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家电爱好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云雀的心愿说课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云雀的心愿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云雀的心愿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以拟人化的手法记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伐树毁林的危害,说明保护森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小云雀想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心愿。全文共15个自然段,按照云雀飞行的地点可分四段:
第一段(第1—4自然段):写人们伐树毁林,森林变成沙漠。
第二段(第5—10自然段):写人们伐树毁林,河水泛滥成灾。
第三段(第11—13自然段):写森林是个巨大的空调器。
第四段(第14—15自然段):写把沙漠变成绿洲是云雀的心愿。
本文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寓环保知识于有趣的故事中,语言通俗流畅,富有儿童情趣,是适合学生朗读的好材料。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篇课文在第六单元,本单元以“环保”为主题,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编者将这篇课文作为第三篇课文安排在第六单元里,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前两篇课文的基础上,再通过本课的学习,更深入地感受森林的'重要性,认识伐树毁林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3、课时安排
本课共用三课时。第一课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认读生字,划分段落,学习第四段。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一、二、三段。第三课时,练习有条理说说“森林为什么实在太重要了?”并写下来,识记生字,指导写字。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
4、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对中年段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单元重点、本课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理解课文内容,能从课文内容中懂得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体会人类植树造林的美好心愿,增强环保意识。
5、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内容是围绕“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句话展开的,课文不论是写伐树毁林森林变沙漠,河水泛滥成灾,还是写森林是个大水库,是个巨大的空调器,都是为了突出森林的重要性。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了解森林的重要性。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理解“森林是大水库,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比较困难,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6、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情
在教学本课之前,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几篇和环保有关的课文:如《走我们一起植树》、《特殊的丧礼》、《沙漠中的绿洲》等。对于环保知识已了解不少,这是顺利完成本课教学的有利条件。但由于四年级学生阅历浅,对本文中涉及环保的科学道理较难理解,根据这些实际,在教学时我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法
1、朗读教学法
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只有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本文是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的,语言生动有趣,适合朗读。在教学中,我把朗读训练贯穿始终,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2、情境教学法
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体验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这样往往比教师单一的讲解更深刻。
在本文教学中,我以语言描绘、图画展现、表演体验等不同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受课文内容。
四、说学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只有深入文本和文本进行深入的、多层次的对话,才能深刻领悟课文内容。因此,本节课我通过学生用读读、圈圈、议议的方法,以读悟语,以读促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
五、说教学过程
(一)温故导新,设疑激趣
教学的开始,我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说说云雀的心愿是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略)
紧接着,我通过“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这一问题导入新课的学习。这样的导入,不但能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更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学习自觉性,激发学习热情。
(二)精读课文,感受森林的重要性
1、创设情境,感受伐树毁林的危害
一开始,我以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同学们,想当环保小专家吗?课文有两个地方写了伐树毁林的危害,老师现在带你们去看看,看看谁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汇报给老师。”接着多媒体展示沙漠和大河景象,学生观看后,我请一位同学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环保小专家,让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板书:(略)
然后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有关段落(第3和第5自然段),“看到此情此景,小云雀和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能读出来吗?”先让学生练读对话,教师加以点拨,最后引导学生扮一扮,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演读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以上教学环节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伐树毁林的危害,并让他们自由选择伙伴表演,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精读品味,感受大水库、空调器的作用
这一环节中,我先激发学生:“森林带给人类许多的恩惠,同学们想享受吗?”让学生自由读读有关段落(第10和第13自然段)。并谈谈读后感受,接着引导学生品读,你能把你的喜悦之情读出来吗?然后引导学生体会大水库和空调器的神奇作用,我是这样引导的“森林为什么是大水库和空调器呢?你能从文中找出理由说明吗?”让学生读读、圈圈、议议,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略)
并趁热打铁让学生谈谈森林还有哪些作用,最后引导学生再感情朗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以上环节中,我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多次深入文本和文本反复对话,在反复朗读过程中,领悟到大水库和空调器的神奇,从而对森林升腾起保护之情。这样,自然而然就突破课文重点、难点。
(三)总结深化,拓展延伸
1、读了本文你懂得了什么?
2、学了这篇课文,今后如果看见有人伐树毁林,你怎么做呢?
3、我们还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呢?
(四)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应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突出文章中心,我的板书力求达到这样的效果。
篇2:《云雀的心愿》说课稿
一、说教材
心愿是个温暖的字眼儿,凝聚着美好的期待与向往。云雀的心愿很简单: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个简单的心愿却是对青翠葱茏水丰草茂的家园一份永恒的眷恋,是对黄沙漫天洪水泛滥的悲剧一份深沉的痛惜。
这个小小的童话故事情节生动,语言流畅,采用对话的形式,借小云雀和妈妈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述说了伐树毁林造成的危害,从而说明森林的重要性,揭示人类与自然、生命与自然的密切关系。美好与毁灭、安居与灾难的强烈对比,能唤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说学生
四年级下期的学生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有了前面几篇环保题材课文的积累,对本课所表达的森林于环境的重要作用以及“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这一主题比较容易领会和接受。同时,日益被人们重视的环境问题屡屡见诸报端,这使得大部分学生对生存环境恶化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有所了解,但对其产生的灾难性后果缺乏更深刻的认识和切身感受,自然也不能产生心灵的震撼。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有所减弱,但对新鲜事物仍有很强的好奇心,因而,创设情境,让学生直面美好事物被毁灭后的触目惊心的灾难场面,可以成为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点和阅读能力的提升点。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这篇课文需要两课时完成,今天我着重要说的是第二课时。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课标》,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能围绕“森林真是太重要了”有条理地说写,并用上“可以……也可以……”的句型。
2、能抓住关键词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充分认识破坏森林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危害,强化环保意识,产生植绿护绿的愿望。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关键词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是理解“森林水库”。
五、说教学策略
面对这样一篇语言生动,意趣浓厚,主题深刻的课文,自然地想到了我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化”所倡导的“点”教学策略。“点”教学策略中的所谓“点”,是全部教学内容的着眼点,是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交合点。这个 “点”总是带起一课书或一堂课的学习任务,“牵一发而动全身”,使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围绕它来进行。
《云雀的心愿》这篇课文,其内容与情感都凝聚在“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一句话上。“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就是这篇文章的教学点。围绕这个教学点可以进行这样的质疑:为什么说“森林实在太重要了”?因为它是“森林水库”,因为它是“空调器”,所以这篇文章教学的关键词是“森林水库”“空调器”。而回答这一问题的语段第10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便是这篇文章教学的典型语段。
篇3:《云雀的心愿》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一篇课文。该文用童话形式,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的所见、所闻、所言,借此帮助学生认识森林的重要性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育学生环保意识。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针对课文内容特点,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啦!”为线索,通过变序教学,从正反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积极与文本对话,层层深入地理解森林的重要性,使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文本所蕴涵的情感互相碰撞与交流,从而提升学生对语言的品味和运用,唤醒学生对生活及生命的热爱,渗透科学的发展观,让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
教学目标:本课共计两课时。第一课时: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品读课文14、15自然段,了解云雀的“心愿”,指导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1、以“小云雀一路上的心情感受”为纽带,引导学生细读感悟课文内容,知道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抓住重点词语体会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课文的语言和句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内化、活用课文语言。
3、培养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实现由书本知识到思想认识的迁移。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乱砍滥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
二、说教法
针对教材的特点,我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注重积累。课文中的第10和13自然段既说明了森林有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识,应该让学生积累下来,学会有顺序地描写事物。
二、注重感悟。课文以对话形式来说明森林的重要作用,语言浅显易懂,不需作过多分析、讲解。因此,教学时就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依据语气提示读好课文,就可以很清楚地感悟到了。如在教学描写土地变沙漠这一环节时,让学生借助重点词语“黄沙漫天”、“乱砍滥伐”,依据提示语“埋怨”、“心疼”练读课文。在学生读书时,我使用多图片出示黄沙漫天的场景,把学生带人沙漠狂风之中去感受。这样学生就很到位地读出了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从而体会到森林的重要。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学法具体如下:
1、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2、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3、悬念法――带着问题,巩固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森林实在是太重要啦!是呀,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环节3研读赏析:教师以多媒体出示,请学生先默读在分组讨论及进行学习。借助多媒体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环节4拓展延伸:洪水淹没了村庄,村子里的房屋、老人、孩子、牲畜……此时此刻,你心中是什么滋味?你又想说什么?(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环节5课后作业:让学生任选一题写下来,帮帮小云雀完成心愿(好处:巩固知识点,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实践,学以致用)。
篇4:《云雀的心愿》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以拟人化的手法记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伐树毁林的危害,说明保护森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小云雀想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心愿。全文共15个自然段,按照云雀飞行的地点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人们伐树毁林,森林变成沙漠。
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写人们伐树毁林,河水泛滥成灾。
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写森林是个巨大的空调器。
第四部分(第14—15自然段):写把沙漠变成绿洲是云雀的心愿。
本文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寓环保知识于有趣的故事中,语言通俗流畅,富有儿童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是适合学生朗读的好材料。
这篇课文所在的单元以“环保”为主题,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编者将这篇课文作为第三篇课文安排在第六单元里,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前两篇课文的基础上,再通过本课的学习,更深入地感受森林的重要性,认识伐树毁林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对中年段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单元重点、本课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①认识本课9个一类生字和2个会认字,懂得“咆哮”、“泛滥”“乱砍滥伐”等词语的意思,能运用“可以……也可以……”造句;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将云雀的心愿以及不同情境下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并能分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培养孩子的朗读能力、感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说话以及表达与交际的能力;
③理解课文内容,能从课文内容中懂得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体会人类植树造林的美好心愿,增强环保意识,并能落实到平时的生活实践中去。
3、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内容是围绕“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句话展开的,课文不论是写伐树毁林森林变沙漠、河水泛滥成灾,还是写森林是个大水库、是个巨大的空调器,都是为了突出森林的重要性。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了解森林的重要性。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理解“森林是大水库,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比较困难,这就成为学生认知的一个难点。另外,引领身处相对美好环境中的孩子体会出云雀的心情、明确云雀的心愿并能受到启迪,增强自我环保意识,与作者的表达意愿能达成共识也是理解与感悟的一个难点。
4、课时安排:
我准备用两课时来实现教学目标。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认识所有生字并完成书写任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第二课时,引领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内容,知道森林的好处,树立环保意识,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品读文字中升华情感。我下面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5、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情
在教学本课之前,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几篇和环保有关的课文:如《走,我们一起去植树》、《特殊的葬礼》、《沙漠中的绿洲》等。对于环保知识已了解不少,这是顺利完成本课教学的有利条件。但由于四年级学生阅历浅,对本文中涉及环保的科学道理较难理解,根据这些实际,在教学时我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一)说教法
根据大语文教学观和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新课程相关要求,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来实现预设目标:
1、朗读教学法
只有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本文是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的,语言生动有趣,适合朗读。在教学中,我把朗读训练贯穿始终,采用自由读、同桌互读、带着问题读、小组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培养一定的语感。
2、情境教学法
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体验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这样往往比教师单一的讲解更深刻。
在本文教学中,我以语言描绘、声音感染、录像震撼、表演体验等不同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受课文内容,促进对文本的理解。
3、对比教学法
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悟、理解文中重点部分,适当采取对比观察、对比朗读、对比想象,在对比教学中突破教学重难点,受到心灵的洗礼。
(二)说学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只有深入文本和文本进行深入的、多层次的对话,才能深刻领悟课文内容。因此,本节课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边读边画、边读边悟、边读边想、边读边练,个体自学与合作交流相结合,促使学生以读悟语,以读促解,以读升情,从而达到三维目标的同步发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心愿引领,激起阅读欲望
1、(播放小鸟的叫声):同学们,听!小云雀叽叽叽地叫着,正向妈妈表达自己的心愿呢。那么,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呢?(齐读,板书:让沙漠变绿洲)
2、孩子们,小云雀身小心不小,它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呢?今天,我们跟随小云雀和妈妈一起去看一看就知道啦!
【这样的开场白直奔主题——云雀的心愿,让云雀的心愿先在学生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同时激发起孩子的阅读欲望,引导他们满怀好奇地去探询这一心愿的由来。】
(二)理清脉络,引导有序感知
1、小云雀为什么会有这么伟大的心愿呢?请阅读第1-13段,画出关键的词语,反复阅读、理解。
2、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继续紧扣课题深入探究。同时,在集体交流时让孩子理解,为下面引导孩子自主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后,自然思路清晰,自主学习必定事半功倍了。】
(三)抓住重点,启发自主阅读
1、读中画画:小云雀每到一处地方看到了(或感觉到)什么?是什么心情?在与妈妈的交流中它知道了什么?最后它终于明白了什么?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2到13自然段,注意一边读,一边到文中画出相关的词句。
2、读后填填,注意选用合适的词句来概括。
飞到哪里 心情及原因 知道了什么 最终明白
沙漠上空
大河上空
森林里
3、小组交流自我阅读的结果,再大组交流,取长补短,相互评议。
【语文课上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孩子,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思维方法;读后填表的练习是让孩子们边学边练,既是对学生读书结果的检测,又培养孩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的能力;合作学习既是相互学习的过程,也是个个参与、人人探究的过程,达到全面提高的功效。这一自学方法正是新课程理念中提倡的自主学习方式,能促进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品读感悟,突破教学难点
在上面的环节中,老师相机进行品读感悟的引导显得非常重要。
1、伴随着孩子们的评议与交流,我会适时创设以下三个对比情境,来促进孩子品读文本:
(1)观察图片,创设对比情境一:沙漠与森林。
(2)观察录像,创设对比情境二:泛滥成灾的河水与“森林水库”的蓄水示意动画图。
(3)观察动画,创设对比情境三:沙漠上空满头大汗喘气飞翔的云雀图与栖息在森林树枝上欢唱的云雀图。
2、有感而发,小结感受: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努力用上“可以……也可以……”,让学生有条理地说一说,除了书上告诉我们的三个作用,还知道森林的什么作用。
3、分角色朗读全文,再次感受云雀美好的心愿。
【这里巧设三个情境对比,用形象直观的画面渲染气氛,感染学生,激发情感。再品读抽象隐形的语言文字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刻了,感情升华了,自然重难点也就突破了。】
(五)拓展提升,增强环保意识。
1、关注现状,畅谈感受:
观看录像一:江西江堤决口5——11米的灾害实况;
观看录像二:甘肃泥石流灾害中村庄消失及救灾实况。
师:孩子们,也许我们现在身处的不是沙漠,也许我们还未亲临决堤的江水,但看看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呢?你不想对人们说些什么吗?思考两分钟。
2、撰写一份倡议书:请向人们说清森林的作用和乱砍滥伐的害处。
【结合现实进行拓展,体现了语文学科开放性的特点。课文虽然学完了,但课文告诉学生的、学生心灵感触到的还没有结束。面对现在如此恶劣的地球环境,让孩子们在触目惊心
的现状中发出倡议,是对文本内涵的深入,是对文本语言的内化,是对保护地球的情感升华,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说板书
【这样的板书简洁明了,重点突出,还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文本层次。】
篇5:《云雀的心愿》的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云雀的心愿》。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的文章,本单元主要讲的是生态环境。《云雀的心愿》文章记叙了云雀和妈妈进行一场特殊的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看到黄沙漫天、洪水泛滥,并逐步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也深刻地点出了森林具有大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文章条理清楚,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叙述整个故事的过程,字里行间包含着对生态环境的担忧以及呼吁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这个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阅读分析能力较弱,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时,教师着重教学生用默读、略读、指明读等方式展开教学,学生跟随云雀旅行的过程中看森林消失后的恐怖现象,并逐步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结合新课标对该学段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文生字新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了解云雀旅行的全过程及所见所闻所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了解云雀旅行的全过程及所见所闻所感。难点是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教学中我采用朗读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上课伊始我将采用谈话法进行导入。同学们,在课程开始之前,老师想带领大家一同走进动物的世界,来领略动物们优美的身姿。边看边跟老师来分享一下,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
听了刚才大家的分享,老师觉得每个同学都是一个很爱小动物,很有爱心的人。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种可爱的鸟类,看看它身上有什么精彩的故事。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云雀的心愿》。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这样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快速的带入到课堂中,为本节课的讲解铺设一个良好的感情基调。
(二)初步感知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该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习惯,整体感知的教学环节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此环节,我首先会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回答以下2个环节的问题。
1、初读课文,学习词语。土壤枯枝败叶乱砍滥伐树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明确:文章记叙了云雀和妈妈进行一场特殊的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看到黄沙漫天、洪水泛滥,并逐步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也深刻地点出了森林具有大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最终云雀有一个心愿,沙漠变绿洲。
这样的问题解决学生已经把文本的概况了解透彻,为深入研读环节打下基础。
(三)深入研读
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所了解之后,我安排了第三个教学环节--深入研读。阅读是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要想完成多重关系的对话,就需要我们对文本有着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此环节我会引导学生默读,边读边展开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和与讨论:
1、云雀的心愿是什么?明确:沙漠变绿洲。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请同学们朗读全文,找一找云雀和妈妈在旅行中都看到了什么?
(1)在沙漠上空,漫天飞舞的黄沙,睁不开眼睛。
(2)在大河上空,浑黄的河水咆哮不惜,淹没村庄。
2、旅行中遇到这样的场景,云雀和妈妈有怎样的感受呢?明确:埋怨、心疼、叹息、害怕。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3、同学们,面对这样的场景云雀妈妈找出了造成这样场景的原因,你能说一说吗?明确:人们对树木的乱砍滥伐,造成上有水土流失严重。
4、面对这样的场景,我们该如何改变现状呢?明确:植树,让森林起作用。
5、小组讨论:为什么森林能改变现状?明确:森林有“大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
(1)大水库:森林可以蓄水,树冠充当大伞的作用,苔藓和枯枝败叶吸收水分存储水分。
(2)空调器:夏天遮挡阳光,冬天存储热量。通过以上深入研读环节,学生能对整个文本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也能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有所掌握。
(四)巩固提高化身森林小卫士,你该如何保护森林?写几句标语
(五)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我们从云雀的心愿感知到了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现在正值植树节,希望同学们能从今天开始有实际的行动,为绿水青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业:植树节去郊外植树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堂课的缩影,好的板书应该结构清晰,构思新颖,内容高度凝练。因此,我对本课的板书进行了如下设计。便于学生理解。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篇6:《云雀的心愿》说课稿
《云雀的心愿》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一篇课文。该文用童话形式,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的所见、所闻、所言,借此帮助学生认识森林的重要性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育学生环保意识。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针对课文内容特点,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啦!”为线索,通过变序教学,从正反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积极与文本对话,层层深入地理解森林的.重要性,使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文本所蕴涵的情感互相碰撞与交流,从而提升学生对语言的品味和运用,唤醒学生对生活及生命的热爱,渗透科学的发展观,让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
教学目标:本课共计两课时。第一课时: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品读课文14、15自然段,了解云雀的“心愿”,指导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1、以“小云雀一路上的心情感受”为纽带,引导学生细读感悟课文内容,知道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抓住重点词语体会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课文的语言和句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内化、活用课文语言。3、培养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实现由书本知识到思想认识的迁移。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乱砍滥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
二、说教法
针对教材的特点,我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注重积累。课文中的第10和13自然段既说明了森林有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识,应该让学生积累下来,学会有顺序地描写事物。
二、注重感悟。课文以对话形式来说明森林的重要作用,语言浅显易懂,不需作过多分析、讲解。因此,教学时就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依据语气提示读好课文,就可以很清楚地感悟到了。如在教学描写土地变沙漠这一环节时,让学生借助重点词语“黄沙漫天”、“乱砍滥伐”,依据提示语“埋怨”、“心疼”练读课文。在学生读书时,我使用多图片出示黄沙漫天的场景,把学生带人沙漠狂风之中去感受。这样学生就很到位地读出了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从而体会到森林的重要。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学法具体如下:
1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2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3悬念法——带着问题,巩固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森林实在是太重要啦!是呀,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环节3研读赏析:教师以多媒体出示,请学生先默读在分组讨论及进行学习。借助多媒体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环节4拓展延伸:洪水淹没了村庄,村子里的房屋、老人、孩子、牲畜……此时此刻,你心中是什么滋味?你又想说什么?(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环节5课后作业:让学生任选一题写下来,帮帮小云雀完成心愿(好处:巩固知识点,,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实践,学以致用)
篇7:《云雀的心愿说课稿》评析
《云雀的心愿说课稿》评析
说课,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根据,它与备课及上课有很大区别。蓝老师的说课语言清晰,重点突出,展示出了教师自身较好的教学底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蓝老师及其他老师的说课,我觉得好的说课要说中见巧。这里,我重点就“说教材”、“说目标”谈谈我的体会。
一、说教材,巧取舍
由于听说课的对象是懂教材、精业务并具有一定教研水平的教师或评委,又由于说教材是说课的第一环节,所以说教材说得怎样影响着说课的整体效果。
说教材,不是一句话的事儿,更不是概括课文大意,或者给课文理理脉络就行。主要是要说清楚教材内容、教材结构、教材的写作特色和表达的情感。教材内容包括题目、课文在第几册第几单元、单元训练重点、地位、教材的前后联系,教材的重点难点,有时还要简单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说教材内容时可以多说,也可少说,可按上面介绍的顺序说,也可打破顺序说,要因教材而定,更要因教者对教材的取舍而定。
在这次说课过程中,一位老师是这样说教材的: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自然与环境”主题的一个童话故事。文章情节生动,语言流畅,采用对话的形式,借小云雀和妈妈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述说了伐树毁林造成的`危害,从而说明森林的重要性,揭示生命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文中,美好与毁灭、安居与灾难的强烈对比,能唤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此前,《走,我们一起去植树》、《沙漠中的绿洲》等同主题不同文体文章的学习、积累,使得学生对本文的学习有基础、有兴趣。
我以为,这就是说教材的好的范例。教师高屋建瓴地把握了教材在编排体系中的前后关联,抓住教材的主要写作特色,从内容意蕴及价值取向的不同角度阐述教者对教材的解读取舍。不难想象,教者必将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取舍基础上建构出精彩的教学流程预设。于是,在说课的第一环节,说课者就以精辟、得当的阐述赢得了专业认同,引发了说课对象的倾听期待。
二、说目标,巧设渠
有的老师可能认为教学目标就是那“老三项”,什么掌握生字词,什么有感情地朗读,什么理解文章重点词句等等;也有的老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后认为教学目标就是给“三维”填空。我以为教学目标要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情而定,努力做到准确、清晰。好的目标设定能关注教学重难点,能关注语言训练点以及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还能体现目标达成的渠道或方法。
赵清华老师是这样拟定教学目标的: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新课标》,我对《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贫瘠”、“泛滥成灾”等词;能围绕“森林真是太重要了”有条理地说、写,并用上“……可以……也可以……”的句型。
2.通过多重朗读体会云雀的埋怨、害怕以及美好心愿中的决心、期盼。
3.能结合生活体验充分认识破坏森林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危害,通过设计环保公益用语强化环保意识,产生植绿护绿的愿望。
以上的目标设定中,我们既见明晰的教学目标指向又见恰当的教学措施,应该说这样的目标是对教学活动切实、科学的引领,也是教者将目标文本化、教学思路缩微的智慧体现。赵老师用“联系上下文理解”、“多重朗读”、“设计环保公益用语”等教学措施阐明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呈现了目标达成的渠道。相对于那些形式化、理想化的目标专用语,这样的目标更能体现课时教学内容,更切合学段教学目标,更便于贯穿实际教学操作。
其实,好的说课还离不开简洁而精彩的教学过程的介绍,说教学流程要巧妙突破重难点,在此暂不展开说。
说课,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检阅。无论是说课的哪一环节,要想真正做到“巧”,展示精彩的教学主见,这都需要教师自身长期、潜心的专业研修。所以,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坚持独立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坚持教学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必将得到提高,说课也一定会精彩纷呈。
篇8:语文《云雀的心愿》说课稿
强化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发展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再让学生钻设计好的圈,而应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真正的主人。要使自己从学生学习的支配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从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探索的帮助者;还要从学生学习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智力、能力在自主参与的实践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下面结合《云雀的心愿》这一课,谈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的。
一、预习时,教师是一名普通的参与者。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讲了一只小云雀跟着妈妈飞越沙漠、大河时,看到森林被毁坏后所造成的危害,产生了一个要到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的心愿,说明了森林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有效途径,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以往都是让学生查阅字典理解词语,读顺课文等。我在教学《云雀的心愿》前还布置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如:到图书馆翻阅资料、请教家人、上网查询等查找与森林相关的内容。并组织学生从森林的分布、森林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通过这种多渠道的预习、感知,学生不仅熟悉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在学习时也会与课文产生强烈的共鸣,也便于学生对课文中的重难点的理解。实践也证明:打破了“旧框框“后,学生不仅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预习,而且能预习出新意,预习出个性,在课堂交流中,教师不再是权威,而只是一名普通的参与者。
二、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
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赖性大,自信心不强,不会独立思考;读书时间少,思考、组织语言的时间少这些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教师活动时间,做到学生能学懂,学会的内容我坚决不讲,将省下来的时间,都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内容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讨论的问题也是学生主动提出的,学习的结果则是学生共同商讨的,评价也是学生作出的。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
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就必须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课后的思考题“为什么说森林这么重要?”不仅是贯穿于课文内容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的难点所在。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呢?
我在教学课文1、2自然段时,播放了一段多媒体课件,首先抓住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把他们引入到课文内容中来。再让他们说说,小云雀和妈妈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学生不难看出沙漠上空“漫天飞舞”的风沙和浑黄汹涌的洪水淹没村庄的情景。教师随即提问,这些现象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疑惑了,于是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迫切希望能从书中寻找答案。我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可以读读想想、圈圈划划;也可以互相讨论,谈谈感想等。然后我再让同桌两人合作分角色朗读,告诉大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即云雀和它妈妈的对话)。在充分练读的基础上,指名读,并请其他同学评一评,读得怎么样,哪里还可以读得更好。通过反复的读、评,学生已理解了“乱砍滥伐”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从而悟出森林的重要性。
在对文中为什么称森林为“森林水库”问题的理解上,我组织大家进行四人小组的学习讨论。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对于难题不再是一个人苦思冥想不得其解,而要交头接耳、相互讨论。我鼓励他们利用肢体帮助,如:双手高举叉开就是树冠;双脚横跨就是树根;自己的身体就是树干;衣服就是依附在树干上的青苔……通过口、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全方位的参与运动,沉浸到学习活动中去,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四人小组的讨论形式也有利于学习过程的优化,它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给每个成员在讨论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锻炼学生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此外对听取、归纳别人意见去粗存精,反驳别人意见的能力也能得到锻炼。让孩子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也培养了他们协作和团结的精神,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
三、精心设计学生语言学习实践活动,便于学生投入自主学习。
在课文结尾处,我设计了一个语言表达训练的情境,既促使学生消化、吸收范文的语言材料,将范文的语言及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使理解吸收向表达倾吐迁移,活学活用,还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进行了潜移默化的环保意识教育。
我请四人学习小组的组长做一个不讲理的伐木工人,(先把他们集中起来,在表情、说话内容上加以指导)正在砍伐小云雀居住的那片森林,其他三位同学就是小云雀,要齐心合力说服伐木工人,停止砍伐。看哪一组的小云雀最机智、勇敢,能第一个把伐木工人劝服。同学们这下来劲了,不仅运用了书上的内容,再加上搜集来的各种资料,进行了一场近乎辩论赛的劝阻,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我以这样的训练结束课文内容的教学既是对文章内容的总结,又是在此基础上的提高练习,对学生来讲,具有新鲜感,能再一次激活他们的思维。学生想要获得“劝阻”的成功,必然要回顾全文,反复读、思,在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完成任务。在“劝阻”的过程中,还要听清楚对话,包含着敏捷的思维、适当的应对、随机的应变能力,灵活的处事之道等非语言行为的外在表现。此外这一设计,注重课内外知识相联系,也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后,我又巧妙地作了一个延伸,设计了这样一份作业:“小云雀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发出了一份倡议书,倡议大家都来保护母亲河。全国各族人民看到了这则消息,都纷纷行动起来。他们有的出钱,有的出力,很快在黄河两岸就建起了一道绿色的屏障。十年后,小云雀带着自己的孩子又回到了曾经和它妈妈一起飞过的地方,它们会看到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以此内容写一段话。”这样一来,也就使“写”成为“读”的自然延续和拓展。
篇9:《云雀的心愿》教学说课稿
《云雀的心愿》教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一篇科普童话故事。这个单元是以“环保”为主题,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课文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旅程中经过沙漠、大河上空以及最后回到森林后的所见、所闻、所言,从中感受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和森林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说目标:
针对的特色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认识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并体会人类植树造林的美好心愿,增强环保意识。
2、使学生在情境说话中自觉地应用课文的语言和句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内化、活用课文语言。
3、试着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内容是围绕“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句话展开的,课文不论是写伐树毁林森林变沙漠,河水泛滥成灾,还是写森林是个大水库,是个巨大的空调器,都是为了突出森林的重要性。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了解森林的重要性。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我把理解“乱砍滥伐 “定位难点,同时也贯穿了全文。
四、说教法
1、以读代讲法
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只有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本文是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的,语言生动有趣,适合朗读。在教学中,我把朗读训练贯穿始终,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2、情境教学法
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体验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这样往往比教师单一的讲解更深刻。再教学中我多出采用了这一教法,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加深其感受。
3、扶放结合法
在教学森林“水库”和森林的“空调器“作用时,我由扶到放,给学生表格、填空等作为自学的拐杖,小组讨论交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四、说学法
1、圈划批注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只有深入文本和文本进行深入的、多层次的对话,才能深刻领悟课文内容。因此,本节课我通过学生用读读、圈圈、议议的方法,以读悟语,以读促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
2、小组学习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多出采用小组学习法,不仅让学生小组分角色朗读,也让他们小组自学,这样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已经倾听的能力,这也是现在孩子最缺乏的。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洪水泛滥的视频等
六、课时划分
本课我准备用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主要是基础的字词教学,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书写田字格里的生字。同时理清课文脉络,学习小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主要学习的一、二、三段,了解森林的重要性,进而倡导全人类保护森林、植树造林。下面我重点说说我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整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复习导入,了解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接着围绕“森林是在是太重要了”一句展开第二部分的教学,分别通过小云雀在沙漠、大河上空和森林三个地点感受森林的重要性。最后是迁移拓展,实践 “心愿”,通过总结让学生理解保护森林必须从我做起。
(一)复习导入,了解“心愿”
教学的开始,我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说说云雀的心愿是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沙漠→绿洲)
紧接着,我通过“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这一问题导入新课的学习。这样的导入,不但能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更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学习自觉性,激发学习热情。
(二)精读课文,感受森林的重要性
1、沙漠
一开始,我会创设旅行的情景激发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跟着小云雀和她妈妈的步伐一起去旅行吧!他们本次旅程的首站在哪里?接着让学生读读文中描写沙漠的文字,圈划关键词语,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这一部分要引导学生抓住“狂风”“漫天飞舞”等词语感受沙漠环境的恶劣。接着我会出示沙漠图片和大风的声音,带领学生入情入境:你走在沙漠上,狂风肆虐,你无法睁开眼睛,此时你感觉如何?沙尘暴席卷而来,阻挡了你的去路,你感觉如何?放眼望去,沙漠中没有绿色植物的'影子,你感觉如何?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使学生像小云雀一样讨厌沙漠,朗读起来也更到位,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这样的沙漠用妈妈的话说就是“贫瘠的沙漠”。在教学“乱砍滥伐”这个词语时我会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理解没有节制地砍伐就成为“乱砍滥伐”。接着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表现出小云雀的埋怨和妈妈的心疼。最后让学生说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___________.教师相机板书:防风
2、大河上空
我会这样过渡:然而乱砍滥伐的恶果不仅仅是沙漠的扩张,让我们随着小云雀的步伐继续前进。接着播放大河泛滥的视频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浑黄的河水像——————咆哮着向下游冲去。”联系实际理解“泛滥成灾”接着让学生读读文中描写大河的课文,找出能读懂“泛滥成灾”意思的词语,小组分角色练读。想想洪水淹没了村庄冲垮了河堤,还淹没了什么,冲垮了什么,从而感受森林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以上教学环节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伐树毁林的危害,并让他们自由选择伙伴表演,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精读品味,感受大水库、空调器的作用
这一环节中,我先激发学生:“森林就是森林,为什么妈妈说是森林水库呢?”让学生自由读读有关段落(第10小节),并谈谈读后感受,然后引导学生体会大水库的神奇作用,、我出示一张表格,让学生读课文找出森林是如何蓄水的,按照“名称”和“作用”填,同时出示大树照片,相机理解树冠、树干和土壤。这段话的最后一句是个反问句,我会指导学生将其改为陈述句,朗读对比,体会反问句的好处。最后通过朗读体会森林的蓄水作用。
空调作用的那段则是简单的通过填空让学生复述课文,解释森林是如何做到调节温度即可。最后趁热打铁让学生谈谈森林还有哪些作用,用可以、、、也可以说说森林的重大作用,最后引导学生再感情朗读课文。这也是可有要求学生要掌握的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以上环节中,我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多次深入文本和文本反复对话,在反复朗读过程中,领悟到大水库和空调器的神奇,从而对森林升腾起保护之情。这样,自然而然就突破课文重点、难点。
(三)拓展延伸,实践心愿
最后,我会让学生尝试写一些环保标语,并将自己写的环保小树贴到黑板上,让他们从感兴趣的活动中感受到只要人人都栽一棵树,世界将会绿树成荫。
这一部分我有效地将文本与学生实际相连接,将课文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个环保小卫士。
六、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应简洁明了,即体现的主要内容,又能突出中心,我的板书力求达到这样的效果。
篇10:云雀的心愿教案
云雀的心愿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1--8自然段,第14自然段;理解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
2、朗读训练:①根据说话的语气朗读;②抓住重点字词体会进行朗读。
3、句式训练: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
教学重点:理解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心愿,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的心愿是什么?
板书课题《云雀的心愿》。随机指导:雀、愿的书写。
二、初读课文
1、字词。(开火车)
咆哮 冲垮 苔藓 冲刷 储存
漫天飞舞 泛滥成灾 枯枝败叶 脱缰的野马
2、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贫(pin ping )瘠河堤(ti di ) 淹没(mo mei) 蓄(xu xv) 水
土壤(ran rang) 乱砍滥(lan nan)伐树冠(guan guan) 埋(mai man)怨
3、教学第14自然段
(1)质疑。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两个问号,首先看第一个问题: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2)以你喜欢的方式自渎课文,可以默读,小声读书,大声读,也可以同座位或者四人小组合作轮流读。读后思考: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3)讨论: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投影: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
板书: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植树造林。(四个字概括)
(4)那些词语可以看出小云雀的心愿很大?关键词实在、太、一定、重新。
(5)指导朗读。方法:朗读要抓住关键词,体会心情。
(6)第一个问号可以擦去了吗?
过渡:云雀为什么有这个心愿,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明天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他们就是(课件出示云雀图,生说),他们有一个美好的心愿,还记得是什么吗?(生说,师板书:沙漠绿洲)。
2、课文的哪一小节写了云雀的这个心愿?(生答)
3、(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生齐读这段话。
过渡: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呢?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小云雀和他的妈妈一起去旅行吧!
二、细读课文,感受危害
小云雀和妈妈都飞到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在文中划出来。(指名说)
1、学习第24自然段
(1)他们先来到了哪儿呢?(沙漠上空),我们也跟着云雀一起飞去看看吧!
(2)他们飞呀飞,飞到了一片沙漠上空(出示:沙漠漫天飞舞图),他们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你喜欢这儿吗?小云雀喜欢吗?(指导读小云雀的'话)
(4)妈妈又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看到茂密的森林逐渐变成贫的沙漠(出示对比图片),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
谁再来读一读云雀他*的话?(指名读、齐读)
(5)听了他*的话,你觉得森林重要吗?为什么?(指名说)
师小结:森林可以保护土壤,(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2、学习第510自然段
(1)他们又飞呀飞呀,飞到了一条大河的上空(出示大河图)
(2)观看课件:河水像脱僵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村庄被洪水淹没,使学生在情境中感知砍伐森林的危害之大。
(3)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4)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出示: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深黄的河水像脱僵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有几处河堤被冲垮了,一些村庄淹没在洪水之中。)自由地读一读,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得很好!(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5)看到这么凶猛的洪水,小云雀不由地挨近了妈妈,害怕地说(生读),妈妈叹了一口气说(生读)。
(6)森林就是森林,为什么说是森林水库呢?
(出示第10节的2、3、4句)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静下心来思考思考,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交流)
(7)原来,森林还有蓄水的作用,你看(出示:森林不就是一座水库吗?)(指名读、齐读)
读了几遍之后,你读懂这句话了吗?森林是不是大水库?(出示:森林就是一座大水库。)(生齐读,体会两句话的语气)
师小结:如果没有森林水库,许多地区将发生水灾,大面积的农田,村庄也都会淹没在洪水之中,看来(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3、学习第1113自然段
(1)他们又继续飞呀飞呀,真是又累又热,赶快飞回家休息休息吧!(出示森林图)咦?这儿怎么这么凉快呀?(生说原因,齐读有关语句)
(2)森林长得这么葱郁,这么像空调器,难怪小云雀会说:妈妈,我们的家(生说)
(3)师小结:(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三、迁移、延伸
1、森林的作用可多了,同学们课前一定搜集了不少资料吧!(交流)
2、森林有这么多的作用,难怪小云雀会说(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生齐读)
3、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为绿化祖国,美化校园做些什么呢?
4、(出示)森林需要人类的呵护,我们要诊惜她,抚育她健康生长。同学们想不想也设计这样的广告语呢?请各小组分工合作,设计一份绿化方面的公益广告语,可以配上图画,比一比,哪组作品最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小组合作设计)
5、展示作品,汇报广告语及设计意图
小结: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你就是一个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篇11:云雀的心愿的作文
春天到了,云雀妈妈又带着小云雀到处旅行。
它们飞呀飞呀,飞到一个城市上空。那个城市建筑雄伟,很是神气。小云雀兴奋地飞了下去,正好飞到一个垃圾桶的上空。只见垃圾桶周围到处是垃圾,一大群苍蝇正围着垃圾到处飞。这里的气味快让它喘不过起来。小云雀连忙振翅一飞,远离垃圾桶。
“这里的气味真难闻!”小云雀埋怨说。
“孩子,以前这里也一片干净的土地,小河清澈,花草茂盛。可是由于人口的增多,人们建起了巨大的城市,但垃圾也增多了,人们就安排了好多的垃圾桶来处理垃圾。但是,由于人们的懒惰,还是把垃圾随便乱扔,也不注意垃圾分类,结果,垃圾无法很好地处理,越积越多,就成了现在这个情况情形。”云雀妈妈心痛地说。
它们又飞呀飞,这次飞到一条马路的上空。马路上车来车往,汽车在快速行驶,就像一匹匹脱缰的野马。马路上汽车的“嘀嘀”声;摩托车的“突突”声……响成了一片。
“妈妈,妈妈这里的天空怎么灰灰的呀?”小云雀满肚子疑惑。
“这是因为人类的科技太发达了,他们为了出行更方便,便把‘汽车’这种出行工具发明出来了。你注意到没有,那个东西喷出好多尾气,那是污染天空的罪魁祸首。”云雀妈妈指着汽车尾部的气体说。
“而且现在家家都富裕了,几乎都都买了汽车。污染气体越来越多,便会把天空给变得灰乎乎的了。”云雀妈妈补充说道。
回到家,小云雀非常有信心地说:“妈妈,明天我就邀上小伙伴,一起去宣传环保,做一回‘环保小卫士’!让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丽!”
“好,明天我跟你们一起去。”云雀妈妈高兴地说道。
篇12:云雀的心愿读后感
我读了《云雀的心愿》这篇课文,文中描写了小云雀和云雀妈妈到外面去看看,正赶上狂风刮过,让黄沙漫天飞舞,云雀妈妈告诉小云雀,原来也是茂密的森林,后来人们乱砍伐,树木越不定期越来越少,森林也成了贫瘠的沙漠。他们又飞到了大河的上空,只见大河很凶猛,云雀妈妈又告诉小云雀上面的森林砍光了,大河的水自然也泛滥成灾。小云雀的心愿就是保护森林,去那里种树。
在我的身边也出现过类似的事情。有一次,我在老家散步,看见有一个大爷拿着一把斧头正在砍树。忽然。有一位大哥哥看见了就上去劝阻,然后,说:“大爷,你知道树会给我们带来清新的空气,如果我们人类都砍了树,就有多少麻烦事,到时候这里就会变成沙漠了。”后来,这句话传遍了每家每户,再也没有人砍树了。
通过读《云雀的心愿》这篇课文,我明白了我们要保护森林,不要乱砍树木,要做一个保护森林的人,小云雀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大粗的心愿吧。我不想让这种事情发生,我们大家努力做,好吗?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篇13:云雀的心愿读后感
今天语文老师带着我们学习了第10课《云雀的心愿》。这篇文章讲了云雀见到了自然界受破坏的情况后,自己许了个心愿――到沙漠上种树,她要把沙漠变成绿洲。学了这篇课文后,我除了感动之外,还意识到我们要保护大自然。这使我想到了不久前做的那个可怕的梦。
我已记不清那是哪一个夜晚,但我清楚,梦里我来到一片森林里,森林很安静,小鸟在枝头张望,小松鼠也把头从树洞里伸了出来……突然,“轰隆”一声打破了森林的宁静。一棵参天大树倒下了,小鸟吓得飞上了天空,小松鼠吓得窜出了树洞……我不禁上前拦住了那个砍树的人,那个人不听我的劝告,把我拎到了一边,还冲着我说:“小孩子少管闲事!”我无能为力地站在那里,眼睁睁地看着一棵棵大树倒下,成片的森林变为一片荒芜。我不禁大哭起来,猛地从梦中醒来……这个梦真可怕,森林就是这样被破坏的,我们不能生活在没有树木、没有绿色、没有动物朋友的世界里,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学习云雀立志保护环境的可贵精神!
★ 云雀的心愿教案
★ 云雀经典散文
★ 云雀阅读答案
★ 心愿作文
★ 《心愿》诗歌
云雀的心愿说课稿(合集1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