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楚天佑”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小学三年级语文《练习6》教案,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练习6》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 目录
篇1:小学三年级语文练习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练习教案
教学要求:
1、按笔顺规则,把“施”、“剩”、“缘”3个字写正确,写端正。
2、学会用数比画查字法查字典。
3、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4、照样子改写句子。
5、照样子修改病句。
6、熟记8个成语。
7、进行“关于春游建议”的口语交际练习。
8、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齐读“施”、“剩”、“缘”3个字。
(2)从笔顺规则来看,它们的规则是什么?
(3)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
(4)教师在田字格黑板上范写。
3、练习
(1)按笔顺规则,书空这三个字的笔顺。
(2)每个字练写两遍。
4、反馈
(1)指名板演。
(2)展示好字,表扬。
(3)指出存在问题。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出示卡片:专
指名读。
(2)从字形结构上看,“专”是什么结构的字?
你能说出这个字的部首吗?
(3)师生按笔顺数笔画。
(4)学生把字典翻到“难检字笔画索引”,按笔画找到该字。再按后面所标注的页码,翻到字典正文部分,找到该字。
3、练习
学生根据以上方法,自行完成书上的填空。
4、反馈
学生口头汇报。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行填写。
(2)学生汇报所填。
(3)集体讨论,确定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3、练习
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填写,其他同学修改。
4、反馈
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齐读例句。两个句子意思一样吗?
(2)有什么不同呢?
(3)教师小结:在文章中,有些句子如果改变词序,则意思会随之改变,而有些句子即使改变词序,基本意思也不会改变。
3、练习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其余同学在书上填写。
4、反馈
及时纠正黑板上的错误。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齐读例句,讨论:这个句子有什么问题吗?
(2)指名读第一句,讨论:李明是我们学习的什么?
(3)指名读第二句,讨论:谁会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了?
(4)指名读第三句,讨论:这个句子有什么问题吗?
3、练习
请三个同学到黑板上修改病句,其余同学自行在书上修改。
4、反馈
教师巡视,有错误及时纠正。全班同学反复练读修改好的句子。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课前准备:
(1)把教室桌椅如书上插图拼成八个小组,学生按小组围坐。
(2)准备一块小黑板,上面写有:这次春游去哪儿?可以安排哪些活动?春游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
3、指导
(1)启发谈话:这个星期六,我们班将组织一次春游,大家高不高兴?你们想去哪儿?可以安排哪些活动?春游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提出要求:
小组讨论,要求人人参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发言。课后,每人写一份《关于春游的建议》。
4、练习。
(1)每人在小组里练讲。
(2)代表发言。
二、教学第八题
内容:写毛笔字
(见写字教案)
篇2: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习作6青蛙》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习作6青蛙》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
3、在练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
教学重点:
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它写下来。
教学难点:
努力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有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前准备:配套光盘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出话题
1、(cAI:青蛙捉害虫的情景。)师: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谁在干什么?看谁说的准确、可爱。
2、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说话。
二情境启思,例文引路
1、让学生观察图画(几个小朋友在捉蜻蜓,蜻蜓在他们的网兜里扑扇着翅膀挣扎着)师:同学们,快看,灾难忽然就降临在正在忙碌的小蜻蜓身上了,瞧,那只被捉住的小蜻蜓怎样了?
2、引导学生想象:蜻蜓会说什么?
提供提示语:蜻蜓有的绝望地说:
有的愤怒地说:
有的不解地说:
有的痛苦地说:
3、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们有什么想法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1)说给小组里的同伴听。
(2)指名发表看法。
4、读例文,再交流。
(1)学生自由读。
(2)指明朗读。
(3)师生交流:夏志成同学发表了怎样的看法,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还想在他的基础上补充或修改什么?(引导学生辨证地读例文。)
三看图,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
1、cAI:一个老头叫卖青蛙。
2、请学生就这幅图谈谈自己的看法。
(1)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构思,形成观点。
(2)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的看法。(或谴责或倡议)
3、将话题拓展:除了例文和图上的这两件事,在我们身边,你还想对什么现象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呢?(学生交流、评议:是否说清了观点,是否有凭有据,能不能被大家认同。)
4、师:如果把刚才你们谈的看法整理一下,写出来,就是一篇你的小评论文章了。大家快试试吧,争取让你的看法被大家接受,为社会新风做一份努力。
5、学生再次整理思路,准备成文。
篇3:四下教案 练习6
四下教案 练习6
练习6 教学要求: 1、学习有关噪音的知识,了解噪音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练习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用编顺口溜的方法帮助记忆、区别音近和形近字。 3、熟记八个成语和古诗《小池》。 4、写好钢笔字,知道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5、练习口语交际,学会鼓励。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小芳最近晚上总是被隔壁装修房子的声音吵得睡不着觉。于是啊,她就开始着手调查小区内还有哪些声音干扰了自己的生活。走到小区宣传栏前,她看到了一段文字,恍然大悟。 (2)我们也和小芳一起来读一读这段文字。让学生自由朗读文字介绍。 (3)从这段文字中,小芳知道了哪些知识呢? (4)同学们,你们还在哪里听到噪音呢?说说这些噪音对人的生活、学习、工作有哪些影响? 2、教学第二部分。 (1)同学们刚才谈的非常好,都认识到噪音也是一种环境污染,必须要治理。 课文中为什么使用“须要”,不使用“需要”呢?讨论后指名交流。 (需要: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须要:一定要) (2)这段文字中,小芳遇到一些平时没有接触到的词语,她开始发愁了,你们能帮帮她吗?谁能说一说遇到一些不懂得的词语我们可以有哪些方法解决? (3)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方法,说说什么叫频率,什么叫分贝。 3、教学第三部分。 (1)小芳又遇到一个什么难题呢?她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 (2)指名朗读形声字及组成的词语。 (3)谁能用简单生动的顺口溜帮助小芳记忆呢? (4)分组讨论,大组汇报交流。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 (1)指名朗读题目。 (2)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白练字的重点。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垮”、“碎”、“竭”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壁画的书写要求。 (3)示范描写“垮”字。 3、练习、反馈。 三、作业 课外搜集一些有关噪声污染的资料,以及如何防治噪声污染。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熟记词语。 (1)齐读词语,理解词意。 (2)闪烁其词、支支吾吾:言语含糊,不肯爽爽快快地说出来。 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形容说话有顾虑,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 妙语连珠:形容说话精彩、伶俐、高谈阔论:原指言谈高明广博。现多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 (3)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2、读背《小池》。 (1)天气逐渐热起来,夏季即将来临,谁能给我们大家背背描写夏天的诗? (2)出示古诗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理解诗句意思。 (4)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节奏。 (5)指导全体朗读,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 (6)课外拓展:课后可以搜集杨万里的其他作品,或者其他描写夏天的古诗朗读积累。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话题“学会鼓励”作启发谈话。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回忆自己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所受到的鼓励与关心等。 (2)想一想: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伸出自己的帮助之手去鼓励他们、关心他们呢? (3)分组练习,组员之间相互评议。 (4)分组推荐代表到讲台上说,师生评议。对表演欠佳的同学给予鼓励。 3、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说话进行评点,并引导学生明白,几句鼓励的话就能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孤立要从现在做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真诚与友善。篇4:二上教案 练习6
二上教案 练习6
练习6 教学要求: 1、认识表示天气的几种图标。会看天气预报。 2、照样子,练写铅笔字。 3、熟记四条成语和古诗《长歌行(节选)》。 4、知道所收集标志的意思。 5、会和生病的老师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重难点:1、认识表示天气的几种图标。会看天气预报。 2、会和生病的老师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 讨论书中图标表示什么天气。 (2) 把图标与天气相连。 (3) 讨论“霜雾雷雪”为什么是雨字头。 3、练习(1)你还知道哪些雨字头的字?把雨字头的字写出来 (2) 动手画图标 (3 )收集有关天气的图标 4、反馈 5、开辟“小小气象站”专栏。轮流看当地电视台当晚的天气预报,第二天早晨在专栏里发布。 日期 地区 天气 温度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莫 菜 算”。 (2)引导归纳三个字的结构。(上中下结构的字) (3)指导书写 (4)学生练习描红。 3、练习。 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地问题,并进行纠正训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 出示标志,说说在什么地方见过它,并说出它的意思。 (2)讨论:见到这些标志,我们应该怎样做。 (3)扩展练习:我们在什么地方还见过什么标志,它代表什么意思,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张贴出来,互相交流一下。 (4)动手画这些标志 二、教学第四题 (一)熟记成语 1、审题 2、指导 (1) 看图,谁来讲一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今天,我们所学的成语把你们刚才讲的全概括的起来。 (2)学生自由读成语。教师范读。 (3) 学生自读。 (4) 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人一己百:别人做一次,自己做一百次。 勤能补拙:勤快能弥补笨拙。 3、练习(1) 学生自由练读。 (2) 同桌练习背诵。 4、反馈。 (二)古诗《长歌行(节选)》 1、看图 看到谁在干什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指导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句子。 ①指名试读。 ②教师范读。 ③解释意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学生练读、背诵。 3、联系实际,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一、读题 。( 口语交际) 二、指导 1、读题目内容 (1) 借助拼音读懂题目要求 (2) 说说有哪些人物?表达的是什么样的事情。 2、丁大勇去看李小燕同学会说些什么? (安慰、祝福) 3、王小娅有事不能去,请丁大勇带信,丁大勇该怎样对李小燕说? 三、练习1、小组演练,练习对话。 2、分组汇报,及时进行评议指导 3、评选最佳小组。 四、小结篇5:《练习6》优秀教案
《练习6》优秀教案
第一课时
一 学用字词句――第一题。
1、审题。
(1) 学生自由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2) 师生明确题意。
2、让学生默读小故事,并请学生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学生试着读读没有加标点的短文,然后交流读没有标点文章的感受。
4、出示一首标点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略,可以加上省略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5、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儿歌,回顾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
6、师生小结加标点的方法:先给文章断句,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停顿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7、学生按照方法逐段给短文加上标点。
8、学生自由读读加上了标点的故事,感受语气,集体交流如何加标点。
9、练习读出感情,齐读小故事。
10、学生谈读了故事的启发、收获。
二 学用字词句――第二题。
1、出示三个字:未、允、夹。学生读字,观察字型。
2、学生说说三个字的'共同之处。(独体子,外形上呈三角形。)
3、观察例字,发现这类汉字的书写要点――上紧下松。
4、教师范写:夹。
5、学生描红、临帖,感受书写的技巧。教师巡视指导。
6、反馈:同座互相欣赏书写成果。互评和自评相结合。
7、再找找这种字型的其它字,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一 读读背背――成语。
1、学生自由认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
2、检查成语的读音。重点指导读准:妄、蠢、厉
3、集体交流,弄懂成语的含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原有经验或查词典谈自己的理解。)
(1) 坐观成败:指对于别人的成功或失败采取旁观的态度。
(2) 按兵不动:是军队暂时不行动,等待时机,现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3) 轻举妄动:妄,盲目。指不经过慎重考虑,盲目行动。
(4) 操之过急:办事过于急躁。
4、学生再次认真读成语歌,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每排两个成语意思相近,可以连用;每行后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动”;成语的意思都和打仗有关;有些成语出自历史典故。)
5、练习背诵。
(1) 根据以上发现,自己练习背诵。(边记边想)
(2) 同桌互相背诵。
(3) 指名背、集体背。
6、拓展练习:让学生说说其他关于战争的成语,扩充积累。
二 读读背背――古今贤文。
1、回忆已经背诵过的古今贤文,集体背诵。
2、学生自由读古今贤文,扫清字词障碍。
3、逐句交流、理解,获得启示。
(1) 小组学习:在小组里,每人读一句,说说理解,互相补充。
(2) 指名读自己能读懂的句子,说感受,再齐读。
(3) 反复读,加深理解。
(4) 说说这些句子都是写什么的。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4、练习背诵――开展背诵竞赛。
第三课时
一 想想做做。
1、复习古今贤文《环保篇》,学生齐背。
2、由环保的话题引入新课:学生谈谈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及其重要性。
3、了解表格要求。
(1) 学生认真看看所需填写的表格,弄清要填的内容。
(2) 根据内容讨论:我们需要做哪些调查工作。
(3) 分小组,明确分工及注意事项,合作完成调查任务。
4、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进行调查,作好记录。
5、集体交流,各自汇报调查结果。(汇报时,帮助学生弄清什么是落叶树及落叶树的种类;什么是常青树及其种类。)
6、讨论:结合调查结果,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可以引导学生从花草树木的种类及种植的位置等方面考虑。)
7、将建议可行化:小组合作,会画的,会写的,分工合作,完成一份可行的校园绿化建议。 8、评选最佳建议。(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第四课时
(学写毛笔字)
一 明确学习内容。
1、教师出示要学写的两个笔画――横折斜钩、横折弯钩。
2、学生书空笔画。
二 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读帖,观察、分析两个笔画的书写要点。
(1) 横折斜钩:露锋起笔,顺势向右下做横画渐轻,在折处稍提后,向右下作顿,再转势向下作弯后回锋向上轻快挑出。
(2)横折弯钩:露锋起笔,顺势向右下做横画,渐细,在折处稍提后,向右下作顿,转势向下行笔,略粗,作弧形弯后向右行笔,至钩处缩笔回左稍驻蓄势,再提笔向上挑出。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两个笔画。
3、学生自己练习书写,体会。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4、反馈笔画的书写情况,学生再练写。
5、练习书写带有笔画的汉字。
(1) 读帖,分析字在格子中的位置,观察笔画在字中的写法。
(2) 教师范写。
(3) 学生临帖,练写字:风、九。
(4) 指名书写字,集体评议。
(5) 学生再次练习书写。
篇6: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练习6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十四个会认字和一个多音字。
2、阅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它们高兴的心情。
3、感悟课文内容,了解竹笋的生活环境,感受笋娃娃顽强的生命力,学习它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会认字和一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你认识它吗?(出示竹子的图片)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竹子小时候的文章:笋娃娃
板书课题,认识“笋”字。
二、读文,初识生字词。
1、自由读文,找一找哪些字音你读不准。
2、听老师范读课文,你读不准的字音能读正确吗?
三、识字。
1、自己在课文中找出会认字,并画出生词,再读一读。
2、出示会认字卡片进行认读。
3、给会写字分类(按结构)。
4、小组学习生字。
四、初步了解课文。
1、再读课文,你想提醒大家课文中的哪些词语不好读?
2、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
4、指名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有哪些词语自己不理解。
5、词语质疑解疑。
五、重点指导写好三个字。
1、出示沙、泥、油。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空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感悟课文内容,了解竹笋的生活环境,感受笋娃娃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放录音。听,这是什么声音?(春雨沙沙)
2、春天来了,万物开始复苏。伴着这沙沙的春雨声,你想到了什么?
二、复习。
1、看看这些词娃娃,你都认识吗?
钻出来泥土草丛冒出来喊着
数哇数哇哭啦努力娃娃们探出挺直
2、出示会认字卡片,指名认读。
3、你们真棒!快把这些词娃娃们放回课文中去吧,再来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个笋娃娃?
三、朗读感悟课文。
1、指名说。
2、学习2、3自然段。
3、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4、男女生分角色再读读前四个自然段。
5、教师引读:呜呜呜,这是谁在哭?快读5、6、7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6、这个笋娃娃出不来?怎么办?谁来帮帮它?
7、它终于出来了,瞧,它多高兴呀,谁能表演一下?
8、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积累。
在这幅春笋图中,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找到相关的句子背一背。
板书设计:
3笋娃娃
钻冒探
叫喊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巩固复习课文,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认读会认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学习会写字,分析字形,理解字义,指导书写。
1、力:独体字。力量。有力、力气、用力。
加:表数量或程度增加,左右结构。加法、相加。
丛:上下结构。草丛、花丛、丛林。
们:单人旁,人们,你们。
直:直尺、一直。
2、书空练习。
3、小组内互相考考你记住这些生字了没有?
4、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加强指导。
篇7:国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练习6
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练习6
练习6 第一课时 本节课目标: 1、学习倒顺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学习欣赏诗歌。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倒顺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学习欣赏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练习6。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我们使用的语言很有趣,有的词倒个个儿,就变成了另外一个词,请同学们欣赏“语文与生活”第一部分的相声。 (1)练读这段相声,重点注意加点的词。 (2)学生说出每组加点词的区别。(词义和用法)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说出每组加点词的区别。 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出倒顺词的规律。 3、指名同桌两人读相声。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一)教学语文与生活的第二部分。 1学生认真读题中的每一对倒顺词。(要求学生体会它们的意思是否相同)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3师生小结。(有的一组倒顺词词义有区别,有的没有大的区别)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大风歌》。 (1)学生自由地读诗,对于像“兮”等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问老师、同学。 (2)教师范读。(读出诗的磅礴的气势) (3)学生对照题中注释大致理解诗意。 (4)集体练读,同坐练背。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欣赏。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诗中表现出刘邦的英雄气概,有磅礴的气势”这个结论。 (2)根据得出的结论,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读后的感受。 (3)拓展。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作品,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学会欣赏。 (4)师生评议。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给家乡孩子的信》。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引导学生说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5)教师重点指导“宽广、事物、希望”等词的写法,并注意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1)描红、临写 (2)“语文与生活”第三部分。 学生再次听录音,边听边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倒顺词。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各自想出的倒顺词。 教师要求学生练习把自己想到的倒顺词补充到相声中去。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预习口语交际 第二课时 本节课目标: 1、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思想。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自读题目的要求,回忆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2)思考:你最喜欢哪句名言?这句名言给了你什么启发。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名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2、指名学生回答这句名言给了你什么启发。 3、齐读部分名言。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指导。 (1)让学生认真思考上面的问题。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或说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教益,或对照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或说出对自己的鼓舞和激励) (3)同学之间互提建议。 (4)分组练说。(要求说话的同学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洪亮、速度适中,听得同学要认真) 2、练习。 (1)每组指派代表上台练说。 (2)师生评议。 3、反馈小结。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字是“撒、鞭”。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这两个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社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写这两个字。(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儿。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练习写毛笔字。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在今后的口语交际活动中,我希望说话的同学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洪亮、速度适中,听得同学要认真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认真第22课,初步理解第一首诗的意思。篇8: 小学语文《识字6》教案
小学语文《识字6》教案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旅游吗?假期的时候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呢?
2、有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旅游,还把自己在不同地方看到的景物画了下来。我们看看,他都画了些什么?
(CAI:四副图――定格)
他画了些什么?
3、你们看得真仔细!想去这些地方玩玩、看看吗?刚才大家所看到的就在今天我们要学的识字6里面。(板书:贴识字6)咱们把识字6的字音读准了,词儿读好了,就出发去这些地方。
二、初读词串
1、快快翻开书,开始读吧!把生字多读两遍。
2、读得多认真哪!我们来听听生字都读准了吗?(出示生字卡)
都读准了,词儿一定也能读准!大家在小组内读读吧!哪个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其他组仔细听,他们词儿读准了吗?
4、词儿也读准了,词串连起来会读吗?自己试试,要和以前一样,注意词之间要停顿。
5、读好了,咱们男女生来个小比赛好吗?男生推荐一个代表,女生推荐一个,比比谁读的准。你们说,怎么比?(CAI:韵文)
读的怎么样?
6、还想比赛吗?这次男生一起来,女生一起来,男生读一遍,女生读一遍。
三、读好词串
(一)大家读的都不错!好,现在咱们说走就走!(CAI:小火车)瞧,咱们的“神州行”小火车都开来了!小火车会载我们去哪些地方玩呢?大家先听一听――(CAI:配乐范文录音)
知道了吗?
原来我们要到塞北、江南、海南、高原(齐读)这些地方去旅游。
(二)你最想去哪儿呢?
那咱们就出发吧!做好准备,小火车就要开了!(CAI:歌曲《小火车》)
(三)哎呀,火车到了你最想到的地方,快下车吧!
赶快把写那个地方的词串好好读读,呆会儿给我们介绍介绍那儿有什么?
读好了吗?快给同桌的小伙伴介绍介绍你最喜欢的地方。
(四)谁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介绍?
*骏马秋风塞北
(1)塞北有什么吸引你?
(2)你知道“塞北”指哪儿吗?有同学知道吗?
(3)塞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看看。(CAI:塞北风光)
(4)我从你们的眼神中看出,大家也被塞北吸引住了,我相信这个词串一定能读的很好!谁想试试?
我发现一个小秘密,好多男生都喜欢塞北,你们一块儿读读吧!
*杏花春雨江南
(1)喜欢江南?介绍介绍?
(2)(CAI:图)瞧,粉红粉红的杏花露出了笑脸,在蒙蒙春雨中显得更加娇艳,装扮着江南美丽的春天。
(3)我们还知道江南的'什么呢?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很喜欢江南,还写下了一首赞美江南的古诗,我们来欣赏欣赏――(CAI:忆江南)
(4)想说什么?能将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还有喜欢江南的吗?我们大家一齐读
*椰树骄阳海岛
(1)对海岛感兴趣?谈谈
(3)现在,我们就去领略一下海岛风光。(CAI:海南风光)
(4)看来,你们的心被海南深深吸引了!谁想读?指名读――想去海南的都来读读!
*牦牛冰雪高原
(1)喜欢高原?说说
(2)了解牦牛吗?(看图)师简介:牦牛全身长着长长的毛,生活在冰雪覆盖的高原地区,是那儿人们耕地和运输的好帮手。
(3)牦牛不怕寒冷可真了不起!我们一起读读,好吗?
(五)刚才,咱们来到祖国的不同地方欣赏到了不同的美。咱们迎着瑟瑟秋风,来到辽阔的塞北草原――;咱们沐浴蒙蒙春雨,漫步美丽的江南――;让咱们再去炎炎夏日下的海岛――;咱们再登上冰雪覆盖的高原――。喜欢这篇词串吗?那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词串吧,可以邀请小伙伴和你一块儿读,也可以加上动作。
准备(配乐)――指名展示――都这么喜欢,那就一起来吧!
(六)看你们读得这么好,相信这次旅行大家一定玩的很开心,对吗?其实我们家乡常熟也是个美丽的地方,非常有特色!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也用词串的方式向外地的游客介绍介绍我们常熟,是吗?好好想想,咱们常熟有什么特色啊?――同位互想说说,看谁说出了常熟的特色!――谁给外地的旅客介绍?
(虞山、方塔、大闸蟹)(尚湖、剑门、言子墓)
(七)看,大家刚才介绍的时候,一个个都那么自豪!我想,外地的游客听了我们的介绍,一定恨不得马上到常熟来玩!
篇9:小学语文教案:《识字6》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1种笔画。
能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
了解大成都市里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体会祖国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的成就。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具: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喜爱自己的城市吗?我们的城市,每天都在起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现代化城市的新面貌,好吗?
二、看图学词语
1、(出示插图)图上有些什么?
2、你在哪儿见过的,是什么样的?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三、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指名读,正音。
3、齐读。
四、图文结合,巩固词义
1、做“找朋友”游戏,要求学生把字卡贴在相应的图旁边。
2、自读韵文,说说现代化城市还有哪些变化。
五、诵读韵文
1、齐读韵文,想像现代化城市的新面貌。
2、教师指图引导背诵。
3、学生看图自由练习背诵。
4、指名背诵。小组背诵。
六、巩固练习
做游戏“小导游“
七、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习生字:泉、厅、林、阴
2、提示重点字的写法。
3、学生按照笔顺提示在课本上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了解大成都市里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体会祖国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的成就。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具: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读生字词。
2、指名书空笔顺:泉。
3、朗读课文。
二、学习新笔画,指导写字
1、认识新笔画(横折折撇)。
2、学习生字:道、车、交。
3、学生照课本提示说笔顺。
4、教师范写。
5、学生描红。
三、指导书写田字格。
1、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完成描红书写。
四、课堂巩固、检测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词语开花。
板书:道、车、交。
篇10:《练习6》语文教学设计
《练习6》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写音节,写出词语。
2、技能按指定的字组成三个词语。能仿照例句缩写词语。
3、能用“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干什么”的句式和“专心致志、兴高采烈、不顾一切”写句子。能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4、能正确的朗读并背诵有关的格言和谚语,了解其教育意义。
5、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训练第1──4题
第二课时:训练第5──7题
▲教学过程:
㈠、训练第一题
①指名读拼音。(读准字音,发现音误,及时纠正。)并齐读。
②这些相应的词你会写吗?哪几个字要特别注意。(藏、凳、贯)
③交流答案。(抽几本在实物投影仪上展出,大家批改、评议)
㈡、训练第二题
①说说课文中学过的相关词语,再口头组词。
②选几个写下来。别写错别字。
(注意“强”在课文中是第2声。)
㈢、训练第三题
①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②学习例句:“星光”指星星的光,所以“星星的`光”可以缩写成“星光”。
③读四个短句,说说可以缩写成什么词语?
④写下来。读一读。
⑤你能举出类似的词句吗?
㈣、训练第四题
①读题,明确题意
②读读“专心致志、兴高采烈、不顾一切”这几个词,理解词义。
③充分思考后指名试说,评议、订正。
④各自写下了,同桌交流。
㈤、训练第五题
①读题,明确题意。
②学习例句,辨析异同。(句式不同:陈述句变成反问句。句子的意思没变。)
③学生独立改写句子。后同桌相互检查。
④错句提出来,在班上一起分析原因,引导学生自己订正。
⑤齐读答案。
㈥、训练第六题
①告诉学生,这是前人总结的经验,很有意思。
②你理解句子的意思吗?一起交流,尽量让学生自己理解句子,学生不能解决的才有老师指导。
③练习朗读和背诵。
④你还了解哪些类似的格言和谚语,背给同学们听一听。课外再去收集一些,互相交流。
㈦、训练第七题
①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②一起读读五个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写了一件什么事?
③独立思考句子的顺序,再标上序号。
④交流,分析,纠正。
⑤连起来读这段话。
篇11:小学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练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练习
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kuānrnɡ yyun wēixiǎn zīshi nǎon hnɡku pǔs
( ) ( ) ( ) ( )( )( )( )
pǔtōnɡ shnɡsuǒ xīnshǎnɡ zīrn subin
( )( ) ( ) ( ) ( )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 标出。
铅锤 (cu chu) 宿舍(shě sh) 作坊 (zuō zu) 前爪(zhuǎ zhǎo)
相处(chǔ ch) 祖宗(zōnɡ zhōnɡ)
3、用多音字组词。(6分)
cān linɡ ɡěi
参 量 给
shēn linɡ jǐ
4、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风尘扑扑( ) 美观竖固( ) 相题并论( ) 大显神危( )
5、照样子各写出两个词语。
静悄悄:
舒舒服服:
又唱又跳:
6、把成语补充完整,再写出两个自己喜欢的含有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的成语。
千里之行, 。 ,更进一步。
7、读句子,写出加黑词语的反义词,再用这两个词中自己喜欢的一个写一句话。
你敢碰我吗?铁罐傲慢地问。( )
8、按要求写句子。
(1)写出自己熟悉的一句《三字经》。
(2)写出对自己有影响的一句孔子的名言。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北宋画家张择端的 画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热闹场面。
(2)《掌声》这篇课文讲了英子因为同学们的掌声而改变了生活的态度,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写出《富饶的西沙群岛》或《美丽的小兴安岭》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
篇12:三年级语文下浙教版《练习6》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浙教版《练习6》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读准多音字。
2、通过理解带点字的意思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3、练习把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4、继续培养边阅读边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
5、继续培养收集信息的良好学习习惯。
6、熟记名言。
7、练习写好带有“女子旁”的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
1、通过理解带点字的意思来理解词语的的意思。
2、通过辨析词语来理解词句。
教学难点:
1、运用编制小报的方法,阅读、收集有关神奇的自然现象的信息。
2、用所给的词语整理句子。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神奇的自然现象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指导语言实践活动。
1、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哪些神秘的自然现象?(学生交流)
2、除了课文中的这些现象,你还了解到了哪些神奇的自然现象?(学生交流)
3、指导运用收集的资料编制小报。
说明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介绍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既是一次复习也是一次说话练习。这一题是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要让每个学生都发挥主动性。通过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神秘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大自然有许多神奇的现象让我们惊讶不已。其实,我们生活的世界还有很多有趣的事物,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下有趣的头发。
1、学生自由阅读短文,读通顺,然后思考三个练习题。
2、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把短文读通顺了。
3、小组交流思考题。
4、班级交流。
⑴第一题,对头发的了解,学生可以从不同方面去了解,教师指导学生能把几个方面的了解组织通顺写下来。
⑵第二题,仔细阅读比较这三句句子,试试能不能交换这三个词,体会这三个词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说明了什么。
⑶第三题,指导学生查阅字典理解“钧”的意思,从而理解“千钧一发”的意思。
说明
阅读练习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通文章,独立思考文后的练习题。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既学习倾听别人的见解,又练习把自己的思考表达清楚。
三、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有时候,我们理解了一个字的意思,就能理解带有这个字的.词语的意思;同样,我们理解了一个词,也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词中某个字的意思。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会有不同的意思。接下来,我们就来比一比,看看谁理解字词的本领大。
1、学生自己练习后,同桌交流。
2、班级交流。
3、根据不同的解释,为带点字组词。
说明
本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理解带点字的意思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解释为带点字组词,使学生对字词的理解更全面,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的能力。
四、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句中会有不同的意思,有时,还会有不同的读音呢!
1、出示练习一,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组词。(通过组词了解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读音,寻求读音的规律。)
说明
本题主要是让学生读准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读音。学生在读准所给句子中的多音字的读音后,要求学生根据多音字的不同读音进行组词,通过组词,使学生了解这几个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的读音,并寻求一些读音的规律。如:“几”在“茶几、几乎”中读“jī”,其他都读“jǐ”;“朝”在表示和时间有关的词句中读“zhāo”等。
五、把词语整理成通顺的句子。
理解了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才能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同样,我们在表达时一定要注意句子的连贯通顺,才能让别人明白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现在,我们就来展示一下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1、出示:盛开着 菊花 千姿百态 公园里 颜色各异 的
⑴复习:把词语整理成句子的步骤 ①读词语,想想讲了什么;②整理成句子;③检查一下是否把所给的词语都用上了,标点是否加了;④读读整理好的句子,是否通顺,适当修改。
⑵学生自己整理。
⑶交流。
2、学生自己完成第二句,然后交流。
3、出示补充句子练习
⑴到处 鸟叫声 春天 听到 可以 早晨 的 都
⑵水池 看见 我们 大大小小 漫山遍野 都是 的
说明
整理句子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一些语感较差的学生。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整理句子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学时更要注意提醒学生把整理的句子多读几遍,让学生在读中检查句子是否通顺了。
六、熟记名言。
1、学生自读名言,选择一句名言说说意思。
2、交流,明白这三句名言都是激励人们与书交朋友,不断学习获取知识的。
3、同桌互读、小组赛读、背诵。
说明
三句名言都是激励人们与书交朋友,不断学习获取知识的。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自悟,然后交流自己对名言的理解,以加深印象,最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七、写好“女子旁”的字。
1、复习“女子旁”的笔顺。
2、观察书上的例字,说说“女子旁”的字左右两部分的宽窄高低。
3、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及时纠正。
4、展示不同层次学生的书写,师生共同评点。
说明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在学生练习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书写姿势;通过对学生书写的评点,使学生了解到怎样的书写才是规范的,符合书写要求的。
篇13:一年级上册《练习6》教案
一年级上册《练习6》教案
课题
练习6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要求
1、读读背背,了解冬天的特征。
2、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运用一段连贯的话复述图意。
教学重点
读读背背,了解冬天的特征。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运用一段连贯的话复述图意。
教学时间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20xx年12月25日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读读背背
1、读题:理解题意。
2、简介:冬至那天起,第一个九天为一九,第二个九天为二九,一直到九个九天叫九九,《九九歌》向我们介绍了数九寒天的气候变化。
3、教师范读儿歌。
4、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儿歌,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5、指名读儿歌。
6、指导读好停顿。
7、理解:
(1)、“不出手”、“冰上走”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2)从哪一九开始天气转暖,你从哪里看出?
8、练习背诵。
二、教学第五题: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1、理解题意。
(1) 指名读题。
(2) 本题的要求是什么?(看图听故事,讲故事)
2、看图,听故事。
(1) 出示四幅彩图,要求学生仔细看、专心听、认真记。
(2) 教师有声有色地讲述这个故事,共讲三遍。
第一遍: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第二遍:要求学生听清小猫是怎样钓鱼的?
第三遍:听完后,大概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3、练习讲故事。
(1) 教师重点指导说第一幅图。
(2) 学生自由练说第二、三、四幅图。
(3) 指名把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
4、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或者邻居的小孩听。
篇14:练习6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并会组词。
2. 认读词语,了解近义词,巩固、积累词汇。
3. 熟记成语。
4. 把句子读通顺,读流畅,具体体会判断词“是”的用法,并学习运用。
5. 能写好上中下结构的字,做到既正确、又美观。
6. 读背三条俗语警句,要求熟读成诵。
7. 边看图边听老师讲爱惜粮食的故事,然后看图练说故事。
教学重难点:学习用音序发查字典。
教具学具准备:字典、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6。
作业设计:
课内:查字典、认读词句、写字、读背、说话。
课外:读背成语、谚语。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迎”。
(2) 以查“迎”为例,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方法。
a. 在“汉语拼音索引”里找到Y。
b. Y的下面找到音节ying,看清后面的页码。
c. 按照页码,在字典的正文找到音节ying,再按声调的排列顺序,查找“迎”字,并把所在的页码填到表中
(3) 让学生口头组词。
3. 练习。
(1) 按用音序查字法(三步)查“神”字。
(2) 按要求填表格。
4. 反馈。
(1) 检查学生查字典情况、填表情况。
(2) 指出存在的问题,巩固音序查字法。
二.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名读。
a. 谁能用上“同意”说一句话?
b. 句子中的“同意”还可以换个词说,意思不变。
(2) 出示卡片“答应”。
(3) “同意”就是“答应”的意思,这两个词的意思相近,我们就说它们是近义词。
(4) 学生齐读“同意”、“答应”。
(5) 指名读,出示“请求”、“恳求”。
(6) 这两个词的意思怎么样?
(7) 指名读,出示“紧盯”、“注视”。
(8) 这两个词也是近义词。
3. 练习。
(1) 指名读三组词。
(2) 齐读。
4. 反馈。
(1) 指名认读词语。
(2) 纠正错误读音,齐读词语。
三.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第一句话。
(2) 指名读。
(3) 引导回忆毛泽东的有关课文《要好好学字》。
(4) 引导学生弄清这句话有两个部分组成。
3. 同法学习其他句子。
4. 练习。
(1) 填空式练说:
毛泽东是( )。
孔繁森是( )。
梅兰芳是( )。
居里夫人是( )。
(2) 口头填空,把句子说通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2. 指导。
(1) 认读汉字。
(2) 引导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方法和写字要求。
(3) 指导书写。
3. 练习。
学生练写,老师巡视。
4. 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姿好的学生。
二.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学生自由读成语。
(2) 教师范读。
(3) 理解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 学生自由练读。
(2) 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 集体背诵。
(2) 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六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学生自由读。
(2) 指名试读。
(3) 教师范读。
(4) 教师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5) 教师启发学生:这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 学生反复练读。
(7) 学生自由背诵。
(8) 同位背诵。
3. 练习。
(1) 学生自由读背三句话。
(2) 齐背三句话。
4. 反馈。
(1) 检查朗读。
(2) 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一. 审题
二.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五幅图,弄清图意。
2.讨论每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3. 指名说说自己知道的标志的意思。鼓励各抒己见。
4. 说说你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些标志的?
5. 讨论并交流:你平时还见过哪些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三.练习
出示标志,让学生上台说出这些标志告诉我们什么意思。
四. 课外延伸
鼓励学生课后寻找标志,比比谁认识的标志多。
[练习6 教案教学设计]
篇15:小学三年级《练习1》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练习1》教案
一、信息搜索
叶绍翁:字嗣宗,号清逸,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他的诗清丽透逸,新颖有意趣,多写田园风光,著名的诗有《游园不值》、《夜书所见》等。
二、朗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山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根深固本,洗树洗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根深叶茂,叶落归根。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用坦诚铺展开人与人之间互相联系的桥梁,不论对自己或对别人。
三、完成下列练习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大雨滂沱(pángpāng)连绵不断(jǐnmián)
草长莺飞(chángzhǎng)湖光山色(shèsè)
人人为我(wèiwéi)叶落归根(luòlà)
2、比一比,再组词。
秧塔()愉()绵()
央()搭()偷()棉()
3、把下列成语意思相近的用线连起来。
大雨滂沱一路顺风
水泄不通兴高采烈
一帆风顺大雨如注
兴致勃勃人山人海
[文本对话]
(一)
聪聪:这次练习安排了5个板块,“学会字词句”中让我们学习如何去查“无字词典”,练习中安排了六个词语,我们来读一读:
大雨滂沱夕阳西下一帆风顺
草长莺飞连绵不断湖光山色
明明:理解这些词语,我们在本单元课文《学会查“无字词典”》中已明白,可将词语意思与具体的情境联系起来。
聪聪:你说的很对,如“大雨滂沱”,我们可以联想起雨下得很大时的情形;“一帆风顺”,我们可以联想到平静的水面上一张船正扬着帆航行;“连绵不断”,我们可以想到一道道的山脉景象。
明明:是的,其实,我们还可以根据面前的景象来联想词语,如,教室里很安静的样子,我们可想到“鸦雀无声”;街市上的人很多,我们可以想到“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等等。
(二)
聪聪:这次写钢笔字训练是左右结构的字,分别是“秧”、“塔”、“愉”。
明明:根据这三个字的特点,我觉得他们都是左窄右宽、左部要收,右部要放,撇要缩,捺要伸。
(摆田字格,练写)
聪聪:是的,这次练习还安排了毛笔字训练,这是我们首次练习毛笔字,要注意握笔姿势和坐姿。
明明:本次练习的笔画是“横”,要掌握运笔方法,长横写时要注意,笔画稍长,左低右高,略带斜势,起落笔较重,中腰微细,向左上逆锋起笔,以中锋向右行笔,至收笔处顿笔回锋。短横写时要注意:起笔轻快,可顺锋入纸,向右行笔,渐行渐按,至收笔处稍顿缩锋。
聪聪:你说得很对,不过开始写时可能写不好,练多了就写好了,熟能生巧吗!
[自主学习]
语段一:
人生一世
草生一春
根深固本
浇树浇根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根深叶茂
叶落归根
学与练:
1、比一比,再组词。
固()根()浇()深()
困()跟()烧()探()
2、查查词典,理解下列词的意思。
根深固本:
根深叶茂:
叶落归根:
3、联系生活说说你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句的'理解。
语段二: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学与练:
1、给加点字注音
萧萧()梧叶()
促织()篱落()
2、解释加点的字或词。
送寒声:动客情:
挑促织:一灯明:
3、读诗句,结合文中插图,发挥想象,用一段话写出诗所描绘的情景。
[综合实践]
综合学习:
一、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
——、词典是准确理解词语的重要方法。
——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是理解词语的又一条途径。
——将词语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也是理解词语的一条捷径。如,夕阳西下,我们可以联想起太阳落山时的情景。
二、用联系生活情境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
1、山青水秀:
2、倾盆大雨:
3、阳光明媚:
4、人山人海:
口语交际:
小小读书交流会
参加班级或小组的小小读书交流会,谈谈你最近读了一本什么书,书的作者是谁,主要写的什么事。也可以把从书上摘下来的精彩语句读给大家听。
语段一: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水浒传》,作者是罗贯中。这是一部长篇小说,叙述了梁山一百零八将的故事。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武松,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胆量过人,在景阳冈,别人都害怕山上的老虎,而武松却不怕,一人上山把老虎打死,为老百姓除了一害。
语段二:
同学们,上个月,我爷爷给我买了一本《西游记》。这本书的作者是吴承恩。我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书中讲了唐僧师徒三人上西天取经的故事,途中遇到了许多妖怪,如白骨精、蜘蛛精、黄袍妖、牛魔王等。我最喜欢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了,他不但勇敢,而且很机智。我也喜欢好惹事的猪八戒。我最不喜欢的是唐僧,见妖怪不敢斗,整天念佛。同学们如果想看,可以跟我借。
篇16:小学三年级练习的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练习的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查词典,根据语言环境选择适当的解释。
2、照样子,练习写上下结构的字。
3、背熟八条成语及一首古诗。
4、口语交际——练习“约请”。
5、学写毛笔字笔画“竖弯”和“竖弯钩”。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
指名读题后,师生简议训练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师生的对话,想想对话中讲了哪几个意思。
(2)全班讨论交流:
①什么情况下查词典?
②怎样查词典?
(在词典中先查到词语的第一个字,再在下面排列的一串词语中找到要查的词语。)
③词语中有多种意思时怎么办?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选择。)
(3)学生尝试在词典中查“神秘”。
(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老师巡视,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4)分别指名说说“神秘”在词典里的解释和在文中句子里是哪种意思,并说说自己是怎样选择的。
3、练习
(1)学生练习查词典理解“流线型”、“大腹便便”和“绅士”三个词语。
(2)交流查词典的结果。
4、课后作业。
用学到的查词典的方法,预习即将学习的新课文。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师生谈话,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清“章、罩、举”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说说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章”。
①出示“章”,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结构。
②讨论:这个字关键要摆好哪几笔的位置?教师在示范中强调关键笔画。
③学生练习描写一个“章”字。
④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罩”和“举”。仿写时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室里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静心习字。
3、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审题。
指名读题后,师生简议学习要求。
(2)指导。
①学生自由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同桌相互读成语。
②指名朗读,注意纠正读音。全班齐读。
③理解成语的意思:你了解哪个成语的意思?
(在学生交流后,教师对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成语适当讲解)
(3)练习背诵。
学生再自由读成语。要读出自己的理解,再与同桌练习背诵。
(4)反馈。(采用集体和个别背诵相结合的方式)
2、背诵古诗。
(1)审题。
指名读题,让学生说说本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一是朗读,二是背诵)
(2)指导。
①解题并简介作者。
②指导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③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得正确,读流利。
④老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⑤学生再读诗句,说说自己已经读懂哪些词句。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独怜”“深树”“野渡”三个词语。
⑥指导朗读,注意诗句的停顿和重音。
⑦指名试读,练习背诵。
(3)反馈:检查朗读与背诵。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朗读要求,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练习的内容和要求。
(2)师生讨论,明确训练要求。
2、指导
(1)解题:什么叫“约请”?
(2)约请的原因是什么?
(3)你准备怎样约请?(说说约请要注意什么)
①要注意礼貌用语。
②要说清楚约请的原因。
③要确定约请的时间和地点。
(4)练习。
①同桌分角色演练。
②选一对同桌到讲台前表演,大家评议。
(评议的重点:内容表达是否正确、完整,礼貌用语是否恰当,态度是否大方,声音是否响亮等)
3、总结:通过这次口语交际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指名读题后,师生简议学习要求。
2、指导
(1)出示“四”和“包”,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中的“竖弯”和“竖弯钩”两个笔画的运笔方法。
(2)教师示范书写,边示范边讲解要领。
(3)学生照样子写。
3、练习
让学生先练习写笔画,再临写“四”和“包”。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写字时要求教室里保持安静,保持正确的姿势。
4、反馈。
篇17:小学语文一年级《练习》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习字词句,使学生受到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的训练。
2、读读背诵,积累成语与诗句。
3、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学会做客,真善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巩固所学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说话。
2、口语交际训练。
课时划分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字词句。通过看文字画了解象形字的特点,感受字义组合与事物之间的天然联系,最后在现实交际中完成连字成词、连词成句的训练。
2、熟记成语,朗读诗歌。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成语卡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出示文字画)
2、这些都是古代人写的字,有没有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3、对,所以这些字都是古代人写的象形字。
4、那么,随着时间的推进,象形字慢慢演变成我们学的字。能把这些象形字相应的汉字写出来吗?
5、评比,谁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6、这么多的景物,你能将这些象形字变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并介绍给大家吗?四人一组分工合作,看谁画得最美,说得最好。四人相互商量。
7、评选最佳图画,同时将学生的画贴在黑板上。不光要画得好,还要说得好。学生在下面说,其余三人出谋划策。
8、指名上来说,评选最佳解说员。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1)小蚂蚁为什么要在炎热的夏天就背过冬的粮食呢?
(2)为什么在窗户上钉栅栏呢?
(3)为什么人们要忙着修筑水坝呢?
2、是呀,他们都在预防以后的困难,提前作好准备,到时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我们可以用这四个成语概括图上的意思。
2、自读成语,读准字音。
3、说说你对这些成语的意思的理解。
4、齐读成语。
5、(出示图)图上画了什么?渔夫是多么辛苦呀?
6、读读诗,看看图,想想诗句的意思,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7、生互相交流。
8、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捕鱼的危险和对渔夫的同情。
10、指导背诵。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写出反义词。
早——()里——()出——()落——()深——()
粗——()人无()虑,必有()忧高兴——()
★ 三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练习6》教案(共1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