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语叙事散文阅读答案

时间:2019-12-08 22:03:20 作者:xiaoshengaya 其他教学资源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xiaoshengay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评语叙事散文阅读答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评语叙事散文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评语叙事散文阅读答案

评语叙事散文阅读答案

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③“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④“害群之马?”我说。

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⑦“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⑧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 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⑩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 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18.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6分)

(1)小学三年级时,_____;

(2)十多年后,____

19.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句式?该句反映了我当时____和___心理。(3分)

20.第?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

21.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写字端正清楚很重要。

B.误会往往能助人进步。

C.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

D.鼓励欣赏会给人力量。

22.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6分)

答:____

答案:

18.(l)由于我误读了老师的评语,给了我努力的动力,让我提高了成绩。一学期后,我才突

然得知是误读。(2)我当了老师,尽量书写工整,不引起学生误读。并且收到了学生给我的评价。

19.排比、急切、疑惑

20.【提示】本题间接考察了描写方法,考试可以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加以鉴赏。可以将本题转化为“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表达效果是什么”来思考。

21. B

22.【提示】本题可以转化为“标题的好处,作用”类题型来思考,再加以比较。回答本题时要善于运用其他考题,第18题就是一个提示。

从结构角度来看,“评语”这个题目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包含了“小学时老师评语对我的作用”和十多年后我作为老师写评语给学生”两部分,如果改为“误读”,只涵盖了第一部分的内容,不够全面。“评语”这个标题也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内容角度来看,“误读”带有不积极的语言色彩,看似在批评老师的字迹不清。而作者想

要表达的是,通过老师的评语让作者获得了鼓励和进步,并在以后的人生中引以为戒,其

中也不乏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篇2: 叙事类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叙事类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迷人的蚂蚁

坐在这间破旧的乡村小学教室,可以看清窗外黛绿的远山——视线之所以清晰,是因为窗户没有玻璃。清凉的山风从左边的窗户吹进来,又从右边的窗户荡出去,了无障碍。

来山村小学,是为搞一次教育调研。教室里的孩子,对我们的到来,感到新鲜又好奇。

上课铃响了,这是一堂一年级的数学课。一群孩子响亮地吸着鼻涕,喊“老师好”。

年轻的女教师,说话的声音像云雀一样清脆。这堂课,她要教学生加减法。

她招呼学生聚拢到讲台。学生呼啦围成了一圈。老师说,同学们注意,老师要取出教具啦。手势和表情,犹如稔熟的魔术师。她取出两只盒子,然后用粉笔在讲台上画出大大的一个圆圈。

其中一只盒盖打开了。是一群大而黑的蚂蚁。顿时,孩子们黝黑的脸上像涂上重重的油彩,虚张声势地喊,蚂蚁!蚂蚁!年轻的老师脸上漾着神秘的笑,纠正说,不对,这是教具,下面我们看蚂蚁如何算算术。

先做减法。两只蚂蚁被放置到圆圈的中间。一只蚂蚁受惊了,迅速地向圈外爬去,讲台巨大的裂缝挡住了去路,嘘声、尖叫声、拍打座椅之声,给蚂蚁提了个 醒,蚂蚁改变了行进的方向,还是爬出了圈外。圈中只剩下一只,这只蚂蚁误食了老师滴下的一滴蜂蜜,陷入了甜蜜的陷阱,不能自拔。老师微笑地指着它问,现在 还剩几只?“一只!”“二减一等于几?”“一!”这瞬间爆发出来的童音,响彻了整个山村。

于是,三只、五只、七只,被放置圈中。它们一只只地逃逸,正是为学生演示减法的`运算。

加法开始了。另一只盒子被打开,几只瓢虫在盒子里仰面朝天,努力地向空中划着细腿。它们在老师的教棍下,一一走进圈中,为这群孩子演示加法。绚丽的色彩,憨态可掬的样子,短暂的旅程,脚下不平坦的路,行程中的波折,都成为孩子趣味与快乐之源。

这有多么神奇!孩子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像一条条在快乐时光中游弋的鱼。几十分钟前,我还在为这群孩子没有电脑而感到遗憾,现在却为他们拥有如此生动的教具而感到幸运。上帝给每个孩子都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

窗棂上停着两只蝴蝶,老师挥舞教棍,飞走了一只,这是减法,再飞走一只,还是减法;黄鹂的叫声,一声接着一声,这是加法,另一只鸟参与进来,还是加法。甚至,风,也一阵一阵赶来凑个热闹。

几只蚂蚁、几只蝴蝶、甚至几声鸟叫,都可以作为教具。这大自然迷人的教具,教会了乡村孩子天真烂漫。乡村是贫瘠的——低矮破旧的教室,窗户上没有玻璃——然而,贫瘠中又蕴含无限博大的丰富。

11.“上帝给每个孩子都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请分别指出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内容。(2分)

答: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顿时,孩子们黝黑的脸上像涂上重重的油彩,虚张声势地喊,蚂蚁!蚂蚁!

②这有多么神奇!孩子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像一条条在快乐时光中游弋的鱼。

13.文中划线句子两次写到山风,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答:

14.结尾句写到“然而,贫瘠中又蕴含无限博大的丰富”,这句话有含义和作用?(6分)

答案

11. 不会太多是指山村孩子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或城镇孩子相对缺失“自然”的教具);不会太少是指山村孩子拥有蚂蚁、瓢虫、等生动的教学工具及天真烂漫的个性(或城镇孩子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

12. ①“虚张声势”,贬词褒用,表现出孩子见到新教具夸张、惊喜、得意的神情,也反映出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

②运用比喻,表现出孩子沉浸在课堂的自由与快乐之中,也表达作者的肯定之态、欣慰之情。

13. 开头运用环境描写,以山风吹过教室,“了无障碍”,表现乡村的贫瘠,教室的破旧;结尾处运用拟人的手法,以风“也一阵一阵赶来凑个热闹”,表现出教具的迷人,教学的生动。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14. 乡村是贫瘠的,教室是破旧的,教具是简陋的,但学习天地是博大宽广的,教学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师生情感是淳朴和谐的,这是物质所不能取代的。作用: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顺应孩子天性的教学的赞赏。

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雪以生命,表达出女儿对母亲的爱,展示出女儿纯洁的心灵。

篇3:评语阅读及答案

评语阅读及答案

《评语》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

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

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

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

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

“还没看,不知道。

”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

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③“来猜我的是什么。

”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④“害群之马?”我说。

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

“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⑦“你的呢?”他们问。

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

“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⑧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

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

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 看。

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⑩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

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

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一学期过去了。

放暑假的前一天, 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

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

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

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

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

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问题:

18.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6分)

(1)小学三年级时,_____;

(2)十多年后,____

19.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句式?该句反映了我当时____和___心理。

(3分)

20.第?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

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

(4分)

答:______

21.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写字端正清楚很重要。

B.误会往往能助人进步。

C.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

D.鼓励欣赏会给人力量。

22.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6分)

答:____

答案:

18.(l)由于我误读了老师的评语,给了我努力的动力,让我提高了成绩。

一学期后,我才突

篇4:《评语》阅读答案

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

评语

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 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 我心想。

③“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④“害群之马?”我说。[来源:学科网]

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⑦“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⑧我再翻开一些, 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 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⑩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⑪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⑫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⑬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⑭“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⑮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⑯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 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⑰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18.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6分)

⑴小学三年级时,___;

⑵十多年后,___

19. 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句式?该句反映了我当时___和___心理。(3分)

20. 第⑭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4分)

21. 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写字端正清楚很重要。B 误会往往能助人进步。

C 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D 鼓励欣赏会给人力量。

22. 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6分)

篇5:《评语》阅读答案

18.(1)由于我误读了老师的评语,给了我努力的动力,让我提高了成绩。一学期后,我才突然得知是误读。(2)我当了老师,尽量书写工整,不引起学生误读。并且收到了学生给我的评价。

19.排比、急切、疑惑。

20.【题示】本题间接考察了描写方法,考试可以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加以鉴赏。可以将本题转化为“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表达效果是什么”来思考。

21.B

22.【提示】本题可以转化为“标题的好处(作用)”类题型来思考,再加以比较、回答本题时,要关于运用其他考题,第18题就是一个提示。林结构角度来看,“评语”这具题目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包含了“小学时老师广评语对我的作用”和“十多年后我作为老师写评语给学生”两部分,如果改为“误读”,只涵盖了第一部分的内容,不够全面。“评语”这个标题也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内容角度来看,“误读”带有不积极的语言色彩,看似在批评老师的字迹不清。而作者想要表达的是,通过老师的评语让作者获得了鼓励和进步,并在以后的人生中引以为戒,其中也不乏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篇6:《评语》阅读答案

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 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 我心想。

③“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④“害群之马?”我说。

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⑦“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⑧我再翻开一些, 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 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⑩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 不去,还自动变成歌 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⑪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⑫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⑬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⑭“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⑮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⑯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 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⑰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18.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6分)

⑴小学三年级时,___;

⑵十多年后,___

19. 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句式?该句反映了我当时___和___心理。(3分)

20. 第⑭段画线 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4分)

21. 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写字端正清楚很重要。B 误会往往能助人进步。

C 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D 鼓励欣赏会给人力量。

22. 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6分)

篇7:《评语》阅读答案

《评语》阅读答案「精选」

从长远角度考虑,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一时之功。它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多关注最新信息,多阅读名家名著,开阔视野,增加实践,培养对语言的品评、赏析、感悟的能力。

评语

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③“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④“害群之马?”我说。

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⑦“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⑧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 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⑩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 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18.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6分)

(1)小学三年级时,_____;

(2)十多年后,____

19.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句式?该句反映了我当时____和___心理。(3分)

20.第?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

21.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写字端正清楚很重要。

B.误会往往能助人进步。

C.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

D.鼓励欣赏会给人力量。

22.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6分)

答:____

阅读答案

18.(l)由于我误读了老师的评语,给了我努力的动力,让我提高了成绩。一学期后,我才突

然得知是误读。(2)我当了老师,尽量书写工整,不引起学生误读。并且收到了学生给我的评价。

19.排比、急切、疑惑

20.【提示】本题间接考察了描写方法,考试可以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加以鉴赏。可以将本题转化为“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表达效果是什么”来思考。

21. B

22.【提示】本题可以转化为“标题的好处,作用”类题型来思考,再加以比较。回答本题时要善于运用其他考题,第18题就是一个提示。

从结构角度来看,“评语”这个题目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包含了“小学时老师评语对我的作用”和十多年后我作为老师写评语给学生”两部分,如果改为“误读”,只涵盖了第一部分的内容,不够全面。“评语”这个标题也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内容角度来看,“误读”带有不积极的语言色彩,看似在批评老师的字迹不清。而作者想要表达的是,通过老师的评语让作者获得了鼓励和进步,并在以后的人生中引以为戒,其中也不乏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篇8:《评语》 阅读答案

18.(l)由于我误读了老师的评语,给了我努力的动力,让我提高了成绩。一学期后,我才突

然得知是误读。(2)我当了老师,尽量书写工整,不引起学生误读。并且收到了学生给我的评价。

19.排比、急切、疑惑

20.【提示】本题间接考察了描写方法,考试可以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加以鉴赏。可以将本题转化为“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表达效果是什么”来思考。

21. B

22.【提示】本题可以转化为“标题的好处,作用”类题型来思考,再加以比较。回答本题时要善于运用其他考题,第18题就是一个提示。

从结构角度来看,“评语”这个题目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包含了“小学时老师评语对我的作用”和十多年后我作为老师写评语给学生”两部分,如果改为“误读”,只涵盖了第一部分的内容,不够全面。“评语”这个标题也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内容角度来看,“误读”带有不积极的语言色彩,看似在批评老师的字迹不清。而作者想要表达的是,通过老师的评语让作者获得了鼓励和进步,并在以后的人生中引以为戒,其中也不乏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篇9:《过年的断想》叙事散文阅读答案

《过年的断想》叙事散文阅读答案

过年的断想

梁晓声

①由于家里穷,我小时候顶不愿过年过节。因为年节一定要过,总得有过年过节的一份儿钱。不管多少,不比平时的月份多点儿钱,那年那节可怎么个过法呢?

②但远在万里之外的四川工作的父亲,每个月寄回家里的钱,仅够维持最贫寒的生活。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体恤父亲。他是一名建筑工人。他这位父亲活得太累太累,一个人挣钱,要养活包括他自己在内一大家子7口人。他何尝不愿每年都让我们――他的子女,过年过节时都穿上新衣裳,吃上年节的饭菜呢?我们的身体年年长,他的工资却并不年年涨。他总不能将自己的肉割下来,血灌起来,逢年过节寄回家啊。如果他是可以那样的,我想他一定会那样。而实际上,我们也等于是靠他的血汗哺养着。

③穷孩子们的母亲,逢年过节时是尤其令人怜悯的。这时候,人与鸟兽相比,便显出了人的无奈。鸟兽的生活是无年节之分的,故它们的`母亲也就无须在某些日子将来临时,惶惶不安地日夜想着自己格外应尽什么义务似的。

④我讨厌过年过节完全是因为看不得母亲不得不向邻居借钱时必须鼓起勇气又实在鼓不起多大勇气的样子。那时母亲的样子最使我心里暗暗难过。我们的邻居也都是些穷人家。穷人家向穷人家借钱,尤其逢年过节,大概是最不情愿的事之一。但年节客观地横在日子里,不借钱则打发不过去。当然,不将年节当成年节,也是可以的。但那样一来,母亲又会觉得太对不起她的儿女们。借钱之前也是愁,借钱之后仍是愁。借了总得还的。总不能等我们都长大了,都挣钱了再还。母亲不敢多借,即或是过春节,也只借20元。有时邻居们会善良地问够不够,母亲总说:“够!够……”许多年的春节,我们家都是靠母亲借的20元过的。20元过春节,在今天看来仿佛是不可思议之事。当年也真难为了母亲。

⑤记得有一年过春节,大约是我上14岁那一年,我坚决地对母亲说:“妈,今年春节,您不要再向邻居们借钱了!”母亲叹口气:“不借可怎么过呢?” 我说:“像平常日子一样过呗!”母亲说:“那怎么行?你想得开,还有你弟弟妹妹们呢!”

⑥我将家中环视一遍,又说:“那就把咱家这对破箱子卖了吧!” 那是母亲和父亲结婚时买的一对箱子。见母亲犹豫,我又补充了一句:“等我长大了,能挣钱了,买更新的,更好的!” 母亲同意了。

⑦第二天,母亲帮我将那一对破箱子捆在一只小爬犁上,拉到街市去卖。从下午等到天黑,没人买。我浑身冻透了,双脚冻僵了。后来终于冻哭了,哭着喊:“谁买这一对儿箱子啊……” 我将两只没人买的破箱子又拖回了家。一进家门,我扑入母亲怀中,失声大哭。母亲也落泪了。母亲安慰我:“没人买更好,妈还舍不得卖呢……”

⑧母亲告诉我,她估计我卖不掉,已借了10元钱。不过不是向同院的邻居借的,而是从城市这一端走到那一端,向我出生以前的一家老邻居借的。

⑨如今,我真想哪一年的春节,和父母弟弟妹妹聚在一起,过一次春节。而父亲已经去世了;母亲牙全掉光了,什么好吃的东西也嚼不动了,只有看着的份儿。弟弟妹妹们已都成家了,做了父母了,往往针对我的想法说:“哥你又何必分什么年节呢,你什么时候高兴团聚,什么时候便当是咱们的年节呗!”

⑩是啊,毕竟,生活好了,年节的意义对大人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所以,我现在也就不太把年当年,把节当节了。便是有所准备地过年过节,多半也是为了儿女高兴……

(原文有删改)

15.阅读①~⑧段,把下面内容补充完整。(4分)

⑴父亲一人挣钱养家无法像样过年;

⑵ ① ;

⑶我去卖父母结婚的箱子换钱过年;

② 。

16.请谈谈你对第③段中“人与鸟兽相比,便显出了人的无奈”这句话的理解。(4分)

17.第⑦段画线句“没人买更好,妈还舍不得卖呢”中加点词语蕴涵着母亲的复杂心理。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揣测并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

答案:

15.示例:①母亲需鼓起勇气向邻居借钱过年②母亲走到城市的另一端借钱过年(共4分。每空2分)

16.示例:鸟兽的生活无年节之分,它们的父母无须惶惶不安地尽什么义务;而穷孩子的父母要为让孩子过个像样的年愁苦为难。(共4分。每要点2分)

17.示例:“舍不得卖”是违心话,母亲深知这箱子对别人没什么用,预感儿子卖不出去,这样说是为了抚慰“我”,怕“我”因没能卖掉箱子而伤心,表现母亲对儿子的体贴。“舍不得卖”也是真心话,因为箱子虽破旧,却是父母结婚时买的,对母亲而言意义重大,没卖掉让母亲有失而复得的庆幸,表现出母亲对她与父亲之间情感的珍视。(共7分。符合文章内容,言之成理5分,表达2分)

篇10:评语阅读短文答案

评语阅读短文答案

评语阅读短文答案【1】

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

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

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

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

“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

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③“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④“害群之马?”我说。

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

“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⑦“你的呢?”他们问。

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

“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⑧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

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

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

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⑩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

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一学期过去了。

也多了些期待。

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

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

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

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1.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

(6分)

(1)小学三年级时,;

(2)十多年后,。

2.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句式? 句式:

该句反映了我当时和心理。

(3分)

3.第?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

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

(4分)

4.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写字端正清楚很重要。

B. 误会往往能助人进步。

C. 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

D. 鼓励欣赏会给人力量。

5.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1)由于我误读了老师的评语,给了我努力的动力,让我提高了成绩。

一学期后,我才得知是误读。

(2)我当了老师,尽量书写工整,不引起学生误读。

并且收到了学生给我的评价。

2.排比、急切、疑惑

3.【提示】本题间接考查了描写方法,能答出“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表达效果是什么”即可。

4.B

5.【提示】本题考查“标题的好处或作用”,同时两个题目加以比较即可。

从结构上看:“评语”这个题目作为文章线索,贯穿了“小学时老师评语对我的作用”和“十年后我作为老师写评语给学生”两部分,如果改为“误读”,只涵盖前一部分。

“评语”这个题目也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内容角度看:“误读”带有不积极的语言色彩,看似在批评老师的字迹不清。

而作者想要表达的是,通过老师的评语让“我”获得了鼓励和进步,并在以后的人生

中引以为戒,其中不乏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2】

1、评价的原则

(1)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主要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

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促进教师不断改进阅读教学。

因此,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方法、评价结果的显示等,都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阅读能力的过程应该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特别是阅读能力提高的过程。

学生不应是被动的被评价者,应是评价的主动参与者,是主体。

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会真正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就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通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主动反思、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2)综合性原则

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价鉴赏能力等,而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

阅读量、阅读速度、阅读兴趣、习惯等也是阅读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评价阅读能力要注意评价内容的综合性。

评价的内容不应过于单一,但也不必面面俱到。

我们认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要以理解能力的评价为主,兼顾认读能力、初步的评价鉴赏能力、阅读速度、阅读兴趣、习惯等方面的评价。

每次评价考查的内容要尽可能体现综合性(如,可包括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对主要内容的把握,对思想感情的体会、对表达方法的了解等)。

如果考查的内容单一,就不能真正考查出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果面面俱到,势必会造成题量过多、次数过于频繁,增加师生的负担。

依据阅读能力评价的标准和内容,精心设计好考查题目,对阅读能力的评价至关重要。

其次应注意评价方式的综合性。

不能只关注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只重视期末考试而忽视单元测试和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更不能靠一张试卷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

篇11:评语阅读题答案

【评 语】

(台湾)王传明

1一九九八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的最后上课日,有些小朋友知道要领奖或打算去图书馆借假期要看的书,所以还是背着了书包。我呢?既不借书,也不领奖,索性空手到校。果然,在学校待了半天,拿了张学期成绩单,就等中午排队回家。

2转过路口,队伍自动解散。我加入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 ,已经折得皱巴巴的。

3 “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

4 “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那几个已经看了评语却没搭腔的,就是最好的证明。

5 “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6“害群之马?”我说。

7 “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8康康苦笑着亮出评语:“好动多言”,小安的是“生活散漫”。

9“你的呢?”他们问。

10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

11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12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

13小男生可能装得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心里还是在意老师的看法。我高兴有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14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和几个好朋友一样,上课时桌下藏着漫画,或用镜子反光照老师的后脑勺,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甚至不耐烦地“啧”一声警告我们。她既然觉得我们这一群心不在焉、好动多言、生活散漫,又怎么独独觉得我用功?

15难道老师在开玩笑?嗯,这似乎比较有可能。看,评语上还有墨水未干就被弄脏的痕迹呢。又或者是……

16虽然有那么多疑惑和猜测,但心里还是高兴的。最后,我宁可相信老师觉得我赶作业时的奋笔疾书、月考当天的临时抱佛脚,也算是一种用功。

17晚上,我拿成绩单给爸爸签名。爸爸皱着眉,先看一整排从国语、数学,到体育、美劳全部是“乙”的成绩,再看到另一旁的老师评语,欲言又止。最后,只叮嘱我要听老师的话多用功,就签了名。

18整个寒假过年期间,我本打算依着往例,在看电视、玩游戏中度过,但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19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20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我带了书包到学校,不只装了借的书,还有镶框的学期成绩奖,和图书馆义工的小礼物,书包塞得沉甸甸的。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

21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22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更你上学期的一样!”

23“活泼又用功?”我有点讶异。

24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25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其实是“欠”。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26尴尬和难过在脸颊加温,正当眼泪要夺眶而出时,我听见朋友相互比较着。原来心不在焉、不知上进、好动多言……乃至活泼欠用功,几乎都轮流交替着被拿来当我们的评语;而我,因为看错一个字,幸运地跳出这样的循环。突然所有的负面情绪都被 (正面情绪、兴奋、庆幸)带走了。

27如果阿益他们也看错了字,甚或当真得了适时的鼓励,他们会不会也奏起振奋的音乐,驱使自己进步?

28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给学生的成绩单评语早已改成印刷字体,而且内容都是电脑设定、只需勾选样板文字,简便却很难发挥我期待的效果。所以我准备了一盒粉彩印刷的学生赞美,更想给有待改进的学生适时的肯定。

29我用字迹工整、快干墨水写的字,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30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出节日小卡、手机短信,或网络留言。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31而我总是不忘提醒学生和自己,当别人给我们一个“欠用功”的评语时,不必灰心难过。如果觉得“又用功”对我们其实更有帮助,看错一个字又何妨?

【阅读题】

18.读完本文,说说作者回忆了小学三年级的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要求:50字以内。(3分)

19.作者为自己把老师评语“活泼欠用功”看成“活泼又用功”,在文中埋下了几处伏笔,请简要说明其中三处。(6分)

一:

二:

三:

20.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 “直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老师给我的评语“活泼”有什么含义?(“活泼”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指行动自然,不呆板,形容小孩子和年轻人很可爱,讨人喜爱。”)(2分)

(2)阅读第24段,根据语境为空缺处选填恰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4分)

突然,所有负面情绪都被 (正面情绪 兴奋 庆幸)取代了。

我选 ,原因是

21.《评语》第13- 16段,作者为什么把我看到评语后的心理写得如此丰富细腻?联系上下文说说其作用。(4分)

22. 有读者说,故事写到27段就可以结束了。写我当老师后的做法显得有些多余。你赞同这一说法吗?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8.(3分)我因将老师“活泼欠用功”的评语误看成“活泼又用功”,而得到了极大的激励,从此发奋进步了。

19.(6分。每小点2分,写出其中三点即可)(1)在路上看评语时,只掀开一角看;(2)因我高兴又害羞,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伴们看;(3)评语有墨水未干就被弄脏的痕迹;(4)爸爸看到评语时,欲言又止。

20.(6分)

(1)(2分)文中老师的评语“活泼”的意思是心不在焉、生活散漫、好动多言。(1分)有贬义在内。(1分)

(2)(4分)庆幸(1分)。“庆幸”写出了我对因看错了评语,而意外地得到好的结局而感到非常喜悦和幸运的心情。和前面的“幸运”相呼应。(1分)用“正面情绪”这个词则无法体现这种幸运和喜悦的心情。与语境不合。(1分)作者在26段情绪是由负面“尴尬和难过”转变来,与“尴尬和难过”对应应是喜悦的心情。如果用“兴奋”一词明显与第26段的语境不合。(1分)

21.(4分)作者把我看到评语后的心理写得如此丰富细腻,写出了我疑惑和猜测,更写出了我因得到老师正面评价高兴的心情;(2分)如此丰富细腻的心理活动为下文我的转变做了充分铺垫。(2分)

22.(4分)不赞同(1分),写了我当老师后对学生善意的和鼓励正是小学三年级事件对我的影响,适时的肯定能让一个有待改进的孩子得到改进,适时的鼓励能改变一个孩子,(1分)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2分)(从内容和主题两个方面进行理解,说明不赞同的原因)

赞同。(1分)故事到第25段,内容已经很完整,(1分)作者想告诉读者的人生经验,也已经在第27段点出。(1分)内容和主题已经很明确,没必要再写下去。(1分)

篇12:《评语》的阅读答案

18.(3分)我因将老师“活泼欠用功”的评语误看成“活泼又用功”,而得到了极大的激励,从此发奋进步了。

19.(6分。每小点2分,写出其中三点即可)(1)在路上看评语时,只掀开一角看;(2)因我高兴又害羞,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伴们看;(3)评语有墨水未干就被弄脏的痕迹;(4)爸爸看到评语时,欲言又止。

20.(6分)

(1)(2分)文中老师的评语“活泼”的意思是心不在焉、生活散漫、好动多言。(1分)有贬义在内。(1分)

(2)(4分)庆幸(1分)。“庆幸”写出了我对因看错了评语,而意外地得到好的结局而感到非常喜悦和幸运的心情。和前面的“幸运”相呼应。(1分)用“正面情绪”这个词则无法体现这种幸运和喜悦的心情。与语境不合。(1分)作者在26段情绪是由负面“尴尬和难过”转变来,与“尴尬和难过”对应应是喜悦的心情。如果用“兴奋”一词明显与第26段的语境不合。(1分)

21.(4分)作者把我看到评语后的心理写得如此丰富细腻,写出了我疑惑和猜测,更写出了我因得到老师正面评价高兴的心情;(2分)如此丰富细腻的心理活动为下文我的转变做了充分铺垫。(2分)

22.(4分)不赞同(1分),写了我当老师后对学生善意的和鼓励正是小学三年级事件对我的影响,适时的肯定能让一个有待改进的孩子得到改进,适时的鼓励能改变一个孩子,(1分)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2分)(从内容和主题两个方面进行理解,说明不赞同的原因)

赞同。(1分)故事到第25段,内容已经很完整,(1分)作者想告诉读者的人生经验,也已经在第27段点出。(1分)内容和主题已经很明确,没必要再写下去。(1分)

评语阅读答案

散文《冬天》阅读答案

简单散文三毛阅读答案

雨前散文阅读答案

散文《冬荷》阅读答案

朱自清散文《背影》阅读答案

《落叶也精彩》散文阅读答案

一五一十初中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生命生命散文阅读理解与答案

经典阅读及答案

评语叙事散文阅读答案(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评语叙事散文阅读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