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wumu9001”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我会查字典了》教学设计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我会查字典了》教学设计之一,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目录
篇1:我会查字典了教学设计
我会查字典了教学设计
一、预设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读写字典等13个词语。会用已经果然等词语写句子。
2、懂得学会的意义和养成勤的习惯的重要性。初步学会按音序查字法,懂得音序查字法查字的方法。
3、理解只要就句式的句子,积累句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音序查字法。
教学难点 :音序查字的步骤(操作性较强,易混淆)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预设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12个生字,读写认识等词语。
(二)教学准备
人手一本《新华字典》。
(三)教学过程
1、猜谜入题,简介字典。
(1)猜谜:一个老师不说话,肚子里面学问大,有啥字儿不认识,你就快去问问它。(板书:字典)。学习典:八字底,最后一笔是、。
(2)让小朋友翻翻手中的字典,说说字典会告诉我们一个生字的什么?
板书:字音、字形、字义
(3)字典与教你学习的老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板书:不会说话
(4)字典中有那么多字,要找到我们要查的那个字,怎么找呢?这就要我们学会的方法。
(5)揭题,的方法很多,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一种方法。待会儿你读读课文就知道了。你就会说我学会了。
教学:查翘舌音,木字头。给查找几个好朋友。(检查 查询 查问)
2、听课文录音,边听边划出生字新词,标好自然段。
思考:今天学的查字方法是什么?用划出。
3、学习生字词语。
出示生字词语:
rèn shí běn yǐ hòu qiǎo jīng pīn yīn
认 识 一本 以 后 正 巧 已 经 拼 音
mǔ xíng biàn chá diǎn
字 母 字 形 方 便 查 字 典
(1)学生字,读准字音。用好办法记住字形,再给生字找找朋友,有困难的与同桌一起讨论。
(2)鼓励学生用我已经用好办法记住了某个字的形式来说说对生字音、形的学习,说得好的给予表扬。
学习过程中重点指导:
①母书空笔顺。
②用已经说话。
③给正巧换种说法。(恰巧、刚好)
④指名背汉语拼音字母表,并分别让学生写出黑板上带点字的大写字母。
(3)读读带拼音的字。
hàn rú jié bù mǎ yì dì qín
汉 语 如 果 音 节 表 部 页 码 意义 第三声 勤
4、高声自由朗读课文,找找:妈妈把字典叫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叫?
5、反馈:为什么妈妈把字典叫做不说话的老师?(用因为所以句式)
(1) 因为字典像老师一样教我们生字的音、形、义,字典是不会说话的,所以它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
(2) 因为字典不会说话,可是会教我们识字,所以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
(3) 字典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是因为它虽然不说话,但是能教我们学习生字。
6、齐读第一段。请教说明了我们做事要怎样?
(四)巩固练习
1、随堂练习。
(1) 抄写生字。(课堂作业 本第一题)
(2) 比一比,再组词。
认( ) 经( ) 母( ) 己( )
以( ) 轻( ) 每( ) 已( )
2、课后作业 。
(1) 选字填空:
己 已
A.我们学会了许多字。
B.自()能做的事要自()做。
经 轻
A.小雨()()地下,种子发芽了。
B.雷锋小时候()常帮助同学。
(2) 写出下列字母的大写字母:
ɑ( ) j( ) t( ) y( ) ɡ( )
d( ) e( ) b( ) h( ) l( )
第二课时
(一)预设目标
初步学会按音序查字法,懂得音序查字法查字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
人手一本《新华字典》、计时表一只。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1) 开火车读生字。
(2) 多音字组词。
jiāo( )
教{
jiào( )
(3) 读课文,填空:
这篇课文写了()教()用()法的'事。
(4) 查音序:按照汉语字母表顺序,请学生动手翻翻音节索引表。
2、学习课文第24段。
(1) 哪一段写了李老师教丁丁的过程?
(2) 朗读第2段。
正巧是什么意思?
先说明了什么?(还有其他的方法)
(3) 自由朗读第3段,读后讨论:
① 用音序查字法,必须知道生字的什么?
② 用音序查字法,要在字典中的哪几个地方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标上去。板书:先再
③ 以母为例,谁来说说你怎么查?(结合字典,学生口述。教师点击课件,逐一出现。)
母mu→第一个字母M→音节表中找到M→在M部找到mu的页码→在字典正文中找到mu的第三声→找到母→找意义。
④ 教师小结:我们来检查这个过程对不对?全班翻字典,教师口述,学生按照口述的步骤进行。
⑤ 理解果然,李老师说的和同学们做的结果一致吗?课文中哪个词说明后来的事实和原先预料相符合?(果然)
⑥ 独立按步骤查母(教师一边巡视一边计时)
⑦ 自由读文,提出不理解的大家讨论→齐读→自由准备背→同学互背→指名背→齐背。
(四)巩固练习
1、随堂练习。
(1) 按照这个方法,每个同学查自己的姓,比比谁查得快。
(2) 把下面的字母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
M K C N G D J H A I B E L F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2、课后作业 。
(1) 把课文中的每个生字查一遍,在书上写上大写字母的页码。
(2) 读一读,填一填。
①音序查字法是:先看音节的( )是哪个大写字母,在( )表中查到音节的( ),再在字母正文中查到( )和()意义
②查字母的母,它的音节是( ),从音节表中的( )部查到( )的页码,再在字典正文中找到mu的( ),就可以查到母的( )和意义。
第三课时
(一)预设目标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第五段。
(二)教学准备
课堂作业 本、字典、计时表一只。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 听写生字词语。
(2) 口头扩词:
识认识知识识字常识
查检查查问
母字母父母母爱母亲
(3) 背诵音序查字的方法。
师:我们已经会了,是不是会查就可以了呢?
2、学习第5段。
(1) 指名朗读,理解熟能生巧。
(2) 我们做个测试,在请小朋友们查母,教师记下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的时间。拿出第一次记的时间进行对比,为什么你的速度会快起来?
熟:熟练多查就能熟练,就会加快速度,就会得出窍门。怎样才能更熟练呢?要求学生养成勤的习惯。
3、总结全文。
(1) 齐读全文。
(2) 学生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3) 练习用先再说话。
(四)巩固练习
1、随堂练习。
(1) 比赛。(课堂作业 本)
汉字 音序 音节 页码
趣 Q
紧 J
辣 L
若 R
沟 G
(2) 用已经写一句话。
2、课后作业 。
同学之间相互组合,进行比赛。
篇2:《我会查字典了》教学设计之一
《我会查字典了》教学设计之一
一、预设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读写“字典”等13个词语。会用“已经”“果然”等词语写句子。
2、懂得学会查字典的意义和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的重要性。初步学会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懂得音序查字法查字的方法。
3、理解“只要……就……”句式的句子,积累句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音序查字法。
教学难点:音序查字的步骤(操作性较强,易混淆)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预设目标
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 学习12个生字,读写“认识”等词语。
(二)教学准备
人手一本《新华字典》。
(三)教学过程
1、猜谜入题,简介字典。
(1)猜谜:一个老师不说话,肚子里面学问大,有啥字儿不认识,你就快去问问它。(板书:字典)。学习“典”:八字底,最后一笔是“、”。
(2)让小朋友翻翻手中的字典,说说字典会告诉我们一个生字的什么?
板书:字音、字形、字义
(3)“字典”与教你学习的老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板书:不会说话
(4)字典中有那么多字,要找到我们要查的那个字,怎么找呢?这就要我们学会查字典的方法。
(5)揭题,查字典的方法很多,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一种方法。待会儿你读读课文就知道了。你就会说“我学会查字典了”。
教学:查翘舌音,木字头。给“查”找几个好朋友。(检查 查询 查问……)
2、听课文录音,边听边划出生字新词,标好自然段。
思考:今天学的查字方法是什么?用“――”划出。
3、 学习生字词语。
出示生字词语:
rèn shí běn yǐ hòu qiǎo jīng pīn yīn
认 识 一本 以 后 正 巧 已 经 拼 音
mǔ xíng biàn chá diǎn
字 母 字 形 方 便 查 字 典
(1)学生字,读准字音。用好办法记住字形,再给生字找找朋友,有困难的与同桌一起讨论。
(2)鼓励学生用“我已经用好办法记住了某个字”的形式来说说对生字音、形的学习,说得好的给予表扬。
学习过程中重点指导:
①“母”书空笔顺。
②用“已经”说话。
③给“正巧”换种说法。(恰巧、刚好)
④指名背汉语拼音字母表,并分别让学生写出黑板上带点字的大写字母。
(3)读读带拼音的.字。
hàn rú jié bù mǎ yì dì qín
汉 语 如 果 音 节 表 部 页 码 意义 第三声 勤
4、 高声自由朗读课文,找找:妈妈把字典叫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叫?
5、 反馈:为什么妈妈把字典叫做不说话的老师?(用“因为……所以……”句式)
(1) 因为字典像老师一样教我们生字的音、形、义,字典是不会说话的,所以它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
(2) 因为字典不会说话,可是会教我们识字,所以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
(3) 字典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是因为它虽然不说话,但是能教我们学习生字。……
6、 齐读第一段。“请教”说明了我们做事要怎样?
(四)巩固练习
1、 随堂练习。
(1) 抄写生字。(课堂作业本第一题)
(2) 比一比,再组词。
认( )?
以( ) 轻( ) 每( ) 已( )
2、 课后作业。
(1) 选字填空:
己 已
A.我们学会了许多字。
B.自()能做的事要自()做。
?
查――检查查问查字典
母――字母父母母爱母亲
(3) 背诵音序查字的方法。
师:我们已经会查字典了,是不是会查就可以了呢?
2、 学习第5段。
(1) 指名朗读,理解“熟能生巧”。
(2) 我们做个测试,在请小朋友们查“母”,教师记下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的时间。拿出第一次记的时间进行对比,为什么你的速度会快起来?
熟:熟练多查就能熟练,就会加快速度,就会得出窍门。怎样才能更熟练呢?要求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3、 总结全文。
(1)&
篇3:我会查字典了课文教学设计
我会查字典了课文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第1段。
教学过程 :
1、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 小朋友都喜欢课外书,书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还会告诉我们很多知识,可我们才上二年级,还有很多字不认识,有些字看了拼音能读出字音,可我们才上二年级,还有很多字不认识,有些字看了拼音能读出字音,可字义不懂,有爸爸妈妈或老师在身边还可以问一问,要是都不在那怎么办呢?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会教你们一个本领,学会后就能独立地读书看报了。
2) 出示课题《17.我会了》读一读,读了课题,你知道这本领就是什么?()
学习课题中的生字查、字、典,用熟字识记查和字,重点分析典(八字底,上下结构)。
3) 出示《新华字典》,这就是字典,这种字典叫《新华字典》,里面有八千五百多个常用的字。我们怎样才能从这么多的字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字呢?这就要学会。看谁学了这篇课文后也学会了。
2、教师范读课文。
3、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 自由拼读生字,你自己能学会哪几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还有哪几个字你感到有困难?
2) 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
3) 读课文,看看课文共有几段,标上序号;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一种的方法,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用把句子划下来。
4、检查字词。
1) 重点正音:查(翘舌音)、经、形后鼻音。
2) 字形分析:你自己能学会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引导学生用熟字来帮助记忆字形)你觉得学哪个字还有困难?
重点指导:
已:注意不要写成己,但竖弯钩也不能写得太高成已,这是另一个字了。
母:共5笔,书空笔顺:竖折、横折钩、横、点、点。
3) 认读词语。
音序:指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
5、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 妈妈为什么给我买一本字典?请一位同学读第1段。
2) 李老师怎么教我学的,结果怎么样?请一位同学读第24段。
3) 学会了还应该怎样呢?请一位学生读最后一段。
4) 齐读课文,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一种的方法。
6、学习课文第1段。
1) 齐读第1段。
2) 妈妈为什么给我买字典?(字典是不会说话的老师,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向它请教。)
3) 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这位不说话的老师,请教是什么意思?(请别人教你,当自己不懂的问题,就谦虚地、有礼貌地向别人求教。)课文中指向谁请教?这位指哪一位呢?
为什么称字典是不说话的老师?学了这篇课文你就会明白了。
7、书写指导:
已:要偏左写,的弯钩要写得长一些。
第:弓要写得宽扁一些。
义:第一笔要写成竖撇,和捺的交叉点在横中线下。
8、课堂作业 。
课堂作业 第1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学习第24段课文,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的方法。
教学过程 :
1、复习巩固。
1) 认读生字。
(个别读开小火车读齐读)
指名板书母(检查笔顺是否正确),已(检查竖弯钩的位置)。
2) 出示多音字。教(jiao jiao)
教有两种读音,表示把知识或本领传给别人的意思时要读jiao,如教唱歌、教画画,课文里李老师教我们什么?(教我们)其它的就读jiao,如:请教,这个教你还可以组成哪些词?(教室、教师、教育、教学)
3) 卡片认读词语。
如果:是假定、假如的意思。比如: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去秋游。谁也能和老师一样用如果说一句话。
4) 指名读第1段,说说妈妈为什么给我买字典?
2、学习课文第24段,学习音序查字法。
1) 指名读第2段。
①正巧,李老师来我家。你能给正巧换个词吗?(正好)
②李老师教我们什么的方法?
音序查字法就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来查字。
③李老师说:可以先学音序查字法,这里为什么要用一个先?(从先可以知道的方法有好几种,我们先学音序查字法这一种。)
2) 怎样用音序查字法来?请女生读第3段。
①李老师以母字为例教我们用音序查字的方法,这种方法分几步来进行?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先再)
②第一步怎样做?读句子。
母的音节是mu第一个字母m的大写字母是M,所以第一步是以音节表的M部查到mu的那一页。
③然后再怎么查?读句子。
字典中同一个音节的字有许多,这些字是按声调的顺序来排序的,所以第二步是在字典正文找到mu的第三声,这样就可以查到母了。
④谁能用上先再把音序查字法的这两步连起来说一说。
3) 我照着李老师说的方法去查,结果怎样呢?齐读第4段。
①查的结果完全跟李老师说的一样,书上用了哪个词?(果然)
②我们也按照李老师的方法来查一查母字,看看能查到吗?
教师引导学生一边进一步理解先再一句,一边带着学生查母字。
这样,我们知道读音,就可以查到字形和意义。平时我们知道这母是母亲的母,查了字典,我们知道母有4种意思呢!
你照着李老师说的,学会了音序查字法了吗?自己独立查一查母字,查到了请举手。
4) 齐读第24段。
3、读一读,记一记。(课后第2题)
先自由准备,然后同桌互背,再指名背,最后齐背。
4、课堂作业 。
课堂作业 第3、4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第5段,懂得养成勤的习惯的重要性;用音序查字法独立查字;用已经写一句话。
教学过程 :
1、巩固练习。
1) 卡片认读生字,分别找出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的字读一读。
2) 口头组词。
识:知识、认识、识字。
字:字典、字帖、认字、写字、字数。
音:音乐、音节、音序、声音、音响。
果:果然、如果、水果、果园、果树。
3) 比一比,再组词。
已()经()已()轻()
4) 卡片认读词语。
果然:我们照着李老师说的方法去,果然查到了母字。你还能用果然说一句话吗?
已经:我们已经学会了音序查字法,你还学会了做什么?用已经说一句话。
5) 妈妈为什么给我买字典,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1段课文。
6) 李老师教我学习音序查字法,齐读第24段课文
用上先再连起来说说音序查字的方法。
2、学习课文第5段。
1) 我们学会了音序音查字法,光学会就行了吗?李老师还要求我们怎样?齐读第5段。
2) 只要勤,就能很快地找到你要查的字。这是为什么?书上用了哪个词?(熟能生巧)这里的熟是什么意思,是我们平时说的饭烧熟的意思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请教这位不说话的老师吧。一位学生说查熟的步骤,其余同学一起动手查,然后得出这里的熟是指熟练的意思。熟能生巧就是指做某件事熟练了,就精通了。在课文中是指经常,就熟练了,就能很快找到要查的字。
3) 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称字典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了吗?(字典虽然不会说话,但它和老师一样,能教我们识字,告诉我们不认识的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
3、总结全文。
1) 齐读全文。
2)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学会用处很大,以后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可以请教字典这位不说话的教师了。平时要勤,养成习惯,这样就能慢慢学会自己读书看报了。
4、练一练。(课堂作业 第6题)
现在老师要考一考,你们是否都学会了音序查字法。以帮为例,请一位学生说查的步骤,大家一起查,老师将结果填在表内。其余的字独立完成,做完后评价。
5、课堂作业 。
完成课堂作业 第5、7题。
篇4:我会查字典了课文优秀教学设计
我会查字典了课文优秀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第1段。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 小朋友都喜欢课外书,书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还会告诉我们很多知识,可我们才上二年级,还有很多字不认识,有些字看了拼音能读出字音,可我们才上二年级,还有很多字不认识,有些字看了拼音能读出字音,可字义不懂,有爸爸妈妈或老师在身边还可以问一问,要是都不在那怎么办呢?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会教你们一个本领,学会后就能独立地读书看报了。
2) 出示课题《17.我会了》读一读,读了课题,你知道这本领就是什么?
学习课题中的生字“查、字、典”,用熟字识记“查”和“字”,重点分析“典”(八字底,上下结构)。
3) 出示《新华字典》,这就是字典,这种字典叫《新华字典》,里面有八千五百多个常用的字。我们怎样才能从这么多的字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字呢?这就要学会。看谁学了这篇课文后也学会了。
2、教师范读课文。
3、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 自由拼读生字,你自己能学会哪几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还有哪几个字你感到有困难?
2) 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
3) 读课文,看看课文共有几段,标上序号;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一种的方法,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用“——”把句子划下来。
4、检查字词。
1) 重点正音:“查”(翘舌音)、”经、形”后鼻音。
2) 字形分析:你自己能学会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引导学生用熟字来帮助记忆字形)你觉得学哪个字还有困难?
重点指导:
已:注意不要写成“己”,但竖弯钩也不能写得太高成“已”,这是另一个字了。
母:共5笔,书空笔顺:竖折、横折钩、横、点、点。
3) 认读词语。
音序:指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
5、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 妈妈为什么给“我”买一本字典?请一位同学读第1段。
2) 李老师怎么教“我”学的,结果怎么样?请一位同学读第2—4段。
3) 学会了还应该怎样呢?请一位学生读最后一段。
4) 齐读课文,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一种的方法。
6、学习课文第1段。
1) 齐读第1段。
2) 妈妈为什么给我买字典?(字典是不会说话的老师,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向它请教。)
3) 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这位不说话的老师,“请教”是什么意思?(请别人教你,当自己不懂的问题,就谦虚地、有礼貌地向别人求教。)课文中指向谁请教?”这位”指哪一位呢?
为什么称字典是“不说话的老师”?学了这篇课文你就会明白了。
7、书写指导:
已:”“要偏左写,”“的弯钩要写得长一些。
第:“弓”要写得宽扁一些。
义:第一笔要写成竖撇,和捺的交叉点在横中线下。
8、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第1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第2—4段课文,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的方法。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1) 认读生字。
(个别读——开小火车读——齐读)
指名板书”母”(检查笔顺是否正确),”已”(检查竖弯钩的位置)。
2) 出示多音字。教(jiao jiao)
“教”有两种读音,表示”把知识或本领传给别人”的意思时要读jiao,如教唱歌、教画画,课文里李老师教我们什么?(教我们)其它的就读jiao,如:请教,这个教你还可以组成哪些词?(教室、教师、教育、教学)
3) 卡片认读词语。
如果:是假定、假如的意思。比如: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去秋游。谁也能和老师一样用”如果”说一句话。
4) 指名读第1段,说说妈妈为什么给我买字典?
2、学习课文第2——4段,学习音序查字法。
1) 指名读第2段。
①”正巧,李老师来我家。“你能给”正巧”换个词吗?(正好)
②李老师教我们什么的方法?
音序查字法就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来查字。
③李老师说:“可以先学音序查字法”,这里为什么要用一个“先”?(从”先”可以知道的方法有好几种,我们先学音序查字法这一种。)
2) 怎样用音序查字法来?请女生读第3段。
①李老师以”母”字为例教我们用音序查字的方法,这种方法分几步来进行?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先……再……)
②第一步怎样做?读句子。
母的音节是“mu”第一个字母“m”的大写字母是“M”,所以第一步是以音节表的”M”部查到“mu”的那一页。
③然后再怎么查?读句子。
字典中同一个音节的字有许多,这些字是按声调的顺序来排序的,所以第二步是在字典正文找到”mu”的第三声,这样就可以查到”母”了。
④谁能用上“先……再……”把音序查字法的'这两步连起来说一说。
3) 我照着李老师说的方法去查,结果怎样呢?齐读第4段。
①查的结果完全跟李老师说的一样,书上用了哪个词?(果然)
②我们也按照李老师的方法来查一查“母”字,看看能查到吗?
教师引导学生一边进一步理解“先……再……”一句,一边带着学生查“母”字。
这样,我们知道读音,就可以查到字形和意义。平时我们知道这”母”是母亲的“母”,查了字典,我们知道”母”有4种意思呢!
你照着李老师说的,学会了音序查字法了吗?自己独立查一查“母”字,查到了请举手。
4) 齐读第2——4段。
3、读一读,记一记。(课后第2题)
先自由准备,然后同桌互背,再指名背,最后齐背。
4、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第3、4题。
板书:
先……
音序查字法 果然
再……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第5段,懂得养成勤的习惯的重要性;用音序查字法独立查字;用”已经”写一句话。
教学过程:
1、巩固练习。
1) 卡片认读生字,分别找出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的字读一读。
2) 口头组词。
识:知识、认识、识字。
字:字典、字帖、认字、写字、字数。
音:音乐、音节、音序、声音、音响。
果:果然、如果、水果、果园、果树。
3) 比一比,再组词。
已()经()已()轻()
4) 卡片认读词语。
果然:我们照着李老师说的方法去,果然查到了“母”字。你还能用“果然”说一句话吗?
已经:我们已经学会了音序查字法,你还学会了做什么?用“已经”说一句话。
5) 妈妈为什么给我买字典,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1段课文。
6) 李老师教我学习音序查字法,齐读第2——4段课文
用上“先……再……”连起来说说音序查字的方法。
2、学习课文第5段。
1) 我们学会了音序音查字法,光学会就行了吗?李老师还要求我们怎样?齐读第5段。
2) 只要勤,就能很快地找到你要查的字。这是为什么?书上用了哪个词?(熟能生巧)这里的“熟”是什么意思,是我们平时说的饭烧熟的意思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请教这位不说话的老师吧。一位学生说查“熟”的步骤,其余同学一起动手查,然后得出这里的“熟”是指“熟练”的意思。“熟能生巧”就是指做某件事熟练了,就精通了。在课文中是指经常,就熟练了,就能很快找到要查的字。
3) 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称字典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了吗?(字典虽然不会说话,但它和老师一样,能教我们识字,告诉我们不认识的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
3、总结全文。
1) 齐读全文。
2)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学会用处很大,以后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可以请教字典这位不说话的教师了。平时要勤,养成习惯,这样就能慢慢学会自己读书看报了。
4、练一练。(课堂作业第6题)
现在老师要考一考,你们是否都学会了音序查字法。以“帮”为例,请一位学生说查的步骤,大家一起查,老师将结果填在表内。其余的字独立完成,做完后评价。
5、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第5、7题。
板书:
不说话的老师
字典 勤查
教(字音、字形和字义)
篇5:小学二年级语文《我会查字典了》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会查字典了》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第1段。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 小朋友都喜欢课外书,书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还会告诉我们很多知识,可我们才上二年级,还有很多字不认识,有些字看了拼音能读出字音,可我们才上二年级,还有很多字不认识,有些字看了拼音能读出字音,可字义不懂,有爸爸妈妈或老师在身边还可以问一问,要是都不在那怎么办呢?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会教你们一个本领,学会后就能独立地读书看报了。
2) 出示课题《17.我会查字典了》读一读,读了课题,你知道这本领就是什么?(查字典)
学习课题中的生字“查、字、典”,用熟字识记“查”和“字”,重点分析“典”(八字底,上下结构)。
3) 出示《新华字典》,这就是字典,这种字典叫《新华字典》,里面有八千五百多个常用的字。我们怎样才能从这么多的字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字呢?这就要学会查字典。看谁学了这篇课文后也学会了查字典。
2、教师范读课文。
3、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 自由拼读生字,你自己能学会哪几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还有哪几个字你感到有困难?
2) 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
3) 读课文,看看课文共有几段,标上序号;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一种查字典的方法,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用“——”把句子划下来。
4、检查字词。
1) 重点正音:“查”(翘舌音)、”经、形”后鼻音。
2) 字形分析:你自己能学会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引导学生用熟字来帮助记忆字形)你觉得学哪个字还有困难?
重点指导:
已:注意不要写成“己”,但竖弯钩也不能写得太高成“已”,这是另一个字了。
母:共5笔,书空笔顺:竖折、横折钩、横、点、点。
3) 认读词语。
音序:指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
5、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 妈妈为什么给“我”买一本字典?请一位同学读第1段。
2) 李老师怎么教“我”学查字典的,结果怎么样?请一位同学读第2—4段。
3) 学会了查字典还应该怎样呢?请一位学生读最后一段。
4) 齐读课文,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一种查字典的方法。
6、学习课文第1段。
1) 齐读第1段。
2) 妈妈为什么给我买字典?(字典是不会说话的老师,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向它请教。)
3) 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这位不说话的老师,“请教”是什么意思?(请别人教你,当自己不懂的问题,就谦虚地、有礼貌地向别人求教。)课文中指向谁请教?”这位”指哪一位呢?
为什么称字典是“不说话的老师”?学了这篇课文你就会明白了。
7、书写指导:
已:”“要偏左写,”“的弯钩要写得长一些。
第:“弓”要写得宽扁一些。
义:第一笔要写成竖撇,和捺的交叉点在横中线下。
8、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第1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第2—4段课文,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的方法。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1) 认读生字。
(个别读——开小火车读——齐读)
指名板书”母”(检查笔顺是否正确),”已”(检查竖弯钩的位置)。
2) 出示多音字。教(jiao jiao)
“教”有两种读音,表示”把知识或本领传给别人”的意思时要读jiao,如教唱歌、教画画,课文里李老师教我们什么?(教我们查字典)其它的就读jiao,如:请教,这个教你还可以组成哪些词?(教室、教师、教育、教学)
3) 卡片认读词语。
如果:是假定、假如的意思。比如: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去秋游。谁也能和老师一样用”如果”说一句话。
4) 指名读第1段,说说妈妈为什么给我买字典?
2、学习课文第2——4段,学习音序查字法。
1) 指名读第2段。
①”正巧,李老师来我家。“你能给”正巧”换个词吗?(正好)
②李老师教我们什么查字典的方法?
音序查字法就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来查字。
③李老师说:“可以先学音序查字法”,这里为什么要用一个“先”?(从”先”可以知道查字典的方法有好几种,我们先学音序查字法这一种。)
2) 怎样用音序查字法来查字典?请女生读第3段。
①李老师以”母”字为例教我们用音序查字的方法,这种方法分几步来进行?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先……再……)
②第一步怎样做?读句子。
母的`音节是“mu”第一个字母“m”的大写字母是“M”,所以第一步是以音节表的”M”部查到“mu”的那一页。
③然后再怎么查?读句子。
字典中同一个音节的字有许多,这些字是按声调的顺序来排序的,所以第二步是在字典正文找到”mu”的第三声,这样就可以查到”母”了。
④谁能用上“先……再……”把音序查字法的这两步连起来说一说。
3) 我照着李老师说的方法去查,结果怎样呢?齐读第4段。
①查的结果完全跟李老师说的一样,书上用了哪个词?(果然)
②我们也按照李老师的方法来查一查“母”字,看看能查到吗?
教师引导学生一边进一步理解“先……再……”一句,一边带着学生查“母”字。
这样,我们知道读音,就可以查到字形和意义。平时我们知道这”母”是母亲的“母”,查了字典,我们知道”母”有4种意思呢!
你照着李老师说的,学会了音序查字法了吗?自己独立查一查“母”字,查到了请举手。
4) 齐读第2——4段。
3、读一读,记一记。(课后第2题)
先自由准备,然后同桌互背,再指名背,最后齐背。
4、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第3、4题。
板书:
先……
音序查字法 果然
再……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第5段,懂得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的重要性;用音序查字法独立查字;用”已经”写一句话。
教学过程:
1、巩固练习。
1) 卡片认读生字,分别找出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的字读一读。
2) 口头组词。
识:知识、认识、识字。
字:字典、字帖、认字、写字、字数。
音:音乐、音节、音序、声音、音响。
果:果然、如果、水果、果园、果树。
3) 比一比,再组词。
已经()已()轻()
4) 卡片认读词语。
果然:我们照着李老师说的方法去查字典,果然查到了“母”字。你还能用“果然”说一句话吗?
已经:我们已经学会了音序查字法,你还学会了做什么?用“已经”说一句话。
5) 妈妈为什么给我买字典,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1段课文。
6) 李老师教我学习音序查字法,齐读第2——4段课文
用上“先……再……”连起来说说音序查字的方法。
2、学习课文第5段。
1) 我们学会了音序音查字法,光学会就行了吗?李老师还要求我们怎样?齐读第5段。
2) 只要勤查字典,就能很快地找到你要查的字。这是为什么?书上用了哪个词?(熟能生巧)这里的“熟”是什么意思,是我们平时说的饭烧熟的意思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请教这位不说话的老师吧。一位学生说查“熟”的步骤,其余同学一起动手查,然后得出这里的“熟”是指“熟练”的意思。“熟能生巧”就是指做某件事熟练了,就精通了。在课文中是指经常查字典,就熟练了,就能很快找到要查的字。
3) 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称字典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了吗?(字典虽然不会说话,但它和老师一样,能教我们识字,告诉我们不认识的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
3、总结全文。
1) 齐读全文。
2)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学会查字典用处很大,以后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可以请教字典这位不说话的教师了。平时要勤查字典,养成习惯,这样就能慢慢学会自己读书看报了。
4、练一练。(课堂作业第6题)
现在老师要考一考,你们是否都学会了音序查字法。以“帮”为例,请一位学生说查的步骤,大家一起查,老师将结果填在表内。其余的字独立完成,做完后评价。
5、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第5、7题。
篇6:《我会查字典了》优秀教案
《我会查字典了》优秀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第1段。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 小朋友都喜欢课外书,书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还会告诉我们很多知识,可我们才上二年级,还有很多字不认识,有些字看了拼音能读出字音,可我们才上二年级,还有很多字不认识,有些字看了拼音能读出字音,可字义不懂,有爸爸妈妈或老师在身边还可以问一问,要是都不在那怎么办呢?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会教你们一个本领,学会后就能独立地读书看报了。
2) 出示课题《17.我会查字典了》读一读,读了课题,你知道这本领就是什么?(查字典)
学习课题中的生字“查、字、典”,用熟字识记“查”和“字”,重点分析“典”(八字底,上下结构)。
3) 出示《新华字典》,这就是字典,这种字典叫《新华字典》,里面有八千五百多个常用的字。我们怎样才能从这么多的字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字呢?这就要学会查字典。看谁学了这篇课文后也学会了查字典。
2、教师范读课文。
3、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 自由拼读生字,你自己能学会哪几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还有哪几个字你感到有困难?
2) 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
3) 读课文,看看课文共有几段,标上序号;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一种查字典的方法,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用“――”把句子划下来。
4、检查字词。
1) 重点正音:“查”(翘舌音)、”经、形”后鼻音。
2) 字形分析:你自己能学会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引导学生用熟字来帮助记忆字形)你觉得学哪个字还有困难?
重点指导:
已:注意不要写成“己”,但竖弯钩也不能写得太高成“已”,这是另一个字了。
母:共5笔,书空笔顺:竖折、横折钩、横、点、点。
3) 认读词语。
音序:指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
5、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 妈妈为什么给“我”买一本字典?请一位同学读第1段。
2) 李老师怎么教“我”学查字典的,结果怎么样?请一位同学读第2―4段。
3) 学会了查字典还应该怎样呢?请一位学生读最后一段。
4) 齐读课文,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一种查字典的方法。
6、学习课文第1段。
1) 齐读第1段。
2) 妈妈为什么给我买字典?(字典是不会说话的老师,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向它请教。)
3) 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这位不说话的老师,“请教”是什么意思?(请别人教你,当自己不懂的问题,就谦虚地、有礼貌地向别人求教。)课文中指向谁请教?”这位”指哪一位呢?
为什么称字典是“不说话的老师”?学了这篇课文你就会明白了。
7、书写指导:
已:”“要偏左写,”“的弯钩要写得长一些。
第:“弓”要写得宽扁一些。
义:第一笔要写成竖撇,和捺的交叉点在横中线下。
8、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第1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第2―4段课文,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的方法。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1) 认读生字。
(个别读――开小火车读――齐读)
指名板书”母”(检查笔顺是否正确),”已”(检查竖弯钩的位置)。
2) 出示多音字。教(jiao jiao)
“教”有两种读音,表示”把知识或本领传给别人”的意思时要读jiao,如教唱歌、教画画,课文里李老师教我们什么?(教我们查字典)其它的就读jiao,如:请教,这个教你还可以组成哪些词?(教室、教师、教育、教学)
3) 卡片认读词语。
如果:是假定、假如的意思。比如: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去秋游。谁也能和老师一样用”如果”说一句话。
4) 指名读第1段,说说妈妈为什么给我买字典?
2、学习课文第2――4段,学习音序查字法。
1) 指名读第2段。
①”正巧,李老师来我家。“你能给”正巧”换个词吗?(正好)
②李老师教我们什么查字典的方法?
音序查字法就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来查字。
③李老师说:“可以先学音序查字法”,这里为什么要用一个“先”?(从”先”可以知道查字典的方法有好几种,我们先学音序查字法这一种。)
2) 怎样用音序查字法来查字典?请女生读第3段。
①李老师以”母”字为例教我们用音序查字的方法,这种方法分几步来进行?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先……再……)
②第一步怎样做?读句子。
母的音节是“mu”第一个字母“m”的大写字母是“M”,所以第一步是以音节表的”M”部查到“mu”的那一页。
③然后再怎么查?读句子。
字典中同一个音节的字有许多,这些字是按声调的顺序来排序的,所以第二步是在字典正文找到”mu”的'第三声,这样就可以查到”母”了。
④谁能用上“先……再……”把音序查字法的这两步连起来说一说。
3) 我照着李老师说的方法去查,结果怎样呢?齐读第4段。
①查的结果完全跟李老师说的一样,书上用了哪个词?(果然)
②我们也按照李老师的方法来查一查“母”字,看看能查到吗?
教师引导学生一边进一步理解“先……再……”一句,一边带着学生查“母”字。
这样,我们知道读音,就可以查到字形和意义。平时我们知道这”母”是母亲的“母”,查了字典,我们知道”母”有4种意思呢!
你照着李老师说的,学会了音序查字法了吗?自己独立查一查“母”字,查到了请举手。
4) 齐读第2――4段。
3、读一读,记一记。(课后第2题)
先自由准备,然后同桌互背,再指名背,最后齐背。
4、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第3、4题。
板书:
先……
音序查字法 果然
再……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第5段,懂得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的重要性;用音序查字法独立查字;用”已经”写一句话。
教学过程:
1、巩固练习。
1) 卡片认读生字,分别找出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的字读一读。
2) 口头组词。
识:知识、认识、识字。
字:字典、字帖、认字、写字、字数。
音:音乐、音节、音序、声音、音响。
果:果然、如果、水果、果园、果树。
3) 比一比,再组词。
已()经()已()轻()
4) 卡片认读词语。
果然:我们照着李老师说的方法去查字典,果然查到了“母”字。你还能用“果然”说一句话吗?
已经:我们已经学会了音序查字法,你还学会了做什么?用“已经”说一句话。
5) 妈妈为什么给我买字典,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1段课文。
6) 李老师教我学习音序查字法,齐读第2――4段课文
用上“先……再……”连起来说说音序查字的方法。
2、学习课文第5段。
1) 我们学会了音序音查字法,光学会就行了吗?李老师还要求我们怎样?齐读第5段。
2) 只要勤查字典,就能很快地找到你要查的字。这是为什么?书上用了哪个词?(熟能生巧)这里的“熟”是什么意思,是我们平时说的饭烧熟的意思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请教这位不说话的老师吧。一位学生说查“熟”的步骤,其余同学一起动手查,然后得出这里的“熟”是指“熟练”的意思。“熟能生巧”就是指做某件事熟练了,就精通了。在课文中是指经常查字典,就熟练了,就能很快找到要查的字。
3) 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称字典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了吗?(字典虽然不会说话,但它和老师一样,能教我们识字,告诉我们不认识的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
3、总结全文。
1) 齐读全文。
2)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学会查字典用处很大,以后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可以请教字典这位不说话的教师了。平时要勤查字典,养成习惯,这样就能慢慢学会自己读书看报了。
4、练一练。(课堂作业第6题)
现在老师要考一考,你们是否都学会了音序查字法。以“帮”为例,请一位学生说查的步骤,大家一起查,老师将结果填在表内。其余的字独立完成,做完后评价。
5、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第5、7题。
板书:
不说话的老师
字典 勤查
教(字音、字形和字义)
篇7:小学《我会查字典了》语文教案
小学《我会查字典了》语文教案
一、预设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读写“字典”等13个词语。会用“已经”“果然”等词语写句子。
2、懂得学会查字典的意义和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的重要性。初步学会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懂得音序查字法查字的方法。
3、理解“只要……就……”句式的句子,积累句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音序查字法。
教学难点:音序查字的步骤(操作性较强,易混淆)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预设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12个生字,读写“认识”等词语。
(二)教学准备
人手一本《新华字典》。
(三)教学过程
1、猜谜入题,简介字典。
(1)猜谜:一个老师不说话,肚子里面学问大,有啥字儿不认识,你就快去问问它。(板书:字典)。学习“典”:八字底,最后一笔是“、”。
(2)让小朋友翻翻手中的字典,说说字典会告诉我们一个生字的什么?
板书:字音、字形、字义
(3)“字典”与教你学习的老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板书:不会说话
(4)字典中有那么多字,要找到我们要查的那个字,怎么找呢?这就要我们学会查字典的方法。
(5)揭题,查字典的方法很多,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一种方法。待会儿你读读课文就知道了。你就会说“我学会查字典了”。
教学:查翘舌音,木字头。给“查”找几个好朋友。(检查查询查问……)
2、听课文录音,边听边划出生字新词,标好自然段。
思考:今天学的查字方法是什么?用“――”划出。
3、学习生字词语。
出示生字词语:
rènshí běn yǐhu qiǎo jīng pīnyīn
认识一本 以后 正巧 已经 拼音
mǔ xíng biànchá diǎn
字母字形 方便 查字典
(1)学生字,读准字音。用好办法记住字形,再给生字找找朋友,有困难的与同桌一起讨论。
(2)鼓励学生用“我已经用好办法记住了某个字”的形式来说说对生字音、形的学习,说得好的给予表扬。
学习过程中重点指导:
①“母”书空笔顺。
②用“已经”说话。
③给“正巧”换种说法。(恰巧、刚好)
④指名背汉语拼音字母表,并分别让学生写出黑板上带点字的大写字母。
(3)读读带拼音的字。
hàn rú jié bù mǎ yì dì qín
汉语 如果 音节 表部 页码 意义 第三声勤
4、高声自由朗读课文,找找:妈妈把字典叫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叫?
5、反馈:为什么妈妈把字典叫做不说话的老师?(用“因为……所以……”句式)
(1)因为字典像老师一样教我们生字的音、形、义,字典是不会说话的,所以它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
(2)因为字典不会说话,可是会教我们识字,所以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
(3)字典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是因为它虽然不说话,但是能教我们学习生字。……
6、齐读第一段。“请教”说明了我们做事要怎样?
(四)巩固练习
1、随堂练习。
(1)抄写生字。(课堂作业本第一题)
(2)比一比,再组词。
认( )经( )母( )己( )
以( )轻( )每( )已( )
2、课后作业。
(1)选字填空:
己 已
A.我们学会了许多字。
B.自()能做的事要自()做。
经 轻
A.小雨()()地下,种子发芽了。
B.雷锋小时候()常帮助同学。
(2)写出下列字母的大写字母:
( )j( )t( )y( )( )
d( )e( )b( )h( )l( )
第二课时
(一)预设目标
初步学会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懂得音序查字法查字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
人手一本《新华字典》、计时表一只。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生字。
(2)多音字组词。
jiāo( )
教{
jiào( )
(3)读课文,填空:
这篇课文写了()教()用()法查字典的事。
(4)查音序:按照汉语字母表顺序,请学生动手翻翻“音节索引表”。
2、学习课文第2―4段。
(1)哪一段写了李老师教丁丁查字典的过程?
(2)朗读第2段。
“正巧”是什么意思?
“先”说明了什么?(还有其他的`方法)
(3)自由朗读第3段,读后讨论:
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必须知道生字的什么?
②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要在字典中的哪几个地方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标上去。板书:先……再……
③以“母”为例,谁来说说你怎么查?(结合字典,学生口述。教师点击课件,逐一出现。)
母mu→第一个字母“M”→音节表中找到“M”→在“M”部找到“mu”的页码→在字典正文中找到“mu”的第三声→找到“母”→找意义。
④教师小结:我们来检查这个过程对不对?全班翻字典,教师口述,学生按照口述的步骤进行。
⑤理解“果然”,李老师说的和同学们做的结果一致吗?课文中哪个词说明后来的事实和原先预料相符合?(果然)
⑥独立按步骤查“母”(教师一边巡视一边计时)
⑦自由读文,提出不理解的大家讨论→齐读→自由准备背→同学互背→指名背→齐背。
(四)巩固练习
1、随堂练习。
(1)按照这个方法,每个同学查自己的姓,比比谁查得快。
(2)把下面的字母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
MKCNGDJHAIBELF
(ABCDEFGHIJKLMN)
2、课后作业。
(1)把课文中的每个生字查一遍,在书上写上大写字母的页码。
(2)读一读,填一填。
①音序查字法是:先看音节的()是哪个大写字母,在()表中查到音节的(),再在字母正文中查到()和()意义
②查字母的“母”,它的音节是(),从音节表中的()部查到()的页码,再在字典正文中找到mu的(),就可以查到“母”的()和意义。
第三课时
(一)预设目标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第五段。
(二)教学准备
课堂作业本、字典、计时表一只。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语。
(2)口头扩词:
识――认识知识识字常识
查――检查查问查字典
母――字母父母母爱母亲
(3)背诵音序查字的方法。
师:我们已经会查字典了,是不是会查就可以了呢?
2、学习第5段。
(1)指名朗读,理解“熟能生巧”。
(2)我们做个测试,在请小朋友们查“母”,教师记下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的时间。拿出第一次记的时间进行对比,为什么你的速度会快起来?
熟:熟练多
查就能熟练,就会加快速度,就会得出窍门。怎样才能更熟练呢?要求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3、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学生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3)练习用“先……再……”说话。
(四)巩固练习
1、随堂练习。
(1)查字典比赛。(课堂作业本)
汉字音序音节页码趣Q紧J辣L若R沟G
(2)用“已经”写一句话。
2、课后作业。
同学之间相互组合,进行查字典比赛。
篇8:《我会拼图》教学设计
《我会拼图》教学设计
安徽 任淑英
--------------------------------------------------------------------------------
教材简析
??本课有一幅图,图上一位小学生正在用纸片拼图。他手拿剪刀剪纸片,一只可爱的小花猫正好奇地望着他。他面前的桌子上有三张长方形彩纸,十几张大小不同的圆形和半圆形纸片,还有胶水、彩笔等拼图用具。图中还展示了这位小学生的三件拼图作品:大熊猫、小白兔和猪头,都是用圆形和半圆形拼制而成的,可供学生模仿,也可以启发学生想像和创作。
??图下是供学生口语交际时重点讨论的问题:一是请学生回答自己用纸片拼成了什么,二是说说自己是怎样拼成的。
??教学重点
??看懂图意,拼组图形。说说自己拼成了什么,是怎样拼成的。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圆与半圆形纸片,小剪刀、彩笔、胶水、薄木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份礼物,想看看吗?(想!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圆形和半圆形纸片,让学生说说这些纸片的形状和颜色。)这些小纸片啊,可神奇啦!它在聪明的孩子手里,能变成非常可爱的小动物。不信,请看这幅图。(出示挂图)
??二、观察图画,同桌交流
??1?提问,引导学生注意画面上人与物的联系。
??①图上有什么?②小朋友在干什么?③图上的三个小动物是用什么拼成的?
??2?同桌交流:图上的小动物是怎样拼成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回答问题。如回答小兔子是怎样拼成的.时候,可按“头――身――腿脚――尾”的顺序说:“用一个圆纸片做小兔子的头,用一个长长的半圆做小兔子的腿脚,用一个小小的圆纸片做小兔子的尾巴”。也可以按拼贴时的先后顺序说。只要学生能有序地说清某一图形是怎样拼成的,让人听明白就可以了。
??3?小结过渡:刚才,同学们通过看图和交流,了解了图上的小朋友用圆纸片拼成了什么,还知道了他是怎样拼成的。老师相信,只要你们愿意动脑、动手,就能拼出更多更美的图形。那么,这些小纸片还能拼出哪些图形呢?咱们分组拼一拼,好吗?
??三、分组拼图,小组交流。
??1?分组拼图,想像创作。
??教师可在如何分工合作方面予以提示。如谁抹胶水,谁剪递纸片,谁粘贴,谁涂颜色,谁准备在小组内第一个作介绍。并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允许他们用彩笔进行简单的装饰或加工,拼出一个充满童心的奇妙世界。
??2?动口说图,选出代表。
??学生经历了拼图过程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在本组内动口说图,可以说拼图过程,也可以说拼成后的样子。然后各组推选说得好的同学为代表。
??3?小组互访,代表介绍本组作品。
??小组之间相互对拼图或发言提出意见。每个小组在听取意见后可以对图进行修改,或对发言进行调整。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1?各组展示作品,并由本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我们用纸片拼成了什么?是怎样拼成的?
??2?同学之间针对作品质疑、答疑。
??教师相机规范学生口头语言,并注意培养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
??五、赏评佳作,拓展思路
??1?选出二、三幅好作品,引导学生评说好在什么地方。
??2?拓展思路,鼓励创新。
??同学们心灵手巧,老师相信,你们不仅能用圆形纸片拼图,还能用三角形、正方形纸片拼出更美妙的图形来。请你们回家后再拼一拼,把自己最满意的拼图拿到班里来展示,并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拼成的,好不好?
--------------------------------------------------------------------------------
作者单位 安徽省萧县龙城镇北关小学
最新文章:
《介绍小动物》教学设计
《我爱画画》教学设计
---------------------------
篇9:《我会拼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看图和拼图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
2、能简单地说出自己用圆纸片拼成了什么,是怎么拼的。
3、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用“先……再……然后……最后……”说话。
4、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教具准备】
cai课件、音乐磁带、话筒。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小朋友们喜欢拼图吗?有位叫聪聪的小朋友,可喜欢拼图了(出示cai课件:聪聪拼图画面),你看,他用圆纸片拼成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出示cai课件:圆纸片拼成的大熊猫、小白兔、大猪头)。小朋友们,你们也想拼一拼吗?这节课我们就用圆纸片来拼图,然后告诉其他小朋友,你用圆纸片拼成了什么?你是怎么拼成的?
二、观察画面,学会拼图
1、聪聪用圆纸片拼出了什么?
2、教师利用cai课件演示聪聪拼大熊猫、小白兔和大猪头的过程。
3、他是怎样拼成的?
可按“头──身──腿脚──尾”的顺序说,也可按拼贴时的先后顺序说。
三、发挥想象,动手拼图
1、你还能用圆纸片拼成什么?
鼓励学生想象创作,提示学生可以拼小动物,也可以拼植物、玩具、建筑、食物……还可以用彩笔进行简单装饰或加工。
2、学生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动手拼图。
3、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四、练说拼图,交际对话
1、练说拼图。
⑴用一句话概括介绍你用圆纸片拼成了什么?
基本句式:我用圆纸片拼成了一只(或一个、一条……)( )的( )。同桌练习、评价。
⑵讲述拼图的过程:用几句话把你是怎样拼成的讲给大家听,可用上“先……再……然后……最后……”来讲清拼图的过程。同桌练说、评价。
⑶完整讲述:用几句话把你用圆纸片拼成了什么?你是怎么拼成的?连起来说说。各学习小组组织练说、评价。
2、交际对话(小记者采访)
⑴导语:小朋友们,学校《第二课堂》小记者站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都会用圆纸片拼图,而且拼得非常漂亮,便派来了几位小记者前来采访(三名扮成小记者的学生上台)。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小记者的到来。
⑵小记者采访
你用圆纸片拼成了什么,是怎么拼成的?
你拼的是什么?小鸽子的翅膀是用什么拼成的?
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⑶小结
五、总结谈话
【说说《我会拼图》】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修订后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因此,我在设计《我会拚图》口语交际时,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发兴趣,感知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口语交际的动力,只有使学生对口语交际产生了兴趣,才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于是,我用欣赏聪聪小朋友用圆纸片拼成的各种小动物导入,给他们以新奇感,使他们产生“乐学”的意向,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接着便趁热打铁,提出本节课的训练内容:你用圆纸片拼成了什么?你是怎样拼成的?
篇10:《我会跳》教学设计
《我会跳》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进一步了解青蛙的生长变化。
2、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蝌蚪得到的鼓励和成功的喜悦。
3、学说句子:你会的,用不了多久,你就会了。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小图书人手一册,认识蝌蚪的经验。
2、教师准备:头饰(青蛙、兔子、松鼠、大块头鱼)、蝌蚪图片、蝌蚪生长变化过程图片、钢琴曲。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蝌蚪图片: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只可爱的小动物,请小朋友看看它是谁?”(出示蝌蚪图片)
2、进一步了解蝌蚪的生长变化,出示蝌蚪蜕变的过程。
二、自由阅读
1、师出示大图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P1)
师:“小蝌蚪和青蛙妈妈,它们们在干什么呢?
2、幼儿有序取书,自由阅读。(配乐)
(1)、指导幼儿安静地看书,从前往后一页一页地阅读。(P1—P13)
(2)、小蝌蚪还碰到了哪些小动物?
(3)、幼儿讲述自己看到的'画面内容。
三、大图书阅读
1、阅读大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1)、小蝌蚪会跳到荷叶上面吗?
(2)、小蝌蚪不会跳很难过,兔子和小松鼠对小蝌蚪说了什么话?
(3)、引导幼儿学说:你会的,用不了多久,你就会了。
(4)、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一只会跳的青蛙,它的心情怎么样?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四、交流讨论
小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为什么呢?
篇11:我会拼图的教学设计
我会拼图的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
本课是一次制作交流。图中一个小学生正坐在桌前用圆形纸片拼图。这一部分提示学生制作的要求是用圆形纸片拼图,拼图前需要先准备好大小不等的圆形纸片。图上有三个已经拼成的图画:熊猫、小兔、猪头。这些图既提示学生圆片的使用方法可用整圆也可用圆的一部分,又启迪学生开动脑筋用圆片拼出各种图形。
二、学习目标
1.能用不同的圆或半圆的纸片拼出新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2.能较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拼图的内容和方法,并能夸夸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3.培养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生自己动脑筋用各种办法或请家长指导把彩纸剪成大小不等的圆形、半圆、大半圆、小半圆。
2.学生自带胶水、剪刀、尺子。
(二)以图激趣,拼拼说说
1.观察课文中的三幅图“熊猫”、“小兔”、“小猪”,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引导学生知道三幅图都是用各种圆片拼成的,激发学生拼图兴趣。
2.小组合作选择三个拼图中的一个拼一拼,说说是怎么拼成的。
在小组汇报时引导学生按拼图的先后顺序把话说清楚。如,拼小兔,可以这样说:我们先用一个大点儿的半圆做小兔的身体,再用一个稍小些的圆纸片贴在身子前面做小兔的头,头上贴个小小圆是小兔的眼睛,头上再贴一片长长的圆边就是它的'耳朵了,然后在身体的下半部贴两个小半圆当它的腿,最后在它的屁股上贴个小圆就是小兔的短尾巴了。也可以按“头──身──腿──尾”的顺序说。
3.启发想象用圆形纸片还可以拼出哪些图形?
学生在介绍时,教师可当场在黑板上贴或画出学生说的图形,也可以展示提前贴好的图形,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并提示学生可以在贴画上添画几笔。
4.学生独立拼图或与其他同学合作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并说说自己拼成了什么,是怎么拼成的(应允许学生用其他形状的纸片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
(三)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1.同桌或小组同学之间互相夸夸自己的拼图。
可以用介绍的口吻说。如,这是我拼成的小金鱼。我先用一个大圆片做小金鱼的身子,再用一个小半圆做它的嘴巴,用两个圆边做小金鱼的鳍,贴在鱼身子的两边,两个长一点的小半圆贴在鱼身子的后边,当它的尾巴,最后用彩色笔画出小金鱼的眼睛。瞧!多漂亮的小金鱼呀。你们喜欢吗?
3.展示拼图,交流评比。
推荐或自荐拼得好、说得好的同学上台展示。可以介绍怎么拼的,也可以夸夸自己的拼图。在此基础上评出拼得最好的图形,说得最好的同学,给予奖励。
(四)课后延伸
1.在教室一角布置“制作小天地”,展示同学们的拼图。也可以自由组合,利用几个人的拼图编一个小故事。
2.当一回“小老师”,教爸爸妈妈或邻居小朋友拼贴图形。
3. 写一写,尝试着把制作过程写下来。
篇12:《我会好好吃》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1)使学生了解一些就餐礼仪。
(2)培养学生节俭意识。
(3)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4)让学生知道饮食要卫生。
教材分析:《我会好好吃》一课是《品德与生活》第一册第三单元《我的一天》中的第9课。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尚小,缺少一定的饮食健康知识,所以偏食、挑食、三餐不定时、不定量的情况普遍存在,所以我把这节课的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了解有关饮食健康的常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我们的教材突出“品德”和“生活”的综合,“吃”是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吃”的过程中还包含有关“用餐礼仪”“用餐卫生”等知识,这些内容都是我们教学中需要向学生渗透的。
学情分析:在准备这堂课之前,我着重观察了学生午餐的饮食情况,发现一些学生到了吃饭的时间便会出现争先恐后的现象,生怕落在后面;一些学生遇见自己喜欢吃的就盛得特别多,不喜欢的就盛得很少;吃完一顿饭,桌面、桌下全是米粒,而且还有把饭倒掉的现象;为了了解学生平时的饮食结构和饮食健康知识,我做了一项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喜欢油炸食品、肉、虾、水果,而对豆制品、蔬菜、菌类则表现出不感兴趣。对于食物的营养知识主要来自父母,学生知道牛奶、蔬菜、水果对身体有帮助,但是有什么帮助,该如何均衡营养则知道甚少。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饮食健康的常识。
2、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多喝水少喝饮料、吃零食要有节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简单合理地搭配饮食。 教学准备:课件、用于点餐的食谱、营养小博士、小小营养师的卡片、装有水的气球。
评价任务设计:通过教学环节二检测目标一达成情况
通过教学环节四检测目标二的达成情况
设计特色简述:
(一)教学目标制定适切
“吃”的内涵十分丰富,对于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究竟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教学的达成度如何把握?陈老师系本班班主任,利有家访和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通过观察、访谈,了解到学生在家、在校、在餐馆用餐的一此情况,针对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暴露出来的营养不均、偏食挑食、浪费粮食、不懂用餐礼仪等问题,对症下药,将本课教学目标设定在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用餐上。以食品分类、食品卫生、饮食健康等知识为载体,融文明用餐、节约粮食、谦让等美德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将教学评价指标定位于“合理饮食身体好”。由于关注学生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因而目标准确且适切。
(二)教学方法有效
新课程综合性强,教学时要关注学生认知、情感、态度、能力的发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是解决“过河”的问题。教师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她把“自助餐厅”引进课堂,一下子缩短了教育与生活的距离。尤为巧妙的是以教师姓氏命名的“小陈餐厅”新开张,邀请同学们前来免费就餐,给餐厅提建议这一情景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小陈餐厅是什么样的?”“里面有什么好吃的?”“自助餐怎么吃”一连串疑问、好奇成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头。走进“小陈餐厅”用餐的身份乃是老师的特邀嘉宾!学生兴奋之时又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全课在教师为之创设的宽松、愉悦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学生自选食物、自我评议、小组交流、为某同学配餐、给餐厅提建议??学生在一个接一个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他们的聪明才智、学习潜力无不凸显出来。
一、导入课题。
孩子们,饿了吧?今天中午老师带大家到宝贝食物餐厅去好好吃一顿 (课件出示:宝贝自助餐厅),餐厅里的食物可丰富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吧。(课件出示食物卡片,让学生说出食物的名称)
【设计意图:用自助餐厅的方式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点餐
你们知道什么是自助餐吗?(生回答)孩子们说得真不错,自助餐就是自己为自己服务,想吃什么就可以拿什么,想吃多少就可以拿多少。你们每人面前有一份和老师手里一样的食谱,(投影仪打出食谱,师示范点菜过程)现在开始点餐吧。(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点菜,教师巡视)
三、交流点餐情况,明理。
1、学生介绍自己点的餐。
2、评议。
3、师小结:刚才孩子们都凭着自己的喜好点了餐,但大家都还是觉得这样有问题,是啊,我们不光要会吃,还应该好好吃(师板书:我会好好)那么怎么才是好好吃?那就应该从营养的角度出发,怎样才能吃出营养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动画吧。(播放动画)有些食物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我们该多吃些,有些我们可以相应的少吃些,但每一类我们都有吃到,要健康成长,我们就要做到:(板书)合理搭配,均衡营养,不偏食,不挑食。 合作,一起商量,大家来出主意,为小组点一份合理健康的午餐。(小组点餐,教师巡视,注意发现点得好的组,做展示,并相机用营养小博士的称号进行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点餐活动进一步培养孩子合理用餐的习惯。】
四、我来帮帮他
师过渡:孩子们,今天跟着老师到到宝贝自助餐厅,学到了不少科学的饮食知识,可是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小朋友不知道呢,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吧。
1、认识不吃早餐的危害
师小结: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和一两片面包为最佳。牛奶可与果汁等饮料交替饮用。面包有时也可用饼干或馒头代替。
2、关于吃零食
师提问:你通常喜欢吃哪些零食?这些食物有什么营养?你常常在什么时候吃零食?零食吃太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生讨论)
师小结:两餐直接适量吃些零食能不补充正餐的不足,但是,很多零食往往有太多的糖、盐和油,对身体健康不仅没帮助,反而还会造成营养不均衡,产生蛀牙、肥胖等问题,所以我们吃零食要有选择,有节制。
3、认识暴饮暴食的危害
吃太多时你们感觉怎么样?吃饱了能立即做剧烈运动吗?(做一个装水的气球的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师小结:暴饮暴食,大鱼大肉,容易引起肥胖,消化不良,吃得太多我们的胃也受不了,会生病的。
4、关于喝水的问题
师提问:当你口渴时,你觉得喝水和喝饮料有什么不一样?口不渴时就不用喝水吗?为什么?
师小结:维持生命需要水。每天喝适量的水可以帮助消化和排泄,促进身体健康。含糖的饮料虽然口感好,但热量太高,容易造成身体肥胖。所以我们要多喝水,少喝饮料。
【设计意图:从饮食的各种方式让孩子认识到应该如何合理用餐】
五、读儿歌,总结
课件出示儿歌,用多种方式反复读(师范读,师领着学生拍手读,生齐读等)。
板书设计
9、我会好好吃
合理搭配不偏食、不挑食
均衡营养
【拓展资源:】
1.粮谷类食物——不可缺少
粮食是人国人民的主要食物。膳食中60%~70%的热量、70%的碳水化合物、
50%左右的蛋白质以及B族维生素和无机盐是由粮食供给的。小米、玉米中还含 有胡萝卜素,谷类的芽、谷皮中含有维生素E。
粮谷类中的赖氨酸、苯丙氨酸和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低,因此不是理想的蛋白质来源。为提高谷类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必须与豆类一起吃才能达到互补作用。
2.豆类和豆制品——健康的保证
豆类是我国的特产,在膳食中可重要呢!豆类包括黄豆、蚕豆、豌豆、绿豆、黑豆等多个品种,而以黄豆营养价值最高。豆类富含蛋白质,约含20%~40%,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动物性蛋白质近似,是优质完全蛋白质。而且还富含植物油脂,约含15%~20%,是不饱和脂肪酸和B族维生素易于消化、吸收,除
此外,还含有钙、磷、铁等无机盐。豆腐、豆浆、豆芽菜等豆制品营养价值也很高,而且比干豆类容易消化吸收
3.蔬菜、水果——餐桌上不可缺少
蔬菜和水果是人们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约占每日食物摄入量的40%,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果胶和有机酸,可以刺激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的蠕动,并是某些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蔬菜中的绿叶菜,如油菜、苋菜、雪里红、菠菜和韭菜等,富含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和核黄素,也是钙、磷、铁等无机盐的宝库。根茎类菜,如马铃薯、山药、芋头、藕等,含有丰富的淀粉,可提供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同时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及胡萝卜素。瓜茄类菜,如辣椒、黄瓜、西红柿、茄子等,富含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鲜豆类蔬菜,如扁豆、毛豆、绿豆芽、黄豆芽等,所含有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硫胺素都比其他蔬菜高。
新鲜水果是抗坏血酸的良好来源,以鲜枣、山楂、柑桔、柠檬、柚子等含量较高,猕猴桃等野生水果含量更高。此外桔子、杏、菠萝、柿子中的胡萝卜
★ 假如我会克隆--《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 我换牙了教学设计
《我会查字典了》教学设计之一(共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