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时间:2023-05-11 03:38:58 作者:马达嘎斯噶 教学心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马达嘎斯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课文《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课文《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课文《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学生对混合运算顺序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知道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我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进行教学,我先让学生计算300—120+25×4×(38+12)×50+6×3—18÷3等,复习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再把第一题改成300—(120+25×4)变成了例题,让学生观察比较与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学生明确是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也初步体会到了要先算小括号面的。我让学生独立进行尝试计算,并出示学生的不同的计算过程,再进行讨论交流,学生自主归纳出结论,也品尝到了获取知识的乐趣。

在做第37页想想做做第2题时,我让学生比较每组的3道算式有什么异同,通过比较沟通了新旧知识(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与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小括号对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进而巩固了新知。

从学生做的作业情况来看,计算准确率不是太高,还得必须重视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篇2:课文《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本课在在学习了加减混合、乘除混合以及运算次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扩展,引入了加减乘除以及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理解和掌握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了解运算的次序,才能为后面更艰深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实学生已经有了三年级的基础,所以课上起来是十分轻松的。在这节课上,我也尝试着运用规范学生探究本的练习,从第几次作业几月几日开始写起。我发现探究本在计算课上进行应用其实是蛮有用的。

不过练习下来的`结果产并不是太好,学生最大的问题还是口算,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第二个问题是解决实际问题,我发现一下子要求综合式列出的确太难了一点,题目信息看似简单,其实蛮具有干扰性的。对一些思维能力不好的同学来说是很难的,只有跟他们说,实在不会,先列分步再来综合吧。不过综合式是一定要求要写出来的,因为这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

篇3:课文《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结合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体会到: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练了一道(841—41)÷25×4,发现有些学生把它错误地写成=800÷100=8,分析了原因后,又重点强调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教学中补充了把3条一步计算的合并成一条综合算式的练习及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的练习。练习这部分内容时,学生感到有点困难,今后有待加强。我还发现有些计算不是太难的,有些学生喜欢用口算,结果算错了,说明学生的口算训练还要进一步加强。书第38页解决实际问题几道题目,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交流各自的解法。小部分学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时有问题;第8题,有点难,错误现象较多,我想:今后除了加强口算外,解决问题的策略上还得加强指导。

篇4:《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案例反思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案例反思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七册教材第34~35页的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过问题情景的创设,让学生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小朋友,上星期五我们学校举行了队庆活动,在活动中许多班级及同学成绩非常优秀。为了鼓励他们,小红带了50元钱又来到了文具店购物。瞧,文具店里的商品可多了!(边说边出示挂图)看图说说,从图中你能收获哪些信息?(指名回答)可是柜台前的小红这时在想什么?(引出问题,齐读)你能帮她算一算吗?试一试相信你们一定能行。自己在草稿本上算一算,然后跟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2)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可能出现的情况:

50-20=30(元)(50-20)÷550-20÷5

30÷5=6(本)

ⅰ让分步列式及列综合算式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每一步求到的是什么?

ⅱ如果学生没有列出最后的一道算式,师可以导出这一道算式。如果学生已列出了这道算式。组织学生讨论:这题的计算顺序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发现跟例题中要求的先算减法,再算除法相矛盾,所以这样列综合算式不对。

ⅲ教师相机强调:像这种要改变运算顺序,就要请小括号来帮忙,因为数学上有规定,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ⅳ师生共同计算这一道题。(生说师板)

二、教学试一试

(1)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两人板演。

(2)集体交流,指名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3)提问:这两道题如果没有括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了小括号呢?(指名回答)

(4)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算式里有小括号的,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齐读)

过渡:看来,小括号的作用也真够大的,算式中有了它,它就乐意冲锋在前。

三、实践运用

小朋友,你们愿意向老师证明一下,你今天学得很棒。

出示:想想做做1

(1)指名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你会算吗?请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同时指名四人扮演。

(3)评比交流,教师针对反馈信息及时分析、纠正。

出示:想想做做3

(1)一画,每一题的每一步先算什么?在下面画一根线。

(2)比一比,每一组的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3)算一算,生独立计算。

(4)再比一比,每组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补充题,

按照计算要求,下面的算式中要不要加小括号,怎样加小括号?

(1)72-30+22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2)36+24÷6先算加法后算除法

(3)58-6×7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4)72÷2×6先算乘法后算除法

ⅰ请仔细观察,然后在小组里面说说自己的想法。

ⅱ汇报交流

师小结:小朋友在以后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计算要求,必要时需请小括号来帮忙,好吗?

四、全课总结

提问: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揭示课题)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时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小黑板出示:在计算混合运算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认真计算生齐读)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35页中的2、4、5

六、课外延伸

(32)÷(8)(150)-(30)

132÷()÷8

()()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掌握了“含

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而且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如下体会:

一、导——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小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与冲突,使学生迅速地迸发出主动参与学习的.激情。由疑生奇,由奇生趣,强烈的学习的欲望使学生把将要进行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的需要,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本课的导入阶段,我结合了10月13日,我校举行的队庆活动,为鼓励先进班级和优秀学生而选购奖品这一问题情境创设。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钥匙,从而呈现本课例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挂图中收集信息,把学生引入探究新知的新天地。

二、试——激发探究心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更是一个尝试探究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什么都想亲自试一试。当老师一句“你能帮她算一算吗?”试一试,相信你们一定行!”。“试一试”一开始就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心理,把学生推到主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了还给学生。学生就开始独立进行尝试计算、讨论交流,自主归纳。在学生列出了50-20÷5这道算式以后,我又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比较,让他们自己发现矛盾,而后引出小括号这一新规定,使他们明确小括号的意义,发现小括号的作用。尤其对于一些中下等的学生,在这一环节也“跳一跳摘到了果子”,让学生在“试一试”中体验到成为学习主人的乐趣,在“试一试”中获得探究成功的喜悦。

三、练——设计层次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形成技能

在教学中通过练习,学生才能将所获得的知识,逐步内化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同时也才能评价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为此,在设计练习时我尽量做到类型丰富、层次合理。练习阶段共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本中的想想做做1、3;

(2)小黑板出示的补充题;

(3)为拓展延伸而出的尝试练习。

篇5:《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数学教学反思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数学教学反思

学生原来已经有看到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经验,所以例题的运算顺序学生很清楚,通过预习自己也能解决。关键是计算上的失误较多,像150÷30=50,12+150=270了,认真计算的习惯要养成,看来口算也要加强练习。本节课的重点还有解决实际问题,把多步计算列成综合算式对于后进生是有点难度的,所以这里关键要学生弄清楚数量关系,题目要求什么,必须要用到什么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未知的要先求等等,每道题我总是先让学生说说思路,再去解答,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很重要。

这节课作为练习课,本来内容是比较单一的.,但是当我把趣味填括号出示出来的时候,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发亮了,马上有好多人高高的举起了手,直到结束还显得意犹未尽。课后我反思,这道题也许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孩子们才显现出强烈的兴趣,以后我们的数学教学中也可多一点以“趣”导学,特别是练习课中,尽量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也可改编一些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习题,让孩子在“玩中学”。也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呢!

篇6:四年级数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就能获取的知识教师完全可以放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现知识的迁移。学生对混合运算的顺序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这些认识包括:要用递等式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我们只需要为学生创设新的情境,让他们利用“迁移”以前学过的知识方法就可以正确计算了。

我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我先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①120+25×4②(37+87)÷4③58×20-78÷13,让他们巩固“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再把复习题第1小题改成例题300―(120+25×4),让学生观察例题的特征,引导他们进行尝试戏练习后与复习题第1小题比较。这过程让学生初步体会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在学生初尝知识迁移的滋味时,我再让他们完成书上P37的想想做做,(37+29×3)÷4,58×(20-78÷13),这实际上时复习题把第2题的87写成29和3的积,第3题添上了“( )”。当学生完成想想做做时,我再让他们与复习题的第2、3题比较,进一步体会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复习题与例题和想想做做的比较练习中,让学生利用知识的正迁移,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掌握了新知,同时体会到学习只要自己勇于探索,真知就离我们不远,成功就在我们手中。

篇7:《带小括号混合运算》练习题

《带小括号混合运算》练习题

一、口算

240÷8=70+280=130×30=660÷22=

83-48=2×340=860÷20=400+75=

二、填空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需先算,后算();在有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

2.68减去280除以70的商,差是多少?列式是()。

3.390除以48与35的差,商是多少?列式是()。

三、把下面每组中的两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

(1)34-15=19(2)780+120=900

19×30=570900÷45=20

(3)450+120=570(4)60×7=420

800-570=230420÷20=21

四、比一比,算一算

(1)165-7×5360÷4+20

(165-7)×5360÷(4+20)

(2)390-72-28320÷4÷8

390-(72+28)320÷(4×8)

五、脱式计算

(460+240)÷3534×(50+38)

480÷30+7528+840÷12

六、解决问题

1.实验小学四年级有男生126人,女生124人,平均分成5组去参加植树活动,每组多少人?

2.阅览室新购进300本图书,现在只有3个空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每层能放24本书。这300本书能全部上架吗?

3.学校组织“六一”游园活动。在猜谜游戏中发出奖品80份,其余12个娱乐项目平均每项发出奖品35份,奖品正好全部发完。学校共准备了多少份奖品?

篇8: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例3、例4和“练一练”,练习四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在带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运算顺序。

2.使学生知道在带有两个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里,两个小括号里的同时计算、脱式比较简便,并能照这样的方法计算。

3.使学生掌握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计算式题。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引新

1.做第17页复习题。

(1)指名学生依次说出每题里各有哪些运算,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并口答运算过程及得数。

(2)提问: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第l小题计算时是怎样使运算过程简便的?

2.引入新课。

从刚才的两道题可以知道:算式里如果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就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如果两步可以同时计算、脱式,那么同时计算、脱式比较方便。

我们今天根据这些运算顺序的规定,来继续学习带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的一些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1)出示例3。

提问:这道题里有小括号时,要先算什么?有两个小括号时,

(在两个小括号下面画线表示)运算时怎样写比较简便?

让学生计算在课本上。

(2)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老师板书)提问:递等式第一步算了哪两部分?

(3)指出: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时计算、脱式时,同时计算、脱式比较简便。

2.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把先算的部分画出来。

指名二人板演,其余的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3.教学例4。

(1)出示例4。

提问:这道题先算哪里的?小括号里面又要先算什么?为什么?

说明: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小括号里有加法和乘法,要先算乘法。(在“25X4”下面画线)

请同学们按照计算顺序,在练习本上算出结果。(教师巡视辅导)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口答,老师板书递等式)

结合板书过程提问:为什么第一步要先算乘法?

完成计算过程后指出:括号里如果有加、减法和乘法,也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想一想,括号里如果是加、减法和除法,要先算什么?

4.教学“试一试”。    ・

请同学们看“试一试”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为什么?二步和第三步各要算什么?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追问:为什么第一步先算除法?

5.小结:上面两道题都是括号里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

除法的三步计算式题。在计算时,要计算括号里的部分时,也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2题。

分别指名说一说两题的运算顺序。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强调括号里要先算什么。

2.做练习四第l题第一组。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提问:第一步先算什么?为什么两个小括号里的可以同时计算、脱式?

指出: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如果有两个小括号,为了使计算简便,小括号里的可以同时计算、脱式。

3.做练习四第2题。

让学生先在方框里填数。

提问:第1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第2小题呢?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口答综合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为什么第l小题前两步上要加小括号?第2小题为什么后两步加了小括号?

指出:第1小题为了先算除法、加法,最后算乘法,所以要把除法和加法括在括号里。第2小题为了先算乘法、减法,最后算除法,所以要把乘法和减法括在括号里。

四、课堂作业 :练习第l题第二组,第3、4题。

篇9:《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数学的第五单元学习的混合运算是两级两步混和运算,即乘加、减,除加、减的两步运算和带小括号的两步运算,这部分内容也是以后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是十分重要的知识。我原以为学生只要掌握运算顺序就可以学的很好了,但通过作业情况来看,并不乐观,学生在做混合运算时出现了以下的几个问题:

(1)格式不对,不少的同学总是把等号对齐题目,甚至有几个同学在横式后面加上了得数。

(2)同学知道了运算顺序,但还是习惯于把先算的结果写在前面,没有算的写在后面,导致出错。或者还是从左往右计算。

(3)计算态度有问题,比较粗心,如抄错数字,减法忘记借位。看错运算符号。

(4)对于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很迷糊,在列综合算式需要加小括号时总是忘记加。

将以上学生的问题罗列出来,为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时讲解更细致一些。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我打算抓住以下四点进行教学:

一、运用数学术语读题意和口述运算顺序。

在复习两步混合式题时,要求学生意读题意。如:6×4+18读作:6乘4的积再加18,和是多少。50-35÷5读作:50减去35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这样做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差、积、商,乘、除以、除”等数学用语的含义,不但可以减少学生在读题时读错数的现象,也为后面学习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叙述题作了必要的渗透。

二、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步骤,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1)观察:观察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样的数,含有几种运算符号及括号的位置。

(2)分析:分析题目中每个数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运算关系,是否有简算部分,哪些运算可以同步进行。

(3)确定:通过观察、分析,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4)计算:在分析、确定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的计算法则和运算性质进行计算。计算重要看准数字和计算符号,能简算的尽量简算。

(5)检查:在计算的每个步骤中,都要及时检查、及时验算。首先,看数字和运算符号是否准确,然后,看步骤是否合理,在看结果是否正确。

三、我在教学小括号时运用儿歌教学。

如:一二三四五六七,两步计算要牢记,发现括号要先算,没有括号要分类,混合运算先乘除,同级运算按顺序。

这首儿歌说来朗朗上口,而且充满智慧,概括了两步计算知识,也可提醒学生计算顺序上的要点。因为学生已获得了感性知识,再用浅显易懂的儿歌进行总结,就能把他们已获得的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知识点的集中,简要,又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篇10:《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是个突出的亮点,由四道同级运算的旧知识迁移到同级脱式运算的新知识,不仅能够巩固孩子们的旧知识,而且能够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对新知识产生一种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一步步引导孩子们注意在同级运算中,计算过程中应该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这个时候,我没有按照以前的方式把等号写在等式的右边,而是写在等式的左下方。看到我这样书写,有学生按捺不住了,举手示意,问老师是不是写错了。正是孩子们的问题意识更加引起大家的注意,我顺势跟学生们讲解了今天重点的内容——脱式计算。

我在教学中通过下划线和箭头标出运算顺序给学生以直观的支撑。强调在脱式运算中,等号要写在等式的左下方,突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规范孩子的书写,培养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并且让学生独立用脱式计算时,让孩子经历“先观察算式——再确定运算顺序——最后有序计算”的过程,既发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对于乘除混合运算教材直接呈现,所以我让孩子利用知识迁移自主试算。在试算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对于习题的处理我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加设一个小医生改错,巩固孩子对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最后加设一个找朋友环节提高孩子的计算兴趣,同时培养孩子检验习惯,在课下找朋友是还可以和我们学习的统计知识联系起来。用什么样的方式统计出好朋友的数目,培养合作意识。一个一个问肯定不行,我认为这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不足的地方就是我处理过急,在讲解脱式运算时结合情境效果应更好。

篇11:《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学生学习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法作为基础进行教学的;是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推广到分数上的,为以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做好准备,让学生觉得新知不新,没有学习难度。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例1的出示,我结合了新课标的精神,并运用实际的生活情景来教学。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同时,也有利于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展开教学。因而我注意在关键处提出一些问题,且难易适度,易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出示尝试题后,说:“你从题目中了解了哪些信息?能帮助解决吗?”通过“自主探索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启迪思维。

积极的引导,能有效地发挥主体作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我根据学生探索的列式。设计了分男女同学开展计算比赛男同学算2/5×18+3/5×18,女生算(2/5+3/5)×18。结果许多的男生失败,男生愤愤不平,由不公平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四则运算,漂亮的突出了重点。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课堂的练习,基本训练是打基础的,因此我在狠抓运算顺序的同时,以简单的基础题外,我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功地解答尝试题。练习设计的多层次,能有效地对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有所提高。尝试思维情景问题,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得。

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交流的主要途径。教师的参与能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输来的信息,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探索的成功。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两次的学生讨论,一次的经验推广,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习新知识的缺陷,进行了重点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从而形成自觉审题,运用简算的良好计算习惯。

但从本课教学情况来看,少部分学生的计算准确率相当低,对稍复杂的计算在处理时往往有点乱,不知所措,尤其是既有小数又有分数的,运算符号三个以上的,错误率相当高,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递等式的训练,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篇12:《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本课在在学习了加减混合、乘除混合以及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扩展,引入了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理解和掌握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了解运算的运算顺序,才能为后面更艰深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对混合运算顺序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知道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我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进行教学,复习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观察比较与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学生明确是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也初步体会到了要先算小括号面的。我让学生独立进行尝试计算,并出示学生的不同的计算过程,再进行讨论交流,学生自主归纳出结论,也品尝到了获取知识的乐趣。

在做第49页做一做第2题时,我让学生比较每组的2道算式有什么异同,通过比较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小括号对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进而巩固了新知。

从学生做的作业情况来看,计算准确率不是太高,还得必须重视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年级下《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休闲假日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

混合运算练习题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人教版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整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有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课文《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集锦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课文《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