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

时间:2024-11-04 03:40:34 作者:hebihong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hebiho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

2、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第一课,讨论回答问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定,给中国带来什么后果?(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列强是否满足已经得到的利益?(不满足)

小结、过渡:《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并没有满足贪婪的欲望,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扩大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由于这场战争是上一次战争的继续,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火烧圆明园:

教师介绍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和精美,组织学生看、说、议。

学生阅读6-7页的本目课文、插图、资料和第10页“自由阅读卡”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

1、看过电影《火烧圆明园》的同学请举手。谁能结合课文内容揭发列强的罪行?(掠夺珍宝,焚烧罪证)

2、哪那两位同学愿意扮演当年的英国兵和法国兵?(背景是火烧圆明园后,他们在伦敦重逢的某一天)请他们通过对话,表示一种忏悔的心情。

(二)、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学生阅读7-8页的本目课文和表格、地图,随堂练习:

1、学生先根据第8页表格,在4人小组内“动脑筋”:沙俄通过哪些不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哪些领土?(说出大致位置和面积)

2、学生完成课本第10页“练一练”。(答案应选C)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学生阅读第9页本目课文和“插图”以及“说明文字”,思考回答:

太平军的斗争,说明中国人民怎样对待国内的腐败政府和外国的侵略势力?(“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要想改变落后挨打的命运,就必须推翻国内的腐败政府,坚决抗击外来的野蛮侵略。)

课后小结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是何时?主凶是哪国?帮凶是哪国?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割占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共割占多少领土?

课后习题

一、填空题:

1.1860年10月,_______闯进北京西郊_______,大肆抢劫、破坏,最后放火烧毁了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四年里,俄国乘机在中国东北、华北地区侵占________平方公里。英国则通过《_______》,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3.1860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皇帝让恭亲王、担任议和大臣,自己逃往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是( )

A.1854年 B.1856年 C.1860年 D.1858年

2.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爱浑条约》

C.《天津条约》 D.《黄埔条约》

3.“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条约是(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爱珲条约》 D.《黄埔条约》

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在位的皇帝是( )

A.咸丰皇帝 B.同治皇帝 C.道光皇帝 D.光绪皇帝

三、双项选择题:

1.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 )

A.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清政府不准英国输人鸦片

C.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权益 D.中国人民开始禁烟运动

2.1854年,英、法、美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的内容是(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鸦片贸易合法化

C.增加沿海通商口岸 D.允许外国人在内地自由贸易

3.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分别是( )

A.马神甫事件 B.亚罗号事件 C.保护侨民 D.马嘉理事件

篇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农民起义军的反抗斗争等史实。

2、记住:圆明园被烧毁,主权进一步丧失,领土被大量割占的耻辱。

二、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1、综合理解探索分析。

2、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听、看、议,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理解列强肆无忌惮侵略我国的根源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将清政府作为自己斗争首要目标的原因。

3、识图填图:

沙俄割占我国领土及其条约名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爱国情感:

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是息息相关的,要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2、思想意识:

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篇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学习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2、  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重难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自学指导】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一、           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战争的起止时间及发动国各是什么?二、           列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火烧圆明园的是谁?阅读课文了解火烧圆明园的情景,完成同步训练p6-7页材料题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一、           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领土表(要求默写)不平等条约名称割占领土范围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堪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条约》及五个勘界议定书最终割占了我国领土的总面积是多少?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一、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原因、时间、地点、领导人及都城,斗争的目标是谁?二、洋枪队何时建立,由谁统领?三、太平军与洋枪队在青浦的战斗由谁指挥?太平军在哪里的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精讲透析【思维拓展】1、英法发动的这次战争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2、归纳概括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罪行【当堂训练】完成同步训练。【学习心得】

篇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优秀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 李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第一目 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发动国家, 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分组讨论探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对比分析的能力。 ①通过分析认识到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②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目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圆明园被烧毁,主权进一步丧失,领土被大量割占的耻辱 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听、看、议,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理解列强肆无忌惮侵略我国的根源 第三目 农民起义军的反抗斗争等史实 学生讨论为什么太平军的斗争目标首指清政府,并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学习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列强侵略罪行。

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述法

直观教学法

分组讨论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板书设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列强罪行:火烧圆明园(英法) 割占领土(俄国最多)

引发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首先回顾浏览圆明园图片,认识到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犯下了更为血腥、野蛮的滔天罪行,在用一幅地图让学生从直观感受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侵略形势。

播放如下课件加以配合: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中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烧杀抢掠、屠杀北京和平居民的片段、圆明园被烧毁、掠夺后的废墟图片及有关圆明园的介绍资料。从不同角度让学生感受列强在中国所犯的滔天罪行,认识侵略者的凶残本质。进行生动的爱国教育。以模拟法庭审判英法美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罪行的方式来学习本课内容。可以锻炼其合作意识。

结合地图《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行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首先演示沙俄先后占领地区,让割占地区一块块一次消失。补充袁世凯统治时期外蒙古独立。就这样中国的轮廓从“桑叶”变成“雄鸡”,比较一下, 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放太平天国的录像,掌握太平天国基本事实借助课件示意图分析西方列强、清政府、太平天国的关系,解决本课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火烧圆明园》、《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被烧前后的影像资料以及相关图片。将书上的有关图片、表格、地图等教学资源制作成课件。

学生准备对英法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对中国所犯罪行的控诉状、以及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妥协投降的控诉状。教师对模拟法庭的相关审判程序对学生加以指导。

篇5:初中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2.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动斗争的首要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反抗侵略和压迫永远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强大力量。

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及列强侵华罪行。

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教法:总体采取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引导并指导学生自学,进行互动探究,辅以多媒体展示法,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资料。

学法:

1.通过多种途径查询相关资料、图片,并制作学习卡片。

2.根据教师的指导自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整体学习目标(约3分钟)

师:《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是否满足既得的利益呢?学生发言。

师:列强并没有满足贪婪的欲望,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五千年文明古国再次惨遭帝国主义列强铁蹄的蹂躏,四万万中国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列强侵华罪行昭然若揭。

(教师出示课题: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展示整体“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包括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了解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2、分析列强对华扩大侵略的根本原因,进而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之间的关系,归纳清政府的腐朽、xxx的本质面目,揭示列强贪婪残暴的本质,提高搜集和分析资料、列表归纳、读图识表等学习能力

3、树立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火烧圆明园”和“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约15分钟)

展示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先结合图片、表格、地图认真自读课本第一目“火烧圆明园”和第二目“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大字部分细度,小字部分快读,再快速阅读相关资料(师生课前搜集的圆明园简介及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7分钟后,比比哪一小组谁最快能正确回答下列思考题:

1、基础知识点(独立完成):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

(2)侵略国(含主凶、帮凶)以及他们各自的罪行。

2、分析提高(独立完成或讨论交流):

(1)圆明园为何被西方誉为“万园之园”?看到今天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你有什么感想?

(2)《瑷珲条约》签订后,恩格斯曾指出:俄国“从中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因此“沙俄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沙俄侵吞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相当于中国强盛时期领土的1/9。看书并结合图表,思考:这些领土的范围分别是哪里?是何时通过哪些条约割去的?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英法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我国大片领土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请结合第一次鸦片战争,从发动目的、战争性质、侵略力量、侵略时间、侵略区域、对中国的影响几个方面列表比较两次鸦片战争(注意:不只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4)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那么,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教师及时表扬自学认真的学生,调查学生自学中的困难、问题,整理归类,个别问题随时个别解决,典型问题在后教中再重点讲评。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明确(即“后教”)(辅以多媒体课件)

以学生回答评判更正为主,疑难问题教师适当点拨引导补充更正归纳,引入4人小组讨论加分竞争机制。

(三)教学“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约10分钟)

展示自学指导二:

自读书第三目“太平军抗击洋枪队”,5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

1、基础知识点: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最著名的历史史实是什么?农民政权主要领袖是谁?起义的时间、地点分别是什么?定都在哪里?主要战役、著名将领有哪些?农民起义军是怎样抗击中外xxx势力的?

2、分析提高:农民起义军打击的目标是什么?首指目标是什么?.结果怎么样?为何是这种结果?怎样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可从领导阶级、性质、目标、影响、精神、结果、局限性等方面入手)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明确(即“后教”)(辅以多媒体课件)

(四)当堂训练(约13分钟)

1、课堂小结后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学生自背、互背。(3分钟)

教师指导记忆方法:

如:识记沙俄侵占的我国领土范围,岭(外兴安岭)南江(黑龙江)北;江(乌苏里江)东一岛(库页岛);湖(巴尔喀什湖)东南。

又如:时间、国名、人名、事件列表记忆法:

篇6: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土地被强暴割占,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本课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听、看、议),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指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不彻底消除腐朽的根源,今天赶走“法兰西”“英吉利”,明天还有新的“法兰西”“英吉利”接踵而至)。

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是一个重点,对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只须掌握其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及发动战争的国家即可,但教师应抓住课文的标题,讲述这次战争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它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关系,使课文内容上下衔接。

“列强侵华罪行”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也是本课大量篇幅所叙述的内容,为使学生化繁为简,轻松掌握这一段史实,可把其罪行归纳为八个字“洗劫空前”(英、法)、“割地最多”(俄)。

本课的难点可以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上,这里应讲清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农民起义军的斗争目标首指清政府,即推翻清朝的统治(清政府的腐朽,是国难当头的罪魁祸首);一是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讲述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二、教法建议

复习提问: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列强是否满足既得的利益?

导入  新课

1.正文的授课思路可采用一条线索三大板块的结构方式:

①一条线索:即课文的标题“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罪行”

②三大板块:由全课板书设计 构成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罪行

1.英法──火烧圆明园

2.沙俄──割占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引发的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2.具体的授课方式

①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本课极为简略,但为什么把它单列一个板块,一是整体线索的思路结构分明,顺理成章。二是因为不讲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学生就无法理解这次侵略战争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而不是类似“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虽然这是后话),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肯定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联系。所以这一部分,教师可以从课目引入,即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由于《南京条约》的签订,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许多权利,但他们贪婪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无理提出“修约” 的要求,遭拒绝后,在此发动侵略战争,以此逼迫清政府就范。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在第二板块“列强罪行” 中,可做如下处理:

a.讲“火烧圆明园”,可采用说看议的形式进行。说,即教师的解说: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其被西方称为“万园之园”,可谓当之无愧(详细内容见资料)。让圆明园这精湛艺术的宝库在学生脑子里占据先人为主的位置。看,即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让学生产生对圆明园的直观印象。通过视觉,目睹侵略者的野蛮、贪婪与罪恶。通过听、看活动加深对侵略者罪行的痛恨。议,即让学生发表议论,谈谈感想,引导学生痛责思恨、激发爱国情绪。

b.对沙俄割地行径,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

一、野心──由来已久

二、手段──趁火打劫(武力相逼,调停为诱,一纸定夺、强割强占)、步步蚕食

教学手段可利用一图一表,先“以表带图”(看表识图),后“以图代表”(采用地理方位的识记法)。

③第三板块,可采用连环提问法: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联系“第一次鸦片战争” 的内容: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人民做出什么反应?(引出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农民政权抗击的目标是什么?结果怎么样?最后教师可把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间、侵略者、主要内容及结果做个小结,这样层层归纳,步步巩固,使学生了解,由于二次鸦片战争主权再丧失、领土被强占,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此外巩固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对掌握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五大侵华战争知识的完整性做好铺垫。

三、学法指导

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看看有哪位同学从电影、电视或者课外书籍中,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如果能由学生来述说最好,否则就由教师介绍,学生通过听,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怎么发生的。

第二部分中,学生的主要活动是看和议。学生的议,可以有两个主题:“痛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谴责沙俄野蛮割土占地”。让学生通过“说”,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且加深对这段史实的印象。

第三部分,教师可以将问题打在屏幕上,让学生思考,而后四个小组的学生分别上台书写答案,每人写一题,一个接一个上来写,看谁写的既快又准确,教师最后评分。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根据《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比一比,看谁叙述的更清楚、准确、全面。

这个题目课结合到“谴责沙俄割土占地” 中进行。学生可示图解说(《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练一练

A

活动与探究

谈观感

观看《火烧圆明园》的电影,把印象最深的一幕叙述出来,并谈谈感想,彼此进行交流。

结合“痛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进行,教师可把在学生叙述过程中不重复的内容写在黑板上,等学生讲完,黑板上就留下列强罄竹难书的罪恶写照,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讲完后归纳成简单语句,提高学生归纳能力。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初中生鸦片战争的教案

鸦片战争说课稿

鸦片战争观后感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鸦片战争高中历史知识点

第二次读后感

第二次 作文

第二次比赛

鸦片战争观后感250字作文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