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djh0514”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 目录
篇1:小学三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
复习目标:
1、掌握第五单元的生字词。
2、会背诵《古诗两首》,并能默写。
3、能用“果然”、“如果……就……”造句。
4、灵活运用字词。
5、进一步练习加标点。
6、继续进行阅读训练,加强阅读能力。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瀑布黄鹂浪费关键评理可惜整顿分析思索
肺结核聚精会神两全其美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默写古诗。
1、默写古诗,指四人上黑板默。
2、共同批改,订正黑板上的古诗。
3、同桌互相批改,各自订正。
4、齐背。
三、造句。
1、出示词语:果然,如果……就……。
2、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3、试着用两个词造句。
4、师生共同评议。
四、练习加标点。
1、出示句子:
(1)哥哥不以为然在声争辩道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2)弟弟很不服气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的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了呢
2、试填。
3、指名交流。
4、进一步强调引号的用法。
5、结合对话习作,说说如何把提示语写完整。
6、齐读。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出示填空题:
(1)“两个黄鹂鸣翠柳,。(),()。”这是()代诗人()写的古诗《 》。在这首诗中,作者前两句写了(),后两句写了()景,()、()、()、()四种色彩相互映衬,表达了诗人()。
(2)《争论的故事》中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是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惜这时候大雁()。
3、指名回答。
4、师读,生听,并把答案记下来。
5、交流,订正。
6、齐答。
六、阅读分析
1、齐读课文《争论的故事》第三大段。
2、联系上文说说“赞许”的意思。
3、为“聚精会神”换上适当的近义词。
4、说说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5、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再写下来。
6、交流,指名说。
7、师生评议。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篇2:小学三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
复习目标:
1、掌握第六单元的生字词。
2、灵活运用词语。
3、进一步练习修改病句。
4、按课文内容填空。
5、进行关联词的练习。
6、阅读训练,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必须泛起坚定上钩神秘凶猛匕首货轮输送
佩服救援望而生畏展翅高飞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5、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6、齐背成语。
三、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经过努力,王丽做作业马虎的现象比以前进步了。
(2)老师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
(3)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4)乌云和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四、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出示填空:
(1)海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它还有许多兄弟,有的();有的();还有的()……
(2)恐龙大多以吃()为主,也有专门()。霸王龙就是非常()的()恐龙,它(),牙齿就像()。
3、生听答。
4、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同桌互批。
5、齐答。
五、关联词练习。
1、说说你所知道的关联词。
2、出示句子:
(1)( )我认真听讲,( )我的成绩进步了。
(2)隔壁老奶奶( )给我弄吃的,( )教我读书。
(3)( )不注意用眼卫生,我们的眼睛( )会近视。
(4)( )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他一点儿也不骄傲。
3、说说应该填上什么关联词。
4、齐读句子。
六、阅读分析
1、齐读《恐龙》第二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说说“庞然大物”和“望而生畏”的意思。
3、用波浪线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4、这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哪四种恐龙,指名交流。
5、说说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向我们具体介绍了这些恐龙的特点。
6、师总结。
7、齐读本段。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篇3:小学三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
复习目标:
1、掌握第七单元的生字词。
2、学会把句子补充完整。
3、能按课文内容填空,背诵《荷花》
4、进一步练习修改病句。
5、进行阅读分析,提高阅读水平。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蜜蜂俘虏蜻蜓伸缩功绩肌肉暑假
舅舅满载而归舞蹈饱胀莲蓬翩翩起舞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7、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8、齐背成语。
三、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那晚的情景一直在我心中铭记。
(2)经过小华努力,使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3)我们有总共四十一个人。
(4)这是鲜艳的一面国旗。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6、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四、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荷花
2、(),多开心啊
3、下课了老师对我说()。
指名交流,师总结。
提醒一定不能忘记加上标点。
复习引号的用法。
养成好的习惯,句子填完后要再用心读一读。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荷花》
3、出示填空:
(1)海底的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有的像小鸟一样(),有的像小狗一样(),还有的像人在()……
(2)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螃蟹,()海鱼,()贝壳……
(3)一阵微风吹来,我就(),(),不光是我一朵,()。风过了,我停止舞蹈,()。蜻蜓飞过来,()。小鱼在脚下游过,()……
4、听答。
5、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同桌互批。
6、齐答。
六、阅读分析
1、齐背《荷花》第二三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说说“挨挨挤挤”、“饱胀”的意思。
3、说说刚开的、全开的、未开的花的姿态。
4、默写这些句子。
5、“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当作一大幅活的画说明了什么?指名说。
6、画家是谁?从中你可以看出什么?指名交流。
7、齐背。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小学三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
篇4: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复习教案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篇5: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复习教案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篇6: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
一、易写错的字
要领:(一)同桌互助找一找容易写错的字
(二)全班报告请示交换、并写在小报
(三)师重点听写以下字
酸、唇、瞻、、虑、衰、魂、誊、诞、崖、斩等字
二、形近字
要领(一)四人小组互助找出本册形近字
(二)小组互助出题写在小报上
(三)小组互换做题
(四)重点引导以下几组
瞻很眺瑰拂燥娇
檐恨跳魂佛噪骄
(五)门生在簿本上写一写
三、多音字
要领(一)分单位总结多音字、小组互助
(二)小组互助练说
(三)出示几实习写、弹、应、磨、划、龟、舍、
第二课时
一.听写易错的生字。同桌互批
二.、书一七九表(一中我会认的字
读音易错的字
要领(一)同桌互助读生字、相打分
(二)出示辩音题读一读
擎、玷、簸箕、舀、髓、犹豫、笤帚、忸怩、蔓、哞、翕、诫
(三)互助注音同桌互出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
为了方便教师更好地举行温习讲授,现将网络到的一些温习材料稍做整理与修正,上传到我的博客供同仁们参考。
对小学语文温习课讲授的几点思索 作为“温故而知新”的温习课是针对门生的认知纪律而计划的一种特定的讲授情势。它不但有牢固知识, 训练本领的功效,更有“温故”和“知新”的要求。这里的“知新”便是在原有底子上的.进步。
那么,语文温习课怎样举行才气到达“温故而知新”的目标呢?
要在温习时制止有效信息的反复教授、有效训练的简略反复,对症下药地对门生举行讲授和训练,就必需在温习课前接纳考试、考察、发问,或经过漫谈、个体相识等情势对门生举行摸底、观察,凭据反应来的信息 ,联合讲授纲要的要求,订定温习课讲授方案。
一位二年级教师在第三册课本讲授竣事后,联合本学期的讲授内容,举例了一份检测试卷,在批阅试卷时发明门生对按音序查字典的要领掌握得还不敷:对声母在字典中的地位是明白的,但对韵母的次序,或声韵母雷同、腔调差别的字怎样查检,都不大搞得明白。
相识到这个环境后,这位教师在温习课上边树模边先容详细的检字要领,有针对性地给门生提供一些有特点的字,让门生现场实习查检,于是全班同砚都掌握了音序检字的要领。
篇7: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
一、复习内容:
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并能用其组词。
二、复习重点:
1、形近字组词。
2、多音字组词。
三、复习难点:“贝”与“见”的区分,“门”与“们”的用法。
四、复习过程:
(一)出示一册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识字(一):九月十日三月八日六月一日五月四日三天二人水田大火
土山山山水水上上下下大大小小大小女人牛羊也有也会
篇8:小学语文第三册复习课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复习课教案
复习课 复习内容: 字、词、句、课文 复习目标: 能够积极、主动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认识生字,找出记忆生字的窍门,热爱学习。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知识。会认读生字、对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会用学过的生字组词、说话。加强听说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通过口语交际课,锻炼学生的表达力。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重视读的训练,扩大读书的量。读书的范围。拓展学生的视野。 复习重难点: 会认读生字、对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会用学过的生字组词、说话。加强听说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1课时 第二单元………………1课时 第三单元………………1课时 第四单元………………1课时 第五单元………………1课时 第六单元………………1课时 第七单元………………1课时 第八单元………………1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 复习第一单元的内容 学生复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复习回顾 1、齐读识字1, 复习生字 A、区别: 炉 芦 歌 哥 灯 盯 归 灵 B、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再读一读 ( )十月,我们来到江南( ),只见密密的( )丛中有一片片美丽的荷塘。( )西下,一叶叶( )向岸边驶俩,水面上回荡着欢快的( )。秋天到了,( )红了,水乡一片迷人的`景象。 2、齐读识字2,复习生字词语 A、区别:焰 烟的读音 衣字旁 视字旁 川 州 桥 骄 优 忧 龙 B、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国庆节晚上真美啊!五颜六色的焰火,把天空照得如同白天。礼炮轰鸣,无数彩色的火星从天而降,向天女散花一样。那颜色真是五彩缤纷,红彤彤、金灿灿、绿莹莹……焰火一个接一个,像一朵朵盛开的菊花,像一串串珍珠,像一眼眼喷泉…… 2、照样子写词语 绿莹莹 3、填上合适的词语 五( )菊花 一( )珍珠 九( )喷泉 三( )电影 3、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齐读识字3,复习生字词语,会正确背诵课文 注意:尖字的写法 歪、斜、尾各自的反义词 (1)加偏旁组字,并组词 户 ( )( ) 土 ( )( )采( )( ) 且( )( ) (2)填上合适的词 一( )椅子 一( )骏马 一( )鲜花 一( )炉灶 一( )大门 一( )铅笔 一( )画家 一( )船 4、齐读识字4 复习生字词,正确区分苗 苗 描 猫 瞄 喵 我家的小( )整天( )( )叫。 小宁在( )红本上( )“苗”这个字。 船上的( )两个爪,使用来停船的。 B、比较同音字或形近字 在 再 正( ) ( )见 ( )三 现( ) 完 玩 ( )具 ( )笑 ( )美 ( )成 彩 采 菜 ( )蓝 ( )集 ( )虹 色( ) 清 请 晴 情 睛 雨过天( )( )波 ( )坐 事( ) 三、复习《练习1》。 1、完全正确的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并能正确书写 2、读读背背 :注意:雁过留声的留 天朗气清的清 3、学会祝贺:快过新年了,给自己的亲人或者朋友送张贺卡,并写上你祝贺的话 四、听写本单元词语。 作业设计: 默写《汉语拼音字母表》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二单元内容 学生复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复习回顾 1、齐读第一课,复习生字词语,会用有的……有的……造句 区分:兔 晚 郊 骄 脚 逐 家 重点区分:望 忘 ( )怀 ( )记 不了 看( ) 希() 2、齐读第二课,复习生字词语,正确背诵全文。 奥运会在( )国( )举行。你知道奥运会的吉祥物是 千(言)万(语) 千( )万( ) 千 ( )万( ) 千 ( )万( ) 区别:刻 该 立() 应() 不( ) 时( )、( )字 深 申 身 伸 ( )井 ( )请 ( )手 ( )体 3、齐读第三课,复习生字词语,背诵默写《静夜思》 区别:净 静 洁( ) 干( ) 宁( )平( ) ( )悄悄 带 代 交( ) ( )领 ( )替( )课 时( )年( ) 注意多音字:背 教 乐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床前 ,疑是 霜。 望明月,低头 “这是唐代大诗人 的一首诗,诗的题目是《 》 (2)远离家乡的亲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说的是:“, 这句诗的意思 (3)《静夜思》写的是 时候的夜晚,诗人思念 的心情。你还知道李白的其他古诗吗? 5、齐读第四课,复习生字词,正确流利的背诵全文, 注意嘴、野的写法、曲是个多音字 加偏旁再组词 不( ) 采( ) 欠( ) 马( ) ( ) ( ) ( ) ( ) 三、复习《练习2》。 1、逐题复习。 2、重点指导复习第一题。 四、听写本单元词语。 作业设计: 听写本单元词语。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三单元内容 学生复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复习回顾。 1、齐读第五课,复习生字词语,正确流利的背诵全文。重点指导绿的书写 区分: 领 邻 ( )国 ( )先 ( )巾 ( )导 ( )居 知道难是多音字,能换偏旁口头组词 照样子写词语:喜滋滋 开开心心 2、齐读第六课,复习生字词语,正确流利的背诵课文,知道浓、快的反义词 加偏旁组词 申 半 农 完 余 大 ( ) ( ) ( ) ( ) ( ) ( ) 3、齐读第七课,复习生字词语,说说易、反的反义词 比一比再组词: 百 白 郊 较 容 究 多音字组词:发 要 三、复习《练习3》。 1、重点指导复习第一题,会掌握正确的音序查字法 2、多音字组词 méi wèi dao xue 没 为 倒 血 mo wéi dao xie 四、填一填,读一读 一匹( ) 一只( ) 一支( ) 一群( ) 一斤( ) 一头( ) 五、填空 ( )的彩霞 勤( )( )拙 ( )的露珠 奋起( )( ) ( )的空气 笨( )( )飞 学生在练习纸上做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六、按原文填空 曾是( )( )( )( )( )( )的黄鹂,曾是( )( )( )( )盛开的( )( )。 ( )一( )蝴蝶,能编织( )( )的( )( ),含一( )( )( ),能( )( )( )( )( )( )( )。 挖一篮( )( ),撑圆了小猪的( )( )。逮一串( )( ),( )( )了馋( )的( )咪。 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读课文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复习内容: 复习第四单元 学生学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复习回顾。 1、齐读第八课,复习生字词语,复习课文主要内容,用已经练习说话。 掌握两个多音字:只 还 小鹰学飞,让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换偏旁组词: 促 摇 顶 吧 跟 2、齐读第九课,复习生字词语,注意展、善的书写,知道吸、失的反义词 比一比组词:喝 渴 级 极 吸 界 阶 失 夫 年( ) 北( ) ()小 一( )台阶 3、齐读第十课,复习生字词语,注意经的书写,掌握两个多音字:脏 倒 4、齐读第十课,复习生字词语,注意经的书写,掌握两个多音字:脏 倒 《狼和小羊》让你想到了什么?引读练习中的读读背背 了解 温暖、肮脏的反义词 5、齐读第十一课,复习生字词语,注意转的笔顺,掌握多音字:差 根据课文内容填上合适的反义词: (1)乌鸦的羽毛很 ,可狐狸却说乌鸦的羽毛真 ;乌鸦的歌声真 ,可狐狸却说乌鸦的歌声很 。狐狸可真 ,为了得到乌鸦嘴里的肉,就对乌鸦说 话。 这个故事,又让你想到了什么?引读练习中的《读读背背》 二、复习《练习4》。 1、逐题复习。 2、重点指导复习学用字词句 三、听写本单元词语 四、仿照例子造句 行人们走来,有的送给他面包,有的送给他衣服。 ,有的 ,有的 学生在练习纸上做,集体交流 五、默写古诗 《登鹳雀楼》《青松》 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读课文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复习内容: 复习第五单元 学生复习过程: 一、朗读词串,复习回顾。 1、齐读识字五,复习生字词语 注意翠 滑的书写 练习:按要求填空:翠是( )结构,音节是( ) 绳的音序是( ),音节是( ),可以组词为( ) 滑共( )笔,第十笔是( ),音序是( ) 加偏旁组词:昔__( ) 包___( )篇9:小学语文四年级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感悟黄河的险恶,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景象,感受驾驭羊皮筏子的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学会网上查看资料。
2、情感和态度目标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只要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准备:
关于黄河、艄公、羊皮筏子的图片、文字资料及黄河、艄公驾驶着筏子漂流在黄河上的视频
设计理念:
1、力求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网络阅读教学,计算机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工具,走向了人机对话的形式。课堂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上网查看有关资料,感受黄河,认识筏子,认识艄公,使学生从网络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学生走进了网络,网络与学生的心灵在课堂上呼应起来,使得课堂网络变成学生的精神家园。
2、力求体现“球形教学特色”。本文的“球心”是体会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所以在教学中我大胆取舍文本,紧紧扣住文中的中心句,通过情境展示、拓展阅读、自悟讨论、情感朗读等方法,使学生从黄河的磅礴气势,羊皮筏子的小而轻,乘客的谈笑风生等方面来理解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镇静的风采。
教学过程:
一、多管齐下,感受黄河的壮美
首先让学生在初学课文的基础上,讲出自己心中黄河的印象。(板书黄河)
接着引导学生点击黄河的视频,一边欣赏,一边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词句赞美眼前的黄河
紧接着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作者心中的黄河,指导学生读出黄河的气势,读出黄河的壮观
(简评:这一个环节设计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很自然地由文本走进网络,再由网络走进文本,达到文本和网络的有机结合,同时学生也被充实而又充满情趣的学习活动深深吸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赏读结合,体验筏子的惊险
这个环节分三步进行
1、认识筏子。引导学生点击筏子的图片,一边看筏子,一边说筏子,从而认识水上这一交通工具。
2、文字感受筏子。学习2—5小节,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作者看到筏子后感受的句子,体会作者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这其中抓住重点句“”和一个小小的“啊”字进行品读,感受作者的那份担心、惊讶,体会筏子在黄河上的那份惊险。
3、欣赏筏子。让学生欣赏艄公驾着筏子漂流在黄河上的视频,亲眼目睹筏子在黄河上的惊险。
(这一个环节由直观图片到抽象的文字,再到直观的影像让学生对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的那份惊险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下文感悟人物品质做了反衬与铺垫。))
三、自读自悟,内化艄公的形象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
首先要求学生描述自己心中艄公的样子,之后出示图片再认识艄公,原来梢公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饱经风霜的老人呀,这样一位普通的艄公又怎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的呢?板书:主人
自然的引导学生找出并出示文中最为关键的中心句:“”
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一句话,深入到文本,自读自悟,互论互品,用自己的话谈谈梢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分别表现在哪里?读相关的句子,适当地点拨、评价,让学生读中有思,有感,有悟,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再一次走进艄公,深入艄公的内心世界,去发现艄公能战胜黄河的其它原因。
(评价这个环节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来感悟人物品质,与文本对话,把握了文章的主要意图,同时,以“先收后放”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潜心会文,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在交流中将自己的认识不断完善。)
四、延伸拓展,升华艄公的精神
1、学生从外到内认识了艄公,认识了这样一位看似普通却不普通的人物,内心定有千言万语,指导学生点击梢公的视频,让学生再一次面对滚滚的黄河,面对滚滚黄河上的艄公,让学生尽情吐露自己
的心声,表达出想要对艄公说的话。
2、再通过教者的总结加以升华:黄河是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哺育了中华民族,养育了无数个像梢公一样的中华儿女,生活在黄河边的儿女们,在黄河母亲的孕育下,变得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终于成了这黄河的主人。
3、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其他的挑战生活的主人,要求学生上网收集有关他们的资料。
(这一个环节让学生再一次走进网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心中所想,激发了他们表现的欲望。课后要求学生上网查阅资料,也培养了他们课后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让他们感受到网络世界的无穷奥秘。)
篇10:小学语文四年级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了解曼德拉在监狱中的生活,感悟其为争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朗读感悟曼德拉为争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媒体:
投影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分段。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我的菜园。
2、释题。
“我”即“曼德拉”(1893—1981),是南非人民民主运动的杰出领袖,是南非历第一位黑人总统,1993年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曼德拉的人生经历中,曾经有过27年的监狱岁月。
菜园:种蔬菜的园子
3、激发兴趣:对于我们许多同学来说,菜园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地方。在城市的郊区和农村,许多人家都有种菜的土地,那就是他们的菜园。
简单的说,菜园就是种蔬菜的地方。即使是自小生活在城市的同学也知道,每天从菜场买回来的蔬菜,都是从菜园运过来的。种菜的人一般都是最普通、最平常的人,他们种菜,是为了生活;菜园,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一块土地。曼德拉并非寻常之人,为什么他也有自己的菜园,还要亲自种菜呢?我们读了课文,就能了解其中所包含的不寻常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二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3)三读课文,划分段落。
课前布置预习查字(词)典:情有独钟苦役呵护戏谑慰藉
2、检查自读效果。
(1)认读下列词语:苦役垃圾呵护争取允许情有独钟监狱辣椒慰藉(jiè)收获宽敞意义放弃拒绝戏谑(xuè)纠正生字读音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结合课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见上述预习内容)
3、认真朗读全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默读课文,练习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曼德拉终于获准在监狱的院落里开辟一方菜园。
第二段(第4——8自然段)曼德拉开辟菜园的过程和对耕种的情有独钟。
第三段(第9自然段)曼德拉在耕作菜园中悟出的深刻道理。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说说容易写错的字狱:说出间架结构及笔顺。
2、学生描红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词语(见练习册)。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了解曼德拉在监狱中的生活,感悟其为争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朗读感悟曼德拉为争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精读感悟
(一)第一至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部分
2、曼德拉在获准开垦菜园之前处境怎样?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当时是一名囚徒,从结束苦役后只能在“监狱内的院落里做一些事情”中看出来。他的处境也非常苦,度日如年,从“艰难”一词可以体会出来。)
3、为了给自己监狱中的生活找些慰藉,曼德拉又是怎样做的呢?
4、为了给“每天的生活寻找”更多的“慰藉”,曼德拉多年来一直坚持“要求允许”他“在狱中的院落里开辟一方菜园”,“最终,做出了让步”。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曼德拉是怎样的一个人?(极为坚强的人)
5、齐读
(二)第4至第8自然段
1、默读思考:曼德拉是怎样开垦菜园、选种蔬菜的?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他对菜园情有独钟?
2、交流要点
(1)菜园所在地“土壤干燥,乱石丛生”,为了“给作物腾出生长的空间”,他“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曼德拉选种的蔬菜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恶劣的环境里也能生长的西红柿、辣椒、洋葱。
(2)从以下描述可以看出曼德拉对耕种菜园情有独钟。
①“早在福特哈尔上大学时,我就在一位教授的菜园里种过菜。”
②“辛苦的脑力劳动之后,我就到菜园里去,沉浸在与土地的`亲密接触之中,自得其乐。”
③在监狱大院的“不停挖掘”,使得“一些朋友戏谑我生来就是一个矿工。”
(这表明:开辟菜园的工作是异常艰辛的,犹如开矿一样。曼德拉开辟菜园是异常投入的。)
④“我开始订阅有关种菜的书籍,学习各种耕作的技术,了解各类化肥的使用方法。”
⑤“播下种子,观察生长,悉心照料,然后收获。成为这一方天地主人的感觉让我体会到一丝自由的滋味。”
(3)指导朗读
3、第9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深化)
(3)曼德拉认为对一个领导人来说,应该从耕种菜园这件事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你能具体说说这是个怎样的道理吗?
(4)齐读
三、合作探究课题
(1)曼德拉的菜园有些什么特点?
(2)曼德拉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坚持要求允许他在狱中的院落里种这个菜园?
(3)从一个的角度看,曼德拉在耕种菜园的过程中悟出了怎样深刻的道理?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先要有播种、观察、耕耘,然后才会有收获。忠于职守,尽心尽责。领导要悉心呵护人民群众,群力击退敌人,全力挽救能够争取的一切,全力清除影响成功的一切障碍。)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课文。
2、完成本课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默写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1、默读课文,说一说曼德拉为菜园做了些什么?他从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2、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坚忍不拔乐观向上)
三、作业
每课练。
篇11:小学语文四年级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在了解艄公的高超技术的同时,更能感受到艄公高尚的人格品质。
3、在朗读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
教学重点:
1、感悟黄河的险和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的惊心动魄。
2、理解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体会艄公的勇敢与机智。
教学难点:
透过语言文字,使学生领会到: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汹涌的黄河以及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多音字“系”,让同学们区分这个字的读音。
师: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都能正确区分开来。
2、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黄河的主人?齐读课题。
二、精读感悟
1、黄河的主人是谁呢?(板书:艄公,注意正音)
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呢?请同学们迅速找出这篇课文的中心句。
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齐读)
2、抓住“惊涛骇浪”这个词,什么是惊涛骇浪呢?我们可以看到涛和浪是一对近义词,惊和骇又是什么意思,我们一个一个来翻译,连起来我们就能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了。通过这个词,你看到了怎样的黄河?板书:黄河气势大
出示: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出示一系列黄河的图片,让同学们从图片中感受黄河的气势。这就是惊涛骇浪,令人胆战心惊,面对这样的黄河,又有谁不害怕、胆怯、畏惧……但是,就有这样一群人不怕,他们就是——黄河上的艄公
再次出示课件:“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齐读)
3、刚刚我们通过逐字解释理解了“惊涛骇浪的意思,那么“如履平地”又是什么意思呢?有些不太熟悉的生字我们可以借助字典来解决。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去查了字典,这里的“履”原来是什么意思?(生:鞋子。)那么“如履平地”的意思呢?(生:穿着鞋子在平地上走。)艄公的鞋子是什么?(生:羊皮筏子。)
下面请同学们呢去2—5自然段找一找描写羊皮筏子的句子。
出示
“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你体会到什么?板书:羊皮筏子小、轻。
从那儿看出的?(“小”“轻”“好象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指名读后指导朗读
“远远望去”要读得慢些,让人感觉真的很远。
“那么小,那么轻”读出很小、很轻。
“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要惊险。
(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4、羊皮筏子实在是又小又危险了,但它作为艄公在黄河上行走的“鞋子”还要载人,那会是怎样的情况呢,让我们跟随作者的镜头去看一看吧
出示: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齐读,注意里面的感叹号哦)
看到这么小,这么轻的羊皮筏子上还有人,你心里有什么感受?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这句话:“啊,那上面还有人哩!”
师引读:“不只一个,还有一个……(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数着皮筏上越来越多的人,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越来越紧张、害怕、惊讶、激动。)我们平时心里感到害怕、紧张、惊讶、激动,数数速度会越数——越快,音量会越数——越响,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5、羊皮筏子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看看作者的特写镜头是怎么描写的呢?
出示:“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这羊皮筏子上面不仅有六个人,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更加危险)
6、过渡:原来,艄公穿的是这样的鞋啊,这就是艄公脚下的羊皮筏子。出示图介绍: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是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客货两用。就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没有护拦,没有扶手,同学们,让你坐这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你敢不敢?(不敢)连作者看了都“提心吊胆”,那么乘客们是怎么表现的呢?
出示: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1)乘客们什么表现?(谈笑风生)板书:乘客谈笑风生
“谈笑风生”是什么意思?
(2)读读这句话,哪些词句表现了乘客们谈笑风生?
“指指点点”——联系实际在指指点点些什么?
“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请同学们联系坐公共汽车的感受谈谈。
7、如果由李老师来撑羊皮筏子,你们敢不敢坐?(不敢!因为老师没有艄公的本领,那他有怎样的本领呢?)
出示:“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自由读读这两句,你体会出艄公是个怎样的人?(胆大勇敢技术高负责任认真、细心经验丰富智慧)
板书:勇敢智慧
这段话中的“小心”和“大胆”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浪小时就是大胆地破浪前进,浪大时就要小心翼翼地观察水势)
出示:“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同学们,艄公面对的是什么?——险恶的风浪。
身负的是什么?——乘客的安全。
而他站在羊皮筏子上凭的是什么来渡黄河?——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由此,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艄公?(技术高超、镇静、机敏……)
板书:镇静机敏
8、因此,这样的人,才能配成为黄河上的主人。齐读再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三、扩展延伸
作者用“黄河的主人”做题目,先写(黄河),又写(羊皮筏子),再写(乘客),写乘客时简简单单地介绍了艄公,为什么这么写?
总结:这是一种对比衬托的写法,小小的羊皮筏子能在滚滚的黄河中鼓浪前进,乘客还能如此的谈笑风生,无不反映出艄公的机智勇敢。
四、小结
1、面对这位艄公,你想对他说什么?
2、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孕育了中华儿女,更锻炼了中华儿女坚韧不拔的意志,艄公只是千万个中华儿女的一个缩影,就让我们将艄公的精神装在心中,带出课堂,带入我们的学习生活!
板书设计:
勇敢智慧镇静
17、黄河的主人艄公机敏
对比、衬托
黄河羊皮筏子乘客
气势大小、轻从容
篇12: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逍遥”、“懊丧”、“摇曳”等词语的含义。
2、抓住要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请假造成了哪些后果,明白太阳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
过程与方法:
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
2、抓住要点,理解课文,明白太阳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鼓励学生不断探寻科学的奥秘。
教学重点、难点:
能抓住要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励学生勇于探寻科学的奥秘。
教学准备:
1、课前指导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查阅太阳与人类生活的种.种关系。
2、创设情景,提示重点语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调动学习热情
一年365天,每天我们都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可有一次,太阳请假了,想知道为什么吗?让我们赶紧去瞧瞧。(板书课题)齐声读课题。
(二)自读──发现与探究
1、自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通过初读课文,你们了解到太阳请假的原因吗?太阳请假后又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呢?
4、全班交流。
(三)学习课文1---4自然段
1、默读课文1—4节,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太阳请假?
2、全班交流
3、指导感情朗读
感伤——规劝——发怒
(四)学习课文5---20节
1、默读,思考:太阳请假带来了哪些后果?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1)白天同黑夜一样黑暗
(2)瀑布干涸
(3)风车无法运转
(4)气候变冷:轮船无法出海装运粮食和其他日用品;
森林中的动物被冻死;
人们无法耕种
4、除了书中所提及的这些,你能设想一下,太阳请假后还会带来哪些后果?
(五)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课文21—23节
1、自由读文,看看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
2、反馈交流
(1)人们的处境不好了
(2)人们要复工了
(3)人们请求太阳出山,人们大声赞美太阳。
(4)太阳出来了,人们欢呼雀跃。
找出相关句子指导朗读,结合插图,升华情感,使学生深深懂得没有太阳人类的生活将是一团糟。
3、指名读文,相机评议。
(三)总结全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