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荷包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永不褪色的红领巾作文600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永不褪色的红领巾作文600字,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 目录
篇1:永不褪色的红领巾作文600字
永不褪色的红领巾作文600字
红领巾是象征,品德,荣耀;红领巾是肯定,责任。在眼中,血红的它永不褪色的光芒!
小小的红领巾伴我度风风雨雨的小学五年。清风拂过,胸前的红领巾迎风飘扬的,一股自豪感总会涌上心头。
小,刚踏入小学,看见大大姐姐的.脖子上总鲜艳的红领巾,操场上教学楼里,总有它飘扬的影子,小小的我嫉妒极啦,每次都死死地盯着那块红领巾。回家后,我吵着嚷着要帮我买红领巾,还使出了杀手锏――哭鼻子。可并帮我买,她说:“红领巾,等你好好学习,光荣地当上少先队员就可以戴上它!”,我努力学习,终于如愿以偿地戴上了红领巾。
成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戴上了象征着国旗一角的红领巾。当我飞奔在操场上,胸前的红领巾随风飘扬的,就有一股莫名的激动与自豪!
一年,两年胸前的那块红领巾地褪色啦,同学们重新买了血红血红的红领巾。我跑回家,对说:“,红领巾都褪色啦。你帮我重新买吧。”话,听了严肃,我发觉这严肃中透露着一丝怒意:“红领巾是永不褪色的!”我一下子愣啦,为生气?红领巾是永不褪色?胸前的它褪色嘛?蹲了用手拍了拍肩膀:“嘛,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国旗是红的,是战士们用鲜血染红的。红领巾象征着革命艰苦的胜利。你们拥和平世界革命先烈为你们打的,红领巾是永不褪色的!”的我地懂啦,我使劲地点点头,是的,红领巾是永不褪色的!同学们笑我:“哎,你的红领巾都褪色了,还不去买新的啊?”我严肃地瞪他一眼,吐出坚定的字:“红领巾是永不褪色的!”
是啊,红领巾是永不褪色的,它是光荣的象征,更是进步的精神支柱!红领巾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异的少先队员,红领巾也激励着个德、智、体发展的优秀学生,长大后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我愿用的行动使红领巾更鲜艳更美丽!
红领巾,小园里那抹最亮丽的!
篇2:永不褪色的红领巾作文
永不褪色的红领巾作文
记得那时候刚上小学一年级,在开学典礼上,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我看见每个大哥哥大姐姐们胸前都飘扬着鲜艳的`“红领巾”,在国旗下显得更加自信而美丽。我想起来了,在上幼儿园时老师就曾告诉过我们:“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革命战士的鲜血染成的。”我当时在心里就暗想: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大哥哥大姐姐们一样戴上鲜艳的红领巾。
直到有一天,叶老师告诉我们:“再过一段时间我们要选少先队员了,谁被选上谁就可以戴上鲜艳的红领巾,不过只有表现好的同学才有机会哦!”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严格要求自已,加倍努力学习、热爱班级、帮助同学,争做一个优秀的好学生。
终于等到要宣布的这一天了,我心里十分激动,心儿扑扑直跳,手心都开始冒汗了。“娄晗歆。”当班主任叶老师第一个报出我的名字时,我高兴万分,真想告诉所有的人,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可以佩戴上那条心爱的红领巾了!
在入队仪式中当大姐姐给我戴上那条心爱的红领巾时,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我在国旗下庄严地宣誓:“我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从那一天起,我每天都佩戴着红领巾,时时刻刻提醒自已:做为一名少先队员,要严格要求自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此红领巾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它是我前进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
转眼之间,我已经读小学三年级了,红领巾一直都陪伴着我。今年又是祖**亲妈妈60岁的生日,我的红领巾显得格外鲜艳。它在我胸前随风飘动,好像也在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
我爱你!永不褪色的红领巾!
篇3:永不褪色的红领巾心得体会
今年77岁的俞明德老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的第一批少先队辅导员,那时他才18岁,就担负起乡里的少年儿童工作,台州地处海防前线,建国初期还有敌特活动,白天,他带领少年儿童站岗放哨;晚上,又在煤油灯下向老乡们宣传革命道理,他们的行动卓有成效地配合了当时东南沿海剿匪反霸斗争和抗美援朝运动,俞明德也先后被评为县、地、省和全国的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59年9月,俞明德作为少先队辅导员代表在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作了发言。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与会代表并和大家合影留念时,俞明德的红领巾分外醒目,吸引了领导们的注意力。在国庆宴会上,周总理祝酒来到俞明德身边,见到他胸前的红领巾便问:“你是辅导员代表吗?”“是的。”“你是哪个省的?”“浙江。”“为我们美丽的西湖干怀!”。周总理还亲切地对他说:“你是辅导员代表,要好好工作,培养好下一代!”从此,俞明德更加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培养下一代的工作中。
篇4:永不褪色的红领巾心得体会
十年浩劫中,俞明德被打成了培养“小绵羊”、“修苗苗”的死不悔改的走资派。尽管整天挨批斗,他仍是偷偷地为“红领巾”做事。和孩子们在一起时,他就会忘记自己刚刚被批斗过。爱人劝他不要再当辅导员了,他却捧出珍藏着的两件物品给爱人看:一件是参加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期间,周总理邀请他参加国庆宴会亲笔签名的请柬;另一件是周总理和胡耀邦同志接见他时,他胸前戴的那条鲜艳夺目的红领巾。他深情地对爱人说:“这可是周总理交给我的任务啊!我坚信做少先队工作错不了。”
1989年10月13日,还是在中南海怀仁堂,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出席全国老少先队工作者庆祝建队40周年座谈会代表时,作为代表之一的俞明德心潮澎湃。他抚摸着胸前的红领巾百感交集,心中默诵着:周总理啊,我没有辜负您的嘱托,在尽力做好少先队工作。
是啊,在半个世纪里,俞明德热爱“红领巾”事业,就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他关心每一位“红领巾”,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他给了孩子们全部的情、全部的爱,他把整个心都拴在了孩子们身上,并把自己所获得的一切荣誉都归为红领巾的功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俞明德恢复工作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继续让他戴上红领巾,做少先队工作。他仍像年轻人一样富有朝气,整天和孩子们在一起,被人们戏称为“老顽童”。可他还挺高兴,而且越老越要“顽”出童趣来。他觉得少先队不能老是关起门来搞活动,应该让少先队员们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实际,增长才干。在辅导队员开展活动时,俞明德尽力培养少年儿童的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大胆创造。
篇5:永不褪色的红领巾心得体会
俞明德常常提醒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虽老了,可知识不能老化,工作也不能只凭经验。只有不断获取新知识,把握时代脉搏,才能做好少先队工作。在工作中,俞明德不断充实自己,还对多年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上升到理论,再指导实践。他撰写的《破损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浅谈少先队的系列活动》、《城乡中学少先队工作现状抽样调查的初步结论和对策探讨》等论文,获得了浙江省少先队优秀论文奖并被收入论文集。
俞明德退休不退工作,从市少先队总辅导员岗位退下来后,他又被市里聘请为终身辅导员和志愿辅导员后,他更加努力、干劲更足了,他和大家一起在太平街道东辉社区建起了台州市第一个社区少工委、成立了温岭市第一个社区少先队大队部、给社区少先队辅导员上辅导课,他不仅自费订阅《辅导员》、《少先队活动》、《少先队研究》、《中国少年报》等报刊,还组织全市辅导员共同订阅队报、队刊并广泛开展了读队报、学队刊活动。
篇6:永不褪色的红领巾心得体会
从青丝到白发,从弱冠至耄耋,红领巾始终鲜艳......
俞明德,温岭市关工委副主任。他是全国唯一从事少先队工作70年且仍然活跃在少先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由青丝到白发,由弱冠至耄耋,他依然为红领巾事业、为关心下一代而快乐地忙碌着。
1949年9月30日晚,俞明德参加了周恩来总理举行的国庆宴会。周总理来到他身旁祝酒,并嘱咐他:你是少先队辅导员代表,回去后要好好工作,培养好下一代。这句话,俞明德记住了一辈子,也追求了一辈子。从上世纪50年代起,俞明德先后换了好几所学校,无论让他当副校长还是校长,他都会主动要求兼任大队辅导员。
退休后的俞明德更忙碌了,他当上了少先队终身辅导员。他还学会了电脑打字、剪片、发邮件、聊微信,在手机APP上浏览新闻……他说,只有不断地跑、不断地学,他做的工作才不会落伍,才能贴近孩子们的心灵。他用镜头记录下孩子们最美最真的画面,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报道,引起大家对少年儿童的关注,共同推动这一事业的发展。
篇7:永不褪色的红领巾心得体会
少先队是一项火红的事业,辅导员是一个充满着无限光荣感和责任感的岗位。身为辅导员,俞明德组织少先队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思考研究当代少年儿童的特点,探索创新少先队工作的新方法。在这个岗位上,他以自己是一名辅导员为荣,而辅导员们也以他为学习榜样。
半个多世纪的业绩已经沉淀为一种境界。如今的他,虽两鬓斑白,却仍精神焕发。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社、《中国少年报》在浙江温岭组织的每一次活动中,都会出现一位肩扛摄像机、白发与红领巾齐飘扬的老人的身影。他的实践经验和教育思想已成为少先队的永恒财富。他传递着手中的接力棒,他将56年对少先队工作的追求、感悟传递给一代代辅导员,让星星火炬薪火相传,让红领巾事业蓬勃发展。
俞明德用青春和激情换来了满园的桃李芬芳,用关爱和责任换来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他以半个多世纪的人生追求,展示出辅导员的时代风貌,弘扬了辅导员的职业精神,讴歌了辅导员的可贵品格,昭示出少先队事业的神圣与崇高。
篇8:永不褪色的红领巾心得体会
俞明德一生获得无数荣誉,他将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少年儿童教育和少先队工作中。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少先队辅导员之一,也是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荣获“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全国一级星星火炬奖章”“台州市、温岭市少先队事业突出贡献奖”等60多项全国、省、市荣誉,直至现在也依然在为红领巾事业奋斗着。
节目从俞明德日常工作生活的点滴细节入手,全方位记录了他72年来从事少先队工作的心路历程。如今的他依旧活跃在校园中、穿梭在红领巾间,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个少先队活动、一张张孩子们的笑脸……从青丝到白发、从弱冠至耄耋,红领巾始终鲜艳。
篇9:永不褪色的红领巾心得体会
10月13,对浙江省温岭市少先队总辅导员俞明德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是他热爱的少先队组织建队50周年的喜庆日子;也是浙江省台州市政府授予他“台州市少先队事业突出贡献奖”,以表彰他50年如一日献身少先队事业的一片赤子之心的令人激动的日子。建队节,温岭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授予俞明德同志“温岭市少先队事业突出贡献奖”,并奖给电脑一台。2011月,俞明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团中央书记周强亲自授与他“功勋通讯员”的奖牌,并一起合影留念。在风中,72岁的俞明德飘动的白发和胸前鲜艳的红领巾,向人们诉说着他与红领巾半个世纪的情缘。
“一生春播无限情,喜看幼苗已成林;功高人老童心在,夕阳点燃漫天云。”原团中央书记李源潮同志为俞明德写的这首诗,可以说正是他50年来的人生写照。半个世纪里,红领巾不仅一直飘在俞明德的胸前,而且飘进了他的内心深处。如今的他仍在续写着与红领巾的无尽情缘……
篇10:永不褪色的红领巾心得体会
俞明德1949年12月担任少年儿童委员,1950年1月成立了温岭县第一个中国少年儿童队组织。他白天给孩子们上课,晚上组织少年儿童站岗放哨,宣传土整土改,抗美援朝。1955年9月,他出席全国少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并在大会上典型发言,受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接见。9月30日晚在国庆宴会上,周总理举杯来到他身边亲切地对他说:“你是辅导员代表,回去后要好好工作,培养教育好下一代。”这句话在俞明德的脑海中记了一辈子,也努力追求了一辈子。
俞明德现任温岭市少先队终身辅导员、温岭市关工委副主任、全国清泉基本会辅导员等职,退休后的工作要比在职时多几倍。但是,老俞并不感到厌烦,这么多年来,他每天凌晨四点至四点半起床打电话发稿子,凌晨6点和城市清洁工一起“上班”,背上相机,摄像机往学校里孩子的中间跑。晚上回家边看电视边洗脚,边发邮件边吃饭,一边喝茶,一边看报纸,一直到晚上10点才入睡。
退休后俞明德继续当校外辅导员,做关工委工作,虽然没有报酬,但他都一口答应。许多人都难以相信,甚至好言相劝,“老俞呀!论政治你是全国级的优秀辅导员,中央几位领导也都见过;论生活条件已经是丰衣足食了,何必还要干下去呢?”,他解释说“今天我们享的幸福都是共产党给的,我就是鞠躬尽瘁也报答不了党的恩情,正因为我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不多了,我越是要抓紧干……”。
篇11:永不褪色的红领巾小学生作文
永不褪色的红领巾小学生作文
红领巾是一种象征,一种品德,一种荣耀;红领巾是一种肯定,一种责任。在我的眼中,血红的它有着永不褪色的光芒!
小小的红领巾伴我度过了风风雨雨的小学五年。每当清风拂过,胸前的红领巾迎风飘扬的时候,一股骄傲感总会涌上我的心头。
想起小时候,刚踏入小学,看见大哥哥大姐姐的脖子上总挂着一条鲜艳的红领巾,操场上教学楼里,总有它飘扬的影子,小小的我嫉妒极啦,每次都死死地盯着那块红领巾。回家后,我吵着嚷着要妈妈帮我买红领巾,甚至还使出了杀手锏——哭鼻子。可妈妈并没有帮我买,因为她说:“红领巾,等你好好学习,光荣地当上少先队员就可以戴上它!”于是,我努力学习,终于如愿以偿地戴上了红领巾。
从此我也成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戴上了象征着国旗一角的红领巾。当我飞奔在操场上,胸前的红领巾随风飘扬的时候,心中就有一股莫名的激动与骄傲!
一年,两年胸前的那块红领巾慢慢地褪色啦,我的同学们早已重新买了一块血红血红的红领巾。于是我跑回家,对妈妈说:“妈妈,红领巾都褪色啦。你帮我重新买一块吧。”那么一句话,妈妈听了严肃起来,我发觉这严肃中透露着一丝怒意:“红领巾是永不褪色的!”我一下子愣啦,妈妈为什么这么生气?红领巾是永不褪色?但是是胸前的它不是褪色嘛?只见妈妈蹲了下来用手拍了拍我的肩膀:“知道嘛,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国旗是红的,是战士们用鲜血染红的。红领巾象征着革命艰苦的胜利。你们现在拥有的.和平世界但是是革命先烈为你们打下来的,所以红领巾是永不褪色的!”那时的我朦胧地懂啦,我使劲地点点头,是的,红领巾是永不褪色的!每当同学们笑我:“哎,你的红领巾都褪色了,怎么还不去买新的啊?”我都会严肃地瞪他一眼,然后吐出几个坚定的字:“红领巾是永不褪色的!”
是啊,红领巾是永不褪色的,它是光荣的象征,更是不断进步的精神支柱!红领巾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异的少先队员,红领巾也激励着他们成为一个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长大后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我愿用自己的行动使红领巾更鲜艳更美丽!
红领巾,小学校园里那抹最亮丽的一笔!
篇12:永不褪色的红领巾观后感悟
俞明德坚守“我要终生与红领巾同行,终生当志愿辅导员”的庄严承诺,退休不退职,活跃在温岭的少先队辅导事业上。1991年10月,俞明德兼任了温岭市关工委、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市少工委温岭市少先队终身辅导员的工作和担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浙江省温岭市队报队刊工作站的工作。8月他的工作经验,在全国会议上作了介绍,博得全场的一致好评。如今的他虽已年老,但仍然继续全心全意地为孩子们服务,做着关心下一代的事。他自费订了10多种报纸和杂志,不断获取新知识,以跟上少先队工作的时代节拍,贴紧孩子们的心灵。俞明德喜欢教育新闻报道,是《中国教育报》《辅导员》《中国火炬》《中国少年报》《社区与教育》《浙江日报》《台州日报》《第二青春》《温岭日报》等20多家新闻媒体的通讯员和新华社的签约摄影师。他天天和时间赛跑,更加投入地工作。无论山区、海岛、还是偏僻的乡村小学,都是他关注的对象。有一次,他为了了解残疾儿童柯威的优秀事迹,从大闾岙翻山越岭走到高山头沙岙,找到了那位好儿童。每逢星期天,实验小学的学生们便会自觉地来参加他组织的读报活动。连续十几年他们年年被中国少年报社评为“优秀读报组”。
为更好地宣传红领巾事业,他克服老年人记忆衰退等困难,硬是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电脑、打印机、照相机和摄像机。从此之后,温岭哪里有少先队活动,哪里就能看到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一手照相机,一手摄像机,穿梭红领巾之间。仅,他被全国、省、市纸质刊物录用的稿件就有346篇。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一台中国少年报社赠送的摄像机,一个黑色的袋子,就是俞明德当时全部的工作设备。他每天在全市的各个学校里跑,晚上写稿、发稿,就是连双休日也很少有空闲。
为了更好地发挥俞明德的引领作用,经温岭市老干部局、团市委、市教育局研究决定,从8月25日起成立了俞明德工作室,到今天已经有三年多了。工作室由一批学校优秀的少先队辅导员、少年宫青年志愿者和“五老”三个不同的团队成员组成,经过不断地努力,工作室成员从原来的14人发展到34人,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篇13:永不褪色的红领巾观后感悟
俞明德是一位有着传奇人生经历的耄耋老人,他生于1933年10月,是全国唯一一位从事少先队工作70年的辅导员,曾获得全国一级星星火炬奖章、全国少先队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等十余项全国性荣誉,浙江省少先队事业功臣、浙江省优秀辅导员标兵等20余项省级荣誉,百余项地市级荣誉。
由陈芸编剧的《永不褪色的红领巾》,以歌舞剧的形式讲述了俞明德与红领巾结缘的70年。以俞明德对诺言的践行作为切入点,讴歌了老一辈少先队辅导员为红领巾事业的不懈努力及温岭新时代少先队活动品牌的硕果丰收。该剧将焦点聚集在俞明德与田地老师、几代少先队员及当代青年辅导员之间的感人故事上,分为《上海童谣》《一颗白杨梅》《一个都不能少》《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七个篇章,以俞老的回忆为线索,穿插小女孩五月和其母亲、楠楠、阿标、林欣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学生对俞老的回忆,将俞老择一事、终一生的追梦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篇14:永不褪色的红领巾观后感悟
工作70载,俞明德把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全部献给了关心培养教育下一代,现在,88岁高龄的俞明德依旧活跃在温岭县的各个小学,哪里有关于孩子们的活动,哪里就有俞明德的身影。
去年12月,87岁的俞明德到大溪小学参加少先队活动。活动中,有个少先队员向他献上了一条红围巾。一开始,他以为这只是一条普通的围巾,但其实不是。原来,这名少先队员的妈妈二十多年前是俞老的学生,一天下午放学时,突然下起了大雨,她和一些同学们没有带雨具,被困在学校里。俞明德和老伴见状,马上到附近的店里买了十几件雨衣,让孩子们穿上回家。而这件雨衣被这位学生也一直保留至今。她连夜织成这条红围巾献给当年的俞老师,就是想用一丝丝的温暖,回报老师冬日里给予的阳光。
或许,时间会模糊记忆,但温岭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不会忘记,有这样一位少先队辅导员,为了他们的成长倾其所有。俞明德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他把青春的热情、满腔的激情、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了“未来中国红”少先队教育事业中。择一事,终一生。70年来,俞明德戴着红领巾,走过春夏秋冬,直到青丝变白发。
★ 友谊褪色作文
★ 永不放弃作文
永不褪色的红领巾作文600字(通用1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