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leon2111”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优秀教案,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优秀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 目录
篇1: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优秀教案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优秀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
2、理解知耻是自尊的表现。
3、认识到虚荣与自尊之间的差距,理解虚荣和自尊的关系。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期自尊的特点。
2、学习难点:了解虚荣心的含义,理解虚荣心的危害。
三、学法指导
首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围绕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来,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问题简答出来(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
四、课前预习部分
1、什么是自尊?(了解即可)
2、自尊的'表现?(理解并识记)
3、我们如何避免陷入虚荣心的误区?(理解)
五、课堂研讨部分
1、阅读教材4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根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这种尊严和快乐是怎样产生的?
(2)在你的个人生活中,有没有过类似的情感经历?
2、阅读教材7页的表格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自己有哪些缺点?
(2)能否参照这个方案将它们改造一下?
3、阅读教材8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你认为他们的言行反映了什么心理?
(2)这对他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
六、课堂交流展示部分
1、分组分别展示预习部分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以后,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第二部分展示内容是课堂研讨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七、总结归纳 拓展提升
1、请同学们总结本课时所学内容,相互点评。
2、辨析题:
“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这种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八、达标检测
1、小学时,每次考试同学得多少分向全班公开,大家习以为常;上了中学,大家很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考分,尤其考分低的同学更不愿意。这是因为( )
A.到了中学,同学间学习竞争更加激烈 B.从小学到初中,同学性格发生了变化
C.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自尊心在增强 D.公开考试分数是毫无积极意义的行为
2、当我们的某些长处受到他人肯定时,会感到格外高兴;当做了好事受到集体和他人称赞时,心情就十分舒畅。这是因为( )
A.我们获得了他人的看法和评价 B.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总是肯定的
C.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肯定,得到满足 D.我们的虚荣心得到满足
九、学习反思
同学们可以把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写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篇2:《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的教案
一、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正处在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阶段,心理上开始寻找自己的位置,关注自我形象,自尊的需要非常强烈。学习如何树立自尊,体验自尊的快乐,对于学生的品德与学业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辨别自尊的两个误区。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自身存在的缺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断地尝试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对自尊的理解,体验快乐的自尊。
四、教法学法
1、教法: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
2、学法:理论联系实际,体验反思。
五、教学过程:
1、导入:四幅图片(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世博会即将在上海召开、南京申办青奥会成功)
讨论: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有怎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指出:作为中国人,我们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我们为祖国遭人欺凌而奋起抗争,为祖国的繁荣强盛而欢欣鼓舞。
再出示奥巴马不顾中方强烈反对会见**喇嘛的图片,提问:听此消息,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指出:拥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我们不卑不亢,不会对任何大国表现出丝毫的奴颜媚骨。
由民族自尊心过渡到个人的自尊心:对我们个人来说,自尊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表现的,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它呢?
2、我自尊、我需要
设计情境,由学生体验:
(1)、下周一我代表全校学生做国旗下讲话,在衣着上我会穿得
(2)、在学生阅览室,我会
(3)、有人给我起难听的.外号,并当众取笑我时,我会觉得
(4)、当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的时候,我会觉得
(5)、当我给外地的游客指路,受到感谢与称赞的时候,我觉得
指出自尊的含义:自尊既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是希望获得他人、社会肯定的一种心理。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继而通过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3、我自尊、我快乐
谈一谈:1.你觉得你做的最有尊严的事是什么?
2.你被人尊重的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你当时的心情怎样?
指出:自尊和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4、我自尊、我知耻
阅读教材上第6页的“耻辱戒指”和“格林尼亚”两个小故事,谈谈自己受到哪些启发?
指出: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不知羞耻的人,就永远不会有自尊。
继而提问:耻辱感过重好吗?
指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同学往往只看到自身存在的缺点找不到优点而引发自卑情绪,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正确做法: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转换为优点。
活动:结合课本“帮小明制定改造方案”,为自己制订改造方案,然后在班内交流。
5、我自尊、我不虚荣
书第8页图片中的女孩只因别人的一句话而盲目减肥,摧残自己的身体,最终住进了医院。她的这种做法是自尊的表现吗?
是虚荣心的表现。明确什么是虚荣心: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的荣耀、光彩的心理。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他人有一点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认为失去了所谓的自尊,就受不了。举例大比拼:请你说说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行为是属于虚荣心的表现?
6、老师寄语: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愿我们知耻辱、不虚荣,共同感受自尊的快乐。
六、板书:
篇3:《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的教案
1、我自尊、我需要
2、我自尊、我快乐
3、我自尊、我知耻
4、我自尊、我不虚荣
篇4: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教案设计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教案设计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四.教法、学法分析
五.教学过程
一、首先是教材地位与作用分析:它是整个下册教学的开篇之课,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学好本课是学好后续课程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分为三框:分别是“感受自尊的快乐”、“知耻与自尊”、“虚荣与自尊”主要是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学会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自身存在的缺点,尝试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从认识上提高、学会自尊,并从中获得快乐,养成良好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文的特点: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能力目标
2.过程和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本文的教学目标,我将本文的教学重点难点确立为:对自尊的正确理解。
难点:对“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有清醒的认识。(依据:随着七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他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容貌和举止,而这些都是自尊的表现,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不能客观全面的看待自尊,容易在追求自尊的过程中,陷入虚荣的误区,所以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尊是非常必要的)。
四、教法、学法分析
(一)、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老师只是学生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因此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突出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让同学们更多的去接触课本,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一个非常轻松的氛围中去学习知识。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具体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视频的直观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发挥。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集体或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4、实例分析法:让学生明白知耻与自尊内在关系,对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有清醒的认识。
(二)、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拟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阅读发现法:这是学习间接知识的有效方法,教材中某些好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学习小组讨论,最终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得出结论。
(2)、合作学习探究法: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团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3)、归纳总结法: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并及时归纳,形成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强化道德认知。
五、教学过程
(一)【播放香港回归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观看回归视频,亲身体验自尊的快乐,回归的荣耀,有助于理解课文,引入新课。(视频的直观导入唤起学生有意注意,符合七年级学生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
(二)让每个小组派出学生代表,举例自己身边发生的事,谈谈自己的感受,而这些感受都是自尊的表现。(设计这个活动,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讨论、评价中来体验和理解自尊的表现)
(三)自尊的含义:让学生阅读课本第5页的两个自然段,并完成句子的填写。
【多媒体展示】达人季冠军,无臂钢琴师刘伟。
(用真人真事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明白自尊不仅是自己尊重自己、肯定自己,也是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与肯定,同样也让学生了解到每个人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只要自己尊重自己,通过努力,同样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
(四)知耻与自尊
议一议:“耻辱戒指”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发?对待自身的不足要敢于正视,要有勇气改正,这是对自尊的有力维护。你有哪些缺点呢?
能否参照小明的方案将它们改造一下。
(通过问题讨论总结:让学生明白:知耻,并做到自尊是一个人前进的强大的动力,唯有自重知耻,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自尊,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让学生对“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有了清醒的认识)
(五)、追求自尊的烦恼
1.讨论:P8页三种情景,你认为他们的言行反映怎样一种心理?
2.说说你生活中某些人爱慕虚荣的表现?(中学生在追求自尊带来的满足时,常常会陷入虚荣的误区。虚荣的行为表现是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虚荣是扭曲的自尊心。通过讨论让学生从中明白是非。从而健康成长。)
篇5: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教案设计
一、首先是教材地位与作用分析:它是整个下册教学的开篇之课,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学好本课是学好后续课程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分为三框:分别是“感受自尊的快乐”、“知耻与自尊”、“虚荣与自尊”主要是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学会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自身存在的缺点,尝试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从认识上提高、学会自尊,并从中获得快乐,养成良好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文的特点: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能力目标
2.过程和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本文的教学目标,我将本文的教学重点难点确立为:对自尊的正确理解。
难点:对“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有清醒的认识。(依据:随着七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他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容貌和举止,而这些都是自尊的表现,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不能客观全面的看待自尊,容易在追求自尊的过程中,陷入虚荣的误区,所以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尊是非常必要的)。
四、教法、学法分析
(一)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老师只是学生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因此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突出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让同学们更多的去接触课本,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一个非常轻松的氛围中去学习知识。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具体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视频的直观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发挥。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集体或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4、实例分析法:让学生明白知耻与自尊内在关系,对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有清醒的认识。
(二)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拟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阅读发现法:这是学习间接知识的有效方法,教材中某些好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学习小组讨论,最终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得出结论。
(2)合作学习探究法: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团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3)归纳总结法: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并及时归纳,形成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强化道德认知。
五、教学过程
(一)【播放香港回归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观看回归视频,亲身体验自尊的.快乐,回归的荣耀,有助于理解课文,引入新课。(视频的直观导入唤起学生有意注意,符合七年级学生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
(二)让每个小组派出学生代表,举例自己身边发生的事,谈谈自己的感受,而这些感受都是自尊的表现。(设计这个活动,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讨论、评价中来体验和理解自尊的表现)
(三)自尊的含义:让学生阅读课本第5页的两个自然段,并完成句子的填写。
【多媒体展示】达人季冠军,无臂钢琴师刘伟。
(用真人真事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明白自尊不仅是自己尊重自己、肯定自己,也是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与肯定,同样也让学生了解到每个人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只要自己尊重自己,通过努力,同样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
(四)知耻与自尊
议一议:“耻辱戒指”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发?对待自身的不足要敢于正视,要有勇气改正,这是对自尊的有力维护。你有哪些缺点呢?
能否参照小明的方案将它们改造一下。
(通过问题讨论总结:让学生明白:知耻,并做到自尊是一个人前进的强大的动力,唯有自重知耻,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自尊,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让学生对“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有了清醒的认识)
(五)追求自尊的烦恼
1.讨论:P8页三种情景,你认为他们的言行反映怎样一种心理?
2.说说你生活中某些人爱慕虚荣的表现?(中学生在追求自尊带来的满足时,常常会陷入虚荣的误区。虚荣的行为表现是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虚荣是扭曲的自尊心。通过讨论让学生从中明白是非。从而健康成长。)
篇6:《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
2.懂得知耻是自尊的表现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不断尝试、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理解自尊的含义,认识到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通过亲身体验,不断尝试自尊带来的快乐。
课前准备
1.教师在授课前积极与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及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2.要求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回忆被别人尊重的最难忘的事例。
3.分组编排小品。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播放多媒体:“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相关情景)
解说:在全国人民的关注和企盼下,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于10月12日9时发射升空。我国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于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安全返回。“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全球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振奋、感到自豪。许多人情不自禁走上街头,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的胜利,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欢呼雀跃。
师:同学们观看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情景后,有什么感想或感受?
生1:我为我们祖国的日益强大而高兴、自豪。
生2: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了无比的尊严和快乐。
……
师: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也可以感受到每一位同学在听到这一消息时的骄傲与自豪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和快乐,这充分说明受到尊重会使人感到无比快乐,而快乐的.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板书: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
篇7:《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教学设计
(一)快乐的自尊
活动一:我自尊、我快乐
(多媒体展示)
在公众场合,我会约束自己的坏习惯,是因为 ;
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后,当众受到表扬时,我会 ;
父母、老师当众训斥我时,我会 ;
有人给我取难听的外号,并当众取笑我时,我会 。
生:(略)
师:升入中学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注重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为的是塑造更好的形象,以赢取别人对自己的肯定,这些都是自尊的表现。当我们受到他人肯定和赞扬时,就会感到特别高兴,这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
活动二:回忆那美好的时光
活动过程:(一)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经历:
1.你觉得你做的最有尊严的事是什么?
2.你被人尊重的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你当时的心情怎样?
(二)通过小组交流,选择几名同学发言。
(三)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自尊?
生:(略)
师: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我们可能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自己尊重自己,就可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无论是自尊,还是赢得别人的尊重,都是快乐的。
板书:知耻与自尊
活动三:我知耻、我自尊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组材料:
(多媒体展示)
有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在设计桥梁的时候,由于计算不精确,致使完工后的桥梁倒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这所学校蒙受了巨大的耻辱,校方为了让学生记住教训,花重金买下了这座桥梁的钢铁,做成了一个个戒指,名为“耻辱戒指”。每当学生毕业时,他们都会得到这样一枚戒指戴在手上。这枚耻辱戒指成为推动他们认真工作的动力。
思考:“耻辱戒指”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发?
生1:犯了错误,有了过失,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改正错误。
生2:做人不能没有自尊,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师: 知耻,并且做到自尊,是一个人前进的强大动力,唯有自重知耻,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自尊,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否则永远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有时,在寻找自尊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被眼前的不足与缺点蒙住眼睛,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体验不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很失望,产生深重的耻辱感,这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的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转换为优点。
活动四:追求“自尊”的烦恼
活动过程:(一)请学生根据教材第8页的内容编排小品表演。
(二)小组讨论:你认为他们追求自尊的方式存在什么共同的问题?
生1:我认为他们是追求一种虚假的荣耀来满足自己所谓的“自尊”。
生2:他们都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很不自信,是一种虚荣心的表现。
师: 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小品中的三位主人公追求的不是真正的自尊,而是一种虚荣心的表现。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的荣耀、光彩的心理。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他人有一点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认为失去了所谓的自尊,就受不了。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哪些行为是爱慕虚荣的表现?
生1:互相比吃、比穿。
生2:常常吹嘘自己的家庭和父母的职位等。
师: 虚荣心强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达不到目的,就会采取极端的行为。这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是极其不利的。
【课堂总结】
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愿我们知耻辱、不虚荣,共同感受自尊的快乐。
【课后作业】
参考课本第7页的活动内容,为自己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改造方案”。
篇8:七年级政治下册《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教学设计
七年级政治下册《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xx1元丢进卖铅笔人的怀中就走了,后来觉得不妥,返回从卖铅笔人那里取出一支铅笔,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拿笔了,并且说:“你我都是商人,你是卖家,我是买家。”。一年后,在一个商务洽谈会上,一个富有的商人走到这位企业家面前自我介绍:“您可能不记得我,但我永远忘不了您。我成功了,谢谢您不把我当乞丐,重新唤起我的自尊。”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
2、懂得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3、能区别虚荣与自尊。
4、初步学会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不断尝试、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
三、出示尝试题
1、自尊有何表现?(自尊的表现有哪些)
2、什么是自尊?(含义,是什么)
3、为什么说自尊是快乐的?(为什么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为什么,重要性))
4、知耻与自尊有何关系?(如何理解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5、什么是虚荣心? 虚荣心有何表现?
四、合作研讨
任务一 感受自尊的快乐
活动一:阅读课文第4页的情景材料,相互交流后回答:根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这种尊严和快乐是怎样产生的?
2、在你的个人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情感经历吗?
归纳总结:自尊的含义。
活动二:阅读课本第5页的情景材料,自己感受,自己体验:
你觉得自己做得最有尊严的事是什么?
2、你最难忘的被人尊重的经历是什么?
3、当你被人尊重是,你的感受如何?
归纳总结:为什么说自尊是快乐的.?
活动三:小组交流并回答:
自尊的表现有哪些?
2、你是如何理解自尊的?
任务二 知耻与自尊
活动四:阅读课本第6页的情景材料,自主探究:自尊的重要表现是什么?然后小组派代表回答:
对耻辱的事应当尽快忘记,还是牢牢记住?
2、“知耻戒指”的故事可以给我们那些启发?
活动五: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伙伴交流一下,看看你跟大家的看法一致吗?
归纳总结:看待自己一要看到( ),又要看到( ),关键是能将( )转化为( )。你能做到吗?相信同学们一定行!
任务三 虚荣与自尊
活动六:看活动题,小组讨论:你认为他们追求自尊的方式存在什么共同的问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哪些行为是爱慕虚荣的表现?找到虚荣心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
五、当堂记忆
1、什么是自尊?自尊的重要表现是什么?
2、什么是虚荣心?有何表现?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自尊的含义和表现,了解了人必须有知耻之心,这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同时我们也知道了自尊不是虚荣,两者要区分开来。 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愿我们知耻辱、不虚荣,共同感受自尊的快乐。
七、当堂检测
练习册选择题学生思考:对自尊是怎么理解的。
篇9:七年级政治下册《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教学设计
七年级政治下册《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新课程提出:思品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同样重要,本节课本着这一原则,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充分地讨论知识、交流看法、在情境中体验知识,在活动中感受知识,使学生在积极活跃的氛围中轻松地获取知识。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正处在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阶段,心理上开始寻找自己的位置,关注自我形象,自尊的需要非常强烈。学习如何树立自尊,体验自尊的快乐,对于学生的品德与学业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辨别自尊的两个误区。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自身存在的缺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断地尝试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到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难点:通过亲身体验,不断地尝试自尊带来的快乐。
教法学法
1、教法: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
2、学法:理论联系实际,体验反思。
教学流程
【导入
分别提问两位同学新年过的如何?语气和态度截然相反,一个有礼貌,一个藐视他。让两位同学分别谈感受,从而自然体验出自尊人人都需要。
讲授新课
阅读教材,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自尊的表现有哪些?
自尊的含义
____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唯有____才有自尊。
什么是虚荣心?虚荣心是自尊吗?
深入探究,把握主旨
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写在P5下面的题目处
我不漂亮,但很喜欢自己,因为我很_____
我的学习成绩不太好,但我已找到原因,我会________
我的父母很平凡,但他们很___________
老师批评我,但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思考:1、为什么作者说人又少了一个?2、真正是少了什么?
人,又少了一个
作者:聂华苓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
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
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 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得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 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纭钡匾簧,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
让学生谈谈为什么作者说人少了一个,真正是少了什么?(少了自尊,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分析辨别,走出误区
(小组合作判断下列想法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惟有知耻才有自尊”,我身上都是缺点没优点,这样知耻才是自尊。
P8的三个例子才是自尊”
从而引导学生分析自尊的误区,自卑和虚荣。
课堂小结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愿我们知耻辱、不虚荣,共同感受自尊的快乐。
【作业布置】参考课本第7页的活动内容,为自己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改造方案”。
一、感受自尊的快乐
1、自尊的含义
2、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3、我们要努力寻找自身价值,赢得别人的尊敬,感受自尊的快乐。
二、知耻与自尊
1、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2、沉重的耻辱感对我们的成长非常不利。
三、虚荣与自尊
1、什么叫虚荣心?
2、虚荣不是自尊
★ 有关自尊名人名言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优秀教案(精选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