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帅胖墩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花木兰观后感精选优秀,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花木兰观后感精选优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 目录
篇1:花木兰观后感精选优秀
今天,我和姐姐准备了好多吃的看了花木兰。里面讲到皇上需要战士去出征抗战匈奴。作为将军世家的花家被皇上选中,可惜花家并没有儿子,只能油年迈的花老将军出征。花木兰不忍心年老的父亲出征,便在大家都睡觉的时候,偷走了父亲床头的圣旨,来到了自己的房间剪掉了头发,偷偷骑上马就连夜赶赴战场。花木兰的家人发现了,可是害怕自己追上去以后,接发了木兰女儿之身,会让木兰遭到杀生之祸,便只能默默祈祷。
花木兰到了战场报道以后,每天都刻苦练习。上了战场以后,花木兰用他智慧的头脑,打败了匈奴军。但是,她不幸受伤了,在军医检查的时候,发现了她是女儿身,可是又不忍心揭发她,接留下她继续前行。可是木兰得知匈奴还没有打退,快马加鞭得去找将军。但是将军因为她女扮男装的事情,不愿相信木兰。到了皇宫,皇上被匈奴军劫持,花木兰用她的智慧打败了坏人,救下皇上。于是,皇上也赦免了花木兰的欺君之罪,木兰又和家人开开心心的团聚了。
看了花木兰以后,我非常感动。觉得她的勇敢,孝心是我能够学习的。虽然骗人不好,但是姐姐说这是一种善意的谎言,是勇气可嘉的行为。我觉得自己看了以后又学到了很多平时可能无法经历的道理。
篇2:花木兰观后感精选优秀
今天,我观看了一场精彩的电影——《花木兰》。
片中的花木兰,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打抱不平。国家危难之时,木兰代父从军,并屡建奇功,最终平安归来。花木兰的精神令我敬佩,可我认为最伟大的,却是那一个个慷慨赴死的伤兵。
片中的一场重头戏是木兰按计率军将敌人引进山谷,准备与大将军合力击溃敌人。不料遭到了大将军的背叛,军士死伤无数,木兰也身受重伤,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伤兵们搭起了防线,向敌军冲去,为其他战友的撤退争取了时间。结果可想而知,寡不敌众,伤兵们被全擒。在死亡面前,他们面带微笑,背对家乡,唱着军歌向战友告别。
伤兵们不能为国效力了,那么在为国捐躯之前,再为国家保留更多的战斗人员吧。他们虽然没有像木兰一样名垂青史,但是一起创造了这个国家的历史,我从心底里佩服他们。
红花虽好,也需绿叶扶衬。没有无名的士兵,就没有木兰的声名,没有将士的不计生死,就没有胜利后的成功与欢乐!所以,今天,当我们再一次的欣赏木兰的智勇双全时,请别忘记脚下黄土里面,那些战士们的微笑。
篇3:动画片《花木兰》优秀观后感
昨日我看了一部动画片—《花木兰》。花木兰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没错,她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英雄。
这部电影就是以花木兰为主角。花木兰是村庄中花家一个平凡的女儿。有一天,由于匈奴进攻中国,皇上下旨招兵,当旨意传到花木兰耳朵里后,因为父亲年事已高,她决定替父从军。
看到那里,我想起了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昨日见君帖,可汗大点兵,君书十二传,卷卷有爷名……”精彩的电影在继续,花木兰从军后,和匈奴人在战斗。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是—花木兰正在和匈奴的单于在屋顶上对战,花木兰的处境十分不利,就在这时她的保护神小火龙木须赶到了,小火龙用它背着的烟花炮,对准单于就是一炮,幸运的花木兰没被击中,不可一世的可恶单于化成了灰烬。
就这样电影接近了尾声,我看完电影心想:“花木兰可真勇敢啊!”
篇4:电影《花木兰》优秀观后感
这个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观看了电影《花木兰》,看了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花木兰是北魏的一个女孩,那时北方柔然部落南犯,到中原抢劫。北魏皇帝下令从每户人家中抽一名男丁充军,花木兰家里只有父亲一个男丁,为了不让年老多病的父亲上战场,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战场上,花木兰隐瞒身份和男兵一起出生入死,她不仅勇敢,而且肯动脑筋,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好士兵,花木兰屡建奇功。后来,在一次战斗中受伤,人们才发现原来花木兰是女孩子……
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这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奇女子到现在都为人们所称颂。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的故事告诉了世人: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女性的吃苦耐劳是世界闻名的,但是她们的英雄事迹却很少为世人所知。古有巾帼英雄穆桂英、梁红玉、冯婉贞、秋瑾等,今有爱岗敬业、清正廉洁、公而忘私的任长霞、为人生注入真爱的朴今淑。在国难当头时,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指挥千军万马,驰骋在刀光剑影的疆场,勇气可钦可敬,事迹可歌可泣。正如近代革命志士、巾帼英雄秋瑾诗中所说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在和平年代,她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一曲曲巾帼英雄的赞歌。我常钦佩花木兰,钦佩她遇到困难时毫不退缩勇敢面对的精神。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应该向花木兰学习,克服困难,不气馁、不放弃。长大以后也要向花木兰一样孝顺父母,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篇5:电影《花木兰》优秀观后感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首流传了千年的《木兰词》,现在被改编成了电影《花木兰》,我和几个朋友前些天到万达看了这部片子。赵薇做客《咏乐汇》时,说自己看预告片的时候流泪了,看完电影,真的觉得她所言非虚。看到魏国将士唱着军歌“人生百年,如梦如幻,大丈夫生有何欢,死有何憾”,为本国战俘送行时,我落泪了;本是一个阵营的战友,却为了不再让更多的人做无谓的牺牲,要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柔然部族残杀,这该是多么撕心裂肺的痛楚!
看到文泰为救病中的花木兰,不惜割腕喂血时,我流泪了;在木兰身负重伤却又找不到一滴水的情况下,文泰,实际上是魏国皇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用鲜血来濡湿木兰干涸的嘴唇,这是何等深情之爱!看到最后两人如此相爱,在国仇家恨前,却不得不分开,我再一次落下了眼泪,为他们无疾而终的爱情。而影院里的其他观众,也不时用手拭着眼睛。很佩服马楚成导演和本片编剧,很熟悉的情节,被拍摄的不落俗套。剧情扣人心弦,整部片子更是始终充满着深沉的爱,魏国将士宁死不屈对本国国土的爱; 花木兰和文泰为了让天下百姓过上太平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文泰最终和柔然公主联姻,这是对天下苍生的大爱。发自肺腑的说,本片确实值得一看。
看过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触颇多。这几天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的主要是: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子能做到的事,女子也同样能做的出色。不要因为自己是女儿身就妄自菲薄。在实际生活中,常听身边的人说:“女孩子 ,就是比男孩子笨”,“不要要求太高,女孩子干的好不如嫁的好!”等等,更为可气的是,上述言论还都是出自身边女性之口。且不说本片中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就连大魏天子也忍不住感慨:“有你这样的女人,是国家的福气!”即使是在现时生活中,和男子同样工作出色甚至超过男子的女同胞们也大有人在。有被誉为女包公的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任长霞,;有服务千万旅客,并以自己名字命名了工作室的余瑞青,有见义勇为的女医生汤明,还有那些女企业家,科技战线上的女专家,试问,她们又比男同胞们差在哪里?
除此之外,我还在想,征战,多少人为国捐躯,变成了大漠里的一具尸骨,而木兰却能荣归故里,这仅仅凭的是运气吗?我想,这应该得益于她小时后勤于练武,苦学兵法,对如何打仗这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才能在战场上有勇有谋,屡建奇功。所以我们要想做成某件事情,也要注意平时各方面的积累。如:考试要想考的好,靠的是平时一点一滴知识的积累;工作要想干的好,靠的是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对待任何事情都严谨认真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和态度,也非一日两日就能养成的。
过去,花木兰的故事 激励了多少女同胞;今日,她的精神仍然深深激励着我,男儿当自强,女儿也应巾帼不让须眉,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提倡男女平等的新社会里,女性的幸福更不能只系在“嫁得好”这一根弦上,而应该有自己的一份工作,并在工作中努力和男同胞们做得同样出色!
篇6:电影《花木兰》优秀观后感
看电影之前,我对《花木兰》的期待很矛盾。一方面,马楚成这两年的成绩单实在让我无法觉得他是个靠谱的导演,并且可以驾驭好这个题材;另一方面,我真的、万分的,希望花木兰这个角色,能带给赵薇一个公正而诚恳的评价。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始终认为她是个被低估的演员;即使《画皮》好评如潮,我也不觉得那是她最好的发挥。在我心里,《情人结》和《姨妈》才是她的水准。结果,在电影开始的那个镜头里,我的第一个矛盾就被解决了。整个电影氛围十分不搭调的气质,一袭雪白站在西北荒漠上敬业的对着口型迎风流泪满嘴沙,然后镜头一转,这海豚音王子居然是传说中的男宠……大哥,难道你也是没钱了就跑到中国演演电影么?!整个电影就这样莫名奇妙的开场了,简洁明快,开门见山,不到十分钟,花木兰已然“旦辞爷娘去”了。说实话,电影的前半段我看的要比后半段舒服,因为那是典型的“马楚成作品”:节奏明快,剧情简单,台词轻松,还有不少笑果。即使这个电影就这么进行下去,或许我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无非是多一部《剑蝶》,只是会遗憾赵薇对花木兰投入的感情罢了。可是坏就坏在,所有人都知道这电影是必然要转型的。几次宣传场合,马楚成话里话外都是家国天下,怎么可能让花木兰就只是和费小虎比比眼睛大小呢。于是在急转直下的半小时里,整个《木兰辞》基本被还原了。“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原来诗中关于花木兰的军旅就这么二十个字,而电影里也没费什么劲,几仗打下来,花木兰就成了将军。
看到这里我真的很失望。花木兰已经走到了这里,那么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她还要有什么成长?在看电影之前,我始终把它想象成一个女人的史诗,因为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这样一个女人,她在军队里有多艰难,她在战争中有多么渺小和无助。花木兰之所以成为花木兰,我觉得,不是因为她可以在成千上万的士兵面前发号施令,不是因为她可以得道多助,而仅仅是因为她是一个女人,并且她有勇气、毅力和气魄,在那样一个不属于她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在我看来,这种渺小的生存才是最伟大的。
所以对于电影后半段的剧情,说实话我真的是不喜欢。我不喜欢太宏大的家国情怀,不喜欢那么多符号一样的主题元素被堆积在电影中,也不喜欢那场潦草的高—潮戏。或者是马楚成太钟爱这个题材,也或者是他太不了解自己的特点。总之就是看的到导演的努力,却也看得到他的力不从心。大场面调度不好,室内戏又拍不出紧张激烈,倒是花木兰杀了门独后和文泰四目相对的时候,以及最后两个人相忘于江湖的时候,隐约让我想起了我每看必哭的《星愿》。
以上这些,并不是说《花木兰》有多差。其实凭心而论,在最近的国产电影中,我想《花木兰》即使算不上多优秀,但也在平均水准之上,何况还加入了导演演员那么多的心血和诚意,为此我也愿意鼓掌。其实有《木兰辞》做基础,《花木兰》怎么也不会太差,只是如果要出彩,必定要在诗词之外找到一个闪光点。而《花木兰》令我失望的也正在于此,因为我实在不愿意看到这个“闪光点”居然是一段俗套而多余的爱情。诚然陈坤这一次确实演得很好,可我却觉得,假如把这个角色去掉,这电影会更加好看,也更有力量。难道花木兰就那么需要一段爱情么,难道一个女人要成长要强大,一定需要一个男人告诉她这样那样吗?难道她真的需要在过尽千帆还要来一句,谢谢你文泰吗?花木兰敢于代父从军,已经是超出常人的魄力,怎么到了军队里,成长为一个统领千军的将军了,却反而连面对死亡的勇气都没有了呢?即便真的要把花木兰成长中的障碍设置为她作为女人的软弱,那么我想,一个费小虎,足够让她长大和面对一切了。
所以我只能说,电影存在的问题是出自编剧的苍白和导演的力不从心。可能花木兰这个人物千百年来被赋予了太多的美德和希望,每个人又都对她有某种情结,于是她成了道德楷模或者圣女贞德。但在我心里,即使她在战场上总是躲在最后,她依然是个英雄。其实编剧中有一点我很喜欢,就是对花木兰她爹的改动,不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而是仍然留恋战尝希望保家卫国的汉子。这一点对花木兰的性格铺垫很重要,让这个女孩的举动有了一脉相承的气质。
我也只是个女人呐。《花木兰》我很欣慰的一点,就是没有让她多么刻意的去模仿男人的动作和神态。而电影虽然给了她女儿身,却有意无意的还是让她成为了一个“男人”。再矫情一点儿的话,听到那句台词的时候,我脑子里想起的绝不是银幕上那个角色的12年,而是那个替角色说话的演员的12年。其实她也只是个女人呐。一个女人的肩膀会有多宽阔呢,一个女人的内心可以有多强大呢。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导演不知道,但是赵薇知道。
篇7:电影《花木兰》优秀观后感
最近各大影院正在热映由台湾文艺片导演马楚成编导、赵薇、陈坤这一对黄金搭档主演的由一首古诗 词走向银屏的电影《花木兰》。本人看了这部集战争、爱情 、父女情、报国心、忠孝观为一体的战争片兼文艺片。作为一名女观众,总体评价还不错,印象最深之处,如下:
《花木兰》能打动观众的情节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花木兰被妒贤嫉能的她的上级将军抛弃,她率领被困峡谷的残部与敌决一死战时唱起的那首挽歌,“人生百年,如梦如幻。有生有死,壮士何憾?保我国土,扬我国威,生有何欢,死有何憾?北地胡风,南国炊烟,思我妻儿,望我家园,关山路阻,道长且远。”置身于影院当中,良好的音响效果,制造出非同一般的悲壮和最具感染力的效果,真的让人热血沸腾,士气高昂。
马楚成导演的另一个很会煽情的地方便是片子里的一些感人场面,如带血的军牌和花木兰与七王子文泰两人在残酷的战争中,表现出的欲罢不能的真挚的爱和为了爱人可以牺牲个人的情感和生命的感人故事。对爱情忠贞,为伴侣甘愿赴死,为了国家的安宁,宁愿牺牲个人的爱情,这不正是素食爱情时代所稀缺的东西吗?赵薇和陈坤的表演,可以说是为他们在电影圈内的地位的提升,又加了一个很重的法码。
和以往的一些大片一样,在这部电影里,也有一些引起“笑场”的台词和镜头。如房祖名扮演的花木兰的同乡小虎的一句“你们两个好孤独”,还有一个副官的一句“人缘也特别好”等造成笑场一片。至于为什么在这样一部多少带些悲壮色彩的电影中会有如此多的笑点?导演马楚成透露说,这都是特意安排的,“因为《花木兰》这部电影的后半部分太悲了,观众看起来会心里很难受。所以我们特意在前半部分安排了一些搞笑的元素在里面。”导演马楚成对此认为,他并不想拍一部雄壮的大片,而是更多地突出反战主题,并且以“情”制胜。这倒也得到了部分观众的共鸣。
影片中,没有刻意把花木兰的形象高大化,而是而是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看这个战争的世界,其中花木兰对十几年战争的厌恶感和国家被侵犯又必须奋起扞卫的矛盾心理,都有所表现有所刻画,这些元素恰好是使这部片子更有别于那些只有大制作、大场面的战争题材电影的地方,也正是这些使得这部电影更具有人情味道和人文关怀,我想这应该是一部比较讨好女性口味的岁末电影。
篇8:电影《花木兰》优秀观后感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初中的时候《木兰辞》念的很熟,花木兰是我心中的英雄,代父从军,成全了自己的孝道,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很是惊叹。最近,赵薇的《花木兰》上映,蹭蹭跑去电影院,一睹为快。
不得不说,真人版的木兰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迪斯尼动画《花木兰》,你入在开始那个牵马离家,打架,偶遇,手法上有些相似。另外,由于我看的是删节版,整个的情节有些突兀,两个小时,太快了。哎,这部片子,如果去掉星星一个元素,或许会好一点,不知道编剧的意图是什么?这样的情节安排在这,相比起动画片和所谓的偶像剧,这部史诗般的电影表现力不够,不伦不类。陈坤与赵薇之间,是友情也是爱情。
最令我感动的情节莫过于陈坤为了留下大家的性命将自己交出去。这一点处理的很好,陈坤的演技更是没得说,那样沉重却淡定的眼神,用匕首放在自己的脖子上,时光的锻炼,陈坤的眼神中有了沧海桑田。曾经的纨绔子弟金燕西在时光里,蜕变。在他的心里,装下了家国天下,装下了黎民苍生。
讨厌这样的结局,我不知道在花木兰的心中,文泰死去会更伤心还是就这样咫尺天涯更伤心。在我看来,文泰那一句“忘了我吧”实在是太伤人心,在前一段文泰联合小虎欺骗木兰的过程中,木兰借酒浇愁,却也振作了起来,并不是遗忘,只是放在某个角落,好好的珍惜。最后的最后,灰蓝的天空里,枯黄的树枝占据了三分之一的镜头,木兰呆呆地站在原地,文泰就那样走掉了。这样的结局,为了国家的利益,实在让我惆怅的很。抑或是前面的铺垫不够浑厚,让我看的意犹未尽,真希望早点看到完整版的。
看电影是一次情绪的累积,画面带着音效让我们走进电影里的世界,和电影的情绪交融,洗涤心灵,我总是喜欢那些能让我思考的电影,希望以后有更多更好的电影。
篇9:电影《花木兰》优秀观后感
《花木兰》这部电影作为贺岁片,在上映前,网上已经有很多相关报道。此片,由赵薇和陈坤领衔主演。赵薇是我欣赏的演员之一,我欣赏她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圈里,从出道到现在,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真、率直和是非分明;欣赏她在演绎道路上遇到的众多争议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那份坚强和勇气,以及从容和淡定。如今,她不论在演技,还是气质上,都已从青涩迈向成熟。所以,对于此次她主演的《花木兰》,我很期待,也抱着对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无限敬佩,在年假时,安安静静地看完了这部电影,感触很多。
战争时期从军,很艰辛,也会面对许多危险,甚至随时都有可能牺牲生命。但是,尽管如此,女儿出生的花木兰在看着年迈体弱的父亲时,她仍然选择代父从军。如果没有对亲人那份厚重的爱和孝心的有力支撑,我想,她是没有勇气作出这个决定的。木兰起程从军停留在家乡的土地上回眸,那一刻,她眼里流露出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眷恋。然而,当她策马前行时的那份坚毅却又让人非常动容,原来,爱可以有这么强大的力量和魅力,它竟能让一名柔弱的女子爆发出如此让人敬佩的勇气。
男人往往是理性的动物,而女人是感性的,花木兰亦是。面对战场上的一次次厮杀和同胞的牺牲,她感伤,难过,流泪,悲痛,甚至选择逃避。
在一次战役中,木兰因为冲动和对文泰的爱,没有听从军令留守原地,而执意带军去找文泰,结果,中了敌人的计——声东击西,害死了自己的许多兄弟。在对国家大爱与爱人小爱的取舍面前,她输得一败涂地。战争的残酷,让这名已是将军的女子,泪如泉涌。看着战场上一具又一具的尸体,她悲痛,难过,自责!她不愿再打仗,不愿再当将军,只想做一名普通人,她选择了逃避。然而,因为她的逃避,却害死了文泰,她最爱的人。巨大的痛苦再一次袭来,她害怕、悲痛。每天不操练,也不出征,一味沉浸在自己的感伤和悲痛中,原来,木兰也同普通女子一样,会感伤、害怕、脆弱和消极。
直到同她一起长大的小虎找到她,骂醒她,才让她知道,从自己走上战场的第一刻起,时代、国仇家恨早已让她失去选择。尽管,接踵而来的压力和巨大痛苦让她无法喘息,但是,除了勇往直前,她别无选择。逃避停止不了战场,而害怕,只会让她失去更多。作为将军,她有责任保护士兵的安全;作为士兵,她有责任保卫国家的安全。她必须让自己强大,重新迈上战场,勇敢承担责任。否则她将会害死更多的兄弟,还可能导致国家战败、沦陷。
看到木兰重新走上战场的那一刻,我仿佛突然明白了责任的含义。作为儿女,我们有赡养父母的责任;作为妻子或丈夫,我们有互相扶养的责任;作为父母,我们有养育儿女的责任;作为公民,我们有报效祖国的责任……因为扮演的角色不同,我们所应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受人尊敬,而生命也会因此跟着鲜活起来。
木兰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冲锋陷阵和奋不顾身,使她的军队士气大增,士兵勇往直前。她变得越来越强大,她的军队也越来越强大,战争也随之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最后一次战役,因为大将军的背弃,木兰的军队被困,在没有任何粮草的情况下,与柔然军队对峙,她的兄弟被敌军俘虏。当她眼睁睁看着自己从小玩到大的好友小虎被敌人的刺刀一刀一刀刺死时,她欲哭无泪,悲痛万分。但是,她却必须强忍住心中的万分悲痛,同活着的兄弟一起,勇敢继续坚守。那时的她,已经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学会顾全大局、坚强和理性,她没有再让个人的情感左右自己的决策。
“士兵可以叛我,将军可以弃,但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听着木兰铿锵有力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我震撼了,深深感受到了她内心那份强烈的爱国精神。这,是一种大爱,一种超越时空的爱,而且无私,它让木兰力量强大,英姿飒爽,光芒四射!
真正爱国的人,懂得自强不息,懂得背靠家乡和祖国,勇敢面对未来,面向世界!就如昂首在柔然大军面前的花木兰。
为了百姓,为了国家,为了和平,当木兰亲手将自己最深爱的人让与柔然公主的时候,我看到了她的伟大和无私,看到了她作为将军的魅力和气度。她是一名将军,更是一位女中豪杰!
小时,我和哥哥一样,有一个军人的梦。那时,我不懂,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梦,也不懂为什么直到今天,我还是如此向往这个梦?原来,军队可以让人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坚强,学会勇敢,学会爱国!而一名真正的军人正是集责任感、坚强、勇敢和爱国一身的人。
然,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军人,但是,我们却能把军人的品质——责任感、坚强、勇敢和爱国作为一生追求的信念,努力让自己对爱人、亲人、家庭的小爱向大爱转化,这样,我们的心灵会像大海一样容纳百川,我们的生命会像阳光一样绽放光芒,我们的人生会像图画一样色彩斑斓!
赵薇饰演的花木兰,让我对我国历史上的这位女中豪杰,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敬佩,也将让我迈在人生道路上的脚步变得越来越沉稳和有力。
篇10:电影《花木兰》优秀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花木兰》这部电影,影片的内容感人,主要讲了:
在北魏,有个从小学习武术的女孩,名叫花木兰。她不忍心让身患重病的父亲上阵,就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她刚进军营时,就因为武艺精湛,被副营长文泰所注意。某天,胡奎的玉佩不见了,命令全体士兵脱衣搜身,正当花木兰的身份快要暴露时,她居然说是她偷的,才免去了脱衣。但她将被砍头。一场战争开始了,文泰顺势吧花木兰救了出去。而花木兰却把对手的首领给杀了,升了官。经过一次次的战斗,最终花木兰得知,原来文泰是皇上的儿子,原来以前皇上是想磨练一下自己的儿子。最后和平了,文泰回到了自己的皇宫,花木兰也回到了家乡,和父亲一起生活。
看了这片电影,我想起暑假里发生的一见事。那天我出去买东西,看见一个十多岁的儿童,推着轮椅,上面坐着的是自己的奶奶。他边走边帮奶奶讲自己发生的有趣事情,哪个小男孩时不时问一问奶奶饿不饿,渴不渴,如果奶奶渴的话,就会去给奶奶去买水,他为自己的奶奶干了许多事,但他的脸上还是满溢着笑容。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长辈,但不见得每个人都会孝敬长辈。花木兰就是一个孝敬长辈的好姑娘,好例子,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都应该向她学习,做一个孝敬长辈的好儿女,好孙女。
篇11:电影《花木兰》优秀观后感
《花木兰》是一篇古代的电影,很多孩子看了这篇电影之后,就非常孝顺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因为花木兰的爸爸病得很厉害,花木兰就自做主张,男扮女装,上阵杀敌。
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作花木兰,身为花家的大女儿,花木兰在父母开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带来荣耀。不过就在北方匈奴来犯,国家正大举征兵的时候,木兰年迈的父亲竟也被征召上战场,伤心的花木兰害怕父亲会一去不返,便趁着午夜假扮成男装,偷走父亲的盔甲,代替父亲上战场去。花家的祖宗为保护花木兰,于是派出一只心地善良的木须龙去陪伴她,这只讲话像连珠炮又爱生气的小龙,在一路上为木兰带来许多欢笑与协助。从军之后,花木兰靠着自己的坚持的毅力与耐性,通过了许多困难的训练与考验,也成为军中不可或缺的大将。然而,就在赴北方作战时,花木兰的女儿身被军中的同僚发现,众家男子害怕木兰会被朝廷大官判以欺君之罪,只好将她遗弃在冰山雪地之中,自行前往匈奴之地作战。幸好在这么艰难的时刻里,木须龙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不时给她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而凭着一股坚强的意志与要为花家带来荣耀的信念,木兰最后协助朝廷大军抵挡了匈奴的来犯,救了全中国。
记得那次,爸爸因为生病不能去上班,我就在家里照顾爸爸,我就把板蓝根拿出来给爸爸吃,爸爸开心得笑了......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我心想:中饭吃什么好呢?我就打算到小区门口去买沙县小吃,我就飞快得跑到了沙县小吃买了两碗鸡腿饭和一碗乌鸡汤。
我们都要尊敬长辈,我看完《花木兰》之后,我知道长辈遇到了生病之类的问题,我们就要去帮助他。
篇12:电影《花木兰》优秀观后感
战场上,到处横七竖八地躺着尸体,有柔然的,也有魏国的,地上还淌着一滩一滩的血水......
这是电影《花木兰》中的一个场景。这部电影是我在回成都的火车上看的。它主要讲述了在北魏时期,柔然部落联合各部落进攻魏国,于是魏国向军户征兵。花木兰从小习武,便代替年老多病的父亲女扮男装去参军。在军队里,她见到小时的伙伴——小虎,又结识了一个新朋友——文泰。她的武功、勇猛、智慧使她屡建战功,步步高升,营主、将军、大将军,最后辞掉官职,衣锦还乡,去照顾那个在台阶上等了她十多年的老父亲。
影片中有许多镜头令我难忘,它们在我心灵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难忘花木兰穿着军装,骑着马,深情地望了家一眼,就去追赶部队......
难忘花木兰提刀砍杀好不容易被制服的柔然大将,却优柔寡断,于心不忍,听见文泰大喊“快砍!”才狠下心来,用力一砍,鲜血四溅,同时花木兰的泪水也跟着涌了出来.....
难忘花木兰勇猛冲去砍杀四周救驾士兵,直奔主将......
难忘小虎和一些战士为了掩护花木兰等人撤退,任凭刀砍在他们身上也不哼一声,直起伤痕累累的身子,英勇牺牲。真是感人肺腑,火车上许多人和我一样,豆大的泪珠像断了线的珠子般不住地落......
还难忘文泰——七皇子拓拔宏,为了兄弟们的安危,放弃自己的生命,甘愿被俘虏;花木兰为了整个国家的安宁,放弃自己的幸福,让文泰与柔然公主成婚。这是舍已为人的真正体现啊......
看看影片中的花木兰,明知上了战场多半会死,也不让多病的父亲去送死。而我呢?为了一点小事情大吵大闹,和妈妈顶嘴,常常惹父母生气。唉,想起片中孝顺的花木兰,我真是惭愧极了。
我要学习花木兰的勇猛、智慧、孝顺,学习文泰的舍已为人,学习小虎的为国牺牲……
篇13:电影《花木兰》优秀观后感
对商业大片向来不感冒,介于赵薇最近出现的通告里形象都不错,令人眼前一亮,介于时尚杂志对赵薇和陈坤同窗情如火如荼的炒作,今天抽空看了下这部花木兰,还 是那句话,每部影片都有硬伤,编剧基本都是脑残,但若一部影片能让观众同悲同喜,那就算是成功了,花木兰即如此。
一:家教很重要。木兰从军,初衷为尽孝,片中对木兰的父亲并无作太多描述,然而不难看出花父定是个热血男儿,他教训木兰道:要打,下辈子投个男儿身去战场上打!
二:可杀不可辱。“丢玉佩”事件,冒认偷玉之罪,情愿被砍头也不能受搜身之辱。
三:花木兰的爱情,关于这个,有很多负面评论,也是,如今的电影不来点爱情是怎么都折腾不下去的,我抱以此成见看片,最终也能被感动,是所谓的大爱无边。木兰与文泰,沙场并肩作战12年,相互扶持,生死相依,日久生情,此为小爱,这等小爱导致文泰被困时木兰竟不听军令为了救他却令守护粮草的将士死伤无数。花父说过,战场上不能有感情,木兰就在这样的爱情和面对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的痛苦中挣扎,她选择了逃避,而文泰,不惜脱下将服,躲在士兵里,以自己的死讯来逼着木兰面对现实的残酷,将满腔的儿女柔情化为坚定的信念,逼着她一场场的仗打赢回来,成为真正的将军,那时,她为信念而战,为安宁而杀戮。这种信念,在峡谷被困时得到升华,“士兵可以背我将军可以弃我但我花木兰 绝不背叛国家!”那刻,我心撼动。孝父忠爱者才能效忠国家啊,纵使所有的信义已背弃。
再往后文泰为保木兰亮出自己的王子身份,木兰遣散军队只身营救文泰到两人回朝,都处理得太过潦草了。
最后的结局没有定格为大团圆,倒是觉得编剧做对了,木兰和文泰将自己的儿女私情转化为对国家的忠义大爱。是让生命归于平凡,还 是将信念坚持下去,忍小爱成大爱,木兰和文泰早在沙场,就已有答案。
最初,我是以消遣的心态看的,看得马虎,影评也写得马虎,片中不乏动人的桥段,赵薇和陈坤的演技是越发成熟了,而关于爱情,想说的是,若你爱他,会希望他好。
★ 花木兰观后感
★ 花木兰电影观后感
★ 花木兰台词
★ 花木兰影评
★ 音乐花木兰说课稿
花木兰观后感精选优秀(锦集1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