明洪武XXXXX田兴打虎洼”等字样。那么,田兴何许人也?为什么会在金牛湖湖底出现这样的铁碑呢?其实这件事还得从元末明初朱元璋与田兴一段交往说起。

田兴,山东安丘大石庄人氏,孔武有力,在江淮一带以贩运为生。其为人侠义心肠,乐于助人,结交甚广。元至正丙午(公元1346)年冬,寒风凛冽,大雪封地,田兴在贩运途经滁州时,偶见道边草丛里僵卧一人。他用手探试鼻尖,见此人还有些微呼吸,于是背到附件旅馆,为他换衣、煎药、喂粥,使他转危为安。被救之人就是朱元璋。原来朱元璋家乡遭遇瘟疫,父母兄弟相继死亡,他投奔皇觉寺做了和尚。不久,寺僧乏食,他不得不外出化缘。因人口稀少,又大雪封路,两天都没进食,晕倒在路边。交谈中,田兴见此人谈吐不俗,气宇非凡,面相古怪,隆准高额,地角阔长,有贵人之相;朱元璋也感念他救命之恩,于是结为异性兄弟。

几天后,朱元璋完全康复,田兴推荐他投奔在江淮一带的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朱元璋参加义军后,智勇兼备,骁勇善战,深受郭子兴的赏识器重,不断受到提拔。郭子兴病逝后,这支红巾军就由朱元璋接手。在朱元璋征战过程中,田兴经常出入兵营,为他出谋划策。据说立足南京,北取滁州,东下苏州,西击湖广的战略方针就是田兴提出的。在平定张士诚、陈友谅等重大战役中,都能见到田兴的身影。元至正十六(公元1356)年,朱元璋在南京加封吴王后,田兴对明军骁将常遇春说:“大业已定,天下有主,吾从此浪迹天涯,不再多事了!”从此一去不复返,杳无音讯。

朱元璋登基南京后,始终不忘昔日恩人田兴,曾两次下诏,寻找田兴,有意邀请他入朝为官,享受荣华富贵。但田兴始终不为所动,一直隐姓埋名,仍以贩运为业。

明洪武三(公元1370)年,六合铁石岗一带出现虎患,连伤数人。正在六合、仪征、天长一带贩运土特产的田兴闻听此事,决意为民除害。于是只身潜入铁石岗下的林深草茂低洼处,十天之内,连杀七虎。田兴杀虎方式很是特别,也很惊心动魄。他不用钢叉之类的长兵器,而是一把短斧。等到老虎两只前脚登上他肩膀时,将脑袋侧向一边,回手用利斧割断老虎喉咙。铁石岗老百姓拍手称快,给这位大英雄披红挂彩。六合知县闻听后,也前来祝贺。但问其姓名,田兴不答;给予奖励,田兴不受。为表彰田兴除暴安民的义举,将田兴杀虎之事上报朝廷。奏章中摹其形,讲其勇,赞其义。朱元璋览罢奏折大笑道:“此必故人田兴也!”为了核实清楚,朱元璋叫常遇春乔装来六合明察暗访,认定此人就是田兴。朱元璋为此龙颜大悦,下令将铁石岗下田兴打虎处命名为“打虎洼”。并就地取材,在打虎洼用铁水浇铸一块碑铭,敕令文学家宋濂亲笔题写“大明洪武三年九月田兴打虎洼”。

据说朱元璋高兴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这铁石岗就是当年吴王刘濞铸钱之处,刘濞是七王之乱的始作俑者。朱元璋称帝前也自封吴王,而田兴杀掉的.恰好也是七只老虎。这些都暗合平定乱臣贼子大明江山永世长存的意义。

田兴一来怕这儿人稀林密,再生虎患,二来也喜欢这里山峦叠翠曲涧清幽,想想自己年岁已老,不适合东奔西跑,于是在此定居下来。

朱元璋听说田兴在铁石岗定居下来,报恩之情难于言表,两次下诏请他进京做官,但田兴都推辞了。朱元璋还不罢休,于是亲自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诏书,就是有名的《与田兴书》。全文如下:

元璋见弃于兄长,不下十年,地角天涯,未知云游之处,何尝暂时忘也!近闻打虎留江北,为之喜不可仰。两次诏请,而执意不我肯顾,如何见罪至此?兄长独无故人之情,更不得以勉强相屈。文臣好弄笔墨,所拟词意不能尽人心中所欲言,特自作书,略表一二,愿兄长听之。昔者龙风之僭,兄长劝我自为计。又复辛苦跋涉,参谋行军,一旦金陵下,告遇春曰;“大业已定,天下有主,从此浪游四方,安享太平之福,不复再来多事矣!”我故以为戏言,不意真绝迹也!皇天厌乱,使我灭南盗,驱北贼。无德无才,岂敢妄自尊大?天下遽推之。陈友谅有知,徒为所笑耳!三年在此,访求山林贤人,日不暇给。兄长移家南来,离京甚近,非但避我,且又拒我。昨由去使传言,令人闻之汗下。虽然人之相知,莫如兄弟。我二人者,不同父母,甚于手足。昔之忧患与今之安乐,所处各当其时,而平生交谊,不为时势变也。世未有兄因弟贵,惟是闭门逾垣,以为得计者也。皇帝自是皇帝,元璋自是元璋。元璋不过偶然做皇帝,并非一做皇帝,便改头换面,不是元璋也!本来我有兄弟,并非做皇帝,便视兄长如臣民也。愿念弟兄之情,莫问君臣之礼。至于明朝事业,兄长能助则助之。否则听其自便,只叙弟兄之情,不谈国家之事。美不美,江中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再不过江,不是脚色!

这“脚色”一词是六合土话,至今还在使用。

田兴抹不过情面只好过江见朱元璋。朱元璋非常高兴,亲临龙江渡口,携手以兄弟相称。次年,田兴病逝于南京,朱元璋亲自为他送葬,厚葬田兴于鼓楼傅厚岗。同时诏留田兴二子于京城,授职锦衣卫指挥使。但不久,田兴二子遵从父亲遗嘱,辞官回到了六合铁石岗,编籍在民,过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据说铁石岗、金牛湖及六合北山区一带田姓始迁祖就是田兴。

明中叶,打虎洼铁铭就不见了,估计由于山涧倒塌,埋藏于地下了。世事沧桑,铁石岗下打虎洼及周边近2万亩低洼地于1958年建成金牛湖。本来以为这块碑铭再无发现机会,造化弄人,这次青奥会帆船赛事安排在金牛湖,不想有了这意外收获。可惜当时赛事繁重,无暇顾及,因此这块生铁浇铸的打虎碑还静静地躺在金牛湖水底。如果你有幸到金牛湖、铁石岗游玩,眺望碧波荡漾的的湖面,想着600多年前的那段往事,一定会感喟良多!

篇4:打虎记叙文

今天又一个小小的生灵惨死了,是被我们一群人害死的,我觉得我很像“刽子手”,现在想想,心里充满懊恼。

这天中午,我吃过饭后,来到了二楼的楼梯口。那里可谓是人山人海,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挤进人群。一看,原来是一只壁虎啊:三角形的脑袋,长长的尾巴又尖又长,一动不动地伏在墙上。过了一会儿,那个小头东,西,令人讨厌的尾巴也软软地晃来晃去,它到底想做什么呢?我看了一会儿,便回到教室里了。来到教室,王浩说:“去把壁虎打下来,我们来好好观察!”说完,他一手拿着麻绳,一手拿着毽子向楼梯口跑去。我一听,可来劲了,我拿着我的“作案凶器”——毽子,也向楼梯口跑去。我来到楼梯口用毽子一扔,哎呀呀,没扔中,真是太可惜了。这时候,唐俭来了一个“飞毽神功”,壁虎犹如一只断翅的蝴蝶掉了下来。因为壁虎的胆子很小,所以它逃到了镜子下面。楼梯口的人越来越多,镜子都被挤歪了,壁虎一时情急跑到了一个小女孩脚下,她吓得不知所措,一脚把壁虎给踩死了。壁虎死了,可是尾巴还在动。唉,一个生命就这样完结了!

篇5:打虎记叙文

上课了,这一节是语文课,我们在学习《武松打虎》。因为这课十分没意思,所以,我看上了书上一幅画。

画中有一只老虎,还有一个人名叫武松,他拿着棒子,正在打老虎,我左思右想,终于想到可以干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就是涂鸦武松和老虎。

我看了看老师,她没有在看我,我就开始了,先拿出多种颜色的笔,然后我把老虎的嘴巴画上红色,再把武松的头画成白色,这样,武松就是一个“大光头”了。同桌对我说:“老师在看你!”我立刻看了看老师,老师正在一边看书,一边教我们。我十分生气,白了一眼同桌,心里想:不如我先听一会儿课吧,不然,我晚上就不会写作业了。

我听了大约七八分钟的课,可是我的“大作”还没有完成呢。我又想了几分钟,终于想到了还可以涂鸦什么东西。我用了十二种颜色,把用来打虎的棒子画成了“十二色棒”。我看武松和老虎都没有鞋子,也帮他们俩画了鞋子。这时候我才发现老虎身上的花纹不好看,就在它身上画了五六种美丽的花纹。

终于下课了,我为了不被老师发现,就把语文书藏了起来。有一次上课,我的同桌看见了,告诉了全班同学,大家都说画得很逼真。

篇6:打虎英雄

话说当年武松在景阳冈上三下五除二打死了一只猛虎,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转眼间,武松成了打虎英雄。加上各路媒体暴风骤雨般的报道,武松顿时威名远扬。于是,电影公司的拍片邀请接踵而至,武松摇身一变,成了一位影坛新星。理所当然,广告代言成了武松的家常便饭!

看到武松在梁山被人们炒得火热,李逵也有些耐不住寂寞了:想当年俺也曾干掉过几只老虎,我何不来个旧事重提,也来过把明星瘾?于是乎李逵拎着两斤卤牛肉来到宋江的公馆:“公明哥哥,当年铁牛也曾手刃过几只猛虎,烦请哥哥帮我宣传一下可好?”宋江满脸堆笑,朗声说道:“弟兄之间有话好说,好说!等哥哥寻思寻思就答复你。”李逵前脚走后,武松后脚就跟来了:“公明哥哥,这点小意思是兄弟我孝敬您的,不成敬意,万望笑纳!”宋江佯装生气道:“都是自家兄弟,还讲这些个礼节干啥?”武松执意将红包塞进了宋江的衣兜,放下几瓶“茅台”和“五粮液”便匆匆告辞……

一周后,李逵又提了两瓶“六粮液”来找宋江。宋江睃(suō)了一眼瓶子上“六粮液”那几个刺眼的大字,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这不是前些日子孙二娘新研制出来的超级假酒吗?铁牛这傻帽竟敢拿它来糊弄我,看来,还是武松会做人呐……铁牛看到宋江越来越阴沉的脸色,心知大事不妙,但又不明缘由,只好傻傻地站着。

宋江长叹了一口气,拍着李逵的肩膀说道:“铁牛啊,这事我可帮不了你,别怨哥哥无能哟!虽说你也杀过几头猛虎,可你是手持兵器,又是为母报仇;而人家武松却是赤手空拳,为民除害呀!再说,现在老虎已是珍稀动物,打一只倒没什么,打多了可就犯法喽!”

“oh!mygod!”李逵顿时晕倒在地……

篇7:李逵打虎读后感

李逵是《水浒传》里的一条好汉,人称黑旋风李逵,小名铁牛,是个粗人。自从他投奔梁山后,日夜思念着自己的母亲。有一天,他要回家接母亲到梁山享福,好汉们没有阻拦他,李逵就直奔家乡。

李逵回到家里,看到他的母亲想他想得泪都哭干了,眼都哭瞎了,就立刻背起母亲到梁山去。李逵背着母亲一口气跑到沂岭,母亲口渴了,李逵就去找水。没想到,李逵找水回来的时候却不见他的母亲,李逵大吃一惊,是谁大胆偷走了他的母亲?他顺着地上的血迹,一直找到一个老虎洞,只见洞内的老虎正在残忍地吃他的母亲,李逵悲愤交加,举起大刀,劈头盖脸朝着老虎一阵乱砍。不知砍了多少刀,洞里的两只小老虎早已倒在了血泊中。这时,从洞口走进来一只母老虎,李逵用刀对准母虎尾巴底下,使出了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母虎粪门。由于同力太大,连同刀靶都到母虎肚子里了,母虎死了。接着,又跳出一只大虎李逵不慌不忙的砍中大虎颔下,大虎伤了气管,顿时死在岩石下。李逵就这样杀了四只老虎,但是他的母亲已经被老虎吃了一大半,看着可怜的母亲,李逵心如刀绞,他含着泪把母亲的尸骨埋了,又大哭一场,哭声振破山岗,让人心碎。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受感动,李逵的一片孝心被无情的老虎断送了,是赤子的孝心让他一口气杀死了四只老虎,报了仇,同时也给附近的老百姓除了大害,李逵是我心中的大英雄。

篇8:打虎英雄作文

话说宋江等一百单八将在梁山建立了“抗宋革命根据地”,威震朝野。一日,宋江召集各路头领在“忠义堂”前开了一个表彰大会,?奖励了一批在各个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好汉。其中,武松荣获了“打虎英雄”的美称,并得到一枚金光闪闪的勋章。大会上,宋江还号召大家向武松学习,学习他“一不怕虎,二不怕死”的英雄精神。

这下,梁山可热闹了。各报社、电台的记者都来采访武松,山东卫视还聘请他做了“英雄在线”栏目的主持人。接连一个礼拜,每天武松都召开记者招待会,教人们怎样打虎。为此,他还出版了一本名为《打虎365招》的专著,被人们抢购一空,该书一版再版,畅销一时。后来,张艺谋读了该书,立即将它改编成一部名为《英雄》的45集电视连续剧,在每晚黄金时间播出,由武松领衔主演。该剧播出后,收视率创全国之最,武松成了名噪一时的“名星大腕”。

同样有过打虎功绩的李逵早已气得怒发冲冠了。他想:当年,俺在沂岭一下子杀了四只老虎,怎么就抵不上武松打死的一只老虎呢?他越想越气,便上山抓了两只野兔径直来到宋江家。李逵红着脸道: “哥哥,我上次在沂岭杀死了四只老虎,而武松只杀死了一只,为什么我没评上‘打虎英雄’,他却评上了?”宋江若有所思地拍拍脑门道:“瞧俺这记性,明天给你补评个‘特等英雄’如何?”李逵道: “谢谢哥哥!这两只野兔留给哥哥补补身子。”说完,搁下野兔,兴冲冲地走了。

这天,武松听说了此事,便带上几盒“脑白金”,驾着他刚买的“奔驰”来到宋江家。宋江笑嘻嘻地迎了上来。武松道:“听说您近日来忙于料理山寨之事,日夜操劳,不免劳心费神,小弟特意从京城买来了‘脑白金’献给哥哥。”宋江一见“脑白金”,便忘了李逵的兔子,忙道:“兄弟,你既然来了,咱们就来喝个一醉方休!宋清,拿酒来!”武松道:“慢!哥哥,我已经在家摆好了宴席,还是到我家喝个痛快吧!”宋江也不推辞,坐上武松的“奔驰”,一溜烟就来到了武松新买的别墅―“天泽花园”前,几个打扮妖艳的美女把宋江迎进客厅,但见装修豪华的客厅里早已摆下了丰盛的宴席。宋江被拥人上席,几杯“茅台”下肚,宋江已是满面红光了。武松恭维道:“哥哥,我那‘打虎英雄’的称号多亏了您啊!”宋江摆摆手道:“小菜一碟,不值一提!”两人推杯换盏,直到天黑方才散席。

篇9:打虎英雄作文

早在宋朝时,及时雨宋公明起义,各路好汉都来投奔。而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壮举――景阳冈行者(武松的绰号)打虎。有人认为,武松的确是一条好汉,因为他不仅打死了大虫,还醉打蒋门神蒋忠,帮了金眼彪施恩夺了他的客栈。也有人认为,武松打虎是属于伤害动物……别急,就让我先说说武松打虎的过程吧:

话说武松途经景阳冈,正准备翻过山去。见到旁边有一家吃酒的地方,正渴得要命,便倒提着哨棒,进去向店家讨了五六碗酒吃。店中的老板和小二都劝他不要喝过了三杯,武松问故,小二便搭上毛巾,向店门前指了一下。武松扭头去看,上面写着一个招牌:三碗不过冈,景阳冈上现有一只公大虫,在冈前为非作歹,咬死了不少青年,敬请吃酒不要过三杯,不然醉醺醺,过冈难矣!武松不信这个邪,便连要了几十碗,喝得神魂颠倒,走路都难稳。还要坚持过景阳冈,小二和老板再三阻止,都没能留得住他。武松心意已决,便提起哨棒,唱着愁歌,扬长而去。

到了冈前,武松又看到了店家门前贴着的同样的招牌。并且有当地官府的印章证实。武松这才大吃一惊,后悔没听那店家老板和小二的话,但回去又怕被别人笑话,便壮了壮胆,独自一人闯上山去。到了景阳冈冈头时,已是繁星满天了。武松不免害怕起来,但过了好一会儿,都没发现有什么大虫藏匿在山中吃人。便靠在一棵粗壮的大树上歇息,刚要眯上眼睛睡觉。武松便发觉有一只异兽正在不远处的草丛中活动着,便“腾”地一下站起来,手紧握着哨棒。果然,不到一会儿,一只眼睛发出幽蓝的强光的猛虎便从草丛中钻了出来。霎时,吓得武松酒都醒了七八分。猛虎很快发现了武松,便猛地一下扑了上来,武松眼疾手快,赶紧躲开。又使出平生力气用哨棒向老虎猛劈过来,但哨棒一下打在了树干上,断成了两截。武松便将手中的那一截朝大虫狠狠地扔去。那大虫只一掀,便将哨棒劈成了四半。武松见后,冒了一身冷汗。觉得自己体力不支,便要速战速决。他飞起一脚踢在了大虫的额头上,大虫退了好几步。武松又狠狠地跑上去连打了大虫一百零六拳,打得那大虫七窍流血。武松这才罢手,倒提着大虫抛下山去……

依我之见,武松就是一个十足的大英雄。因为那大虫根本不配当一个受人类保护的动物,它活活吃掉人类,不与人类为友,反与其为敌。死了正是为民除害。如果留着这个祸害,会将此地的居民闹得鸡犬不宁。

篇10:水浒传打虎故事

山东清河县有个好汉名叫武松。一次,他在柴大官人家里养伤,一住就住了一年多。后来因为想家,就告别柴大官人,回家去了。

一天正午时分,武松正好路过阳谷县这个地方。他又累又渴,看见路边有一家酒店,便走了过去。

酒店的门口竖着一杆大旗,旗上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冈。

式松心中暗笑:真是好大的口气!想着便找了个座位坐下,喊来酒店老板,说:“给我来一大盘牛肉、两碗酒!”

店老板急忙上来酒菜。武松饥渴难耐,吧唧吧唧,咕咚咕咚,不一会儿就把酒肉吃喝光了。“这酒真不错!再给我来三碗酒、一大盘牛肉!”

谁知,店老板只上了一大盘牛不给倒酒。

武松嚷嚷道:“怎么不给倒酒啊,难道怕我给不起酒钱吗?”

店老板点头哈腰地说:“客官,没见门外的旗子吗?三碗不过冈!这酒的酒劲可大了,一般人只能喝一碗,像您这样的好汉,也不能喝第三碗,要不非醉不可,那样,就过不去对面的景阳冈了!”

武松听了,说:“我可是海量,别说喝三碗,就是喝三十碗,我也不会醉。你只管倒酒就是了!”

店老板没办法,只好给武松不停地倒酒。武松左一碗,右一碗,越喝越有滋味,足足喝了十八碗才喝饱。

武松咂咂嘴,摸着滚圆的肚子,称赞道:“店家,你这酒真是好酒!要不是我这不争气的肚子实在装不下了,我真得喝上三十碗呢!”

店老板也咂咂嘴,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武松结了酒菜钱,提起哨棒就走出了店门。

没走出几步,店主人就追出来,急急地拦住他说:“客官,这景阳冈上有老虎伤人,要过冈,得找好伙伴,趁中午老虎打盹的时候才能过去。现在天都快黑了,您可不能去啊!”

武松哪里肯信,只是笑着说道:“我就是景阳冈那头清河县人氏,可从来没听说过这景阳冈上有什么老虎,店家莫非在诓我?”说完,也不答理店主人,直朝冈上走去。

走了四五里路,武松在路边看到了一座破庙,庙门上贴着官府的告示:正午过冈,小心猛虎!

武松这才相信店老板说的是真话。可是,这时候武松的酒劲上来了,酒壮英雄胆,他还是没有在意:“怕什么,就算有老虎,也不是我的对手。”

武松摇摇晃晃地继续往前走,走了没多久,觉得有些头晕。武松心想:得先歇息歇息,要不一会儿真碰到老虎,这样可打不过它。于是,他找到一块大青石,躺在上面迷迷糊糊地 睡着了。

蒙眬间,忽然一阵狂风把他给吹醒了。狂风过后,只听“嗷呜”一声,一头斑斓猛虎从树后跳出来,朝他扑来。

武松从大青石上连滚带爬地躲了过去,这下可把他的酒劲给吓没了一半!

猛虎一扑没扑着,看武松正好在它的侧面,于是两只后腿着地立了起来,然后回身往后一掀。

武松这回有了准备,急忙绕着猛虎,闪到了它的背后。不料刚刚站稳脚,猛虎那条铁鞭一样的大尾巴就横扫了过来。武松急忙倒地滚了出去,又躲过一劫。

猛虎连续攻击了三次,都落了空,急得嗷嗷直叫。

武松看这老虎原来就这点能耐,也不怎么害怕了。他举起手中的哨棒,朝老虎砸去,只听“啪”的一声,哨棒断成了两截。原来,武松的酒还没全醒,没找到准头,这一下全砸在了猛虎身边的一棵小树上。唯一的武器都断了,武松只剩下赤手空拳了。

武松来不及多想,扔掉哨棒就朝老虎扑去,一下就按住了老虎的头。只听“扑”的一声,老虎的下巴狠狠地磕在了坚硬的地上,老虎疼得嗷嗷直叫,拼命想抬起头咬武松。

武松两只手按住虎头,两只脚也没闲着,不断地往猛虎的脸上、眼睛上乱踢。猛虎痛得直挠爪子,不一会儿,坚硬的地面就被刨出了一个大坑。

武松双手又一用力,把老虎的脑袋硬按进了它自己刨出来的坑里。这下老虎连气都喘不上来了!

看猛虎越来越没力气了,武松就只用一只手按住虎头,另一只手狠狠地在虎头上猛砸起来,足足砸了五六十拳,直到自己筋疲力尽,没了力气。猛虎已经没有呼吸,就像一个大口袋似的瘫软在那里。

武松想把老虎拖下山去,可刚拉老虎的前爪,手脚便全部酥软了,根本提不动。

于是,武松决定先休息一会儿,等恢复元气后再想办法。这时,他忽然发现草丛中又钻出两只斑斓猛虎。“哎呀!”武松惊呼,“这回死定了!”

不想那两只老虎竟站立起来,原来是附近的猎户。他们哆哆嗦嗦地问:“你、你到底是人是鬼?这、这个时候怎么会、会在山上?你、你知不、知不知道山上有老虎啊?”

武松指指身后,说:“那害人的家伙已经被我打死了。”

猎户们怎么也不敢相信竟然有人能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直到看见瘫软在血泊里的老虎,才相信这一切全是真的。

大家纷纷拜倒在武松的面前:“打虎英雄,你为我们阳谷县除了一大害啊!”天一亮,武松被大家簇拥着,披红带绿的来到县里。

从此,武松成了家喻户晓的打虎英雄。阳谷县县令见他武艺高强,就让他在衙门里做了个都头。

铁石岗打虎洼现代散文

趣味打虎小学记叙文

三个人一个虎打一成语

浅谈英雄打虎之不同作文800字

打核桃的散文

虎 成语

正月十五雪打灯散文

虎字成语

虎的成语

虎字祝福语

打虎散文(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打虎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