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结伴同行

时间:2025-01-27 03:33:46 作者:無悔幽梦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無悔幽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与书结伴同行,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与书结伴同行,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与书结伴同行

与书结伴同行500字

书是一朵永不凋零的花朵。把书比作花,真是情有独钟。看书能闻到花香,更是不同凡响。

书的飘逸是一种妩媚,书的含蓄是一种魅力,书的博大精深使人废寝忘食,书的源远流长让人爱不释手。

一本本书中沉淀着我无数心事,其中也有我的文学梦,我不求梦想成真,只求在文学路上走好。

因此,我醉心于阅读,使我享受到无限乐趣……

早晨,我全身心地投入,享受与书融为一体的感觉。我喜欢在早晨看书,因为早晨人的记忆力是最好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

傍晚,携一本散文,坐在树下看书,读着读着,一片落叶轻轻飘下,飘到我的书上,美丽而脆弱。一片落叶,一只飞舞的蝴蝶,一抹淡淡的夕阳,在我眼中,都充满诗情画意,激发我对文学的`追求与爱好。

夜晚,静谧的黑夜让我步入书中的境界,与主人公畅谈,寻找书的灵魂。虽然我经常对作者写的一些语言,说的一些话似懂非懂,但如果用心去品味,用情去感受,就能悟出其中超凡脱俗的韵味。体验作者的心境。我愿与书同行。

书,是真理的海洋,是知识的宝库。我爱读书,所以我爱买书。书点缀着我的生活,使小屋充满花香。

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只有刻苦努力,才能挤入文学天地,圆那蓝蓝的梦。

我爱书,它让我春天拥有希望,夏天充满热情,秋天学会等待,冬天又孕肓希望。在风雨兼程中,我永远与书结伴同行,永远,永远……

篇2:《与书结伴同行》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之四

《与书结伴同行》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之四)

蛟河市天北镇九年制学校   张秀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回忆读书的经历,整理读书感悟,帮助学生确定作文主题和体裁,设计作文结构,并完成写作提纲和作文初稿。

2、过程与方法:谈话引入法、引导提示法、提纲规范法、范文引领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真实表达的写作意识及习惯,培养热爱读书的美好情感和习惯。

教学重点:完成写作提纲,培养真实表达的习惯。

教学难点:选择并正确运用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话题:从儿时起,我们就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开始了读书旅途的漫步。在这十多年的读书生涯中,你一定读过很多书。在这些书中,你最喜欢的是哪类书籍?哪本书最让你难忘?为什么?

2、引入:回忆与书结伴同行的日子,那里有儿时的童趣,也有少年的欢乐;有对英雄的崇拜,也有对美丽的向往;有成长的困惑,也有青春的激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回忆,重温那些“与书结伴同行”的日子。

二、指导写作

1、确定体裁

回忆“与书结伴同行的日子”,适合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记叙文--读书经历的故事;

散文--读书后的感悟。

2、确定主题

记叙文,回忆读书经历--怀念读书的日子,表达对书的喜爱;

散文,读书感悟--成长的收获,人生的启示。

3、指导选材

根据文章体裁,主题选择材料。

4、确定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兼以抒情、议论。

写作方法:

A、运用抒情或者议论的表达方式在开篇统领全文或者结尾处画龙点睛;

B、开篇倒叙,或者设置悬念,结尾呼应开头;

C、材料是两件事以上事件中间加过渡段承上启下;

5、完成写作提纲并初步修改。

根据自身写作经验和实际能力情况自行设计提纲结构并和同学交流,初步修改。

三、范文引领

1、出示范文并交流可以借鉴的内容。

2、再次修改提纲。

四、课堂小结

写作方法、材料选择或者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收获。如有问题,课后找老师单独辅导。

五、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初稿。

六、附教师范文:

风定落花深

--我的浪漫的读书情怀

蛟河市天北镇九年制学校 张秀梅

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重新拥有琼瑶的小说。读书时代那些纯真浪漫、热爱幻想的日子,因为有了她的小说的陪伴而变得多姿多彩。今天,当琼瑶已经快被时代忘却时,我却依然对她难以割舍。而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我的书橱中,竟然没有一本琼瑶的小说填补记忆的表面空白。也许流于时尚的东西容易衰老,也许风靡一时的浪漫和唯美经不起时间的推敲,总之,在大大小小的书店、书摊上,再也看不见那些充满诗意的名字:

《一帘幽梦》、《却上心头》、《月朦胧,鸟朦胧》、《在水一方》、《问斜阳》、《庭院深深》、《几度夕阳红》、《烟雨蒙蒙》、《梅花三弄》、《海鸥飞处》、《烟锁重楼》、《心有千千结》、《碧云天》、《月满西楼》、《水云间》、《梅花烙》

……

那么多的曾让自己痴迷的故事,那么美的曾让自己陶醉的情感,填充了年轻时代的梦幻。时隔多年以后,还依然清晰记得那些属于琼瑶的优美的诗句和美妙的'旋律:

月朦胧,鸟朦胧,萤火照夜空。山朦胧,树朦胧,秋虫正呢哝。

……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

……

还有从小说中学来的那么多读起来唇齿留香的古典诗词: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都是相思意。

因甚斜阳留不住,翻作一阵丝雨。

重门不锁相思梦,随意绕天涯。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还有那么多美丽的、浪漫的、诗意的话语:

“我终日灌溉着蔷薇,却让幽兰枯萎。”

“一个古典纤雅,飘然如白云出岫;一个现代热情,潇洒如玉树临风。”

……

还有那么多荡气回肠的曲折情节,还有那么多或幽雅、或清新、或可爱、或调皮的人物形象……

回想起自己那么爱听音乐,那么爱唱歌,那么爱好古典诗词,那么钟情散文,如果说没有受琼瑶的影响,那是绝对言不由衷的。

琼瑶就是琼瑶,难免有乌托邦式的美好爱情,难免有脱离实际的浪漫幻想,难免有古典文雅的人物对白,难免有美丽纯情的诗意诉说。谁让她是琼瑶呢?谁让她曾那么让很多人迷恋呢?

回忆年轻时代的读书时光,就像一阵微风吹过,轻轻的,柔柔的,触动心空的云朵。风过之后,留给记忆的是片片落红,那曾经很诱人的香气也已随风飘落,像一个梦境,淡淡的,幽幽的。

张秀梅

篇3:与文明结伴同行心得体会

与文明结伴同行心得体会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钱袋之中;如果你失去了文明,那你是彻彻底底地失败了,因为你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美德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己对社会又有何用?北京某大公司高薪招聘,引来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竞相角逐。经过一系列的挑选,剩下五人,接受最后面试。这些人都已过五关斩六将,以为最后的面试只是走走过场而已,无甚要紧,于是他们都满怀信心地走进经理办公室。这时,经理说:“不好意思,年轻人,我有点事要暂时出去二十分钟,你们能等我吗?”五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当然可以。经历出去了,在办公室里无聊等待的他们看到办公桌上有很多文件,便都凑过去,一摞一摞地翻看,不亦乐乎。二十分钟后,经理准时回来了,说:面试到此结束。几个年轻人莫名其妙,不禁问:我们还在等你呢,怎么就结束了?经理说:我出去的二十分钟就是你们的面试时间,我们公司不需要未经人同意便随便翻看别人东西的人,虽然你们都很优秀,但是连基本的礼节都不懂,我们不要。

这几位年轻人虽然学历高,成绩好,但是由于文明这一道关没能通过,最终失去机会。而对有社会来说,文明美德的意义则更为深远。

但丁曾说过:“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追求知识和美德。”的确,文明美德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它的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公众利益,公共秩序。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巧碰到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女工一看是列宁,就打算退回去让路。这是列宁却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的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等女工上了楼,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问明媚的的体现吗?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像列宁同志一样讲文明礼仪的大人物,更需要一群将文明礼仪的民众!

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欲存争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在清朝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共场合上,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因此,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以至于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

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识性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事在人为,前辈们已为我们铺好前面的路,下一步,我们要把文明美德传承下去。我们首先就是要具备中学生的美德,具备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不能让不文明的现象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别让它陪伴你度过最美好的人生。应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文明的火花,让我们与文明结伴同行!

与文明结伴同行心得体会范文

大道之行,讲信修睦,故国之兴,端赖知谐,中华文明,历战火,历更替,历丧乱而绵延不绝。俗话说,民无信不立,不学礼,无以立。而中华民族能在历史里矗立至今,我想,这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

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可贵的。

毛泽东作为上个世纪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从小就养成了对长辈有礼貌的美德,在后来成为了国家主席,也无丝毫改变,仍旧以礼待人。我想,他之所以能成就如此之伟大的功绩,不仅仅是因为他有着卓越的能力,能以理服人,更因为了他能够以“礼”服人。后来毛主席回到了韶山邀请亲友的老人吃饭时,毛主席给老人敬酒,老人们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回答:“敬老尊贤,应当应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的出来,毛主席的灵魂是高尚的,是可贵的。无论他的身份地位有多高,他依旧不忘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因如此,所以毛主席的作风更容易的就影响到人,他的精神更显得异常的可贵,以至他的名字流芳百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由此可见,拥抱文明对人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纵览古今,多少名人无不都是在以“礼”服人而被后来人称赞至今的呢。

周恩来总理一生鞠躬尽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他每每外出视察工作,在离开当地时总是会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他的文明谈吐,礼貌举止,和他所具有的令人折服的气质和风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宽阔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灵的生动体现。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誉,所以作为中国国民的我们,更应当要充分的去继承和发扬文明,继承和发扬这份“礼”,做到能够讲文明,能够礼貌待人。

日月往来,物换星移,多少事早已如烟而逝,多少人早已悄然离去,多少物早已原貌无存。然而,文明却还在,它仍没有变。历史亘古稳定的始末始终都是文明,它已成为社会形态前进的标志。它是崇高,是修养,是礼仪,是风度。

就让我们心沐文明之歌,去拥抱文明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天到了,万花齐放,争妍斗艳,姹紫千红。而在我们心灵的一处角落里,有朵文明之花静静绽放在心田,她没有时间的限制,没有地点的束缚,没有任何人能干扰到她。

与文明结伴同行心得感悟

让文明礼仪之花静静开。

我国自古以来就号称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称誉于世,重礼仪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的一件大事。说小一点,个人的礼仪也是最重要的,纵使你有高深的文化知识,没有基本的礼仪风范,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你将会难以立足。孔融四岁,能让梨,对待哥哥时是尊重的,对待弟弟时是谦让的。孔融已经将个人的基本礼仪集于一身并且完美的展现出来。一个四岁的孩子,能做到如此,可谓是奇童。

纵观现在的社会,种种不良行为还真是让人汗颜。我不知道这是尘世的喧嚣蒙蔽了人们的心灵,还是他们在追求物质过程中已经把精神方面出卖了。但我只知道,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是在给我们的“礼仪之邦”抹黑。所以,大家应该清醒的知道,绝不能让自己的双手葬送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而是让文明礼仪之花茁壮成长,灿烂的开放。

让文明美德之花静静开放。

苏格拉底曾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摆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即美德来源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可见文明美德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位置,我们需要她来更好的完善自我。“程门立雪”杨时马游的高尚品质与美德。斗胆问世人,如今有谁能做到这样子。如果换作现在的年轻人去等。我想结果会是相反的,他们也许是按耐不住了,也许是脏话百出了,也许是早就逃之夭夭了。这不正是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吗?

现在的人早已习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生活,他们的道德已经严重缺失了,身心早已麻木不仁了。如果不是这样,那怎么会有佛山南海黄岐光佛五金城的小悦悦事件,实在让人寒心,让国人自惭形岁。难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真的要毁在我们的手里吗?难道中国人就应被外国人嘲笑吗?不是的,只要让文明美德之花遍布人们荒芜的心灵,驱散弥漫在我们心间的不良风气。让文明道德之花开满冷漠的世间,我们的世界将会充满爱的气息。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滋不在钱袋;但如果你失去了文明,那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让文明之花静静开放,就是让你明白人生的真谛。

让我们与文明礼仪和美德结伴,一路同行!

篇4:小学作文:与文明礼仪结伴同行

小学作文:与文明礼仪结伴同行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名族,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微笑都能融汇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动人心弦的音符。

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向来就有“文明古国”之称。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礼仪文明。文明礼仪处处可见,这些利益就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们所忽略。

其实,文明礼仪是从日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来的。下课时主动向老师问好;进老师办公室前先敲门;坐公交车时主动给老人让座;不乱扔垃圾……

文明礼仪是自身的修养,它就如同一棵小树,只要你注重它,从点点滴滴的事去表现它,它就会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长。虽微不足道,但却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缺少的。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集中体现,但是,公共文明是建立在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之上,所以,个人文明才是根本。鲁迅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举。”所以首先要完善个人修养,人的文明修养斌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为我们滋润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

前进的路已经为我们铺好,下一步,就是要我们顽强的走下去,事在人为,我们首先就是要具备中学生的美德,具备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没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别让陋习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别让陋习陪伴你度过最美好的人生!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

篇5: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教师

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教师)

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   教育是神圣的,教育又是平凡的,教育的神圣是寓于教育的平凡之中。把教育看得过分神圣,会忽视它的平凡,远离它的真实。把教育看得过分平凡,又会忘记它的神圣,丢弃它的使命。我,每天穿梭在神圣与平凡之间,让自己的生命伴着使命同行。 自从师范毕业,我一直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从春暖花开到寒风刺骨,从晨曦初绽到夜幕降临,我都未曾离开自己的岗位,甚至梦中还在思索着如何去开导犯错的学生。 九十年代,人们纷纷下海经商,朋友也遨我合作,我拒绝了。现在人家早已拥有洋房、轿车,可我,还是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有人问我“后悔吗?”“后悔?怎么会呢?”朋友开导我:“何必呢?这么一点工资,还不到我一天的利润。”我却自豪地说:“我的学生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越了你。”的确,这么多年了,在我手中毕业的学生一茬又一茬,他们有的已经是声名显赫的记者,有的已是医术高超的'医生,有的和我一样也走上了三尺讲台…… 我把家访称之为“随便走走”,这“随便走走”成了我的生活习惯,“走走,走走”就来到了学生的家门前。就在这一次次随便走走中,我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以职业的敏感触摸到了一个个鲜活的灵魂。 有一学期,电子游戏在学校风靡一时,我的学生中也有不少为这而成绩下降,更让我担忧的是,班里同学戴眼镜的越来越多。为了扼制这一不良势头,我一次次地往游戏机房里跑,去寻找那些沉迷于此的学生。 那天,天气阴冷,不到5点天已经全黑,气温更是下降到了零下1度,我又一次来到了游戏机房门前,老板一见我过去,就往门口一站,说“这里没你的学生!”我不信,硬要进去看看,老板便和我吵起来,我说“你们自己也有子女,怎么不让他们沉迷于电子游戏,我的学生也有父母,你们就不能替他们父母想想……”在争吵声中,我的学生自己走了出来,他只对我说了一句话“老师,我错了。” 我的付出得到学生的尊敬,家长的口碑。人们说我是“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别人,可我却说,我不能做蜡烛,蜡烛会在每日的燃烧中逐渐变短。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获得了收获,得到增长。我付出了一叶绿色,得到了一片森林;付出一抹蔚蓝,得到了一片晴空;付出了一缕春风,得到了一季春天……这是孩子成长的脚步,老师收获的幸福。     一次我和同事们谈起“老师”这个词的含义,他们说是传道、授业、解惑、育人的人。我却说它代表的是尊重、关爱、理解、宽容,甚至更多……,我说军人有军魂,老师有师魂,一旦踏上这三尺讲台,听着学生们一声声“老师”的呼喊,我就会对教师这一职业依恋,因为在于我,教师已不再是一项职业,而是责任与使命。     “对社会而言,教育也许不是万能的,但对学生而言,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风雨兼程,我一路走来,始终视教育为己任。当我从一个黄毛丫头成了而立之年,更加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感受到肩头责任的重大。“人民把自己的子女交给了学校,就是把自己的希望交给了学校。我们可不能辜负人民的嘱托啊!”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不求高官厚禄,不求功成名就,不求轰轰烈烈,不求可歌可泣,我只愿我的生命能与使命一路同行。

篇6:《与诚信结伴同行》教学反思

《与诚信结伴同行》教学反思

在讲授完《与诚信结伴同行》这一课后,我认真、深入地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

一、做得比较成功的方面

1、本节课设计了漫画赏析,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在读思结合后,领悟知识,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各种活动之后,通过师生的归纳、总结,提升到教材的理性知识。

2、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个性发展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和,使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化、生活化

3、基本上做到了“教师退位学生进位”,发挥了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强调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注重老师的.引导和点拨。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设置情境、情感体验、讨论等,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关系民主、和谐。

注重了对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4、在教学中不断落实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了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实效性。

5、时间总体把握较好。

二、主要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改进的设想

1、稍显紧张,对课堂的调控尚未能做到收放自如,教学的第二板块操控不是很完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让学生自主生成知识还做得不够,讨论环节时间有点仓促,对学生独创性的见解,缺少深入的鼓励、挖掘和引导。以上是我个人对这节课的反思,真诚地希望得到同行和专家们的指导,以利今后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总之,反思才能进步,反思才能提高,反思才能成长。希望自己在不断地反思中成熟和成长!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师友结伴同行》复习提纲

请托书范文

弃权书范文

求职书范本

转让书范本

诉状书范文

诉求书范文

项目书模板

质询书范文

聘任书范文

与书结伴同行(通用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与书结伴同行,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