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题

时间:2023-07-12 03:40:01 作者:油条沾豆浆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油条沾豆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题,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题

一、填一填。

1、计算850+260×5÷13时,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2、26与4的积,再加上125与25的商,列式为(),结果等于()。

3、90+56÷2×3的.最后一步算()法。

4、把下列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总价,总价÷()=数量

5、在计算(2000-36×47)÷44时,首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6、180×450-420÷80,想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必须使用括号,算式是()。

7、张老师花40元买了8根跳绳,每根跳绳()元,若要买20根这样的跳绳,一共要花()元。

8、把15×16=240,28-16=12,240÷12=20列成综合算式是()。

9、5人4天编了80个筐,每人每天编了()个筐。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在算式240-80÷5×10中,要先算减法,最后算乘法。()

2、算式中只有乘除法的,要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3、300-(15+15×6)与(300-15+15)×6的结果相同。()

4、买3瓶梨汁花了12元,那么买1瓶梨汁应花4元。()

5、小明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和6个排球,一共花了368元,1副羽毛球拍68元,要求一个排球的价钱应该列式为368-68÷6.()

三、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填写。

种类单价数量总价

《百科全书》6本126元

《格林童话》12元/本18本

《洛克王国》16元/本336元

四、(辨析题)下面运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640-400÷5×8

=640-400÷40

=640-10

=630()

820-120×5+48

=700×5+48

=3500+48

=3548()

五(创新题)把下面的算式合并为一个综合算式。

1、90×3=270300÷5=60270+60=330

综合算式:()

2、48÷6=88×64=512960-512=448

综合算式:()

六、计算下面各题。

500÷25+96÷2425×30+48×5215×40-364÷7

420+78÷13×54140-20×5+25

868-(410-119)×221×[(230-182)÷4]

七、数学与生活。

1、为了保护地球,四年级部分同学参加了植树活动,一班28人,共植树308棵,二班39人,共植树351棵,二班比一班平均每人少植树多少棵?

2、张阿姨要买3副羽毛球拍和1副乒乓球拍,已知每副羽毛球拍的价格是乒乓球拍的3倍,买羽毛球拍比买乒乓球拍多花多少钱?

3、食堂买俩大米970千克,吃了3天后,还剩下430千克,平均每天吃大米多少千克?

4、服装厂用120米布可做成人服装24套,如果该做儿童服装,可做30套,每套成人服装比儿童服装多用布多少米?

5、寿星爷爷每天晚饭后都要出去走一走,他先以每分钟70米的速度走了4分钟,又以60米的速度走了4分钟,寿星爷爷还要走多远才能走完1000米?

6、苹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桃树共840棵,其中苹果树有20行,每行24棵,如果桃树有15行,平均每行桃树有多少棵?

7、往一只空水壶里灌水,灌进3杯水后,连壶共重860克,灌进5杯水后,连壶共重1360克,求空水壶多重?每杯水多少克?

篇2: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但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形象直观。更能看出数据之间的关系。

1、条形统计图常用1格代表2个单位,有时还要用半格来代表1个单位。如果要表示的数据比较大,可以用一格代表5个单位或更多的单位,一个代表几个单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这样比较方便。

2、由统计表画统计图的步骤和注意要点:

(1)观察表中项目,确定数据项(一般为数量)和类别项(小组名称、年份、时间等)

(2)确定横纵轴、刻度以及图的类型(横向或纵向)。

(3)画条形,标数据,注意条形的高度要符合刻度,纵向统计图的顺序是从左往右,横向统计图的顺序是从下往上。

(4)添上图例,根据图例补充完条形的条纹以示区别。

(5)标上标题。

(6)检查要素是否齐全。

4、学会统计图中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进行合理的判断、预测和决策,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如何学好小学数学的方法

1、重视课本的内容

书本知识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最根本的一部分了,小学生一定要重视书本上的知识点,不管是概念还是公式以及书本上的'练习题,小学生一定要熟练掌握。小学生要想更熟练的掌握书本的知识点,可以将数学课本的每一章节,从头到尾的仔细阅读,这样可以增加自己对容易忽略的知识点的了解。有很多学生常常会忽略课本的习题,虽然课本的习题很简单,但是考察的知识点却特别有针对性,所以一定要引起学生的重视。

2、通过联系对比进行辨析

在数学知识中有不少是由同一基本概念和方法引申出来的种属及其他相关知识,或看来相同,实质不同的知识,学习这类知识的主要方法,是用找联系、抓对比进行辨析。如直线、射线、线段这些概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多做练习题

要想学好初中数学,必须多做练习,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不是搞“题海战术”。只做不思,不能起到巩固概念,拓宽思路的作用,而且有“副作用”:把已学过的知识搅得一塌糊涂,理不出头绪,浪费时间又收获不大,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是要大家在做了一道新颖的题目之后,多想一想:它究竟用到了哪些知识,是否可以多解,其结论是否还可以加强、推广等等。

4、课后总结和反思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公式

三角形体积

三角形是二维图形,二维图形没有体积公式。一维空间物件(如线)及二维空间物件(如正方形)在三维空间中都是零体积的。

体积,几何学专业术语,是物件占有多少空间的量。体积的国际单位制是立方米。一件固体物件的体积是一个数值用以形容该物件在三维空间所占有的空间。一维空间物件(如线)及二维空间物件(如正方形)在三维空间中都是零体积的。

三角形计算公式

1、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大角对大边。

3、周长c=三边之和a+b+c

4、面积:

s=1/2ah(底_高/2)

s=1/2absinC(两边与夹角正弦乘积的一半)

s=1/2acsinB

s=1/2bcsinA

篇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1、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510-150÷5×3400÷5+180÷687+(510-150×3)48×(103+97)-231

2000-45×24+9642×76+42×24180÷[(76-28)÷4]42×[169-(78+35)]

[70-(82-60)]×2572÷[960÷(245-165)](960÷40-10)÷2960÷[(40-10)÷2)]

2、各班向图书室借书,其中12个班每班借45本,4个班每班借48本。图书室一共借出了多少本书?

3、拓展应用: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门口的牌子上写着票价格为:成人:56元;儿童:半价。小明一家人应付多少元钱?

4、一本书,如果每天看15页,28天看完。如果每天看20页,几天看完。

5、一辆货车车从新泰到济南。去时用了4小时,平均时速60千米/时,返回时用了5小时,返回时平均速度是多少?

6、200元钱买1箱牛奶和20包饼干,还剩多少钱?

7、巧克力的单价是面包和蛋黄派单价和的2倍。80元钱可以买几包巧克力?

8、超市新进8箱鸭蛋,每箱120只。搬运时不小心打破了24只,剩下的每12只装一盒,可以装成多少盒?

9、每张课桌60元,每把椅子15元,用1300元买16套桌椅,还剩多少钱?

10、每张课桌60元,每把椅子比每张桌子便宜15元,买30套桌椅,要花多少钱?

11、美术组有18人,书法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2倍,合唱组比美术和书法组的总人数多6人。合唱组有多少人?

12、师徒共同加工零件680个,师傅每小时加工48个,徒弟每小时加工37个。他们几小时加工完这批零件?

13、小刚从爷爷家坐出租车到数学乐园共付车费52元,从小刚爷爷家到数学乐园有多少千米?

14、小红从新泰自己家到泉沟爷爷家有17千米,小红从自己家到泉沟爷爷家坐出租车共付车费多少元?

15、为“希望小学”捐图书,三年级捐152本,四年级捐的是三年级的2倍少12本,五年级捐的是三、四年级总和的.2倍少12本,五年级捐书多少本?

16、公园里有菊花100盆,比月季花少35盆;郁金香是菊花和月季花总数的3倍还多15盆。郁金香有多少盆?

17、植树节四(1)班种了47棵树,四(2)班比四(1)班少种12棵,四(3)班种的是四(1)、四(2)总数的2倍,四(4)班种的是四(3)班的2倍少34棵。四(4)班种树多少棵?

篇4: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一、动物园里几种动物数量统计如下。

猴子大象熊猫狮子

8只2只5只6只

1.请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2.纵轴上每格代表( )只动物,猴子有( )只,画( )格。

3.从图上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解答出来。

二、下面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阅读的课外书情况统计表。

种类趣味

数学

人数91279441

1.根据上表绘出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最喜欢阅读(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阅读童话书的比最喜欢阅读趣味数学的多( )人,最喜欢阅读( )和( )的人数一样多。

三、下面是某日全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情况。

某日全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预报

城市污染指数城市污染指数城市污染指数

北京91扬州52沈阳91

天津68镇江81大连74

南京59杭州59抚顺64

上海93鞍山147长春70

苏州86温州42太原95

南通60湖州34大同66

其中污染指数在50及50以下为优,在51~100范围内为良,在101~200范围内为轻度污染。

1.请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空气质量

状况优良轻度污染合计

城市个数

2.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3.看了这个统计图,你想到了什么?

四、“新苗杯”儿童歌手大赛在光明小学举行,进入决赛的有三位选手,决赛分两场,上午一场,下午一场,全天最高者获胜(每场比赛满分为10分)。刚刚上午得了8分,豆豆上午得了9分,奇奇上午得了9分。

1.把三位同学全天的填入下表。

“新苗杯”儿童歌手大赛决赛统计表

刚刚豆豆奇奇合计

/分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新苗杯”儿童歌手大赛决赛统计图

五、某旅游城市3月份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如下。

1.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填写下表。

天气阴天晴天多云雨天

天数

2.哪种天气出现天数最多?哪种天气出现天数最少?

六、下面是五种动物的最高时速统计图。

鸵鸟最快每小时能跑64千米。

1.哪几种动物跑得比鸵鸟快?哪几种动物跑得比鸵鸟慢?

2.如果它们赛跑,谁跑第一,谁跑最后?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解答出来。

篇5: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200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200题

26×30=

250×4=

290+53=

40×17=

96÷8=

810÷90=

61-22=

17×2=

810÷90=

60×500=

270+430=

60÷2=

70÷14=

270+38=

120-34=

26×3=

27×30=

710-230=

18×3=

600÷4=

280-190=

840÷70=

50×19=

70-23=

28+68=

30×15=

15×60=

800-130=

600×50=

94÷2=

300÷50=

90-79=

840÷20=

400÷8=

4×23=

16+49=

760÷20=

40×25=

180+55=

83-48=

8×13=

40×170=

380-290=

2400×3=

57÷3=

750÷30=

180+54=

950÷50=

96÷16=

57÷19=

95-59=

35×2=

4×130=

320÷40=

91÷13=

40×50=

660÷30=

380+57=

20×35=

46+50=

780÷30=

140+180=

68÷17=

480÷4=

 

840÷20=

47+53=

800×6=

4×18=

17+54=

16×50=

5×190=

870÷30=

71-24=

50÷25=

45÷15=

270÷30=

50-43=

300÷2=

14×4=

90÷18=

203-42=

12×7=

36×2=

88-59=

42÷14=

200÷50=

70÷4=

27+45=

0÷320=

85÷5=

5×130=

30+38=

94÷2=

0+230=

850÷50=

320-90=

4×15=

6×15=

6×16=

990÷11=

700÷2=

800÷20=

2200-600=

93-61=

990÷90=

24×50=

960-69=

18×50=

65÷13=

92-58=

150÷50=

96÷12=

68÷4=

47+26=

125×80=

38×30=

700÷20=

90÷30=

640÷20=

26+54=

1400×5=

420÷70=

60÷20=

78÷4=

450÷50=

370÷10=

640÷80=

15×5=

23×3=

12×10=

480÷80=

16×5=

27×3=

90÷15=

48÷4=

630÷70=

12×8=

60÷30=

24×20=

32×3=

30÷6=

480÷80=

600+40=

630÷70=

50÷5=

15×6=

300÷60=

16×3=

70÷5=

36÷2=

2×45=

13×4=

87+13=

39+61=

567+299=

15×2=

327-198=

4×5=

18×35=

32×25=

4500÷900=

70+90=

4800÷40=

14×201=

80÷16=

420÷20=

2500÷50=

篇6: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大同镇安台小学:赖祖维

我讲授的《统计》一节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例1的内容,本节教学我精心设计,并认真备课,虽数我讲授的《统计》一节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例1的内容,本节教学我精心设计,并认真备课,虽然如此,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现总结一下,为以后积累经验。

一、关注统计的现实意义。

本节我精心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如:24届─28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的.金牌数,我校近年来学生总人数的变化,沙尘暴天数的变化,两厂的产品销售情况等,提供这样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让学生在分析数据、解读数据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情感。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重视学生己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

学生己掌握了初步的统计知识,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分析,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

三、练习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根据本节知识结构的特征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精心设计了三道练习题,分别为:一是基本题,通过看我校近几年来学生人数变化统计图,发现数学信息。二是变式题,对比出示两个统计表,提问应选择条形统计图还是选择折线统计图。三是拔高题,通过观察两厂的生产情况统计图,提问应选择哪厂投资。练习有层次有坡度,环环相扣,教学节奏明快。通过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简单运用、综合运用、问题解决、扩展创新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使能力得到发展。此外也照顾了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他们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使情感得到了满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如:

一、前面导入的时间过长,导致练习时间有些仓促,造成了前松后紧的局面。

二、对于有争执的问题,如第2、3题,应让学生争辩起来,这样才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应该是仅有的几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收场。

以上说是教学反思,倒不如说是在学习过程中的几点拙见,它将指引我以后的教学。

篇7: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同步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同步测试题

一、填空。

1、三千八百万零五十四写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

2、五百零二万写作(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

3、0.6表示6个( ),0.8里面有( )个0.01。

4、□3465335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应填( )。

5、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

6、被除数扩大5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 )。

7、长方形广场,长300米,宽200米,合( )公顷。

二、选择正确,填在括号里。

1、42390157=。

A.27

B.207

C.270

2、20元4角用小数表示是()。

A.2004元

B.20.04元

C.20.4元

三、计算下面各题。

0.48+4.83=

91032-89056=

587306=

69800340=

四、求未知数x。

x+1.86=2.07

x-3470=3470

78x=19422

59472x=708

五、简算下面各题。

31485

480032

30056

12524

六、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720868205

403-39483321

七、列式并计算下面各题。

1、208扩大145倍是多少?

2、4.12比什么数多1.85?(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再解答出来.)

八、应用题。

1、果园里有苹果树1011棵,是桃树的3倍.果园里有桃树多少棵?(用两种方法解答)

2、一个匀速组装某种机器的流水线28天组装机器3500台,照这样计算,再组装1750台,还需要几天?

3、修路队要修一条长4200米的公路,计划7天修完,实际每天修700米,实际比计划提前几天完成?

篇8: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除法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除法试题

一、填空。(37分)

1、口算240÷60时,可以想:240里面有()个60;也可以想:()×60=240,所以240÷60=()。

2、261÷29的商是()位数,624÷58的商是()位数。

3、估算803÷92时,想:把803看作(),把92看作(),()÷()=(),所以803÷92≈()。

4、☆÷25=8……□,□里最大是();当余数最大时,☆=()。

5、算式4□3÷45,要使商是一位数,□可以填();要使商是两位数,□可以填()。

6、根据470÷20=23……1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商和余数。

47÷2=()……()4700÷200=()……()

7、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0×()<280()×105<20870×()<790()×54<33045×()<460()×23<226

8、在□÷☆=5……13中,☆最小可以是();当☆最大时,□里的数是()。

9、240÷3=80,如果除数增加6,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增加(),或扩大()倍。

10、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必须小于(),0不能作()。

11、120÷6=20,如果除数增加到24,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增加(),或者扩大()倍。

12、括号里最小能填几?

35×()>15065×()>40030×()>891

二、判断。(10分)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一定是两位数。()

2、430÷60≈7……1。()

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4倍,商不变。()

4、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8倍,商也缩小8倍。()

5、(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三、计算。(23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412÷21≈212÷23≈586÷28≈234÷63≈

320÷40=900÷45=720÷40=180÷30=

2、笔算。(15分)

630÷30=512÷16=743÷61=514÷17=425÷75=

四、解决问题。(30分)

1、工人搬一堆832千克的货物,一次能搬52千克,照这样计算,要几次才能搬完?

2、小明看完一本350页的课外书用了两周时间,他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3、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75米,20天修完。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25米,可以提前几天完成?

4、一辆汽车2时行90千米,兴文到宜宾的公路长约112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小红乘这辆车早上9:00从兴文出发,她能在12:00到达宜宾吗?

5、食品厂包装糖果,4千克装一袋,15袋装一箱。如果包装360千克糖果,要准备多少个纸箱?

篇9: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测试卷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测试卷

1.填空题

(1)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 ),其中的一条叫做另一条的( ),

它们的交点叫做( ).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这条直线的( )线段为最短.

(3)经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4)两条直线相交成( )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5)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互相( ).

2.选择题

(1)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样的垂线可以画( )条.

①1条 ②2条 ③无数条

(2)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相交成( )°的角.

①180° ②90° ③45°

3.应用题

一条马路宽50米,小文横过这条马路,怎样走路线最近?最短的至少要走多少米?为什么?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五年级的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二年级的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文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1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题(合集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