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互动模式

时间:2024-11-30 03:39:46 作者:这个真没有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这个真没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互动模式,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互动模式,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互动模式

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互动模式

英语写作是五大英语技能中较难掌握的一项技能.我国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不容乐观,写作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本文在参照国内外的计算风格学论著以及其它文体学、语法学、写作方面的`论著的基础上提出互动式英语写作水平评估模式这一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并提出小组活动完全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英语教学中如果实现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必然提高教学效果.

作 者:唐文俐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341000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4) 分类号:H3 关键词:互动式英语写作水平评估模式   小组活动   写作档案袋  

篇2: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

所谓“互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 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成功的英语教学要致 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教师抓住时机善于引 导、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内容引人入胜;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并善于打破常规,产 生奇思异想,使其能力不断发展,这使得“互动”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创造教育成为可能。

英语教学有极强的实践性、交际性,它同样具备创造性教学模式的如下特征即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完美性。以学生作为创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诱导下形成交际能力是该学科的目的。因此教师与学生必须处 理好互动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教师创设情景,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教师画龙点睛,学生举一反三 。在实践中学生不断获取语言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特别是创造力,这便是形成“互动”教学模式的意图。 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大纲要求,应用天津教科院创造学模式的教学方式,本着在情景中掌握匀型结构,启发学生 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材料归纳语法规则,进而在情景中探究解疑,培养言语交际能力和发展创造力,我在平时的 教学中尝试了如下教学五环节:

┌───┐ ┌───┐ ┌───┐ ┌───┐ ┌───┐

│激 趣│→│创 景│→│启 发│→│探 求│→│交 际│

└───┘ └───┘ └───┘ └───┘ └───┘

一、课堂教学模式过程

Ⅰ. 激趣

激发兴趣之目的,是变逼为导,变苦学为乐学。把求知变成学生最大的内在需要。因此我们用“爱”促进 教育,用“趣”构建教育模式,用“玩”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 学生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创景阶段埋下伏笔。

1. 新奇引趣法

1.1 以唱歌形式使学生顺利通过英语入门阶段。

如在教学第一册第四十三课时,教学的重点是名词的词性物主代词的使用。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学生对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掌握必须准确熟练,才能区分开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词性物主代词的异同点。首先我 将事先准备好的代词再现在学生面前,利用问、答、译、比等方式的交际原则,使学生明白了各类代词的正确 使用,然后用旧词填新曲的方式将代词表格编成一首歌,两分钟内,背诵表格人人过关,接着我走下讲台随手 拿来各种衣物进行师生间的对话。最后将对话编成歌,对名词性物主代词进行小结:

T――This ruler is my ruler.

S1――This ruler is mine.

T――That ruler is your ruler.

S2――That ruler is yours.

T――Whose ruler are there?

S3――They are his and hers.

T――Whose are there rulers?

S4――They are ours and thiers.

1.2 利用口诀简化难点,使学生顺利攻克难关。 当学生对可数名词的`记忆及使用以及some,any的使用望 而生畏时,在师生的交际练习完成后,我要求学生利用口诀四人一组小结不可数名词及some,any的用法,于是 出现了: 不可数名词这样记, 一日三餐要调剂, 早餐面包泡茶水, 午餐纸包鱼肉鸡, 晚餐米饭加奶汁, 饭后再做作业题。 以上名词不可数, 要数别忘加量词。 some用于肯定词, 肯定回答也用此。 any用于疑否句, 不可数名词this is。

1.3 利用简笔画、图表、设问引答,鼓励学生开口说话。

1.4 借助游戏解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2. 竞赛激励法

实践证明,将带有竞赛性质的练习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不但对学生产生一种教学魅力,把他们牢牢吸引在 教学磁场里,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及喜欢竞赛的心理,还训练了他们听、说、读、写的综合 能力。

2.1 差异训练。如平时测验根据学生的现状,我总是印2~3 套题,一套面向全班,好学生做题速度快, 再发给他们难度稍大的第二、三套题,这样做,不同程度的学生既有统一的学习内容,根据个人的差异又有不 同的奋斗目标。既激发了全班同学的兴趣,又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好风气。

2.2 小组比赛。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可能地增加学生的参加机会,而且还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独立自 信的交流场所,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小组赛。如学了情态动词can,启发学生用can造出六个句子。然后三大组 参赛,其余的组评判。粉笔如同小小的接力棒从后到前,比赛内容是将句子变成否定句、一般问句、选择问句 、特殊问句,大家对此兴趣盎然,课堂上个个跃跃欲试。

2.3 男女比赛。通过男女比赛方式进行一个单元和综合复习。 首先布置复习范围,为了取胜,好生主动 帮助各自的差生,课堂上有问有答有争论,比赛包括情景对话、听力抢答、自由问答等。他们彼此互抓弱点, 千方百计不使自己丢分,使复习达到一种欲罢不能的境地。

Ⅱ. 创景

学生的兴趣神经一旦被触发,他们自然会在逼真的情境中触景生情,见情思意。再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直 观教具,并常自戴假面具,变换各种人物角色,把许多具体事物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尽量做到可见、可触 、可尝、可闻,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鼓励学生的首创精神。

例如:为了创设情景,学会句型Is watching TV too much bador good for your health?铃声过后, 教师一边捂着肚子一边吃面包,满脸痛苦的样子,走上讲台自

言自语道“Is eating too much bador goo d for my health? I thinsk it's bad. ”然后我提出了“Whatis good (bad) for your health?”四人一组 的讨论开始了,很快答案产生了。

篇3: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

所谓“互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 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 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 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成功的英语教学要致 力于形成一种新 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教师抓 住时机善于引 导、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内容引人入胜;学生在教师的诱导 下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并善于打破常规,产 生奇思异想,使其能力不断发展, 这使得“互动”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创造教育成为可能。

英语教学有极强的实践性、交际性,它同样具备创造性教学模式的如下特征 即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完美性。以学生作为创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 诱导下形成交际能力是该学科的目的。因此教师与学生必须处 理好互动关系、 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教师创设情景,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教师画龙点睛, 学生举一反三 。在实践中学生不断获取语言技 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特别是创 造力,这便是形成“互动”教学模式的意图。 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大纲要求,本着在情景中掌握匀型结构,启发学生 在 情景中运用语言材料归纳语法规则,进而在情景中探究解疑,培养言语交际能力 和发展创造力,.在平时的 教学中应该做到如下教学五环节:激 趣→创 景→启 发→探 求→交 际。

篇4:浅析互动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实施

浅析互动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实施

浅析互动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实施

吉林省四平市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邹佳璇

【摘要】互动理论是近年来教育界广泛研究的重要理论,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立足英语课堂的学习小组,教师有目的性的进行教学内容的互动交流,师生共同参与以实现教学过程。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互动理论的研究应用,对于英语写作教学具有显著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互动理论下践行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其次就实施过程展开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英语写作 教学模式 实施 互动理论

英语教学的重点模块包括听力、阅读、写作与口语表达,其中写作是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表达自我想法的重要途径与方法。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将众多的语法知识、单词知识让学生加以锻炼,同时也可以通过互动来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特别是英语学习的心理状态。这对于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互动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落实体系,英语教师应深悟精髓,合理地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1.互动理论下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

分析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得出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措施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写作表达能力。互动式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不仅能够通过语言交流和书写形式促进信息交流,而且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增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写作综合能力。

学习英语写作是在学校和课堂完成的,为此更加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从而慢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两者相互协调,从而体现这种互动式英语学习模式的重要意义。

2.互动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实施

互动式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本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英语写作课堂中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在真正意义上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2.1创新课堂教学内容

创新性的课堂教学内容是指以创新性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而创新性的学习则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对现实社会的一种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包括模仿、重新获取知识和积累信息的能力。培养这种适应和应变能力,即不仅能够吸收新的信息,而且能够发现新问题,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设置应该与时代相结合,这样才能充足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对英语写作课堂素材的选取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动力和兴趣。比如在学习《My Friend》这一单元时,教师开始上课时应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朋友或者是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的介绍,这样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情感。

2.2设计互动式的教学环节

教师设计和实施互动式的教学环节,首先应该设计互动的课堂程序,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活动,使课堂程序合理化。比如在准备和形成思路等环节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解决问题。另外设计真实的写作任务往往更加具有意义,为此所确定的写作任务应该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激起学生的共鸣。

在设计整个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既要突出教学重难点和考虑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去。比如安排学生进行写作之前首先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相互展开交流与讨论。这种方法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再比如在锻炼学生的段落类型写作能力时,可以由教师先进行案例讲解,然后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及时将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记录和整理,最后按照讨论的结果辅助学生练习写作。

2.3合理定位师生角色

在过去的教学中,英语教师必然是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精彩绝伦的知识传授,学生也是一味接收。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贯彻,教师应将课堂主动还给学生,让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的角色。教师合理的定位师生角色,是指教师必须组织好课堂秩序,课前做好准备,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摒弃一味灌输的.错误理念。同时在课后也应该积极辅导学生。

例如在关于“搀扶摔倒老人”的话题作文中,教师应把课堂的主动权给予学生,先安排学生进行讨论。不同的学生一定会有不同的见解,但是教师此时应鼓励学生更多的想法,同时要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把自己当成其中一员,论述自己的观点,这种融洽的角色定位中学生更能方便地表达自己。

2.4课外互助、拓展和利用网络资源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在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更是成为了支撑教学的有效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师生之间可以更为便利地分享写作资源,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

比如电子邮件和博客等平台都可以成为学生之间交流写作经验的重要手段。在移动终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英语写作教学的互动也可以借助于微博、微信等途径,在周末的时间教师可以设置固定时间段来组建讨论小组,就写作问题进行答疑,同时也可以随时搜罗当下的热点话题,让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同时培养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

3.总结

通过长期的实践证明,互动式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能够增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写作中获得一些乐趣,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性和推理能力。互动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之间交流写作技巧和分享素材提供便利,而且能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向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提供请教的机会。与此同时也让写作高手增强信心,从不同的学生那儿收获更多的启示,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和视野。

篇5: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未能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众。它忽视了作为独立的且处于不同状态的师生个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能,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多边、多层的交互作用,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根据现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以及现代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结合我们学校开展的互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科研课题

这种模式是小组(groups)形式进行学习,它有利于同学共同研讨,组际相互交流,也更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多向交流,多维互动,达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目的。

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图示:

附图

一、提示导学

强调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多向交流、多维互动,同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的作用。提示导学是教师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教师在新课伊始或前一节课,从以下几方面提示导学。

展示新目标。用口头或书面提纲挈领地提出学习新课的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意目标、能力目标。如SEFC  2B  Unit  19  Lesson74  Martin  Luther  King,Jr.一课,笔者提示导学时就提出以下目标:①认知目标:能整体理解课文大意;能就课文内容进行口头和笔头操练;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交流。②情意目标:引导学生树立人人平等、协同合作的观念,培养学生参与、交往、协同、竞争等意识。③能力目标:通过听、说、读、写的统一操练,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论辨之能力。

揭示重点、难点。揭示新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给予思路、方法上的提示,为学生预习排除障碍。

提出教学要求。教师说明新课教学的基本程序、组织形式,鼓励学生充分调动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开发自己的智力潜能及英语专长,以便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创设主体互动、情知互动、人境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二、学生自学

在互动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是作为一个发现者(discoverer)、研究者(researcher)、探索者(ex-plorer)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因此,要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尤其是小组活动中更好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互动,学生个体就应在课前进行自学预习。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导学阅读课文,理解重点内容,攻克疑难问题。如阅读课文后,做一做课后的练习题;复习与新课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找出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以便实现学习迁移。又如在预习SEFC  Book  2B  Unit  20  Lesson77时,学生复习有关谈论天气和旅游用语,为上课时创造新的对话作好准备。学生要整理、归纳自己所弄懂的知识,以便小组发言交流;列出尚未理解的知识,准备提交小组讨论,寻求答案。学生自学可采用阅读思考、自我质疑、自查自练、自我归纳等方式进行。学生自学是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小组活动的必要准备。

三、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高中

[1] [2] [3]

篇6: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过程法模式探讨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过程法模式探讨

英语写作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如何改进大学英语写作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重点问题.为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写作过程的`指导,加强基础教学,改进作文的评改方法.

作 者:马玉芳 王晶芝 MA Yu-fang WANG Jing-zhi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刊 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8 27(2) 分类号:H315 关键词:过程教学法   语言输人   英语写作  

篇7: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论文

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论文

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未能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众。它忽视了作为独立的且处于不同状态的师生个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能,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多边、多层的交互作用,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根据现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以及现代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结合我们学校开展的互动教育科研课题

这种模式是小组(groups)形式进行学习,它有利于同学共同研讨,组际相互交流,也更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多向交流,多维互动,达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目的。

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图示:

附图

一、提示导学

强调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多向交流、多维互动,同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的作用。提示导学是教师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教师在新课伊始或前一节课,从以下几方面提示导学。

展示新目标。用口头或书面提纲挈领地提出学习新课的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意目标、能力目标。如SEFC 2B Unit 19 Lesson74 Martin Luther King,Jr.一课,笔者提示导学时就提出以下目标:①认知目标:能整体理解课文大意;能就课文内容进行口头和笔头操练;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交流。②情意目标:引导学生树立人人平等、协同合作的观念,培养学生参与、交往、协同、竞争等意识。③能力目标:通过听、说、读、写的统一操练,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论辨之能力。

揭示重点、难点。揭示新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给予思路、方法上的提示,为学生预习排除障碍。

提出教学要求。教师说明新课教学的基本程序、组织形式,鼓励学生充分调动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开发自己的智力潜能及英语专长,以便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创设主体互动、情知互动、人境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二、学生自学

在互动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是作为一个发现者(discoverer)、研究者(researcher)、探索者(ex-plorer)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因此,要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尤其是小组活动中更好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互动,学生个体就应在课前进行自学预习。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导学阅读课文,理解重点内容,攻克疑难问题。如阅读课文后,做一做课后的练习题;复习与新课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找出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以便实现学习迁移。又如在预习SEFC Book 2B Unit 20 Lesson77时,学生复习有关谈论天气和旅游用语,为上课时创造新的对话作好准备。学生要整理、归纳自己所弄懂的知识,以便小组发言交流;列出尚未理解的知识,准备提交小组讨论,寻求答案。学生自学可采用阅读思考、自我质疑、自查自练、自我归纳等方式进行。学生自学是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小组活动的必要准备。

三、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高中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主体互动、情知互动、人境互动,关键在于小组活动的组织。

教师依据基本均等的原则组建小组。小组宜小,4-6人为一组,均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最好是中等2-4人,优差各1人)。各小组设有主持人(主持小组讨论)、记录员(简单记录每位发言人的讲话要点)和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报告)。

小组活动操作方式:首先由教师或组长提出当天要研讨的主要问题,或由组内成员提出自己在预习中尚未理解的问题,提供大家研讨;其次各人交流自已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结果或者答问;再者,组内成员就某种观点或见解的正确性展开讨论,提出质疑或提出补充意见;最后由主持人作总结发言,对小组经过讨论所达成的共识、所产生的歧见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分别进行归纳,并整理成纲要,拟在组际交流时发表见解,提出问题。

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不应过多干涉。教师主要提出有关的评价标准,给出词语或句型等文字提示或口头提示,巡视各组讨论情况,重点参与一两个小组活动,了解各组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及时肯定、推广某一小组的学习成果和有效方法。

小组活动是高中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一环,它也为下一步组际交流创造了条件。

四、组际交流

组际交流是小组活动的延伸和发展,是培养学生言语技能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组活动所营造的生动活泼、协调和谐的教学氛围,已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意识。在这基础上,教师应因势利导,进一步组织组际交流,为学生信息交流、思维撞击、协同研讨提供更大空间和更活化的情境,从而有利于师生、生生、小组、情知、人境等方面的互动。组际交流可采用组际研讨、组际互查和组际竞赛等形式进行。

组际研讨:由教师指定讨论较成熟的两个小组发言,汇报本组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提出本组仍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然后由其他小组和教师作出评价、补充,或提出质疑,或进行辩论,或给予解答和纠正;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

组际互查:各小组之间互相检查对方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包括预习或复习的`效果,作业完成的质量等,也可以互相批改练习题。如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完课文后,小组之间相互问答,以检查对课文理解。

组际竞赛:教师提出一组问题,或听一段录音后,各小组抢答或按顺序回答。当某一小组成员回答错误或不完整时,同组其他成员可作纠正或补充,也可以由其他小组作纠正或补充。教师根据各小组答题速度和质量评分,并适时给予鼓励。如在SEFC Book 1A Unit 10 Lesson37的教学中,把part2用竞赛的形式检查学生,教师读一个句子让学生抢答,指出是指哪幅图。又如本课的Work book练习三,要学生在规定时间里比一比哪一组最快写出这五种运动的名称。

组际交流时,教师应对交流的方式、程序等作出规划和安排,不失时机地提出有关内容重点、难点或关键的问题,如某些词、词组用法,某些句子的理解,归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引导各小组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地开展研讨交流,并适时进行讲评;要牢牢把握时间,对各个环节的活动效率及时作出调控,使组际交流高效进行。

五、总结评价

组际交流后,教师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小组之间的互动作出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表扬某些小组活动或组际交流中的良好的表现,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所研讨交流的知识作出归纳,检查目标达成度。可采用复述课文,完型填空或利用情景创造对话,角色表演等形式进行。如在SEFC Book 2B Unit 20 Lesson77的教学中,笔者自制了三幅图,让学生根据这三幅图,模仿课文创造对话,用以检查和巩固学生在本课所学的知识,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总结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升华和教学目标的深化,是学生巩固知识、进行补救学习的关键环节。

通过实施高中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我们体会到该教学模式有如下优点:①该教学过程始终按照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有目的,有方法,有步骤地进行,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②从课前准备(预习)到课堂实施,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阅读、讨论和思考,学生积极性高,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及自学能力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不是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视为被动的施教客体,或是储存知识的容器。③从课前准备到课堂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主体互动关系得到了重视。通过师生协调,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多维互动,创设了一种主体互动,协同竞争的富有生气的教学情景,从而产生教学共振,实现教学相长,推动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④整个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全员参与,为全体学生创造了大量自主学习的机会。

篇8: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初探

主题词: 分层,分步,控制,引导,自由写作

导言

英语写作是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体现,也是英语的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之一。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在写作方面,学生能就课文内容作简要的改写;能根据提示,在25分钟内写出100个词左右的短文,意思表达正确,基本语法和常用句型无严重错误;能写简单的书信、便条和通知,填写简单的个人履历表等。书写格式、行文及常用语等无严重错误。新课程标准对英语写作也有明确的界定:即学生能用英文书写摘要、报告、通知、公务信函等;能比较详细和生动地用英语描述情景、态度或感情;能阐述自己的观点、评述他人的观点,文体恰当、用词准确;能在写作中恰当地处理引用的资料及他人的原话;能填写各种表格、写个人简历和申请书,用语基本正确、得当;能作非专业性的笔头翻译;在以上写作过程中做到文字通顺,格式正确。自从恢复高考以来,写作的内容、形式不断变化,分数亦不断拔高,这既充分体现了大纲精神,又对教学产生了明显的反拨作用,写作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SEFC也特别强调英语运用的重要性,并安排了大量的写作材料。而且写作的水平的提高能带动听说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阅读水平的培养。运用正确流畅的英文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文化科技交流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整体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之一,所有这些都表明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的能力是尤为重要的。

一、严峻现实

从历年高考結果来看,学生的听读技能在逐年提高,而写作技能却停滞不前。许多学生甚至谈写色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当前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十几年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曾对学生在写作方面出现的典型错误作了认真分析,这主要表现在:

1. 审题不认真,偏离主题。如:没有正确理解写作的提示要求。人称经常用错。

2. 抓不住写作要点,文章内容混乱。

3. 用词不准确,受母语干扰严重。如:汉语式表达方式比比皆是;常用词拼写错误严重;关键词用错;好多考生把关键词,尤其是句中的动词用错。

4. 语言基本功差,语法错误严重。如:时态、语态错误;句与句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词语;句子结构错误,语序不当;句子类型单一,用词呆板。

5. 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如:字母大小不均,难以辨认;不会按移行规则移行;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

二、教学反思

痛定思痛,学生在写作方面的糟糕表现就像一支晴雨表,清楚地标示出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薄弱。反思平时写作教学中,教师或多或少有简单化、机械化和片面化的倾向;不少学生存在麻痹大意、粗枝大叶的毛病。

(一)、教师在教学中对写作能力重视不够

在新编教材SEFC中,写作内容是依据各单元话题,散插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课,往往成为对话与阅读教材的附属部分。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实践,也就是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或没有保证学生实践的时间和量。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形式普遍存在,学生单选题做得多,写作练习做得少,有的学校的英语写作教学更是留于形式,没有认真开展。教学工作没能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造成学生写作思维不活跃的结果。

(二)、教师的指导性、针对性不够

教师对写作的专项训练指导不理想。词语在句中的使用,句子结构和语篇知识,学生循序渐进的实践活动等都没能得到保障。中学六年的英语教学,语法结构、词汇知识、句子层面和篇章层面的知识在课本里本来都有较系统、完整的体现,学生在完成六年的中学学习后参加高考,在英语的写作知识的考查应用本不应该不存在困难。但目前不重视写作训练的现状普遍存在,更别说教师对写作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了。

(三)、学生对写作有畏难情绪

不少学生认为,写作是“写得来,但写不好”的试题,没有予以重视。误以为写作水平的提高无非在于多写几篇,他们没有用英语记日记,记笔记的习惯,写作时常用中文构思再译成英文,很少找范文进行仿写,写作时畏难情绪重,或麻痹大意、或粗枝大叶,写完后自己连看也不看一眼,更不用说去注意修改了。而且不注意思考老师对自己的作文的修改和评注,因而就不能主动去反思并调整自己的写作方法。此外,缺乏必要的科学写作训练也是造成英语写作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指导原则

笔者以为,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可以百花齐放,但其基本的操作程序必须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写作阶段和修改阶段。无论学生每周是按照中学英语教科书每单元最后一课中写作的要求,或者练习册中的写作图文材料,或者教师布置的题目做一篇作文,都应该按照这三个阶段去练习写作。这三个阶段相互照应,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协调活动贯彻始终。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面分析、掌握材料,形成写作提纲。具体内容包括:阅读、分析有关材料;交流观点;圈定要点;拟出写作提纲。笔者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是采用下列方法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的:首先,教给他们如何扩大词汇量和英语惯用法;其次,教他们掌握英语基本句型,尤其是动词句型;接着,教他们动笔前如何分析材料、审题;再次,教他们利用已知的知识背景,用不同的词和结构表达思想;然后,教他们如何评品一篇作文和教他们阅读时记笔记。上述每一件事都是由学生完成的,能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决定学生该干什么,指导学生如何干,纠正学生的错误。

(二)写作阶段

写作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文字写作实践。这一阶段的具体内容包括:拟草稿;自检错误;推敲文字然后初步定稿。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力戒“速胜论”。在英语教科书中,写作是按句子、段落和篇章三个层次来练习的。因此,教师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写作的技能,逐级提升英语写作水平。写作阶段的顺序一般是这样设计的。

1.控制写作(Controlled writing)。在这一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活动,自由写作的机会较少。应提倡模仿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所写的东西。例如,可以让学生按不同体裁和主题整理一些范文,看他们如何组织写作,如何运用词语和句子,从中学习一些写作技巧;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语句排序、填空练习或解答问题,用适当的词句把这些答案重新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意义的故事。

2.引导写作(Guided writing)。在这一阶段,学生有一些创作自由,但教师还应给学生一些有效的指导。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议定若干写作提纲,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作文。近年来,高考中的“看图作文”类型的“写作”考题实际上即属于引导写作的范畴。

3.自由写作(Free writing)。在这一阶段,学生可以进行自由写作,他们可以写自己喜欢的主题。最好的办法是要求学生每天用英语记日记、写信等,他们可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也可每天定一个统一的题目(如My favorite...等),让学生写。需要说明的是,开展这种活动最好要求学生有一个专门的自由写作本子,定期上交教师批改。这样写过后,学生可对照检查自己前边的写作,看自己取得了多大的进步。

(三)修改阶段

修改阶段是反馈机制下的一个开放性过程,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信息互动,使学生的作文逐步完善。具体包括:学生自改、互改;教师面批或全批;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编写的《错误集》,然后对文章进行多层面的修改。学生的英语写作应有教师的审阅和评价。看拼写和语法结构;看表达的思想及表达方式;看对材料的分析是否正确、有新意,文章是否切中题目,等等。

俗话说:“文章不怕千遍改。”修改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教师要求学生的基本修改有四项:一是检查体裁,看文章的格式布局、开头和结尾用语是否正确;二是检查要点是否齐全,字数是否符合要求;三是检查语法是否有错误,可建议学生写作时参考教科书或一些有关语法资料,或者向他人求教;四是检查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及词形变化是否正确,行文是否流畅,语言是否丰富,对于文章的评判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推荐教师对学生习作进行当面批改。因为面批更能体现因材施教;面批能培养师生感情,树立学生自信而且面批在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上见效特别快。

作文经教师审阅后,学生还要继续修改。这样反反复复练习的机会就多,而且每循环一次就是一次提高,一次升华。这种方法,比不断地让学生写新文章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理论基础

(一)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事物便不断地由低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进行训练。分层、分步英语写作教学正是运用了这一原理,让英语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大量的写作训练,从而有目的地提高交际能力,培养写作方法和技巧。

(二)渐进主义(Progressivism)

渐进主义认为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主张学习外语要以信息源为内核,教师通过过程定向(Process|oriented),使学习者投身真实的外语环境中,根据个人需要,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交际能力。教师提出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探索、归纳,从而内化语言再外化为交际行为,学生自我评估之后再由教师评价。控制-引导-自由写作教学模式正是在渐进主义这一原理的指导下,教师通过首先抓基本功训练,控制性的进行组词造句、组句成段练习,然后引导学生写出最简单的短句,较通顺的短文。最后放手让学生自由写作,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三)系统论

外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写作教学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听、说、读等教学共同构成一个科学的大系统。英语写作是由英语词汇、句型、语法及其写作手法等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如何将写作教学与听、说、读的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共同构建一个有机整体,也是本文拟将重点阐述的问题之一。

(四)控制论

控制论方法主要是导入反馈机制,从“功能”方向寻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反馈是教师保证和控制被控制对象(学习者和英语习作)按一定目的(主题表达要求)达到最优状态的主要手段。控制就是通过反馈实现有目的的活动,反馈就是系统的输出变为系统的输入。

(五)主体教学论

主体教学思想认为在现代教学中应突出学习者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扮演“导演”的角色,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裁判员,而不是“演员”,课堂教学中的主人是学生。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课堂上的练习,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有序的练习,教师从旁加以指导,随时帮助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学会逐步解决问题,最后总结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从知识向能力的迁移。写作教学也应该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

五、写作模式

有以上教学理论为基础,笔者大胆地在教学中按照控制-引导-自由写作的教学模式分层、分步地进行写作教学。总结出如下一些有用的写作教学方式,供大家参考。

(一)、L、W、S、P(Letter ,word, sentence, passage)渐进式

Letter的训练旨在规范学生书写时的大小写、标点符号和整洁的卷面。这是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的一个方法。 单词(word)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单词的拼写和用法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生的写作作业中,单词拼写和动词用法错误最多,各占错误中的百分之二十左右。短文由句子构成。教学大纲要求中学学生具有初步的写作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要高,鼓励学生学好比较简单的句子,少用复杂的从句,多用简单句。句子结构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动词的用法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强调每个句子有一个有时态和语态变化的动词谓语。动词是句子的灵魂,不少学生常常会错用英语的时态和语态的变化。除了单句的练习,短文写作训练也要漫漫开始进行。SEFC教材有一系列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材料,从句子到段落、篇章,循序渐进。高一上学期主要是连词成句、句型转换、改写等。高一下学期以短文填词为主,也可以对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练习。高二增加连词成句、连段成篇、看图作文等创造性的练习。教师要认真分析SEFC教材中的写作练习材料,有计划,有安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

(二)、SC写作法(即Sample + Copy 写作法)

美国学者格雷夫斯说过:“孩子们是通过学习榜样(范文),亲身实践来学习写作的。”模仿是初学者的捷径,是符合认知规律的。SEFC教材的WRITING一课中有不少填词成篇的练习,他们就是很好的范文,教师应要求学生注意模仿。写短信、日记,改写,看图作文等练习,学生思考,或口头作文,或写作。教师抽样检查,集体讲评,示以范文。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如何写,自找错误和不足,自我对照,提高写作能力。

(三)、KW写作法(即Key Words写作法)

根据英国语言学家L. Galexander的“不要鼓励学生犯错误”的观点和英语的习得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地将Key Words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造句,连词成句,再让程度较好的学习边看黑板边将整个故事串述成文或者师生共同串述一遍。最后要求学生将整篇短文写出来。教师还可以利用本课或本单元出现的生词词组编成故事,用英语说一篇,然后按故事发展顺序给学生key words,可以呈现在黑板上或幻灯片上,让学生去写作。

(四)、TS写作法(即Topic Sentence写作法)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找主题句(Topic Sentence)。要求学生利用课文每个段落中的主题句加上适当的连接词将课文主要意思串连成一篇浓缩的行文连惯的摘要(summary)。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先划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作为概述或缩写的内容要点,为缩写构建合理的框架,对程度差的学生,教师可作适当的揭示或给予适当的连接词;也可以是教师给予示范概述课文主要意思,然后让学生一个个复述,最后要求学生写出80-100词的短文。

(五)、QP写作法(即Questions + Patterns写作法)

教师根据文章内容设计出一定数量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串联起来就是阅读课内容的Summary,在每个问题或每几个问题后必须给学生提示(如句型、连接词等)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对句型复习训练,熟悉所学过的句型,有利于学生对句型起到熟能生巧的作用。

(六)、TD写作法(即Topic Discussion写作法)

语言的发展证明,书面语是从口语中发展来的,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英语学者布里顿(J. Britton,1970)根据多年研究指出:“学生口语句型结构和表达方法往往是他们写作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在教授写作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和丰富其口头表达的技能,口头表达技能提高了,写作技能也会随之提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给topic就是让学生进行谈话,使用新学的和已往掌握的语言材料表达思想,是一种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活动。

(七)SS写法(即Similar Story写作法)

这一训练旨在扩展学生思维。通过从限制性写作逐步过渡到自由写作,巩固和升华学生在以上训练中获得的成果,使其写作逐步从模仿、套用、过渡到创造性的写作。在上完一课之后,可以布置学生写一篇类似体验的文章,题材可以是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是周围熟悉的人的经历,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种写作训练形式都有它特殊的作用和意义。通过以上几种写作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和水平都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六、融会贯通

外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写作教学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听、说、读等教学共同构成一个科学的大系统。笔者在十余年的教学中,将写作教学与听、说、读的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共同构建了一个有机整体。在教学各类文体课文时,巧妙地进行相应题材和体裁的写作训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从遣词造句入手,循序渐进,分步推进

听、说、读、写、都离不开句子,文章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要提高写作能力,首先,必须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除了掌握基本的句法,词法以外,重要的是创造条件多练,在练中熟悉词汇的用法,掌握句型。

1.背诵课文中的重要句型

先通过模仿,逐渐学会灵活运用做到举一反三。以高一(下) Unit 21 Karl Marx L82为例。在学习文中句型“In fact, his English in one of these articles was so good that Engels wrote him a letter and praised him for it. ”后可以让同学模仿该句型用so ... that造以下句子:

1).她学习如此努力以致她的父母都表扬了她。

2).风很大,以致许多树被刮倒。

3).这本书如此有趣以致我们还想再读一遍。

又如同学在学了句型 “Marx gave some advice on how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后,要复习并归纳出与advice相关的词组及用法,并能模仿造句。如:

a piece of advice give sb. some advice follow / take one’s advice ask for some advice on sth. do sth. on/by one’s advice advise sb. (not) to do sth. advise sb. (against) doing sth. advice + that clause (should)do

2.要能改变句中的划线部分,造出新句

比如学了文中句型: “He found it important to study the situation in Russia.”后,先要弄清这句子的基本结构,然后,要改变句中的划线部分。即改变句中的谓语动词。再造出以下相类似的句子来。

1)、She feel it her duty to help him with English.

2)、He think it no good arguing with her.

3)、The workers made it clear that they have finished the job.

3.做句型转换练习,学会一句多译。

如:在“ He was forced to leave his homeland for political reasons.” 句中“was forced to leave”可用“was obliged to leave;was made to leave;could do nothing but leave; had to leave;had no choice but to leave” 等替换。

又如:学了句型“As soon as she saw it she realized her mistake.”后,应让学生知道该句型还有以下表达法。

1).On seeing it, she realized her mistake.

2).At the first sight of it, she realized her mistake.

3).The moment she saw it she realized her mistake.

4).As soon as she caught sight of it, she realized her mistake.

5).No sooner had she seen it that she realized her mistake.

经常做句型转换练习,学生一定能拓宽思路,做到高瞻远瞩,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

(二)、融写作训练于课文学习的各个环节

1.在理解熟悉课文内容阶段进行听写训练。方法有:根据课文回答问题,串联答案成课文梗概;听写七个句子左右,然后调整句序,组成短文;听写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由课文改写的短文。

2.在课文重点词汇学习阶段进行造句训练。方法有:模仿书上句型造句;模仿范文造句 ;选词造句连句成文等;写作训练从词法、句法知识入手,结合课本里的重点单词、短语,进行五种基本句型的造句练习。例如:

1).S+V→ The result will come out this evening.

2).S+V+O→ She likes English very much.

3).S+V+P→ The peasants’ life got even harder.

4).S+V+O(I)+O(D)→ Mr Brown told us an interesting story.

5).S+V+O+C→ You should keep your things clean and tidy.

3.在复习巩固课文阶段进行缩写,扩写,改写,仿写等训练。这样做既有利于巩固课文中所学的有用的词汇、短语、句型及背诵课文,又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的系统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地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写作能力,一举多得。具体做法如下:

1)缩写:新教材所选的课文题材广泛,体裁丰富。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些有利的因素与条件,进行写作训练。可以这样做:先对课文做好充分预习并根据内容找出关键句,从中划出关键词,然后根据关键词来复述课文,最后把复述的内容写下来。

2)扩写:一般不是扩写整篇课文,而是扩写课文中的某个章节或某个内容,比如学了“Madame Curie”一文后,同学们可以以一个看到玛丽居里的小女孩来描写玛丽居里的外貌,要求写她的身材、鼻子、眼睛、头发以及穿戴等等。

3) 改写:原文的基本意思不改变。比如:学了高一下Unit 18 L69 & L70 “The Lost Necklace”一文后,要求学生从剧中不同人物的角度,按照故事发生的顺序将这出小短剧改写为170个词左右的一篇叙述文体短文。通过对课文的改写,不仅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口气讲述并写下每单元第一课的对话内容。

4) 仿写:英国著名作家斯蒂文森谈学习写作的经验时说过,学习写作除多练以外,还要多模仿.现行中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是从英文原著改编而来的,有童话,寓言,短剧故事,小说节选,书信,日记;也有名人轶事,史地知识,科普文章;还有应用文,记叙文,论说文等。总之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都可作为练习写作的范例。我们每讲到或复习到不同类型的课文时,就要求学生写一篇类似的短文,并对短文内容提出具体要求。比如:学了“How Marx Learned Foreign Languages ”一文后可以仿写“How I learned English”。有时还可以找一些不同的内容,不同应用范围,不同格式的短文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有课文,范文作为模样来模仿,学生有规可循,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重视语篇分析,提高写作教学质量.

我国传统中学英语教学仍比较侧重“句”而不是“篇”,强调“语法”而不是“语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则需要将语篇分析纳入课文教学中。所谓语篇分析教学是一种从整体到部分,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即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分析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关系,然后分段找出思想和重要信息。再把一些长句和难句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进行语法分析和训练,从而使学生能真正掌握语言现象所表达的交际功能,培养学生建构连贯语篇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讲授“Reading Comprehension”课文时,应把教学重点用于帮助学生了解对语篇理解起重要作用的知识(照应Reference替代 substitution.省略 Ellipsis 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 连接关系Conjunction)等,比如利用“连接”、“省略”和“替代”可以帮助学生就语篇连接词和语篇的时间,空间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以理清语篇脉络,摄取语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判断和推理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对语篇连贯的衔接手段的敏感性。增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能。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正确认识了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因素,在中学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注重写作培养和训练,先易后难,分层、分步,坚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训练。特别是从高一年段起,应该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写作训练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让学生以多种形式,多方面内容进行写作练习,以期达到能用英语写作表达思想的目的。实际教学经验证明,学生用英语进行写作的能力完全可以培养并提高的。

后记

笔者在这篇文章中,分析了中学生在写作中的种种迷茫,反思了当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参考了众多写作教学的理论和流派,探索出分层、分步地将写作教学与听、说、读等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控制-引导-自由写作的教学模式。以期能较大程度地提高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水平。

参考资料

1.Halliday,M.A.K.(1973),獷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London : Edward Arnold.

2.胡春洞、王才仁主编,王才仁著:《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版。

3.王初明著:《应用语言心理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Nation,I.S.P.(1995), Teach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Wellington: ELI Occasional Publication No.15.

5.刘润清等编著:《现代语言学名著选读》,测绘出版社1988年版。

6.查有梁著:《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教育科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7.戴军熔著:《中学英语写作初探》,载《中小学英语教学》第10期。

8.江坤才著:《教学模式与教育科研方法简介》,无锡市教研中心,197月。

9.胡春洞 王才仁主编:《英语写作论》, 1995年

10.马宗周著: 《高中英语作文课初探》,青海乐都青海铸造厂中学,中小学外语教学(九四年第二期)

11.马俊明著:《新高中教学大纲的特点》,北师大外语系

篇9:简论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简论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一、导言

韩礼德(Halliday,1973)说:“语言在用笔写下之前一直是潜意识中的东西。”中等程度的英语学习者(非母语)一旦对自己口头掌握英语满怀信心时,很容易陷入“学习静止期”。教师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颇为困难,而写作恰能唤起他们对所学或所掌握的语言的感觉。然而,在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或者是因为觉得写作教学难,教师批改学生作文也难,因此一般对阅读理解较重视,而对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学生写的能力培养,以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了多年外语,写作能力仍很差。英语写的训练,笔者以为,其地位应该决不亚于听、说、读。每年英语高考必考一篇配分甚高的“书面表达”,即为佐证。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推介一种正在探索中的“准备―写作―修改”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以资大家共商之。

二、定义

所谓教学模式,乃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将教学活动诸要素组合而成,以教学程序为其外在表现形式的一种教学操作样式。“准备―写作―修改”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是一种指导学生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和创造性,以提高英语书面交际能力和全面素质为主旨,通过材料准备―起草―反复修改到定稿等教学程序,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教学模式。

三、指导理论

(一)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量变引起质变,质变以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事物便不断地由低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英语阅读对于提高学习者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它代替不了写作实践。英语写作是学习者有目的地提高交际能力的实践活动,写作方法和技巧的培养来源于在教师指导下大量写的训练。

(二)渐进主义(Progressivism)

渐进主义认为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主张学习外语要以信息源为内核,教师通过过程定向(Processoriented),使学习者投身真实的外语环境中,根据个人需要,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交际能力。教师提出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探索、归纳。从而内化语言再外化为交际行为,学生自我评估之后再由教师评价。

(三)系统论

外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写作教学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听、说、读等教学共同构成一个科学的大系统,它是由英语词汇、语法、主题及其写作手法等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四)控制论

控制论方法主要是导入反馈机制,从“功能”方向寻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反馈是教师保证和控制被控制对象(学习者和英语习作)按一定目的(主题表达要求)达到最优状态的主要手段。控制就是通过反馈实现有目的的活动,反馈就是系统的输出变为系统的输入。

(五)主体教学论

主体教学思想认为在现代教学中应突出学习者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自始至终强调教师要起一个“导“的作用,灵活多样地处理教材,扩充教学容量,增加练习机会,调动全体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六)创造性构造理论

创造性构造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认为,情景(包括外在客观的或内在想像的)是书面表达的外在诱发源,而表达者已有的知识体验则为表达提供背景,同时意念成了表达的参照与内驱力。它可以在情景的映照下激活表达者大脑中已有的方案,然后再凭借词语对语篇进行创造性构造。学习者能够使用语言,是语言系统内在化的自然结果,而不是促进内在化的外部因素造成的。该理论强调的'是学习者的语言处理策略,这些策略能够帮助发展语言系统的内在表达方式。

四、操作程序

写的关键无非是写什么和如何写两个问题。传统的写作教学课只有一个或两个阶段,就是教师布置题目,让学生写,写完上交即可。教师批改后,再在课堂上做简要评讲。第一阶段由学生完成,第二阶段由教师完成。若无评讲,这种写作课就只有”写“一个阶段。笔者设计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分三个阶段:准备―写作―修改。每个学生每周必须按照高中英语教科书每单元第四课中Writing的要求,或者WORKBOOK中的书面表达图文材料,或者教师布置的题目做一篇作文。这三个阶段相互照应,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协调活动贯彻始终。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面分析、掌握材料,形成写作提纲和”腹稿“。具体内容有五项:1.阅读、分析有关材料(文字或图表等),占有材料,掌握事实;2.拓宽思路,集思广益;3.交流观点;4.记笔记;5.拟写作提纲。

学生的英语写作应在教师指导下准备,因外语和母语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教师若不进行指导,就会出现大量的中国式英语(Chinglish)。笔者在教学中是采用下列方法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的:1.教他们如何扩大词汇量和英语惯用法;2.教他们掌握英语基本句型,尤其是动词句型;3.教他们动笔前如何分析材料、审题;4.教他们利用已知的知识背景;5.教他们用不同的词和结构表达思想;6.教他们如何评品一篇作文;7.教他们阅读时记笔记。上述每一件事都是由学生完成的,能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决定学生该干什么,指导学生如何干,纠正学生的错误。即使是新词和易错的词的选择、语法的学习,教师也只是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然后自己去查词典及有关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必要时,把问题提到课堂上讨论解决。至于这种课是否上得紧凑,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上得有效率、有创造性,使学生既能学到新知识,又能学到技能,教师的指导作用关系极大,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英语教学中的写作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包括书写、写话和作文,逐级递升,与听、说、读的教学是密切联系的:既有遣词造句的问题,又有语篇结构的问题;既是语言训练,又是思维训练。阅读在英语写作中,特别是在准备阶段,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教师或者教材要求的写作命题不是有感而发的自我表达,而是要有真凭实据的所需的材料(文字或图表),经过分析、研讨才能获得的,所以,在形成思想以前,非阅读相当数量的有关材料不可。教师可让学生先阅读一份材料,然后让他们合上书本,口述内容,再由其他学生补充,最后写出材料大意。英国学者布里顿(J.Britton,1970)根据多年的研究指出:”学生口语句型结构和表达方式往往是他们写作的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形成初步思想,即开始构思,列出写作提纲、初稿、二稿,经润饰、定稿,交给教师。例如”Pollution Around Us“,教师没有为学生提供现成可用的材料,而是给他们有关的文件、报告、法规、报刊文章(甚至是漫画),让学生去阅读、分析,从中提炼获取必要的信息。这种带有具体目标的阅读,可对学生进行多种技能的训练。

(二)写作阶一、导言

韩礼德(Halliday,1973)说:”语言在用笔写

下之前一直是潜意识中的东西。“中等程度的英语学习者(非母语)一旦对自己口头掌握英语满怀信心时,很容易陷入”学习静止期“。教师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颇为困难,而写作恰能唤起他们对所学或所掌握的语言的感觉。然而,在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或者是因为觉得写作教学难,教师批改学生作文也难,因此一般对阅读理解较重视,而对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学生写的能力培养,以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了多年外语,写作能力仍很差。英语写的训练,笔者以为,其地位应该决不亚于听、说、读。每年英语高考必考一篇配分甚高的”书面表达“,即为佐证

篇10:简论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简论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一、导言

韩礼德(Halliday,1973)说:“语言在用笔写下之前一直是潜意识中的东西。”中等程度的英语学习者 (非母语)一旦对自己口头掌握英语满怀信心时,很容易陷入“学习静止期”。教师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 情颇为困难,而写作恰能唤起他们对所学或所掌握的语言的感觉。然而,在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 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或者是因为觉得写作教学难,教师批改学生作文也难,因此一般对阅读理解较重 视,而对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学生写的能力培养,以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了多年外语,写作能力仍很 差。英语写的训练,笔者以为,其地位应该决不亚于听、说、读。每年英语高考必考一篇配分甚高的`“书面表 达”,即为佐证。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推介一种正在探索中的“准备―写作―修改”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以 资大家共商之。

二、定义

所谓教学模式,乃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将教学活动诸要素组合而成,以教 学程序为其外在表现形式的一种教学操作样式。“准备―写作―修改”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是一种指导学生积 极发挥主体作用和创造性,以提高英语书面交际能力和全面素质为主旨,通过材料准备―起草―反复修改到定 稿等教学程序,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教学模式。

三、指导理论

(一)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量变引起质变,质变以后, 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事物便不断地由低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英语阅读对于提高 学习者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它代替不了写作实践。

[1] [2] [3] [4] [5] [6]

篇11:构建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

构建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

构建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

文/冯 俐

摘 要:近几年的教学中,传统的以教师教学为主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显现出了很多弊端,学生是被动的学习,教师向学生做填充式的教育,学生其实对知识不能做到理解记忆,学生的思想潜能都被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也被忽略了,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现如今教育的发展,必须建立起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现在高中英语传统教学的现状,分析一下构建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的意义和建议。

关键词:现状;构建;因素

一、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现在的高中英语课堂中,依旧是单一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堂上滔滔不绝地讲45分钟,学生在讲台下有的强忍着枯燥无味听讲,自制力好的学生还能听得进去,坚持着认真听讲。自制力不好的学生,常常听了10分钟跑神了35分钟,科学研究证明人类的注意力集中的平均时间是20分钟,意思就是说人们集中注意力来做某一件事情的时间只有20分钟,换成英语教学,学生集中注意力听教师的“填充式”教育有效时间只有20分钟,其他的25分钟等于说教师在白讲,把本来就不多的教学时间浪费了!现代社会讲求的是效率,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是现代人不懈追求的目标,在高中英语教学上同样是这个道理,让学生在短暂的45分钟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是每一个负责任的英语教学者共同追求的目标,不得不说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我们必须认识到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对学生来说的确不是很简单,一门得不到认同感的课程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模式又是单一的填充,课堂气氛枯燥无味,这岂不是雪上加霜?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的本质应用还是在于交际,没有了交际,英语的教学也失去了意义,(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课堂上的交际必须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际。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摈弃陈旧呆板的传统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让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以及英语在生活中的应用,构建起教与学相互贯穿、高效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来,使高中生敏捷的思维、充沛的精力、旺盛的求知欲得到充分的发挥,充分给予他们自主性。

二、构建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

认识到英语教学的弊端和构建全新的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之后,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该如何构建高中英语互动的教学模式。先要制订好这节课要讲的教案,对教学目标要有明确的把握,明确这节课我要讲什么内容,要到达什么样的预期,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有多少,要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明确好教学目标之后,在教学课堂之前要提示导学,意思就是说只是教师明白教学目标还不够,还要让学生清楚这堂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对整堂课有确定的理解,在什么地方该用多少时间,如在学习“过去完成式的语法”时,我先在课堂前告诉学生语法的名称,告诉学生这是语法中的一个重点、难点,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后也有广泛的应用。然后给学生说明过去完成式的一般形式:had done …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学生在课堂的听讲中也会重点理解。提出教学目标的好处就是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在课堂的听讲中知道什么地方应该重点听讲。提倡学生自学,互动教学模式,那么学生必须作为主体学习,让学生自学,并布置一些初级的作业。如,在过去完成式的教学课堂前,我会鼓励学生先阅读整篇文章,找出哪一句话用的是过去完成时,并进行翻译。然后翻译几句简单的话“我昨天已经做完作业了”“我昨天已经修过车了”。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就学会了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自学在互动式教学的模式中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就是分小组学习,一个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有限,分小组就很容易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学生没发现这个问题不一定是小组中其他学生的问题,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并且有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这种方式,对学生来说,印象会特别深刻,对知识也会有深刻的理解。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明白自己应该在哪里用心听讲。然后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将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然后组织活动,在活动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更加的团结友爱。

三、影响互动教学的因素

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即使再怎么谈论改革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家长和社会依然把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教学成果的标准,因此,即使教师想着改革教学模式,但是在实践了一段时间,又改回了自己原来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是以考点为重点,不是考点即使重要也会一掠而过,因此,找到应试教育和互动教学的平衡点是关键。

构建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已经势在必行,本文只是浅谈了一些对构建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

参考文献:

金欣欣。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策略[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3)。

(作者单位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

篇12:互动学习教学模式在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互动学习教学模式在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互动学习模式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富有意义的学习语境,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及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文章就《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教“与”学“的结合谈了自身的看法及实践效果.

作 者:谢正新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外语系 刊 名: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英文刊名:TIME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8) 分类号:H319 关键词:互动学习  涵义   功能   实践  

篇13:汉语写作课互动教学模式探析

汉语写作课互动教学模式探析

互动模式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善教学质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本文以一堂写作课为例,探讨了如何在汉语写作课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模式以及在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等问题.

作 者:祁玲 张春梅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刊 名: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 年,卷(期):2008 ”“(1) 分类号:H1 关键词:互动   教学模式   应用   原则  

篇14: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探究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探究

在大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但是他们的作文却不尽人意.语言和内容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内容上,很大一部分的作文内容贫乏空洞,缺乏自己的观点和新意.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笔者在教学中将结果法与过程法相结合,创造出行之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的方式:以精读课文作为写作的触发材料,以写促学,学以致用.文章就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作 者:马冬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外语学院,161000 刊 名: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年,卷(期):2008 29(1)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写作   过程法   选词  

篇15:新课程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新课程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长期以来,国内英语写作教学课程普遍存在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现象.现行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地把对”写“的`要求列入了英语语言技能的目标中,注重培养中学生书面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

作 者:徐和才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学,江苏,常州,2130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8 ”“(1) 分类号:H3 关键词: 

篇16:初中互动教学模式下数学论文

关于初中互动教学模式下数学论文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特点

1.亲和性特点与传统的灌输式、讲授式等初中教学方法相比,师生互动教学有明显的亲和性特点。

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大程度地拉近了师生间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耐心与亲和,从而加深对教师的信任,更喜欢学习数学。

2.开放性特点传统教学,对于学生的心理、情绪都没有充分地顾及到,这就导致有的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存在抵触情绪。

而师生互动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与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使学生从封闭的情绪中解放出来,激发学生高涨的情绪,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展开讨论与合作。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方法

1.以小组活动形式进行互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规范师生互动局面,促进互动效果,教师最好采用创建学习小组的`方式。教师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布置数学学习任务。学生在接到任务研究、讨论的同时,教师可以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加入到学习小组中,与学生就某个数学知识点共同进行讨论、交流与探索。教师通过这种与学生零距离接触的方式,点燃学生的热情,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向教师阐述自己的观点,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数学知识。

2.通过设问,促进师生互动有了问题,才会引发学生思考。

在初中数学师生互动教学中,有效的设问必不可少。教师应该根据教数内容与难点,提出一些关键、合适、具有吸引力、趣味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充分发散思维,带着问题去阅读数学教材,然后通过互相探讨、与教师互动等多种方式,就问题展开分析,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法。

3.巧设陷阱,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互动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多是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找出错误进行批评教育,使学生能够改正错误,但这种纠错式的教学方法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逐渐抵触数学。在新课改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故意暴露一些破绽或错误,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错误,进而主动与教师交流、互动,最终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使学生真正地学好数学。

4.互动中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应用在师生互动

教学中评价体系的应用很有必要,教师需根据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年龄、心理特点,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首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互动的积极性、学习起点的高低,对学生进行灵活的评价。注意评价时,多表扬学生,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提出学生的缺点时也应该尽量婉转、委婉一些,以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其次,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可将学生组成小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与教师互动,让学生互相之间进行评价,提出对方的不足之处,教师再合理引导,进一步提高互动教学的效果。再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并乐于接受学生提出的意见。通过这种互动形式的评价,让师生双方都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进而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打好基础。

三、总结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望,同时能融洽师生关系,进一步为教好数学、学好数学奠定坚实基础。

篇17:“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南昌十九中学  田磊

〔摘要〕网络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创设的网络氛围进行个别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多向互动、多维反馈、多元发展的系列方法和途径。2004年,我承接了一次网络化与思想政治整合课的全市公开教学,作为这次公开课的执教者,我亲身体会到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的各种优势与要求,在此结合本次公开教学的教学设计,仅就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方面来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网络活动教学模式、思想政治课、课例示范、

一、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简介

网络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创设的网络氛围进行个别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多向互动、多维反馈、多元发展的系列方法和途径。

二、政治教学中的网络互动教学

网络互动教学模式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的体现,一个方面在课前的准备(包括教学设计、资源准备、课件设计等)上,另外一方面在于上课时对课堂的控制。而网络互动本身又存在多种互动类型,其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教学创新是模式转变的亮点与难点所在。

1、课前准备。

实施网络互动模式,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与更有意义,教师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备好课本,而且要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可以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资料用以制作网络课件,这些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等,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有机的整合起来,运用到局域网中得到高速的传输,并设置互联网端口,以便必要的时候从互联网上获取资源。教师的教学思想与设计要在课件的制作中体现出来,对学生在利用网络课件上课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作出适当的预测,并且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对课件进行精心的设计。传统政治教学的课前准备在某种程度上是教师的“独角戏”,因为政治课本身的原因,真正要求学生参与预习和备课,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事情,而网络氛围下,教师可以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资料的搜集与材料的整理与加工,在参与的过程当中不知不觉的对新知识已经有一定了解。

2、教学控制。

网络氛围下,政治教师对教学的控制有很多方法。首先,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与教学艺术设计一些善意的陷阱,让学生不觉察的掉进去学习目标所要求的主要内容。其次,利用网络课室操作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对遇到困难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或帮其寻找学习的伙伴,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及时补救。第三,利用自制的课件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的中心内容自主探索,进行合作学习与讨论,提出学习目标与课堂作业要求等等。第四,及时反馈信息,让学生尽快了解老师对学习的评价。第五,对课堂气氛的调动与控制以及其它控制。

3、互动表现

(1) 师―机―生互动:师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通过计算机进行知识、情感、思想等多维多边的教学互动。政治课用得最多的方法之一 ―― 讨论法,在网络互动的模式下通过BBS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共同讨论,提出各自的看法、疑问等等,发挥得淋漓尽致。

(2) 生―机―生互动: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寻找同时在相同网站上的学习伙伴,探讨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3) 师―机互动: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活动或将文本教学资源通过计算机技术转化为网络教学资源的活动。具体表现在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准备活动以及上课时教师通过计算机监控学生学习和演示教学内容。

(4) 生―机互动;学生个体利用计算机进行网络化学习的活动。学生群体或个体间通过计算机进行网络交互学习活动。主要体现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由浏览网页进行自主探索的活动。在政治课堂中,网页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以文字、图片、声音、电影视频等形式出现的知识内容、目标检测、信息反馈、在线咨询等等,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角的学习主题地位。

(5) 跨学科互动:教师或学生的个体或群体通过计算机同时进行多种学科内容学习的网络学习活动。网络氛围下政治与语文、计算机(劳技)等学科的跨学科活动,结合得自然而又不失政治的特色本性。

(6) 远程互动:教师或学生的个体或群体利用计算机进行远距离的网络学习交互活动。网络政治课在发展的道路上应该走到的一步:实行远程辅导与重复学习。

(7) 社区互动:学校与学校小区周围的社会成员利用计算机进行网络交互活动。模拟:其他班的同学与其他老师在其它课室的电脑上联网进行共同的学习与探讨。

4、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必将使政治教学发生以下变化:

(1)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体现建构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中更能让学生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2)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引导者与组织者,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3)学生地位的转变,从参与学习到主动的学习,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与学习能力。

(4)教学媒体功能的转变,由黑板(粉笔)到幻灯机,到电脑单机,到电教室,到网络课室,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逐步整合与完美的过程。

(5)教学模式的转变,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然。

三、中学政治网络互动教学课例一则

高一思想政治(下)第七课第一节第二框:市场交易的原则

A、教材内容分析

课题:市场交易的原则 (选自高一思想政治“下册”第七课)

课型:网络课

B、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市场交易的原则这一内容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同学们作为市场主体出现在商品服务市场上时,应当知道市场交易原则,这是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学习市场交易原则,要求理解并掌握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能分辨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哪些行为是违反市场交易原则的,能分析这些行为对市场交易活动的危害。

市场交易原则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要求从下面三个层次理解把握这一原则,即是什么、为什么、违反后有什么危害。

C、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接触大量的资料,通过对遵守和违反市场交易原则的正反面的材料的认知,结合身边发生的事例去了解市场交易原则的涵义和意义。而学生限于知识和生活阅历,不容易领会市场交易原则的意义。与此同时,中学生不易把违反市场交易原则与自己联系起来,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弱点。运用网络课丰富的信息内容和自由的讨论氛围,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高教学的效率。

D、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信息工具有效地获取信息,了解市场交易原则的涵义及其表现,在人手一机的情况下自主学习的同时,培养合作与创新的能力和对遵守和违反市场交易原则各种正面、反面表现的正确认知和理解,为接下来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铺好道路。

E、教学模式设计

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以学生为主体创设特定的情景,适用网络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网络氛围下进行合作学习。在教学策略上主要采用情景导入、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测评反馈、总结升华几个环节。

F、教学资源设计

内容 教学目标 老师 教学媒体 学生

引入 创设情景,引发认知失调,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形成探索、讨论的课堂气氛 设问引入,带领学生发现本节课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展示学生漫画作品,提出问题:这几幅漫画说的是什么事情?你得到什么启发? 感受情景,思考问题,回忆政治课所学的知识,产生学习的动机

新课的主要内容 学生有选择的学习,培养发散性思维、个性化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通过合作互相帮助 在讨论区打字,引导学生浏览有关内容;监视学生操作,提供相关的学习帮助 学习指导、学习目标、开始学习、网上作业、在线检测、网上电影、EQ 博士、热线链接等 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老师引导和控制

网上作业 能够理解遵守和违背市场交易原则的表现 提出问题,在讨论区中加以引导 网上作业本 经学习和讨论后提交课堂作业

在线检测 形成性评价 鼓励学生思考,个别辅导 在线试题、过关游戏 虚拟游戏,过关者获得奖励

在线讨论与咨询 拓宽视野,加深对市场交易原则及其表现、意义的理解 查看学生情况,鼓励学生讨论 网上论坛中的电影、声音、图片、文字故事材料 浏览、讨论

热线链接 学有余力的学生预习、拓展 查看、引导学生浏览 提供相关的知识资源链接 浏览相关信息后可转入论坛发表看法或提出问题

小 结 总结性评价 强调知识点及其之间的联系,鼓励有见解的学生。 总结本课重点,上升高度,对有创意的学生予以肯定,巩固新学的知识,讲述自己的见解。给予时间让学生对重点掌握和对不明确问题弄透彻 全体广播,个别学生示范,个别辅导 学生自由操作 对知识进行消化,或对同学的见解进行回应

作 业 落实行动 了解学生实际情况 发调查问卷、印刷材料 课后填写,保密

四、在政治教学中运用网络互动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具有如下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和动机,扩大学生的知识摄取量,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减轻学生学习的身心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等等。但是,在政治教学中运用网络互动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目标如何实现的问题。网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如何避免网络迷航而使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如何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已经实现了教学设计的认知、情感以及动作目标?

相应对策:在线测试(目标测试):精心设计的问题陷阱、极具挑战性的测试题目(游戏)、生动活泼的激励画面、体现教学目标的测试内容等等,让学生在测试中可以重复学习基本内容知识,达到认知方面的目标,在网上作业中实现动作目标,在学习(浏览)的过程中实现情感目标。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讨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素质与增强其能力的有效途径。

2、讨论组(聊天室)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网络上的讨论组是自由的聊天空间,如果教师使用得当,它为教学提供了方便的讨论与共同探索的气氛,如果使用不当,它则为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提供了随便说话开小差的机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相应对策:这其实正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显示的时候。教师要随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出现问题即使的控制,并引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进行讨论。教学系统平台的主要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网络互动教学的适用性问题。思想政治教学毕竟存在它的特殊性,一方面它要进行德育教育,与国家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要做到全面育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因而,思想交流是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头戏。现行的思想政治教材中,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使用网络互动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在选择使用网络互动的教学模式时,首先要选好题,选题是成功的关键。

4、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实现教学的整体优化。从听课的各位老师的反馈意见中,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中学的都有能力实现网络互动的网上教学,主要原因是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对学校硬件、软件设备和老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学校按目前的状况还满足不了应有的条件。实际上,“教无定法”,各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实现教学的整体优化。

考研英语 写作中

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探讨

英语传统教学模式改什么

英语写作中同辈反馈研究

英语写作范文

双主教学模式在英语语音训练中的应用

浅谈英语教学方法中主、客观模式的运用

职业技术学院英语分层教学模式论文

初二人教版英语写作教学设计

双主互动教学论文

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互动模式(共1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互动模式,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