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的梦教学教案

时间:2022-11-29 09:20:59 作者:兔肉咕噜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兔肉咕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小树的梦教学教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小树的梦教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小树的梦教案

小树的梦教案

教学基本要求:

1、学会7个一类字,认读7个二类字。

2、认识三点水旁,和新笔画横折弯钩。

3、能正确书写7个生字,写端正。能区分喝渴。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知道小树扎根在泥土里,靠根吸收水和营养。懂得不要总是羡慕别人的长处,自己也有长处。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字词,正确书写喝、渴。能区分喝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小树扎根在泥土里,靠根吸收水和营养。懂得不要总是羡慕别人的长处,自己也有长处。

拓展内容:

1、根的作用辅助理解根的作用。

2、童话故事《小松树的尾巴》体会本课主旨。

拓展目标:

1、认读指定字词。

2、能回答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练习读一类字。

出示:

不是、是非、不明是非、泥水、泥土、水泥、泥人、没门儿、没关系、没有、高手、高大高明、高头大马、高兴兴头、兴冲冲、口渴、兴高采烈、饥渴、喝水

(指名领读)

2、区分喝和渴。

出示:

1、小树口( )了,想( )水。

2、我口( )的时候最爱( )冰凉的饮料。

3、练习二类字。

出示:

做梦好梦梦境小鹿梅花鹿蹦床蹦蹦跳跳非常羡慕离开分离离别

(指名领读)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问题整体感知:

( )羡慕( )。

(2)指名汇报。

(3)学习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问题整体感知:

小树从梦中急醒了,是因为( )。

(2)指名汇报

(3)学习第二自然段

(4)指导朗读。

(5)拓展体会根的作用

(根的自我介绍我们是植物最重要的'一部分,没有我们,它们就不能生存下来。我们最大的作用就是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营养,而且还能把它们输送到植物的身体各部分。离开我们植物们就会饿死渴死,我们很厉害吧!

1)学词

植物重要生存作用土壤营养输送厉害

2)填空

通过读文,我知道了)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学习多音字

zhǎng

长cháng

(2)自己读三自然段,读读准多音字音。

(3)指名组词

(4)学习地字短语

出示:( )地喝水

指名填空

(5)完整读三拓展学字,帮助理解文章主旨

出示:

小松鼠一看到自己的大尾巴就觉得它很难看。它很羡慕小猴子的尾巴又细又长多精致;它也羡慕小兔子的尾巴觉得很小巧。它经常在想:哎,只有我的尾巴又大又笨。他想了很多办法,最后他终于成功地把自己的尾巴用绳子绑小了,但是他再也不能在树上行走自如了,没办法小松鼠只能把自己的尾巴又变到以前的样子。

1、学词

尾巴难看精致经常办法惩罚自如绳子

2、填空

我知道了( )。

篇2:爷爷和小树教学教案

有关爷爷和小树教学教案

爷爷和小树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会5个生字和一个词语。

2、会认8个字。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电脑教学。

教学准备:自制CAI课件、生字卡片、小红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爷爷和小树》在篇课文的生字并初读了课文。现在请大家来认读生字。看谁认得快?(指认5个生字)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齐读课题《爷爷和小树》)

3、复习小。

(1)(遮住课题小)问:你还记得这是什么字吗?(齐读小)对吗?谁来当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它的音。(指名读,齐读)

(2)课题里用小组的词是小树。(教师范读)树是翘舌音,要读准。爷爷和小树第二个爷是轻声。(带读,齐读)

二、检查读书。

1、自由读。

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要进行一次朗读比赛,谁读得好就可以为本组争得一朵小红花,比比哪组红花多。先请大家自己练习读一读,不会的字可以看拼音,也可以向同桌请教。

2、检查读书情况。

3、齐读课文。

4、总结小组获奖情况。

三、读讲新课。

1、学习第一段。

(1)请小朋友齐读第一段,找找里面哪个字是这篇课文里学过的生字?(口)

(2)你会用口组词吗?课文里组的词是(门口),谁家门口?(我家门口),我家门口有什么?(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3)指导朗读。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指读、引读)

(4)、指导背诵。

2、学习第二段。

(1)过渡:(打开CAI课件,显示冬天图)这是什么季节?(冬天)(贴:冬天)

对。这就是北方的冬天,那儿的冬天可冷了,天上下着大雪,小朋友都要穿着厚厚的棉衣。在这么冷的天气里,爷爷在干什么?请女同学齐读地二段。(CAI显示飞来小花,挡住衣裳)同学们猜猜,被挡住的是什么字?(衣裳)

(2)复习衣字。(重点复习新笔画和新偏旁)

(3)提问: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板书;暖和的衣裳)(CAI显示动画图片)让学生联系动画图片,理解暖和的衣裳就是稻草。

(4)扩散思维:你还会说暖和的(CAI显示暖和的()句式)(让学生自由说,只要词语搭配恰当)

(5)问:穿上暖和的衣裳后,小树怎么样?(板书:不冷)

(6)指导朗读:用你自己喜欢的语气来读。

(7)指导背诵。

四、学习第三段。

过渡: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小树长出了嫩绿叶子。那么夏天小树又长得怎么样?它又是怎样对爷爷的呢?(男生齐读第三段)

(1)提问:小树是怎样做的?(板书:绿色的小伞)

(2)指导读:撑开。

(3)绿色的小伞是什么?(CAI显示动画图片)让学生看动画图片,理解绿色的小伞就是树冠,也就是树茂密的树叶。问:爷爷在树下怎样?(板书:不热)

(4)扩散思维:你还会说绿色的()(CAI显示绿色的()句式)让学生自己说,只要词语搭配恰当。

(5)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用喜欢的语气读。

(6)检查读,背的情况。

五、环保教育。

1、同学们,爷爷这么爱护小树,那我们应该怎样做?(也要爱护小树)小朋友你们再看看我们的校园怎么样?(很美丽)那你们又应该怎样做呢?(CAI显示学校绿化地带画面,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欣赏美丽的校园风景,讨论后再自由发言。)

2、小结。

刚才,小朋友个个都说得很好,相信你们以后也会做得很棒,那么我们的校园会更美,更绿。你们就很自豪地对别人说:我们的学校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六、总结课文。

1、齐读全文。(要求: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读)

2、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爷爷和小树》,小朋友都明白了要爱护小树,爱护花草,爱护大自然的一切。

3、作业

做一份关于保护环境的手抄报。

篇3:《小树的梦》教学反思

《小树的梦》是一篇童话性质的课文,是一篇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课文。我仔细研究了这篇课文,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课伊始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是什么样的梦啊?”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兴致盎然地谈论起自己做的各种梦。“有一棵充满幻想的小树也做了一个梦”这时才引出课文的题目“小树的梦”。

极大的到懂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习课文的过程时我制作了动画介绍了根的作用,在学生理解“小树为什么会从梦中惊醒?”这一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请同学们进入资料小天地“根的作用”,来体会小树当时的心情。当学生了解了根的作用后,我又问学生:小树不再羡慕小鹿了,它现在快乐的成长,它又做了怎样的梦呢?这时出示美丽树林图片,播放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的灵感。

篇4:《小树的梦》教学反思

教学时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第一自然段此处想像:小树看到小花鹿在树林里蹦蹦跳跳地玩,非常羡慕,它心里会怎么想呢?这样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培养。第三自然段体会根的重要作用。此段引导想象,培养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思考,小花鹿又来到了树林里蹦蹦跳跳地玩耍,小树看见了,心里想什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学习学生学会了懂得不要总是羡慕别人的长处,自己的特长也是好的这个道理,学生想不到这一点,教师做到点到即可。

教学时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第二自然段借助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小树梦见自己没了根,可以像小花鹿一样蹦蹦跳跳,在树林里自由地玩耍。通过直观的课件感受小树多高兴啊,该怎么读呢?引导学生通过师读、学生读、评读等方式读出句子的语气。第三句出现了转折,在小树玩得正高兴的.时候发现自己喝不成水了,提问:这时怎么样了?应该怎么读?引导想象:小树没有了根,离开了土地会怎么样?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读出小树由高兴到着急的心情。

生字“渴”和“喝”的区分是难点,在学习时利用顺口溜“渴了需要水,喝水要用嘴”来记,写字时重点要用偏旁联系字义。“没”字中的新笔画横折弯容易写成横折弯钩。重点进行了指导。

篇5:《小树的梦》教学反思

本周一我上了一年级语文的一节课《小树的梦》。《小树的梦》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浅显有趣。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一、教学语言:

语言较之前有进步,提要求的语速适当,没有过多的重复学生的语言。虽然注意了要结合教学的对学生进行评价,但还要注意评价的导向性,并注意应指导学生进行生生评价。同时,教师语言儿童情趣还不够,语言还要细扣。

二、课堂教学:

注意了让学生读。注意积累和句式练习。但朗读的形式可以再多样,朗读时间可以再长。应该注意朗读的指导,适当范读。比如:“美滋滋”可以引导学生带着美滋滋的表情美滋滋地读一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小树“美滋滋”的感受,在表情的体验中,更好地朗读。书写的要求要更加细致。同时在教学时对学生及时鼓励。

篇6:《小树的梦》教学反思

小树的梦》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浅显有趣,学生很感兴趣。在教学中,努力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根据孩子们喜欢的童话,为孩子们创设童话的氛围,让学生扮演童话中的角色,融入故事情境,让学生们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精心的课件设计,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意境;动情的教师导读,使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深刻起来。整节课,学生处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语言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鲜活起来,一节课很快的就过去了,孩子们还有些意犹未尽。

2、联系生活——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课上,我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美滋滋”、“跑哇跳哇”的意思,体会小树的心情,指导读出句子的语气,效果不错。

3、巧借想象——突破课文的难点。《小树的梦》是一篇科普童话。本课认知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小树扎根在泥土里,靠根吸收水和营养。对于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说,理解“小树为什么从梦中急醒了?”是课文的难点。为解决这一难点,在学习课文中,老师抛出“没了根的小树又怎么样了?”这一问题后,让学生结合上文和生活实际去想象当时的情景,学生通过想象,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篇7:《小树的梦》教学反思

在教学课文中,抓住一点引导学生想像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深入地理解课文。这方面在《小树的梦》一课中就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

当小树梦见自己没了根,离开了土地,就高兴地跑哇跳哇。我问学生:你们现在就是小树了,没了根,你会怎么表现呢?学生说:我会跑哇跳哇,还会去找我的好朋友玩。还有的说:我没有了根,离开了土地,可算能跑了,我要到我没去过的地方,看看、玩玩。“同学们,们说的真好,小树真的像你们说的一样尽情地玩呀跑呀!可是正当它玩得高兴时,它渴了,想喝水,可自己是用根喝水的呀!根没有了怎么办呢?”我赶紧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想象:你们想一想,小树会怎样?有的同学说:“小树想不出办法,着急地哭了。”还有的同学说:“小树大喊:还是让我变回去吧!我想长根,我想喝水。”看到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我感到:其实,这才是我们上语文课的目的。通过小树高兴与着急地对比,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小树是不能没有根的。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努力的把课本知识向外延伸,想方设法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给孩子们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借此来逐步培养创新意识。

篇8:《小树的梦》教学反思

在《小树的梦》讲完课以后,我便提出了一个我认为开放一点的问题:“现在小树只能扎在泥土之中生长,不能跑也不能跳。你能不能想想办法,让小树也像小花鹿一样蹦蹦跳跳地玩呢?”孩子们七嘴八舌说了很多,有的说可以一天给小树换个地方重新栽。这样也能到很多地方去;有的说可以把树砍了,小树爱去哪就去哪儿。每天给小树输点营养液;还有一个同学说,在树下挖个大坑,给小树安个弹簧,在弹簧四周连几个小泥管,将树插在泥管里,不就可以蹦蹦跳跳了吗?孩子们的想法真是又大胆又新奇。

针对孩子们的各个不同的想法,我没有批评他们胡说八道,而是表扬他们积极动脑,又向他们提出了一点建议。“前两种方法虽然很好,但如果成为现实,我们还需派人每天去看护他们,太费人力才力,而后一种呢,又保证不了小树能吸收到充分的水和养分。你们能不能继续慢慢的思考这些问题,或自己亲手用小模型试一试,改进一下方法,看一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解决这些遗留的问题。我将等待你们给我带来好消息。”

篇9:小树的梦教学方案

小树的梦教学方案

教学基本要求:

1、学会7个一类字,认读7个二类字。

2、认识三点水旁,和新笔画“横折弯钩”。

3、能正确书写7个生字,写端正。能区分“喝”“渴”。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知道小树扎根在泥土里,靠根吸收水和营养。懂得不要总是羡慕别人的长处,自己也有长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字词,正确书写“喝”、“渴”。能区分“喝”“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小树扎根在泥土里,靠根吸收水和营养。懂得不要总是羡慕别人的长处,自己也有长处。

拓展内容:

1、根的作用——辅助理解根的作用。

2、童话故事《小松树的尾巴》——体会本课主旨。

拓展目标:

1、认读指定字词。

2、能回答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练习读一类字。

出示:

不是 是非 不明是非 泥水 泥土 水泥 泥人 没门儿 没关系 没有 高手 高大 高明 高头大马 高兴兴头 兴冲冲 口渴兴高采烈 饥渴 喝水

2、区分“喝”和“渴”。

出示:

1、小树口( )了,想( )水。

2、我口( )的时候最爱( )冰凉的饮料。

3、练习二类字。

出示:

做梦 好梦 梦境 小鹿 梅花鹿 蹦床 蹦蹦跳跳 非常 羡慕 离开 分离 离别

二、学习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问题整体感知:

( )羡慕( )。

(2)指名汇报。

(3)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问题整体感知:

小树从梦中急醒了,是因为( )。

(2)指名汇报

(3)学习第二自然段

(4)指导朗读。

(5)拓展——体会根的作用

根的'自我介绍

我们是植物最重要的一部分,没有我们,它们就不能生存下来。我们最大的作用就是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营养,而且还能把它们输送到植物的身体各部分。离开我们植物们就会饿死渴死,我们很厉害吧!

1、学词

植物 重要 生存 作用 土壤 营养 输送 厉害

2、填空

通过读文,我知道了————————)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 出示学习多音字

zhǎng

长 cháng

(2) 自己读三自然段,读读准多音字音。

(3) 指名组词

(4) 学习地字短语

出示:( )地喝水

指名填空

完整读

三拓展学字

帮助理解文章主旨

出示:

小松鼠一看到自己的大尾巴就觉得它很难看。它很羡慕小猴子的尾巴又细又长多精致;它也羡慕小兔子的尾巴觉得很小巧。它经常在想:“哎,只有我的尾巴又大又笨。”他想了很多办法,最后他终于成功地把自己的尾巴用绳子绑小了,但是他再也不能在树上行走自如了,没办法小松鼠只能把自己的尾巴又变到以前的样子。

1、学词

尾巴 难看 精致 经常 办法 惩罚 自如 绳子

2、填空

我知道了( )。

篇10:爷爷和小树 教案教学设计

孙欣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吻生动地说出人和树的关系:人类保护树木,树木为人类造福。

全课共有三个自然段,两幅插图。

第一段写的是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让小树暖暖和和过冬。所配插图画面是:爷爷在认真地给小树的树干捆绑稻草。

第二段写的是天热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让爷爷在树荫下乘凉。所配插图画面是:夏天,小树枝叶茂盛,爷爷悠闲地扇着大芭蕉扇,在树荫下乘凉。

第三段赞扬爷爷和小树真好。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知道课文中的“衣裳”、“绿伞”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爷爷真好,小树真好。”要切实引导学生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准确地理解意思,使他们初步学习到联系句子,联系课文理解词句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爱护小树,从小要为绿化祖国出力。

2.初步学习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理解意思的方法。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爷爷真好,小树真好。”在课文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案

1.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学3个生字;初读课文;指导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5个生字;指导读第二、三自然段;指导了解课文内容;练习背诵。

2.课时教案

教学提示

1.本课的训练重点是理解词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句子在课文里的意思。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读课文,结合句子想词的意思,结合课文想句子的意思,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让学生看课本插图,把教学重点转移到看图理解词句方面去。

2.要从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课文的实际出发,妥善安排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教学方法。光让学生听不行,最好把重点要讲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耳听、眼看,然后模仿练习,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听懂、学会。

3.识字要寓于阅读之中,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逐步掌握音形义的过程。本课八个生字要通过试默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学习上的难点,让学生针对难点练字,才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第一课时

课时要求:

初读课文,认识全课生字,掌握其中3个生字的形和义;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谈话激趣。

1.板书课题

6爷(yé)爷和小树(shù)

2.指名读课题,想一想:课题中写了谁?(爷爷)写了什么?(小树)随着

树”的图片。

3.教师设问,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课题写了“爷爷”,写了“小树”,中间用“和”连起来,其中一个是人,一个是树,人和树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认识全课生字,学会三个生字。

1.请学生打开书,自己指读课文一遍,做到看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读不好的句子可多读两遍,然后看田字格范字认读生字的音,最后看读课文一遍。

2.出示生字小黑板,指名认读全课八个生字。

3.指导学“衣、裳、伞”三个生字的形和义,并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伞”

①先指名按部分加笔画的方法记字形,再举起一把伞,引导学生利用伞

②指名说说伞有什么用?(伞可以挡雨,可以遮挡阳光,到了夏天太阳当头照时,打开伞就凉快多了)。

③先指导观察田字格范字,然后照范字写两个“伞”,上宽下略窄;上短下长,第一笔从竖中线起笔,第三、四两笔斜压横中线,最后一笔“丨”压竖中线写。

(2)出示生词“衣裳”

①指名读词,说明“裳”要读轻声。再说说什么是“衣裳”。

②指名按笔画记“衣”的形,然后照田字格范字写一个“衣”字,注意第二笔横要比下边的大撇、大捺写得窄。

③指导记和写“裳”字的形。先告诉学生“裳”字上边是个新偏旁叫小字头,“小字”作字头,竖钩要变成竖,左点往右下点,右点变成撇。再让学生按部分记“裳”的形。指导写两个“裳”字。“裳”字容易写长,让学生观察田字格范字时,要着重让学生看清横中线上是哪些部

上。“冖”和“衣”字的撇捺要写得一样宽。

4.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序号。先指名读,说全课有几个自然段。(3个)再指名3人按自然段读,读后组织学生按声音清楚响亮和正确的要求评议,订正读错的地方。

--课中休息--

(三)指导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理解句子

在黑板上出示第一句话: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1)指名读。

(2)引导理解。

①这句话写了谁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爷爷)写了爷爷做什么?(给小树穿稻草衣裳)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②句子中的“衣裳”指的是什么?要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到把词放在句子中理解意思的方法。告诉学生要想知道“衣裳”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认真读句子,在句子中找答案。当学生经过读句思考回答正确后,教师要在句子中把“衣裳”指的是“爷爷给小树穿上的稻草”用线画出来,使学生清清楚楚地看到句中词与词之间的联系,注意了这个联系,就能确切地理解意思。

③看插图(1)问稻草是“穿”上去的吗?课文里为什么这么说呢?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刚学过的方法认真读句子,想想句中把稻草当作什么,所以才这么说。

(3)指导读。读的时候要把为什么要给小树穿衣裳,穿什么样的衣裳读清楚。

小树有了稻草衣裳怎样?在黑板上出示第二个句子:小树不冷了。指名读,要强调“不冷了”。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第一自然段,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先自己试背,然后指名背或齐背。

第二课时

课时要求:

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五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过渡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过第一自然段,知道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保护了小树。几年以后,小树长得怎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理解第一个句子。

①指名读。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撑是什么意思?(教师可用动作演示)。

②句子中的“绿伞”指的是什么?要引导学生读句子想,因为绿伞是小树撑开的,所以它应该是长在树上的密密层层的枝叶,即树冠。在这基础上让学生看插图加深印象。

③枝叶是“撑开”的吗?可课文为什么这么说,请联系句子想想,然后回答。

④指导读。读的时候把小树为什么要给爷爷撑开伞,撑开什么样的伞读清楚。

(2)理解第二个句子。

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伞,爷爷怎么样?指名读,强调不热了。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第二自然段,把句字意思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句子

“爷爷真好,小树真好”。是本段仅有的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要想知道,就要联系全篇课文去想,想想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理解句子的意思就是要放在课文中去想。请你用这个方法想句子的意思,然后说说。

3.指导读。要把夸爷爷,夸小树的语气读出来。

(四)读全文,从整体上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熟读并背诵。

1.指名读

2.引导加深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再看课题想一想:人和树有什么联系,读完课文你知道了吗?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作简单小结:人和树是有密切联系的,爷爷保护了小树,小树就能茁壮成长,为人们做许多的事情,如:可以乘凉,可以美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等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爷爷那样保护小树,那多好啊!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中休息--

(五)继续学习五个生字的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热”。

(1)先告诉学生“热”字下边是个新偏旁,叫四点底,然后指名学生说说怎样记字形:重点提示右上的“丸”不要丢点。

(2)指导写。先引导观察范字,然后看范字写两个。热要写得上大下小,上边左右部分一样高,一样长。下边的四点底,一个点向左,三个点向右,两边点大,中间的两点小,四点要写得和上边部分一样宽。

2.出示生字“绿”。

(1)指名说怎样记字形。重点提示右上第三笔横要写得长些,右下是

(2)指导写。先引导观察范字,然后看范字写两个。“绿”要写得左窄右宽;左高右稍矮;左短右稍长;右边第三、七笔从横中线起笔。

3.出示生字“真”、“冷”、“好”。

先指名记字。提示“真”字的里边是三横,“冷”字最后一笔是点。然后让学生自己看范字,各写一个生字。

4.巩固学过的八个生字。

(1)认读,重点读“热、绿、裳、真”四个字,说明要注意的地方。

(2)试默八个生字词,不会的字可以看板书写,做出不会写的记号。

(3)教师巡视检查全班试默情况,同学们练习刚才不会写的字或错字。

(4)正式默写全课生字。

(五)总结

《爷爷和小树》这课书学完了,同学们学得很好,做到认真读书,一边读书,一边识字,理解词,能放在句子中想意思。理解句子,能放在课文中想意思,这样学语文才能学得又快又好,真正的读懂课文。

板书设计:5、爷爷和小树(亲密、友好……)

冬天 爷爷 穿衣 小树(不冷了)(暖和)

夏天 小树 撑伞 爷爷(不热了)(绿色)

课后反思

[爷爷和小树 教案教学设计]

篇11:爷爷和小树(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读一遍,谁听出课文的题目是什么?板书课题。谈话:爷爷是人,小树是植物,为什么把小树和人物写在一起呢?学习新课后同学们就知道了。请大家一起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暖、穿、冷、伞 热”。并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3、学生在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4、检查朗读。(1) 认读自然段。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是否读的正确、响亮,不丢字、加字。(2) 师通过范读、领读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中的轻声词句。(3) 学生齐读课文三、细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段,交流“读懂了什么”?(2)指导朗读。2、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指名读、开火车读。 再让学生找出写爷爷保护小树的句子。(2)爷爷为什么这样做?“暖和的衣服”指的是什么?(3)启发想象:冬天太冷了,爷爷帮助了小树小树不冷了,小树的心情怎样?,(4)指导朗读第二段话。3、学习第三自然段。(1)引导学生看图说话。(2)小组讨论,小树会有怎样的变化?(3)小结。4、练习朗读。四、指导书写生字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再书空。2、展评:学生自查。五、扩展练习

[爷爷和小树(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2:《爷爷和小树》(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比鲜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闭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倍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二、教材说明

课文以图中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教学重点是认记生字、理解重点语句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笨善闯杀究魏咸遄值钠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两个头饰,“棵、穿”的猜字图。

2币求学生观察校园、路边、生活小区的树木,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情。

(二)认字、写字

1比献

生字中,注意读准“穿、伞、暖、冷”的字音。要认识的10个生字多为单音节词,适宜随课文分散认字。从字形上看形声字居多,本课要随生字认识“父、刂、冫、人、灬”5个偏旁。根据生字的特点,也可从偏旁入手,相对集中认字。如,先复习“、日、纟、”4个偏旁,再认本课5个新偏旁,并适当说明“冫、灬、刂、父”所表示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到生字表里找找9个偏旁分别藏在什么字里,借助拼音,看看课文,想想怎样记住它。在学生议论中会发现有的用熟字换部件,有的用事物的样子(伞)就可以记住字形。教师在讨论中可提示学生:

(1)看图猜字。“棵”(左边画棵树,右边画个果子)。“穿”(上面一个洞口,下面一排牙齿)。(2)记个大概印象。对难字如“暖、热”可以不一步到位,先记个大概,随着阅读、复现,逐渐巩固。为了精确辨认生字,可安排两项练习。(1)选偏旁、部件卡片组成字读一读。

(2)比一比,组词:爷--爸、棵--课、穿--窗。

2毙醋

本课要认识笔画“”,巩固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教学时重点指导两个字:“四、五”。

四:第一笔“竖”在左半格,行笔向下略向右斜;第二笔“横折钩”起笔处和“竖”的顶部相连,横行至右上格折转向下,略向左斜至右下格向左略微钩出。第三笔“短撇”和第四笔“竖弯”,都从横上起笔在框内均匀分布。写“竖弯”时,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最后一笔“横”与第一、第二笔的收笔处相连。

五:第一笔“短横”在上半格;第二笔“竖”从“横”中点起笔,行笔略向左斜;第三笔“横折”起笔超过“短横”,向右行笔至右半格与“短横”上下对齐处折笔向下,收笔与“竖”对齐;第四笔“长横”托连第二、三笔,起笔、收笔处超过第三笔。

(三)词句

本课要求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各指的是什么。教学中可运用插图让学生明白:“暖和的衣裳”指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草帘;“绿色的小伞”指枝叶茂密的树冠。还要联系上下文,从它们的作用:预防小树被冻坏、遮挡夏日炎热的阳光,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冷--热,可在阅读中点一点。

本课首次出现自然段,可先从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这样的行文方式上让学生感知,再通过一段一段地读,逐步知道一个自然段说一个意思。

(四)朗读

朗读时要提示学生,读完一个自然段要停顿一会,停顿的时间比句号长一些。

本课重点指导第二、三自然段。句中要适当停顿,如: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语气中要表达出互相关心的喜悦 之情。

(五)实践活动

1笨魏蟆岸炼了邓怠笔且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词汇。练习时可先读读左边的部分,感知四个短语的结构特点,再仿照说说。指导的重点是扩大积累,运用恰当。可先同座或四人小组练说,再用四张填空卡片变换顺序开火车口头填空,比比哪一组说得恰当而不重复。

2毖菘伪揪纭<由弦爷与小树的动作、对话把第二、三段的内容演一演。这是第一次演,如学生有困难,就教师帮助编,由两个同学演给大家看,意在激发兴趣。经常演演,学生也就会自编自演了。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谈话引入

1逼舴⑻富埃喝嗣俏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2苯沂究翁狻

(二)自读课文

要求:1倍磷甲忠簦读通课文;2彼伎迹阂爷为小树做了什么?

(三)检查朗读

1敝该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比鲜蹲匀欢巍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比鲜镀渲械7个生字;

2崩斫狻芭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

3敝傅祭识痢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回忆第二段的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第三段。

1比鲜镀渲械3个生字;

2崩斫狻奥躺的小伞”指的是什么。

3敝傅祭识痢O榷恋谌段,再读全文。

(六)巩固练习

1比霞巧字(选部件拼字)。

2蓖瓿煽魏蟮摹岸炼了邓怠薄

(七)指导写字

(八)扩展活动

演课本剧。

◆[2004-09-02]

[《爷爷和小树》(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大树和小树小班教案

小树的朋友教案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小树的梦》课文反思小结

爱护小树体育游戏教案

小树的新衣大班教案

《小树有多少棵》教案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教学反思

《怪小树》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树的梦教学教案(集锦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小树的梦教学教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