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4》优秀教案设计

时间:2022-04-16 11:43:42 作者:立马ke七饭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立马ke七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练习4》优秀教案设计,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练习4》优秀教案设计,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练习4》优秀教案设计

《练习4》优秀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1.指导练习习题1。

(1)小黑板揭示字母表(大写),指读并背诵。

(2)说说熟练掌握字母表(大写)有什么实际意义。(运用音序查字法,提高查字典速度;汉语拼音中人名、地名、物名等专用名词及句子打头字母要大写。)

(3)完成习题1。说说为什么排除选项(1)、(2)、(3)。

2.指导练习第3题。

(1)复习。我们学过音序、部首、数笔划三种查字典方法。什么样的情况下选用哪种查字法最方便? (知道这个字的读音,选用音序查字法最方便;不知道读音,一般选用部首查字法;不知道读音,而部首又难以判断的才选用数笔划查字法。)

(2)请判断以下字用什么方法查最方便。(小黑板揭示)

帷冉瞰kàn 缶fǒu 逸甩

(音序:瞰,缶;部首:帷,逸;数笔划:冉、甩。指出在练习中,哪些字采用音序查字法,由题目规定确定。)

(3)查字典,完成习题3。(请3人上黑板分别按要求查“窘”、“穹”、“鼎”。)

(4)检查、订正。点拨“鼎”的笔划数,12画。

参考答案:窘,音序J,jiǒng,难住,使为难;穹,部首,穴,7画,苍天;鼎,数笔划,12画,大。

3.指导练习第4题。

(1)审题,明确要求。(注意带点部分,读出层层推进、加重的语势、语气。)

(2)自由练读句子,体会。

(3)理解。

①这是什么句?(排比。)

②研究两句句子带点的部分,说出排比有什么特点。(联系例句理解。)要点:结构相同(或相似),3个并列分句以上,语势层层推进,语气层层加重。

(4)指导朗读。(排比标志词——带点的部分,读得重些,既要读出排比节奏,也要读出语气逐步加重、速度逐步加快的层层推进的语势。)

指名诵读(评议)——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5)体会排比的`作用(复习)。

说说这两句句子运用排比的方法强调了什么?(第1句,强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传遍了祖国天南地北、山山水水,表达出人民对新中国、对领袖的热爱之情。第2句强调了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力量源泉,烘托邱少云顾全大局,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严守纪律的精神品质。)

4.指导练习第2题。

(1)审题,明确练习要求。这些都是易写错的字,分四组对比排列,要求正确抄写。

(2)四人小组议论。每人解释一组。如,不要多点,指字的什么部位不要多点?不要少点,指字的什么部位不要少点?说不准的互相纠正。

(3)抄写,完成作业本第2题。

第二课时

1.指导练习第5题。

(1)审题,明确要求,改正句子中用错的标点。

(2)指导方法。

①句子该用什么标点符号是由什么决定的?(句子意思。)因此,标点用得是否正确,要根据句子意思加以检查。

②有错才改。有的标点可以这样加.也可以那样加,这要尊重原句。改的是绝对有错的,因此要说得出错在什么地方,该怎么改。

③教给规范修改符号,

(3)在课本上修改。改后交流,逐句说出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是错的,该换成什么标点。(答案见《教参》)

(4)用规范的符号在作业本上重改一遍。

(5)小结:做这个练习有什么意义?(写文章,做作业都要正确使用标点。)

2.指导练习第6题。

(1)审题,点拨阅读方法。

①讨论本次阅读练习的任务是什么。(a、联系上下文解词;b.领会短文中心思想。)

②怎样领会中心思想,掌握阅读的方法、步骤。(读懂短文主要内容——思考为什么写这件事——选择打√。)

③默读短文,随手把要解释的词语划出来,思考短文写什么事,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明白为什么写这件事。

(2)默读,划划想想。

(3)课堂交流。

①逐一理清6个要素。

②调整语言,说出短文主要内容。

(4)选择短文中心思想。说明选择的理由。为什么选项①、③是错的?

(5)再读短文,联系句子说明指定词语的意思。

自学思考——同桌议论——课堂交流。(交流时强调,说出这个词在课文中指什么。答案见《教参》。)

(6)完成作业本第6题。

篇2:《练习4》教案设计

《练习4》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随处都能学习语文。

2继续学习把句子写通顺、意思表达清楚。

3练习写好钢笔字。

4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5口语训练,说漫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词句训练、口语交际。

难点: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卡片、挂图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练习4

二:教学第一题:

1.谁来把第一题的题目要求读一读?(指名读)

处处留心就能发现“汉字的学问真不少”

2.练习:

读短文思考:

1)我和杨雨恬在预习过程课文时,对哪个汉字产生了疑惑?

2)他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3)阅读短文思考:“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

“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师引导:酉是象形字,形如古代酒坛之类的器具,用以指代酒

用酉作偏旁的汉字,大多与酒有关,“醒”原指醉酒后醒过来,睡醒的“醒”正是借用醒酒的“醒”,是其引申意义。

4)说说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你都学会了哪些生字?

5)遇到类似的疑问,大家研究一下,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学习

(通过查找工具书,也可小组互动)

第二课时

教学第二题:

1读读背背

2下面请大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认读,

全对的请举手。错了的同学可要再接再厉啊。

3指名读、齐读、小组比赛读,自由练读这8个成语,读准每个音。

4来把你会读的词语带着大家一起读一读?(指名读)

5开火车读。齐读。

6同桌商量这8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7交流。

8看谁背得最快。

指名背。齐背。同桌互背。

教学第三题:

1写好钢笔字

2教师范写提醒:“口”在不同的位置,大小形状也不同

3笔笔谁的钢笔字写得最棒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说漫画》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本次教学设计在遵守此原则的基础上,力图体现以下目标:

教学目标:

1、看懂漫画,通过编故事和形式和同学交流,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漫画的特点。

2、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在说话的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注意口语交际中学生的情感调动,努力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对学习正确的观点。

教学设计:

(教师上课,师生问好,等到学生完全做好准备,教师才开始正式的教学)

一、组织教学,引出要求1:

(虾米歌)师:一个小虾米。生:咦!

师:卧在浅水中。生:噢?

师:弯腰又驼背,生:哈哈!

师:我们坐起来。生:不学小虾米!

请评价一下,我们的对话怎么样?

(根据评价,引出要求――注意语气[板书])

二、联系实际,激发说的欲望。

1、谈谈你此时的心情,可以根据早上你的经历、昨天的梦境来谈。(指名说,尽量多说,教师及时做出评价。)

2、引出要求――大方真实。[板书]

3、谈谈你对张老师的看法?(根据学生实际,抒发内心的感情。)

4、引出要求――发自内心。[板书]

5、教师及时做出评价,帮助学生保持本次口语交际的参与热情。

三、引入正题,进行“说漫画”口语交际。

1、提问:同学们喜欢漫画吗?(这一环节中,鼓励学生不同的见解,可以喜欢也可不喜欢,但一定要讲出自己的理由。)

2、欣赏课文中的漫画[实物投影展示](刚放出画时不要立刻提出要求,留出空白,学生小声议论也可,暗暗赞叹也可。)

3、谈谈你的感受。(鼓励学生按口语交际的要求,大方的、真实的表达出发自内心的感受。)

4、根据漫画中小花狗的神态编故事,与同学交流。

5、集体交流,讲讲寓意,你明白了什么?(这一环节有难度,要注意引导)[板书:相信自己不过分自卑、不过分自大、]

四、总结,课堂延伸实践活动。

1、再看图,总结一下漫画的特点,你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吗?

2、根据回答,教师总结:漫画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往往不需要一个字就可以表达出深刻的思想,让人在会心一笑中受到启发。

3、谈谈你还看过的漫画有哪些?引出漫画种类。

(卡通漫画、生活漫画)

4、老师与学生同看漫画,分享少年时的快乐。

(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杂志《少年漫画》,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分享少年时的快乐。)

5、师生同看漫画,个别交流。

6、集体交流一、两幅可笑的或印象深刻的漫画。(实物投影展示)

五、提出希望。

短短40分钟过去的太快了,和你们在一起的时光真的很快乐!这节课我们了解到……(引出口语交际的要求――发自内心、大方真实、注意语气)下节课再见!

自己评价: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课上的学生反应不错,热情的参与口语交际,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他们的表现看出教师的引导对他们对漫画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

篇3:《单元练习4》教案设计

《单元练习4》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识中草药的名称,学会读懂、读好一份中成药的说明书。

2.学会八个成语及《三字经》中的一个片段。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4.口语交际:讨论班级公约。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

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课文中出现的7种中药的药名,初步了解中药的功效。

2.学会读懂中成药的说明书。

教学准备:投影仪一份《小柴胡冲剂》的说明书7种中药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

1.我们平常生病了,都会去医院看病,吃药或打针。

我们吃的药分成两类:中药、西药。今天,我们来初步认识中药。2.你们对中药有什么了解?互相交流。

3.中医中所用的中药多以植物为材,也有以动物、矿物为材料的。

4.《本草纲目》中就介绍多种中药的材料的功效,是我国医学、医药上的一个瑰宝。

5.今天,书上也出现7种中药药名,读一读,读准它们的音。指名读,齐读。

6.出示图片:让我们来认识这7种中药。

7.你知道这7种中药有什么功效吗?

二、教学第二部分

1.阅读第二部分中奶奶的话。

2.自己读这份中成药的说明书,边读边想:从这份说明书中,你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讨论、交流。

3.现在你能代小芳来回答奶奶的问题吗?

4.好,我们下面来演一演这个场景,分角色扮演。同桌可以演也可以找你好朋友一起演。

5.指名上台表演。评比。

6.老师这几天有感冒,到医院开了一盒《小柴胡冲剂》

篇4:小学语文练习4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练习4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练习四

拟 3 课时

累 计

第 81 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生字。说说笔画和笔顺,再按笔顺描红。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6个词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养成复习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说说笔画和笔顺,再按笔顺描红。

难点:认识6个词语,练习把句子说完整。

教学简要过程及重、难点的.突破

一、教学第一题,按笔顺写字。

1、审题。

(1) 学生借助拼音读题目。

(2) 讲清要求:认识一个新笔画,按笔顺写字。

2、教师指导,学生描红。(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学习字词句。

1、指导观察图画,自读生字词。

2、指名认读“苹果”一词注意“ping”是后鼻音。

3、说说苹果是什麽样子。

4、指名将苹果与拼音、词语用直线连起来。

5、请学生按照上面的方法与步骤,借助拼音学习词语。

6、句子训练。

(1) 你爱吃哪些水果,为什麽?

(2) 自己试着用“我喜欢吃的水果有——,有——,有——,还有——。”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实施修改意见

易错笔顺重点指导

出示句式指导。

变换内容,拓展练习。

篇5:《练习4》

一、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3、练习正确地搭配动宾结构的词组。

4、练习结合语言环境为带点的词找反义词。

5、熟记12条成语。

6、读背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7、搜集反映家乡变化的资料,学写导游词,当众介绍。

8、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地搭配动宾结构的词组。

2、结合语言环境为带点的词找反义词。

三、教学时间35×2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1―4

二、教学过程

(5分钟)1、用钢笔描红

(1)指读题目,进一步明确要求。

(2)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行书特点,并练写。

(3)学生按要求练习描红。教师行间巡视,提示握笔的姿势及坐姿。

(10分钟)2、画出错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1)小黑板出示题(1)、题(2),指名学生读题,其余同学边听边寻找句子中用错的字。

(2)师提出独立做题的要求:查阅字典,寻找规律。

(3)学生独立做题,师巡视,并个别辅导。

(4)讨论交流,确定正确答案,并说出理由。

(5)学生自己修改答案,互查练习情况。

(8分钟)3、正确搭配动宾结构的词组。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指名学生读所列词语,再集体读两遍。

(3)举例分析,掌握规律。

(4)让学生用“――”画出表示某种行为或动作的词,想一想:它们分别可以和哪个词搭配?为什么?

(5)指名学生回答、订正。

(6)让学生大声朗读搭配正确的词组。

(7分钟)4、找反义词。

(1)生读题,并指名说一说本题的要求。

(2)讨论每小题中加点的`词各有哪些反义词。

(3)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在书上填写。

(4)指名学生汇报作业完成的情况。

(5)让学生说一说这三句话的意思。

(6)反复读读填写的句子,最好当堂背下来。

(5分钟)5、检测

练习册1―3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5―8

二、教学过程

(5分钟)1、熟记12条成语。

(1)指名读题,弄清本题要求。

(2)生自由读12条成语。

(3)指名读、齐读。

(4)请生说说这12条成语可以分成几类。

(5)师生共同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

(6)学生大声自由练读,同桌练习背诵,师随机抽读、抽背。

(7)指名读,集体练读,集体背。

(5分钟)2、读背《如梦令》

(1)指名读练习要求,了解题意。

(2)让生自己读读《如梦令》,把句子读通顺。

(3)启发讨论“如梦令”是什么。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4)教师范读

(5)学生自由轻声试读,边读边想词的大意。

(6)让学生尝试着说说词的大致内容。师结合重点词语作适当点拨。

(7)师讲解后再次范读。

(8)生自己练习朗读,指名读,在充分练读的基础上,生练习背诵。

(9)师检查背诵情况。

(15分钟)3、搜集家乡变化的导游词,当众介绍。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师进一步明确要求:①明确写好导游词的方法。

②将搜集来的资料写成导游词。

③将准备好的导游词当众介绍。

(2)①讲清介绍的范围:家乡特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矿产资源。

②围绕以上的几个方面,组织讨论。

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那么多的内容,你打算先哪方面?通过什么渠道搜集资料?

④讲清导游词的要点:资料要翔实,条理要清楚。

(3)练习:①写导游词

②分小组交流。

③班级交流。

(4)反馈:①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评议。

②小结。

(6分钟)4、学写毛笔字

(1)看题图,师简要讲解。

(2)师范写,讲清要领。

(3)生练写,师巡视指导,评议。

(4分钟)5、练习

篇6:《练习4》

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生字。说说笔画和笔顺,再按笔顺描红。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6个词语,练习把句子说完整。

3.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巩固汉语拼音知识,在读,写、做之间形成能力。

4.观察图画,根据要求传悄悄话,提高听说能力。

第一课时

一、审题。

⑴学生借助拼音读题目。

⑵说明本题的要求:认识一个新笔画,按笔顺写字。

2.指导。

⑴学生自读第一组的6个生字。

⑵出示卡片个别、集体认读。学生同桌交流生字和笔画和笔顺。

⑶指名按顺序说说每个字手笔画和笔顺。

篇7:《练习4》

学生练习按笔顺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4.反馈。

⑴展示描写好的作业,表扬认真写字的小朋友。

⑵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学习词句

1.审题。

⑴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⑵说说题目的两个要求。

2.指导拼读。

⑴指导观察图画,自读生字词。

小朋友,秋天到了,果园里各种各样的水果丰收了。仔细看,图中有哪些水果。

⑵认读生字词。指名认读“苹果”一词。

⑶说说苹果是什么样子。指名将苹果与拼音、词语用直线连起来。

篇8:《练习4》

4.反馈。

指名学生拼读词语,再连线。

5.句子训练。

6.反馈。

⑴指名学生按提供的句式回答问题。

⑵表扬说得好的学生,指出不足。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学写铅笔字

1.审题。学生借助拼音读题。

2.指导。

⑴出示卡片认读“用、向、南”3个字。

⑵指名按笔顺书空。

⑶说说这3个字的开头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⑷指导学生观察“用”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复习描红,仿影的要求: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篇9:《练习4》

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描红,仿影。教师巡视,介别辅导,并提醒学生写字时做到“三个一”,保持正确的握笔和写字姿势。

4.反馈。

二、教学第四题:综合性学习。

1.审题。

⑴范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题。

⑵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⑴指导观察图画:上面画了哪些动物?

⑵读图左边的`汉语拼音,说说要填哪几种动物的拼音卡片。

⑶指导练习。

3.综合练习。

4.反馈。

⑴及时检查,评价课上动物拼音卡片的填写情况。

⑵自己做的动物拼音卡片,一看是否正确,二比数量多少,三评抽读质量。

三、教学第五题:读读背背

1.第一部分:一组成语

⑴审题。

⑵指导。

让学生根据拼音读本组全文。

⑶练习。学生自由练读,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2.第二部分:古诗《古朗月行》。

⑴审题。图上有什么人,他在干什么?

⑵指导。

⑶练习。反馈。评价朗读与背诵情况,纠正存在的问题。

第三课时

教学第六题:口语交际――悄悄告诉他。

一、课前准备。

准备若干句要传的悄悄话的内容。

二、审题

揭示话题:口语交际――悄悄告诉他。

三、指导

1.指导观察图画。

图上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图下面的一段话,弄清本次训练要求。

3.指导练习。

四、练习

1.分组进行悄悄话的练习。

2.按组举行传悄悄话的比赛。

五、反馈

根据各组传悄悄话的结果进行评比,看看哪个组说得清楚,听得明白,传得准确。

《练习4》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10:练习4

教学要求:

1、学习字词句。

2、积累成语。

3、背诵古诗。增加语言积累。

4、学写铅笔字,在写字实践中认识先上后下的笔顺规则。

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字词句。

2、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巩固字词,潜移默化地认识拟声词。

2、初步掌握形声字的一引起构字规律。

3、把句子补充完整,朗读句子培养语感。

教学过程:

一、审题。

二、指导:

1、小鸡图(出示)

2、显示小鸭

3、.课件显示小猫;

4、.课件显示青蛙。

5、出示咕咕咕,叽叽叽,喵喵喵,呱呱呱(指读,开火车读)

三、练习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练习4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11:练习 4

教学要求:

准确拼读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并说出他们的不同。

区别6组形声字并练习组词。

练习对对子。

练习将排列错乱的一段话整理成为一段连贯通顺的话。

熟记成语。

学会用真诚的语言赞美别人。

第一课时

第一题

指名读题目。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

复习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的有关指示,重点引导复习“声轻介快韵母响”的三拼音节连读方法。

让学生自由读四组词语中带点的字和词语。

教师领读。

学生齐读。

第二题

齐读题目。

让学生说说这道题应该怎样练习?

指导学生读6组形近字。

分析字形、字音、字义。

口头练习组词。

第三题

指名读题目。

明确练习要求。

指导。

尝试口头对对子。

第二课时

第四题

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复习本册中学过的写人、写景、写事的文章。

自由读五句话,弄清每句话的主要意思。

找出第一句话。

按顺序分别找出其他的话。

再读一读,确定正确、流利、通顺。

第五题

指名读题。

说说练习要求。

自由读8条成语。

借助工具书和经验理解成语。

篇12:练习 4

大声自由朗读。

同座位练习背诵。

集体背诵。

第三课时

第六题

审题

揭示话题:

教师对有些同学进行赞美,揭示话题:

学会赞美

初步体会到赞美的重要性,以及赞美要真诚。

帮助学生明确练习要求。

师生共同表演,学生学会赞美。

分小组表演。

篇13:练习 4

请一个同学上台,其他同学分别赞美她。

开火车。

练习 4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14:识字4优秀教案设计

识字4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蝴、蚯”等11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和“展、运、网” 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蚂、蚁、前、空、房、网“6个字。

3、正确、流利朗读儿歌。

4、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蜻、蜓、蝴、蚯”等11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和“展、运、网” 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蚂、蚁、前、空、房、网“6个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夏天就要到了小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吧?

二、认识动物,看图说话。

1、出示动物园(课件或挂图)。说说图上有什么动物?生活中看到过这些些动物吗?

2、动物们在干什么?

三、学习字词。

1、自由读儿歌,用”——“划出藏在儿歌里的这些小动物,并大声多读几遍。

要求:读准字音。

四、自由读儿歌 开火车读儿歌 读词

重点指导:蜻(qīng)蜓(tíng)

2、(出示词:蜻蜓、蚂蚁、蝴蝶、蝌蚪、蜘蛛、蚯蚓)它们又从儿歌里 跑出来了,还认识他们吗?

(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去掉拼音再认一认。

3、游戏:找朋友”(图与词配对)

4、观察特点,认记生字。

(1)观察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合作,识记这些虫字旁的生字。

检查

1.自由读儿歌。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的一行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情和小动物的快快乐。

4、继续识记“网、运、展”。

(1)(出示3个生字所在的句子)指名朗读。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画一画、猜一猜、做一做等)。

五、指导书写“蚂、蚁、网“。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儿歌。

2、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

(1)我会认。

1、抽读生字卡片。

2、“我说你找”教师说,学生在自己的卡片中找。

(2)我会说

1、“我和动物做朋友”

(出示图卡:你想和哪个动物做朋友,上台读一读。)

2、“我让生字交朋友”

(出示所以的生字,说词语)

3、全班交流:你还在哪儿看到今天学习的生字?

二、指导背诵

1、齐读全文。

2、看课件说一说。

3、自由背诵。

4、引背。

5、借助插图背诵课文。

6、表演背。

三、鼓励创新。

1、激发兴趣:课文中只写了六种小动物,真是太少了,我们来说几种吧!

2、小组讨论。

篇15:《练习1》优秀教案设计

《练习1》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3、照样子填空。

4、重新排列次序混乱的句子。

5、熟记成语。

6、读读背背。

7、口语交际:不要私自撕别人的邮票。

8、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读这段话: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

(3)要求学生仔细琢磨每个字的运笔。

(4)教师强调字与字之间的排列要大小适宜、疏密有致。

(5)引导学生回顾描红的要求。

3、练习。

(1)学习练习描红,要求每个笔画要一笔描成,描红时注意每个字的运笔。

(2)教师作巡回指导。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强化练习:

(3)要注意学生在写字时的姿势,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学生说一说这一题应怎样练习(先画出错字,再写正 确的字)。

2、指导。

(1)指名学生读第一个句子。

(2)要求学生从第一个句子中找出用错的词、并想出正确的字。(坐与座、只与枝)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下面一个句子。(虑与虚、专与钻、祥与洋、会与打、棵与颗、废与费)

(4)引导学生边读边比较同音字与形近字。

3、练习。

(1)指名学生上黑板做,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此题。

(2)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

(1)检查学生完成此题的情况。

(2)表扬做得正确、招写工整的同学。

5、课堂作业 。

组词。

坐( ) 只( ) 虑( ) 专( )

座( ) 枝( ) 虚( ) 钻( )

祥( ) 会( ) 棵( ) 废( )

洋( ) 汇( ) 颗( ) 费( )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学生认读题目。

(2)教师帮助学生弄懂题目要求。

2、指导。

(1)出示例子:一(只)小鸟

(3)用小黑板出示题H,分小组讨沦,引导学生看清量词后而

的中心词语,再选择用合适的量词,

3、练习。

(1)学生分组口头练习。

(2)指名学生说。

正确的答案是:

一(支)粉笔 一(辆)卡车 一(首)好歌

一(个)故事 一(面)旗帜 一(部)电影

一(顶)帽子 一(副)眼镜 一(台)电脑

(3)学生在书上完成此题。

(4)写好此题的'学生可以多读几遍。

4、反馈:

全班齐读。

5、课堂作业 。

填写合适的量词。

一( )布 一( )衣服 一( )灯一( )鞋

一( )围 一( )水 一( )牛一( )高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训练要求一

2、指导,

([]指名学生读本题中的四句话,帮助学生体会这四句话之间的内在联系。

(2)想一想:这四句话大体上讲的是什么意思?可以按什么样的次序来重新排列?(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重新排列。)

(3)可分组讨论。

3、练习。

(1)让学生按事情前后的顺序重新排序。

(2)填好之后,指名学生朗读,

(3)全班齐读重新排列的句子:

[正确的序号是:4 1 3 2]

4、反馈。

(1)检查此题的正确率。

(2)帮助排列有错误的同学分析原因。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活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或问

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人体说出成晤的意思即

可,有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讲解。

(5)在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发现每行前后两个成浯的关系。(构成反义关系)

3、练习。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4)指名背。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让学生说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让学生自由地练读,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2)指名试读。

(3)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领读。

(4)教帅讲解这首诗的大意: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个在天涯,一个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像一般小儿女那样。

(5)指导学生朗读,注意重音与停顿。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 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6)指名试读这首诗。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4、反馈。

(1)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2)指名背涌。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一七题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1、审题。

(1)教师谈话,揭示话题:不要私自撕别人的邮票。

(2)学生自读题目下面的一段话。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①仔细观察图面,了解故事梗概;②围绕题日、凭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把重点内容说具体,说明白;③小组练习后全班交流。

2、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四幅图,了解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从整体感知。

(2)按顺序出示每一幅图,引导学牛按照仔细观察--分析图意--展开想象这样的方法来练说每幅图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这件事的过程。

(3)指导学生各自练说,

3、练习。

(1)学生分小组在小组内练说;

(2)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教师在巡回过程中作重点辅导。

4、反馈,

(1)指名学生说四幅图的内容;大家听后评议,教师总结:

(2)指名四人小组成员站起来分角色表演,同学评议,教师指导后,再请同学上台表演。

(3)教师作课堂小结。

篇16:《练习8》优秀教案设计

《练习8》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区别多音字的读音,上下结构的字书写均匀。

2、--能发现ABB型词语的组词规律,用其中两个词语各说一句话;能看图用近义词造句。

3、--能根据事物的特点分类。

4、--能检查自己的行为,保持优点,克服缺点。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区别多音字的读音。

2、--上下结构的字书写均匀。

3、--能发现ABB型词语的组词规律,用其中两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多音字。

1、--让学生一组一组地读词语,比一比注拼音的字读音有什么不同。

2、--说说每个词语的意思。

3、--再读一读词语,体会多音字的不同读音,能据词定音。

二、第2题。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1、--认识上下结构的字的3种不同类型。

2、--说说这些字中各属于哪一种类型。

3、--按结构特点,认真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三、第3题。

1、--读一读,看看这些词语的形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理解一下每个词语的意思,把这些词语和有关词语搭配起来。如:静悄悄的黎明、暖烘烘的阳光。

3、--自选两个各说一句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看图用近义词造句。

2、--能根据事物的特点分类。

3、--能看懂图意,根据图意排列顺序。

教学过程:

一、--第4题。

1、--读一读4个意思相近的词。

2、--看图用这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3、--写下来,注意把句子写完整。

二、--第5题。

1、--先给事物归类。

2、--看图照样子写句子。

3、--反馈、评议。

三、--第6题。看图说话。

1、--看懂几幅图的意思。

2、--根据图的意思重新排列图的顺序。先独立排,再校对。

3、--把几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能检查自己的行为,保持优点,克服缺点。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查,哪几项做得好,哪几项做得不够好或没有做到。

二、同学之间互相评一评,讲一讲谁做得最好。

三、师总结,对于学生做的好的方面给予表扬、鼓励,对于做得不太好的地方予以指出,并提出希望。

篇17:《练习3》优秀教案设计

《练习3》优秀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读拼音写词语。

2、能区别同音字,意思相近的词,学会词语搭配得当,连成句子。

3、能用形容词把句子写具体。

4、能读懂一段短文,理解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词句练习。

2、难点:阅读训练。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读拼音写出词语。

2、区别同音字、近义词。

二、教学过程:

1、自学1―4题。要求:

读懂每题的要求,再练习,困难处打上“?”

2、检查讨论:

第一题:

(1)指名读及时评价。

(2)打出正确词语投影,自我校对。

(3)评价。

(4)重点指导:“簇”、“肃”的笔顺。

第二题:

(1)读“再、在”,再读词。

(2)从词语中强调“再”的意思。

(3)读“生、洋”再读词,让学生用这两个字再进行扩词。

(4)作业。

第三题:

(1)读题,明确题意。

(2)检查,选择结果。

(3)说说为什么这样的理由。

第四题:

(1)说说“发现”与“发明”的异同。

(2)检查试练情况。

(3)补充练习。

2、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懂句子,不前后句子连起来。

2、能用形容词把句子写具体。

3、读懂短文,理解内容。

二、教学过程:

1、自学第5―6题,要求理解题目再独立练习。

2、检查讨论。

第五题:

(1)指名读连好的句子,并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2)用上“因为……所以……”把前后两个句子连起来。

(3)读连好的句子。

(4)补充练习。

第六题:

(1)说自己的答案,错的及时纠正。

(2)讨论:

A、同学们发表意见是怎样的?

B、小亮是怎样改正作业的?

C、雷锋叔叔是怎样为人民做好事的?

(3)讨论,读读句子。

A、加了这些形容词,句子有什么变化?

B、这些形容词后面常常带什么字?

3、阅读短文。

(1)方法:一读(默读),了解大意。

二读(带着感情读,边读边思边划)

三读,读出感情。

(2)明确要求(读思考题)

(3)自学。

(4)检查,讨论。

①灯光太微弱了吗?意思是什么?

②“……不觉得你是在燃烧自己吗?”意思是?

③为什么不作回答?

④交流、讨论:你喜欢萤火虫吗?为什么?

⑤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4、作业:

(1)读一读5―7题。

你知道哪些小昆虫有萤火虫的品质吗?模仿上文来描述一下。

赠送一个。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2、能区分容易混淆的同音字(或音近字)和意思相近的词。

3、能再合适的位置添加词语,把句子的意思写具体。

4、能把前后相关的内容恰当的连接起来,组成句子。

5、能读懂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完成习题。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2、能区分容易混淆的同音字(或音近字)和意思相近的词。

教学过程:

一、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校对,然后当堂订正。

二、第2题。

先理解“再”、“深”的意思,然后填空。

校对,把易错的词抄写几遍,强化记忆。

三、第3题。

轻快――轻松、突然――忽然

四、第4题。

回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理解词语、读懂句子的一般方法。选择句意时,注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说理、比较。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再合适的位置添加词语,把句子的意思写具体。

2、能把前后相关的内容恰当的连接起来,组成句子。

3、能读懂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完成习题。

教学过程:

一、第5题。

1、看懂要求,连线。

2、读连好的句子。

3、拓展练习。

二、第6题。

提倡学生多角度思考,注意“地”的用法。

三、第7题。

1、自由读,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

2、讨论文后第1题。

3、说说读了短文后,萤火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结合问句理解进行朗读训练。

篇18:《练习7》优秀教案设计

《练习7》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复习音序查字法;能正确拼读音节,根据音节写出汉字。

2 能根据意思写出学过的词语。

3 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能用“谁、在什么情况下、总是怎么样”的句式写句子;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4 学会按指定的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建议

1 教学第一题。

参考答案:钢铁铸成;查“

2 教学第2题。

先让学生拼读音节,读准字音,读得不准的,让学学生自己纠正,填写后,师生共同订正。答案;恢复、健康、烈士、抚摸、乡亲、新奇。

3 教学第3题

答案;(1)挽词;(2)将信将疑;;930如释重负;940安然无恙。

4 教学第4题。

指导步骤:(1)从本单元的'课文中分别找出题目所列的3个句子。

(2)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修饰词语。

(3)让学生说说加与不加修饰词语在意思的表达上有什么不一样。

5 教学第5 题。

该题训练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句子是完整的句子,并能把句子补充完整。指导步骤:

1)教给学生判断一句话是否完整的基本方法。一般说完整的句子至少至少包括两个部分:“谁”、“干什么”(或“怎么样”)“什么”、“怎么样”;“什么”、“是什么”。如果一句中缺其中的某一部分,就是不完整的,意思也就无法表达清楚。

2)用上述方法去检验练习中的句子,就能发现,第2句是完整的句子,它将了“谁”“怎么样”

3)用同样的方法把地(1)、(3)句补充完整。

6 教学第6题

指导步骤:

1)明确题意,让学生知道写句子的要求是什么;

2)让学生充分思考后指名试说,并评议订正;

3)笔答时,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并加上标点符号。

7 教学第7题

本题是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

先让学生评评读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然后让学生轻自由朗读,边朗读边体会短文的思想感情,并进行简单的交流;

接着指名试读,评议订正;

最后全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注意把小刚“焦急---高兴---失望----快乐”的感情变化读出来。

三 课时安排

第1课时:教学第1~4题

第2课时:教学第5~7题

第十册《练习4》教学设计

《练习7》教案设计示范

4的认识(一年级)(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混合练习》教案设计

《将相和》优秀教案设计

《好孩子》优秀教案设计

《夹竹桃》优秀教案设计

珍珠鸟优秀教案设计

《师说》优秀教案设计

《孟子》优秀教案设计

《练习4》优秀教案设计(推荐1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练习4》优秀教案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