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moonwolf”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小学语文陈毅探母教案,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小学语文陈毅探母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陈毅探母》的语文教案
《陈毅探母》的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技能目标:
(1)会读会写9个生字,只认不写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会用“一边……一边……”说一句完整的话。
(2)激趣引思,促进学生个性化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阅读快乐,形成阅读欲望。
(2)品读悟情,感受并践行敬母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读会写9个生字,只认不写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边……一边……”说一句完整的话。
(2)品读悟情,感受并践行敬母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个威风凛凛的将军是谁吗?
(出示词语:陈毅,读准字音)
2、陈毅爷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过上海市市长、中共xx副主席等职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陈毅爷爷的一个小故事《陈毅探母》。(读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题目中的“探”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自己小生的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讨论。(出示词卡:探望)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通顺了,遇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自渎情况:
母元故乡少今应该
母亲元帅赶故乡看望细心询问病情
洗衣服谈家常从小到大今天应该
三、品读析句,精读感悟,领会课文情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陈毅爷爷要回家探望母亲,课文第一自然段就写到了。(出示)指名读。
2、这一段虽然短,生字新词却很多。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老师的.嗓子也痒了,让我先来读一读这一个自然段好吗?(师读,故意漏掉“赶”字)
4、学生质疑。为什么“赶”这个字不能少?读读,体会一下。
5、讨论后小结:不是一般的“回去”,而是“赶回故乡”。陈毅爷爷知道自己母亲病了,心里多么着急呀!他希望自己能尽早到达故乡,看到母亲,了解母亲的病情。(指导用着急的语气读好词语:赶回故乡。)
6、齐读第一自然段。
7、陈毅是国家领导人,平时工作非常忙,也非常累。但当他知道母亲身患重病时,马上不顾自己劳累,赶回故乡去探望,这一份孝心多令人感动呀!而他们母子间那浓浓的亲情,我们到下一堂课再来进一步体会。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陈毅好不容易赶到家,进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2、文中哪些词语表现出陈毅对母亲病情深深的关切?(“一……就”、“拉着……”、“细心的询问”)
课件出示句子:
3、句式训练:“一……就”,表现了陈毅很着急,你平时急着干某事的时候就可以用上这个词,谁来用这个词说个句子?
4、询问完母亲的病情后,他又干了什么事?齐读第二句话。(洗衣服,谈家常)
这两件事是做完了一件,再做另一件的吗?(不,同时做的)
师:对了,两减事可以同时进行,我们就用了“一边……一边……”把它们连起来。下面请同学们想想,在我们平时的活动中,哪些事可以同时进行?
5、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谁会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三)、学习最后一段
1、陈毅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体现了他的孝心。母亲可感动了,听听他们之间在说什么?谁来读一读?(分角色)
评:你认为这个同学扮演的这个母亲(陈毅)象不象?为什么?从母亲(陈毅)的形象,语气及心情来引导读出角色说的话。抓重点词:
也……还……快别这么说不知道多少次应该的
(四)联系生活,个性解读,升华课文情感
1、自主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生活实际,再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小组内相互交流。
教师小结,同学们,陈毅爷爷不仅是一位优秀的领导人,还是一个懂得尊敬孝顺长辈的人。我们呢,我们是否在生活中也孝顺我们的父母呢?今天,就请同学们在课后把课文读给自己的家长听,并且帮自己的家长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篇2: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陈毅探母》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浓浓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并会写。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陈毅探母
2、指名借助拼音拼读课题,用课文中的词语讲“探母”的意思。
3、简介:陈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等职务。
4、过度:陈毅,是一位元帅,国内外知名的革命家、军事家、外加家。他对带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
1、轻轻读课文,读后仔细看书上的插图,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是图上内容的,把他们画出来读读。
(1)写第一幅图的句子是: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的床前,拉着她的手,仔细地询问病情。
学生发言后,指名朗读。
(2)写第二幅图的句子是:他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指名朗读。
2、再次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自由拼读,并想一想他们的意思。
(1)揭示生字词。
母亲元帅故乡多少今天应该陈毅探母询问一盆五十岁替
(2)指名拼读生字词。正音。重点指出前鼻音的字:元今盆陈探
后鼻音:乡应
(3)有哪些生字词的意思已经懂了?同做交流。
(4)默读课文,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三、讲读课文
1、出示练习题,要求口头填空。
(1)第一自然段写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后,( )。
(2)第二自然段写陈毅( )询问母亲的病情,替母亲( )。
(3)第三自然段写陈毅说,替母亲洗衣服是( )的。
自由读课文,试填试答,同座互相交流。当众填空。
师生评议。
2、师:陈毅元帅是很孝顺的,请画出课文中写陈毅元帅孝顺母亲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要画他们。
指名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3、继续自由读课文,读后口头填空。
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了,立即( )。一进家门,就( ),还替母( ),他是一位( )。
(板书:孝顺)
四、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赶回
细心询问
18、陈毅探母 孝顺
洗衣
应该
18《陈毅探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浓浓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并会写。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故乡 母亲 多少 应该 今天
2、小黑板揭示,口头填空:
(1)( )进家门,陈毅( )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 )地( )。
(2)陈毅元帅( )多岁了,还替母亲( )。
3、写出意思相反的词:多( ) 小( )
4、指名读课文。
5、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二、写字指导
1、记忆字形。
揭示本课生字,自主学习,看谁能够想到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结合学生发言,归纳记忆字形的方法。
(1)猜字谜:少
(2)部件法:元 故 乡 今
(3)换一换:该
(4)减一减:母
2、指导写字。
(1)自主学习,看看写这些字的注意点是什么?
(2)学生发表意见后,提醒:
“元、少、今、母、乡”都是独体字。
“应”是半包围结构。
3、学生描红。
三、布置作业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单人旁( )
言字旁( )
人字头( )
2、抄写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板书:
赶回
细心询问
18、陈毅探母 孝顺
洗衣
应该
五、教后感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陈毅探母》教案]
篇3:小学一年级语文《陈毅探母》教学反思
在上《陈毅探母》一文前,我一点底也没有,因为这类讲名人的文章我总上不好,怎么办呢?忽然想起:前天晚上在《关心下一代周报》上读到一篇关于写陈毅的文章,何不拿来讲给学生们听呢。于是,在课文导入时,我先讲了一个关于陈毅在做市长时的故事:一天,陈毅与警卫员在外面办完事,错过了机关食堂吃饭时间,于是,就对警卫员说:我们在外面吃饭吧!二人来到一家饭店,一落座,服务员就上来招呼。小朋友猜陈毅他们吃什么了?(一番猜测后),我继续讲,陈毅说:要两碗阳春面,多加辣椒。(学生一片诧异)于是,服务员一声吆喝:好了,两碗“一十”阳春面,不一会儿,两碗热气腾腾地、满满地阳春面端上来了。不一会儿,店里来了两位老汉,也来吃阳春面,只听见服务员又一生吆喝:两碗“十一”阳春面,不一会儿,端上来两碗清汤面,没几根面条,陈毅看不过去,就让服务员过来说清情况。原来,这个“一十”是“干”字,就是干部来了,要好好招待,而“十一”是“土”字,即土巴拉子来了,可以少放一点,份量缺短,陈毅听了,十分生气,让该店老板出来,并告诫他:无论干部还是老百姓,都要一样看待,做到官民无欺。老板和服务员听了都低下了头……故事讲完了,可学生个个意犹未尽,原本几个调皮捣蛋鬼也聚精会神地听着,从这个导入中看,我认为:学生的注意力被一下子集中起来了,积极投入课文的'学习中去,迫切想了解课文中讲了陈毅的什么事,让学生自主产生学的愿望。其次,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了解陈毅——不管是对自己母亲还是对老百姓他都一样对待,让名人起榜样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篇4: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18陈毅探母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18陈毅探母练习题
陈毅探母
1.看拼音,写词语。
mǔqīn jīn tiān yuánshuài
( ) ( ) ( )
mù chuánɡ shàng yī dǎ shuǐ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元( )应公()故()
远 () 广( )今()古()
3.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
例:陈毅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1)妈妈一边织毛衣,一边。
(2)一边,一边。
例: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
(1)晚上一放学,小红就。
(2),妈妈就开始做饭。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娘,快别这么说。( ),你不知道替我洗了()衣服。( ),我给你洗洗衣服,是应该的呀!
(2)陈毅( )洗衣服,( )跟( )谈家常。
5.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他看见母亲换下的衣服还没洗,就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1)这段话共有( )句。
(2)描写陈毅动作的词有 ,这些词说明 。
(3)现实生活中,你是怎样照顾妈妈的?
6.阅读大观园。
东汉时期有个叫黄香的孩子,从小就懂得孝敬父亲。
冬天的夜里,天气很冷,每天父亲睡觉之前,黄香都要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躺一会儿,然后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父亲问他:“香儿,你这是干什么啊?”黄香说:“现在天冷,席子很凉,我先睡一会儿,您睡觉时就不感到凉了。”
父亲听了,心疼地说:“我的.香儿真懂事!”
(1)短文讲的是 (人名)在冬天给父亲暖被窝的故事。
(2)黄香是怎样孝敬父亲的,在文中用“ ”画出来。
(3)想一想:自己与黄香比,哪儿做得还不够好,以后应该怎么做?
答案:
母亲 今天 元帅 木床 上衣 打水元帅 很远 应该 广大 公开 今天 故乡 古诗略(1)我从小到大 多少次 今天(2)一边 一边 母亲
(1)2 (2)拉着 询问 打来 洗衣服 拉家常 陈毅很关心母亲(3)略
6.(1)黄香(2)每天父亲睡觉之前,黄香都要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躺一会儿,然后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3)略
篇5:《陈毅探母》教案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浓浓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并会写。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两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
2、学习生字词。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陈毅探母
2、指名借助拼音拼读课题,用课文中的词语讲探母的意思。
3、简介:陈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等职务。
4、过度:陈毅,是一位元帅,国内外知名的革命家、军事家、外加家。他对带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
1、轻轻读课文,读后仔细看书上的插图,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是图上内容的,把他们画出来读读。
(1)写第一幅图的句子是: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的床前,拉着她的手,仔细地询问病情。
学生发言后,指名朗读。
(2)写第二幅图的句子是:他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指名朗读。
2、再次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自由拼读,并想一想他们的意思。
(1)揭示生字词。
母亲元帅故乡多少今天应该陈毅探母询问一盆五十岁替
(2)指名拼读生字词。正音。重点指出前鼻音的字:元今盆陈探
后鼻音:乡应
(3)有哪些生字词的意思已经懂了?同做交流。
(4)默读课文,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三)讲读课文
1、出示练习题,要求口头填空。
(1)第一自然段写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后,()。
(2)第二自然段写陈毅()询问母亲的病情,替母亲()。
(3)第三自然段写陈毅说,替母亲洗衣服是()的。
自由读课文,试填试答,同座互相交流。当众填空。
师生评议。
2、师:陈毅元帅是很孝顺的,请画出课文中写陈毅元帅孝顺母亲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要画他们。
指名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3、继续自由读课文,读后口头填空。
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了,立即()。一进家门,就(),还替母(),他是一位()。
(板书:孝顺)
(四)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新词,会正确书写。
三、教学准备:
教学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故乡
母亲
多少
应该
今天
2、小黑板揭示,口头填空:
(1)()进家门,陈毅()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地()。
(2)陈毅元帅()多岁了,还替母亲()。
3、写出意思相反的词:多()
小()
4、指名读课文。
5、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二)写字指导
1、记忆字形。
揭示本课生字,自主学习,看谁能够想到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结合学生发言,归纳记忆字形的方法。
(1)猜字谜:少
(2)部件法:元
故
乡
今
(3)换一换:该
(4)减一减:母
2、指导写字。
(1)自主学习,看看写这些字的注意点是什么?
(2)学生发表意见后,提醒:
元、少、今、母、乡都是独体字。
应是半包围结构。
3、学生描红。
(三)布置作业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单人旁()
言字旁()
人字头()
2、抄写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
赶回
细心询问
篇6:陈毅探母 教案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八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浓浓亲情,懂得要象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深厚的感情,懂得在生活中要想陈毅那样尊敬和孝敬长辈。
2、句式练习:一……就…… 一边……一边……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了解陈毅)
一、导入
师:课前,老师让小朋友们去了解一下有关陈毅爷爷的生平事迹,谁来给大伙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可补充介绍,陈毅19出生于四川乐至。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先后担任党内重要职务。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1972年1月16日病逝。
陈毅不仅是个优秀的领导人,还是一个懂得尊敬孝顺长辈的人。
二、初读课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陈毅探母
1、师:揭示课题,这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探是什么意思?(探:探望,看望的意思)
先请小朋友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通顺了,遇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自渎情况:
母 元 故 乡 少 今 应 该
母亲 元帅 赶 故乡 看望 细心 询问 病情 洗衣服 谈家常 从小到大 今天 应该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赶”是什么意思?你在什么时候可以用上“赶”字?
课文中这里用“赶”字,用的好不好?为什么?(用在这里说明陈毅听说母亲病了,很着急,很想早些见到母亲。)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陈毅好不容易赶到家,进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文中哪些词语表现出陈毅对母亲病情深深的关切?(“一……就”、“拉着……”、“细心的询问”)
句式训练:“一……就”,表现了陈毅很着急,你平时急着干某事的时候就可以用上这个词,谁来用这个词说个句子?
询问完母亲的病情后,他又干了什么事?齐读第二句话。(洗衣服,谈家常)
这两件事是做完了一件,再做另一件的吗?(不,同时做的)
师:对了,两减事可以同时进行,我们就用了“一边……一边……”把它们连起来。下面请小朋友想想,在我们平时的活动中,哪些事可以同时进行?
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谁会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3、学习最后一段
陈毅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体现了他的孝心。母亲可感动了,听听他们之间在说什么?谁来读一读?(分角色)
评:你认为这个同学扮演的这个母亲(陈毅)象不象?为什么?
从母亲(陈毅)的形象,语气及心情来引导读出角色说的话。抓重点词:
也……还……快别这么说不知道多少次应该的
第二课时
1、复习生字词
母 元 故 乡 少 今 应 该
母亲 元帅 赶 故乡 看望 细心 询问 病情 洗衣服 谈家常 从小到大 今天 应该
2、复习课文:
全班齐读
分角色朗读
背诵课文
同桌分角色表演课本剧
3、学习生字
母:独体字,共5画,母亲,母校,母爱,父母
元:上下结构,“二”+“儿”,共4画,单元,元年,元旦,元帅
故:左右结构,“古”+“反文旁”,共9画,故事,典故,故乡,故土
乡:独体字,共3画,故乡,同乡,乡村,乡土。注意和绞丝旁的区别
少:上下结构,共4画,多少,减少,少许,少有
今:上下结构,共4画,如今,今后,今天,今年
应:半包围结构,共7画,应当,应该,应有尽有
该:左右结构,共8画,应该,该地,该校
课后拓展:找一找,说一说发生在你身边或者你知道的有关名人孝敬父母的事迹。
附:事例一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事例二
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事例四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陈毅探母 教案]
篇7:《陈毅探母》教案设计
《陈毅探母》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新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顺长辈。
二、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
2、指名借助拼音拼读课题。
3、简介陈毅: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过上海市市委书记兼市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经理兼外交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职务。
4、过渡。
二、初读指导。
1、轻轻读课文,读后仔细看书上的插图,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是写图上内容的,把他们画出来。
2、再次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自由拼读,并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1)揭示生字词:
母亲 元帅 故乡 多少 今天 应该
陈毅探母 询问 一盆 五十岁 替
(2)指名拼读生字词。重点指出前鼻音的字和后鼻音的字。
(3)有哪些生字的意思已经懂了?同座相互交流。
(4)教者抽查。
3、默读课文,给各自然段加上序号。
三、作业
1、读拼音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篇8:陈毅探母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
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浓浓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陈毅与母亲之间真挚的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图上画的人是谁?你对他有什么了解?(板书:陈毅)
2、师简介陈毅的生平。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出示生字词。
4、指导读好文中长句子。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初步理解课文。
1、师范读课文,生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哪些语句打动了你,你能读一读吗?
四、教学生字。
1、出示字卡,巩固读音。
2、教学新偏旁。
3、自学生字笔顺。
4、反馈检查。
5、怎么记住这些生字?记这些生字要注意什么?
6、指导写字。]
7、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后记:“今”写成“令”的错别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新词,体会陈毅与母亲之间的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扩词。
二、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你感觉到陈毅元帅的心情是怎样?从哪些词中读出来的?
3、抓住“赶”、“看望”等词指导朗读。
三、教学第2自然段。
1、自读,边读边想:这段有几句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陈毅很孝敬他的母亲?
2、指名读第1句话。
3、指名读第2句话。
四、教学第3自读段。
1、师示范读。
2、母亲的话是什么意思?
3、指名读陈毅说的话。
4、指导朗读。
五、总结课文。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陈毅元帅是个怎样的人?
六、教学后记:对陈毅的人物事迹了解更多了,并且能够体贴父母,帮助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陈毅探母 教案教学设计]
篇9:《陈毅探母》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材解析:
《陈毅探母》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陈毅元帅回乡看望生病母亲的故事,文章通过细节描写和母子对话表现了陈毅对母亲真诚的孝心,也反映了他与母亲之间浓浓的亲情。全文共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写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后,连忙回乡探望。第二自然段是写陈毅询问母亲病情,为母亲洗衣。第三自然段是写陈毅母子的对话。文章语言朴实,但字句之间都流露出两人深厚的母子情谊。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图中,人物的动作、神态皆能形象展现了陈毅探母的情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新词,通过朗读中体会陈毅与母亲之间的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3、能将孝顺美德付诸实际行动,从自己做起,给他人做个榜样。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陈毅母子直接的深厚亲情。
2、理解生字、新词,学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教学难点:
1、结合课文插图,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浓厚亲情,感受陈毅元帅真诚的孝心和博大的情怀。
2、学习陈毅元帅,懂得在自己生活中孝敬父母。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1陈毅探母(板书课题,并齐读),上节课学习的词语宝宝不知道小朋友还认识吗,出示词语认读:
陈毅 母亲 元帅 故乡
床前 多少 今天 应该
询问 一盆水
① 开火车读。
② 全体一齐读词语,要求干脆、准确。
过渡:词语读得这么棒,相信课文也能学的这么好。
二、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陈毅元帅的母亲生病了,陈毅知道后,赶回故乡看望。
(2)指读第一自然段,问:陈毅元帅离开母亲好几年了,突然听见母亲生病了,心情怎么样呢?(预设回答:他很着急。)
师: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预设回答:赶回家。板书:赶回家)
(3)嗯,陈毅元帅听见母亲生病可担心了,他连忙赶回家。谁能带着这种急切的心情来读一读这句话。(指读两三个,学生评价,师补充,再齐读)
过渡:陈毅回到家后休息了吗?他做了些什么呢?(学生交流)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对呀,陈毅到家首先询问母亲的病情!(板书:问病情)
(2)(课件出示插图一)陈毅日夜兼程,终于赶到家门口,他急忙推开门。
①看图想一想,他拉着母亲的手会说些什么?(指名两三个,预设回答:母亲怎么生病的?你哪里不舒服?有没有吃药?)
② 陈毅爷爷可真细心那,你从细心上体会到了什么?(预设回答:陈毅爷爷很关心母亲)
③ 你还从哪里也体会到了?(预设回答:一……就……)
④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说话训练:一放学,我就……
⑤出示:A陈毅回到家,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询问她的病情。B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比较一下,你喜欢哪句句子?引导说出原句更能体现陈毅对母亲病情深深的关切。
⑥我们看着图,再来带着关切之情读一读这句话。
(3)(课件出示插图二)用完整的话说说陈毅在干什么?陈毅爷爷在洗衣服呢。(板书:洗衣服)
(4)出示:陈毅看见母亲换下的衣服还没洗,就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①师:你有没有帮妈妈洗过衣物或者碗?妈妈看见了有没有说什么?
②你们真是孝顺呀!请大家再自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孝顺)
③是呀,陈毅爷爷也特别孝顺,看见妈妈衣服没有洗,马上打水给妈妈洗衣服,你从哪个词中体会出来的?(预设回答:一边……一边……)
(5)陈毅很珍惜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一边洗衣服,一边陪母亲说说家长里短。这个关联词是指同时做两件事,互不耽误。
过渡:谁能用“一边……一边……”造句呢?老师这里三道难关,谁来闯一闯?
(6)说话训练(依次出示)
A.音乐老师一边唱歌,一边( )。
B.小鸟一边( ),一边( )。
C.( )一边( ),一边( )。
(7)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体会陈毅爷爷对母亲的孝心。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陈毅和她母亲在聊什么呢?(这叫“谈家常”并板书)
①出示:你也五十多岁了,还替娘洗衣服。
②想一想,陈毅已经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就像你爷爷一样,还在替娘洗衣服,你从这里读懂了什么?(孝顺)
③老母亲被儿子的孝心所感动了,“也”字和“还”字透露出母亲对陈毅的关心和委婉的谢意。
(2)陈毅是怎么回答的呢?
①出示:娘,快别这么说。……应该的呀
②从陈毅爷爷的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孝顺)(板书:孝顺)
③你是从哪些词中感受到的?用铅笔圈出来。
(课件圈出:别这么说、不知道、多少次、应该)
(3)母亲除了为陈毅洗衣服,还可能为他做了哪些事?(送他上学、煮饭、帮他织毛衣)
(4)从小到大,我们的母亲不光为我们洗了无数次的衣服,还为我们做了什么?指名联系生活自由表达。
(5)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老师不由得想到一首诗(出示《游子吟》),范读。我们为父母洗衣、洗碗、洗脚……这些都报答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啊!齐读最后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还小,能为父母做的事不多,但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少让大人操心,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吗?指导朗读好这句话。
(6)让我们带着感激之情再来读陈毅的话。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母亲的养育之情,感受陈毅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
(7)同桌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比一比哪一对读得最有感情。
【重点部分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圈画批注、情境体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得以提升。
三、总结全文,深化感悟
陈毅不仅是一个好元帅,更是一个好儿子。老师为陈毅母子的浓厚亲情所感动,也为陈毅那份真诚的孝心和博大的情怀所感动,让我们再读这篇课文,一起来感受这深厚的亲情。
小朋友们读得可真棒!老师相信大家生字也能学得特别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四、记忆字形,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床
(1)读一读“床”,注意是翘舌音。
(2)床是什么做的?(木头)是呀,木头床上盖着一块拖尾大床单,还放了一个小枕头,这就是“床”字。
(3)按66页的笔顺表书空。
(4)找朋友:谁来给“床”字找朋友。
(5)学生讲讲“床”字的注意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师范写,生在课本上描红。
2、出示生字:陈、故
(1)请学生找一找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左右结构)。
(2)读儿歌:陈,陈,左耳陈;故,故,反文故。
(3)齐读“陈”字笔顺并书空,师范写“陈”字,提示左窄右宽,两点不能靠的太紧,生描红。(同法教学:故)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提醒学生书写姿势),教师巡视指导,并且投影评价。
五、布置作业,深化情感
1、课间与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2、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作业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地人生态度。因此在作业布置中,我不仅仅立足书本,更注重情感和价值观的提升,让学生为父母做一件事,从小培养孝顺的美德,使学生获得知识情感的双丰收,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六、板书设计,概括全文
赶回家
12 陈毅探母 问病情 孝顺
洗衣服
谈家常
【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学的主要形式,构建和谐校园需从构建和谐课堂开始。我在传递知识信息时,尽量创设一种愉悦和谐、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气氛,这种和谐、融洽、平等、民主能使学生如沐春风,使教室满堂生辉,激发学生的潜能,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并达到运用语文交际的目标。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让学生观察插图中的人物神态、动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因为只有引导学生亲自观察、探究,他们才能更深刻地体会人物情感,领悟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生字教学中,我采用口诀、象形等令学生巧记生字,既形象有趣,也取得了很好的识字效果。本课学生自主活动不多,新课标提倡自主探究,但是教学略缺乏活动性,在第三课时根据情况可以加入课本剧表演。
[《陈毅探母》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
★ 陈毅探母课文原文
★ 陈毅诗词
★ 关于小班科探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
★ 教案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陈毅探母教案(精选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