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颜气泡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初二人教版英语写作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初二人教版英语写作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 目录
篇1:九年级英语人教版教学设计
AUnit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定语从句是本单元的语法要点,是在1-8单元已经对该语法知识有所渗透的前提下安排的。本节课话题是让学生体会音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体会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学会热爱生活;能用简单的定语从句形式表述自己的观点。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复合句的理解,提高其对此句式的应用能力。
二、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本单元基本词汇,学会恰当的使用引导词that ,who
2、能力目标
1)掌握功能句“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 I love singers who can write their ownmusic.”
2)能够自如地谈论自己所喜欢的音乐和音乐家。
3、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谈论对音乐和音乐家的好恶,从而使学生学会欣赏音乐的美。
三、教学重点
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并掌握先行词为物或者人时,引导词“that ,who ”的使用方法。
2)“prefer …to…”的用法
3)掌握有关音乐的词汇和相关的词组,能够比较流利地描述自己喜欢的音乐,运用功能句 “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 I love singers who can write their own music.”
四、教学难点
定语从句运用
五、教学策略
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实施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情感激励法。
六、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录音机(A tape recorder)
七、教学环节
1、课堂导入
⑴ Warming up
⑵ Discuss: Do you like music? What kind ofmusic do you know?
⑶ There aremany kinds of music such as pop ,jazz, rock……. Let Sstalk about the kinds of music..(多媒体出示)
⑷Let Ss read 1a. Explain the sentences:
I prefermusic that has great lyrics=I like music that has great lyrics better.
lyrics:the plural form is often used.
Ask Ss topractice in pairs then make up a short passage using the four sentences on thescreen.
2、课堂讲授
Explain attributive clauses.
定语从句:在复合句中修饰名词或者代词的从句叫做定语从句。先行词是“人”时,用关系代词who引导,先行词是“物”时,用关系代词that来引导
I love singers who write their ownmusic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a. that即可代表事物也可代表人,which代表事物;它们在从句中作主语或宾语,that在从句中作宾语时常可省略关系词,which在从句中作宾语则不能省略。而且,如果which在从句中作“不及物动词+介词”的介词的宾语,注意介词不要丢掉,而且介词总是放在关系代词which的前边,但有的则放在它原来的位置
b. which作宾语时,根据先行词与定语从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先行词与which之间的介词不能丢
c. 代表物时多用which,但在带有下列词的句子中用that而不用which,这些词包括all,anything, much等,这时的that常被省略
d. who和whom引导的从句用来修饰人,分别作从句中的主语和宾语,whom作宾语时,要注意它可以作动词的宾语也可以作介词的宾语
e. where是关系副词,用来表示地点的定语从句
3、课堂练习
Fill inthe blank with who that
1).I have a brother _______likes soccer.
2)Tom doesn’t like movies_______are too long and too scary.
3) We prefer groups ________ play loud and energetic songs.
4) He likes friends_________ often help each other
4、课堂活动
1) Askand answer in pairs:
What kindof music do you like best? Why?
I like popmusic/classical music/jazz music/country music/dance music, etc. And tell thereasons.
2) Listento four pieces of music .Then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 in pairs.
3) Showseveral pictures and introduce their favorite singers ,groups and so on..
4) Practice in pairs and talk about their favorite kinds ofsongs, singers and groups.
5) Listenand complete 1b,2a and 2b.
5、课堂小结
在定语从句中,先行词是“人”时,用关系代词who引导,先行词是“物”时,用关系代词that来引导。
I love singers who write their ownmusic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who / that 在定语从句中做主语时,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应与先行词保持一致
I prefershoes that are cool.
I like apizza that is really delicious.
I lovesingers who are beautiful.
I have afriend who plays sports.
6、作业布置
Write a composition about the kinds of the friends they likeand dislike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学会本单元的功能句,而且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学生敢于用英语交流和表达,学习中遇到困难,愿意主动向他人请教,并有较强的合作精神,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英语学习的快乐与成就。
1.人教版山雨教学设计
2.人教版《山雨》教学设计
3.人教版《雨说》 教学设计
4.人教版《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5.人教版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6.人教版咏柳教学设计
7.人教版学弈教学设计
8.人教版找春天教学设计
9.人教版花钟教学设计
10.人教版花钟优秀教学设计
篇2:人教版初二政治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第一课时:爱在屋檐下
一、课前导学:
二、呈现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
1、知道家庭的特点。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现代家庭的主要类型。
2、辩证地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
3、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的父母,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抚育,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
三、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主学习
1、家庭是由 、或 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情形:①
② ③
3、家庭的结构现在一般为 和 。此外还有 和
4、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 的关系。
质疑:(预习后,不懂的地方请纪录在这里,课堂上我们共同讨论)
流程二: 合作探究
(一)预习交流展示:
(二)解疑释疑:
解答:
流程三:探讨与提高
1、阅读课本P4两个关于家的故事,讲一讲家从不同侧面的理解的含义。(初步体会家庭的含义)展开你想像的翅膀说一说家是什么?
2、如果你的家长没钱、没地位、甚至下岗,你会看不起他们吗?你是否会害怕把这样的父母介绍给你的同学认识?
3、你的家庭属于什么类型?你的家庭成员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
流程四:检测达标
连线题
主干家庭 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
单亲家庭 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核心家庭 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
联合家庭 父母中的一方与子女一起生活
单选:
1、对我们来说,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
A、与父母的关系 B、与兄弟姐妹的关系 C、与爷爷奶奶的关系 D、亲人关系
2、现在的家庭结构一般为 ( )
①主干家庭 ②单亲家庭 ③核心家庭 ④联合家庭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3、、家的最主要特点是:……………………………………………………( )
A、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 B、它与家庭有关
C、家人都有血缘关系 D、家中有亲人、有亲情
4、我们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是:………………………( )
A、学校 B、家庭 C、社会 D、互联网
5、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形式,下列不属于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的有:………………………( )
A、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
B、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的家庭
C、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
D、因工作和学习需要而组建的集体大家庭
四、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知识,画出结构图)
第一单元•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第二课时:我爱我家
一、温故知新:
1、家庭是由 、或 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情形:①
② ③
3、家庭的结构现在一般为 和 。此外还有 和
4、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 的关系。
二、呈现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
1、知道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
2、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的能力。
3、培养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
三、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主学习
1、家庭在我们人生中的作用?(家庭的意义:)
2、我国法律和道德关于如何父母对待未成年自己是怎样规定的?
预习自我检测:
1、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 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2、母爱和父爱是 的爱、的爱, 的爱、的爱。
3、学会 、,是一切美德的生长点。
质疑:(预习后,不懂的地方请纪录在这里,课堂上我们共同讨论)
流程二: 合作探究
(一)预习交流展示:
(二)解疑释疑:
疑问:
解答:
流程三:探讨与提高
1、回家和父母交谈,请父母讲一讲你小时候的有趣的故事,选择一则简单纪录在这里:
2、夸一夸你的父母,你的爸爸妈妈对家庭的无悔付出表现在很多方面,你能举两个例子来说一说吗?
3、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温馨的家,你从哪些方面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呢?请你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流程四:检测达标
( 一)自我检测:
单选:
1、天底下最无私的爱是:…………………………………( )
A、母爱 B、父爱 C、师爱 D、友爱
2、父母对子爱的抚养教育是:……………………………………( )
①亲情的自然流露 ②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
③当今道德的要求 ④当今法律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家是我们:…………………………………………………………………( )
①情感的栖息地 ②物质生活的后盾 ③发泄不满的地方 ④发展的大本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怡从小被寄养在外婆家,父母很少过问,也不负担抚养费。长大后,秀怡通过诉讼要求父母支付了教育、抚养费。这个案例说明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 )
A、亲情的自然流露 B、传统美德的彰显与发扬
C、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D、社会主义法律的要求
5、陶行知为让儿子弃虚务实,特写了一副对联:“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他履行了( )
、抚养子女的义务 、教育子女的义务
、保护子女的义务 、扶助子女的义务
辨析题: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四、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知识,画出结构图)
第一单元•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第三课时:难报三春晖
一、温故知新:
1、家庭在我们人生中的作用?(家庭的意义:)
2、我国法律和道德关于如何父母对待未成年自己是怎样规定的?
二、呈现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
1、懂得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培养孝亲敬长的行为实践能力
3、树立家庭中的正确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三、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主学习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怎样孝敬父母?
预习自我检测:
1、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 。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 ,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 、。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 的义务,不仅要受到 ,还要受到
2、孝敬父母需要付出,即要付出 。我们可能付出 ,付出
付出 ,但孝敬父母收获的是甜蜜。
质疑:(预习后,不懂的地方请纪录在这里,课堂上我们共同讨论)
流程二: 合作探究
(一)预习交流展示:
(二)解疑释疑:
疑问:
解答:
流程三:探讨与提高
1、阅读课本P12-----P13小峰的故事,回答课本上的三个思考问题,并把答案写到课本空白处。
2、阅读课本P13---------P14及P14的相关链接内容,归纳出每个故事的主题,及对我们的启发,写到课本上。
3、阅读课本P14----P15所提供的六个情境,体会什么是孝,什么是不孝。
4、阅读课本P15的相关链接,体会出孝敬父母的不同层次,想一想,你平时是怎样孝敬父母的,你认为孝敬父母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
5、把你尽孝后的感受和你的同桌分享。
流程四:检测达标
(一)自我检测:
单选:
1、一成年儿子把有贪污嫌疑的父亲举报给检察院,他的行为是( )
A、不孝顺的表现 B、是为父亲好,是孝顺的表现
C、是合法但不合情的 D、是想断绝父子关系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的诗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父母在,不远游 B、母主内,儿闯外
C、子女一切顺从父母 D、子女应该回报父母
3、下列有关孝敬父母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A、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是全人类的共同崇尚的美德
B、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C、孝敬父母,是最重要的是敬重量和爱戴父母
D、孝敬父母是成年子女的事,与未成年人无关( )
阅读思考:
小磊的父母患有抑郁症,父亲踩黄包车,起早贪黑每个月也只有四五元的收入,家庭的贫困没有给小磊的成长带来阴影。他孝敬父母,为父母分忧,并未影响成绩,在阳光助学行动的帮助下,小磊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
小磊的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找两句爱家,爱父母的名言写到这里:
四、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知识,画出结构图)
第一单元•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第一课时:严也是一种爱
一、温故知新: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怎样孝敬父母?
二、呈现学习目标:
1. 了解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
2. 明确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代沟;
3. 逆反心理的表现、分析及危害;
三、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收集一个关于代沟或者逆反心理的事例(可以是新闻,也可以是自己或朋友的例子)
【预习自我检测】
基础知识填空题:
1、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是 。
2、代沟的实质是反应在 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的差异。
3、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常常产生反感,即产生 。
4、代沟的具体表现为: ; ;
。
5、对于逆反心理要 。
6、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努力克服 ,在情绪冲动是要 。
流程二: 合作探究
1.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
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要相信那个不可。
2.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两代人的分歧,使子女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常常反感,既产生逆反心理。
从子女的角度看,产生逆反心理往往由于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自尊,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独立意识比小时候明显增强,有了不同于父母的兴趣和追求。
3.正确看待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不能一概说是错,有的反抗不无道理。父母不是圣人,他们的观念有时落后;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们难免有误区。
流程三:探讨与提高
辨别分析:
(1)代沟的责任主要在父母。
(2)要坚持自己正确的看法,就是得理不让人,如果父母错了,也坚决不让步。
流程四:检测达标
1、对于“代沟”认识正确的是( )
①年龄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根本原因 ②其实质是反映在年龄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如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 ③代沟是最深最宽的沟,无法跨越的 ④差异产生美丽,彼此接纳越过代沟欣赏对方,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对于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认识正确的是( )
A、父母不能尊重子女的独立意识
B、子女观点片面、偏激,不能理解父母的关爱
C、青春期和更年期闹战争,什么道理也讲不清
D、父母和子女双方都有责任,缺乏平等沟通
3、“我妈妈一件事要说上七八遍”、“我妈妈每天要唠叨两句话:早上是‘好好读书’;晚上是‘饭吃好做作业去’。”对父母的唠叨,你认为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
A、父母的唠叨是出于对我们的爱 B、我们已经长大了,不需要父母的叮嘱与关照
C、父母爱唠叨是对我们的不信任 D、我们应该尊重父母,理解父母的苦心
4、在身心的成长过程中也有烦恼,与父母之间的“代沟”就是一大烦恼。下面现象中,体现了两代之间的“代沟”的是( )
A、父亲喜欢下棋,我喜欢篮球
B、每天出门前妈妈总是没完没了地嘱咐,这让我心烦
C、父母对我期待太高,让我去实现他们的夙愿
D、父母只会工作、挣钱,不懂享受生活,对周杰伦、S.H.E、CS、街舞、NBA一无所知
6、来自父母的心声——《孩子,我为什么会打你?》
在所有苦口婆心都宣告失败,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你我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饿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谈谈上述材料给你的启发。
【中考演练】
1.在某一次的单元测验中,可小聪的成绩只有50分。老师要求同学把卷子拿回去要家长签名并写上意见。第二天回到学校,小聪的老师问小聪为什么没有意见和签名,小聪用手指了指脸(红红的一巴掌)便说:“老师,家长的意见签在这里了。”
你想对文段中的孩子及其家长各说些什么?
第一单元•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第二课时:两代人的对话
一、温故知新:
1、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是 。
2、代沟的实质是反应在 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的差异。
3、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常常产生反感,即产生 。
4、代沟的具体表现为: ; ;
二、呈现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能够与父母架起沟通的桥梁。掌握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2.如何架起沟通的桥梁?
三、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主学习
1. 我们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矛盾的冲突,对此不能( )不能( ),但也不能( ),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 )。
2. 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其实是辨明是非,寻求结果的过程。有效沟通要掌握基本要领。其中( )是前提,( )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 )沟通的结果是( )。
质疑:(预习后,不懂的地方请纪录在这里,课堂上我们共同讨论)
流程二: 合作探究
借我一双慧眼——正确看待与父母的冲突
根据书上的两个观点“家不是说理的地方。俗话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和“家是爱的港湾,因为家里的矛盾易产生、也易解决,关键看我们怎么对待”进行讨论。
流程三:探讨与提高
P23页活动。这两种说法有道理吗?说说你的看法。
流程四:检测达标
1.从主观上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有( )
(1)青少年主观意识日益增,希望摆脱成人监护。(2)父母管教方法不当(3)两代人之间的代际差距。(4)一些影视剧的不良影响。.
A.(1)(2) B.(1) C.(3)(4) D.(2)(3)(4)
2.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有( )
A.与父母冷静沟通,要求母亲尊重自己的隐私。
B.无条件接受父母管教,对母亲的做法不予计较。
C.与母亲激烈争吵,指责父母不对,不再搭理父母。
D.理解父母良苦用心。建议母亲用恰当的方式行使监护权
3. 在家庭中,我们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需要( )
A.讲清自己的理由,明辨是非曲直 B.冷静下来,心平气和的与父母商量。
C.坚持自己的想法,实现自己的目的 D.放弃自己的要求,躲开家长。
4. 下列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每天找一点时间和父母主动谈谈自己的学校,老师,朋友。
B.每周至少与父母一起做一件事,边做事边交流。
C.自己做错事,不能让父母知道,以免父母生气。
D.与父母沟通效果不好时,不随随便便发脾气避免做出伤害父母的事。
5.父母,子女之间需要沟通,下在理解正确的是( )
(1)父母子女之间的彼此了解是相互沟通的前提。(2)尊重理解是彼此沟通的关键(3)沟通的有效方法骒换位思考。(4)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
A.(1)(2) B.(1)(2)(3) C.(3)(4) D.(1)(2)(3)(4)
阅读思考:
小明已上七年级了,他恨透了钢琴和小提琴。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练琴”之类的话尤为反感,甚至听到他们提醒“快起床”“早些休息”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问他学习成绩了,有时,他从心中讨厌他的父母。总之,小明反感父母亲说的每一句话。
(1) 你认为小明的表现是什么心理?具体表现在哪里?
(2) 你认为小明应如何与父母沟通?
四、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知识,画出结构图)
篇3:人教版初二政治上册教学设计
我知我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爱自己的家、热爱父母的情感和厌恶不孝行经的情感。
能力目标: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一般概况;家庭关系的确立;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
重点与难点: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教学准备
和父母一起回忆在你们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比赛成功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
教学过程
[导语]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家。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为我们绘制宏伟的蓝图,编制美丽的理想甚至为我们早早起好了名字。
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名字的含义呀?(请2—3名同学介绍。)
一、“什么是家呢?”
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长深切的爱。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
[情景故事]教材P4两则故事说:“那……不是我的房子” “我又有家了”。那么“家到底是什么?”
二、体验活动: “家”的遐想 /我眼中到的家。(并请说明理由)
[小结]家是温暖的避风港;是一片蓝天;是一把伞……
三、“画”家
A 爸爸、妈妈、哥哥、小松
b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兰
c 爸爸、小刚
d 爸爸、妈妈、小浩、叔叔、婶婶
——我们有不同的家庭结构:大致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等。
[知识拓展]家庭是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庭关系的确立也有多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结婚组成的新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的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的新家庭。不同的家庭关系,促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
——父母赚钱不容易:为了撑起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爸爸妈妈努力工作。你知道爸爸妈妈具体从事的工作吗?他们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和委屈吗?他们回家后还要干什么?
——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爸爸妈妈为了我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对儿女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
四、实话实说:喜欢“选择什么样的父母”?
A、小冰早就想买一个新款MP3了,妈妈说家庭经济不宽余,一定要买的话就看期末考试有没有进步。
B、小亮是一个很调皮的男生,这次在学校不小心打破一块玻璃,要赔偿人民币15元。可是小他的父母刚听了一个开头,便不高兴了,拿起皮鞭打了他一顿。
C、小宁生活在一个十分优越的家庭。怕起早,每天爸爸开车送她去学校;嫌菜差,每天保姆送饭来学校;穿的是,用的是精品;妈妈还告诉她学校的值周劳动不要参加。
D、……
五、小结: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这种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亲情,是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
六、作业:介绍我家的好品质、好家风。
篇4:人教版初二政治上册教学设计
我爱我家
知识目标:体会家庭中亲情的温暖,明白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而父母也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
能力目标:辨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的能力,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培养学生权利与义务的意识,承担起自己的对家庭的责任。
教学重点:感受家庭的温暖。
教学难点: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与家人一起营造温馨的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一个小生命还酝酿在母体的时候,已经倾注了家人对他的关爱,那就是他的名字。请学生说说他们的名字的用意。以此来体会家人的期待和关爱。
一.爱的回忆
活动内容:先让学生回忆小时候受父母呵护的甜蜜时光,并把自己的童趣讲给同学听。再设问:在你的家庭中,有没有发生过令你感动的事?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回忆,感受家庭的温馨,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呵护。
教师行为:开展这一活动,一要注意正面引导,防止学生讨论亲子矛盾,而要着重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二要注意辨证地看待这些事,因为许多家长对子女爱护有余,严格要求不足,所以要对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作具体分析。
二.无悔的爱
活动内容:让学生填写表格,即“在你家,下列事情通常由谁来做?”另外,讨论两个问题:“说说自己家中贡献的人是谁,要说出具体理由”和“夸夸自己的父母,并讲给同学听”。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一要让学生根据家庭情况如实填写,通过填写体会父母的贡献;二要引导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渗透在家尽责的教育;三是说说家人的贡献,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良好道德、优秀思想方面的精神贡献;四是找父母的优点,夸夸自己的父母。
教学建议:开展这一活动,可以不限于教材表格中所列的项目,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家中的事,凡学生能做的,要鼓励学生做,这既能培养学生能力,又能陶冶学生情操,而且有助于增进学生与父母的亲情,与父母更好地沟通。在学生的讨论中,可以讲“大”的事情,也可以讲感人的具体事例,有些小事反而更能体现父母的一片苦心,容易感动人。在活动中,要注意家庭有缺陷的学生的反应,防止伤害这些学生。
三.爱的低诉:
活动内容: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写一段他对母爱或父爱的认识,交流自己对这种爱曾经的误会或曾经的感动。
教师行为:呈现两个关于母亲的故事(见附录),并引导学生用心感悟他对母爱或父爱的认识,并将优秀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意在让学生体会原来未曾注意的东西,也是丰富学生情感、促进其良知发展的重要环节。有的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不知感恩,不被感动,认为父母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原因之一是我们的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体验,缺乏正确有效的引导。有的学生对家长不满甚至看不起父母,也与他们缺乏对父母的理解,不会感受或感受不到亲情呵护有关。因此,要通过这一活动,让同龄人自己教育自己,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切感悟在家庭中获得的爱。
教学建议:开展这一活动,老师要善于引导,可以用具体事例来启发;要注意以情感人,烘托出良好氛围;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发动学生积极地说、积极地体验就行了;要有意识地从父母的良苦用心、子女的责任两个方面来启发,突出正面教育的效果。如果有学生从反面冲突来讲,要注意剖析分析的本意和期望,剖析其中所蕴涵的爱,把学生引导到爱父母、爱家庭上来。
四.爱的告白:
活动内容:让学生给父母写寄言,即在感激父母抚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础上,写几句话并交给父母,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心情。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活动,在于让学生与父母心灵碰撞,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表达自己对父母的责任和决心。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第一步,可以让学生写父母的优点长处,也可以让学生写父母对自己的呵护和期望,还可以让学生写自己的感受和决心。第二步,在同学中互相交流,互相感染启发。第三步,把自己所写的交给父母,与父母沟通互动。
教学建议:在这一活动中,要注意展示学生的才气,如让他们写诗歌、散文等形式来写。要强调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避免说空话,避免应付。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情感和意志结合起来,即要把自己的决心和打算反映出来。这件事是一个学生与家长的互动过程,要注意发挥家长的作用,如将学生的感受反馈给家长,有条件的可以让家长也给学生写寄言,在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五.爱的成长:
活动内容:讨论:当你们的父母发生了矛盾,你是怎样做的?若父母一方或双方下岗怎么办?为了使你的家庭更美满,你还应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验温馨的家庭需要全家人的齐心协力。
篇5:人教版初二政治上册教学设计
严也是一种爱
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及活动的体验探究,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代沟,代沟的表现和形成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逆反心理的危害,同时让学生明白通过亲子双方的努力,代沟是可以填平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和正确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对代沟产生的原因的分析能力;对逆反心理的辨证分析能力,增强促进自我成长的责任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父母亲人的爱;对自己正确行为的赞赏,对错误行为的后悔和耻辱;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
教学重点:正确看待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
教学难点:代沟的产生及逆反心理的危害。
第一课时 成长也会有烦恼
课前准备:课前先通过班主任了解班级学生基本的家庭关系,记录特殊家庭的学生、与父母关系紧张的学生等,以便在活动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还可以记录家庭关系良好的学生,以便于有意识地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给其他同学提供好的建议。
教学过程
一、成长的烦恼
1.同龄人的心声(见附录)
活动内容:引导思考,同学们有过类似的烦恼吗?请举几例。为什么原来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
设计意图:设置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场景,勾勒出“生活画面”,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同时对同伴的了解有助于学生纠正认知偏差,缓解心理压力。如一些学生可能本来对自己的亲子关系很不满意,但他可能抱怨自己父亲不好。通过这一了解发现很多人也跟他差不多,知道这种现象是青春期孩子的共性,他对父母的不满情绪就会降低。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可以先让学生认可教材上的材料,即学生身边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事,是每个学生都可能遇到的事。然后可以让学生补充相近的材料,意在让学生参与,介入到现实生活情景之中。再让学生讨论分析原因,从中体会父母的期望、立场、态度、心思,通过这些分析体会父母的爱。最后,让学生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教学建议:开展这一活动,重在发挥其导向的功能,并不是要通过这一活动解决全部问题,因而要注意达成有限目标,要在努力方向上引导。要注意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上思考问题,即会与父母换位思考,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父母严要求中蕴涵的爱心和期待。
2.苦恼的不只是我们(见附录:一份杂志上的两封信)
活动内容:分析成长中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烦恼?通过比较两代人的不同,分析造成隔阂的原因。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活动,首先在于让学生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对父母的正确做法更容易接受,不当之处也更容易理解和宽容。其次,通过比较,让学生对自己有个再认识。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容易走极端,看问题容易片面。通过这一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审视自己,从自己方面找原因,促进心理的成熟和处事方法的掌握。还有,比较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终身受益的方法,以增强其能力。
教师行为:第一步,让学生分析,找出与父母的差别;第二步,探讨这些差别会造成哪些交往中的障碍;第三步,让学生评价矛盾的性质(爱与期待中的矛盾),不能夸大这些矛盾;第四步,体会矛盾之中包含的父母的爱心和期待。鉴于比较两代人涉及许多内容,先为学生提供可比较的角度:
教学建议:开展这一活动,老师需要把握好度,即不能搞得太宽太多,因为这只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铺垫,而不是教学的重点。二是要渗透辨证观点的教育,即比较中分析并全面地看问题,分别看到两代人的利与弊。三是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对子女的心情。这是体谅父母苦心的关键,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
二、成长不烦恼:
1.阅读感悟:其实你只有8%的烦恼
出示材料: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要求实验者把未来7天所预料的烦恼事情写下来,投入“烦恼箱”。在过后第三周,打开“烦恼箱”,每个人核对“烦恼箱”的每项烦恼,结果发现其中九成的烦恼没有发生。他们把剩下的一成烦恼仍然留在“烦恼箱”里,过了三周,再拿出来核对,结果发现,那些烦恼已经不成为烦恼了。结论:一般人的忧虑40%属于过去,50%属于未来,只有10%属于现在。92%的忧虑没有发生,剩下8%是你可以轻易应付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不必因亲子关系出现裂痕而过于忧虑。
2.质疑交流:订立一份《家庭和约》
出示材料:最近,华华在自己的卧室门上挂上了“请勿打扰”的牌子,让妈妈百思不得其解:“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还是孩子已经独立到非要挂牌子的地步?”爸爸也难过地说:“自从挂了那块牌子,我觉得好好的家就像旅馆似的。”但华华却不以为然。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讨论:父母为什么为难过?你对此怎么看待?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如果与父母共同制定一个家庭规则并遵照家庭规则去做,结果可能会怎么样?并引导学生自拟提纲,与父母订立一份《家庭合约》。
3.身体力行:预防父母“唠叨”的招数
参照下面“预防父母‘唠叨’的招数”,指导学生将其运用于实践。
学习方面:赶前不赶后,完成了作业,父母唠叨自然少了。
仪表方面:如果你对奇装异服感兴趣,那肯定在父母干涉之列,此类的尽量避免。
社交方面:社交本来是你的自由,但别忘了父母还是你的法定监护人。所以,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你在哪里,干什么,和谁在一起?出门前说得越详细越好,把联系电话留下,大多数父母即使知道孩子的派对地址,也不会到现场来“捉拿”你的。
卫生方面:起床叠被子,保持房间整洁,也是许多父母希望孩子养成的好习惯,如果你不讲究这一套,就不让他们看见,更不要让他们插手打扫啦(否则更有话唠叨你了)。适当的时候,来起早起,把自己的房间好好打扫一番,也捎带打扫一下家里的其他房间,这会让你的父母欣喜不已。
课前准备:
本课内容浅显,不涉及更多伦理,主要是情感和实践问题。要提高本课的教育实效,首先要在课前调查了解自己的学生,以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哪些事容易引起与家长的冲突。②学生在化解与家长的冲突,有哪些成功的经验。③学生在与家长的关系中,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④学生逆反心理在家庭关系中的反映。⑤能够感染学生的例子,特别是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学生接近的例子。
教学过程:
一.阅读感悟——爱的冲突(见附录)
活动内容:引导思考:你是否也经历过“爱的冲突”?试举一例。仔细体会材料,是爸爸妈妈不爱我们吗?还是他们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会不会是他们已经表达了而我们却未察觉?代沟,究竟谁不理解谁?是爸爸妈妈不理解我们,还是我们不理解爸爸妈妈?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和回忆自身心灵深处的感动和故事,让学生读懂父母的真诚与无私,为后面引导学生从自身角度分析逆反心理的危害作铺垫。
二.理性分析——冲突的代价
活动内容:连续性提问:你当时是怎样想的?最终结果怎样?这个结果对你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与影响吗?如果有,请具体说明。现在你对这件事是怎样想的?如果你当时按你现在的想法去做,设想一下结果又会是怎样?你认为代沟产生的责任主要在于谁,为什么?
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体会家庭冲突的不快,体会逆反心理造成的影响亲子关系、伤害父母和自己等危害,认识到逆反心理所存在的不利的一面。这样能让学生理智地对待与家长的矛盾,不任性,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主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感受,通过体验明辨是非,以便在今后的生活中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因为冲突的解决有正面和反面两种体验。所以要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谈,既可以讲正面的经验,也可以讲反面的教训。
教学建议:在活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讨论;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事件本身的介绍不细,核心在于让学生体验;要注意学生思想的升华,即理性地看待处理问题的不同结果;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危害进行梳理,如情感伤害、经济损失、阻碍家庭和个人发展等。
三.认真聆听——来自父母的心声
活动内容:出示材料:《孩子,我为什么会打你》(见附录)。引导思考:你也有过挨打的经历吗?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现在如何看待这种经历?采访自己的父母,问问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看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感受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家长的错误伤害父母。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出自本能的,是最无私的,只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令孩子们不太喜欢罢了。但这也不足以导致某些孩子过激的方式来“回报”亲人。
四.出谋划策——面对生活中的烦恼
活动内容:就下列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①爸爸说写完作业就让我出去玩。我写完作业,妈妈又让我再做两道奥赛题……②妈妈说只要我期末考到班级前三名,就带我去旅游。我真的考了第二名,妈妈却说她没有时间……引导讨论:如果父母“说话不算数”,我们应该怎么办?
①妈妈非要我学钢琴,我一点都不喜欢,我的志向是当一个科学家。②妈妈很支持我,同意我学画画,可是现在我对它的前景不看好。③爸爸就知道让我学习,当尖子生,可我总是考不到第一,失望极了。引导讨论:如果父母的期望与你的愿望不一致,你是坚持己见还是服从父母的意志?你会如何说服父母来支持你的愿望?
①父母偷看了我的日记;②父母将我的朋友拒之门外。引导讨论:当父母的做法“不合理”时,你会怎么做?父母这样做的用意何在?建议:可结合教材中的阅读材料。
①一个同学说:我妈就是烦,每天我吃早饭的时候,她就说:“吃完早饭去喝牛奶,别忘了。”其实,牛奶和书包都放在我的写字台上,我上学拿书包,不就看见牛奶了吗?真是的!②女儿晚上去看电影,九点多回家。妈妈说:“才回来,我到路上都看了好几次了。”女儿说:“妈妈真是的,难道看看就能把我看回来?”③我骑自行车上学,爸妈每次都要叮咛一句:“路上小心,注意安全。”引导讨论:父母讲这些话的真正用意是什么?面对父母的唠叨,怎样做才会双赢?这里重在引导学生领悟同样一句话可以有多种意思的理解,即锣鼓听音,说话听声。
设计意图:选取这些两难问题,当然这些都是青少年学生所关心的、跟他们的成长密切相关的话题,让不同的价值观念相互碰撞,激起个体的内心价值冲突。让学生自主探究增进与父母的了解与沟通、化解冲突的办法,并让学生设想不同的方法可能带来的后果,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沟通方式和处理方法所带来的结果是不同的。
篇6:人教版初二政治上册教学设计
难报三春晖
知识目标: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能力目标:辨证分析孝敬父母好处与不孝之坏处的能力,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孝亲敬长的具体行为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厌恶不孝行径的情感;体验尽孝后的快乐;树立家庭中的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教学重点:如何孝敬父母。
教学难点:孝敬父母的道德和法律基础,防止愚孝。
教学过程:
一.爱洒心间
活动内容:出示材料:一封别样的信(见附录),引导思考:你能读懂母亲这样做的良苦用心吗?
设计意图:一是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二是与教材中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效。
教师行为:引导相互交流并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父母的爱。
二.爱的回报
活动内容:小组竞赛,孝亲故事知多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孝亲”的典例中感受榜样的力量,为自己“孝亲”行为提供借鉴。
活动内容:讨论:“你平时是怎样孝敬父母的?你认为孝敬父母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把自己尽孝后的感受谈出来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自己孝敬父母的做法和收获,达到同龄人互相教育、启发、感染的效果。
活动内容:讨论,遇到下列情形该怎么办:
⑴父母只要我读好书,我该怎么办?
⑵父母不让我做家务,该怎么办?
⑶外出时应对父母说什么?
⑷父母生病了,该怎么办?
⑸当父母劳累一天下班回家,我该做些什么?
⑹当父母烦恼时,我该怎么做?
⑺作业未完成被老师留下来而迟归,我该怎么面对父母?
⑻成绩没考时,该如何面对父母?
⑼我想买电脑,父母认为我控制能力不强而不赞成,我该怎么办?
⑽朋友来访,但父母不喜欢,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把孝敬父母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上。孝敬父母表现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在与父母交往的任何活动中,都有孝与不孝的问题。通过这一活动,可以把学生孝敬父母的心意、表现与行为选择结合起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教学建议: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可以就教材所给材料进行讨论,通过分析、选择来判断是与非,进而明确应该如何对待父母。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题目都是开放性的,有许多可以辨析之处,关键是帮助学生树立为父母着想的观念,找出孝与不孝的出发点的不同。比如,成绩要不要告诉父母,本身很复杂。就学生的权利而言,不告诉并不一定错。但如果从爱父母、孝敬父母出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与父母沟通,这对学生自己也有利。如果从怕批评、防父母出发,与父母有情感上的隔阂,就处理不好这件事。中国有句古话“百事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无孝子”。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首先要表扬孝敬父母的好人好事。如果老师知道一些,也可以先表扬,再引导学生自己谈。其次,让学生谈自己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并注意将孝的各个方面的表现予以归类。再次,让学生谈尽孝后的感受。尽孝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让学生在比较中选择孝行,是把教育落到实处的策略。也就是说,这种道德规范不是由外界强加的,而是学生自己的主动选择。
三.爱的反思:
活动内容:仔细阅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孝子”的言行反映了什么现象?你对此持什么态度?为什么?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行为?如果有,你将如何改进?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曾有过不善待父母的事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发生了怎样的后果?现在你对这件事又是怎样想的?如果你当时按你现在的想法去做,设想一下结果又会是怎样?这一活动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主要通过学生的回忆和反省,来体会父母对子女深沉、无私的爱,同时,意识到自己对父母付出太少,从而增强同学的责任意识,和为父母、为家庭付出的主动意识。
四.爱的传递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回忆春节联欢晚会小品“粮票的故事”。
设计意图:体验孝敬父母不仅是物质上的扶助,更应是精神上的关爱;不仅要孝敬我们的父母,还应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及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篇7:写作常用句型(人教版高三英语教案教学设计)
1.there be
There is a tall tree in front of our teaching building.
There are some students playing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2. think/find it + adj for sb to do sth
(1).I find it necessary to take down notes while listening.
(2).I feel it important to have some working experience.
(3).I found it impossible for me to work out all the problems in such a short time.
3. not…until
(1).I didn’t know the truth until she told me what happened.
(2).Yesterday I didn’t go to sleep until midnight.
4. Some…others
(1).Everyone is busy in classroom. Some are reading, others are writing.
(2).There are many foreign students in our class. Some of them are from Europe, others come from America.
5. not only…but also
(1).In just three years, she had not only finished all the lessons, but also received her doctor’s degree.
(2).Forests can not only fresh the air but also reduce noises.
6. such…that / so…that
(1).He is such a good student that everyone likes him.
(2).We were so deeply moved that we could not fall asleep that night.
7.too…to…
(1).They were too angry to say a word that day.
(2).He is too young to go to school.
8. in order to
(1).He worked very hard in order to realize his dream.
(2).In order to get there on time,we set off early in the morning.
9.be about to do sth when…/be doing sth when…
(1).I was about to go out when the telephone rang.
(2).I was walking in the street when I heard a lady cry “Help,help”.
10.used to
(1).He used to live in Shanghai.
(2).There used to be a tree in front of my house.
11.see/hear/watch/find sb do sth/doing sth
(1).I heard someone laughing.
(2).I saw him put the key in the lock,turn it and open the door.
12. have some difficulty in doing sth/with sth
Do you have any difficulty in understanding spoken English?
13.be busy doing sth/with sth
He was busy getting ready for his journey.
练习一:根据上下文关系用连接词把下列各句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单句、并列句或复合句。
1.a) Go to see the doctor at once.
b) Your cold may get worse.
Go to see the doctor at once, or your cold may get worse.
2. a) Alice was the first to complete her paper.
b) Alice made quite a few mistakes in her paper.
Alice was the first to complete her paper, but she made quite a few mistakes in it.
3. a) We were about to start off last night.
b) The phone in the living room began to ring.
We were about to start off last night when the phone in the living room began to ring.
4. a) Unfortunately, John’s car broke down on the way home.
b) John had to stop a car for a lift.
Unfortunately, John’s car broke down on the way home, so he had to stop a car for a lift.
5). a) He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his studies.
b) All the teachers praise him.
He has made such great progress in his studies that all the teachers praise him.
6. a) Some people waste food.
b) Other people haven’t enough food.
Some people waste food, while others haven’t enough food.
7. a) It’s too late to go to the cinema now.
b) I have an important meeting to attend after lunch.
It’s too late to go the cinema now. Besides, I have an important meeting to attend after lunch.
8. a) Your aunt has no other thought but what is best for you.
b) I have no other thought, either.
Neither your aunt nor I have any other thought but what is best for you.
练习二:1、用but,then,instead,the next moment,when填空:
The accident happened at 7:15 on the morning of February 8, 2000. I was walking along Park Road towards the east when an elderly man came out of the park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street. Then I saw a yellow car drive up Third Street and make a sudden right turn into Park Road. The next moment the car hit the old man. He fell down with a cry. But the car didn’t stop to save the old man. Instead,it drove off at great speed.
2、用at last,then,so,up to now,that,when填空:
Don’t Lose Your Courage
Never shall I forget the first English lesson given by Miss Liu. On that day, when she entered the classroom, we found that she was a young and beautiful lady with a big smile on her face. Then she introduced herself saying that we should call her Miss Liu instead of Teacher Liu, a moment later, she let all of us go to the blackboard and say something about ourselves in English in turn. When it was my turn, I felt so shy and fearful that I didn’t dare to say a word before the class. She came up to me and said kindly, “Don’t be afraid. I believe you can do it. Come and have a try.” My face turned red when I heard that. At last, I went to the blackboard and was able to do it quite well. She praised for what I had done. Up to now, I can still remember her words in the first English lesson: “Practice makes perfect. Don’t lose your courage when you meet with difficulties. Try on and on until you succeed.”
篇8:人教版初二英语知识点
表语:
紧跟系动词后面的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者怎么样,由 n. adj. 或者相当于名词或形容词的词或者短语,和系动词一起构成谓语。
例如:Her mother is a bank clerk.
Are you ready?
We were at home last night.
定语:
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作定语的出形容词外,还有代词、数词、名词、介词短语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或者短语。
例如: Peel three bananas.
What's your name, please?
She's a good basketball player.
状语:
修饰形容词、副词、动词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表示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目的方式程度等意义。通常有副词、介词短语或相当于的副词的词或短语来表示。
例如:People are all working hard.
Beijing is not very cold in winter.
篇9:人教版初二英语知识点
The best way to do sth 做某事的方式
I think the best way to learn English is through English。学英语的方式就是朗读。
2. It’s one’s first time to do sth 第一次做某事
It’s my first time to speak English with foreigners. 这是我第一次和外国人说英语。
3. want to do sth = would like to do sth 想做某事
4. decide to do sth 决定做某事
He decides to have a travel in this winter vacation. 他决定在这个寒假去旅行。
5. be determined to do sth 下定决心做某事
She determined to get good grades in this final examination. 她下定决心要在这次的期末
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6. Invite sb to do sth 邀请某人做某事
He didn’t invite me to have dinner with them 他没有邀请我和他们共进晚餐。
Invite sb to a place 邀请某人到某处
He wants to invite the girl to his birthday party。 他想邀请那个女孩参加他的生日宴会。
7. help sb(to)do sth= help(sb)with sth 帮助某人做某事
he helped me with my English。= he helped me to study English.
8. order sb to do sth 命令某人做某事
the boss ordered him to finish the work before 5 o’clock 老板命令他五点之前完成工作
9. plan to do sth 计划做某事
I plan to have a vacation in this summer 我计划这个暑假去度假
英语学习方法技巧
Interesting:从看英文电影开始培养自学英语的兴趣
看英文电影的学习技巧:
1、尽量选取一些的英文大片进行观赏;
2、随时记录一些好句子,进行中英文比较;
3、参考剧本和场景自我模仿角色练习发音;
4、反复观摩一部影片分析人物性格及思想。
自学小贴士:在观看英文电影时先听英文再看中文字幕,刚开始时几乎听不懂,坚持两三遍就会出现效果。尤其是在观看同一部英文电影多遍之后此效果。
Reciting:全方面背单词是自学英语的核心基础
背单词的学习技巧:
1、零散时间多遍记忆法: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瞬间记忆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记忆递减,五遍左右方可记忆某一事物或人而短期不忘。我记单词的方法是:在第一天的晚上划出200个单词准备次日记忆。早起用最多半小时将200个单词看一遍,边看长相、音标、词性和词意边读出,既练发音,又练听力,还练了记忆,一举三得。利用课余时间、等车时间、坐车时间、排队时间等一切零散时间随时进行复习,每三个小时看一遍,一天除去睡眠8小时之外至少看四、五遍。不论是否记牢固继续以每天200个单词累计五天,每星期六复习过去一个星期的单词量。如此坚持六个月,单词总记忆量会达到24000个,去掉忘记50%的单词的可能,还余12000个。这个单词量几乎足够人生十年应用英语了!
自学小贴士:记单词最不实际的方法是用两个小时当场记牢十个单词,一天记十个,第二天忘记七八个。最简单而实用的单词记忆方法就是对一个单词不必当场记下而是循序渐进反复多遍,久而久之而积累多多,最重要的是长时间而记忆犹新!不信你可以试试。
篇10:初二英语知识点人教版
重点语法
【反身代词】英语中共有八个反身代词,在使用时应注意和它所指的相应的对象在人称、性别、数上保持一致。
数 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单数myselfyourselfhimself herself itself
复数ourselvesyourselvesthemselves
【用法】
1. 可用作宾语,指的是宾语和主语表示同一个或同一些的人或事物。
如:Maria bought herself a scarf. We must look after ourselves very well.
2. 可用作表语,指的是表语和主语表示同一个或同一些人或事物。 如: She isn’t quite herself today.
3. 可用作主语或宾语的同位语,常用来加强语气。
如:She herself will fly to London tomorrow. I met the writer himself last week.
4. 用在某些固定短语当中。
look after oneself / take care of oneself 照顾自己 teach oneself sth./ learn sth. by oneself自学
enjoy oneself 玩得高兴,过得愉快
help oneself to sth 请自用……(随便吃/喝些……).
hurt oneself摔伤自己
say to oneself自言自语
leave sb. by oneself把某人单独留下
buy oneself sth.给自己买……东西
introduce oneself 介绍……自己
篇11:初二英语知识点人教版
1.Whatdoyouusuallydoonweekends?在周末你通常干什么?
2.Sheoftengoestothemovies.她经常去看电影。
3.HowoftendoyouwatchTV?你多久看一次电视?
4.HerearetheresultsofthestudentactivitysurveyatGreenHighSchool.这是格林中学学生活动的调查结果。
5.IreadEnglishbooksabouttwiceaweek.我大约一周看两次英语书籍。
6.Ishoponceamonth.我每月购物一次。
7.Shesaysit’sgoodformyhealth.她说这对我的健康有好处。
8.Myeatinghabitsareprettygood.我的饮食习惯相当好。
9.Ilookaftermyhealth.我关心我的健康。
10.Myhealthylifestylehelpsmegetgoodgrades.我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我取得了好成绩。
11.Goodfoodandexercisehelpmetostudybetter.好的食品和锻炼有利与我更好地学习。
12.Isherlifestylethesameasyoursordifferent?她的生活方式与你的相同还是不同?
13.Whatsportsdoyouplay?你进行什么运动?
篇12:人教版初二英语知识点
1. . more outgoing 更外向
2. as…as… 与……一样……
3. the singing competition 唱歌比赛
4. be similar to 与……相像的/类似的
5. the same as 和……相同;与……一致
6. be different from 与……不同
7. care about 关心;介意
8. be like a mirror 像一面镜子
9. the most important 最重要的
10. as long as 只要;既然
11. bring out 使显现;使表现出
12. get better grades 取得更好的成绩
13. reach for 伸手取
14. in fact 事实上;实际上
15. make friends 交朋友
16. the other 其他的
17. touch one’s heart 感动某人
18. be talented in music 有音乐天赋
19. be good at 擅长……
20. be good with 善于与……相处
21. have fun doing sth. 享受做某事的乐趣
22. be good at doing sth 擅长做某事
23. make sb. do sth. 让某人做某事
24. want to do sth. 想要做某事
25. as+adj./adv.的原级+as 与……一样……
26. It’s+ adj.+for sb. to do sth. 对某人来说,做某事……的。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
大多数形容词和副词有三个等级:1)原级(不作比较),修饰词very,so,too,pretty,really;2)比较级,表示“较……”或“更……”的意思(两者之间进行比较), 标志词than,A or B,of the two, 修饰词much,a lot,a little;3)最高级,表示“最……”的意思(三者或三者以上作比较),形容词最高级前面一般要加定冠词the,后面可带in(of)短语来什么比较的范围。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规则变化: 构 成 方 法 原 级 比 较 级 最 高 级 单音 节词 和部 分双 音节 词 一般在词尾加-er或-est high short higher shorter highest shortest 以字母e词尾的词,加-r或-st late fine later finest latest finest
重读闭音节词词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时,先双写辅音字母,再加-er或-est hot big thin fat hotter bigger thinner fatter hottest biggest thinnest fattest
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双音节词,先把“y”改为“i”,再加 -er或-est funny easy early funnier easier earlier funniest easiest earliest
多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 在词前加more或most beautiful athletic outgoing more beautiful more athletic more outgoing most beautiful most athletic most outgoing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不规则变化:
原级 比较级 最高级
good/well better best
bad/badly worse worst
many/much more most
little lesss least
far farther(更远) further(更深远) farthest(最远) furthest(最深远)
as…(原级)as与……一样……
not as/so…as不如
Liming is as tall as Jim. Jack runs as fast as Tom. Lily is not as/so tall as Lucy. =Lily is shorter than Lucy.
篇13:人教版初二英语知识点
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结构:if+一般现在时,主语+将来时
含义:如果……,将要……
例如:If you ask him, he will help you.
如果你请求他,他会帮助你。
If need be, we'll work all night.
如果需要,我们就干个通宵。
初二人教版英语写作教学设计(精选1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