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舞法少女王遗风”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9篇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供大家阅读参考。
- 目录
篇1: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导学目标】
1.了解读后感的一般写作思路和方法。
2.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闻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作。
【课时计划】
2课时第一课时重在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学生写作,集体评议。
精彩导入生成问题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指引着人生的航程。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当我们获取知识,增长信息时,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当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下来的时候,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例文引路掌握要点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海伦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心被海伦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在书中,海伦说:“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的确,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知识使海伦创造了这些人间奇迹!
海伦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运的,正是因为有了知识,她才如此幸运。在她19个月失去视觉和听觉后,就与这个世界失去了沟通,失去了联系,这个幼小的生命不知道如何排遣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她古怪、粗暴、无礼,直至她的莎莉文老师走进了她的生活,教会她认字,才使她张开了心灵的眼睛,得以与人沟通。一接触到了知识,孤独的海伦意识到只有知识才能铺就一条通向光明之路。当海伦感悟到“水”——这个她所认识的第一个字后,便开始了对知识、对世界强烈的渴求,开始了迫不及待地认字、阅读,像一块海绵不断地从生命本身汲取知识。对知识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单调和枯燥中竟然学会了德语、拉丁语、法语等多国语言,阅读了多部文学和哲学名著,吸取着那些伟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她把学习比做攀登奇山险峰,跌倒了再爬上去,每得到一点进步,就有一份鼓舞,逐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直到璀璨的云端、蓝天的深处、希望的顶峰!这些知识,像一道道彩虹,点亮了海伦心中的灯,照亮了她的内心世界,也架起了海伦和这个世界沟通的桥梁!
书中,海伦用细腻的笔触,对大自然景色的描写,使人很难相信出自一位盲聋人之笔;她去骑马、划船、游泳、划雪橇,甚至独自一人月夜泛舟,用心去领略月下荷塘的美景;她去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甚至去“欣赏”歌剧……我相信她一定是用心来感受这个世界,用心来享受生命。她远比我们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是知识给了她生活的勇气,是知识给了她接受生命挑战的力量,使她能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是知识使她产生了一种信仰:现实环境固然可怕,但人类应该抱持希望,不断奋斗。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生的价值何在?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我们似乎从未想过或不敢想象未来的世界,每日懒懒地生活,懒懒地工作,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抱怨上天不公。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时间如流水飞逝,过去的日子不再重现,当我们回首往事,是否值得留恋?是否值得纪念?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用知识点亮自己心中的灯,我相信,这个世界将是一片光明!
海伦,用她艰难却幸福快乐的一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她的一生是人类的奇迹,她的自传,使我汗颜,也使我警醒。的确,我们太幸运了,我们拥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体魄、良好的学习环境、优秀的老师……从今天起一定抓紧每一分一秒,不要让光阴虚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伦•凯勒那样,不埋怨、不放弃,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奋发学习,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生命的价值!
点评:这篇读后感构思巧妙,从海伦•凯勒身世谈起,告诉读者海伦•凯勒一生艰辛,但她敢于向命运挑战,对生活无比地热爱。接着,作者谈了自己的一些真实感受:从今天起一定抓紧每一分一秒,不要让光阴虚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伦•凯勒那样,不埋怨,不放弃,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奋发学习,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生命的价值!
文题展示
1.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或推荐阅读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600字。
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驾驶小船,上面坐着一个哲学家。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一半的生命。”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说:“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刚说完这句话,风把船吹翻了,两人都掉入水中。船夫喊到:“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说:“那你失去了整个生命。”
3.你看过不少电影电视吧?其中哪一部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就此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法指导
写读后感,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引述。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自己感触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也可以对原文加以概括,间接引述。
2.感受力求深入。读完原文后,或许你的感触颇为丰富,但比较平常、浅显,直接写下来,可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似的。这就要反复思考、提炼,把自己的感受明晰化、条理化。写作时,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或层次来思考与表述。
3.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写作中,应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来印证或深化当前的阅读感受,还可结合生活经历中的类似体会来写。这样才能使读后感内容丰富,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可和认同。
总而言之,写读后感,要以“感”为主。“感”是作文的重点。写读后感时,容易犯引述原文过多的毛病,写作时应注意避免。
篇2: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写读后感要做到以下四点:第一,确定阅读材料,拟好题目。第二,针对材料,亮出感点;第三,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第四,联系实际,论证感点;第五,回应前文,收束全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读后感的要求和写法,运用所学知识写读后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读物的评价能力,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喜欢读书,课堂上经常对课文和读物进行评价。也写过读后感,但大多是引用课文、作品的内容,结尾才谈几句看法,并不了解读后感的写法,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通过本次写作讲解,为学生阅读、写作和评价搭起一座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写法。
2.运用所学知识写读后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读物的评价能力。
3.培养并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写法。
2.运用所学知识写读后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读物的评价能力。
教学难点
3.培养并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范文示例法讲授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最近同学们看了许多好书,例如《傅雷家书》、《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平凡的世界》等,这些优秀的作品让我们有了许多的感触、想法,怎样把你的感触、想法表达出来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会写读后感》。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近的阅读情况说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方法点拨
怎样写好读后感呢?
1.确定阅读材料,拟好题目。
某篇课文、某部名著或指定的某材料,是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确定后,要根据阅读的材料和感悟来拟题。题目可以直接写“《__》读后感”,也可以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主标题是概括自己的感受或评价,副标题是“——读《__》有感”;分两行,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如《家庭教育秘诀——〈傅雷家书〉读后感》《人生只有奋斗才有希望——读〈平凡的世界〉有感》等。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醒目,就像一个人拥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样。注意标题一定要结合感点,否则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2.针对材料,亮出感点。
亮出感点,就是紧承前一段“述读”所引述的材料,针对材料进行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做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做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第一题,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或推荐阅读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如读了《平凡的世界》,你最深的感触就是: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他年轻的时候。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最深的感触就是:当你遭遇了生活的不幸时,你要顽强地活下去,并且要活得很精彩。这些都是“感点”。
注意感点的提出,要有与之相关的述读材料。如果没有述读的这部分材料,感点就是无源之水,流而不远;感点也只能是空发议论,泛泛而谈。所以,不管述读在感点之前,还是在感点之后,首先要有述读的存在,其后才能有感点的成立。
3.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在通常情况下,文章开头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做好铺垫。注意引述原文要简洁、准确、有针对性,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籍、文章、材料的具体内容。
4.联系实际,论证感点。
论证感点就是对“感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这一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是对感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或正面论证,或反面论证,证明感点的合理性。论证时要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必须紧扣感点,不能脱离感点随意联想,不着边际。
5.回应前文,收束全文。
收束全文时,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怎样结尾,都要与前面的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要顺理成章收束全篇。
总之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情是纽带,感是核心。因而,我们应在读上下功夫,在情上求共鸣,在感上做文章。
(设计意图:“授之以渔”讲解写读后感的方法,为学生写读后感做准备。)
三、范文参考:
《傅雷家书》读后感
读了《傅雷家书》,使我最有感触的是傅雷对儿子的爱不仅在生活上的各方面,也表现在对孩子学习上的启发,督促。傅雷为了能与儿子有公共的话题,能与儿子成为艺术上的朋友,他在督促儿子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看艺术方面的书籍,以提高在音乐理论与欣赏方面的水平,是自己能有与儿子平等对话的资本。然后通过信件与儿子进行乐理的探讨,并对孩子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方法,整个过程都是以平等的姿态,就像是朋友之间的聊天,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看法及自己在处理相似问题时自己的做法和所获得的经验娓娓道来,给人一种信服的感觉。在这一点上是非常值得我们做家长的学习的。
俗话说:言传身教。家长的学习态度及进取心,对孩子来说是的榜样。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存在太多的功利性,急功近利,孩子一下子什么都懂,如果稍与自己的期望有所偏差就会大呼小叫,令孩子的学习兴趣大减,并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有的孩子一时想不开,做出过激行为,可谓是得不偿失。
我们应该努力与自己的孩子成为朋友。在学习上可以共同探讨,这并不需要我们一定要有多高的学历,孩子学习遇到问题多半是对某个概念理解不清,这时候如果你让孩子拿出课本,找到对应的章节,共同研究一下,说不定孩子就会在你的点拨下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时候孩子对你就有一种信服的感觉,对学习就会保持一种探究的兴趣。
傅雷在指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也不忘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他对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
他要求孩子吃饭时,食不语,咀嚼食物嘴里不许发出声响,饭后要把餐凳放入餐桌下。家里的物品用完后,要有规矩的放回去。对人客气,尤其是对师长或老年人,说话时态度要谦和,人要站直,即或是坚持真理也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等。傅聪现已是当今世界上一流的钢琴演奏家,他优雅的举止与傅雷的家教不无关系。
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身心健康地成长。从人的举止便会对这个人有一定的了解,懂得礼仪的人是受人欢迎的,因此每个家长都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孩子好的基本礼仪,使之成为有教养的人,最终对自己的祖国有所贡献。
(设计意图:结合范文《傅雷家书》读后感,加深理解主题如何写好读后感。)
四、作文练兵
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或推荐阅读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
1.选定课文或名著后,可以再仔细读课文或名著的片段,然后从多方面的阅读感受中选择一点来写。
2.引用课文或名著时,要仔细核对原文,以保证引文与原文一致。
3.可以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如《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西游记〉读后感》。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写读后感的能力。)
篇3: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悉读后感的一般写作思路和方法。
2.学会提炼和表述感点,能围绕感点展开较为充分的论证。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提炼和表述感点,做到“引”有针对性,“联”有侧重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文题
1最近我们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读书氛围,班级图书角里已经有近百本书了。“不动笔墨不读书”,说说你平时读书会做些什么?
2读完一篇文章,一本书,我们多多少少会有自己的感悟,谁来说说自己最近的读书感悟?
3指名说
4把你们所想的写下来,组合成一篇有内涵的文章,这就是“读后感。”
二、明确什么是读后感
1、出示幻灯片(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写读后感可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2、怎样写好读后感呢?我们今天就来学学方法。
三、结合例文,指导技法
(一)读懂文章,找准感点
1、一般读完一篇文章,哪些方面能引发你的感触?(中心思想,主人公的经历、情节)
2、这些打动你,吸引你的地方就是能触发你感受的感点。(板书感点)
3、老师这有一个故事,出示《小马过河》,生自由读,说说你受到的启示。
4、指名说
5、一篇文章带给人的感受肯定不是的,所以我们可以先找出原文中的众多信息。出示幻灯片(一)找出原文中众多的信息
我觉得这个故事带给我三点感受。从小马的角度来说:
1、小马要过河而不知深浅便去问牛大伯,后来听了小松鼠的话又不敢过河,这给我们的教训是对别人的话要作具体分析,切不可轻信盲从;
2、小马盲目听信了两种相反意见,以致弄得无所适从再去问妈妈,这说明小马遇事不莽撞,善于向有经验的人请教;
3、小马后来接受妈妈的教导,综合分析了牛大伯和小松鼠的话后明白了道理,大胆地“试一试”,才知道水不深与不浅,说明实践出真知。
6、但是写文章的时候,如果面面俱到,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的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透,重点部分也一带而过,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指名说。
7、所以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这就叫:(板书:找准感点)
出示幻灯片(二)选择信息中最深的感点
假定我们选择的感点是:————实践出真知
(二)联系实际,写出感受
1、我们怎样把自己的感受写具体呢?(板书:联系实际)什么是实际?
2出示幻灯片。(写“感”时须密切联系实际,可以是自身的实际,也可是周围事物的情况,历史名人的例子,可列举具体事例。)
3我们以小马过河为例,出示幻灯片。
联想与感点有关的材料(讲道理、摆事实)
1、相传古代英国把西红柿只作为观察植物,谁也不敢试着吃一吃,认为有巨毒。终于有位画家鼓起勇气吃了一个西红柿,他没有被毒死,反而第一个尝到了西红柿那甘甜的滋味。
2、今年暑假,爸爸说要教我学游泳,我兴奋得不得了。迫不及待地在网上搜查了许多关于游泳的动作要领和技巧。边看还不断地比比划划,可是研究了半天还是一知半解,一点都不懂,也不知道那手和脚到底是怎样摆动的。带着一肚子的问号,终于等到爸爸教我游泳的那天,爸爸二话不说,先扔给我一个游泳圈,就让我下水,一遇到清凉的河水,我不由自主的就在水里扑腾起来,这时,爸爸开始指导我手脚该怎么摆动,头要抬起等等,我又结合我原先在网上看到的要领,我很快就找到了感觉。
4、为了使我们的文章更生动,更有说服力,我们还要怎样?(加入名言警句)
(1)、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
——小塞涅卡
(2)、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
——费尔巴哈
(三)处理“读”“感”的关系,连缀成文
1、读后感读后感,我们把感受理清了,我们怎么处理读和感的关系呢?指名说。
2、出示幻灯片(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
1“感”是文章的重点。对原文可以简要概括,引发“感点”的重点内容可稍具体,但千万不可大段照抄,否则就本末倒置,冲淡了“感”。更不可写成“读后抄”。
2、引用原文重点语句需用上“”。
(四)考虑文章的结尾:
根据“实践出真知”的感点,上述材料便作为证明材料。结尾可作类似如下文字: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因为实践的结果固然不一定成功,但空想的结果一定不会成功。我们应该时刻记住:实践出真知。
四、全文指导,出示幻灯片
读《小马过河》有感
小马要过河,不知深浅,问牛大伯,牛大伯说水浅,能趟过去。可在一旁的松鼠告诉它,水很深,不能过。小马没了主意,它的妈妈让它多想想,试一试。于是小马按着妈妈的话终于过了河。(引)
由此,我不禁联想到“实践出真知”这句话。(议)小塞涅卡曾经说过:“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可见实践的重要性。(道理论证)还有一个这样的故事相传古代英国把西红柿只作为观察植物,谁也不敢试着吃一吃,认为有巨毒。终于有位画家鼓起勇气吃了一个西红柿,他没有被毒死,反而第一个尝到了西红柿那甘甜的滋味。(事实论证)我想,谁都怕死,而那位画家为了真理的验证,勇于实践,为人类的食物中增添了一样新的食物。他吃的那个西红柿一定比我们吃的任何一个都甜。而实践不是盲目的,它必须要靠理论的指导。实践也不应是被别人所左右的,要靠自己的头脑和勇气。(议)正如那匹小马,如果它一味听信牛大伯的话就会马上下河,如果它一味听信松鼠的话就永远过不了河。它只有借鉴前二者的话并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判断,才能顺利并且成功地渡过河。(联)
实践是人类向前发展的必经之路,有时候实践是要经过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失败才能达到目的的。费尔巴哈曾经说过:“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道理论证)今年暑假,爸爸说要教我学游泳,我兴奋得不得了。于是,我在网上搜查了许多关于游泳的动作要领和技巧等。但是我看了那些方法以后,还是一知半解,也不知道那手和脚到底是怎样摆动的。带着一肚子的问号,终于等到爸爸教我游泳的那天,爸爸二话不说,先扔给我一个游泳圈,就让
我下水,一遇到清凉的河水,我不由自主的就在水里扑腾起来,这时,爸爸开始指导我手脚该怎么摆动,头要抬起等等,我又结合我原先在网上看到的要领,我很快就找到了感觉,学得得心应手。(联)相反,有些人自己唯唯诺诺,不敢实践,看到别人实践成功还眼馋或阻拦,这样的人只能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反面例子)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因为实践的结果固然不一定成功,但空想的结果一定不会成功。我们应该时刻记住:实践出真知。(结)
板书引、议、联、结
五、总结,出示写作思路
引——或引原文观点,或引原文的内容。
议——针对所引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真实感受。
联——针对你受到的启示,由此及彼的联系现实生活中相似或相反的现象,联系相关的种.种问题。
结——回到原文给人什么启示的角度,提出看法,总结全文。
六·出示本次习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七·学生开始习作
篇4: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收集古今中外名人惜时、勤学的事例。
2、收集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一、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
1、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
⑴引导回忆:同学们最近读了哪些书?看过哪些影视剧?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⑵点拨话题:刚才大家讨论的很热烈,今天我们就根据自己的体会,联系写一写读后感或观后感好吗?什么是读后感或观后感呢?(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⑶我们刚刚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很多句子令人过目难忘,想一想,这篇文章有哪些句子你特别喜欢,说说原因或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
生:我觉得英法联军是无耻的强盗!生:我痛恨英法联军!师:他读出一个“英法联军无耻”,他读出一个“痛恨”。
生:我觉得英法联军简直毫无人性!
生:圆明园的毁灭是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我恨英法联军,也恨情政府。
生:对圆明园的毁灭我很难过,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
⑷师:同学们刚才表达的想法,就是读后的感悟。悟,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想,用不同的方法来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写出来,就是读后感。
设计意图:话题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引爆了学生的情感思维;借助回忆《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句子,来帮助学生找“感点”,为写好本次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3、激发情趣,游戏引路:未成曲调先有情
⑴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小游戏: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一百多年前做一次小小的体验。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皇帝”,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面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请自己选择一个角色静静想一想,一会儿请你实话实话。(学生讲其中的一个角色的时候,老师紧紧围绕这个角色进行讨论,直到完了再讲下一个角色。)
⑵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的感想。如:
生:我是当时的皇帝,但我没有兵权,我的兵权掌握在老佛爷慈禧的手中。我会号召所有的百姓团结起来,即使用长矛、弓箭,也能对付洋枪洋炮。只要团结,就有希望。
师:虽然你的皇权掌握在慈禧手中,但你善于发动群众──了不起的皇帝。
生:假如我是皇帝,我不会造圆明园,我会把所有的钱用作军费。当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时,我会派出军队与他们战斗。如果打不赢,我会与他们谈判。
生:如果我是朝中大臣,我会给皇帝建议,派人去留洋,学成归来后制造自己的枪炮。
生:我是北京城的一位老百姓,我会动员号召其他百姓团结起来与敌人抵抗。
生:假如我是士兵,我会和他们血战到底。即使我牺牲了,我的身体也要倒在圆明园里成为敌人的绊脚石!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入无拘无束的愉悦环境中,产生说的愿望,再出示不同的话题,丰富此次的谈话内容。既是对教材的温故知新,又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拨动了学生情感思维的琴弦。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中作文:奇思妙想我能行
1、奇思妙想,开启心路:一语天然万古新
⑴ 读一读,想一想:下面这段话是怎样写读后感的?(注意分清哪些句子是复述,哪些句子是写感想)
我默默地读: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他们看到那么多珍贵的东西,就像恶狼见到了猎物,疯狂的把园内的东西统统任意掠走、毁掉。为了销毁证据,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遮天蔽日,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堪称“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的圆明园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我读到这里,不禁想到:我们的祖国有过光辉的历史,也有过屈辱的过去,火烧圆明园便是屈辱历史的一页,今仅存的残垣断壁,就是我国一段屈辱历史的见证。为什么圆明园就这样被毁了呢?因为当时的满清政府闭关自守和腐败无能,封建王朝统治使祖国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清政府对于外来的侵略者无力抵抗,又不敢抵抗,才使英法联军在国土上肆意胡为,让老百姓们泪眼汪汪的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被毁掉,要知道,圆明园如此辉煌壮丽,可是中国劳动人民流血流汗建造出来的呀!
⑵ 引导探究,总结写法:先写读后写感
⑶ 模仿写一段话。然后选择两名同学的习作进行点评。
⑷读一读,想一想:下面这段话是怎样写读后感的?(注意分清哪些句子是复述,哪些句子是写感想)
多么好的一座皇家园林,一共145个景点,这么多的景点面积可想而知一定相当的大。没错,圆明园的水的面积就有一个颐和园那么大,圆明园中有很多的小园,如近春园、蔚秀园等等,总面积达350公顷。园中有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有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狮子林的“叠石迷宫”等等。园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陈列着全国罕见的文物、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可是却被那可恨的英法联军给毁了,正如雨果所描绘的那样:他们像两个强盗一样进了圆明园,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进行放火焚烧。我国的瑰宝就这样毁于一旦。可是在生活中我连学习都学不好,所以我仇恨之心一下子涌了上来,我恨英法联军,我更恨我自己,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却写不好中国字,读不好中国文,一个中国人怎么可以这样呢?我长大以后一定要为祖国争光添彩,把耻辱连本带利的还给他们,所以我现在一定要奋发向上,努力学习。读了这一篇课文让我感触极深,我一定勿忘国耻,兴我中华。
⑸ 引导探究,总结写法:夹叙夹议,叙中有感,感应中有叙。
⑹ 模仿写一段话。然后选择两名同学的习作进行点评。
⑺读一读,想一想:下面这段话是怎样写读后感的?(注意分清哪些句子是复述,哪些句子是写感想)
我读了这篇文章感受甚深:圆明园这座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本可以让后人饱览一番的。可现在却被英、法侵略军的一把火烧掉了。侵略军仗着当时政府无能,就胡作非为。圆明园中的宝物能拿走的就统统掠走,一件也不丢下。运不走的就当着所有中国人的面毁掉。奇怪的是,居然没有一个人出来当面阻止他们停止破坏珍贵文物。我看着圆明园的废墟,我想大声说:“唉!多好的建筑啊,现在全没了。这里曾是一所金碧辉煌的建筑,现在留下的只有几根破柱子了。”我想,那里曾是一座雕刻十分精美的小桥,现在留下的只有一堆破烂,这里缺一块砖那里缺一块砖的破桥了……这些都是谁干的?是侵略军。当时他们的武器十分先进,不费吹灰之力就闯了进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让他们不敢再来侵略我们。
⑸ 引导探究,总结写法:想象联想,抒发情感。
⑹ 模仿写一段话。然后选择两名同学的习作进行点评。
2、佳作引路,章法导写:要把金针度与人
⑴ 看表格,明章法,导写作。
题目
《————》读后感
开头
总写对文章感受
分写一
具体写某一点感想
分写二
具体写另一点感想
分写三
具体写另一点感想
分写四
具体写……
结尾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⑵ 读例文,学方法,品文意。
①、教师出示范文,指导学生阅读。(把上面的三段例文合成一篇文章,加上开头和结尾。提示两至三种开头和结尾方法。)
②、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a: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写的好?说说你的理解?
b:范文中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秋天的景色的?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c: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谈一谈你的启发和感受。
d:教师学生集体点评和小结: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交流评价习作。
③指导命题:一般来说,读后感的题目是“读《__×》有感”或“《__×》读后感”,当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自己最深的感受拟一个醒目、新颖的正标题,下面再写上副标题。如: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成功=刻苦+勤奋+机遇──读《爱迪生的故事》有感。
3、快速行文,一气呵成:轻舟已过万重山
指导学生写出一个新颖的开头和结尾。然后指导学生把刚才写的三段连起来,组合成一篇文章。有针对性地指导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习作。鼓励学生快速习作,在30分钟内能完成习作初稿。
三、后作文:快乐体验更新颖
1、自我欣赏,同伴交流:大珠小珠落玉盘
师:古人说:好文不厌百回改。意思就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下面请大家精益求精,修改一下自己的文章。具体要求是:
(1)把自己写的这篇作文认真地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内容加上去,需要删除的地方划掉。
(2)把自己最满意的句子或词语划出来,写出自己得意评点。说明自己这样写的好处。
(3)相互修改。自己修改满意了,把作文读给同桌听听,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或同桌交流批改。
(4)学生自评。学生自我评价,说说自己的进步,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集体会诊,创新行文:二月春风似剪刀
(1)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让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注意听,明白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2)师生评价。教师的评点要有特色,一段只评一点。可从题目、开头、结尾、重点段等方面进行评点,放大亮点,指出特色,引导大家借鉴。
⑶学生二次习作,创新行文:二月春风似剪刀。学生根据同学、老师的意见各自修改习作。
教学策略:可以相互看一看,交流一下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对学生真实的、有个性的、有创造性见解的习作,教师应给予鼓励和表扬。在学生自改、互评的基础上评议习作,目的就是引领学生在“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终身受用”的“自改能力”。自改之后,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别人听,可以征询别人的意见,把作文修改得更好。通过互评,可以学习他人的写作方法,借鉴他人的优美词句。教师与学生一道参与习作的评价,要引导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习作,分享他人习作快乐。
3、佳作展览,评选最佳:回眸一笑百媚生
①小组内互评、交流,推荐“最佳”在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评,提修改建议。
②鼓励大胆提出自己习作中有自己个性的片断、语句,在班上大声朗读、自评,其他同学谈体会。
③优秀习作、有进步的习作贴在班级“佳作角”,供大家赏析。
④特别优秀的有个性的习作推荐在校文学社刊物发表。
教学策略:此环节意在帮助学生书里写作信心,激励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变“要我写”为“我爱写”,“我写作,我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逐步使学生认识到习作是一种生活的需要。
4、变格创新,自由表达:映日荷花别样红
学生自选一篇课外文章或图书,阅读后,用所学会的方法,练习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策略:写作的好方法是练出来的,习作灵感是悟出来的,习作既能是创新实践后得到提高的。此环节的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变化格式,“跳一跳摘桃子”,及早跃进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后作文”的变格练习是创新、是提高、是飞跃,是由技巧形成技能的过程。通过变格的练习,做到熟练地掌握所学的写作方法,掌握布局谋篇的章法模式。
篇5: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题目自拟。
你最喜欢什么书?是卡通漫画,还是侦探小说?是校园文学,还是科幻故事?既然是自己最喜欢的书,请你说说喜欢的理由。
看了这本书,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你会从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内容说起。有些书的故事特别惊险或有趣。比如,看了《名侦探柯南》,你会说柯南被坏人变成一个小娃娃的那一段,因为你读时感觉特别惊险、刺激;读了《西游记》,你会从长着青面獠牙的妖怪要吃唐僧时说起,因为你读到那感到特别恐怖。有些书里主人公的遭遇特别感人。比如,看了童话《丑小鸭》,你就想讲丑小鸭在成为白天鹅之前的凄惨经历;你特别崇拜鲁滨逊,喜欢讲他在孤岛上恶劣环境中的生活。有些书的语言读起来既有趣又浅显。比如,你特别喜爱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里幽默风趣的语言。有些书的封面、封底、内页装帧格外精美……
在说这些印象深刻的内容时,你也不妨说说你当时的感受和想法。比如,在读《西游记》那段吓人场面时,你当时一定很害怕,恨不得钻进被窝藏起来,或者会死死地关紧门,防止妖怪进来;你在读《丑小鸭》时,一边看,一边哭,这故事让你想起了自己的相似遭遇;看《大林和小林》时,你会深深同情大林兄弟俩,它让你想到爷爷讲起他那个年代的生活……
读后感写什么?很简单。把你刚才讲的书中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以及你读时的感受和想法,写下来就可以了。如果你还能联系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那就更棒了。
另外,有些同学写读后感时,怕读者没看过书,读不懂,常常大段地抄写原书内容,这个没有必要。你只需要简单介绍一些书里的内容就可以了。
篇6: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七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执教 永定县湖坑中心小学 江剑锷
【习作要求】
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读”是基础,要读懂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地重复作品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阅读材料,对比范文与习作,以合作交流方式,总结写好读后感的要求,把握基本写作结构,提高根据文章主题,结合典型事例,表达个人感受的能力。
2、以交流评改方式,学习评价读后感,并由此提升写好读后感与修改习作的能力。
3、学生根据已学课文,自行筛选材料,确定文章详略,写读后感。
【教学过程】
一、阅读习作要求,了解写作目的
1、学习、讨论本单元写读后感的要求
写读后感:“读”是基础, “感”是重点。
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有哪些收获?
“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真切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也可以是受书中内容的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出来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现象的感触和评论。
二、阅读《愤怒与惋惜――读《/SPAN>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学习“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1、自行阅读材料,初步认知写法
2、分组,互相讨论
3、写读后感的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4、写好读后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有读无感。“读后感”,就是不但写出自己所阅读的内容,还要把自己从阅读中所感受到的表达出来。、
②读感分离。阅读了什么,由此产生了什么感受。()“感”的内容与所阅读的内容要紧密结合。
③重读轻感。写读后感,重点应该放在“感”上,而“读”只是“感”的一个诱因或者说是酵母。只有这个“诱因”或“酵母”与读者的思想、情感、体验、经历或者想象等发生共鸣的时候,才能产生感受,否则,“读书”只能说是看文字。
5、读后感写作的一般结构是:引――议――联――结
“引”,就是要从原文中引述材料,引出自己的感受来源。
“议”,就是要针对原文提出自己的感受。
“联”就是联系,一是对原文进行材料分析、评论;二是要针对自己的感受,联系实际生活,这是很重要的一步。
“结”就是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重申自己的'观点,要求简洁有力。
三、指导习作,写好读后感
1、抓准“感点”,有感而发
“感点”是我们阅读文章时感受最深的地方。一般情况下,“感点”应与原文主旨相符,但是我们也可以从所阅读文章中找出重点句子谈感受。每当读完一篇文章、一个章节或一本书时,就要合上书本认真想一想,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是明白了一个道理还是被书中人物的品质、精神所感动、或者是作者的写法给你写作上的启示?如果你没有一点感受,那么就应该是没有读进去或者没读明白,不妨再读一遍,直至有感受为止。也许你的感受有多方面,可以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进行阐述,也可以列条目逐一介绍。
2、略写文章内容
写读后感,不要花大量的笔墨写你读到的内容,只把与你读书感受相关的内容概括写出来就行了,其它一概不要。
3、详写读书感受
写读书感受时可以直接描述,还可以通过联想的方法来表达。也就是读着文章的内容,可以联想到名言警句、自己的经历、名人故事、生活中的类似现象或者从媒体上看到的有关报道等等,这些都属于读书感受。需要提醒的是,这种联想一定要根植与“阅读”,否则联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巧用表达
读后感的表达方法有可“先读后感”“边读边感”. 无论怎样写“读”与“感”, 最后也应当回到原作品上,以照应开头。
四、习作展评,师生评改
1、选取二篇有代表性的读后感进行展示。
2、师评改,交给方法。
3、学习方法,自己修改习作。
篇7:雅思写作学6分词汇写7分内容
雅思写作学6分词汇写7分内容,突破6.5!
学雅思难,学雅思写作难上加难!
没有思路怎么办?
有了思路不知道怎么展开怎么办?
背了很多“高级”词汇但是用不出来怎么办?
如果你的内心也经常这样怀疑人生,老师希望这篇文章是你们的解药。
在回答以上三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观察一下,优秀的高分作文都有什么共性元素。
先来看一个工作话题的例子:
在论述“工资高很重要”这个论点的时候,K老师相信大多数同学都知道往“工资高能带什么”这个方向去想,然后输出一个这样的段落:
“找工作的时候,工资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因为这样才能满足日常开销,提高生活品质。”
可是真正把这个idea翻译成英文,就会出现文章开头的老问题,太短了啊,太简单了啊,怎么展开呢?
我们来看一个正面案例:
①首先给出概括首句:On the one hand, I agree that money is necessary in order for people to meet their basic needs.
②接着进入列举:For example, we all need money to pay for housing, food, bills,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Most people consider it a priority to at least earn a salary that allows them to cover these needs and have a reasonable quality of life.
可见要把一个段落的内容充分拓展,仅仅知道总分、对比,这些大的方法名称是不够的,真正要把这些逻辑用出来,体现一定的话题词汇,可以借助列举+举例这两种方式。
列举
首先我们关注斜体字的部分:首句刚提到了basic needs,人的基本需求,这是一个高度概括并且笼统的概念。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句,作文就很容易有“假大空”的感觉。
而避免这个问题也非常容易,参见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将basic needs的 “下义词” 列举出来,作为补充解释。
我们接下来可以去想,人的basic needs都有什么呢,于是住房、医疗、食物等等,就可以很自然地列举在后面了。
怎样列举?
同学们可以养成这样一个思维习惯:每一次给出比较抽象、笼统的概念,都可以在后面列举补充。
我们来做个练习:
Let us not forget that traditional products provide employment for people.
这句话传达的意思很清楚——传统商品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提供就业。如果用列举的方法把这句话拓展,传达更形象具体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它改写成:
Let us not forget that traditional products, whether these be medicines, cosmetics, toys, clothes, utensils or food, provide employment for people.
(选自剑雅满分范文)
这样一方面能体现对分论点的development,满足内容完成度方面的评分要求;另一方面,还能够抓住机会体现话题词汇。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背的语料
怎么样创造机会去使用了吗?
举例
虽然每个人都会写for example,真正写出合格例子的学生却很少。
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许多同学的例子停留在“个例”的层面,比如“有一次我怎么样”或者“我的同学怎么样”,不具备普遍意义;
第二,许多同学觉得例子一定要出现人名、地名、数字等事实信息,在不能research的考场上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们再回到本文一开始,关于找工作salary的那个段落,接着往下走可以这样展开,反面论证:
If people chose their jobs based on enjoyment or other non-financial factors, they might find it difficult to support themselves. Artists and musicians, for instance, are known for choosing a career path that they love, but that does not always provide them with enough money to live comfortably and raise a family.
给出“如果人找工作只是出于爱好,可能会入不敷出”这个论点之后,就拿艺术家举了个例子,因为艺术家这个身份,通常情况下(也可能是刻板印象下),符合“工作是出于热爱”和“不能养家糊口”这两个特征。
什么是好的举例?
举例也是个非常好的展开逻辑,而好的例子也没那么困难,只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特定人群(普遍意义,而不是个人);第二,特征匹配(对这人群的描述要符合前一句的特征)。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最初的三个问题:
没有思路怎么办?
有了思路不知道怎么展开怎么办?
背了很多“高级”词汇但是用不出来怎么办?
掌握好举例和列举两个方法,可以帮助大家同时解决这三个问题。
在写作这个赛道上,K老师真心希望同学们,从被动的升级打怪,到主动的自我修炼。雅思写作看似是一座难以攻克的大山,但也可以变成一个轻松的起点,最重要的是找适合自己能力的突破口。
对有的同学来说可能是审题,对另一些同学来说,可能是语料。掌握了正确的入门方法之后,就有希望一举拿下雅思写作这个大难题!
雅思写作有哪些实用的短句
1.经济的快速发展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2.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稳步增长the remarkable improvement/ steady growth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
3.先进的科学技术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be faced with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5.人们普遍认为It is commonly believed/ recognized that…
6.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social development
7.引起了广泛的公众关注arouse wide public concern/ draw public attention.
8.不可否认It is undeniable that…/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
9.热烈的讨论/争论a heated discussion/ debate
10.有争议性的问题a controversial issue
11.完全不同的观点a totally different argument
12.一些人…而另外一些人… Some people… while others…
13.就我而言/就个人而言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 Personally,
14.就…达到绝对的一致reach an absolute consensus on…
15.有充分的理由支持be supported by sound reasons
16.双方的论点argument on both sides
17.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
18.对…必不可少be indispensable to …
19.正如谚语所说As the proverb goes:
20.…也不例外…be no exception
21.对…产生有利/不利的影响exert positive/ negative effects on …
22.利远远大于弊the advantages far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
23.导致,引起lead to/ give rise to/ contribute to/ result in
24.复杂的社会现象a complicated social phenomenon
25.责任感/成就感sense of responsibility/ sense of achievement
26.竞争与合作精神sense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27.开阔眼界widen one's horizon/ broaden one's vision
28.学习知识和技能acquire knowledge and skills
29.经济/心理负担financial burden / psychological burden
30.考虑到诸多因素take many factors into account/ consideration
31.从另一个角度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32.做出共同努力make joint efforts
33.对…有益be beneficial / conducive to…
34.为社会做贡献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ety
35.打下坚实的基础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36.综合素质comprehensive quality
37.无可非议blameless / beyond reproach /above (或beyond) reproach
39.致力于/投身于be committed / devoted to…
40.应当承认Admittedly,
41.不可推卸的义务unshakable duty (不可动摇的,坚定不移的)
42.满足需求satisfy/ meet the needs of…
43.可靠的信息源a reliable source of information
44.宝贵的自然资源valuable natural resources
45.因特网the Internet (一定要由冠词,字母I大写)
46.方便快捷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47.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in all aspects of human life
48.环保(的)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49.社会进步的体现a symbol of society progress
50.科技的飞速更新the ever-accelerated updat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1.对这一问题持有不同态度hold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this issue
52.支持前/后种观点的人people / those in fovor of the former/ latter opinion
53.有/提供如下理由/证据have/ provide the following reasons/ evidence
54.在一定程度上to some extent/ degree / in some way在某种意义上
55.理论和实践相结合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
56. …必然趋势an irresistible trend of… irresistible不可抵抗的,不能压制的
57.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the increasingly fierce social competition
58.眼前利益immediate interest/ short-term interest
59.长远利益. interest in the long run
60.…有其自身的优缺点… has its merits and demer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61.扬长避短Exploit to the full one's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avoid unfavorable ones
62.取其精髓,取其糟粕Take the essence and discard the dregs.
63.对…有害do harm to / be harmful to/ be detrimental to /be pernicious to
64.交流思想/情感/信息exchange ideas/ emotions/ information
65.跟上…的最新发展keep pace with / catch up with/ keep abreast with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
66.采取有效措施来…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do sth.
67.…的健康发展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
68.有利有弊Every coin has its two sides.
No garden without weeds.凡事有利弊。
No garden without its weeds.
69.对…观点因人而异Views on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70.重视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高度重视...
71.社会地位social status
72.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上focus time and energy on…
73.扩大知识面expand one's scope of knowledge
74.身心两方面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75.有直接/间接关系be directly / indirectly related to…
76.提出折中提议set forth a compromise proposal
77.可以取代“think”的词believe, claim, maintain, argue, insist, hold the opinion/ belief that
78.缓解压力/减轻负担relieve stress/ burden
79.优先考虑/发展… give (top) priority to sth.
80.与…比较compared with…/ in comparison with
81.相反in contrast / on the contrary.
82.代替replace/ substitute / take the place of
83.经不起推敲cannot bear closer analysis / cannot hold water
84.提供就业机会offer job opportunities
85.社会进步的反映mirror of social progress
86.毫无疑问Undoubtedly, / There is no doubt that…
87.增进相互了解enhance/ promote mutual understanding
88.充分利用make full use of / take advantage of
雅思写作要尽可能的避免模式化
为得雅思作文高分,不少考生会收集大量的话题范文,把基本框架和模板牢记于心。临考时,看到“熟悉”的话题,就直接套用模板式话语。结果,没有任何词汇和语法错误的文章却被考官降低分数等级,原因在于抄袭痕迹太重,原创成分过少。
以“人与宠物”作文一题为例,相当一部分考生提笔就写宠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应与之平等相处等,这样的作文因缺乏个性,难得高分。“大框架可借鉴优秀范文,但具体内容一定要添加个性化见解和事例”。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雅思口语考试中。雅思口语考试第二部分要求考生单独说话两分钟,很多考生就背作文,缺乏和考官的交流,这同样会让考分大打折扣。
建议考生在写作和口语考试中,一定要鲜明亮出自己的观点,并多用自己熟悉和生动的事例来佐证,这样的文章才能得高分。
雅思书信类的小作文如何结尾
1. Do you get just as much or more celebrati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Anyway, best wishes and good health to you for the New Year。
I better get to work now. I'll talk to you again soon。
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
Ben
在结尾时,提出一个问题作为下次聊天的话题,同时也很自然地传递了祝福。
2. If you want to talk more about this controversy, let me know。
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again. Take care。
Ben
用If you want to talk more about…let me know。告诉我如果我还想继续讨论上一次的话题尽管提出来,因为某一个话题可能一次是不够讲的。
3. OK, it's kind of late, so I'll quit for now. I have to go to bed to ensure enough sleep。
I hope to hear from you agan soon.
Take care。
Ben
OK, it's kind of late。我觉得这种结尾方式最简便了,无需更多语言,因为充足的睡眠当然是非常重要的。Kind of 的意思是“有一点“
4. Well, it's now 1:30 a.m. here, so that means it's 4:30 p.m. in Beijing. I need to go to bed so I will be rested for another day。
Take care! Ben
用相隔遥远的两个地方的时间这么一对比,觉得挺有意思的,反正我自己是很少算得这么准的,只知道我们这儿是白天,美国就是晚上了:)
5. Let me know if you have more questions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our humor. I can help you with your training, particularly with the humor. That is something I'm good at。
Take care.
Ben
我的朋友经常都会很客气地用Let me know if you…这样的方式问我是否需要更多的帮助等。我当然是抓住一切机会多提问啦!因为问得越多,从他那儿了解到的东西就越多啦。
6. OK, that's it for the moment. I'll be looking for a message from you tonight, I hope。
Take care!
Ben
朋友没有直接说I hope you can write to me tonight, 而是很委婉地说I'll be looking for a message from you…,这种间接的提出希望和要求的表达方式很新颖哟,还有点不露痕迹的意思!用一下试试看:)
7. Well, since I don't have much to respond to this time, and since I have to get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I'll quit for now. I hope you had a good time with your friend.
Talk to you soon.
Ben
这里用两个since (表原因)来给这封邮件画上句号,很自然也很贴切。
8. OK, that's all for now. I need to get a little sleep before I go to the airport. Talk to you soon。
Ben!
这里get a little sleep 用得很好,把sleep 当名词用,而且搭配动词get, 可以丰富我们过去单一的表达,如:I need to sleep for a while.
通过上面的解析和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雅思G类小作文结尾的书信写作部分都是有着一定的固定模板的,所以大家只要在写作的过程中掌握的一定的规则之后就可以有很大的发挥余地,写好书信也就不难了。
篇8:读后感 教学设计
读后感 教学设计
教学在我们大家理解起来就是一种实践,而对于教学理论书籍我却读得不多,今年暑假,得知学校新到一批新课程教学理论书籍,便借来这本《高中新课程数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细细读来,感受颇深。对于“教学设计”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了解了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重要理念、基本模式,初步知道了如何学习和研究教学设计,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教学方向。
从书中得知,教学设计是一门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技术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寻求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总体成效的应用学科。教学设计既涉及课程建设,更关注课堂教学。通俗一点说,教学设计实质上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即将达成的.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所做出的精心安排。是“关于提出最优化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
从书中得知,教学设计的根本特征在于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它是一种目标导向的系列活动。不管在哪个年级、哪个课程层次、哪个具体教学环境中开展教学设计,无非是要回答三个类型的问题:(1)我们要到哪里去?(确立目标----学习结果分析、教学任务分析)(2) 我们怎样去?(导向目标----学与教过程、结果与策略适配、分类教学)(3) 我们是否已经去到了?(评估目标----评估业绩表现)
而另一方面,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可以归结为如何处理好学习的成果、过程与学习的内外部条件的关系,
书中提到,这个思路是当代教学设计大师加涅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基本确立并孜孜不倦地加以贯彻的。
对于书中提到的教学设计的重要理念,我很赞成其说法,所以我归纳了几点 1.减负增效
减负增效是系统设计教学要想达到的总体效果。总体成效包括“教学有价值,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率和教学有魅力。”
教学有价值,是指教学能否满足学习者需要;有价值是回答教学是否做了值得去做或应该去做的事情。
教学有效果,是指教学能否达成学习者所要实现的目标;有效果是回答教学是否做好了要做的事情。
教学有效率,是指教师自己同时也要帮助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来达到目标;有效率是回答教学是否做到了尽可能好的效果。
教学有魅力,是指能否吸引学习者继续学习,自觉地去预习、复习或者拓展加深;有魅力是回答教学是否有长久深远的感染力、穿透力与亲和力。
2.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或系统方法是教学设计的强有力武器。系统思维,在教学设计中有两个表述词,一是统揽全局,着眼整体;二是循序操作,
篇9:2020雅思写作学6分词汇写7分内容
雅思写作学6分词汇写7分内容
在论述“工资高很重要”这个论点的时候,K老师相信大多数同学都知道往“工资高能带什么”这个方向去想,然后输出一个这样的段落:
“找工作的时候,工资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因为这样才能满足日常开销,提高生活品质。”
可是真正把这个idea翻译成英文,就会出现文章开头的老问题,太短了啊,太简单了啊,怎么展开呢?
我们来看一个正面案例:
①首先给出概括首句:On the one hand, I agree that money is necessary in order for people to meet their basic needs.
②接着进入列举:For example, we all need money to pay for housing, food, bills,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Most people consider it a priority to at least earn a salary that allows them to cover these needs and have a reasonable quality of life.
可见要把一个段落的内容充分拓展,仅仅知道总分、对比,这些大的方法名称是不够的,真正要把这些逻辑用出来,体现一定的话题词汇,可以借助列举+举例这两种方式。
列举
首先我们关注斜体字的部分:首句刚提到了basic needs,人的基本需求,这是一个高度概括并且笼统的概念。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句,作文就很容易有“假大空”的感觉。
而避免这个问题也非常容易,参见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将basic needs的 “下义词” 列举出来,作为补充解释。
我们接下来可以去想,人的basic needs都有什么呢,于是住房、医疗、食物等等,就可以很自然地列举在后面了。
怎样列举?
同学们可以养成这样一个思维习惯:每一次给出比较抽象、笼统的概念,都可以在后面列举补充。
我们来做个练习:
Let us not forget that traditional products provide employment for people.
这句话传达的意思很清楚——传统商品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提供就业。如果用列举的方法把这句话拓展,传达更形象具体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它改写成:
Let us not forget that traditional products, whether these be medicines, cosmetics, toys, clothes, utensils or food, provide employment for people.
(选自剑雅满分范文)
这样一方面能体现对分论点的development,满足内容完成度方面的评分要求;另一方面,还能够抓住机会体现话题词汇。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背的语料
怎么样创造机会去使用了吗?
举例
虽然每个人都会写for example,真正写出合格例子的学生却很少。
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许多同学的例子停留在“个例”的层面,比如“有一次我怎么样”或者“我的同学怎么样”,不具备普遍意义;
第二,许多同学觉得例子一定要出现人名、地名、数字等事实信息,在不能research的考场上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们再回到本文一开始,关于找工作salary的那个段落,接着往下走可以这样展开,反面论证:
If people chose their jobs based on enjoyment or other non-financial factors, they might find it difficult to support themselves. Artists and musicians, for instance, are known for choosing a career path that they love, but that does not always provide them with enough money to live comfortably and raise a family.
给出“如果人找工作只是出于爱好,可能会入不敷出”这个论点之后,就拿艺术家举了个例子,因为艺术家这个身份,通常情况下(也可能是刻板印象下),符合“工作是出于热爱”和“不能养家糊口”这两个特征。
什么是好的举例?
举例也是个非常好的展开逻辑,而好的例子也没那么困难,只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特定人群(普遍意义,而不是个人);第二,特征匹配(对这人群的描述要符合前一句的特征)。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最初的三个问题:
没有思路怎么办?
有了思路不知道怎么展开怎么办?
背了很多“高级”词汇但是用不出来怎么办?
掌握好举例和列举两个方法,可以帮助大家同时解决这三个问题。
在写作这个赛道上,K老师真心希望同学们,从被动的升级打怪,到主动的自我修炼。雅思写作看似是一座难以攻克的大山,但也可以变成一个轻松的起点,最重要的是找适合自己能力的突破口。
对有的同学来说可能是审题,对另一些同学来说,可能是语料。掌握了正确的入门方法之后,就有希望一举拿下雅思写作这个大难题!
雅思大作文高分技巧--对比写作
1、通过比较和对比方式来论证,这样两个事物、行为或者观点的利弊就非常明显。
Those who believe in the measure say that students benefit a lot from traveling or working for a year before their f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 First, they can more broadly acquainted themselves with the society,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us better coordinate their objectives of learning with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In contrast, by immediate entrance to university they can not steer the direction of their study well and may display a poor combination of the theory with practice. Second, study at high school is really exhausting, especially when to win college admission. So it is necessary to grant these children a relatively long period of relaxation or buffer, say, traveling or working for a year, to loosen the chords of their brain, so that when they go back to school later again, they can become completely refreshed and rejuvenated.
这篇雅思大作文写作的内容是关于上大学前是否应该用一年的时间来旅游或者工作进行论证。此段的主题是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前花一年时间进行旅游或工作的话,会让他们受益匪浅。
对比点是:进入大学之前一年进行旅游或工作有利于让学生广泛了解社会,加深他们对外界的理解,因此能让他们更好地协调好学习目标和社会的需要。应用这样的雅思大作文写作方法,相对比之下,直接进入大学学习的话,他们不能够把握学习的方向,而且有可能会产生理论和实践相脱节。通过此番对比,旅游或工作一年对于即将步入大学的学生们的好处是显而易见,段落的主题句得到有力的论证。
2、通过假设进行正反论述。
Then, since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the lifeline of a country’s economic activities, its paralysis would lead to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economy, either industry of farming or daylife. Suppose all th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were halted for lack of oil, factories with insufficient raw materials would have to close, workers would be out of work, and ripe farm crops would have to stay in the fields at the mercy of rain and storms. People would try to store food and the price of all commodities would go up. If we take those power stations run by oil into account, situations would become even worse. In this sense, oil decides the fate of the whole economy and that of the government.
通过假设得出了一系列的可怕的后果,最后再得出结论,这样的结论是发人深省,当然也是最能引起人们广泛重视的,这样的雅思大作文写作方法是最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
雅思大作文高分技巧--结合长短句
雅思大作文技巧中的长句和短句是就句子的字数多少、形体长短而言的。长句和短句各有其优点和缺点。
长句,因为使用的定语、状语较多,限制了概念的外延,增大了概念的内涵,所以比较精确、严密,但使用起来不够活泼简便。
短句,由于字数少,直截了当,一般比较简洁、明快、有力,但不利于表达复杂的语义内容。想要拿到雅思大作文高分,大家就需要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长短句交替使用。这既体现了节奏上的要求,也是意义上的需要。
例如:
(1)We can imagine the beautiful surroundings.(2)There are many trees along the streets.(3)There is a clean river in the city.(4) There are many fishes in the river.(5)There are willow trees on the one side.(6)There are some pieces of grassland on the other side.(7)There are many flowers on them.
文中七个句子都是简单句,句型结构单一,而且句子长短同一,都在七、八词左右,十分单调。
下面是修改后的段落:
(1)Just imagine the beautiful surroundings if we make our cities greener.(2)Green trees line the streets.(3)A clean river winds through the city,in which a lot of fishes abound.(4)On the one side stand rows of willow trees.(5)On the other side lies a stretch of grassland sprinkled with many yellow and red flowers.
改写后的这段文字,有长句(1)、(3)、(5),也有短句(2)和(4),一长一短,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就出来了。不仅句子长短交插,而且句型结构变化也很大,使文章流畅自然,生动活泼。
篇10:《观潮》教学设计怎么写
《观潮》教学设计怎么写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7个生字;读写平静等9个词语,根据上下问理解若隐若现等词语的意思;会用逐渐、恢复造句。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或参考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给课文分段。
3、能背诵课文3、4自然段,积累语言。
4、通过同伴互助的学习,根据所学的课文,用自己的话来介绍钱江潮,发展语言。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江山的思想感情。
6、拓展阅读,初步了解对潮的一般写法;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激起对潮文化的探究。
【教学重点】
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感悟句子的意思,感情朗读,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介绍钱塘江大潮。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自学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7个生字;读写部分词语;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初步学会分段。
2、学习课文第一段,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平静等词语的意思;了解观潮胜地的景物及江面的特点;体会人们等待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图片,通过自主选择内容,用自己的话介绍潮来前的观潮胜地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去过盐官看过潮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地说说钱江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钱江潮是我们海宁人的骄傲,海宁潮壮观天下无已家喻户晓。凡是去看过潮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
有一个人,他也看了潮,还写下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分享他看了潮后的感受。
出示:
观潮
读课题:
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如你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来。
2、读后交流:
指名读生字,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3、学习分段:
⑴ 课文可以怎样分段,你的理由是什么?
⑵ 学习阅读提示,明白分段的方法。
⑶ 小结方法:
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或时间顺序:早上、午后、霎时。
4、质疑:
你在读课文时,发现了什么问题?
三、学习课文,感悟特点
1、默读课文第一段:
给你留下很深印象的`是什么?为什么?
2、交流:
⑴ 将你读了后留下很深印象的内容与同伴交流一下。
⑵ 读江面的句子,体会其特点:
宽阔、平静、横卧、笼罩、薄雾。
⑶ 读人们的句子,体会心情:
人山人海、昂首东望。
⑷ 理解:
昂首东望
你能演示一下吗?
⑸ 自由选择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3、欣赏课件:
盐官的风光。
4、说话练习:
今年的观潮日又来了,古镇盐观迎了前来观潮的各地朋友,潮还没来,可大堤上已是人山人海,你是一名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你怎样将眼前的情况介绍给观众朋友呢?
(自由准备。)
(提示:可以利用第一段课文内容。)
5、交流:
⑴ 学生展示。
⑵ 及时评价。
6、小结:
我们在作介绍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将它变为自己的语言。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小结学习,留下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了解了潮来前,江面是______人们_____。
为什么称海宁潮为天下奇观呢?下节课学习。
五、练习提高,拓展延伸
1、写一写生字和词语。
书写指导:
盐、昂、震
2、搜集有关潮的资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三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品读句子,感受潮的雄伟气势。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积累语言。
3、通过同伴互助的学习,根据所学的课文,用自己的话来介绍钱江潮,发展语言。
4、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江山的思想感情。
5、拓展阅读,初步了解对潮的一般写法;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激起对潮文化的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在上一节课已学了课文的第一段,了解了海宁盐官是观潮的好地方,农历的八月十八是观潮的好日子。在潮来前,江面是______人们_____。
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上节课提出来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二、品文赏潮
1、读文:
自由读课文2、3段,哪些地方能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找到句子后与同伴交流一下,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句子,读一读。
2、品文:
读后交流:
⑴ 隆隆的响声 闷雷滚动
一道白线 拉长 变粗 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 白色城墙
千万匹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⑵ 让学生充分交流学习所得:
读句子──谈体会到的──再读句子。
⑶ 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交流朗读。
3、赏潮:
欣赏钱江大潮来时的录像。
选择一个画面将你最喜欢的句子读出来。
4、找出写人们的句子,想一想: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你是海宁人,以前看过潮,今天学了课文,假如你是看潮人群中的一个,你将怎么做?
5、说潮:
有很多人还没有看到过潮呢?你能根据课文的内容将这天下奇观介绍给他们吗?
自由准备,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组合。
全班交流。
6、学习最后一段:
⑴ 读一读:
哪些地方也能说明它是天下奇观?
⑵ 读后交流:
余波 漫天卷地
好久 恢复平静
江水涨七八米
⑶ 想象说话:
面对滚滚而去的大潮,你此刻的心情怎样?又想说什么呢?
同伴交流──全班交流。
三、总结赞潮
1、释疑:
因为__________所以说钱塘江潮是天下奇观。
2、赞潮:
你将怎样读课文的第一句,试一试。
四、拓展升情
1、同学们作者在观了潮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写下了此文,他是按_____的顺序写的,将钱塘江大潮的宏伟气势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也看过潮,也写过文章。
2、读一读同学写的观潮的文章。
3、结束语:
钱塘江的大潮滚滚向前,它不仅是我们海宁一道美丽的风景,它更像征了我们海宁人的一种精神,那就是猛进如潮,我们是潮乡儿女,今天,我们还是学生,在学习上,我们也应发扬这一精神。
【设计的基本思想】
品文赏潮、交流说潮、赞潮升情:
在品读课文中,欣赏钱江潮的雄伟气势,通过同伴的合作学习,用自己的语言介绍潮,发展语言,利用课文的空白点进行合理想象,赞美家乡的潮,由此联系到其精神,激发对家乡的自豪感。
篇11:《蝉》教学设计怎么写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学习先抑后扬及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过程和方法
1.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2.学习两篇文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特点
情感与价值观
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重点难点】
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教学设想】
1.两篇文章都是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引导学生对比欣赏。
2.引导学生注意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冰心老人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人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两篇优美的散文,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吧。
2.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1981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丰子恺漫画选绎》及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3.席慕蓉,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贵族。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小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
二、课文朗读: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
三、整体把握,问题探究
《蝉》
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当知道蝉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何必这样受苦而又执著?朋友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不管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而已。
1.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可以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2.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3.“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4.写作特点
结尾作者写自己被这蝉的生命意义感动着,“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又照应到文章开头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的“烦”字上,但已经从开头的“烦”变成现在的宽恕,形成一个首尾照应又有变化的完整结构。文虽短而理深厚,言有尽而意无穷。它提示着我们,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篇12:《蝉》教学设计怎么写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古代咏物诗,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
2.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熟记诗歌。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读准字音结构。
教学难点:
了解一般咏物诗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反复吟咏诵读,读准字音、节奏。
2.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3.品析鉴赏、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
导言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诗歌了,这些诗歌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给人享受,使人陶醉。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古诗。
诵读欣赏(一)蝉
蝉
虞世南
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一、诵读
1.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2.要正确读音、断句。
3.识别诗体。
二、诵读
1.应用多种方式诵读
2.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3.提出质疑,师生互助解答疑问。
4.提出问题。
(1)这首诗写了蝉哪些特点?
(2)作者针对“蝉”的特点发表了什么样的议论?
三、诵读
1.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诵读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下提示,然后提出问题。
(1)你从“蝉”的哪些特点中可以看出它是指“品德高洁的人”?
(学生各抒己见)
(2)你知道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吗?
(即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又体会了诗歌的深层含义。)
四、诵读
1.采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情感的把握,朗读比赛。
2.让学生归纳咏物诗的一般特点。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教师小结:诵读欣赏咏物诗关键是要仔细推敲诗句背后深藏的寓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和志,知人论诗,这样才能达到诵读的目的。
篇13:《蝉》教学设计怎么写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散文温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本文的写作手法。
3、体会生命的意义,无论生命多么短暂,我们也要尊重和爱惜生命。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找关键词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手段:
学生充分预习,教师PPT课件展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导入语:(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亲爱的同学们,生命对于芸芸众生来说都只有一次,虽然我们没有办法增加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我们可以让我们短暂的生命,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的硕果 ,让生命变得有意义。 同学们,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思的《蝉》,他会告诉你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在我们学习课文之前,我们首先来猜一个谜语。“一肚子没学问,开口闭口知道, 瞧瞧这小家伙,实在真是骄傲。有翅没有毛,飞得没多高;一到大热天,多在树上叫。”说出你猜的依据。(蝉)
我们接着再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三点。
(二) 明确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散文温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本文的写作手法。(重点)
3、体会蝉生命意义,。
请同学们带着我们的学习目标齐读课文,用笔勾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三)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思路
1、朗读课文,注意文中的字音、字形。(零落、收敛、颤动、聒聒、宽恕、知知不休)(学生读完课文,教师展示PPT课件,让学生齐读。)
2、听读课文。(在注意字音字形的基础上。)
(文章中的蝉的形象是什么样的?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可以从文章中找,也可以自己提炼总结。)——( )的蝉
(学生独立思考,抽学生回答。4-5人)
预设答案: (烦人、知知不休、小小、叫声响亮、聒噪、生命力顽强、执着)的蝉
(四) 再读课文,深入探究(采用抓关键词和关键句的方法理解课文。)
1、抓关键句:“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1)“宽恕”一词是什么意思?——宽容饶恕。作者宽恕了谁?——蝉。作者对蝉一直都是以宽恕的态度来对待的吗?不是,那么,作者之前对蝉的态度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先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能够体现作者对蝉的态度的词。用笔勾画出来——和同学讨论一下作者为何对蝉是这样一种态度。)
预设答案:烦字体现了作者对蝉的态度。原因:因为蝉——知知不休,它的声音听了让人觉得烦。知知不休:形容蝉的鸣叫声无休无止,很是恼人。
2、作者在第二自然段写到了一只病蝉,这只病蝉是什么样的?作者为何要写病蝉?作者对病蝉的态度是怎样的?
病蝉:翅收敛了;微微颤动;没有声响;那么小
原因:写病蝉的微小、病弱,是为了刻意表现蝉的微不足道。
轻视、厌烦。
3、作者那么讨厌、那么轻视蝉,是什么促使作者改变了对蝉的态度呢?
朋友的话。
文中的哪些话体现出作者对蝉有了新的认识?请同学们勾画出来,分享一下。
“它等了十七年,才等到一个夏天。”
十七年说明了什么?等待的时间长。十七年就为等一个夏天说明了蝉的什么精神。顽强和执着的精神。而“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体现出作者对蝉的什么情感?怜爱和崇敬。
4、听了朋友的话,作者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最终他明白了,蝉等待十七年只为一个夏天是因为“那就是蝉的生命意义。”同学们,蝉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那”指示代词(远指)“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着。”
不管生命多么短暂,都应该积极面对,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好好地生活。
5、文章仅仅是在写蝉吗?蝉即使生命如此短暂,他都能好好的活,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作者是通过写蝉对生命的执着来写人。揭示主题:告诉我们,不管生命是短暂还是长久,都要积极地面对,热情地投入,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努力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更加精彩。)
(五) 写作手法——欲扬先抑
作者之前对蝉的态度是烦,后来是宽恕了蝉。从作者态度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出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他是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写蝉的?
先扬后抑(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是指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先按下,从相反的贬义处落笔。
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的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 小结
本文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这样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篇短文,我们懂得了。
不管生命如何短暂,都应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活。
(七) 作业布置
1、完成《状元导练》相关练习。
2、积累三句有关“生命”的句子。
篇14:《蝉》教学设计怎么写
一、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细致观察,用拟人等文艺性手法和准确明晰的语言,说明一种动物生 长过程和生活习性的方法。
2、培养细致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
3、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拟人等文艺手法的运用。
2、难点: 本文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三、教学时数:
自读课文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预习思考题:
1、画出本文的结构示意图。
2、找出本文的修辞手法。
字词正音:
蜣qiāng(屎壳郎) 窠kē(鸟兽做的窝) 墁màn(用砖或石块铺地面)
纤xiān(细小)
蚋ruì(小昆虫,体长两三毫米,头小,色黑,胸背隆起,吸人和牲畜的血液)
鳍qí(鱼类的运动器官) 曝pù(晒)
词语补释:
喧嚣: 声音杂乱,不清静。
匹敌: (qǐ)对等,相称。
罅隙: 缝隙。
腾跃: 跳跃。
开合自如: 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倒楣: 遭遇不好。(也作倒霉)
无动于衷: 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作者简介:
让·亨·法布尔被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他的传世杰作《昆虫记》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作者用富有诗意的文艺笔调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这与作者长期接触大自然和喜爱文学,酷爱诗歌分不开。少年时期的法布尔家境贫苦,为了帮助贴补家用,便担当起给人放鸭的劳动。正是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接触中,少年法布尔爱上了昆虫研究这一行。由于他对各种昆虫的精细的持久的观察,他笔下的昆虫故事都显得多生动有趣,而且还带上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的烙印,使他的作品更富有深刻的意义。\\par 《昆虫记·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作者用生动活泼、风趣形象的语言,详细阐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课本节选自第二、四部分。
本文属科学小品,是介绍动物生态的说明文。\\par 结构示意图:
1、幼虫的洞口
蝉的地穴 2、幼虫的穴道 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3、幼虫出穴后
蝉 1、蝉的产卵 四年地底下的生活,一个
2、蝉卵的敌人 月阳光中的歌唱
蝉的卵 从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3、蝉卵的孵化
4、幼虫的活动
注: 加线部分为观察细致的部分。
写作特点:
一、说明中兼用文艺笔调,对所要说的事物进行具体描绘。
1、表现手法:
拟人: 读了“蝉的卵”,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可怜的母亲”生儿育女所付的艰辛,同样也会憎恨象蚋那样专门残害生灵的坏种。而由卵发育成蝉所经历的漫长艰苦的历程,更使我们对这个小生物的成长发出慨叹,多么不易啊! 从而对作者在文末的一大段抒情产生共鸣。最后一段里的“苦工”“享乐”“歌声”“穿起”等。
比喻: 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程。它“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绉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不可能看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脱出。”整个动作顺序有它自身的规律,其中的“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翻”“钩”“脱”等动词用得非常准确,把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准确而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par 2、说明顺序倒叙 幼虫→成虫→产卵→幼虫
(顺序 卵→幼虫→成虫→生活习性、生理特征)
跟记叙文“倒叙”的作用完全一样,是为了突出蝉的“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这既是重点(蝉一生大部分的活动时间),又是难点(最不易了解),并使行文生动活泼,吸引读者注意,加深读者印象。
二、语言准确明晰。
1、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为了科学地说明蝉的生态的各个方面)
第一部分
第七段“臃肿”,言其肥大而笨,写出它的形态,因其大故能贮满汁液。
“肥重”,言其重,因其重,故能把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第八、十、十一自然段“把握”“钩住”“挂”这三个词语分别写出了“蝉的脱壳的过程”。
“把握”: 紧紧抓住。“钩住”: 像钩子一样挂住。“挂”: 吊在上面。
第二部分
第十二段“寻觅”“寻找”“找到”分别写出了天冷找地方藏身的情况。
这三个词语都有“找”的意思,一个比一个口语色彩更浓。
2、语言准确、平实。
第二段中说: “在阳光曝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蝉的幼虫就从这些圆孔爬出”。“道路”前面的一个限定语“阳光曝晒” 正写出蝉的特性“喜欢顶干燥、阳光顶多的地方。”“阳光曝晒”不能写为“阳光充足”,“曝晒”限制在炎热的夏天。
拿蝉的脱壳过程和孵化过程来说,文章都写得很清楚,“开始”“不久”“最后”“以后”这些时间词语,正写出其过程的进展。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第三题。
《蝉》教学设计怎么写
篇15:《写留言条》教学设计
一、复习。
1、指名说说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写留言条?
2、留言条的格式是怎样的?
二、学写留言条
1、指名读课后2(1)
A、讨论:这段话讲了一件什么事?这张留言条是写给谁的?留言条的内容是什么?是在什么时间写的.?
B、模仿课文,试写留言条。注意人称。
林艳同学:
你好!
今天上午,我到你家来想向你借一本《小学生常用成语词典》。可是不巧,你不在。我准备晚上6时再来借书。请你在家里等我,谢谢!
你的同学 李强
9月5日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学写2(2)的留言条。
A、自学准备,用不同的记号划出要素。
B、在自学的基础上独立完成。
C、指名两位同学上台板演。
集体评议,订正。
爸爸、妈妈:
你们好!
班主任陈老师告诉我们,原定后天下午看电影,改为今天下午。所以,我大约要在5点半才能回家。请爸爸、妈妈放心。
你们的儿子 陆云
9月6日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三、布置作业 :
1、修改留言条。
*2、自己根据实际生活选择内容写留言条。
篇16:《写留言条》教学设计
一、试写留言条
1、老师读课文第一段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试写留言条
二、交流
1、出示几份不同的留言条。
进行交流:与课文对比,有否出入(格式、内容)
2、讨论:写留言条所要注意的事项。
三、学写留言条(过程同上)
1、课后练习2
2、读题-明确要求-独立完成-集体评议-订正
四、作业 (同上)
板书设计 :以实物投影代。
《写留言条》教学设计
《写留言条》教学设计
篇17:写板报稿教学设计
一、看图读文,感知写法
1.指导观察图画:图上面的三位小朋友在干什么?(板书课题:学写板报稿)
2.引导阅读例文:小作者欧阳大鹏的这篇报道写的是什么事?这篇文章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
3.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检查点拨。
4.师生共同小结:
《和书籍交朋友》写的是班级里的同学自己动手办“图书角”、开展读书活动的事。第l自然段简要介绍了在什么时间、什么范围、哪些人、开展了什么活动。第2自然段着重介绍了办“图书角”、开展读书活动的主要情况:家长的支持、书的来源、开放的时间、借阅的.方法、读书的情景、书的调换、读书和做笔记的阶段性成果等。第3自然段总结出开展和书籍交朋友活动的重要意义。
二、默读讨论,明确写法
1.默读“习作要点讨论”的内容。
2.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阅读了“习作要点讨论”的内容,你明白了什么?
3.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1)报道稿的正文写法是:第一部分,简要交代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第二部分,比较详细地介绍事情的经过;第三部分,扼要地写出这件事情有什么意义。
(2)写报道稿的基本要求是:标题要醒目,内容要真实、新颖、有意义,篇幅要短小,语言要简练。最后还要写上作者的名字。
4。对照“习作要点讨论”和例文,进一步明确写法。
三、练说练写,运用写法
1.引导学生交流:你准备选择班级最近开展的哪次活动来写?准备怎样写?
2.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选有代表性的两三人在全班说,师生共同评议。
3.学生质疑问难。
4.学生拟草稿,教师巡视指导。
5.对照“习作要点讨论”,自改或互评互改草稿。
6.选出优秀习作进行讲评,并誊抄在板报栏里。
四、提出办手抄报的
篇18:《写通知》教学设计之二
《写通知》教学设计之二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懂得为什么要写通知。
2、了解通知的固定格式和写通知时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重点:学习通知的格式。
教学难点:固定格式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 指导学习课文第1部分。
1. 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学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一些什么。
2. 说说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写通知。
3. 讨论:看了少先队大队部的通知,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4. 小结:
(1)学校要召开会议,开展活动,就得让有关人员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去参加。因此,需要写个通知。
(2)如果被通知的人在本校,那就可以在板报上或显眼的地方出通知。如果被通知的人不在本校,那就得把通知印成书面发(或寄)出去。
二、 指导学习课文第2部分。
1. 指名读这一部分课文,说说这一部分写什么。
2. 理解通知的格式(用投影片或在小黑板上写一个通知)。
(1)“通知”两个字写在什么地方?
(2)通知正文在格式上有什么规定?
(3)通知正文在格式上有什么规定?
(4)发通知单位的名称和日期写在什么地方?
对照黑板上(或投影)的通知,边看课文,逐一讨论上述4个问题。
3. 指名不看课文说说通知的格式。(教师指点着黑板上的通知,按上述4个问题,让学生一题一题讲述)
4. 同桌同学相互看着通知讲述通知的格式。
三、 指导写通知。
1. 指名读课文第3部分。
2. 说说这部分课文讲什么。
3. 提出要求,练习写第1个通知。
第2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学会写通知。
教学重点:通知的格式。
教学难点:通知的几个要素和固定格式不易全部掌握。
教学过程:
一.复习通知的格式。
1. 指名说说通知的'格式。
2. 说说下面一个通知在格式上有哪些问题,请你把它改过来。(由教师自己设计一个通知,在格式上有些问题,让学生订正,以便进一步巩固通知的格式,)
二.交流第一个通知。
1. 指名读上一堂课写的通知。要求按通知格式边读边讲。
2. 评议。要求评一评是否符合通知规定的格式,正文部分是否把活动时间、地点、内容都写清楚了。
三.指导练习写第2个通知。
1. 指名读课文中所提供写第2个通知的内容。
2. 说说写这个通知要注意什么。
3. 练习写通知。(教师巡视辅导差生)
4. 交流第2个通知。评议。
四.自拟内容写通知。
1. 提出要求:为了使大家有更多机会写通知,要求每人按自己的设想写一个通知。
2. 交流通知。
3. 评议。
◆[2004-05-26]
篇19:《练习》教学设计怎么写
《练习》教学设计怎么写
教学目标:
1、复习学过的全部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读字形,读准字音。
2、复习巩固学过的18种基本笔画和45个汉字,能正确书写。学习熟字组成的新词。
3、使学生知道要锻炼身体,爱清洁,讲卫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练习1——4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任务。
我们已经学完了23个声母,24个韵母(6个单韵母、9个复韵母、9个鼻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还学习了四声和拼音。另外还学了18种基本笔画,45个汉字。我们来复习一下,看谁学得好。
二、指导练习第1题。
1、读韵母表,让学生按单韵母、复韵母、前后鼻韵母的类别读,并用卡片认读。
2、读整体认读音节。 复习时为避免学生学得枯燥,可用游戏的方法进行,如“送信”、“找朋友”等。
三、指导练习第2题。
在上一题复习韵母表的基础上,比较形近、音近韵母第一行是形近韵母,看清字母形状,不要读错。第二行是音近韵母,前后鼻音要区分清楚。
四、指导练习第3题。
1、卡片认读学过的基本笔画。
2、说说横折钩、竖弯钩、竖折折钩、竖弯、横折弯钩、撇点这6种笔画的名称。再想想这笔画在什么字中出现过。如:横折钩(月、地),竖弯钩(地、七),竖弯(四),竖折折钩(马),横折弯钩(九),撇点(女)。
五、指导练习第4题。
1、用卡片“开火车”认读学过的生字。
2、看音节找汉字或写汉字。 dì lì qī mǐ tǔ wǔ zhú fù 地 立 七 米 土 五 竹 父 mù yī yù nǚ ɡuǒ duō zuò 木 一 玉 女 果 多 坐 niú liù jiǔ sì shí rì 牛 六 九 四 十 日
3、读读写写题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练习5——7题。
教学过程:
一、指导练习第5题。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让学生独立选一个表示图意的字,可先圈起来,再填在作业本上。
二、指导练习第6题。
让学生先认认图中的事物,再拼读音节,把图和音节连起来。答案是:树叶、熊猫、蝴蝶、台灯、手表、喜鹊、水牛。
三、指导练习第7题。
1、看图,说说丁丁、冬冬是怎么做的。 图1,丁丁每天做早操。 图2,冬冬跳绳,锻炼身体。 图3,冬冬爱清洁,饭前把手洗干净。 图4,丁丁也讲卫生,常剪指甲。
2、你和丁丁、冬冬一个样吗?做到的在图下方打一个√。
3、表扬做得好的学生,鼓励学生像丁丁、冬冬那样,养成锻炼身体、讲卫生的习惯。
★ 教学设计怎么写
★ 写《猫》教学设计
★ 看图写话教学设计
★ 读后感设计
★ 设计读后感
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精选1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