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醉美天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世界是平的》读书心得个人领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世界是平的》读书心得个人领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目录
篇1:阅读世界是平的领悟读书心得
阅读世界是平的领悟读书心得
一般人是这样吧,尽管我身边的人是这样。
当我知道这本书的时候,我向身边的人问起,有没有看过这本书?答案一律是“NO”。可能是我们这一类人不是看这种书吧,上网搜了下简介是属于“经济哲学”类的,的确,平时我去图书馆也不会看这种书,一些什么美国经济全球畅销书的,或者只有在电影中的外国佬才会去翻这类书本吧。我看它的原因,是因为何老师要我去看看。
看毕!的确不是我们这一类人的看到书,或者也是经管类专业看会去看的吧。一本经济类的书,光是翻翻目录就可以放下了,然而,我今天早上把它打印了出来,看了一个早上,看完了!这是一本讲述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书。全球的合作,通讯的发达,信息的共享,等等都把这个世界铲平了,任何小公司和大公司,甚至是个人,都可以站在同一个高度里看问题,去竞争,在同一个平台上利用全球共享的资源。能发现和利用这些资源的,并能利用它,制造自己的特色出来,可以说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继承和发展。。。这是这本书的内容,其实说出来大家也许会觉得无味。这类书都这样子,由外国直译过来没有趣味性可言。但是,对于我来说却真的把他一字不漏地,看完了(是我的那个版本)。
世界是平的,我们的却没有好好把握。
看过一次后我还不是很明了里面的经济学知识,也有版本问题,但这并不重要,因为我从中找到我需要的信息。
对比于我们的现状,似乎是完全处于一个“白痴”的阶段。因为我们不了解当前世界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发展,以及世界的每天都在发展。总是有种感觉,这个“全球”的概念离我们很远,有些人的方向局限于自己的家乡、珠三角、广东省、华南地区、中国?其实,我们却没有想过,全球这个概念,然而,现在世界真的是平了!
离我们较大的资源,就是网络这个东西。但是我看到我们使用的,仅仅是娱乐这一个方面。完全沉迷于一种“白痴”的状况。这个也是老师在提的“那一种”人。
这怎么不会关我们的事呢?起码,我们现在已经是20来岁的人了,我们是有思想的,你怎么不想象一下外国的这个年纪的人已经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他们入学的时候在看这些书,而我们却是在看学生手册。咱们中国还有这么多的人都是这样子?好吧,我们从来没有想过,那么请自己去梦想一下,做一下梦,自己接触世界的.情况。而不是小小地呆在一边。
当然我们还是有那么地一部分人在努力,就是大家认为把你觉得繁琐,不可能做到的事交给他们办的那一部分人,他们有能力去实现了这个资源共享的功能。他们也会给自己的国家、家庭带来幸福。至于其他人?可能就是成为将来的某一个劳动力吧。那么作为中国的新一代,作为中国的未来,我们只能看这一部分人了...而其他有那么多不知道的人实在是可悲,记得老师说过,你想做你爸妈那样的人吗?我自己是没想过的。而我不如我们反过来地问自己,你有想过你儿子将来和你现在一样吗?你也不能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吧?我们自己本来就是这个时代的人。
写到此,突然想起了一个小对话:
记者问:你为什么放牛啊?娃娃答:为了攒钱呗!
记者又问:那攒钱干嘛呀?
娃娃说:为了讨老婆。
记者继续问:为什么要讨老婆呢?
娃娃又答道:为了生娃!
记者追问着:为什么要生娃呢?
娃娃思考了几秒,答道:为了放牛啊!
我们能做什么?
每个人都会说,我很平凡,又不平凡。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共性和个性,但是假如你的一生事只是在做一件平凡的事,些平凡人做的事。那么,就算你多么自命不凡,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凡人。宇宙中一粒小小微尘。我现在也很难说出是要做什么才算是不平凡。我也没有这个能力去分辨,因为我也曾是和大家一样的迷茫一类,或者到时候毕业走到社会上对于就业感到更多的迷茫。但是,还有一年时间,在这一年时间里,我应该会看到多,会改变,因为我现在已经发现自己的目标了!总之我也希望大家能加快自己的脚步,寻找到一条合适自己的路:虽然不确定哪条路适合我们,喜欢哪个方面,但是我们可以排除那些我们不喜欢的。。。还有就是时间很宝贵。
较后,在此乱写了一篇读后感,文学水平不好但是我能写下我要说的。世界是平的,我也能够去接触那些遥远的地方,世界现在每天都要在发展,我不知道你懂不懂我在说什么,不过在你打瞌睡的时候,世界已经在不断地创造财富了,当然这个和你没关系...。
世界变得平坦,是不是迫使我们跑得更快才能拥有一席之地?
篇2:世界是平的读书心得
这本书是我的语文老师推荐我看的,老实说,近一个星期的阅读,很多地方是囫囵吞枣,有的地方甚至根本看不懂。这本书与其说是介绍经济全球化,不如说是一本以经济全球化为主题的长篇新闻通讯。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起初我的脑子是一片混乱的,感觉就像在看一份电子产品说明书,篇幅长、计算机专业术语过多。世界上使用电脑的人越来越多,但并不表示所有的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像当计算机操作系统是DOS时代时,计算机的使用率远远低于WINDOS问世后的普及率。而看此书,有点像在DOS时代使用计算机。但是,托马斯弗里德曼不愧是读者身份,他用几近煽情的手法、生动的事例和大胆的想象来解读经济全球化,让我不得不被这汹涌而来的经济全球化所镇住,同时也深感自己知识的匮乏。
世界被十辆推土机推平了,各肤色各人种的竞争机会平等了。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向读者阐述了可能大家都在经历但却没有认真思考或意识到的一个问题:世界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科技、政治和经济革命正在消除各种壁垒,让世界变得更加平坦。平坦后的世界,竞争环境变得公平了,大家的机会也都渐渐变得越来越均等了。等等这些观点都在启发人们思考该如何面对这场正在发生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全球化变革,如何调整自己来迎接这场变革。书中的观点认为,我们正处在全球化的世界里,将我们带入这个新时期的动力既有地理、政治的因素,也有技术方面的进步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生产创新模式。正如今天的印度之所以能在公平竞技场上大揽知识含量高,收入回报丰厚的IT行业和电话服务业外包,是因为在世界还没有完全被铲平的时候,他们培养了大批的理工精英,他们懂得开发人的脑力。
《世界是平的》告诉我们,竞争的平台已经被推平了。试看今日的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免受竞争所带来的冲击,可以不享受因为合作所带来的极大丰厚的回报。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竞争与合作,因为竞争与合作带来了整个世界的变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传播。
我非常赞赏法国生物学大师巴斯德说的:“幸运眷顾准备好的人”。这本书再次提醒了我,在铲平的世界竞技场上,我该如何提高自己,让自己永远保持很强的竞争力。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平坦的世界的精神内涵是每一个劳动者将逐渐对自己的铁饭碗、风险和经济安全负责,而政府和企业只是帮助人们形成这种能力。”
所以我必须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知识,尤其是电脑方面与自己工作和业余爱好有关的新技术、新软件;不断地巩固已学到的知识;不断地了解世界的新动向和潮流,同时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水平。一句话:准备好自己,随时迎接新的挑战。
篇3:世界是平的读书心得
几年前我就购买并阅读了《世界是平的》(9月版)。这几天,我将该书翻出,对照新出的《世界是平的(内容升级和扩充版)》再读了一遍。同时又重读了同一作者的《世界又热又平又挤》(湖南科技出版社,4月1版)感慨颇多。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圆的、平的、方的,还是其他的?
作为三届普利策大奖获得者、《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我很佩服他为这本谈论全球化的书取了一个非常好的书名“世界是平的”。地球人都知道地球是圆的,而托马斯·弗里德曼则公然宣称“世界是平的”,非常抓人的眼球。凡是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人都会觉得奇怪:“地球明明是圆的,啥时候变平了?他为什么这么说?”好奇心促使大家不由得要亲手去翻翻,看看真相。实际上,托马斯·弗里德曼是在偷换概念了。
托马斯·弗里德曼借用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向世人宣布“地球是圆的”这一伟大事例。“地球是圆的”指的是地球的外形。托马斯·弗里德曼从印度的旅行开始,带领读者步入发现之旅,一一阐述“世界是平的”。他所指的“世界是平的”并非地球的形状,而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世界已经因技术进步而变得“平坦”和“平等”,技术革命铲平了全球经济大舞台,使得世界上如此众多的人能够在上面竞争、联络、合作,各个国家(当然也包括中国和印度)可以与发达国家同场竞技。
似乎高深的“全球化”问题,在他的笔下变得清晰了。导致全球化的因素主要有:一是个人电脑的出现及普及;二是因特网、万维网和网络浏览器的使用;三是软件和传送协定的革命;四是计划体制的消亡和柏林墙的倒塌。他让我们知道:全球化就在我们的身边。可以说,想要了解全球化,《世界是平的》是一本不可或缺的书。
就“世界究竟是怎样的?”问题,不少人在读完该书后都提出了疑问,我也不例外。作为中文译者之一的何帆,他所写的“译后记”的副题就是“世界仍然是崎岖不平的”。托马斯·弗里德曼作为当今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记者之一,对于读者的意见是十分清楚的,因此,他在内容升级和扩充版“地缘政治与平坦的世界”里,特意加上了一章“不平坦的世界:禁止使用枪支和手机”。
针对“平坦”问题,托马斯·弗里德曼在20新出的力作《世界又热又平又挤》里,还专门作了说明:“那么什么是平坦呢?当我写《世界是平的》这本书时,我当然不是说世界真的变平了,或者说我们在经济上都不相上下了。这本书所指的是20世纪末期在技术、市场和地理政治事件的共同作用下,全球经济的平台已经被犁平了,越来越多的人在越来越多的对方加入到全球经济中来,其中不少人步入了中产阶级。”
在《世界又热又平又挤》这本书里,托马斯·弗里德曼就“世界是平的”作了引申:“这个世界也出现了问题:它变得太热、太平坦、太拥挤;也就是说,全球变暖、世界各地中产阶级的迅速涌现及人口的快速增长,这三箭齐发,可能危及地球的平衡。”从而提出,世界需要一场绿能革命。
写到这里,我所思考的问题:“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应该说已经有了答案:“世界是平的,但太热、太平、太拥挤。”
篇4:世界是平的读书心得800字
他还指出,由于市场的全球化,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使这个世界的经济敏感得比流感来的还快,比禽流感的传播还要迅猛。有点像“蝴蝶效应”。或者你仰天长叹一口气,就引起了“卡特尼娜”飓风。你跺一跺脚,就引发了“东南亚海啸”。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千丝万缕,越来越荣辱与共。由于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可能我们已经不能辨别世界500强企业到底是哪个国家的。
弗里德曼对环境问题也表示了高度的关注,指出引起环境问题的原因是经济的不合理发展,但同时指出解决环境问题还是得靠科技,人类必须走一条科技进步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的道路。
这本书我没有全部读懂,只是了解了大概,但还是收获了紧迫感。这种紧迫感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逼人,同时又是如此的令人兴奋和激动。我真实的感受到了全球化浪潮是如此汹涌澎湃,也领略到未来是多么充满激情与挑战!
国家要强大,必须要走出狭隘,走出在世界低端市场徘徊的囹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是得靠人才。正如那句话所说——21世纪需要的是什么——人才!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如果缺乏全球战略型的人才,无疑是个巨大的硬伤。企业缺乏全球化视野的人才,就难以在经济发展浪潮中站稳,国家缺乏全球视野的人才,就难以在世界范围内把握自己的命运。
再说到我们极其平凡的工作和学习,也同样不可缺少竞争与合作的因子。我们每天从事简单而又繁重的工作,在这个看似简单平凡的工作中同样蕴含着竞争,从各人的工作态度到责任心,从个人的学习能力到工作技能无不打上竞争的烙印。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场所,任何时候谁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谁就能享受胜利者的喜悦,而事实就是,只有那些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工作勤勤恳恳,具备了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而那些缺少责任心又不具备学习能力的人,将在竞争中败下阵来,最终淹没在前进的滚滚洪流之中。同样,这个世界不能只有竞争而没有合作,只有竞争的社会是一个残缺的社会,是一个无序的社会,竞争与合作是完整世界这个硬币的两面,缺少了那一面都不行,只有通过合作加强各自的优势,发掘自身的潜能,竞争才会充满人性的光彩,才可能带来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繁荣。
我们的日常工作与学习同样是如此。纵观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哪一个不是生活在集体之中,又有谁可以离开团队而独自工作生活?因此我们就要具备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和能力,一起去打造事业的辉煌。而这一点似乎是我们最为缺少的,我们习惯了“各人自扫门前雪,何管他人瓦上霜”,而这一陋习不知使得多少人变得鼠目寸光,看不到世界的广阔无边,我们习惯的“同行相忌”又使得多少人心中只有小我而无他人的存在,变得自私自利心胸狭窄。如此陋习必须革除,必须改变。这就是本书所要强调的其中一点。
中国在 年加入WTO,这一结果直接的影响就是,我们中国人有了更多的机会,也有了更多的来自世界各国同行业者带来的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问题同在的历史关头,我们只有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把自己融入到整个社会之中,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才是面对“平坦的世界”的惟一明智的选择。
正像作者在书中所述——“平坦的世界的精神内涵,是每一个劳动者将逐渐对自己的饭碗、风险和经济安全负责,而政府和企业只是帮助人们形成这种能力。”因此,我们惟有不断的学习,努力地工作才能在平坦的世界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否则只能又一次被世界所抛弃,被国际规则所淘汰出局,这对民族、对自己只是一种悲剧,没有人会因此对你怜悯和关心,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世界发展的规律。
篇5:读书心得: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在的时候就畅销,当时就有一种买来阅读的冲动,可惜一直都没有时间。前不久公司作为活动的一部分推荐给每一位党员,才有幸拜读此书。本书结合当今世界技术、经济、商业等方面的情况论述了“世界是平坦的”这一论点。作者运用高超的技巧、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新闻工作的经验大胆的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预言21世纪各国、各组织、各民族在共享资源、共享技术、共享资金的平台上公平竞争。 个人终端产品的普及和网络的铺天盖地为全世界搭建了优良的平台,有关数据化的产品都可以方便的`外包给其他地区,李嘉图的经济理论在原先的基础上得到了推广。娱乐、服务型产品的需求能够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进一步增大了市场的空间。产品的实现可以拥有更低的成本,从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然而,美国IT业的优势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正逐渐消失。印度和中国的技术人员通过短期的培训可以拥有相同的技能竞争力,同时具有相对低的生活成本和劳动报酬。 世界是否真的会因为技术上的发展而变得平坦?是不是拥有了画笔,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画家呢?译者的观点是世界依然是崎岖不平的。除了技术上的因素外,宗教、文化、历史的因素并未考虑。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类观点的变革也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的。网络的迅猛发展也许只能带来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并不能改变资本的逐利性,更不可能改变社会阶层。
篇6:《世界是平的》读书心得2020
春节期间,抽空读了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书。
乍听到书名,或许很多人都会疑惑,世界分明是个球体,怎么可能是平的呢?其实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全球化发展和演变进程,以及全球化对现代世界的影响。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过去因为信息不对称、资源禀赋差异、经济政治制度的限制等因素,致使世界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人们在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时是不平等的,是无法实现充分竞争的,但是随着Windows操作系统的建立,互联网的发明,外包、离岸经营、产业转移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供应链管理的日益发达,数字移动科技的应用等等,使得全球资源和信息高度共享,科技变革和进步正在消除各种壁垒,世界各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平台被彻底推平了,个人
和企业可以很容易的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和合作。
书中将全球化进程划分为三个伟大的时代:第一个时代(全球化1.0版本),从哥伦布航海开启世界贸易开始,这一时期全球化是由“国家”的力量在推动,世界变圆了;第二个时代(全球化2.0版本),这一时期“跨国公司”扮演着全球化的重要角色,世界变小了;第三个时代(全球化3.0版本),全球化将以个人为主,在全球范围内合作与竞争,以至将所有竞争的平台变为平地,世界变平了。
看了这本书,对我有两点最大的启发:
一、当前这个变平的世界给每个人提供了非常好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如果没有成就的话,不能怪没有机会,而是自己没有行动。
国外有个年轻人发现苹果公司与IPOD(MP3播放器)配套的耳机很漂亮,但是它永远只有一个颜色——白色,于是他想,如果我能生产出各种与机身颜色相同的耳机肯定会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于是他上阿里巴巴,找到了中国浙江的一家公司提供设计,找到了广东东莞的一家公司进行生产,设计加生产的成本很便宜。有了产品后,他又找到亚马逊,通过亚马逊遍布全球的网络将他的耳机销往全世界。在这个平坦的世界里,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和想象力,世界上的所有资源都可以为你所用。
二、要有合作的心态。
我觉得,二十年前可能竞争比合作重要,但在全球化程度非常高的今天,合作可能比竞争更重要。
在美国,但凡达到一定规模的公司,几乎没有不将他们的业务进行外包的:美联航、西南航空等航空公司将他们的后台管理和售前售后服务外包到印度;微软、英特尔、IBM、戴尔、惠普等IT企业将他们的研发外包到印度和中国;NIKE、NEW BALANCE、CONVERSE等体育用品制造商将他们的生产外包到中国和越南;思科、GE、朗讯等电信电器将他们的研发中心建在印度;甚至在美国还兴起了这样一种潮流,大量白领将他们日常工作中比较基础的一部分外包到世界各地,他们在中国或印度找一个助理,每天下班前通过email将工作分派给位于中国或印度的助理,由于美国与中国和印度有12个小时的时差,美国人晚上下班时中国和印度正是早上上班时间,这样美国的白领们睡一觉之后第二天早上一醒来,他们需要的工作成果已经躺在他们的邮箱里了,他们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不间断的工作……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当今这个世界,除了想象力不能外包外,能外包的基本都外包了,各项工作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外包到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部分工作又从发展中国家外包到中东和非洲一些欠发达国家。可以说世界各国不管是经济也好,文化也好,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已经密不可分,必须进行合作。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同样必须富有合作精神。没有一个人是全才,我们每个人不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多优秀,但也只是中谷海运这艘航母上的一个零件。一艘巨轮平稳运行需要千万个零件精密无间的合作。这是一个英雄退位、团队进位的时代,万人齐划桨,才能开大船!
篇7: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读书心得
最近阅读了《世界是平的》一书,书中托马斯·弗里德曼描述了当代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科技和通信领域如闪电般迅速的进步,使全世界的人们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竞争更加激烈,是否能让全球的资源为你所用,是你能否在这个平坦的世界上立足的标准。
托马斯·弗里德曼把全球化进程划分为3个伟大的时代:第一个时代(全球1.0版本),从哥伦布起航开启世界贸易开始,这一时期全球化是由“国家”的力量在拓展,世界变圆了;第二个时代(全球2.0版本),这一时期“跨国公司”扮演着全球化的重要角色,世界变小了;第三个时代(全球3.0版本),这一时期的全球化将以个人为主,在全球范围内合作与竞争以至将世界变为平地,世界变平了。
书中的观点认为,世界变平了,在全球化3.0时代,个人取代国家和公司成为全球化的主体,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和想象力,世界上的所有资源都可以为你所用;世界变小了,从小型变成微型,“光缆把全世界都连结起来,在没有刻意计划下,班加洛成了波士顿的近郊”;竞争在加剧,几乎所有的生产乃至服务都可以外包,借助外包,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竞争与合作,因为竞争与合作带来了整个世界的变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传播。
我们工作中同样不可缺少竞争与合作的因子。我们每天从事这简单而又重复的工作,在这个看似简单平凡的工作中同样蕴含着竞争,从各人的工作态度到责任心,从个人的学习能力到工作技能无不打上竞争的烙印,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场所,任何时候谁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谁就能享受胜利者的喜悦,而事实就是只有那些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工作勤勤恳恳,具备了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而那些缺少责任心又不具备学习能力的人将在竞争中败下阵来,最终淹没在前进的滚滚洪流之中。同样,这个世界不能只有竞争而没有合作,纵观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哪一个不是生活在集体之中,哪一个可以离开团队而独自工作生活的。因此就要具备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和能力,一起去打造事业的辉煌,而这一点似乎是我们最为缺少的。
世界是平的,这是一个“个人插上插头就可以大显身手”的时代,本书传递给我们更激烈的生存竞争和压力信息的同时,也点燃了照亮我们职业发展道路的火把:如果你能够化全球资源为你所用,那么世界就是你的;如果你对全球化视而不见,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你赖于生存的工作就被外包了。正如书中所言,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除了想象力什么都可以外包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居安思危,加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拓展视野,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工具,提升自己对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整合能力,提高自己的沟通、协调、控制和把握别人需求的能力。从这本书里,我收获到了紧迫感,作为一个为国家建设的一份子,我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知识,不断地巩固已学到的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努力工作才能在平坦的世界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世界是平的》一书主要阐述的其实就是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本书结合当今世界技术、经济、商业等方面的情况论述了“世界是平坦的”这一论点。作者运用高超的技巧、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新闻工作的经验大胆的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预言21世纪各国、各组织、各民族在共享资源、共享技术、共享资金的平台上公平竞争。该书中描述了一个因技术进步而变得“平坦”的世界,这个世界中有美国这样的发达工业国家,也有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但不管哪一类国家,都无可避免地主动或被动地走进了一个全球化、地球村的时代,企图阻挡或忽视全球化进程的,一定难逃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通过对作者观点和论述的把握,使我对于“世界是平的”这一观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由此,对于我国、一个地区和个人在当今世界应当把握的战略机遇、顺势而为也有了一些领悟。
篇8: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读书心得
近年来,一直在倡导大家多读书、读好书,从而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长期以来的读书过程中,我也的确得到了很多快乐,有很大的收获,尤其是当书中的观点准确地解释了心中的迷惑,或者完美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时,那种喜悦的确是无以言表。
去年开始,我接触到了《世界是平的》这本书,老师当时引用其中的观点,说明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以及要具备的一些要素。后来我断断续续地看完了这本书,心中也的确有很多感触,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总体感觉和主要知识点。
总的感觉是宏大、新奇,甚至震惊,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平时接触不到的世界,提出了种种超乎我们平常的思维内容和思维习惯的论点。尤其是,作者弗里德曼将许多很新鲜但是我们并不陌生的现象,从另外一种特殊的视角、以另外一种特殊的思路将他们编织在一起,并揭示出一个正在发生的深刻的而又令人激动的变化--全球化趋势。这一点,使我在看书的过程中,特别为之所震惊,或者说是使我不断有所感悟。
他提到的这些现象包括:1、柏林墙的倒塌及Windows操作系统的建立。2、互联网时代的到来,Web的出现和网景的上市。3、工作流软件,让你我的工作相互对话。4、上传、驾驭社区的力量。5、外包。6、离岸经营。7、沃尔玛。8、内包。9、Google及其他搜索。10、数字的、移动的、个人的、虚拟的类固醇。
这些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都有耳闻,或者是正在亲身经历,但是就是这一件件看似独立的事情,被弗里德曼以一种宏观的思维将其系统化、理论化,而且以其长年以来作为一名记者所具有的视角、视野和积淀,将其归结为十大动力,这些动力的后果就是--世界变平了!他认为,世界变平的过程是在这10个主要的政治事件、创新活动和公司的合力下完成的,没有人能在这个过程中停下来休息。然后他就详细的讲述了这十大动力,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带来的各种新型合作方式。在他论述的过程中,我感觉就像展开了一个博大的画卷,将这段世界发展的历程展现在我们面前。
弗里德曼还在书中将全球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前后,是劳动力推动着这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这期间世界从大变为中等。
“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20年一直到2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这其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这期间世界从中等变小。
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软件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让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只要有宽带,只要有雄心,不管你在哪里,都不会被边缘化。因为,竞争的立足点变平等了,小虾米和大鲸鱼可以平起平坐了。即使在家里开一个工作室,一个人也可以和大企业抢生意。同样的,大企业也可以比小公司更灵活,更细腻。从前做梦都没想到的,今天不只变可能,甚至是必要了。新一波的全球化,正在抹平一切疆界,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
他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世界未来的方向,“全球化3。0”将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每个人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的方式。不论是政府部门、商业部门、社会部门,各行各业的管理者、员工还是自由职业者,概莫能免。因此,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二、关于个人与社会,时间点与时间长河
他提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的历史阶段的人们有不同的使命。人类的发展是生产力在不断提高的过程,再加上人们不断追求物质财富的天性,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来来为直接创造财富,同时又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虽然从微观的操作层面来说,个人的命运和社会发展的命运有可能存在很多的随机性,但是宏观上,整个大的角度来说,这个规律不可违抗。用一个例子来阐述,就是带来“地球是平的”的理念的是信息宽带技术,正是技术的发展成就了各种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这是历史的潮流,个人无法更改。我如果没有顺应历史潮流,就必然被淘汰。即使我顺应了潮流,还要看我到底是怎么做的,做到了什么程度。许多事情,太拘泥于自己的小视角,经常是坐井观天,庸人自扰,而一旦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来看自己的这一小段过程,就会感到一种开阔,一种宏观,而不那么被一时的得失所困扰,所迷惑,从而更清楚自己的使命和目标。
三、关于好奇心与热情
他在提到人们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承担这些工作时,讲到了四点,其中之一是:在平坦的世界里,智商依旧重要,但是,好奇心商和激情商更为重要,他认为,好奇心商+激情商大于智商。一个拥有学习激情和好奇心的孩子会比一个更高智商但是缺乏激情的孩子进步更快,因为好奇心强同时又拥有激情的孩子通常都善于自我学习和自我激励,他们总是能够学会如何学习,特别在平坦的世界让人们可以上载和下传的情况下。而且如果你自己没有激情,就不可能点燃别人的激情之火。这是我第二次看到类似的话了,在杨澜为一本书《娱乐没有圈》的序中,她说:“我同意这样一种说法:这世界上成功的人往往具有两种共同的品质——单纯与热情。唯单纯能专注,唯热情可持久。”当时就特别有感触,身边也有这样的人验证着这样的论点,在平时的工作中也是深有体会。这次在这本书中又印证了这样的观点。激情、热情,异曲同工,也可以把它们看作我们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它也这是在全球化趋势下应该具备的一种要求。
四、关于瞪羚与狮子。
书中还引用了一个小故事:在非洲,瞪羚每天早上醒来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每天早晨醒来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追上跑得最慢的瞪羚,否则就会被饿死。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羚羊,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我们现在的工作看起来似乎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人来竞争,来抢夺你的职位,但是若是心中没有危机感,知识与技能停步不前,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在不久的将来,很难说会遇到一种什么情况。
《世界是平的》让平素自认为很了解世界的人们更加认识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更加了解了世界,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挑战与机遇。忽然想到了儿子曾经一本正经的说过的一句话,出处是他最喜欢的郑渊洁童话:“宇宙是一个谜,是一个有谜底的谜,但是人们还不知道谜底;人类也是一个谜,是一个没有谜底的迷,但是人们都以为自己知道谜底。”其实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自己内心的世界,看似明白,其实仍是一个个的谜,或多或少的被解开了一些,很多仍是不甚清晰。这本书以一种宏观的思维,给了我们许多认识世界、解开谜底的方法,也以一种崭新的视角给了我们一些问题的谜底,但是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知道的谜底,他们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会慢慢去解开。
篇9:《世界是平的》读书心得篇1200字
假期下载了《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这本书,一拿过来看到书名就很疑惑,世界怎么是平的呢?无论是从地理天体来看,还是从人类发展史来看,都不是平坦的啊。
随手翻看了几页,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来自美国《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多次获得普策奖的他曾做过多年的国际专栏作家,并有机会到全世界进行采访和观察。可是给我的第一感觉,本书像是一本商业学类型的书籍,对我们教师有什么用呢?
随着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才发现这本书是当前畅销全球的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书,并不是一本完全的理论书籍,相反它可以让你在阅读的乐趣中了解经济全球化,并使我们这些热血的80后一代能够站在时代的浪尖感受着今日世界奔跑着的辉煌。
做过多年记者的他,虽然并没有经济学家那样专业的学术剖析,甚至他对全球化的理解也过于随意,但这并不能影响我们从作者的近乎煽情的创作手法里感受全球化所带来的紧迫。但这可能恰恰会是我们用对待一篇小说的心态去品读全篇,因为对于大部分的读者来说,要看完整整的一本经济学著作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本书把全球化的演变分成了三个主要的世纪元。这三个世纪元分别为全球化1.0,全球化2.0和全球化3.0。在这三段时间里世界由大尺寸缩成中尺寸,又由中尺寸缩成小尺寸,最后缩成了微小。进入20年以后,世界进入了第三阶段,这一切都将对国家,公司和个人产生深刻影响。而且推动全球化的力量不再来自国家,企业,而是来自个人。在3.0里,个人的力量将不断增大,不但能进行全球性的合作,还能参与全球性的竞争。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忽略了人才的发展是没有前途可言的。
作者在书中尤其地提到了今日的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与我们的合作,并将它看作是本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现如今我们本国自己的产品已经从低级发展到高级直到现如今的高科技产品。今后我们不仅要中国制造,更要中国设计。加入WTO,接受国际法律和商业标准的保护,正是向抹平的世界进军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要想更快更轻易的参与这种全球竞合,就必须重视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作为新的历史时期的教师,深感这种世界全球化的进程所带来的紧迫,科技的日新月异,电子商业的飞速发展无疑不是对自身发展的一个严峻挑战。要想紧跟世界发展的脚步,抓住世界飞速发展的潮头,就必须拉近与世界尖端科技的距离。
有人说:中国需要诺贝尔获得者,但更需要比尔盖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使我们与世界的联系不再有任何阻碍,跨越万水千山,大洲大洋的联络也已经使我们与世界成为一体。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需要我们与世界各界联手共同创建的科技大舞台。在这个每天都以新姿态出现于世人面前的大舞台上,更是提醒着我们要不断地超越过去,每天都升起新的太阳。事实证明,企业如果缺少这种全球化视野的人才,便难以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胜出,国家如果缺少这样的人才,便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重重考验,从而便无法决策自己在未来的命运。因此一个人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意义上的个人行为,而是有可能会牵动整个世界经济的走向。
总览全书,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超乎寻常的紧迫感,闲庭信步似的工作方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作为80后一代的新新人类,要想在未来的潮头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地让自己接受新知,不断地升华,随着全球的脉搏一同跳动,将自己同全球化的世界联成一体,去完成未来的使命。
我敢说,如果让我们去看一些经济全球化的理论书籍,不是看不懂,肯定就是看不下去。这本书让你在阅读的乐趣中了解经济全球化。
正像作者在书中所述——“平坦的世界的精神内涵,是每一个劳动者将逐渐对自己的饭碗、风险和经济安全负责,而政府和企业只是帮助人们形成这种能力。”因此,我们惟有不断的学习,努力地工作才能在平坦的世界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否则只能又一次被世界所抛弃,被国际规则所淘汰出局,这对民族、对自己只是一种悲剧,没有人会因此对你怜悯和关心,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世界发展的规律。
篇10:《世界是平的》读书心得篇1200字
世界被十辆推土机推平了,各肤色各人种的竞争机会平等了。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向读者阐述了可能大家都在经历但却没有认真思考或意识到的一个问题:世界正发生着显着的变化,科技、政治和经济革命正在消除各种壁垒,让世界变得更加平坦。平坦后的世界,竞争环境变得公平了,大家的机会也都渐渐变得越来越均等了。等等这些观点都在启发人们思考该如何面对这场正在发生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全球化变革,如何调整自己来迎接这场变革。
中国该做什么:读了此书,首先想到的是,在如此平坦、均等、公平的世界竞技场上,中国该做什么才能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的改革开发,加入WTO等一系列举措,已经把自己推到了这个平坦的世界竞技场上。要在这一全球化的竞技场上占有自己的地盘,取得自己的地位,就必须先洒下勤奋和教育的种子,培养出能够应对这一世界变化的各种人才。正于今天的印度之所以能在公平竞技场上大揽知识含量高,收入回报丰厚的IT行业和电话服务业外包,是因为在世界还没有完全被铲平前,他们培养了大批的理工精英,他们懂得开发人的脑力。当然,电话服务业外包青睐印度也得益于英殖民地的统治,英文成了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尽管如此,他们还在不断地为矫正带口音的英文而刻苦地练习着英文绕口令。中国目前由于廉价的劳动力市场而被世界各国看好,各大跨国公司纷纷在华设厂,中国的国民经济总产值也大大提高了,当然也暂时性的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但单单成为廉价的世界加工厂不应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也应有自己的科技含量高的知识产权和品牌。如此,大量地培养人才,壮大自己的人才队伍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企业该做什么:一个房地产企业如何做得更好(因本人在一地产公司工作),如何在行业中更具竞争力,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本书让我思考到并可能具备操作性的是:1).电子办公及所有审批程序全部电子化,网上审批的可能性,这样可大大提高效率,同时降低成本,并且我们已具备这一条件。2). 文件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势在必行,正于书中说到的系统兼容互动一样,有了标准化的文件管理系统,电子办公才更容易实现。3). 资源共享,尤其是由多年来总结出来的房地产建安成本方面的信息让设计部建筑师/工程师共享,可大大提高我们对设计取舍的判断能力,因为,今后当房地产开发成本越来越高的时候,在不降低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如何减少建安成本将会变成一大课题。建安成本的信息共享将会大大提高设计部人员的判断能力。4). 如何将我们的工作合理地分层次,然后将不同层次的工作交给不同能力的人,让所有人各尽所能,同时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正于书中做描述的外包一样,将知识含量低,利润底的工作外包出去,以降低公司成本,提高效益。
我该做什么:我非常赞赏法国生物学大师巴斯德说的:“幸运眷顾准备好的人”(Fortune favors the prepared mind)。本书再次提醒了我,在铲平的世界竞技场上,我该如何提高自己,让自己永远保持很强的竞争力。所以我必须:1).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知识,尤其是电脑方面与自己工作和业余爱好有关的新技术、新软件;2).不断地巩固已学到的知识;3).不断地学习了解世界设计领域的新动向和潮流,同时丰富自己的管理知识和提高管理水平;4).不断地了解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否则,自己有随时在平坦的竞技场上站不稳的可能。一句话:准备好自己,随时迎接新的挑战。
对书的评论:本书是本好书,但篇幅过长,计算机专业术语过多。其实用过半的篇幅和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也能把问题阐述清楚。世界上使用电脑和网络的人越来越多,但并不表示所有的人都能很容易地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也是为什么,当微软公司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是DOS时代时,计算机的普及率远远低于WINDOWS问世后的普及率。WINDOWS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Friendly End User Interface (亲切的终断用户界面)。读这本书时,有点象在DOS时代使用计算机(尽管还自诩为计算机爱好者)。另外,有些观点也不能完全赞同,但不在此赘述。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世界是平的》读书心得个人领悟(精选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