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秀才”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多彩的树皮小班美术版画优秀教案,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多彩的树皮小班美术版画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小班美术版画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美丽的彩虹,了解彩虹中色彩的变化并能用语言大胆地表达。
2、在玩色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调色的经验,能用多种颜色表现彩虹。
3、通过欣赏、讨论、分析、操作,继续学习清晰地印制粉印版画。
活动准备:
1、幼儿在电视上或生活中见过彩虹。
2、课件:彩虹的图片。
3、颜料(红、黄、蓝、紫),作业纸,调色盘,5B铅笔,水粉笔,抹布,桌布等。
活动过程:
1、与幼儿一起回忆、交流、表达有关彩虹的经验。
(1)教师:你见过彩虹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彩虹里有哪些好看的颜色?
(2)出示彩虹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彩虹色彩的变化。
教师:看看彩虹里有哪些颜色?这幅画上的彩虹用了几种颜色?这几种颜色我们都有吗?没有的颜色怎么办?
2、师幼共同交流、讨论如何调色来表现彩虹。
(1)教师与幼儿讨论调色的方法,
教师:我们准备了哪些颜料?为了表现美丽的彩虹还缺少什么颜色? (橙、绿、青)可以用哪两种颜色调在一起变出来? (橙=红+黄,绿=篮+黄,青=蓝+绿)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并记录幼儿的'讨论结果。
(3)集体讨论印制过程中的问题。
①教师:为什么颜色会脏?显得不清楚? (笔上的颜料没有洗干净,也没有在抹布上擦干净)
②教师:为什么有的作品上有重影? (合印的时候错位了,粘贴两张作业纸的胶带脱落了)
③教师:出现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合起来印的时候要对对齐。慢慢合,不着急,胶带掉了及时告诉老师)
3、幼儿创作粉印版画。
(1)重点:色彩的调配,换颜色的时候要把笔洗干净、擦干净。
(2)难点:表现多种色彩的彩虹?
要点提示:
虽然彩虹本身色彩很有规律,但如果在创作的过程中向幼儿强调彩虹色彩的规律,反而会为幼儿的创作增加难度和负担,也不符合一束活动的宗旨,因此在这里只要幼儿能用多种色彩表现彩虹就达到目标了。
4、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教师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色彩调配和印制方法。
活动建议:
☆日常活动交流自己在调色潘动中的发现。
☆区角活动
①美术区:为幼儿提供多种颜料,鼓励幼儿进行调色活动。
②科学区:与幼儿一起收集和交流有关彩虹的知识?
☆家园共育为幼儿准备充足的颜料,供幼儿学习调色。
活动评析:
对于调色活动,幼儿是十分喜欢的,但由于幼儿对水粉颜料的经验不足,调出来的颜色常常比较灰,因此幼儿调色前的讨论尤为重要。这样的汁沦和分析有助于帮助幼儿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从而积累有关印制粉印版丽的相关技能,使幼儿的粉印版画作品更精致。
篇2:小班美术版画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星空图片,观察星星、月亮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感受色彩强烈对比的美。
2、能选择鲜艳的色彩表现星空的灿烂,感受鲜亮的色彩在深色背景上的明快效果。
3、继续学习制作玻璃版画,知道印的时候纸小能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有欣赏星空的经验。
2、课件:星空的图片和作品多幅。
3、玻璃板,色彩鲜亮的颜料,装在颜料瓶内(颜料瓶多于幼儿人数),水粉笔(与颜料瓶数量相等),抹布,黑色或深篮色作业纸(大于玻璃板,数量多于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1、和幼儿一起欣赏旱空的图片,感受群星的造型和色彩之美。
教师:图片上是什么?画面上什么最亮?它们在什么颜色的天空中?星星是什么样子的'?有多少星星?是什么颜色的?
2、讨论、探索玻璃版画《夜晚的星空》的印制方法。
(1)教师:星星怎么画?谁会画?怎么拿笔? (右手拿笔,抓在水粉笔最粗的地方)怎么蘸颜料? (轻轻蘸,颜料过多要舔一舔)什么颜色的星星在纸上最亮?你想在玻璃板上画什么样的星星? (点一点、转一转、小短线)
(2)教师:换颜色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把水粉笔放回原来的瓶子后再换)画完了以后用什么颜色的纸印出夜晚的星空比较合适? (深色的纸)
3、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用水粉颜料涂画鲜艳的星星。
(2)用深色的作业纸在玻璃板上印的时候,要注意将纸轻轻铺平后再印。
要点提示:
1)教师在引导幼儿表现星星的时候不但要充分引导幼儿欣赏有关星星的照片,还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不同造型的星星,这样画面的效果会比较丰富。
2)提供最小号的水粉笔给幼儿作画,有利于幼儿表现出自己心中的星星。
4、展示幼儿的玻璃版画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评价。
教师:你们画的天空中有什么?是什么样的?哪颗星星最亮?
活动建议:
☆日常活动与幼儿一起欣赏玻璃版画作品,相互交流印制玻璃版画的经验。
☆区角活动科学角: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有关星星发光的故事。
活动评析:
根据情境的需要,教师准备了深色的底板纸来印制夜晚的天空,既保证了作品的效果,也拓展了幼几对玻璃版画的认识。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帮助幼儿不断巩固印画的方法。
篇3:小班美术版画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够用玩具印制漂亮的围巾,知道印制时不能移动。
2、细致观察,大胆表述印迹的不同形状和色彩。
3、能和同伴共享活动空间和活动材料,知道将用过的玩具放回原处。
活动准备:
1、对印迹有初步的认识,有过印制的经验。
2、每组提供两篓各种不同形状的玩具(数量为八个),四个盘子(将薄海绵剪成盘底大小的形状放入盘中,分别倒人四种不同的颜料)。
3、剪成围巾形状的长条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围巾秀表演。
教师:你还会做什么动作?怎么样才能让大家看到你的围巾?
2、和同伴说说自己的围巾。
教师: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的同巾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上面有什么样的花纹?
3、集体交流:自己喜欢的同巾。
教师:你喜欢什么样的同巾?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样的花纹?同巾的.边上还有什么?
4、学习印制方法,教师及时指导。
(1)教师:看看篓子里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2)教师:怎么样才能让这些白白的纸变得很漂亮呢?怎么用这些玩具来印画?
要点提示:
1)印制材料的提供要多样化,如木头制品、塑料制品、纤维制品等,且形状、大小、虚实不同,保证印迹的丰宙性,提高幼儿参与的兴趣。
2)以儿歌“重重压、轻轻提”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印制方法。
3)印制时一定不能移动实物,否则印迹会不清晰。
5、操作活动:印制围巾。
教师:看看两种颜色碰在一起变成了什么颜色?
6、作品展评。
教师:你最喜欢哪一条围巾?上面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尝试用不同形状的玩具印制围巾。
☆区角活动将幼儿带来的围巾展示在区域内,鼓励幼儿欣赏、交流。
☆家园共育和妈妈一起整理围巾,看看家里的围巾是什么样子的,自己最喜欢哪一条。
篇4:小班美术版画教案
活动目标:
l、欣赏牛活中的毛线所展现的毛茸茸的形态,联想到羊群来创作,感受作品中的自然美。
2、通过观察交流、大胆想象,选择各种工具和材料,并能按照不同材质的特点,有目的地选用材料进行创作。
3、在活动中能细致、耐心地进行操作活动,发展小肌肉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1、草原羊群的视频。
2、几种粗细不同的`毛线,卡纸,吹翅纸,剪刀,刻刀,乳胶,抹布,蜡光纸,绿油墨,玻璃板,胶滚,夹子,拓印用的小茶杯。
活动过程:
◎第一步:制版
l、欣赏草原上羊群的视频,感受羊毛的质感。
教师:这是哪里?有什么?羊毛是怎样的?如果摸一摸,会有怎样的感觉?
2、通过对比、观察毛线卷起来的样子,与羊毛进行联想,探索表现羊毛的方法。
教师:毛线摸上去是怎样的?如果用毛线来做羊身上的毛,你可以怎样做?
3、出示卡纸,回忆已有经验,推测版画的制作方法?
(l)教师:毛线可以制作羊的什么地方? (羊毛)卡纸呢? (头与尾巴部分)
(2)教师:草原背景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 (刻画、撕纸)粘贴毛线时要注意什么? (全部贴完后,在作品表面涂一层白乳胶)
4、幼儿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材料制作底版?
(1)重点:将毛线的肌理与撕纸的肌理巧妙结合。
(2)难点:引导幼儿细致地卷、贴螺旋线。
要点提示:
1)由于实物版画在制作中可能需要制作几个底版,因此需要进行多次转版。教师应提醒幼儿在转版中保持每张画面的一致。
2)、提醒幼儿给不同的羊贴上粗细不同的毛线,让画面有变化。
◎第二步:拓印
1、观察、讨论拓印的过程和注意点。
教师:在印制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困难? (油墨容易粘住毛线使其脱落,要沿一个方向滚,不能来回滚动)
2、幼儿印制。
(1)重点:沿一个方向滚印。
(2)难点:拓印时不移动纸张与底版。
3、教师展评幼儿作品,表扬细致耐心的幼儿。
活动建议:
☆区角活动 在活动区角提供毛线等供幼儿粘贴蜗牛壳。
☆家园共育 收集各种粗细不同的毛线。
篇5:小班美术版画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回忆、假想等方式丰富幼儿“跳绳比赛”的经验,小组创作跳绳比赛的场景。
2.采用自选加协商的方法进行分工,并能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制版任务。
3.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参与拓印过程,并尝试用淡彩在背面染色。
活动准备:
1.幼儿用过毛笔和水彩,知道基本的涂色方法;经历过或看过跳绳比赛。
2.课件:跳绳比赛的图片。
3.A4作业纸、白板纸若干张,4K底板纸每组一张,复写纸,夹子,笔,剪刀,胶水,油墨,胶滚,宣纸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讲述自己知道的跳绳比赛。
(1)教师:你看过跳绳比赛吗?是什么样子的?几个人比赛?他们是怎么跳的?
(2)教师:除了跳绳的人,还有谁?他们又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是在哪里比赛的?
2.通过观察、想象,丰富幼儿有关跳绳比赛的经验。
(1)教师: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有几个人跳?他们是怎么跳绳的?跳绳的人站在哪里?怎么站的?
(2)教师:旁边的人在干什么?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3)教师:他们在哪里举行跳绳比赛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小组进行创作活动。
(1)讨论制作方法。
①教师:今天我们分小组来创作一幅“跳绳比赛”的场景。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做?
②教师: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和同伴商量)商量哪些内容? (跳绳的人数、位置、排列方式,其他人的位置、动作,背景、背景的位置等)
③教师:怎么设计? (设计草图——有什么,在什么位置)怎么分工? (根据内容自选、协商)
(2)设计。
①明确分工后,幼儿根据自己的任务进行具体的设计。 (跳绳的人、景物等)
②将各自的设计稿汇聚在一起,小组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3)制版。
①局部制版:修改自己的设计稿,并制成相应的版子。将各自制作的版子汇聚在一起,小组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②整体制版:将大家做好的局部版拼在底板纸上,进行必要的调整,统一意见后进行粘贴。根据背景的需要可以对背景底版进行一些处理。
4.展示幼儿作品,集体交流、评价。
展示小组创作的作品,引导幼儿说说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活动建议:
☆活动廷伸在作品的背面用淡淡的水彩染上自己喜欢的、适宜的颜色。
☆区角活动每个幼儿印制一张作品,可以相互帮忙。
篇6:小班美术版画教案下雨啦
幼儿小班创意美术教案 推荐度:小班美术《糖葫芦》教案 推荐度:小班美术活动优秀教案 推荐度: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推荐度:小班美术《春天的树》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小班美术版画教案下雨啦
活动目标:
1、欣赏下雨时雨点滴落的场景,能用身体动作和语言大胆地表达。
2、运用多种色彩表现雨景,继续学习用水粉颜料、水粉笔在玻璃板上涂满颜色。
3、初步尝试用橡皮在玻璃板的颜料上勾画雨滴的样子。
活动准备:
1、幼儿细致观察过下雨的场景;认识橡皮。
2、水粉笔,灰蓝色、灰绿色、白色等水粉颜料,玻璃板,宣纸,铅笔上的橡皮(或旧橡皮头)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下雨的情景。
教师:下雨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雨滴是什么样子的?雨滴落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请你用动作学一学。
2、出示操作材料,与幼儿一起讨论表现雨滴的方法。
(1)与幼儿讨论天空的表现方法。
教师:下雨的天空怎么表现?上次在使用水粉笔刷天空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
(2)教师出示橡皮并示范用橡皮在玻璃板的颜料上直接勾画雨点,引导幼儿学习。
要点提示:
1)用水粉笔在玻璃板上刷颜料的时候,注意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有序地刷,朝同一个方向刷。
2)橡皮与玻璃板之间的摩擦力能自然地将幼儿已经刷好的颜料划出一道痕迹来。这样的方法幼儿很感兴趣,可以在玻璃板上勾画很多自己喜欢的事物。
3、幼儿创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橡皮勾画雨点。
(l)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水粉笔,有序地刷底色。
(2)提醒幼儿勾画雨滴的时候不要集中在一起。
(3)提醒幼儿及时印制自己的玻璃版画。
4、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教师:你勾画雨滴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互相欣赏用橡皮制作的玻璃版画作品,交流各自的经验。
☆区角活动 美术区:继续尝试运用橡皮在涂抹好颜料的玻璃板上作画。
☆家园共育 帮助幼儿收集橡皮,最好是铅笔头上的橡皮。
篇7:小班美术版画乌云滚滚教案
小班美术版画乌云滚滚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与欣赏中表达对乌云滚滚的感受和认识。
2、大胆在玻璃板上涂抹颜色,发现色彩深浅、浓淡变化所产生的不同视觉感受。
3、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共享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乌云,有观看乌云的经验。
2、课件:乌云的图片多幅。
3、水粉笔,颜料(以黑白为主,少许蓝色、棕色,放人小盒中),小勺,抹布,玻璃板,宣纸(大于玻璃板,数量多于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1、出示乌云滚滚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和表达。
(1)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乌云的形状。
教师:看了这幅照片,你有什么感觉?乌云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2)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乌云的色彩。
教师:照片上用了哪些颜色来表现乌云的?什么颜色多?什么颜色少?
2、讨论、探索表现乌云的.方法。
(1)教师:鸟云怎么画呢? (用动作或语言来表现)还可以怎么表现?用什么样的形状和线条来表现各种各样的鸟呢?
(2)帮助幼儿迁移以往的绘画经验。
教师:怎样在玻璃板上画乌云?乌云是什么颜色的?怎样调出这样灰灰的颜色呢?需要用到什么颜料? (幼儿尝试操作,集体讨论)
3、幼儿创作。
鼓励幼儿大胆运用白色、黑色、蓝色、棕色水粉颜料涂画。
4、展示幼儿的玻璃版画作品,相互欣赏和评价。
教师:你喜欢哪一张有乌云的画?这张画上的乌云是什么样的?哪一幅画像要下雨的样子?为什么?你是怎么画乌云的?用了哪些颜色?什么颜色多?什么颜色少?
篇8: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版画活动:花瓶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版画活动:花瓶
活动目标:
1、通过回忆、欣赏,细致地描述花瓶的各种造型、色彩、图案,感受花瓶的和谐美和均衡美。
2、尝试用折叠的方法剪出左右对称的物体,会用两种色彩创造性地印制作品,感受色彩的变化所带来的美感。
3、知道将用过的操作材料放回原处,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花瓶,对花瓶的外形有基本的认识。
2、课件:各种花瓶的图片。
3、剪刀,笔,油画颜料,玻璃板,海绵球,夹子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并讲述自己看过的'花瓶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教师:你见过的花瓶是什么样的?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
2、欣赏一些特殊的花瓶。
教师:你喜欢哪一个花瓶?这个花瓶给你什么感觉?它像什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什么颜色?是用什么花纹或图案装饰的?是怎么装饰的?
3、幼儿进行创作。
(1)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左右对称的物体,继续用累加的方法剪出复杂的花纹。
(2)能有序地印制作品,作品不能移动,均匀地上下轻轻拍打。
4、探索双色花瓶的印制方法。
(1)欣赏并讨论。
①教师:看看自己的作品,想想你准备怎么印?(条纹式、散点式、渐变式等)
②教师:印前要做什么?(用夹子把作品和拓印纸夹好)印时要注意什么?(不移动,上下均匀拍打)
③教师:每组只有一份颜料,用时应该怎么做?
5、幼儿创作。
(1)重点:尝试用两种颜色拓印作品。
(2)难点:运用一定的方法来拓印,增加作品的美感。
6、集体交流、评价。
教师:你是怎么印的?你能做给大家看看吗?两种颜色是怎么用的?还可以怎么印?怎样印得更漂亮?
篇9:小班美术教案版画可爱的中国娃
幼儿小班创意美术教案 推荐度:小班美术《糖葫芦》教案 推荐度:小班美术活动优秀教案 推荐度:小班美术《春天的树》教案 推荐度: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小班美术教案版画可爱的中国娃
活动目标:
1.在欣赏阿福等中国娃娃造型、色彩和图案的基础上,尝试表现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娃娃形象。
2.尝试用折叠的方法剪出左右对称的人物形象。
3.会用两种色彩创造性地印制作品,感受色彩的变化所带来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幼儿欣赏过阿福等民间娃娃形象。
2.课件:阿福等具有民间特色的胖娃娃形象(作品和图片)。
3.剪刀,笔,油画颜料,海绵球等。
活动过程:
1.回忆并讲述自己看过的阿福的外形特征。
教师:你见过的阿福是什么样的?头是什么样的?身体什么样的?穿着什么样的衣服?衣服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
2.欣赏阿福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人物形象。
(1)教师:你喜欢哪一个娃娃?他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姿势?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衣服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
(2)教师:这是中国的小朋友还是外国的`?这是古代的小朋友还是现代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为什么人们喜欢将古代的小朋友画成这个样子?
3.探索娃娃的折、剪方法。
(1)教师:看看娃娃的左半边和右半边,你有什么发现?
(2)教师:猜一猜,娃娃可以怎么剪?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折好后的纸,开口对哪一边?人物怎么画?
4.幼儿创作。
(1)重点:人物的遣型和动作。
(2)难点:半边人物的设计。
5.拓印。
选择自己喜欢的、比较喜庆的颜色拓印作品。
6.展评幼儿作品,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尝试用毛笔给剪纸作品染色。
区角活动展示各种民族娃娃的实物和图片,幼儿欣赏、交流自己喜欢的民族娃娃形象、颜色和服装。
篇10:小班美术版画《可爱的动物》教案
小班美术版画《可爱的动物》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想象、添加、组合,尝试用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巧妙地拼贴动物造型,感受联想创作的趣味。
2、学习在背景上随意撕出块面,制作出斑驳、轻盈的效果。
3、能耐心、细心地进行粘贴和印制。
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动物的图片,有撕纸技法的版画作品。
2、各种树叶(圆形、长形和造型独特的树叶,常绿树树叶最佳),卡纸,刻刀,乳胶,双面胶,抹布,宣纸,彩色油墨,玻璃板,胶滚,夹子,拓印用的小茶杯。
活动过程:
一、制版
1、谈话、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同忆有关动物的造型经验。
教师:你喜欢什么动物?它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帮助幼儿归纳总结动物的基本部位的形态。
教师:你喜欢哪个动物?它是洲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3、通过想象、添加、组合,尝试将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拼贴成动物造型,感受联想创作的趣味。
(1)教师:如果要用树叶拼一只长颈鹿,用怎样的`树叶来组合? (个别幼儿尝试拼贴)
(2)教师:背景可以添加什么? (树木、草与花等)
4、幼儿创作。
(1)重点:引导幼儿利用不同树叶的造型特点,创造性地拼贴动物。
(2)难点:细致地将每片叶子粘牢。
二、拓印
1、出示有撕纸技法的版画作品,引导幼儿观察、欣赏,感受斑驳、轻盈的美感。
教师:天空看上去有怎样的感觉?
2、观察撕纸的技法。
(1)教师:猜猜,这样的效果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2)教师示范:用刻刀随意在空白处刻画,不将底纸刻破,用手沿一个方向将纸的表层撕掉。
(3)尝试在背景部分随意撕出块面,制作出斑驳、轻盈的效果。
要点提示:
这一环节,应根据幼儿的操作熟练程度来完成。教师可选择几个策略:
①教师可在卡纸上事先切割出线条,易于幼儿直接撕纸,降低操作的难度。
②因为树叶是新鲜素材,它的保持性较差,要求幼儿将主体内容和背景部分一同完成会有困难,教师可以采用多人分工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制版。
3、幼儿印制。
4、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评价。
重点欣赏巧妙利用树叶形态进行拼贴的作品,鼓励有耐心的幼儿。
区角活动:
在活动区角提供各种树叶供幼儿拼贴。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在厚卡纸上进行切割、撕纸的活动。
家园共育:
观察自然中各种树叶的形态。
【评析】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植物叶脉纹路和印迹的自然美尤为重要,除此之外,活动的核心词还有“联想”。我们应鼓励幼儿从所提供的植物素材中发现、想象,并大胆表达自己对这些素材的感觉和理解。版画的底稿是与作品密不可分的,它是作品的“幕后英雄”。因此,教师要特别筛选叶脉清晰、形态自然、有一定厚度的叶片。版画追求的是浑然天成的质朴、自然美,避免用剪刀将树叶直接剪成自己想要的形状来拼凑画面。
篇11:小班美术版画教案可爱的动物
活动设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观察到幼儿对颜色非常有兴趣,总是在寻找机会来涂一涂,画一画。而小班的幼儿更是对色彩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在活动的时候弄的满手都是颜料也乐此不疲。由此,我设计了这节用手来印画的《可爱的小脚丫》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用不同的方法(握、点的技能)充分来印画,满足幼儿的好奇和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其次,是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印画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握、点的方法来印画小脚,同时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2、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印画的乐趣。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各种颜料、小毛巾人手一条、衣服若干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幼互相问好。
教师说一说孩子穿的'衣服上有些什么图案。
二、出示范画,了解脚的特点和用途。
教师出示印有小脚的衣服,提问:这是什么呀?
1、那小脚印上有什么呢?(5个脚趾和脚掌)教师引导幼儿了解脚的特点。
2、我们的小脚会干些什么事呀?(走路、跑步)教师引导幼儿了解脚的用途。
你知道这件衣服上的小脚印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教师总结:用小手蘸上颜料印出来的画就叫手印画。
三、讲解作画步骤及要求。
学印小脚印:
①伸出一只手,握拳;
②用拳头底部蘸上颜料;
③印在衣服上,擦掉手上的颜料;
④用一个手指头蘸上颜料画上5个脚指头。
请一名幼儿上来尝试印画可爱的小脚印。
要求:
1、蘸颜料时要轻轻地蘸,不要甩,会弄脏衣服。
2、印画时,一只手按住纸,另一只手印画。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结束。
教师把打扮的漂亮衣服送个孩子们,离开活动室。
篇12:《多彩的窗户》小班美术教案
《多彩的窗户》小班美术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圣家族大教堂”的彩窗,初步了解彩窗。
2、尝试用分割的方法创作自己的彩窗。
3、体验成功的`快乐。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幼儿创作纸(塑封纸)、大窗户背景图、音乐《天空之城》、颜料、油画笔、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见过窗户吗?
2、你见过什么样的窗户?
二、欣赏大师作品――圣家族大教堂彩窗
1、老师今天要带大家去看一种与众不同的窗户,(ppt1)
2、这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窗户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谁能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总结:窗户上有很多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形状,看起来像是玻璃被打碎了。其实这是被很多线条分割成一块一块的了呢!
4、你知道这些窗户是装在哪里的吗?
5、欣赏圣家族大教堂的彩窗(ppt2--7)
总结:这是开向天国的窗户,它神圣而斑斓,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的玻璃,一块块大大小小的玻璃拼接成完整的窗户,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可以变成五颜六色的呢!非常好看,这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6、你知道这么漂亮的彩窗,是谁设计出来的吗?(了解高迪ppt8)
他是20世纪西班牙的建筑家,被称为巴塞罗那建筑史最前卫、最疯狂的艺术家。
7、还有哪里有这些漂亮的彩窗呢?
8、我们中国人也觉得它非常好看,我们来看一看聪明的中国人也把彩窗用起来了呢!(ppt9--11)
三、了解彩窗的制作
1、这么漂亮的彩窗是什么做出来的呢?(ppt12)
2、这些窗户被什么东西分成一块一块了呢?
2、窗户上都有哪些线条呢?
3、我们也来试一试把完整的窗户分成一块一块的吧!(ppt13)
先用几条长长的线条把窗户分割成几个大的块面,可以是横线条也可以是竖线条。弯线条可以吗?当然可以。一个面块还可以分割在分割,你想怎么分都可以!
4、你喜欢这样的窗户吗?为什么?
5、接下来老师要把窗户变得更漂亮,看好了!(ppt14--17)
老师变了什么魔法?给一块玻璃涂上了红颜色,我再变!仔细看看这块颜色和刚才的那块有什么不同?一块玻璃里可以涂两种颜色。老师用相同家族涂了很多快颜色,那可以用不同家族的颜色宝宝吗?当然可以啊!你看,现在又有了绿色家族、黄色家族的。有的地方还可以空出来不涂颜色,就只留白在那里,有时候空着也是一种美哦!
四、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分割和用色。
五、评价、交流
1、你最喜欢哪扇窗户?
2、为什么?
六、彩窗的延伸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篇13:幼儿园小班美术多彩泡泡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多彩泡泡教案
一、活动目标
1、用圈涂法画出一个个大小不同、五颜六色的泡泡,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练习。
2、对绘画的兴趣。
3、感受色彩的美丽。
二、活动难重点
1、活动重点:学习用各种颜色画圆。
2、活动难点:掌握用圈涂法画圆的方法。
三、活动准备
蜡笔、画纸、玩具小熊一个、范画一幅。
四、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1)我们玩过了吹泡泡的游戏,每个人吹出了大大小小、很多很多的泡泡,在太阳下五颜六色,真漂亮,风一吹,还会轻轻飘起来。你们看,小熊也吹起了泡泡,它鼓足气一吹,圆溜溜的一串,再一吹,又是圆溜溜的一串,大的、小的、红的、黄的,小熊吹了许多许多的泡泡。
(2)每个小朋友的`画纸上都有一只小熊,我们大家来比一比,哪只小熊吹出来的泡泡又圆又多,颜色最漂亮。
2、交代要求,幼儿练习:
(1)鼓励幼儿大胆下笔,画出大小不一、颜色不同的泡泡。
(2)纠正个别幼儿的握笔作画姿势。
(3)教师巡回辅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业。
3、说一说:《我的多彩泡泡》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篇14:小班美术教案:多彩的树叶
活动目标
1、知道秋天来了,有的树叶变黄了,有的树叶变红了,学习为树叶涂上相应的颜色。
2、不怕困难,耐心地、细心地坚持把树叶的细小部分涂完整。感受秋天树叶的色彩美。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梧桐、银杏等树叶的叶子。
2、油画棒、印有各种树叶的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引发对黄树叶、红树叶的回忆。
谈谈秋天来了,大树的叶子都变成什么样了。
根据幼儿所述出示相应的落叶。
二、幼儿画树叶。
1、师:树妈妈想请小朋友帮忙,画一些秋天的树叶宝贝,把树妈妈打扮起来。
2、出示印有各种树叶的绘画纸,让幼儿找一找,认一认树叶。
3、师:这么多树叶,你认为哪些树叶是黄色的,就用黄色油画棒涂颜色,哪些树叶是红色的,就用红色油画棒涂色。
4、幼儿涂色,教师指导幼儿涂红、黄色的树叶。
活动反思:
《指南》指出:“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往往会耐心不足。在今天的绘画活动中,小朋友需要将两片树叶树叶涂上红色、黄色两种不同的颜色。在绘画的过程中,有些幼儿能耐心地将两片树叶一点一点仔细地涂满;有些幼儿会急于求成,迅速地将树叶涂满,但是树叶上有很多空隙;有些幼儿涂到一半,就会拉着我的衣服说:“老师,我不想涂了。”这些绘画当中出现的不同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对于那些认真仔细进行绘画涂色的幼儿,我们需要鼓励、表扬他们,并把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来,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对于那些急于求成和半途而废的幼儿,就需要培养幼儿的耐心。教师可以用奖励小贴纸的方式鼓励幼儿耐心将画画完,并在离园时请家长看一看幼儿的绘画作品,用“把画画得好看些,爸爸妈妈才会高兴”的方式鼓励幼儿耐心绘画。
除了用榜样、奖励来引导幼儿耐心绘画外,老师还可以与家长交流,家园共育,希望家长周末在家可以抽时间陪幼儿画一幅画,一定要让幼儿安静地画完,才能允许他去玩玩具。让幼儿安静、耐心地做完一件事,切忌虎头蛇尾。要集中孩子的精力,使他们持久地沉浸在一种活动中,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许多事是需要耐心和等待的。此外,还可以用看书,让幼儿学习等待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耐心。当幼儿有什么需求,想要买什么玩具时,家长可有意延缓一段时间,不要立刻满足孩子的要求,以培养孩子的耐心。
篇15:小班美术多彩的树叶教案
小班美术多彩的树叶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涂色方法,并为树叶涂上相应的颜色。
2. 耐心、细心地坚持把树叶的细小部分涂完整,感受秋天树叶的色彩美。
【活动准备】:
1.观察一些已变红、变黄的树的叶子。
2.蜡笔若干、印有树叶轮廓的`纸若干。
3.两棵空树干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幼:秋天)秋天来了,我们都把夏天的短袖换成了?(幼:长袖)对了,有的小朋友呀还穿了外套。
二、引发幼儿对秋天树叶的回忆
师:树叶宝宝也换了衣服,它们都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呢?(幼:红色、黄色)
三、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1.以童趣的口吻引起幼儿的注意
师:今天来幼儿园的时候,老师看到了两课树妈妈(出示两棵空树干)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师:它们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幼:它们没有树叶)
3.师:树妈妈想请小朋友帮忙,帮树叶宝宝穿上新衣服,把树妈妈打扮起来,好不好?
四、教师示范画画
1.亲自示范涂色
师:画的时候要注意了,靠着黑色边框线往里画
2.强调注意点:
画的时候不要画到桌子上、不要画到黑色边框线外。画的时候要注意从外向里面画。
涂得密一些,要把所有空白处都上上颜色,不可以有空隙。
五、幼儿涂色,教师指导、询问
六、打扮树妈妈,贴上树宝宝,进行评价
师:现在树妈妈都找到自己的树宝宝了,它让老师跟小朋友说“谢谢”,那小朋友要说什么呢?(幼:不用谢)我们班的宝宝都是有礼貌的小朋友。
篇16:小班美术教案多彩的树叶
活动目标:
1、观察树叶,能用多种颜色装饰一片树叶。
2、乐意涂色,能在轮廓线内涂色。
活动过程:
一、观察树叶
师:请你看看你这是什么?(树叶)秋天到了,树叶渐渐从树上掉了下来,双休日我请小朋友捡来了很多秋天的树叶,请你拿起一片秋天的树叶看一看,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小结:有黄色、红色、绿色……有的树叶一个颜色,有的树叶两个颜色,有的`树叶三个颜色
二、教师示范作画,幼儿欣赏
(一)、出示画纸,提出问题
师:我这里也有一片树叶,如果让你用蜡笔来画,你想怎么画?
(二)、教师示范
(三)、提出作画要求
1、用多种颜色装饰一片树叶
2、涂色时要涂到轮廓线内
3、保持纸张干净整洁
(四)、欣赏成品图片
师:除了这样画,还可以这样画(出示涂色的树叶),请你来看一看。
师:我这里呀,还有一棵树妈妈,秋天到了,树叶都掉了,树妈妈很伤心,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树妈妈开心起来吗?
三、幼儿作画
师:你也想让树妈妈开心起来吗?
四、作品欣赏
师:把你已经完成的树叶挂到小树上,你可以来看看树妈妈变的开心来了。
篇17:小班美术版画教案好看的粉印版画
幼儿小班美术《蔬菜印画》教案 推荐度:幼儿小班创意美术教案 推荐度:小班美术《糖葫芦》教案 推荐度:小班美术《春天的树》教案 推荐度:小班美术活动优秀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小班美术版画教案好看的粉印版画
活动目标:
1、欣赏以往幼儿或教师的粉印版画作品,对粉印版画产生兴趣。
2、在教师示范、讲解的过程中,认识制作粉印版画的工具和材料,熟悉各种材料的收放规则。
3、初步尝试有规则地收放自己的工具材料。
活动准备:
1、以往幼儿或教师的粉印版画作品若干(保证每组一幅),教师使用的粉印版画操作材料一份(同幼儿)。
2、粉印版画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水粉笔,调色盘,作业纸,5B铅笔等。
3、小组共用的材料:装有颜料的调色盘两个,抹布两块,桌布,水罐等。
活动过程:
1、出示粉印版画作品,引起幼儿欣赏的兴趣。
(1)教师:你以前见过这样的画吗?看到这样的`画你有什么感觉?这些画和我们平时见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把作品放剑每一组,让幼儿细致观察)
(2)教师:猜一猜,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3)教师小结:这是吹塑纸粉印版画,一般简称粉印版画,是用水粉颜料印出来的。
2.出示制作粉印版画所需的各种材料,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
(1)教师:你认识这些材料吗?你知道用这些材料怎么制作粉印版画吗?
(2)引导幼儿重点观察粉印版画中的作业纸。
教师:这是制作粉印版画的作业纸,和我们平时画画的纸有什么不一样? (有的纸贴在一起)粉印版画中的两张作业纸还有什么不一样?你还发现了什么工具?猜猜有什么用?
(3)教师示范粉印版画的制作过程,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教师:仔细看看,老师先用什么笔在哪一张张纸上作画?再用什么涂颜色?最后印在哪一张纸上?老师制作粉印版画的时候用到了哪些工具和材料?用完的工具和材料放在了什么地方? (指定的地方)为什么要这样放? (保证卫生、整洁)
(4)观察教师制作的粉印版画。
教师:颜料是涂在哪张纸上的? (软软的吹塑纸上)印在了哪张纸上? (黑色的纸)
3.引导幼儿讨论操作工具材料的摆放、收拾的方法与规则。
(1)教师:今天我们先学习摆放和收拾自己的工具材料、每个人都有这么多工具材料,一组又有好几个小朋友,我们怎么摆放这些材料呢? (作业纸、铅笔、水粉笔放在自己的面前,小组共用的放在桌子中间)
(2)教师:怎么使用小组共用的材料呢? (用靠自己最近的那一份)画好以后我们用过的材料放在哪里呢? (放在教师指定的地方,每种一工具分类摆放)画好的作品放在哪里呢? (展览区)
(3)教师:小组共用的材料谁来收拾呢? (建立值日生制度)
要点提示:
1)在欣赏粉印版画作品和教师创作的过程中,让幼儿初步了解粉印版画,激发对此类活动的兴趣。
2)在观察、发现、讨论、练习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制作粉印版画的复杂程序,同时也学习了粉印版画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操作常规。
4、请幼儿按照讨论后的方法收一次自己的工具材料。
教师:工具和材料太多,一次收不完可以分两次。轻轻地把东西放到指定的地方,爱惜工具材料。
【评析】
良好的活动常规是保证粉印版画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师与幼儿必须达成一致。由于各个幼儿园的环境不同,教师可以根据本园、本班的情况制定粉印版画中工具材料的收放规则。
★ 初中美术画梅教案
★ 美术:画雪花
多彩的树皮小班美术版画优秀教案(精选1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