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德茨基进行曲课件

时间:2023-02-21 03:47:46 作者:太长了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太长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拉德茨基进行曲课件,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拉德茨基进行曲课件

拉德茨基进行曲课件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管弦乐《拉德茨基进行曲》,了解进行曲的特点,体验进行曲带给我们快乐的情绪。

2、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感受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3、拓宽学生欣赏视野,激发欣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幽默、诙谐的情绪特点。

教学难点:

复三部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准备:

1、鼓励学生利用课外学习手段、查阅相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军队进行曲》进教室。

二、导入

1、进入教室时听到的音乐节奏感觉怎样?

2、播放管弦乐《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问:这首曲子是声乐作品还是器乐曲?歌曲的情绪和节奏有什么特点?

3、学生思考:什么样的`曲子被称作为进行曲?(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进行曲:以行进的步伐节奏写成的音乐作品,一般在队伍行进时演奏,用来统一步伐和意志。

三、新课教学

(一)介绍作者老约翰.斯特劳斯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作者?(老约翰.斯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父”,他的音乐作品共有252首,其中圆舞曲152首。此外还有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当属《拉德茨基进行曲》)

(二)初步欣赏乐曲

播放多媒体课件《拉德茨基进行曲》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版,引导学生用拍手的方式感受乐曲,让学生在欣赏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

(1)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回答第一个问题(欢快、轻松、幽默、诙谐)

回答第二个问题(教师提示学生根据欣赏时拍手的加入、乐曲共分三个大段)

(三)分析理解乐曲

1、介绍曲子的由来(乐曲原本是为了歌颂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但他本身是个非赏有争议的人物。后

由于这首曲子曲调十分动听,具有英雄的性格,演出时能获得很好的剧场效果,人们渐渐忘了拉德茨基那段不光彩的历史,喜欢起这首曲子来。)

2、分段欣赏、分析曲式(教师分段播放乐曲,引导学生逐步画出曲式图)

欣赏A段音乐。

(1)视唱主题音乐。

a主题:

1 = D  2/2

3#2 | 3   3#2  3  3#2 | 30  20  10  3#2 | 30  3#2  30  3#2 | 30  60  50  53 | 4  6  5  52 | 3  6  5 53 |

2  7 —  6  | 0  5#4  5 6  5 4 | 3   3#2  3  3#2 | 3   2   1  3#2 | 30  3#2  30  3#2 | 3  6  5  53 |

#4  3  2 — | 5  2  1 — | 7. 6  54  32 | 1   1   1  0 ||

b主题:

1 = D  2/2

6 — — — — | 6 — — — — | 5 — — — — | 5 — 0  5 | 5 — 4  6 | 6 — 5  1 | 7  76  5  4 |

6   6 5  4  3 | 5  — 4   6 | 6 —  5   1 | 7   7#5   6   1 | 7  7#5  6  1 | 3   3 3  3  3 3 |

3  3 3  3  3 3  |  3  0  0  0  ||

(2)聆听A段音乐,并回答问题。

1)问:A段音乐可以有几小部分组成?这段音乐描写了拉德茨基怎样的形象?

A段:描写拉德茨基在马上的威武形象,分a、b、a三部分。

2)复听A段音乐,用自己的身体当乐器为歌曲伴奏。

欣赏B段音乐。

(1)视唱主题音乐。

a主题:

1 = A  2/2

53  3 — — | 53  3 — — | 53  3  3  3 | 3 — — 3 | 44  2 — 1 | 7  6  6  6 | 51  3  3  3 |3 — — — |

53  3 — — | 53  3 — — | 53  3  3  3 | 3 — — 33 | 44  2 — 1 |7  6  6  6 | 53 3 4  2 | 1 — — 0 ||

b主题:

1 = A  2/2

3 | 4   2 —  1 | 7   6   6   6 | 51   3  3  3 | 3 —  —  3 | 4  2 —  1 | 7   6   6   6 | 5 5   1 3   5   4 3 | 2 1   7 6   5 4   3 2 ||

1)问:B段有几个小部分组成?这段音乐拉德茨基怎样的形象?

B段:描写拉德茨基慢步奔跑检阅队伍时既严肃又轻松,分a、b、a、b、a五部分

2)复听B段音乐,并想一想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这段音乐。

欣赏A`段: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A                   B                     A`

/ ∣ \        / |  |  | \         / ∣ \

a   b   a        a   b  a   b   a        a    b   a

介绍复三部曲式A+B+A`

3、师生完整演示歌曲。

4、引导学生用“啦”唱出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并利用身体以及打击乐器为主题旋律边配伴奏,试着跟音乐一起完成。

(四)知识拓展

1、分组活动,激发热情,并完整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把学生分成A段音乐组、B段音乐组和打击乐器组进行合作表演。

2、作业:让学生课后自己去收集其他表现形式的《拉德茨基进行曲》。

四、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老约翰.斯特劳斯的《拉德茨基进行曲》,知道了复式三部曲的构成,对进行曲这种体裁有了初步的了解。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音乐都是进行曲体裁,课后同学们可以收集不同风格的进行曲,以后我们在再一起交流。

五、听《拉德茨基进行曲》离开音乐教室

篇2:《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反思-斗门初中―闫娜

这节课的欣赏内容是进行曲,为了更好地达到让学生喜欢歌唱与聆听进行曲,愿意深入总结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这一目标。

在导入这一环节中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容易理解进行曲音乐风格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用途。先让学生跟随我的口令进行原地踏步,感受口令节奏,然后播放运动员进行曲让学生跟随乐曲的节奏踏步,学生从中感受到口令和乐曲都能让自己的踏步整齐,从而引出进行曲,讲解进行曲的'特点。这样的导入学生能很快接受而且很容易理解。课堂组织合理,比我预期效果要好。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层层推进的问题,使他们自信地、积极地投入欣赏全过程。以视听结合的多媒体优势增进音乐审美情趣与兴趣为了让学生全神贯注的聆听音乐,在聆听全曲的环节中, 我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如: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演奏场景,学生边欣赏画面,边聆听音乐、犹如身临其镜。

总之,在这节课新鲜和趣味的不断刺激下,学生眼、耳、口、脑、手并用,乐在学中,学在乐中,课堂生动活泼,趣味无穷。

篇3:菲茨杰拉德经典语录

关于菲茨杰拉德经典语录

1.但我身边有乔丹,和黛西不大一样,她少年老成,不会把早已忘怀的梦一年又一年还藏在心里。《了不起的盖茨比》

2.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着,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禀有的条件。《了不起的盖茨比》

3.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了不起的盖茨比》

4.每个人都以为他自己至少有一种主要的美德,而这就是我的:我所认识的诚实的恶人并不多,而我自己恰好就是其中的一个。《了不起的盖茨比》

5.然后我长大了,美的丰润幻想便离我而去了。我的纤维变得粗糙了,我的耳朵变得极度灵敏。生活就像海水一样在我的岛屿四周升起,现在我已经在这海水中扑腾挣扎了。《美与孽》

6.人们并非生来平等,人的善恶感也生来各异。《了不起的盖茨比》

7.如果打算爱一个人,你要想清楚,是否愿意为了他,放弃如上帝般自由的心灵,从此心甘情愿有了羁绊。《了不起的盖茨比》

8.如果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的`那些优越条件。《了不起的盖茨比》

9.世间芸芸众生,要么被别人追求,要么追求别人,要么忙忙碌碌,要么劳累不堪《了不起的盖茨比》

10.世上没有任何美丽是不包含刺痛的,没有刺痛就不让人感觉它正在消逝《美丽与毁灭》

11.是那些乐队定当年的节奏,用新的曲调总结人生的哀愁和温情。萨科斯通宵鸣咽着《比尔街爵士乐》绝望的哀吟,同时一百双金银舞鞋扬起闪亮的灰尘。《了不起的盖茨比》

12.所以我们不停地往前划,逆流而上,回到无穷无尽的过去。《了不起的盖茨比》

13.他这几年的心血全用来创造这个幻想,不停地为它添砖加瓦,将他遇到的一切美好东西都用来修饰它。再似火的热情,再漂亮的外表,也比不上为情所困的心堆积起来的幻想。《了不起的盖茨比》

14.他走过漫漫长路才来到这片蓝色的港湾,肯定觉得梦想已经离得非常近,几乎伸出手就能抓到。他所不知道的是,梦想已经落在他身后,落在纽约以西那广袤无垠的大地上,落在黑暗夜幕下连绵不断的美国原野上。《了不起的盖茨比》

15.她微笑,一个孩子般的动人微笑,就像全世界所丧失的青春都在那里面。《夜色温柔》

16.问题是你清醒的时候,你不想见任何人,而在你醉醺醺的时候,又没有人想见你。《夜色温柔》

17.我好想采一朵那粉红的云彩,把你放在上面推来推去。《了不起的盖茨比》

18.我们逆水行舟,奋力向前,直至被推回到往昔岁月。《了不起的盖茨比》

19.我们这些薄暮中的年轻职员啊,正在虚度一生中最灿烂的年华,一夜中最美好的时辰。《了不起的盖茨比》

20.毋庸置疑,所有生命都是一个毁灭的过程。《崩溃》

21.隐藏自己的判断体现了一种博大的胸襟。《了不起的盖茨比》

22.于是我们奋力前进,却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停地退回到过去。《了不起的盖茨比》

23.月亮升得更高了,海湾里漂浮着天秤座三颗银色的星星,随着草坪上五弦琴清脆细密的琴音轻轻地颤动。《了不起的盖茨比》

24.这个耀眼的女人之所以珍贵而迷人,是因为她能够完全地、成功地做她自己。《美丽与毁灭》

25.这就是女孩子在这种世界上最好的出路,当一个美丽的小傻瓜。《了不起的盖茨比》

26.这世上有成千上万种爱,但从没有一种爱可以重来。《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篇4:菲茨杰拉德名言

菲茨杰拉德名言

1、他一刻不停地看着黛西,因此我想他是在把房子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按照那双他所钟爱的眼睛里的反应重新估价。有时他也神情恍惚地向四面凝视自己的财务,仿佛在她这个惊心动魄的真人面前,所有这些东西就没有一件是真实的了。有一次他差点从楼梯上滚了下去。

2、大胆行动,全心全意地投入,连上苍也会受感动。

3、盖茨比深切地体会到财富怎样帮助人们拥有和保存青春与神秘,体会到一套套服装怎样使人保持清新靓丽,体会到财富怎样使黛西像白银一样熠熠发光,安然高踞于穷苦人激烈的生存斗争之上。

4、一切难为情的迹象也都消失了。黛西满脸泪痕,我一进来她就跳了起来,用手绢对着一面镜子擦起脸来。但是盖茨比身上却发生了一种令人惶惑的变化。他简直是光芒四射。虽然没有任何表示欣喜的言语姿势,一种新的幸福感从他身上散发出来,充塞了那间小屋子。

5、每星期六晚上我都在纽约度过,因为盖茨比那些灯火辉煌、光彩炫目的宴会我记忆犹新,我仍然可以听到微弱的快乐和欢笑的声音不断地从他园子里飘过来,还有一辆辆汽车在他的车道上开来开去。有一晚我确实听见那儿真有一辆汽车,看见车灯照在门口台阶上,但是我并没有去调查。大概是最后的一位客人,刚才天涯海角归来,还不知道宴会早已收场了。

6、这世上有成千上万种爱,但从没有一种爱可以重来。

7、有一会儿工夫夕阳的余辉温情脉脉地照在她那红艳发光的脸上。她的声音使我身不由主地凑上前去屏息倾听――然后光彩逐渐消逝,每一道光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她,就像孩子们在黄昏时刻离开一条愉快的街道那样。

8、我告诉你有钱的人是怎么回事。他们跟你我不同。他们自小就有钱,享受惯了,这给他们带来一些特点,我们坚强地地方他们软弱,我们深信不疑的地方,他们玩世不恭,这个情况不是生来有钱的人,很难了解。他们在内心深处以为他们比我们高明,因为我们得自己寻找生活的补偿和庇护。就是他们深入到我们的世界里来,或者地位降低到我们的下面,他们还是自以为他们比我们高明。他们与你我不同。

9、我决定和他打声招呼。贝克小姐在吃饭时提到过他,那也可以算作介绍了。但我并没叫他,他不愿有人打扰他的清净,因为他突然做了个动作――以奇怪的方式朝着幽暗的海面伸出双臂。我敢发誓他在发抖,尽管我离他很远。我不由地朝海上望去,结果除了一盏孤独的绿灯,什么也没有。灯光微弱而遥远,也许那就是一座码头的尽头。等我回头再去看盖茨比时,他已经不见了,剩下我一个人,孤单的留在这不平静的夜色里。

10、但我身边有乔丹,和黛西不大一样,她少年老成,不会把早已忘怀的梦一年又一年还藏在心里。

11、我走过去告辞的时候,我看到那种惶惑的表情又出现在盖茨比脸上,仿佛他有点怀疑他目前幸福的性质。几乎五年了!那天下午一定有过一些时刻,黛西远不如他的梦想――并不是他本人的过错,而是由于他的幻梦有巨大的活力。他的幻梦超越了她,超越了一切。他以一种创造性的热情投入了这个幻梦,不断地添枝加叶,用飘来的每一根绚丽的羽毛加以缀饰。再多的激情或活力都赶不上一个人阴凄凄的心里所能集聚的情思。

12、每个人都以为他自己至少有一种主要的美德,而这就是我的:我所认识的诚实的恶人并不多,而我自己恰好就是其中的一个。

13、正如黛西家的房子在他看来一向比别的房子更加神秘和欢乐,现在路易斯维尔这个城市本身,虽然她已一去不回,在他看来还是弥漫着一种忧郁的美。

14、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

15、这个要求如此微不足道,真使我震惊。他居然等了五年,又买了一座大厦,在那里把星光施与来来往往的飞蛾――为的是在哪个下午他可以到一个陌生人的花园里“坐一坐”。

16、是那些乐队定当年的节奏,用新的曲调总结人生的哀愁和温情。萨科斯通宵鸣咽着《比尔街爵士乐》绝望的哀吟,同时一百双金银舞鞋扬起闪亮的灰尘。

17、毋庸置疑,所有生命都是一个毁灭的过程。

18、显而易见,他已经历了两种精神状态,现在正进入第三种。他起初局促不安,继而大喜若狂,目前又由于她出现在眼前感到过分惊异而不能自持了。这件事他长年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简直是咬紧了牙关期待着,感情强烈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19、他心领神会地一笑――还不止心领神会。这足极为罕见的笑容,其中含有永久的善意的表情,这你一辈子也不过能遇见四二次。它面对――或者似乎面对――整个永恒的世界一刹那,然后就凝注在你身上,对你表现出不可抗拒的偏爱。他了解你恰恰到你本人希望被了解的程度,相信你如同你乐于相信你自己那样,并且教你放心他对你的印象正是你最得意时希望给予别人的印象。

20、一边走一边又赞赏花园,赞赏长寿花散发的香味,山楂花和梅花泡沫般的香味,还有吻别花淡金色的香味。

21、假如人的品格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成功的姿态,那么这个人身上就有一种瑰丽的异彩,他对于人生的希望具有一种高度的敏感,类似一台能够记录万里以外的地震的错综复杂的仪器。

22、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23、“要不是有雾,我们可以看见海湾对面你家的房子,”盖茨比说,“你家码头的尽头总有一盏通宵不灭的绿灯。”黛西蓦然伸过胳臂去挽着他的胳臂,但他似乎沉浸在方才所说的话里。可能他突然想到那盏灯的巨大意义现在永远消失了。和那把他跟黛西分开的遥远距离相比较,那盏灯曾经似乎离她很近,几乎碰得着她。那就好像一颗星离月亮那么近一样。现在它又是码头上的一盏绿灯了。

24、两个人之间隔着几英尺的暮色的。

篇5:菲茨杰拉德经典句子

菲茨杰拉德经典句子15句

1、夏天是生命的重生 ----《了不起的盖茨比》

2、然而,凌晨三点,一包先前被遗忘的旧物就和一道死亡判决具有同样悲剧性的分量,此时药方就无济于事了——在灵魂的真正的黑夜里,日复一日,永远是凌晨三点钟。在那个钟点,人总是乐于躲进婴儿般的睡梦中,什么都不用面对,时间越久越好——可是,你又总是会被世上各色新朋旧友骤然惊醒。你尽可能匆匆忙忙、漫不经心地应付掉这些场合,再度躲回那梦里,盼着凭借某个伟大的物质或者精神的富矿,一切都会自动调节到顺心遂意的地步。然而,随着离群索居的持续,出现富矿的几率越来越小——与其说你在等待单单一种悲伤的消逝,还不如说在被迫目击一道刑罚的执行,目击你自我个性的分崩离析。 ----《崩溃》

3、世间芸芸众生,要么被别人追求,要么追求别人,要么忙忙碌碌,要么劳累不堪 ----《了不起的盖茨比》

4、“简单地说,我们可以生两个小孩,两个有区别而符合逻辑的小孩,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其中一个集合了我们两个最好的特质,你的身体,我的眼睛,我的头脑,你的智慧——另一个则是集我们的缺点于大成——我的身体,你的坏脾气和我的优柔寡断。” ----《美丽与毁灭》

5、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6、雨仍在下,但西边的乌云已经分开,几朵粉红色和金色的灿烂晚霞像巨浪般在海面上空翻滚着。

7、我坐在沙滩上遐想古老而未知的世界,忽而想起了盖茨比,他第一次见到黛熙家码头末端的绿灯时,肯定也感到万分惊喜。他走过漫漫长路才来到这片蓝色的港湾,肯定觉得梦想已经经离得非常近,几乎伸出手就能够抓得到。他所不知道的是,梦想已经落在他身后,落在纽约以西那广袤无垠的大地上,落在黑暗夜幕下连绵不绝的美国原野上。

8、迪克使他们恢复了自我,那些在不知多少年的妥协中变得模糊的自我。 ----《夜色温柔》

9、一切好的写作都是水下游泳,你必须屏息 ----《崩溃》

10、梦想早早成真,随之而来的既有额外惊喜,也有沉重负荷。年少成名让人对“命运”而非“意志”产生了某种近乎神秘的定义——最坏的`结局就是拿破仑的幻灭。 ----《崩溃》

11、哀伤以可怕的、阴暗陌生的色彩展现出它的面目。 ----《夜色温柔》

12、人性的污秽无例外地染指所有自然的,美丽的事物,它们只有在年轻还涉世未深的年纪,才能被体会和掌握。

13、每一个人都至少应该拥有一种美德 ----《了不起的盖茨比》

14、我总是期盼着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最终也还是错过了。 ----《了不起的盖茨比》

15、他起初局促不安,继而大喜若狂,目前又由于她出现在眼前感到过分惊异而不能自持了。这件事他长年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简直是咬紧了牙关期待着,感情强烈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此刻,由于反作用,他像一架发条上得太紧的时钟一样精疲力竭了。 ----《了不起的盖茨比》

篇6:菲茨杰拉德经典语录

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 ”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了不起的盖茨比》

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

《伟大的盖茨比》

我既是旁观者清亦是当局者迷。

《了不起的盖茨比》

这世上有成千上万种爱,但从没有一种爱可以重来。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我们奋力前行,小舟逆水而上,不断地被浪潮推回到过去。

《了不起的盖茨比》

当一个人痛苦的时候才会变得才华横溢,当我的生活步入正轨时,我开始跟你一样,像你忘记我那样忘记你,然后忘掉那些痛苦,开始变得平庸可耻。我不愿这样,也不愿意这样,我无法触及你,你就像盖茨比的梦,璀璨无比,却又触不可及。前方的路上诱惑太多,我没有盖茨比那么了不起,我可能走上其他的路,无法一直追逐你的脚步。

《了不起的盖茨比》

隐藏自己的判断体现了一种博大的胸襟。

《了不起的盖茨比》

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 。 ——《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

每个人都以为他自己至少有一种主要的美德,而这就是我的:我所认识的诚实的恶人并不多,而我自己恰好就是其中的一个。

《了不起的盖茨比》

“要不是有雾,我们可以看见海湾对面你家的房子,”盖茨比说,“你家码头的尽头总有一盏通宵不灭的绿灯。” 黛西蓦然伸过胳臂去挽着他的胳臂,但他似乎沉浸在方才所说的话里。可能他突然想到那盏灯的巨大意义现在永远消失了。和那把他跟黛西分开的遥远距离相比较,那盏灯曾经似乎离她很近,几乎碰得着她。那就好像一颗星离月亮那么近一样。现在它又是码头上的一盏绿灯了。

《了不起的盖茨比》

这就是女孩子在这种世界上最好的出路,当一个美丽的小傻瓜。

《了不起的盖茨比》

假如人的品格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成功的姿态,那么这个人身上就有一种瑰丽的异彩,他对于人生的希望具有一种高度的敏感,类似一台能够记录万里以外的地震的错综复杂的仪器。

《了不起的盖茨比》

我走过去告辞的时候,我看到那种惶惑的表情又出现在盖茨比脸上,仿佛他有点怀疑他目前幸福的性质。几乎五年了!那天下午一定有过一些时刻,黛西远不如他的梦想——并不是他本人的过错,而是由于他的幻梦有巨大的活力。他的幻梦超越了她,超越了一切。他以一种创造性的热情投入了这个幻梦,不断地添枝加叶,用飘来的每一根绚丽的羽毛加以缀饰。再多的激情或活力都赶不上一个人阴凄凄的心里所能集聚的情思。

《了不起的盖茨比》

毋庸置疑,所有生命都是一个毁灭的过程。

《崩溃》

他心领神会地一笑——还不止心领神会。这足极为罕见的笑容,其中含有永久的善意的表情,这你一辈子也不过能遇见四二次。它面对——或者似乎面对——整个永恒的世界一刹那,然后就凝注在你身上,对你表现出不可抗拒的偏爱。他了解你恰恰到你本人希望被了解的程度,相信你如同你乐于相信你自己那样,并且教你放心他对你的印象正是你最得意时希望给予别人的印象。

《了不起的盖茨比》

两个人之间隔着几英尺的暮色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

年少得志的人相信,他的愿望之所以能实现是拜头上的幸运星所赐。年届三十才显山露水的人,对于意志与命运之间的比例,会有一套均衡的概念,而直到四十岁才出头的人,则多半只重视意志

《崩溃》

基本的道德观念是在人出世的时候就分配不均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切难为情的迹象也都消失了。黛西满脸泪痕,我一进来她就跳了起来,用手绢对着一面镜子擦起脸来。但是盖茨比身上却发生了一种令人惶惑的变化。他简直是光芒四射。虽然没有任何表示欣喜的言语姿势,一种新的幸福感从他身上散发出来,充塞了那间小屋子。

《了不起的盖茨比》

是那些乐队定当年的节奏,用新的曲调总结人生的哀愁和温情。萨科斯通宵鸣咽着《比尔街爵士乐》绝望的哀吟,同时一百双金银舞鞋扬起闪亮的灰尘。

《了不起的盖茨比》

所以我们不停地往前划,逆流而上,回到无穷无尽的过去。

《了不起的盖茨比》

这个要求如此微不足道,真使我震惊。他居然等了五年,又买了一座大厦,在那里把星光施与来来往往的飞蛾——为的是在哪个下午他可以到一个陌生人的花园里“坐一坐”。

《了不起的盖茨比》

世上没有任何美丽是不包含刺痛的,没有刺痛就不让人感觉它正在消逝

《美丽与毁灭》

如果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的那些优越条件。

《了不起的盖茨比》

大胆行动,全心全意地投入,连上苍也会受感动。

这世上有的是时间——他的一生和她的一生。可一吻她,就立刻明白过来,就是他找遍永恒的宇宙也无法找回那些失落的四月时光。好吧,就让它去吧,他如是想;四月已逝,四月已逝。这世上有成千上万种爱,但从没有一种爱可以重来。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盖茨比深切地体会到财富怎样帮助人们拥有和保存青春与神秘,体会到一套套服装怎样使人保持清新靓丽,体会到财富怎样使黛西像白银一样熠熠发光,安然高踞于穷苦人激烈的生存斗争之上。

《了不起的盖茨比》

“两人一时无言——心里各想各的,距离越来越远,只是呼吸前面的碧空中的空气,却看不到彼此眼中的天。”

《夜色温柔》

她微笑,一个孩子般的动人微笑,就像全世界所丧失的青春都在那里面。

《夜色温柔》

篇7:《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学反思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欣赏内容是进行曲,为了更好地达到让学生喜欢歌唱与聆听进行曲,愿意深入总结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这一目标,我以教材为基础,同时又增加了丰富的进行曲,想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不是每首都能听完的,所以我就从进行曲的特征、形式、种类、作用这四方面引导学生欣赏学习。根据实际情况有的听、有的知道就可以了,更多的是想给学生传递信息。

这节课我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说明。

一、教给学习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我们教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但我认为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有一个过程。尤其是六年级的学生,对于欣赏乐曲还是比较陌生的,有必要教给他们欣赏乐曲的方法,通过层层推进的问题,使他们自信地、积极地投入欣赏全过程。当学生对进行曲有了一定认识后,再放手让他们自己探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事实证明我的`思路是对的。

二、聆听全曲,以视听结合的多媒体优势增进音乐审美情趣与兴趣

为了让学生全神贯注的聆听音乐,在聆听全曲的环节中,我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的优点,分别为每首乐曲配上相关场景和演奏画面,如阅兵式场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演奏场景,学生边欣赏画面,边聆听音乐、犹如身临其镜。

三、节奏创编

为了加强学生对进行曲乐曲风格特点的体验与感悟,在熟悉了A段旋律后,在我的指导下,分别运用打击乐器来为旋律编配伴奏,并尽量让更多的同学来参与到这个创编活动中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样不仅让学生体验了进行曲的节奏特点,更进一步的培养了学生的创编能力,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个环节进行的有些仓促,这是本节课没有处理好的地方。

四、总结拓展,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振奋精神,投入学习和生活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回忆知道的进行曲,并试着唱一唱。同学们在归纳歌曲的基础上,感受演唱风格和演唱特点,积累感性经验,然后总结进行曲的特点,齐读格言,振奋精神投入学习和生活。

总之,在这节课新鲜和趣味的不断刺激下,学生眼、耳、口、脑、手并用,乐在学中,学在乐中,课堂生动活泼,趣味无穷。

篇8:《运动员进行曲》课件

《运动员进行曲》课件

设计意图:

音乐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产生于生活并使生活更加地美好。幼儿更是从生活中了解音乐,感受音乐。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目的更是为了更好的感受生活、创造生活。其实,我们周围的音乐也是分为好多种的,有仪式音乐,有医疗音乐,有背景音乐,还有专门给动物听的音乐,其中,背景音乐是幼儿在生活中经常感受到的,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我在活动中又加入仪式音乐,以此作为对幼儿的一种知识的传递、经验的积累。

重点: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开始学习时,幼儿可能会感到学习内容不理解,从而失去兴趣。

解决:以游戏法贯穿整个活动。

目标:

1、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式音乐。

2、尝试用已有的音乐经验为各生活场景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并进行表演。

3、积极参与活动,有竞争意识。

工具与材料: 多媒体、仪式音乐磁带、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磁带、录音机、表演道具

过程:

将幼儿分为男、女两队,教师宣布进行对抗赛(每一环节都以问题形式出现)

一、了解仪式音乐

1、听《运动员进行曲》入座:你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

(介绍仪式音乐)

2、你还知道哪些音乐是仪式音乐?

3、游戏:猜一猜 二、游戏(了解背景音乐) 错位游戏:感受不同音乐的不同用途。

二、为各生活场景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

1、幼儿在阅览室看书

2、新年舞会

3、户外活动

4、新疆帽专卖店

反思:

篇9:菲茨杰拉德的名句摘抄

菲茨杰拉德的名句摘抄

●which bitch do you think you are? ----菲茨杰拉德

●雨仍在下,但西边的乌云已经分开,几朵粉红色和金色的灿烂晚霞像巨浪般在海面上空翻滚着。

“你看,”她喃喃地说。过了片刻,她又说,“我真想弄一片红云,把你放在上面,然后推着你到处走。”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他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眼前紧急的情况占了上风,将他从理论的深渊边缘拉回来。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我曾听人说,黛西说话很小声,是为了让人靠近她。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日后她回想起这天下午的几个小时,觉得那真算是相当愉快的时光——一段没有什么重大事件的时光,当时显得似乎只是一条连接过去和未来欢乐的纽带,而最终它却成了欢乐本身。 ----菲茨杰拉德《夜色温柔》

●其中还涉及某种孤独的成分——被人爱是那么容易——爱别人却那么艰难。 ----菲茨杰拉德《夜色温柔》

●我觉得东西应当属于喜欢它的人。 ----菲茨杰拉德《夜色温柔》

●There are only diamonds in the whole world, diamonds and perhaps the shabby gift of disillusion. ----菲茨杰拉德《The Diamond as Big as the Ritz》

●对不起,我再也不像原来的自己了。 ----菲茨杰拉德《夜色温柔》

●二十一岁便在某个方面登峰造极,往后的日子总不免有点失落的意味。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哀伤以可怕的、阴暗陌生的色彩展现出它的.面目。 ----菲茨杰拉德《夜色温柔》

●将自己说成普通人的人,是不可信任的。 ----菲茨杰拉德

●现在它原形毕露,无非是码头上的一盏灯而已。让他心醉神迷的物品从此减少了一件。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她以为我的知识很渊博,因为我懂的东西和她完全不同…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如果大家都对外人如此倾心,岂不表明他们原来的情感缺乏内在的强度? ----菲茨杰拉德《夜色温柔》

篇10:布罗茨基简介

布罗茨基

姓名:布罗茨基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40-

国籍:美国

所获奖项: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

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1940~1996)苏裔美籍诗人。生于列宁格勒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摄影师,布罗茨基自小酷爱自由,因不满学校的刻板教育,15岁便退学进入社会。他先后当过火车司炉工、板金工、医院陈尸房工人、地质勘探队的杂务工等。业余时间坚持写诗,译诗。

布罗茨基从1955年开始写诗,多数发表在由一些青年作家和艺术家所办的刊物《句法》上,并通过诗朗诵和手抄本形式流传于社会。卓异的诗才很快使他崭露头角,被称作“街头诗人”,并受到阿赫玛托娃和其他一些文化界人士的赏识。1963年发表的著名长诗《悼约翰·邓》是他早期创作的代表作。1964年,布罗茨基被法庭以“社会寄生虫”罪判处5年徒刑,送往边远的劳改营服苦役。服刑18个月后,经过一些苏联著名作家和艺术家的干预和努力而被释放,获准回到列宁格勒。从此,布罗茨基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陆续在国外出版。从1965年起,布罗茨基的诗选陆续在美国、法国、西德和英国出版,主要诗集有《韵文与诗》(1965)、《山丘和其他》(1966)、《诗集》(1966)、《悼约翰 ·邓及其他》(1967)、《荒野中的停留》(1970)等。

1972年,布罗茨基被苏联驱逐出境。不久,他接受美国密执安大学的邀请,担任住校诗人,开始了他在美国的教书、写作生涯。1977年,加入美国国籍,现是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和全国艺术与文学学会会员,巴伐利亚科学院通讯院士。

侨居国外期间,布罗茨基又以十多种语言出版了他的选集,其中尤以《诗选》(1973)和《言语的一部分》(198o)影响为最大。此外,还有散文集《小于一》(1986)、《论悲伤与理智》(1996)等。在短短的一、二十年间,布罗茨基声誉鹊起,成为当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对生活具有敏锐的观察和感受力,思想开阔而坦荡,感情真挚而温和。他的诗充满了俄罗斯风味,特别是在流亡国外之后,怀乡更成为他的重要诗歌主题之一。在艺术上,他始终“贴近两位前辈诗人,阿赫玛托娃和奥登”,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音韵的和谐。1987年,由于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及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篇11:进行曲说课课件

教学目标 :

1. 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通过体验、比较,了解不同风格中外进行曲的主要特征;

3. 知道进行曲在不同场合的作用;

4. 通过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了解进行曲在节奏、速度、情绪、节拍上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①了解进行曲的步伐节奏、速度、情绪、节拍上的主要特征。

②学会根据情绪给进行曲分段。

教 具: CAI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师:略。

二、进行曲的概念:

师:什么是进行曲?看录像片段后再回答。生:

师:强弱轻重交替出现,速度为步行速度的节奏就是步伐节奏。

媒体播放: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生:

师:步伐节奏是进行曲的最基本特征,下面我们通过两首曲子,来体验一下这种基本特征。

三、感受体验

活动一:

由八位学生组成二组到讲台前表演。

②对表演学生的要求:⑴跟随音乐节奏在原地踏步,音乐不停踏步也不停;⑵尽最大能力表现音乐的情绪。

师:哪一首曲子让你们感觉到踏步整齐一些?生:第二首。

师:第二首曲子是进行曲,具有步伐节奏特点。也是进行曲的最基本的特点。

师:变换速度演唱进行曲的主题。生:进行曲已不像进行曲了。

师:如果一首乐曲没有步伐节奏,这首曲子一般不是进行曲。下面我们再来研究进行曲的另外几个特征。(播放乐曲)

师:刚才播放的乐曲是什么样的拍子? 生:2/4拍子;

师:进行曲还有4/4拍子…。3/4拍子行不行?

师:(播放三拍子曲子,教师表演)。生:3/4拍子不适合行进步伐,不能用在进行曲中。

媒体:进行曲一般多为 偶数 拍子。生: 偶数。

师: 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片段,问表现的是怎样的情绪? 生:

师:同学们感受到的这首乐曲所表现的情绪是通过切分音节奏、附点音符节奏等较特殊节奏表现出来的:

①.2/4 1 1 3│5 5 6│1. 6 │ 5 - │ ②.2/4 1.3 5 5│3.5 1 1│5.7 2 2∣3. 21 │

以上二种较特殊的节奏在进行曲中起什么作用? 师生一起对比体验,去掉特殊节奏大家一起视唱。

师:是什么感觉? 生:变成另外一种情绪了。师:这些较特殊的节奏,融在进行曲中给人一种激昂向上的情绪。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进行曲都是表现这样类似的.情绪?当你在行走时,有没有高兴和快乐的时候?有没有伤心和忧愁的时候?进行曲也可以表达这些情绪。

活动二: 要求: 身体跟随音乐律动。

听《婚礼进行曲》生:情绪:欢乐、幸福…。速度:稍快。节拍:2/4拍子。

听《葬礼进行曲》 生:情绪:悲哀、悲伤…。速度:稍快。节拍:4/4拍子。

师:同样是进行曲,为什么给大家的感觉不一样呢?(引导学生回答)这是因为每首进行曲各自运用了不同速度、节奏,因而,在情绪上给人的感受就不一样,塑造的音乐形象也就不一样。 我们通过乐曲情绪的不同, 可以给乐曲分段。

播放《德茨基进行曲》,要求:学生跟随音乐情绪的变化律动。

师:说说乐曲可分为几个部分?生:三个部分,结构:(A+B+A)。

小结:师生共同归纳进行曲有哪些特点?

a 多为偶数拍子,节奏鲜明, 点音符节奏较多。

b 速度平稳,常用于队列行进;在上具有豪迈雄壮、高昂的情绪和号召力。

c 结构方正,常为三段体结构(A+B+A)中段较抒情,以取得前后的对比。

(播放音乐)提问:下面几首乐曲分别适合哪种场合?《结婚仪式》《 阅兵仪式 》《 婚礼进行曲》《 检阅进行曲升国旗时 》《 军队进行曲》《 欢迎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

活动三:用打击乐器体验《拉德茨基军进行曲》片断。

老师指挥,显示乐谱图,一起演奏乐曲。

管乐队: 又称军乐队,由木管乐器(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等),铜管乐器(小号、短号、长号、中音号、圆号、低音号)及打击乐(定音鼓、小鼓、大鼓、钹等)组成。管乐队具有声音洪亮、气势雄壮的特点。

五. 欣赏由管乐队演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了解人民军队半个世纪以来的成长过程。

篇12:进行曲说课课件

第六课:

进行曲

教学内容:

一、学习用2/4、4/4、6/8节拍所写成的歌曲。

二、学唱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三、学习进行曲,掌握这种曲式结构。

教学目的:

把“听、唱、动、奏、忆、创”全部融入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多种手段,充分的了解什么是进行曲。

教学重点:

掌握进行曲的特点、结构、情绪。

教学难点:

用快速、中速演唱进行曲歌曲,按两个合拍即强拍和次强拍来演唱。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常规教学,使学生了解上音乐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教唱问候歌与再见歌,请学生倾听课堂中的各种音乐术语。

二、发声练习

带有变化音的练习:

6/8 1 7 1 2#1 2|3 #2 3 4 3 4| 5. 5 0 0 |

5#4 54 3 4|3 #2 3 2#1 2| 1. 1 0 0||

提示:

注意变化音的音准,抓住基本音级,带升号的音往他的上方音靠近,音唱准后,可用ya音练习。

欣赏一组乐曲

舒伯特的《小夜曲》,提问:听后有什么样的情绪体验?

请学生再 两首乐曲《拉德斯基进行曲》、《美国巡逻兵》,提问:听后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联想到什么画面?在什么场合演唱?

再欣赏一遍,提问:这两首乐曲在(1)节拍(2)节奏(3)速度(4)力度(5)情绪上有何共同点?

导入新课教学——进行曲,找出进行曲的特点。

深入了解进行曲

1、请学生回忆学过的进行曲。

2、演唱《猎人合唱》,体验其风格特点。

3、请学生概括什么叫进行曲。

4、简介进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 。

5、了解军乐队的知识 。

6、让学生讨论歌曲应采用的速度和情绪?应用哪种打击乐器伴奏?

四、歌曲创作

1、让学生欣赏运动会的录象。

2、让学生用四句话创作一首简单的进行曲。

3、视唱旋律,并用手号辅助唱音,完整的演唱。

4、请学生设计打击乐的节奏型,为进行曲伴奏。

五、活动与练习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进行曲的学唱让学生感受到进行曲是用鲜明的步伐节奏所写成的歌曲,旋律旋法流畅,结构常采用三段体,情绪热烈、雄壮 。

教学反思:

篇13:大班音乐教案详案:拉德斯基进行曲

大班音乐教案详案:拉德斯基进行曲

一、设计意图:

音乐是人类灵魂深处潺潺流淌的情感溪流,音乐欣赏是在听音乐的过程中通过美感接受教育的有效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经验,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这次活动我大胆选取了《拉德斯基进行曲》这首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它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历届新年音乐会中是必演曲目,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能够让孩子感受世界名曲的魅力,让每个幼儿都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提高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试图通过多种视听形式让幼儿始终对音乐保持浓厚的兴趣,引导幼儿感受该乐曲ABA三段体结构特点、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愿意愉快的进行自我表达并养成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2、初步感受进行曲的风格,体会乐曲的三段体结构。

3、乐于运用身势大胆表现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日常活动中听过其他进行曲风格的音乐,有过观看军队队列表演视频的经验。

2、物质准备:音乐、白纸、笔、图谱。

四、活动过程:

1、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跟随教师一同用动作表达感受。

2、完整欣赏音乐,交流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提问:欣赏了这段乐曲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想到了什么。

3、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简单介绍乐曲名称、作者、创作背景并欣赏故事。

4、通过音画结合,感受乐曲风格,熟悉了解乐曲ABA结构特点。

5、鼓励幼儿用各种自己喜欢的身势动作表现音乐。

幼儿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五、延伸活动:

1、鼓励幼儿在活动区中,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音乐内容。

2、鼓励幼儿在了解乐曲的基础上,大胆创编舞蹈――小士兵并尝试分角色表演音乐。

3、尝试根据乐器图谱进行打击乐合作演奏。

附:乐曲介绍

《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作者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这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大概是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但此曲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背景:这首曲子本是老约翰?施特劳斯题献给拉德斯基将军的,德斯基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从18至1831年,他在威登伯克、隆巴等地任骑兵总司令。拉德茨基积极维护奥地利帝国殖民统治,曾率领军队侵略邻国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北部任总督多年。从德、奥出版的历史书看,拉德茨基被视为英雄式的人物,而在意大利则认为他是一个侵略者。老约翰?施特劳斯所写的这首进行曲正是炫耀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茨基的威风。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对这支曲子所歌颂的人并不感兴趣。尽管如此,《拉德斯基进行曲》还是以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征服了广大听众,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进行曲。常见的版本还有为管乐队所作的改编曲。这里选用的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结束时《拉德斯基进行曲》的录音片段,为管弦乐曲。

这首曲子由对比鲜明的两部分构成。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是第一部分主题,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队步兵时而轻快时而有力的走过大街(片段1)。反复一遍之后,音乐经过一个全乐队齐奏的过渡句,随后出现的是与前面主题相对比的轻柔主题,优美动听(片段2)。音乐最后在反复第一部分的主题后结束。

篇14:名人故事之了不起的菲茨杰拉德

Fitzgerald’s path as a writer was clear by the time he was 13-that was his age when his first story was published in the St. Paul Academy newspaper. Despite, or perhaps because of, his passion for writing, Fitzgerald was a mediocre student from his earliest days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It was during this time he began work on his first novel, a work that would ultimately be titled “This Side of Paradise.“

13岁那年,菲茨杰拉德在圣保罗学院报上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开启了他的文学创作之旅。尽管菲茨杰拉德痴迷于写作,但也为其所累,致使他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成绩平平。正是这段日子里,他开始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最终命名为《人间天堂》。

When the United States entered the first World War in 1917,Fitzgerald quit school and enlisted in the Army. He trained at a camp just a few miles from Louisville, Kentucky. The camp represented a turning point of sorts for Fitzgerald: his first rejection from a publisher came while he was there and he met Zelda Sayre, the woman who would be his wife until his dying day.

19,美国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此时菲茨 杰拉德选择退学入伍。他的训练营离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只有几英里的路,他在这里经历了两次人生的转折点:第一次遭出版商退稿,结识了他的伴侣珊尔达·赛 瑞。

With the war was over, Fitzgerald returned to his parents' house. He revised his first novel “The Romantic Egotist” and renamed it “This Side of Paradise”. It was a contemporary work that spoke to a self-indulgent generation. This book was accepted and published in 1919.

战争结束后,菲茨杰拉德回到父母的住处。他修改了第一部小说《浪漫的自大狂》并将其命名为《人间天堂》。这部小说出版于19,以当时的社会为背景, 描写了当时自我放纵的一代人。

The 1920s proved the most influential decade of Fitzgerald's development. “This Side of Paradise” became a national bestseller, as did “The Great Gatsby”, his best-known work. The setting of the Great Gatsby is New York City and Long Island during the 1920s. It is a work that seriously examines the theme of aspiration in America and defines the classic American novel.

20世纪代是菲茨杰拉德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十年,

《人间天堂》称为全美畅销小说,随后问世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也风靡一时。《了不起的盖茨比》 将故事背景设定在20年代的纽约和长岛,小说深刻地讨论了关于美国梦的主题,成为美国小说的经典。

The Great depression began in the fall of 1929 and for Fitzgerald, the loss was much more than financial. Around that time, Zelda, his wife, was diagnosed as schizophrenic, a condition with which she had struggled for most of her adult life. She had to be sent to a Baltimore hospital in 1930; she would remain hospitalized for most of the rest of her life. Fitzgerald rented a nearby house in which he wrote “Tender is the Night”, which reflected the bleakness he felt in his life.

1929年秋天开始,美国经济陷入大萧条,而菲茨杰拉德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当时,他的妻子珊尔达被确诊为患有精神分裂症,这是她成年后一直未能摆脱的噩梦。1930年,菲茨杰拉德把妻子送到巴尔的摩的一家医院接受治疗,珊尔达在那里度过余生大部分时光,而菲茨杰拉德在附近租了一处住所并开始创作《夜色温柔》。 这部作品反映了他当时内心的沮丧和对生活的失望。

Fitzgerald’s work and legend has inspired writers ever since he was first published. It was written in a New York Times editorial after his death that Fitzgerald “was better than he knew, for in fact and in the literary sense he invented a ‘generation’. He might have interpreted them and even guided them, as in their middle years they saw a different and nobler freedom threatened with destruction.”

自第一篇文章发表以来,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和传记一直启发并鼓舞着后来的作家。他逝世后,《纽约时报》 刊登了一篇社论,称菲茨杰拉德“做出了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贡献,因为无论是在现实世界里,还是在文学领域中,他开启并引导了新的‘时代’。他不但是这代人的诠释者,也是领路人,正是在菲茨杰拉德的带领下, 这代人在人到中年时重新认识了岌岌可危却更为崇尚的自由”。

Into the 21st century, Fitzgerald’s reputation continues to grow. Millions of copies of The Great Gatsby and his other works have been sold, and “Gatsby” a constant bestseller, is required reading in many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classes.

进入21世纪后,菲茨杰拉德名声不减。他的许多作品还十分热销,其中,《了不起的盖茨比》不但长期在畅销书单上榜上有名,而且成为许多中学和大学课程的必读书目。

篇15:布罗茨基译唐诗心得

布罗茨基译唐诗心得

喜欢外国诗歌的读者,想必知道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的名字,知道这位俄裔美籍诗人198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知道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写出过跟中国有关的诗歌作品《明朝书信》;可是未必知道他翻译过中国诗歌——早期跟汉学家合作,翻译中国古诗,后来学习汉语,直接依据原作把唐诗翻译成俄语。

布罗茨基出生在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海军军,曾在中国工作过。布罗茨基15岁时厌倦了学校刻板的教育,自动退学,步入社会,自谋生路,当过医院太平间看守、勘探队的勤杂工,从事过各种体力劳动。18岁时他开始写诗,21岁时结识了著名诗人阿赫玛托娃,成了她的学生,这对他一生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布罗茨基对阿赫玛托娃的悲剧意识、哀婉凝重的诗风,有深切的理解。他也知道,阿赫玛托娃翻译过中国大诗人屈原的《离骚》,翻译过李白、李商隐的诗歌作品,这是他热爱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缘由。

1963年,23岁的布罗茨基认识了另一位汉学家鲍里斯·瓦赫金(1930—1981),此人翻译出版过《汉乐府》诗集。他十分赏识布罗茨基的才华,正是他建议布罗茨基尝试翻译中国古诗。他为年轻诗人提供了原作逐词逐句的翻译初稿,让他加工润色,完成诗化译本的最后一道工序。他们俩合作翻译的诗歌当中有孟浩然的《春晓》。布罗茨基请瓦赫金朗读他的初译稿,他听了以后,沉默了几分钟,当场写出了诗行很长的译文,回译成汉语是:

春天,我不想起床,聆听鸟儿鸣叫,我长时间回忆,昨天夜晚狂风呼啸,被风吹落的花瓣不知道该有多少。

瓦赫金感到非常惊奇,他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新颖的译诗。他高兴地说:“约瑟夫,从来没有人像这样翻译中国诗。在你之前所有的译者都想方设法把诗行译得简短,因为中文词句在俄罗斯人的耳朵里听起来出奇地简短。可与此同时,每个方块字比一个俄语词的内在含义却要多很多。这种汉字与俄语单词内在容量的差别,是让翻译家最感头疼和棘手的难题。没想到你以这种方式来解决……能够以这种长长的诗行翻译古典诗歌,事情就好办了……”

此后,瓦赫金还曾鼓励布罗茨基说:“你最好能多翻译几首中国古诗。如果你不译,许多读者都还以为中国古诗就像艾德林想象出来的那种样子——没有乐感、没有韵、没有节奏,什么都没有,实际上只不过是光秃秃的逐词逐句的翻译初稿……”

艾德林(1909—1985)是享有盛名的学者和翻译家,他翻译过陶渊明、白居易的诗歌。遵从他的老师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院士的主张,他翻译中国古诗历来都不押韵,他认为押韵会“以词害义”。而瓦赫金则认为押韵是汉语古诗的本质性特点,这是他跟艾德林的主要分歧,也是他对艾德林翻译文本不满意的原因。不过,客观地讲,他对艾德林译作的评价有失偏颇。因为艾德林的译诗虽不押韵,但节奏感还是相当鲜明和严谨的。

1964年,24岁的布罗茨基遭遇打击,被列宁格勒当局以“不劳而获的社会寄生虫”的罪名判处五年流放。诗人阿赫玛托娃、汉学家瓦赫金、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等文化界名人纷纷出面为他奔走呼吁,一年半以后,布罗茨基终于返回了列宁格勒。但是他写的诗仍然难以发表,这使他感到精神压抑,又过了几年,他终于在1972年离开了苏联,成了流亡诗人。1977年,布罗茨基加入了美国籍。

在美国生活期间,布罗茨基结识了汉学家塔吉雅娜·阿伊斯特,她成了诗人的汉语教师。有一次阿伊斯特给布罗茨基讲解汉字“道”的结构与含义。她说:“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的意思是道路,或者说是行走。另一部分是‘首’,像戴帽子的官员的头,两部分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走人生该走的道路。”布罗茨基问:“为什么普通农民不能走自己的路呢?”阿伊斯特回答说:“当然可以。”“那为什么不说是农民的头,而说是官员的头呢?”阿伊斯特被问住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后来她解释说:“或许是因为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官员吧?……”她边说边笑,以这种方式自我解嘲。不过,她坚持说,“道”不能跟“群众性”混淆,也不能跟“民主”的概念混淆。

在塔吉雅娜·阿伊斯特的帮助下,布罗茨基开始直接从汉语原作翻译中国古诗,其中就有李白的《夜静思》。诗人远离祖国,远离他父母所在的城市列宁格勒,远离他的诗友莱茵、奈曼、库什涅尔,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这首诗蕴涵的情绪跟他的心情十分贴近。他把题目译成了《我怀念亲爱的家乡》,诗行翻译得比较随意,加入了自己的感受与想象:

在我看来月光像雪一样,

寒冷的风忽然从窗口吹来……

我朋友们居住的房子上空

此刻想必也有这样的月亮。

阿伊斯特肯定了布罗茨基的翻译,认为他译得流畅简练,原作四行,译作也四行。与此同时,她批评指责另一位翻译家吉托维奇的《夜静思》译文“加词太多,水分太多”。原来吉托维奇把四行绝句译成了八行:

在我床头前面

横着一道月光。

或许,这是霜?——

自己颇费猜详。

我把头颅仰起——

望着窗中月亮,

我把头颅垂下——

不禁想念家乡。

塔吉雅娜·阿伊斯特认为,李白是天才的诗人,吉托维奇却把他的杰作译成了可笑的“现实主义”小诗。诗人仿佛喝醉了酒,要跟什么人争吵似的,眼睛盯着窗户,却不清楚究竟要看什么。随后在床上做起了体操——抬头,低头,不知道他究竟要干什么?……翻译家吉托维奇信守一条原则,总是把汉语诗的一行译成两行。在阿伊斯特看来,这种方法很笨拙,并不可取。

阿伊斯特对吉托维奇译作的评价也不公允,她跟瓦赫金一样有些偏激,对他们喜欢的人,赞赏有加,而对他们不喜欢的人,则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大概是俄罗斯人爱走极端的性格特点。其实,吉托维奇是个严肃认真的诗歌翻译家,他翻译过屈原的《离骚》、《九章》、《九歌》,出版过唐朝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的译诗集,他的译著拥有众多的读者,也得到著名汉学家的肯定,比如费德林对他的译诗就很欣赏。他翻译中国古诗付出了十多年的心血和汗水,其成就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轻易否定与抹杀的。

话说回来,布罗茨基喜欢李白的作品。他在美国大学讲课,曾向他的学生推荐李白的诗,建议他们阅读《长干行》。他认为李白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叙述与丈夫的离别之苦,堪称哀歌当中的杰作。

布罗茨基不仅喜欢李白,也很欣赏诗人王维,说来有趣,因为他觉得,王维的名字汉语发音很像英语的OneWay。而Way就是“道”,是《道德经》的“道”。王维有一首诗《鹿柴》,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布罗茨基很欣赏这首诗,把它译成了俄语,回译成汉语如下:

山上无人,不见人影的山。

只听得见山中溪水流淌的声音。

月光穿过树枝茂密的空隙

在紫色苔藓上留下奇妙的花纹。

除了孟浩然、李白、王维的诗歌,布罗茨基还翻译过杜牧等诗人的作品。他翻译的中国古诗大都是唐朝诗人的绝句。从本质上说,他以诗人的眼光与胸怀进行了独特的体验,并用另一种文字给予再现,他的译诗语言富有诗意,具备自己的特色。他的翻译方法较为自由和灵活,但与原文对照,时有出入,可谓有得有失。

除了唐诗,布罗茨基还喜欢老子的《道德经》。他也渴望访问中国,想踏上产生了李白、王维等大诗人的土地,可惜他在56岁时一病不起,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据说他曾收到中国台湾的约请,可惜未能成行,这大概也是他临终前的一点遗憾。

莫斯科《文学日报》的主编弗拉基米尔·邦达连科是俄罗斯当代作家、评论家,多次来中国访问,喜欢中国文化。不久前我从网上看到他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布罗茨基受“道”的影响》。他对布罗茨基的中国情结有详细的描述,使我大开眼界,受益良多。我这篇短文借用和参考了他提供的新鲜资料,特向他表达由衷的感谢。我愿意把阅读的喜悦、发现的惊奇与爱诗的朋友们一道分享,正是邦达连科的文章帮助我进一步了解了诗人布罗茨基精神生活的一个侧面,使我明白了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何以能写出《明朝书信》那样的作品。

诗经《墙有茨》

理想进行曲作文

《狮王进行曲》 教案

练字进行曲作文

《狮王进行曲》教案

秋游进行曲作文

强基计划

音乐教案-进行曲欣赏

夏日进行曲作文400字

上学进行曲作文600字

拉德茨基进行曲课件(精选1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拉德茨基进行曲课件,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