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爷爷的手的说课设计案例

时间:2023-02-26 03:49:59 作者:莫道花开晚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莫道花开晚”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地球爷爷的手的说课设计案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地球爷爷的手的说课设计案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地球爷爷的手评课稿

地球爷爷的手评课稿

《地球爷爷的手》是人教新课标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的第31课,本文以小学生们喜欢的童话的形式出现,通过成熟的桃子自动落地的事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这类科学童话一直是我们一年级老师认为比较难上的课之一。符春燕老师做了如下尝试,我觉得比较成功:

一、多种途径识字,联系课文

在识字过程中,老师把每个生字都放进了一棵桃树中,与课文内容有着紧密地联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比如:在学习“摘”这个字时,让学生通过动作感受摘的动作:摘一个桃子,抓住桃子吗,拧一下。“引”让学生说说不同的识记生字的不同方法。综合运用了“复现”的方法,如开火车读生字,给生字组词等。

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应始终致力去做的事情。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这是有规律可循的。本课课文内容浅显,人物对话较多,一问一答比较琐碎。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读熟课文后,老师就请根据课题,说说对课文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学生马上提出:地球爷爷有手吗?地球爷爷的手是什么?地球爷爷的手又哪些作用?地球爷爷的手长什么样?学生很快找到了第10段。这是一个重点段落,让学生反复朗读,并体会地球爷爷的话的意思。在交流中结合地球仪了解理解“为什么说地球爷爷的手就是地心引力”这句话蕴涵的科学道理,解决了教学的难点。

三、配合朗读,融入生活

在重点段落“地球爷爷的话”的朗读处理上,采用了全班配合读的办法,先是教师读第一句话,男生读省略号之前的部分,女生读省略号之后的部分,省略号部分加入同学们看到的日常生活的例子。同学们因为是第一次尝试用这种办法读,所以兴趣很浓,读得很认真。这样教师引导着读了两遍之后,学生已经能掌握这种读课文的'方法了,然后同位读,小组读。在这样的反复练读中,学生不仅轻松的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还联系了生活实际,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四、成功运用省略号。

课文的第10段里地球爷爷说: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后面有一串……,课文结束后还有一个学习小泡泡:“我还能举出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有手。”于是我创设情境把这两个地方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大屏幕上展示:地球爷爷的手还能。并出示图片:树叶掉下来、下雨、下雪的图片。先让学生看图说,再让学生自己想生活中的例子,并写句子。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纷纷举手发言。说出了相关的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了解“地心引力”无时不刻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在教学后,我觉得课堂中的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再思考:

一、我们是用教材来教语文,教什么?目标是什么?在目标的指引下,再开展我们的教学活动。直面文本,用心读书。(第一学段:读懂能讲给别人听。读准字音,在句子理解词的整体,在段中理解句的整体,在文中理解段的整体)

二、一年级学生识字重点要放在放在情境中识字上,识字读词结合文本,在情境中把字变成词,联系课文去理解,这样更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的规律。

三、重视课文中的长句指导。学生的思考是散状的,教师应将其提取出来,形成一个整体。今天的教学不仅要完成学生会读了,基本读准了。通过句子语言现象来理解句子的完整意义。

篇2: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写“球、玩”等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不同语气的句子。

3、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对“地心引力”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大致了解这一科学常识;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知识探求的欲望。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地心引力”。

教学媒体: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前谈话:(课前三分钟学生诵读新童谣)

同学们,听了你们读的新童谣,不禁让老师想起我小时候读的一首儿歌,想听老师读吗?(师朗读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

谁愿意告诉老师,你的小手会做什么?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的小手真能干。你们知道吗,小猴用小手摘桃子吃,小兔用小手采蘑菇吃,可是,有一只小猴却不用动手就可以吃到树上的桃子,这是怎么回事呢?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小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出示课题——《地球爷爷的手》。)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拿出笔,轻声读读课文,遇到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读音。

(1)带拼音的生字词

师:同学们读的可认真了,刚才一些生字朋友已经和大家见过面了,老师把它们请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指名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2)去拼音分小组赛读。

(3)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三、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过渡:同学们字词认得清,读得准,相信课文的学习会更棒!

(课件演示课文内容)

师:边听边想:文中介绍了几位朋友?

1、文中介绍了四位朋友,他们是怎么说的呢?

(课件出示小猴说的二个句子)

(指名读大屏幕上的句子)

小猴子真有礼貌。我们也来学学小猴子,一齐读读吧!

2、只见猴爸爸还没有动手,几个桃子自己从树上掉了下来,猴爸爸说是地球爷爷帮的忙,小猴觉得很奇怪,这个奇怪的话谁会读?

(课件出示二句疑问的句子)

(指名读小猴的话——指名读小兔的话——男女生赛读)

3、重点朗读、感悟地球爷爷说的话(第10自然段)

地球爷爷听见小猴和小兔说的话,也说话了,这地球爷爷说得话很长,请同学们自己坐在位置上试得读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同桌合作读书

师:同学们刚才读的很有感情,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140页,和同桌一起完整地读读这篇课文。

5、分角色表演

(1)师:老师觉得你们在小组内合作得非常愉快,我带来了文中几个朋友的头饰,想请几个小朋友到前边来表演读给大家听听!谁愿意读小猴说的话?小兔?猴爸爸呢?地球爷爷谁来?老师也想参加一个,欢迎吗?我来读叙述的语言。下面的孩子们别着急,你们可得仔细听,认真看,待会请你们来当评委,你们的权利最大哟

(2)学生评价。

四、理解重点句,感悟“地心引力”

师:刚才同学们不但读的好,评得也不错,谁能告诉大家地球爷爷的手到底是什么?

1、质疑:什么是“地心引力”呢?

2、实验发现“引力”。

这个问题提得真好。这样吧,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第一步:请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着磁铁,玻璃板上洒些大头针

第二步:用磁铁去接近大头针,自由反复做几次。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随机板书——引力)

3、引导:我们的地球爷爷也具有引力,而且它的引力比我们手中的磁铁不知要大多少倍,能吸引住地球上的人、树、房子……所有的一切,它的这种引力就是地心引力(板书——地心)

现在,谁能告诉大家猴爸爸为什么不动手桃子就掉了下来?那只聪明的猴子为什么不用动手就可以吃到树上的桃子了?

4、再指导读10自然段。

师导语:地球爷爷拥有这么有力的大手,多自豪啊!请再读读地球爷爷说的话,边读边配上你认为合适的动作。

五、想象练说,拓展延伸。

师:你们读得这么好,能大胆地说吗?

1、举例说说地球爷爷有手的例子。

2、口语练习

地球爷爷的手很神奇,

能让——能让——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会认、会读、还会说。其实,关于我们的地球爷爷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事,等待同学们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

七、书写指导

1、观察要写得的字,并认读。

2、老师范写,学生仿练。

重点区分“王”字和王字旁的异同点。

八、作业布置

1、把有趣的课文朗读给爸爸妈妈听。

2、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解有关地心引力的知识。

篇3: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引导关心自然、生命和向往美好的情境,鼓励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童话本身具有的教育性、幻想性、科学性及趣味性使得童话成为教育儿童的有力武器,启发智慧的有效手段,认识世界的奇异窗口。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童话故事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读懂童话故事,而且自己更要运用自己情感,创设情境熏陶学生,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所学知识展开想象,在探索求知的气氛中交流自己的感悟。本课设计中,采用了情境教学的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情境中识字,写字、阅读、说话。

【教材分析】

《地球爷爷的手》是小学语文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31课,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熟桃子自已落地的故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大多数活泼,他们对科普读物十分感兴趣,对许多事情充满好奇。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培养和训练,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较快,又喜欢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受他们的欢迎,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结合低年级学习特点,应该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分析】

经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基本认识本课的生字,做到了“我会认”,并对地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有了初步认识。所以,本课时的任务要求学生能够读懂课文的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学会生字的正确书写。做到“我会写”,以及进行“我能,我能()”的句式训练,做到“我会说”,大致理解地心引力这一现象并做讨论交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语句的不同语气;

2、正确书写“球、玩”等6个字,能用“我能(),我能()”的句式说话;

3、感知“地心引力”的科学常识,有探索科学奥秘的愿望。

【教学重点】生字的正确书写,课文的朗诵,尤其是请求语气的对话,句式训练。

【教学难点】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卡通头饰:小猴子小兔子猴爸爸地球爷爷。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件展示课文题目)

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地球爷爷的手)

我们都知道了地球爷爷是有手的,它还帮小猴小兔摘下了树上的桃子。你们知道吗?今天小候小兔它们说要把那些又大又红的桃子分给小朋友们一起吃,大家开心吗?但是它们又说要考考你们,昨天学习的生字还认识吗?(课件展示生字:俩摘伯而且踢引)

二、生字复习(课件:摘桃子游戏)

1、检查学生自识生字的情况,并进行正音。提醒易错字音:俩(liǎng)、引(yǐn)。

2、去拼音认读,用生字组词扩词。(可以指名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3、同桌互读互听互纠正。

三、朗读感悟

1、自由读,初步体会。

2、分段读,抽生轮读,要求理清角色。

3、趣味朗读,深入体会。

过渡:在课文中出现的角色你最喜欢哪一个?大家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色,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角色的语气。(选择喜欢不同角色的学生分别朗读)

课件展示各角色语气。

小猴:欢快──第二自然段;请求而且有礼貌──第四自然段;奇怪──第八自然段)

(重点指导读好请求语的子)

小兔:有礼貌──第六自然段;奇怪──第九自然段

猴爸爸:慈祥、各蔼──第七自然段

地球爷爷:声音缓慢、粗壮有力──第十自然段

穿插句式训练:地球爷爷说话了:“不,我有手,而且有很大很大的力量,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我的手就是你们看不见的地心引力”。

说话练习:我会说:我能(),我能()

4、表演性分角色朗读。

戴上不同角色的头饰,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进行小组比赛)

四、写字指导

过渡:恩,大家都读得很好哦,小猴,小兔还有猴爸爸,地球爷爷听到了肯定会夸你们的。既然读的这么好,老师相信大家肯定也能够写得很漂亮!现在我们就拿出纸和笔跟着老师学习写字。

课件展示要学写的字:球玩跳桃树刚。

(提醒学生:要想写好字,先要学会观察,本课所要学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

板书:师范写生字,注意笔画、顺序、结构的指导。

如:“玩、球”你发现了什么?(结构相同,部首相同)

你作为小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左窄右宽、王字与王字旁的不同)

“桃树”──“木”作偏旁时“捺”要变“点”;

“跳”──“足”作偏旁时,“捺”要变“提”;

“兆”的笔顺是“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刚”左宽右窄。

(注:个人认为在写字教学时,教师板书示范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印象,在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也更强。)

五、讨论交流

过渡:小候小兔说了,大家都写很好,下次它们会从森林里带更多的大桃子,还有小朋友们爱吃的苹果啊,香蕉啊。大家欢迎吗?(生:欢迎!)所以,我们准备好礼物送给它们是不是啊?

准备什么好呢?它们也跟我们小朋友们一样是聪明又好学好孩子。现在啊,它们最想知道的就是地球爷爷的手还有哪些作用?所以,我们现在就一起讨论讨论,交流交流,然后把结果总结出来,下次跟小猴子,小兔子说说。它们肯定会很开心!

1、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了解或感觉到的地心引力,并做小结。

2、向学生讲述牛顿发现“地心引力”的小故事,使学生对我们赖已生存的地球的科学奥秘产生浓厚的兴趣。

小故事:《苹果落地》牛顿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在他的身边。他觉得很奇怪,心想:“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一定是因为它熟透了,”他自言自语,“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上落,而不向天上飞去,也不向左、向右抛开呢?”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他又反复地观察,专心地研究,终于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原来,这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

六、布置作业

找找有关地球知识的书读一读,并带到学校来和同学交换着读。

篇4: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l、喜欢玩纸飞机吗?玩的时候最希望看到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2、师生一起放飞已折好的飞机。

3、不管我们的纸飞机飞得多高多远,最后它们总是掉下来。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读懂了31课这个童话故事你就会明白的。

板书课题:

31 地球爷爷的手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认读本课生词,演示词语课件。(桃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读准了字音就能摘到它)

自由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开火车读词。

齐读词语。点击课件,“桃子”落地,变成一个个生字。

3、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指名读,齐读,小组读,男女读。)

三、读中生思,读中感悟

1、在这棵大桃树下,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一起去听听吧!

课件出示l~7节文字,并配音。

2、听到了什么?

3、这些小动物都说了什么?读读课文,找一找。

4、找出小兔、小猴、猴爸爸的句子,指导朗读。

5、四人一小组,分角色读读1~7节。

6、小组上台展示,评一评。

7、故事读到这,有什么要问的吗?学生质疑。

8、小兔、小猴和你们一样奇怪,引读8~9节。

9、感情地球爷爷的话。

课件出示第10节。

(1)自由读读这段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说说纸飞机最终往下掉的原因。

(3)有感情地齐读地球爷爷的话。

四、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1、你们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哪些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有手呢?(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畅所欲言,师生共同评议)

2、你们能学着书上的样子,用这个句式说话吗?地球爷爷的手能让……能让……

3、地球爷爷用它那双有着很大很大力气的手,牢牢地抓住了地球上的一切。大家想一想: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世界会是什么样的?(自由想象说)

4、月球上的引力比起地球的引力小得多,在那儿,人们又是怎样工作和学习的呢?(演示月球生活课件)

5、小结:地球爷爷的趣事,说也说不完。生活处处是知识,放眼皆学问。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五、作业设计

课后收集关于地球知识的资料,带到学校来和同学、老师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31 地球爷爷的手〖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地心引力

篇5:《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激发学生探求科学奥秘的兴趣。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地心引力”,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l、喜欢玩纸飞机吗?玩的时候最希望看到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2、师生一起放飞已折好的飞机。

3、不管我们的纸飞机飞得多高多远,最后它们总是掉下来。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读懂了31课这个童话故事你就会明白的。

板书课题:

31

篇6:《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学习书写“球、玩”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对“地心引力”现象发生浓厚的兴趣,并大致了解这一科学常识;从而对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探求的欲望更强烈。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生字卡片、纸飞机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纸飞机吗?你在玩纸飞机的时候最希望的是什么?

想不想现在就玩一次?我们来比比谁的纸飞机飞得远、飞得高。

唉!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远、多高,最后它们总是会掉下来。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答案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个故事里。(齐读课题《地球爷爷的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赶快打开课本,找到这个故事,认真地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困难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为止;读完后同桌合作学学生字。

2、认识生字:

过渡:小朋友们读得可真起劲,引得课文里的生字宝宝也忍不住要跟大家交朋友呢!瞧!它们跑到桃树上去了,你能把它们认出来吗?

(1)自由读一读,比比谁交到的生字朋友最多。

(2)指名拼读音节,其余学生跟读。

(3)真正的朋友可不光会叫名字,还得记住朋友的模样。交流组词或记形。

(4)开双轨小火车读字、读词:如果读对了,桃子就会变成词语宝宝。

(5)齐读词语。

3、检查朗读:

过渡:小朋友们这么快就跟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它们满意地回到课文里去了。你们能把课文读好吗?

(1)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你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先自己练练吧!

(2)指名选段读课文,其他小朋友认真听他有没有读得特别好的地方。(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三、自读感悟“地心引力”的神奇

1、(出示第十自然段)读了地球爷爷的话,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四人小组再读读,一起讨论讨论。

2、交流,反馈,质疑。

3、现在就让我们来做个小小的实验,一起来感受感受。(同桌一组,用磁铁靠近回形针之类的物体,观察产生的现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4、交流后小结:当磁铁靠近回形针时,有一股力量把回形针吸到了磁铁上,这股力量就是引力,是磁铁发出的。

5、借助课件,形象感受“地心引力”

地球爷爷的心脏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他的引力可比磁铁的引力大多了。你们听,地球爷爷说话了。(播放课件:地球爷爷的自述,同时出示图片)

6、现在你们能解答为什么纸飞机不管多轻,最后总是会掉下来了吗?(板书:地心引力)

7、再读地球爷爷的话,读出神奇。

四、拓展延伸

1、你们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有“手”?(联系生活感受,自由发言)

2、我们的地球爷爷用它那有着很大很大力气的“手”――地心引力,牢牢地抓住了地球上的一切。大家想一想:如果地球爷爷没有了“手”,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想像说话)

3、总结谈话:关于我们的地球爷爷还有许多许多有趣的事情呢!只要大家能多看多想,就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五、指导书写:球、玩

1、出示生字:球、玩。集体认读后说说它们的共同点。

2、观察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如:“王”的最后一画是“提”,“球”别漏写最后一画“点”及右边部分的笔顺等等。)

3、师示范书写“球”,生临写。

4、学生描红、书写,师巡视。

六、创新练习

从以下作业中选择一个,课外完成:

1、努力把课文读得更好,朗读全文给家人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2、找找有关地球知识的书刊读一读,并带到学校与同学交换着看。。

3、你知道世界上是谁第一个发现了地球的“万有引力”吗?把你搜集到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篇7:《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哪个小朋友们最会折纸飞机啦?玩纸飞机的时候你最希望看到飞机飞得怎么样?(飞得高)

2,但是,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远、多高,最后它们总是会掉下来。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想)读懂了31课的这个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地球爷爷的手》。)

二、初读课文

1,地球爷爷正在跟我们招手呢,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这个故事吧!请小朋友们打开书第140页,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看到大家读的那么认真,生字宝宝都迫不及待的想跟你们玩了。(大屏幕出示带拼音的字,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俩”是什么意思?你俩、我俩、他俩)

2,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呢?(他们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3,这些字宝宝的帽子去掉了,看看谁还能认出他们。(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看!这些字宝宝们又和他们的好朋友站在一起了,看看你们还能不能认出他们。(大屏幕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两遍)

5,调皮的生字宝宝藏在句子里了,谁愿意来读?(大屏幕出示课文中的句子)你喜欢哪句就站起来读哪句。(指名)。

三、学文

地球爷爷的手到底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边听老师读,边标出自然段。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师: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11个)

四、学习1到6段

师:地球爷爷的这个故事不仅吸引了我们,也引起小猴、小兔的注意。瞧,他们在说话呢,大家猜猜他们在说什么呢?咱们看看文中是怎么说的?

请小朋友们大声读第1到6段,要求:边读边用直线划出小猴和小兔的话,找到的小朋友学着小动物的样子来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1到6段

师:小兔说了什么?小猴呢?(相机出示句子)

2, 师:你喜欢文中的小猴和小兔吗?为什么?(老师在这里稍做提示:有礼貌)

师:你能学着他们的样子有礼貌的读读吗?请小朋友自己试着读读。

师:谁愿意读读小兔的话?(第一句)

(1)小兔的话

(指名读)你是带着欢快、高兴的心情来读的。

(指名读)多有礼貌的小兔呀!老师听出来了,是发自内心的感谢!

师:请咱们班的女生有礼貌来读读小兔的话吧。(女生读)

(2)小猴的话。

师:谁来愿意来读读小猴的话?

(指名读)老师评:你可真是只招人喜欢的小猴啊!

(指名读)老师评:多热情而又有礼貌的小猴子啊!

师: 请男同学来当当这只有礼貌的猴子吧(男生读)

3,师生分角色读。

师:下面咱们做个小游戏,老师来当小兔,小朋友当小猴,好吗?

4,学生分角色来读。

师:请小朋友站起来读读,你可以找自己的伙伴,一个来当小兔,一个当小猴子。

5,师:现在让咱们小朋友也学着小猴的样子说说话。(出示课件)你能用上“请您……好吗?”这些词自己说一句话吗? 比如说:“请您说句话,好吗?”

五、学习第8、9自然段。

师:小猴和小兔得到桃子,非常高兴,他们很感激猴爸爸的帮助,可是猴爸爸却说――齐读:“别谢我,这是地球爷爷帮的忙。”

师:听了猴爸爸的话你会怎么想呢?(学生自己说)

1,师:猴爸爸的话让小猴和小兔都感到很奇怪。他们是怎么说的呢?请小朋友在第8、9自然段找到他们的话。(学生回答完后出示句子)

师:谁能大胆的再来读一读?(再找一名学生来读。)

师评价:多奇怪呀。(老师从你读当中听出了你的困惑、好奇)

2,分角色读。

师:男生当小猴,女生当小兔子,配合读一读。

师:分大组读。

六、理解“地心引力”

师:地球到底有没有手呢?这个疑团还得地球爷爷来给解开,请小朋友读课文第10段,告诉老师这是一双怎样的手?

师:听了地球爷爷的话,你读懂了什么?(生回答)

师:地球爷爷的手到底是什么?其实地球爷爷的手就是――地心引力。

你知道什么叫“地心引力”吗?

1、师:下面咱们一起做个小实验(理解“地心引力”)。

抽生上台演示。

师:请你拿好磁铁,慢慢靠近黑板,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被吸引)

师:(小结)像这种吸引其他东西,能把其他东西拉过来的力量就是一种引力。(板书:“引力”。)

2、地球爷爷也有这种引力,它的引力比磁铁不知道要强多少倍呢,地球的这种引力就叫做地心引力。(板书:地心)这地心引力就是地球爷爷的手。(板书时加箭头)

3、地球爷爷的手能干什么呢?请小朋友再读地球爷爷的话,找一找。(指名回答)

4,说话训练,地球爷爷的手,能让( )

师:地球爷爷的手还能干什么呢?

(情境一)师:看看我们的教室里,桌子能平稳的放在地上,粉笔能掉进粉笔盒里。

生:地球爷爷的手,能让( )。

(情境二)师:咱们小朋友玩纸飞机时,发现飞机不管怎么飞,最后都会落到地上。所以说――

生:地球爷爷的手,能让( )。

5、想象说话:如果地球爷爷没有了这双手,会怎么样?指名说。(树会悬在空中生长,人走不动,也悬在空中……)

师:(指着板书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正因为它有很大的地心引力,所以它才能紧紧地抓住我们、高楼以及地面上的一切。我们能这样正常的生活、学习多亏了地球的这双神奇的大手。

6、让我们再自豪地读读地球爷爷的话。

七、最后一段。

地球爷爷的本领可真大,难怪他的话刚说完,就怎么样了?(指名读)

八、指导写字

多么神奇的一双大手啊,最后让我们送给地球爷爷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字,来表示对他的敬佩吧。出示“桃”字(卡片)。

八、课后作业:

师: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知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希望小朋友都能做一个有心人。

师:今天的作业是,课后收集关于地球知识的资料,带到学校来和同学、老师一起交流。

地球爷爷的手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课件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优秀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说课稿

科学教案地球爷爷的手

《爸爸妈妈的手》说课

《地球爷爷的手》第一课时的说课稿

《地球爷爷的手》语文教学方案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地球爷爷的手

《问路》说课设计之一

地球爷爷的手的说课设计案例(合集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地球爷爷的手的说课设计案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