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时间:2022-11-25 14:09:48 作者:又没吃你家大米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又没吃你家大米”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3.结合具体情景,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1.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快速口算:(屏幕闪现后隐藏)

200×2 800×2 6×700 7×800 30×3 10×3 50×0

设疑:50×0=0还是50×0=50?你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

2.揭示研究问题:有关0的乘法

二、探索新知

1. 探索 理解“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出示:小猫钓鱼情境图。

师:小黄猫、小红猫、小蓝猫又去河边钓鱼了,可是他们钓得并不认真,一会儿扑蝴蝶,一会儿捉蜻蜓,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今天又有什么收获呢?(出示小猫钓鱼图)

师:3只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你怎么看出来的?

师: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吗?生说师完成板书:0+0+0=0

你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指名汇报,学生回答师板书:0×3=0

或3×0=0

师:你是怎么知道得数是0的?生答出:因为3个0相加等于0,

所以0×3=0。

4、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0和3相乘等于0,下面我们再来做几道题目,想一想:0×7= 8×0= 0×0=

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7个0相加等于0)

教师:现在你知道50×0=0还是50×0=50?你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

5、填一填:25×□=0 □×0=0

6、结合□×0=0 总结“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

1.师:刚才小朋友学到了一个有关0的新的知识点,下面我们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创设生活场景,出示:学校体育馆有4个同样的看台,看!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你能看出这个看台有几排座位,每排几个吗?提出问题:这个看台一共有多少座位?学生独立计算,交流反馈。

3.师:一个看台有102个座位,那么4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呢?

先请小朋友估计一下4个看台大约有多少个座位?(学生回答大约有400个或400多个)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回答。

师:那么他估计得对不对呢?请小朋友一起来算一算。指名一人板演。

师指着十位上的0问:为什么十位上写0?生回答(因为十位上0和4相乘得0)师:看来4个看台有408个座位,刚才小朋友估计得完全正确,你们可真厉害!

三、巩固练习

师: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1. 做22页的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做在书上(指名4个学生板演。)

反馈:集体校对得数。

为什么后面三道题目积的中间没有“0”呢?

师:全对的举一下手,看来小朋友们个个都很聪明。

引导观察:今天计算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揭示课题: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2.“想想做做”第3题

老师以前碰到过一个小朋友叫马小虎他做题可马虎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好吗?(出示题目,看)先找一找他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旁边。(查找问题所在,并订正,集体校对)小朋友可真细心老师代表马小虎谢谢大家。

3.“想想做做”第5题。

(1)编2个中国结要用多少厘米?(学生独立解答)

(2)要求还剩下多少厘米?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原来有多少?已经用去了多少厘米?

4. “想想做做”第6题。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5题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你能估计出3个书架大约有多少本书吗?指名学生回答。

师问:你是怎么估计出来的。学生回答。

四、总结

1.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师出示标题:对,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2.请小朋友回想一下我们在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五、作业

1.在课堂作业本上完成作业第22页第4题。

2.挑战自我:

教学反思

篇2: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6页5-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和思考,更加明确“几倍”和“几个几”之间联系,进一步认识倍。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本质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想想做做第5题)

20x6=答案

4x80=答案

600x9=答案

5x700=答案

50x6=答案

3x800=答案

二、激趣导入

1、拍一拍

学生拍拍表示一倍的次数,老师有节奏地拍出表示几倍的次数。

①生1拍:xx。老师拍4个2下。问:老师拍的.次数是你们的几倍?

②生2拍:xxx。老师拍3个3下。问:老师拍的次数是你们的几倍?

2、谈话:大家表现得真棒,说明大家学习地非常努力。敢不敢迎接更大的挑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然后说一说如何测量线段的长度,要注意什么?最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解题思路。

2、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解题思路。

3、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

(1)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

(2)如何解答第一个问题?选择哪两个条件列式?怎么求出几倍的?

(3)选择哪两个条件解答第二个问题?怎么求出几倍的?

4、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

(1)自行车的辆数是电动车的多少倍?你会列式吗?

(2)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四、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

篇3: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例7练习十五1、2、3、4、5、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用幻灯片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题主题图:

“三年级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

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二、尝试解决。

1、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2、怎么才能知道8x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

4、因为8x30﹦240,所以8x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8x29≈240。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三、巩固练习。

1、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x6

49x5

218x4

581x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

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

2、完成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

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五、作业设计

1、完成P73——1

先独立完成,写出过程,指名说一说

2、完成P73——2、3、4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列算式估算

3、完成P73——5

先不做,让学生说说每个小题怎么估算,统一方法后再算

4、完成P73——6

三个问题明确哪个问题是精算,哪个问题是估算,再让学生动手做]

六、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三年级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29x8≈240(元)

30x8=240(元)

答:带250元钱去够。

[教学反思]

这部分知识使学生发现有些问题用估算就可以解决,体会到了估算的价值。学生理解了要根据实际问题采用往大估、往小估的策略解决问题,学会了根据具体情境灵活应用。

篇4:商两三位数除法练习课教案

商两三位数除法练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练习十三的第10-16题。

教学目的: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62÷3144÷22720÷80168÷4270÷590÷6

94÷7493÷6398÷4399÷1184÷42324÷54

2、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54×632032×86541×9364

63×742424×717025×5128

二、指导练习。

1、板演与全班笔练。

9900÷459083÷31

(3)议论后归纳: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有的只要一次就准确定商;有的初商偏大或偏小,就要进行适当地调商。必须指出:“四舍”后把除数着小,初商容易偏大,商大要调小;“五入”后把除数着大,初商容易偏小,商小要凋大。

2、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试商时把除数着作多少来试商最好?用口算估计商应该是几?

①546÷78②900÷37③2960÷83

④282÷29⑤4372÷585⑥754÷16

提问:

(1)怎样确定商有几位数?(先根据除数是几位数,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被除数的前几位比除数小,就多看一位,确定商的最高位,然后再根据数位顺序确定商的位数。)

(2)以上哪几题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试商比较简便?为什么?(第①、②、③题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比较简便。因为第①、②题两题除数的个位上的数8、7比5大,第③题除数个位上的数3比5小,它们都不接近“5”,所以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比较简便。)

(3)第⑥题为什么不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这道题用口算的方法试商比较简便,如果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要试商几次,比较麻烦。)

(4)第④题为什么不用“五入”法试商呢?(因为这道题除数和被除数的首位相同,而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可以直接商9,比较简便。)

(5)第⑤题怎样试商较简便?(第⑤题被除数的前两位接近除数的一半,所以直接商5。)

综上所述,教师指出: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试商方法,但要我们计算既正确,又迅速,必须灵活运用各种试商方法。

三、作业。做练习十三的第10-16题。

篇5:两位数乘两三位数数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关于整数乘法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已进入了尾声。即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学生自己进行多位数乘法计算创造了条件,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常见数量关系──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

四、教学难点:估算时,正确处理因数估大、估小的问题。

五、编排特点: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加强估算,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六、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旧知,让学生迁移类推,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2,允许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式.

七,课时安排:9课时

口算……………………2课时

笔算…………………….7课时

第1课时 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P45-46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

4、培养学生养成勤于思考,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课件题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事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你们知道这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3、根据条件补充问题(乘法计算):

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怎样列式?为什么?如何计算?

揭示示课题: (板书: 一位数乘两位数,乘几百整十数)

二、迁移探究

1、16×3=?

同桌讨论口算方法,汇报。

方法一:想10×3=60,3×6=18 ,30+18=48,所以:16×3=48

方法二:16

× 3

--------

48

2、自行车30小时行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口算方法:16×30先用16×3=48,再在积的末尾填写一个0得480

10×30+6×30=480 16

× 3

篇6: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课件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课件

虽然小组内的学生大多都作出了最后结果,如60÷2=30,但是在让他们解释的时候,不少学生解释不出为什么,或是解释成先盖住一个零,最后加一个零,所以再次用到小组让他们想各种办法帮我解释一下。通过小组的讨论,学生讨论的结果很多,有的用到了事前准备好的.木棍摆了摆;有的在练习本上画了画:画了六根长的线段,一个代表10,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是3条线段,也就是30;还有的学生用的是原来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方法解释的,60就是6个十,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就是3个十,也就是三十。通过以上小组内学生的汇报,学生们掌握了各种计算方法,真正理解了算理。通过扎实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学生顺理成章的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课件

篇7: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课后练习题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课后练习题

1.705÷47商的最高位在6□8÷58的商一定是位数。

2.÷29=9……4428÷……50

3.240秒=分30000毫升8升=毫升

4.540是18的15的'40倍是;的5倍是270。

5.480÷24=480÷4÷960÷6÷5=960÷

6.要使367÷3□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可填67÷44要使商是一位数,□里的数最大要填。

7.140人乘坐42座的大客车去参观,至少需要辆这样的大客车。

8.一个数除以82,把除数看成80来试商,试商可能37,把除数看成40来试商,试商可能。(填“偏大”或“偏小”)

9.□÷55=24……□,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

篇8:两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是在孩子已经学习过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口算以及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我认为孩子能够自己探索或在伙伴的帮助下探索理解两位数加法笔算的算理。

首先我带领孩子进行了一些口算练习和两位数加法的竖式练习。单纯的计算练习是比较枯燥的,所以我采用了小比赛的方式增强了趣味性。在练习中,我请学生说一说两位数加法是如何计算的.,因为上学期的练习,孩子能够自然说出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各位算起,先算……,个位满十向百位进一,再算……。这时我再提问孩子你觉得我们在列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孩子就能自然说出注意点。

接着我出示例题,请他们小组合作。合作要求为1号作为组长读题列算式并且领导整个小组合作,2号作为比较薄弱的同学,需要整个小组帮助她学会说列竖式计算的过程,我做过统计,如果2号要能够流利地说出过程,至少需要说两遍,这样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为了帮助别人,也会跟着说,也起到了加深印象的作用。3号可以将小组内讨论的检验的方式进行汇报。4号说一说需要注意的地方。

孩子们第一次进行合作。讨论的比较热烈。有些小组有些地方遇到了困难我也及时的进行指导。有的小组讨论的比较激烈我也会及时参与讨论。在孩子汇报的过程中,孩子们分工明确,集合了整个小组的智慧,基本上能够讲的比较完整,我只需略作补充就可以了。

这堂课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放手让孩子自主探索的一次尝试,因为相信孩子对于算理的迁移能力。而孩子们也为我大胆的想法交出一份让人基本满意的答卷。但也有几个问题让我思考在以后的小组合作活动课中该如何改进。第一,孩子讨论的时间问题。每个小组虽然水平大致相同,但已经会有一些差距。我想照顾到每一个小组,那就势必要浪费一些更加优秀的小组的时间。这时已经讨论好的小组就可能会出现几率问题。在时间的把控中我还需要再调整。二,分工是否还需调整。如果想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解释算理的机会,那是不是每一次的小组合作发言顺序都需要改变?是让薄弱的同学来讲解,还是让更加优秀的孩子来讲解,这也需要一些思考。三,计算课到底适不适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其实我认为计算课如果让孩子自主探究也可以做到,甚至时间会更短,还可以做更多的练习。但我想小组合作可以促进生生互动,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能力。所以这还需要再斟酌。

一点拙见,与君共勉.

篇9:《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三年级数学教案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能进行正确地估算。

3、回顾倍的有关知识及对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

4、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与生活应用中的联系,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元旦快到了,老师决定在我们班里举行联欢会,同学们想一想,筹备联欢会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学生进行交流]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师:图中的小朋友为筹备联欢会做了哪些事情呢?请同学们帮忙整理一下。

[学生在小组内按顺序整理]

活动二:教学左面板块

让学生先解决分组的问题:

(1)“60人做游戏,每5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2)如果每8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教师可结合本班的情况,进行开放性的练习,由此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活动三:教学上面的板块

师:215名学生参加联欢会,每张桌子围坐8人,需要多少张桌子?

你能估计一下吗?

你会准确计算吗?

设计开放性问题:如果每张桌子坐3、4、5、6、、、、、、人需要准备多少张桌子?

学生自主进行练习。

活动四:教学右面板块

师:观察右面的图,你都能发现哪些信息?小组内交流。

你能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解决这些问题吗?

[生合作探索。]

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活动五:教学下面板块

师:你能说说计算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吗?混合运算时要怎样呢?

篇10: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作业反馈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掌握的不错,但是班里几个程度差的没有学会。我是在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后,紧接着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没有像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那样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而是脱离实物演示,边引导学生说算理,边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经过学生实际计算,当时觉得学生掌握的不错。但是在检查学生的练习时,发现部分学生出现了问题:

①不知如何试商。

②百位除完后,同时把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字全脱下来。

③除到十位数字后,如能整除,个位的数就不要的了。

我进行了反思:在教学中我有些成人化,忽略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以成人的思维去衡量了孩子,认为有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那还不轻而易举?而学生面对一位数要先除几个百,再除几个十,最后除几个一,被除数增大,学生除起来就感觉困难,尤其在百位和十位都出现余数的`情况下,学生的思路出现混乱。所以我认为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仍要让学生建立直观表象,理清思路,才有助于学生掌握。

以后再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计算方法,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练习设计,要注意题型丰富,形式多样,分层次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算法,掌握算法,强化算法基础训练,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让学生在看图观察、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分小棒和看情境图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然后我在逐步讲解竖式

书写过程,最后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

(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

(2)除得的商写在哪里?

(3)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

本节课有两次比较。

其一:本次教学是以两位数除法笔算方法为基础的,但两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

其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与不能整除在算理、算法上也不尽相同,找出他们的共同点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找出他们的不同点,讲清竖式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及时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没有突破竖式计算这个难点。尤其是在计算个位除法时,如果个位上有余数,学生在写商时很容易卡在那里或理解不清瞎写,在以后教学中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多说多讲,加强竖式写法的指导。

篇1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简单是实际问题。

在这节课中,我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充分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尤其是小组讨论中,学生们一起挖掘数学信息,一起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且列式,最后一起试着解答。

虽然小组内的学生大多都作出了最后结果,如60÷2=30,但是在让他们解释的时候,不少学生解释不出为什么,或是解释成先盖住一个零,最后加一个零,所以再次用到小组让他们想各种办法帮我解释一下。

通过小组的讨论,学生讨论的结果很多,有的用到了事前准备好的小棒摆了摆;有的在练习本上画了画:画了六根长的线段,一个代表10,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是3条线段,也就是30;还有的学生用的是原来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方法解释的,60就是6个十,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就是3个十,也就是三十。通过以上小组内学生的汇报,学生们掌握了各种计算方法,真正理解了算理。通过扎实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学生顺理成章的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巩固练习的时候,抽同学上黑板板演,发现问题,集体订正。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正确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不是强求统一的语言进行操练,使学生在一种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但在这节课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在课堂时间的安排上,最后时间有点紧,以后争取改正这些缺点,使自己的课堂达到更好的一个阶段。

篇13: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

这一课教材内容。学生在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马上又接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而百位又不够除比较困难。所以我先采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百位够除,让学生先尝试列竖式,然后采用集体订正,讲解。这时板书出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白:

①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②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

③每次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

④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小于除数,要看前两位,这是要让学生明白商应该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

当学生明白除到了被除数的十位上了,那么他们就自然会懂得商要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紧接着让学生思考一下商是几位数跟什么有关系,然后让他们判断书本上的20页自主练习第1题。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快。

通过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情况来看,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①竖式没有写完整。

②数位没有对齐。

③还有少部分会出现移两位下来的;余数大于除数的。

采取措施:让学生多练习,多说计算方法,逐步达到正确、熟练地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篇14:《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练习试题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练习试题

一、写出接近下面各数的整十、整百数。

69199()203()799()801()

93()28()305()406()597()

二、估算下列各题

53×8≈□×□=□64×7≈□×□=□

78×9≈□×□=□99×5≈□×□=□

29×7≈□×□=□501×6≈□×□=□

310×9≈□×□=□699×8≈□×□=□

48×4≈□×□=□703×7≈□×□=□

597×5≈□×□=□92×5≈□×□=□

三、列式计算。

1、890乘8的积大约是多少?

2、最大的`一位数与93的积大约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

1、一个汽车过路费收费站,昨天过了897辆车,每辆车收费8元,昨天大约收费多少元?

2、小强每分钟能跑296米,6分钟能跑完米吗?

篇15:数学《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课后训练题

数学《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课后训练题

1. 705÷47商的最高位在6□8÷58的商一定是 位数。

2. ÷29=9 ……4 428÷……50

3. 240秒= 分 30000毫升 8升= 毫升

4. 540是18的 15的40倍是 ;的5倍是270。

5. 480÷24=480÷4÷ 960÷6÷5=960÷

6. 要使367÷3□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可填67÷44要使商是一位数,□里的数最大要填 。

7. 140人乘坐42座的大客车去参观,至少需要辆这样的大客车。

8.一个数除以82,把除数看成80来试商,试商可能 37,把除数看成40来试商,试商可能 。(填“偏大”或“偏小”)

9. □÷55=24……□,余数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

篇16: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数学教案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用多媒体幻灯片逐一出示各种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问题。

内容: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0分,有的邮票一枚60分。

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8元,一双皮鞋164元。

电影院售票处:日场一张电影票15元,夜场一张电影票20元。

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

文具商店柜台,每合图钉120个,每包日记本25本。

2、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2主题图:

三年纪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二、尝试解决。

1、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2、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

4、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829240。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

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三、拓展引伸

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4952184581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教科书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同上课开始时呈现的几个问题情境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估算结果,找出答案。

4、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

2、上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新年两三事作文

狗狗两三事作文600字

七年级600字作文生活两三事

一线员工两三事洗澡散文

七年级的两三件事作文600字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教学反思

课题四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二) 学案(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教案网

教案模板格式

教案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整理1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