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gxy520123”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设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 目录
篇1:《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设计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粤教版高中一年级必修1第一单元第1课《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教学简析}
人都有着一种“惰性”,想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尽量少地遇到困难挫折,尽量让自己心情愉快不难受。所以大部分人总是选择抵抗力最小的路径走,就像我们一些学生,作业一布置下来很少一开始就全力去准备的,总是等到快要上交的日子才拼命赶工,最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可想而知。这种“惰性”的力量是十分可怕的,它使得我们碌碌无为,做什么事情都是想着应付任务,遇到困难就选择退缩。做事情不认真,总想着寻找“捷径”,久而久之就走上一些不正当的道路。等到老的时候回顾一生,才发现自己的生命是如此无意义,没有征服过大风大浪,只是在等待风平浪静时才敢航行,连向别人夸耀的本钱都没有,而想后悔却来不及了。
朱先生正是从自己的“作诗填词”的失败中明白到自己缺乏超人的意志,不能拼死力往里钻,只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而要有大成就,就必须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生命才显得有意义,进而整个民族、整个社会才显得生机勃勃,才能持续生存下来。朱先生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正是要教育每个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们,本着大无畏的精神,不顾一切困难,向前迈进,活出璀璨的人生。
那么,教导这篇文章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让学生产生共鸣,让他们明白到意志力的重要性,明白到一生碌碌无为的可悲。很多学生读完这篇文章也就是一读而过,没有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什么影响。我们教师就应该激发他们的思想,给他们原先的“惰性”来一次重打击,使得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遇到困难挫折后不退缩不逃避,勇往直前,最终享受征服困难的喜悦。这样,这篇课文才不算白学。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的思想,给他们的“惰性”来一次重打击,提高他们的意志力,使得他们在未来的人生勇往直前,征服困难。
2) 学习对比、举例、引用等写作手法来创作议论文。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准备一个故事,讲述自己所遇到过的最大的困难挫折,重点讲述自己克服困难的过程。(是逃避,还是投机取巧,抑或勇敢面对)
第一课时
一、交流故事
抽调四个同学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这四位同学面对困难时的不同态度。
二、讲述老师的故事
老师童年用铁尺割锁的经历
三、开始学习课文
让学生带着对课后练习题的思考,用10分钟来默读课文,并划出不懂的地方或者字词。
第二课时
一、作者简介
朱光潜 (1897-1986) ,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安徽桐城人。 1922 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 1930 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 1933 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三十年代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是融贯中西的经典著作。《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对黑格尔《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崇高声誉。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我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二、提问题
1) 作者从作诗填词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感悟?“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人应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①“我的毛病确是在没有下过力……只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
②“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 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人要敢于追求,敢于克服困难,艰苦奋斗,才能取得成功,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
——第 9页第二自然段。(集体朗读)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 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集体朗读)
3)全文可分几个部分?第二部分可分几层?每层大意是什么?(写出来)
——第一部分:由填词一事引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从理论上和事实上论证中心论点。
① 从理论上论证(人不是动物,应不为抵抗力所阻);
② 举两个事实论证(人必须克服惰性);
③ 联系实际,从反面(某学生因懒而堕落)论证;
④ 上升到民族高度论证,深化了主题。
——第三部分 :结论。提出希望。
4)作者将孔子与长沮桀溺比照着写,有何用意?
——意在说明选择的路径不同,人生的结果也不一样。伟大人物之所以能有伟大成就,就在于他肯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5) 让学生说说自己想要当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应该怎么样做?
三、举出正反例子(奋斗的和不奋斗的,分析当中差别和结果的不同)
四、学习文章的对比、举例、引用等创作手法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短文,叙述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和为人如何。在学习了本文之后有什么心得体会,今后有什么打算。
篇2: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2、内容理解3、思路分析
教学重点1、例子分析2、思路把握
教学难点1、例子分析2、思路把握
教具方法1、多媒体应用
教学过程
导语:1、政治:马克思、华盛顿、毛泽东、邓小平……
2、科学:爱迪生、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钱学森……
3、文化:雨果、莎士比亚、鲁迅、巴金……
4、艺术:齐白石、徐悲鸿……思考:为什么他们会成为伟人?
1、作者介绍:朱光潜: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主要作品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西方美学史》等。叨(tāo)天 席不暇( xiá)暖 长沮(jǔ)渣滓(zǐ)桀溺(jié nì) 夤(yín)缘 淫佚( yì) 蹶(jué )倒 敷衍 (yǎn ) 暖和( huo )琐屑 (xiè)
2、词语解释:洗练: 简练、利落。 推敲: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附丽: 依附,附着。琐屑:〈书〉琐碎。细小而琐多。嗤笑:讥笑。夤缘:攀附上升。比喻拉拢关系,向上巴结。敷衍:①叙述并发挥。②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
解析:1、你认为在本文中作者所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4、本文的第三、四两自然段在写什么?为什么要先写这? 答:人要取得成功,首先要解决动力问题。朱先生借用物理学的原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可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物的“动”与人的“动”的区别:物:
1、“力”来自外部 2、“力”不能随抵抗力而变化人:1、“力”来自内部2、“力”能随抵抗力而变化物人5、作者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的?答:学诗词的失败中得到“人应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才能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感悟。
2、想一想,作者是通过哪件事提出这一观点的? 答: 人应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3、一般来说,我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往往会选择一些事例来论证,本文也是如此,你能找出文中所举的事例吗?
(1)物理学上的抵抗力(科学)
(2)冬天起床的例子(生活)
(3)孔子“易”天下(名人
(4 )生活中懒的例子(生活)
(5)民族走过的历史)(民族)
5、作者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的?如果个人不能“走抵抗力最大的路径”就会“懒”。一个国家或民族必须走抵抗力最大的路径。
五、.总结:1、你现在明白了本文的结构吗?提出问题(1――2):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分析问题(3――6):(3――4)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不为最大的抵抗力所屈服(5――6)伟人之所以成就大业,是可以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解决问题(7――10):个人和国家都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作业1、回答课后练习1、2小题2、找5个名言警句
教学札记
作者邮箱: hardrockli@21cn.com
[1]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3: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活动目的:
引导学生正视自我,探寻完善自我的途径
课前准备(积累活动):
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搜集古今中外与“意志”相关的故事及名言名段,记录积累在活动记录本中。
新课导入:
古语有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并非天生就是完美的,人是通过后天的丰富与发展逐步完善自我的。可是,人最难的就是“认识你自己”,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也许是我们要叩问终生的话题。希望通过我们的探讨,能让我们能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在人生道路上少走些弯路,少些艰难曲折,能从容面对人生的选择和各种挑战。
活动步骤:
(一)单元导入——“我是谁?”
规定学生在5分钟内用尽可能多的语句将“我是”句式补充完整,抽签上台交流,以此引入本单元主题。(通过初步认识自我,让学生明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其深入认识自我的.兴趣。)
附:这个问题,可能学生一下很难打开话闸,教师可以转换成“我(指科任老师本人)(可能)是谁?”学生回答时可以改换成“你是”的格式,在学生打开思路后,再让学生谈“我是谁?”其中,老师在学生回答时可以追问一些问题。如学生回答“你是老师”,老师可以问:“那意味着什么?”引导学生追问自己,看清自己的位置、责任、使命以及应做出何种选择,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逐步深化问题,达到初步认识自我的目的。
最后提问:同学们,当你目标就在眼前而你却感到非常艰难的时候,你最想对自己说的话是什么?
可能是“坚持就是胜利”。
(二)阅读课文《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在分析、讨论、借鉴与自省中深入认识自我
⒈结合漫画《决心》反思自我,谈谈自己是否有类似经历。
⒉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以下问题(课件展示):
⑴作者从自己学作诗填词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感悟?
篇4: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⑷本文中,你最欣赏哪些话,请谈谈你的理由。
⑸你如何对待意志力不足的?你从漫画《决心》和朱光潜先生的《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中受到什么启发,谈谈你的认识。
总结:人的一生将会经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面对它,我们是退却,还是勇往直前、逆流而进?朱光潜先生的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最有益的启示和最大的力量。那就是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一定会迎来光明而灿烂的明天!
⒊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与“意志”相关的故事及名言名段。并把自己的体验和认识整理在记录本上;注意听取别的同学的发言,并摘要记录。
补充资料:
1、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中】苏轼
3、伟大人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并能终于克服障碍,达到期望的目的。——【美】爱迪生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中】王勃
5、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不可能有雄才大略。——【法】巴尔扎克
6、力量并非是体力的代名词,真正的力量是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产生的。——【约】侯赛因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存心一也。——荀况
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铁杵磨成针等
9、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中】刘过
10、真正之才智,是刚毅之志向。——拿破仑【法】
(三)课后活动:整理自己的笔记,就“意志力”写300字左右的片断。
篇5:教案写作:《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教案写作:《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教案写作:《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1.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把握作者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以及作者的论证思路;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学生能有自觉地推进问题思考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领会作者所倡导的不畏艰辛地探求人的存在价值以及社会、国家的建设。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构建起作者的论证过程及思路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明确文中材料在论证中的作用 4.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举例补充法 5. 教学内容及步骤: (1)整体把握,找出论点,明确使用哪些例子; (2)具体研析,作者使用这些例子的用意是什么,是否达到目的; (3)构建论证框架,学会统摄全文的方法,明确论证方法和过渡方法; (4)各抒己见,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 (5)拓展:找其它用例支持论点,找其它角度阐述相关论点。 6. 教学流程: (1)导入:以物理学中弹簧受力被压缩的.例子引出“弹簧所受的力越大,其反作用力也越大” (2)让学生自由阅读全文,找出文章论点,试着罗列出相关的例子,在小组中概括并请代表发言; (3)以“作者的例子能否说服你”为中心,让学生各抒己见分析作者的例证是否达到目的; (4)以“作者如何说服你”为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析作者的论证过程,概括归纳论证方法和过渡方法; (5)文章中哪一句话给你的感受最深?为什么?结合自身的经历谈一谈。 (6)围绕文章的中心论点,能否找到其它的论据进行论证?怎样使得论证更具有说服力?篇6:广东版第一课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朱光潜
一、作者:朱光潜,现当代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主要著作:《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等。
二、词语:
洗练 渣滓zhāzǐ 惰性 叨tāo天之幸 附丽 琐屑xiè 席不暇暖 奔波劳碌 长沮jǜ 桀jié溺nì 退隐躬耕 夤yín缘幸进
因循苟且 贪污淫佚yì 穷究 随俗浮沉 蹶jué倒
补充词解:
琐屑:琐碎细小。
席不暇暖:座位还没有坐热就走了。形容忙得很。
退隐躬耕:辞官隐居,亲自耕田。
穷究:彻底追究。
随俗浮沉:随着世俗上升或下降。
蹶倒:跌倒;受挫。
三、学习研讨:
(一) 自读课文一遍,划下生字词。
(二) 思考探究:
1、作者从自己学作诗填词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感悟?
――第六页倒数第7行DD第七页第五行(集体朗读)。
归纳成两点:
①“我的毛病确是在没有下过力……只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
②“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集体朗读)
3、“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在文中的寓意是什么?
――人要敢于追求,敢于克服困难,艰苦奋斗,才能取得成功,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
4、为什么人应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第9页第二自然段。(集体朗读)
5、作者认为,人如果“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就会“失去最高生命的价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参看第7页倒数第二自然段。(集体朗读,回答)
6、全文可分几个部分?第二部分可分几层?每层大意是什么?(写出来)
――第一部分:由填词一事引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从理论上和事实上论证中心论点。
①从理论上论证(人不是动物,应不为抵抗力所阻);
②举两个事实论证(人必须克服惰性);
③联系实际,从反面(某学生因懒而堕落)论证;
④上升到民族高度论证,深化了主题。
――第三部分:结论。提出希望。
7、一共举了几个例子?这几个例子在类型上有什么不同?
&nb
篇7: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一、作者:朱光潜,现当代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主要著作:《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等。
二、词语:
洗练 渣滓zhāzǐ 惰性 叨tāo天之幸 附丽 琐屑xiè 席不暇暖 奔波劳碌 长沮jǜ 桀jié溺nì 退隐躬耕 夤yín缘幸进 因循苟且 贪污淫佚yì 穷究 随俗浮沉 蹶jué倒
补充词解:
琐屑:琐碎细小。
席不暇暖:座位还没有坐热就走了。形容忙得很。
退隐躬耕:辞官隐居,亲自耕田。
穷究:彻底追究。
随俗浮沉:随着世俗上升或下降。
蹶倒:跌倒;受挫。
三、学习研讨:
(一) 自读课文一遍,划下生字词。
(二) 思考探究:
1、 作者从自己学作诗填词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感悟?
--第六页倒数第7行DD第七页第五行(集体朗读)。
归纳成两点:
①“我的毛病确是在没有下过力……只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
②“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集体朗读)
3、“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在文中的寓意是什么?
--人要敢于追求,敢于克服困难,艰苦奋斗,才能取得成功,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
4、为什么人应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第9页第二自然段。(集体朗读)
5、作者认为,人如果“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就会“失去最高生命的价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参看第7页倒数第二自然段。(集体朗读,回答)
6、全文可分几个部分?第二部分可分几层?每层大意是什么?(写出来)
--第一部分:由填词一事引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从理论上和事实上论证中心论点。
①从理论上论证(人不是动物,应不为抵抗力所阻);
②举两个事实论证(人必须克服惰性);
③联系实际,从反面(某学生因懒而堕落)论证;
④上升到民族高度论证,深化了主题。
--第三部分:结论。提出希望。
7、一共举了几个例子?这几个例子在类型上有什么不同?
--四个。自己;凡人;伟人和隐士;反面。
8、作者将孔子与长沮桀溺比照着写,有何用意?
--意在说明选择的路径不同,人生的结果也不一样。伟大人物之所以能有伟大成就,就在于他肯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9、举例证明倒数第二自然段的观点。
四、小结:学习了本课后,你对“认识自己”有了什么新的体会?
----提示:重点在题目的寓意(即主题),结合本单元的学习目的。
五、练习:
1、 评析漫画《决心》,写一篇小作文。(见第二页)
2、 抄写生字词,并翻译孔子和孟子的话。
3、 预习第二课。
王仁玉
篇8:《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学案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一)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学案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学目标:
1、 学习把握本文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体味平实、亲切、自然的语言(知识目标)
2、 充分理解“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在文中的寓意和在现实中的意义,提高认识自我的能力,规划自我人生目标和道路(能力与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深邃的道理--人要克服惰性,增强意志力,战胜困难,去取得各方面的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综合运用
教学时数:一到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人的一生都会经历或多或少的挫折和磨难。面对它,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是退却,还是勇往直前、逆流而进?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朱光潜先生的文章《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相信通过文章的学习,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最有益的启示和最大的力量。(板书: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二、 作者简介
朱光潜,安徽省桐城县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笔名孟实。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等职。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西方美学史》等。
三、 整体感知,找出文中作者用了多少个事例,他的用意是什么?
事例:(1)自己学作诗填词的失败经历
(2)物理学中物“动”的原理
(3)冬天早晨留恋热被窝
(4)《论语》中孔子不惧世之无道,“毕生东奔西走”匡世济怀
(5)做学生不死心塌地地学习,毕业后只巴结讨好敷衍公事
用意:(1)由写诗填词意境要洗练,字句要推敲,要吃苦费力,引出立身处世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2)人像一般的物质一样有惰性,要想他动,也必须有动力
(3)惰性,人生而有之。要克服惰性,必须动员坚强的意志力,不怕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4)历史上许多有大成就者多半都靠极坚强的意志力,肯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5)目前中国社会腐败的根源,一切都由于懒。因此要改造中国社会,一要除懒,二要提倡奋斗精神。
四、学习研讨
1、作者从自己学作诗填词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感悟?
明确: 第六页倒数第 7 行DD第七页第5行 (集体朗读) 。
归纳成两点:①“我的毛病确是在没有下过力……只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
②“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 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集体朗读)
3、“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在文中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人要敢于追求,敢于克服困难,艰苦奋斗,才能取得成功,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
4、为什么人应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明确:第9页第二自然段。(集体朗读)
参考:a)要有大成就,必须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b)它是人之为人的凭据;
c)人生在世,随时随地都会面临选择,但人免不掉物质所常有的惰性,要除去这种引诱,必须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d)朝抵抗力最大的方向走,就需要奋斗的精神,而奋斗是民族、国家生命力的表现
5、作者认为,人如果“ 朝 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就会“失去最高生命的价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参看第 7页倒数第二自然段。(集体朗读,回答)
6、全文可分几个部分?第二部分可分几层?每层大意是什么?(写出来)
明确:第一部分:由填词一事引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从理论上和事实上论证中心论点。
① 从理论上论证(人不是动物,应不为抵抗力所阻);
② 举两个事实论证(人必须克服惰性);
③ 联系实际,从反面(某学生因懒而堕落)论证;
④ 上升到民族高度论证,深化了主题。
第三部分:结论。提出希望。
7、作者将孔子与长沮桀溺比照着写,有何用意?
明确:意在说明选择的路径不同,人生的结果也不一样。伟大人物之所以能有伟大成就,就在于他肯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五、深入探究
1.人为什么可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明确:在人的方面,意志力可以自动地随抵抗力的增加而增加,一个生命力的强弱,最好的标准就是他对于抵抗力所拿出的抵抗力。要想有所成就,就应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走通了,抵抗力就算被征服,要做的事业就算成功了。
2、文章列举孔子的例子是何意图?
明确:孔子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改革家和大教育家,他就是靠着极坚强的'意志力,向天下抵抗力最大的路上走,“知其不可而为之”。“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认为天下太平无事,就没有必要去改变它,正因为天下无道,就牺牲一切要拼命去改革它,是朝抵抗力最大的路上走。
3、为什么结尾部分要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来论述?
明确:作者认为,生命是一种奋斗,不能奋斗,就失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能奋斗,则世间很少有不能征服的困难。能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是一个人,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迈进的根本。作者这样深入论述,就增加了主题的高度和拓展了文章的广度。
4、作品的主题思想有什么现实指导意义?
明确:作者以自己的反面实例谈起,指出一个人如果只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就不会成功。然后列举现实中有很多人有惰性,以及整个社会的惰性风气,种种危害,给人以很大的震动感。从而号召人们明白自己的人生和社会责任,本着大无畏的精神,不顾一切困难,向前迈进。
七、作业
1、 思考:“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是不是就意味着人活着就是为了受苦?
2、 查找有关意志力的名人名言
例如: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翟
六、 讨论,交流
(一)你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吗?
(二)意志力测试
也许你还不知道,人的掌心其实暗示了一个人的性格及将来。当你伸出手时,也可以从你张开手掌时的姿势、手指呈现的状态,反映出你的个性如何。不如伸手出来,了解一下你的性格。记住,男左女右!
手指全部分开伸出的人
结果是: 你的个性非常爽朗,属于乐天派。行动也非常灵敏,讨厌被束缚,而且讨厌就是讨厌、高兴就是高兴,情绪会明确表现出来。
手指全部紧贴一起伸出的人
结果是: 你是个属于做事细心、认真、慎重的人,常常压抑自己的感情。先慎思后再行动,是你一向的原则。
只有拇指和其他手指分开伸出的人
结果是: 你的意志力颇强,是拥有自我主张、顽固执拗的人。而且,现正处于非常热情的精神状态。
五指全部弯曲伸出的人
结果是: 你的意志力薄弱,常常感到疲倦。不过,你常会为别人设想,性情又温柔,别人麻烦你做的事,你很少会拒绝。
只有小指和其他手指分开伸出的人
结果是: 你对喜欢和不喜欢的人态度有明显的分别,且内心充满了智慧与美。但是,你也是个容易生气、脾气暴躁的人
八、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意志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心理要素,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圆满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为梦想我们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因为梦想我们才从未停止对明天的希冀和追求。希望同学们在学完这篇课文后,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中遇到了抵抗力,懂得怎样继续勇往直前,战胜困难。
蔡晓晓
篇9:《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正视自我,探寻完善自我的途径
▲ 课前准备(积累活动):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搜集古今中外与“意志”相关的故
事及名言名段,记录积累在活动记录本中。
▲新课导入:古语有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并非天生就是完美的,人是通过后天的丰富与发展逐步完善自我的。可是,人最难的就是“认识你自己”,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也许是我们要叩问终生的话题。希望通过我们的探讨,能让我们能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在人生道路上少走些弯路,少些艰难曲折,能从容面对人生的选择和各种挑战。
▲ 活动步骤:
(一)单元导入--“我是谁?”
规定学生在5分钟内用尽可能多的语句将“我是 ”句式补充完整,抽签上台交流,以此引入本单元主题。(通过初步认识自我,让学生明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其深入认识自我的兴趣。)
附:这个问题,可能学生一下很难打开话闸,教师可以转换成“我(指科任老师本人)(可能)是谁?”学生回答时可以改换成“你是 ”的格式,在学生打开思路后,再让学生谈“我是谁?”其中,老师在学生回答时可以追问一些问题。如学生回答“你是老师”,老师可以问:“那意味着什么?”引导学生追问自己,看清自己的位置、责任、使命以及应做出何种选择,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逐步深化问题,达到初步认识自我的目的。
最后提问:同学们,当你目标就在眼前而你却感到非常艰难的时候,你最想对自己说的话是什么?
可能是“坚持就是胜利”。
(二) 阅读课文《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在分析、讨论、借鉴与自省中深入认识自我
⒈ 结合漫画《决心》反思自我,谈谈自己是否有类似经历。
⒉ 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以下问题(课件展示):
⑴ 作者从自己学作诗填词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感悟?
⑵“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在文中的寓意是什么?
⑶ 为什么人应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⑷本文中,你最欣赏哪些话,请谈谈你的理由。
⑸你如何对待意志力不足的?你从漫画《决心》和朱光潜先生的《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中受到什么启发,谈谈你的认识。
总结:人的一生将会经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面对它,我们是退却,还是勇往直前、逆流而进?朱光潜先生的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最有益的启示和最大的力量。那就是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一定会迎来光明而灿烂的明天!
⒊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与“意志”相关的故事及名言名段。并把自己的体验和认识整理在记录本上;注意听取别的同学的发言,并摘要记录。
补充资料:
1、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中】苏轼
3、伟大人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并能终于克服障碍,达到期望的目的。--【美】爱迪生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中】王勃
5、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不可能有雄才大略。--【法】巴尔扎克
6、力量并非是体力的代名词,真正的力量是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产生的。--【约】侯赛因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存心一也。--荀况
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铁杵磨成针等
9、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中】刘过
10、真正之才智,是刚毅之志向。 --拿破仑【法】
(三) 课后活动:整理自己的笔记,就“意志力”写300字左右的片断。
篇10:向着抵抗力最大的路径前进作文
向着抵抗力最大的路径前进作文
历史上有很多伟大人物之所以能有伟大成就者,大半都因为有着极坚强的'意志力,肯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就说孔子,他没有享受学者的安静生活,与学生们一起栖栖遑遑、东奔西走。当隐者嘲笑他奔波劳碌的样子时,他不为所动,因为他有改革世道的抱负,不到达理想,不肯罢休。
福楼拜发现的最崇高的东西是――写作;莫泊桑在讲述自己的一天时说,他上午两个小时读书,两个小时弹琴;下午一个小时学习如何修理汽车,三小时练习踢足球;晚上还要去学习如何烤鹅。在我看来,这已经是非常完美的一天了,但看过福楼拜的一天后,我才觉悟出伟大的作家是怎样诞生的:他上午四小时读书写作,下午四小时读书写作,晚上四小时读书写作,这是他之所以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原因。
一个人若想取得成功,则必定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懒惰取巧绝不会有大成就,然而,世间大多数人仍是惰性大于意志力,喜欢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抵抗力稍大,他们就要缴械投降。这种人在事实上已经失去了最高生命的特征,堕落到了没有生命的物质的水平线上了。我们必须动员坚强的意志力,不怕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像贝多芬、帕格尼尼、阿炳等等这些人,一生都坎坷万分,但为了自己的理想,他们朝抵抗力最高的路径走,不断努力,最终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呢?
懒,所以苟且因循敷衍,做事不认真;懒,所以贪小便宜,以不正当的方法解决个人的生计;生命是一种奋斗,不能奋斗,则失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能奋斗,则世间很少有不能征服的东西。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我们不能为最大的抵抗力所屈服,我们应向着抵抗力最大的路径前进,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碧草如酥处,繁华锦上时”,左岸希望,右岸理想,而我会坚强向前,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前进!
★ 最佳路径教案设计
★ 关于路径的作文
★ 探索党建新路径
★ 临床路径总结分析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设计(共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