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教学设计

时间:2022-11-28 10:02:44 作者:羽yuuu 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羽yuuu”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教学设计,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教学设计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教学设计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教学设计示例

1.导入的过程

1946年6月,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悍然发动全面内战。(电脑显示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力量对比图)从国共双方的兵力、装备拥有人口和地区看,哪一方占明显优势?(学生回答)蒋介石自以为稳操胜券,而且昭告全军:2.新知识内容的学习指导和探究过程

一、粉碎全面进攻

(电脑展示形势图)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局势下,怎样才能赢得战争,成为当时决定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们是当时中国共产党,想一想怎样才能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赢得战争胜利?(学生回答: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就予以肯定)

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强敌面前,如何防御?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是战争和战役走向胜利的关键,毛泽东提出:我们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就是说在战略方面,在全体上,要敢于同蒋介石斗争,要有敢于夺取胜利的必胜信心;在战术上,在每一个具体的战役中,要重视敌人,采取谨慎的态度,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采取适当的斗争形式,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1946年8月,毛泽东又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样,就使中国人民坚定了同美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以“运动战”为主。什么叫运动战呢?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指的是在每次战役上集中绝对优势于敌人的兵力,必须六倍、五倍、四倍、至少三倍于敌,对孤立、薄弱之年7月到1947年2月八个月的作战中,我们放弃了100多座城市,却歼灭敌军70多万人。敌军由于战线太长,每占一个城市都得分兵把守,机动兵力大为减少,只得

二、粉碎重点进攻

1.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原因

(电脑展示形势图)请你们判断一下,敌人重点进攻的目标将会选择在什么地方呢?(学生看书回答)敌人的如意算盘是消灭我军或将我军压迫到黄河以东以北地区,然后再转移主力到华北、东北战场。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强敌压境,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为什么呢?这个做法不但陕北的老百姓不明白,就连许多解放军指战员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毛主席对此耐心作了解释:保卫自己的首府和指挥中心固然重要,但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绝不能硬拼硬打。毛主席曾经用一个生动的故事来形容他的战术(可制作漫画:譬如有一个人,背个很重的包袱,包袱里尽是金银财宝,碰见个拦路打劫的强盗,要抢他的财宝。这个人该怎么办呢?如果他舍不得暂时扔下包袱,他的手脚很不灵便,跟强盗对打起来,就打不赢,要是被强盗打死,金银财宝也就丢了。反过来,如果他把包袱往地上一扔,轻装上阵,动作灵活,能使出全身武艺与强盗对拼,不但能把强盗打退,还可能把强盗打死,最后也就保住了金银财宝。我们暂时放弃延安,就是把包袱让给敌人背上,是自己打起仗来更灵活,更主动,这样就能大量消灭敌人,到了一定时机,再举行反攻,延安就会重新回到我们的手里。)因此中央采取诱敌深入,寻找有利时机,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术,主动放弃延安。事实证明,毛主席的这步2.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作战情况

彭德怀、贺龙率西北解放军采用毛主席制定的”蘑菇战术“(解释)同敌人周旋。(电脑展示《党中央转战陕北路线示意图》)引导学生在图上找到有关战役的地点(延安、青化个月,歼敌3万多人,从而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西北战场的主动权转移到解放军手中。

3.山东解放区战况

在重点进攻陕甘宁的同时,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另一个目标是山东。(电脑展示《孟良崮战役形势图》)指导学生结合地图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这一战役的情况。或利用影视资料制成多媒体。孟良孟良该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4.人民群众的支援与牺牲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解放军能以少胜多、转危为安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正确的战略战术、解放军的英勇作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解放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国民党军队在解放区内受到孤立,得不到任何情报。)从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说明:战争的胜负不是取决于军队的数量、装备、外援,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心向背和是否能够运用正确的作战方针和作战方法。请学生讲述刘胡兰的英勇事迹。人民群众的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障。

三、国民政府危机四伏

国民党反动派在军事上节节失利,在政治、经济方面也陷入危机之中。国民政府的危机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具体表现是什么?(学生回答)主要体现在外交、经济、政治三方面。

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本目,并分组讨论填写下表:

国民政府危机四伏的表现

篇2: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教学建议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教学建议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本课包括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国民政府危机四伏三目。主要介绍了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等重大历史史实,从而使解放战争敌我态势发生转折,蒋介石在军事失利的同时,政治、经济、外交也陷于危机之中,从此中国的反动派加速了灭亡的步伐。

教学思路

本课以我军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为主线,国民党军事失利的同时,政治、经济、外交也陷于危机中。内容精彩,故事性、趣味性强。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讲述法等。教师可指导学生在本课内容中自主选择其一,组成小组,通过课内外收集资料,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如故事会、多媒体展示)相互交流,在还原历史的同时体会当时错综复杂的历史场面。教师也可通过问题,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这一时期的历史。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利用地图加深对这一时期事件的理解。

重点分析

解放战争第一年敌人进攻我方防御,而敌消我长的原因就在于我军成功的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由此决定了战争的力量对比和发展态势,使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使学生明白:战争的胜负不是取决于军队的数量、装备、外援,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心向背和是否能够运用正确的作战方针和作战方法。

难点分析

战争的胜利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学生往往片面理解为单纯的军事上的胜利,难以全面认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共产党取胜的原因,主要由于党中央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解放军的英勇作战,更由于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

重点突破方案

对于粉碎全面进攻,突出毛泽东的“我们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从战略战术两方面阐述,突出其英明正确;粉碎重点进攻重在陕甘宁,主要分解为三个问题:中共中央为什么要主动撤离延安?为什么要转战陕北?中共中央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对付敌人的进攻?讲述战争进程时,利用图示法进行教学,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以增强教学效果。

课堂导入

方法一:在解放战争中,陈毅将军在孟良崮战役胜利后曾挥毫赋诗,诗中写道:“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点点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上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陈老总还借用《三国演义》中的典故,将孟良崮战役豪迈的称之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那么孟良崮在什么地方?孟良崮战役是怎么回事?在解放战争初期,敌强我弱,我军是怎样以少胜多呢?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

方法二:(打出延安的图片)毛泽东曾说:延安是我们的,我们在这里开了窑洞,种了小米,学习了马列主义。延安,这个人人想去的、充满阳光的地方,一直有着“革命圣地”的美称,是共产党的首都和指挥中心。毛泽东在这里战斗生活了十几年,共产党在这里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为什么还要撤离延安呢?(看蒋巡视延安图)当蒋介石不无得意的踏上延安这块土地后,他的“剿匪”大业真的大功告成了吗?学习了这一课,你就会明白的。

方法三:1946年6月,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悍然发动全面内战。(电脑显示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力量对比图)从国共双方的兵力、装备拥有人口和地区看,哪一方占明显优势?(学生回答)许多友人都为共产党捏一把汗,可是毛泽东却在战争一开始就说: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为什么毛泽东能如此断言?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学完了这一课你就会找到正确答案的。

进攻的反义词

粉碎员工年度个人总结

“堡垒”进攻记作文

进攻的反义词是什么及造句

军队新年慰问信

军队幼儿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军队纪检工作报告

军队党员个人总结

军队优秀团干部事迹材料

军队后勤管理规章制度全集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教学设计(通用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教学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