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忍春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中秋月的抒情散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中秋月的抒情散文,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中秋月抒情散文
中秋月抒情散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八月十五中秋夜,皓月当空,漫步在月光如霜的庭院中,寒鸦栖树,冷露沾湿了桂花。思绪在这清冷的月色里游荡飘逸,不由使我怀想起故乡的中秋。
八月中旬,家乡正是五谷成熟收获的时节。乡亲们起早贪黑地站在田地里,摘棉花、打芝麻、拔花生。一片繁忙喜悦中,他们依旧不忘忙里偷闲,祭月庆丰收。
敲桂花,摘石榴,团团圆圆过中秋。儿时,每到中秋临近,奶奶便忙碌在院子里,把白布铺在地上,然后踮起脚,轻盈地敲打桂花。黄白的蕊儿像雪花扬扬飘落,顷刻间,满地沁人的.花香弥漫农家小院。碎碎柔软的桂花,经过奶奶的巧手,晾晒两天,就变成了美味可口的桂花糕、桂花饼、桂花粥,从仲秋一直吃到冬至,香甜我整个童年。
月到中秋分外明,就在这花好月圆的夜里,搬出几案,放到庭院中央,摆上石榴、枣、葡萄等新鲜水果,祭拜月神。全家老少其乐融融地围坐一起,吃月饼,赏明月,听爷爷讲“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的神话传说。
如今,在这合家欢聚的中秋夜,独自在异乡,推窗远眺,天边的一面玉盘月,遥遥地镶嵌在漆黑的苍穹上。月华如水,倾洒房屋、树梢和道路。远处仿佛飘来渺茫凄清的乡思调,温婉柔情地拍击着我的耳膜,顿时心中愁肠百结,伤感万千。举头望月,喃喃自问:乡关何处呢?
明月啊,明月,亘古不变的明月,千百年来,已经渐渐成为了中华文化中“旅思怀乡”情感的载体。它不但高挂在朗朗深远的夜空中,而且一直行走于《诗经》、唐诗宋词里。让文人墨客沉浸在自己营造的意蕴中,发感慨,提出诘问。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言简意赅地道出游子的失意和坎坷,流露一股浓浓的乡愁之情;李太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如此潇洒风流地与明月对饮,令人羡慕敬佩;苏轼的“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让人望月兴叹人生的变化无常,引起无限的伤怀惆怅……
其实,漫漫人生中,每个人的头顶上都悬着一轮明月。当境遇波折、悲伤无奈时,它便照亮旅途,慰藉我们疲倦孤独的心灵。
篇2:中秋月故乡情抒情散文
中秋月故乡情抒情散文
又到中秋月圆时。仰望天空的明月,便想起大学毕业那年在阜宁射阳河畔度过的那个中秋之夜。
1962年,从徐州师范学院毕业的我,被分配到盐城工作。那年9月11日清晨,我们几十个同学乘一辆大客车,从徐州出发到淮阴转车赶往盐城报到。傍晚,汽车开到离淮阴城只有十几公里的地方,突然停了下来。原来,因为14号强台风带来的大暴雨,公路被冲坏了,正在抢修。司机告诉我们,今晚只能在车上过夜了。
天黑了,我们一边啃随身带的煎饼,一边天南海北地聊天。夜深天凉,我们就下车原地跑步。第二天天亮,汽车开了,很快到了淮阴城。我们稍事休息,又转车赶往盐城。住进盐城地区招待所,我们便听说,因为明天是中秋节,专区文教处要款待我们。果真,宣布分配名单后,我们就在盐城教师进修学院食堂会餐了。每桌六菜一汤,每人两只月饼。在那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这是难得的福分,大家都很高兴。我还有更高兴的事,那就是我被分配到了阜宁县。文教处的同志说,那里有一所省属中学和一所师范学校。这意味着,我将有可能在一个较好的环境中工作。
会餐后,我们乘车到阜宁,住在射阳河畔的一个小旅社里。晚上,旅社的服务员特地为我们烤了月饼。她们歉意地说,面粉是特批的,白糖很精贵,买不到,放了点糖精。因为油少,月饼烤得硬邦邦的,但我们个个都吃得香喷喷的。在学校天天吃玉米窝窝头、高粱方糕,哪能吃到白面饼呢?
吃着吃着,我突然想起远在江南农村的母亲。我怅然地独自走出旅社,来到射阳河畔。我在河边找了一块石头坐下来。汽车轮渡都早已停航,四周静悄悄的。河水清澈见底,一轮又大又亮的圆月沉在水底。中午发的两个月饼,我没舍得吃,准备捎回家给母亲。
我的老家在大港。当地的风俗,中秋节除了从商店买广式和苏式月饼外,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动手做两种饼:发酵的甜饼和烂面的'馅饼。记忆中,中秋节母亲做的馅饼特好吃,有韭菜馅的、青菜馅的,还有芝麻馅和豆沙馅的。晚上在堂前大八仙桌上,摆上月饼、老菱、毛栗、石榴、莲藕,系上桌帷,点起香烛供月。月亮在天际升起,月光从窗户射进来,我和哥哥、姐姐便缠着妈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这几年,连年自然灾害,缺衣少食,很多东西都计划供应,母亲能买什么供月呢?我们兄弟姐妹四人都在异乡,母亲孤身一人,冷冷清清。此时,她一定坐在堂前,呆呆地望着那天上的一轮明月吧。今年我们是先放假回家,再回校分配。8月底我离家回校,母亲还不知道我在哪里,怎么能不牵挂呢?想着想着,我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月色很美,回到旅社,我很久才入睡。在射阳河畔,我度过了十七个中秋节。回镇后,每年中秋节我和妻儿都会陪着母亲做饼、供月。26年前,母亲永远地离我而去了。此后,每当中秋月圆,我都会想起那年在射阳河畔的月光下对故乡和母亲的思念。
篇3:中秋月的抒情散文
中秋月的抒情散文
很晚了我们才从母亲的房间出来,妻回屋睡觉,而我却没有一丁点儿的睡意;轻轻的打开院门,走出去,站在田间地头,欣赏一下中秋的月色,伴着微微的秋风,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心情一下子舒展了起来。
头顶的月亮已经西移,皎洁的月光洒落在地上。眼前是一片刚刚收割完的玉米地,被放倒的玉米秸秆静静的躺在那里,远处还没有收割的庄稼在月光的照耀下泛着白光,微微的秋风吹着渠沟边的'杨树叶子沙沙作响;天空中偶尔飘过一朵淡淡的白云,但并不影响这美好的月色,倒是觉得增添了几分情趣。我已经很久没有站在这里感受这清新的空气了,尤其是在这月朗星稀的中秋夜晚。眼前被月光笼罩的地面像是有一股雾气在向上蒸腾,田野里散发着一股泥土的清香,沁人心脾。蛐蛐在角落里弹琴,青蛙在沟渠里歌唱,这些将要冬眠的小生命,在冬天即将来临的日子里,却依然欢快的唱着秋天的歌,似乎与忙忙碌碌的人们格格不入。这里没有了城市的喧嚣,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灯火阑珊;站在这里让人感觉到的只是月、是星、是云、是风、是树、是影、是清新、是安逸。这里有城里人想象不到的宁静,这里有忙碌的人们无暇顾及的月光。
不知什么时候母亲也站在我的身边,我们对视了一下,谁都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我们是今天上午回到家的,之前已给大哥打过电话,说中秋节回家来过。一进院门玉坤喊了一声:我们回来了。哥嫂正在准备饭菜,母亲听到声音从屋里出来,我们打着招呼,母亲一下拉过玉坤的手:哎呦,瞧我这大孙子,又长高了,都成大小伙子了,来,快进屋。我把给哥嫂的礼物放到西屋,然后进了母亲的房间,母亲见妻和玉坤手里也提着礼物,说:别买东西,家儿啥都不缺,然后又说:玉坤,去叫上鑫浩,你们一块儿吃吧。妻说:妈,这是给您买的,都是您爱吃的。母亲笑了:还是济着孩子们吃吧。是啊,母亲为我们操劳了一生,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而现在她老了,而我们却各奔东西。其实我们知道,她并不希望我们能给她带来多少物质上的享受,只是希望我们能多陪在她身边,哪怕只是和她说说话、聊聊天儿。而我们为了工作,整天的忙碌,却忽略了眼前这位八十一岁高龄的老母亲,这让我心里感到万分的愧疚。
下午,我和妻又去看望了村里其他的长辈。晚饭后,大嫂说,妈一直盼着你们回来呢,晚上就让妈住你们那院儿吧,也好跟你们多待会儿。
妻已把母亲的房间收拾停当,我们坐着屋里聊了很多,从乡下聊到城里,又由城里聊到乡下,听母亲讲了很多村里那些已经算不得新闻的新闻。我们一直聊到深夜,玉坤已经枕着母亲的大腿睡着了,我们才从母亲的房间出来。
现在,母亲又站在我身边,我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不知道她是否也在欣赏这中秋的月色。但我知道在她的眼里今晚的月色一定是最美的,因为这是中秋的月亮,她象征这团圆。
我忽然想起苏东坡的一首关于中秋月的诗句;《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我不知道苏翁当年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而我现在想到这首诗的时候心里却多了一些伤感。我看了看身边的母亲,她已经八十一岁了,她肯定希望每一天都能看到象今晚一样的月色。
不早了,睡吧。母亲看了我一眼。
我嗯了一声说,您先回吧,我在呆会儿
天儿凉了,别太晚了母亲说完后转身向院里走去,就在这一刹那,我的眼睛模糊了,我的大脑一片空白,甚至耳朵也听不到任何的声响,我只有呆呆的站在那里,望着她的背影,任淡淡的月光轻柔的洒在她的身上,任微微的秋风掀起她那银白色的短发。
篇4:中秋节抒情散文《中秋月》
中秋节抒情散文《中秋月》
中秋月
中秋的月亮,是亲人相聚、团团圆圆的月亮;是硕果累累、喜庆丰收的月亮。
中秋的月亮,是一年中划下的最圆满的句号。春天撒下的每一粒种子,现在都实现了愿望。昨天的汗水变成了今天的收获。
丹桂轻吐的香气,合着田野庄稼收割后的芬芳阵阵飘来,把月下的每一株花草和每一滴露珠都熏香了,一切都被馨香的空气漂洗过,营造出了这恬静舒心的中秋月夜。
月亮从东山顶刚刚露出笑脸,家家户户圆圆的桌上就摆出了各式各样的月饼和琳琅满目的水果,摆下了醇厚的美酒和浓酽的香茶,摆开了欢声笑语和繁花似锦的生活,邀请明月一起分享。
月亮是一位老人,它的年岁比爷爷的爷爷还要老;月亮又是一位年青的姑娘,她有年轻漂亮的嫦娥姐姐相伴,与一代又一代的儿童结下不解之缘,她永远年青。
从古到今,人们为月亮撰写了数不清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离不开嫦娥,离不开天真的.孩子,月亮也就成了妈妈的故事箩,里面装满了妈妈讲不完的故事。
小时候,在铺垫了厚厚月光的草坪上,在灌满月光池塘旁边的龙树下,在月光彩绘的土屋顶上,都留下了妈妈一个又一个奇美诱人的故事。
每逢皓月当空的夜晚,嫦娥姐姐都要从华丽的月宫中走出,领着我们情不自禁地走进妈妈的故事里。妈妈清空白天的烦恼,进入了解脱一切束缚的甜蜜之中,给我们讲一个又一个迷人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一个又一个孩提天真的梦,我们常常搂着这些梦甜甜地入睡。
穿过城中的波光粼粼的小河,从远古流来,流向永远。这是一条长长的故乡理想永不终断的思绪,月亮常常追随着它一起构思和展望未来。
今夜,小河又带着一河的月光从小城出发,去照亮远方,照亮世界。
还真想到月亮上去看看,那美丽动人的月光是怎样发出来的?
猛地想起妈妈曾经说过,每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满天闪闪的星星都集中到月宫里去团圆,才凝聚成了这无比浩瀚、无比明亮、无比美丽的月光。
抬头细细地观看,忽然之间在月亮里发现了你,发现了我,发现了他。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会发光的星星,年年的今夜,都要在月中欢聚,在月中团圆,月亮才有这么浩瀚、这么明亮、这么美丽的月光。
今夜,明净的月亮又是悬挂在天空的一面镜子,照着大地景色俊秀的山河。看啊!镜中繁华的城市有多美!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条条街道和车流灯光璀璨,闪烁在高楼大厦和小河两岸楼台亭阁的霓虹灯流光溢彩。还有姹紫嫣红的街心花园和碧草如茵的人工草地……那就是我们生活的家园,那棵高大挺拔的桂树,不就是广场中央的那一棵吗?
月中的一切都是从故乡搬上去的,所以月亮才那么美丽动人。
年年的今夜,天上人间都合并在了一起!
最美中秋节
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最高,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中秋最美是感恩!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的培养……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中秋,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快乐,一切圆满!
篇5:思念盛满中秋月抒情散文
思念盛满中秋月抒情散文
有人说,思念是由心和距离酿制的。她属于相思、属于爱、属于两地人共同才能拥有,并能够读懂的由日子煮熟的情。这思念一点一滴积攒起来,正好盛满中秋和中秋的月。
三祖母就是这样,她一年又一年地积攒思念,58年了,眼花了,但思念是清澈的;腰佝了,但思念愈发刚强。她虽然识字不多,但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还是烂熟在胸:“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尽管发音不准,但背诵起来声音还是响亮的。每一年的中秋前夕,她都会倚着门框,面向台湾方向,等待邮递员。她默默地忍受了58年,也许58前三祖父匆匆一别是注定了的,她居然记住了当时他拥抱她的姿势。那最后挥手的力度犹如一重磅榔头狠狠地砸在她心里,一直砸了她58年,而且还在继续……
她在梦想中期待,在期待中梦想。每当送走一个期待的时候,她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来安慰自己,然后理直气壮地开始新的期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她说,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她要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借此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这正是:“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节的思念是属于心上人的。中秋节源远流长,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广博的华夏大地,在悠久的历史国度,有太多的悲欢离别,更有太多的思念怀想。人们把思念和怀想积攒起来,在中秋节这一天进行大盘点。长城内外,不管叫月夕、秋节、仲秋节,还是叫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思念和遥望都是两地人的情感交叉的空间;大河上下,不管叫玩月节、拜月节,还是叫女儿节、团圆节,思念和寄托都是两地人的心灵集合的感应。
李白在《月下独酌》里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中秋节的月最圆,那是被浓烈的思念盛满的缘故啊!中秋节的月最亮,那是被怀想和祝愿刷新的缘故啊!有情人把酒问月,“千里共婵娟”,庆贺美好的生活,遥祝远方的人健康快乐,寄托思念,更寄托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的思念是属于故乡的。在中秋节这一天,家家户户摆上月饼,邀月共度。远方的亲人仿佛就在身边。三祖母就是这样想的。每当中秋节来临,她都要买一块大月饼,一边让堂叔读着三祖父的`信,一边将月饼切成完全一样的几等份。三祖父在信里总是说:别急,我很快就会回来的,我们这些老军人都在盼望这一天,因为,我们的根在大陆,我们的爱在大陆。三祖母总是重复着几十年的一句话:我等着你,我相信你一定会回来的!而此时陪伴她的只是堂叔、月饼和她脸上两行浅浅的浊泪!虽然两岸“三通”了,但三祖父一直没有回来过。大前年的这一天,堂叔读着读着流泪了,因为,那封信是堂叔仿造的。三祖父此前已经过世,堂叔他们不忍心把此消息告诉耄耋老人。“海上生明月”面对团圆的月饼,两岸亲人“天涯共此时”,此时此刻,明亮清澈的月亮仿佛暗淡了许多。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的《中秋月》虽然表现出无限的伤感,倒也是此时一种无奈心境的真实观照!
中秋节的思念是属于祖国的。当中秋节来临,祖国各地尽管风俗习惯不尽相同,但都赏月庆贺寄托怀想:吃月饼、砌宝塔、舞草龙、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等,不一而足。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世界各地游子怀揣这些传说,感恩祝福祖国并思念怀想祖国、感恩祝福故乡并思念怀想故乡、感恩祝福亲人并思念怀想亲人……
篇6:今年中秋月更明抒情散文
今年中秋月更明抒情散文
不到八月中秋,我的孙子小龙就倒在我的怀里嚷着:“爷爷,中秋一定带我、奶奶,还有我的爸爸、妈妈上仙鹿山看月娘娘”。
照理,中秋月明,全家团聚观月景,是老天一年一度普赋人间的善事。
然而,两年了,尽在屋里窥视“床头明月光”,心上染上一层层薄霜。
前年八月十三日提拔上任文体局长。这个局直属基层单位十多个,手下三百号人。中秋节到,个个单位的头头和职工都想认识和敬重新局长,从十四日到十六日,送月饼不停,形成“月饼流”:单位送,部分职工送。一盒盒堆在一起活似月饼商店,老伴接应不及,又是接月饼,又是冲茶寒暄,送走一批,又来一批,可怜老伴累的挺不直腰。老伴累一点不打紧,可令我和老伴犯愁的是,这么多月饼怎能吃得完。
怎么办?
“老呀”老伴都是这样称呼我。“苦就苦一点,你同我一起把这些月饼回送到各家各户。”
我听了,认为这样处理也好,不仅避免损失,要知,月饼价格昂贵得很,最便宜一盒也得二、三十元,二来礼节往来,还会给职工一个好印象。
于是,我和老伴二三天里一连走了二三十家,上楼又下楼,下楼又上楼,累得我俩汗水往皱纹沟里流,气喘喘的上气接不上下气。
儿子、媳妇见我俩忙乎,也不愿离开父母出门观月,有苦说不出。
孙子阿龙不管你三七二十一,不能出去拜月娘娘,同小朋友们烧香放炮凑热闹,就气得把手中的月饼、香烛、火箭炮甩得满客厅都是。
我只能把阿龙拉过来,下保证:“明年中秋一定带你上山观空中月下海捞水中月”。
可就是保证归保证,第二年同样也是接应无暇。虽然节前曾下命令不准给领导送月饼,但有些基层单位领导和职工还是按例风照样送。几次想关门外出观月,可一节楼梯尚末下完,又有人碰上楼来,说是送月饼来的,人家的.好心好意,总不能闭门谢客,打发人家走。于是又重新上楼,启开门锁让人家进门,接下月饼,还得来个下级表忠心上级寄希望之类的言谈,每次客来折折腾腾也得下半个钟头。我只得让儿子、媳妇带着孙子自个儿去,免得他在客人面前吵吵嚷嚷尴尬失礼。这样,去年又失去了全家团聚观月的良机。
今年七月底,组织上把我调离文体局到市文联任职。虽然也是第一把手,但情况迥然不同了:一来文联管的是文艺界,群众团体的官和有职有权的政府的官的“凝聚力”相差一万八千里;二来手下只有几个人,加上“君子之交淡如水”,不兴送礼受礼那一套。于是乎,今年中秋几乎是庭前空寂,往日送中秋月饼的“繁忙”景象一去不再复返。终于解脱了!
中秋夜月亮刚露个头,我全家老少已经在仙鹿山“观景亨”里“占位”了。老伴带着孙子阿龙在“观景亨前石桌上铺一块洁白的布料,布上摆着自家花钱买的中秋月饼,饼上插着烟火缭萦的香烛。全家人双手合拾作揖,闭目祈祷月光娘娘保佑平安。然后,有说有笑,乐趣盎然。
今年中秋月更明。天气很好,太空没有一丝儿云彩。昂首眺望,一轮圆月天中央,皎皎清洁。腑身而瞰,月光融融,山岭万树黛青,海面行舟点点,秋水连天,何等的宽阔,何等的寂静,又是何等的统一。
在我周围,还有我的老朋友,刚退下来的经贸局的谢局长,烟草专售局的骆局长,月光下相见握手言欢,个个顿觉轻松得飘飘然。
直到深夜零时过后,我全家才驱车回归。我倚靠车窗,远眺空中明月,想了很多很多:一个领导干部应是一轮明月,心空如洗,一片清明光璨,让光明洒向人间,叫人间日夜光亮,没有黑暗,而不应该奢求人间回报什么,这就所谓“不所得即是得”。而群众敬重领导干部,就应该给予他一轮明月,心心相印,而不是密封在铁盒中且又容易变质的“月饼”。
★ 中秋月 苏轼
★ 中秋月古诗
★ 中秋月景作文
★ 中秋月游的作文
★ 抒情散文精选
★ 抒情散文
中秋月的抒情散文(精选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