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草根小人物作文:真爱大情怀,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草根小人物作文:真爱大情怀,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草根小人物作文:真爱大情怀
草根小人物作文:真爱大情怀
草根小人物作文:真爱大情怀河南 侯晓刚
回看奔腾而过的岁月长河,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名字,犹如熠熠闪亮的朵朵浪花,发出悦耳的声响,组成绝美的华章。“最美奶奶”柴小女, “棒棒哥”郑定祥, “最美女孩”刁娜……艳阳一般温暖着人们冷漠的心。
【现象聚焦】
◎肯尼亚西部尼安萨省的一个村落有位叫萨拉・奥扬戈・奥巴马的老人,在她简陋的房子里居住着上百名孤儿,有的残疾,有的是弃儿,大部分是濒临死亡的“艾滋孤儿”。数十年前,萨拉就开始收养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当地人亲切地称她为“萨拉妈妈”。
◎河南省方城县杨楼乡治平村的退休职工张德林,一位70岁的老人,每天坚持捐10元钱帮助困难群众,来从未间断,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平民慈善家”。
【感悟】
草根人物身上的坚毅、善良、信义……照亮了道德星空,让人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丽的光辉。他们以“最美”的姿态走近我们的视野,以淳朴之美、耀眼之光执著地释放温暖,涤荡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相信美好,憧憬未来……
【演绎片段】
大山深处的拐杖“天行者”
向东平
拐杖,可以支撑身体,对谭定才来说,更可以支撑精神。他凭着对山区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拖着残疾的身体,拿着微薄的工资,在同一个教学点坚守20多年,实属难能可贵,值得称赞。
作为本该受照顾的平凡人,面对家长和学生期盼的目光,他将自己的困难抛之脑后,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做出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不平凡的事。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很多人眼里, “坚守”是可笑的。有些人怨天尤人,有些人碌碌无为,还有些人昧着良心做事,贩卖毒品,偷税漏税,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不能坚守最基本的道德和法律底线。极少数人的唯利是图,给很多人造成了伤害,也影响到国家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进程。
社会要和谐、生活要提高,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用信念和良心去维持和推动。正确的信念和平凡的良心是传统,也是财富,应该成为每个人自觉行动的准则, “坚守”精神理应发扬光大。
【点评】
谭定才身残志坚,甘于清贫,双拐当腿撑天拄地30年,以蜡炬精神为大山中的贫困孩子照亮一片希望的天空。
恒山最美女交警毛丽为什么那么红
周明欣
毛丽拒为“特权车”开“绿灯”的做法在网上引发众多网友追捧,她因此被称为“恒山脚下最美女交警”,红得发紫。
毛丽为什么那么红?她是被惯坏了的公车“捧”红的。公车在我国广受诟病,不仅在于公车是腐败的温床,还在于公车作为特权车的“主力”横行无忌,让老百姓从骨子里生厌。可以想象,如果不是有大量公车违章,毛丽就不会那么红,甚至不会红。
毛丽为什么那么红?她是被执法人员选择性执法的行为“衬”红的。()“选择性执法”是很多执法者惯用的手段,这些人唯权力马首是瞻,执法权被他们当做讨好权贵的砝码,相关法律则变成了可以任意揉捏的“橡皮泥”。正是在这些执法人员的“衬托”下,毛丽才显得卓尔不群,想不红都难。
很多人只知敬畏权力,却缺乏应有的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其实,法治社会要求人对法律心存敬畏,权力也不例外,只能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决不能为所欲为。
【点评】
古人以心直、行直为德,心直则不谋,故奸无所生;行直则无委,故谄无所藏。此是谓君子之性也,坦坦荡荡,磊磊落落。权弱位卑的女交警毛丽,忠于职守,秉公执法,不畏强权,这种正直无私的精神让人感动。我们应该为她的勇敢和威武不屈的精神喝彩。
【文题】
共剪西窗,红泥小炉,是爱情对温暖的演绎;桃花潭水,古道长亭,是友情对温暖的注解;一豆残灯,飞针走线,是亲情对温暖的'诠释。善行无疆,用爱心呼唤爱心,用温情传递温情,用真诚博得真诚,这是人间温暖大爱的延展,那份浪漫甜蜜会让我们倾听到幸福之花绽放的声音。
请以“温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
构思一:展现自己的心路历程。人生犹如一本书,记载着暗淡、辉煌,有温馨的故事,也有痛苦的回忆,但令我们刻骨铭心的是时刻萦绕在我们身边的温暖心灵的爱。静下心来,用你的笔诉说纯真的情感吧!
构思二:叙写真善美的温暖情愫。我们在寻找一种单纯:3岁坚强妞照看高位截瘫父亲,用纯真感动你我。我们在寻找一种善良:中国最美洗脚妹刘丽,资助几百名贫困学生,她的善良是不灭的火炬。我们在寻找一种美丽:谭定才身残志坚,用拐杖撑天拄地,传递温暖的力量。聚焦“最美”草根,让温情流泻你的笔端吧!
【时文链接】
给您换一碗
周海亮
每个黄昏,年轻人都要过来吃碗拉面。面馆很小,板房改造而成,半露天,正值夏天,苍蝇成群。年轻人在一个建筑工地干活,这是离他最近的面馆。
年轻人喜欢吃面,不仅因为便宜,还因为有味道。
工地没有食堂,早晨和中午,年轻人在附近商店买两个馒头和一包咸菜,加上一碗水,就能对付过去。可是晚饭,年轻人一定要吃碗面。面虽然简单,但里面有油盐酱醋,还有几块牛肉和一点葱花。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年轻人需要这些东西。
一碗面当然不能让年轻人吃饱。所以,回去时,年轻人仍会到商店买个馒头,买包咸菜。年轻人坐在工棚里默默地吃,想着远方的父母、弟弟妹妹,一碗水喝得咚咚有声。年轻人幸福且忧伤。
面馆虽然很小,很脏,但秃头老板做面的味道非常棒。年轻人认为他最大的幸福,就是坐在面馆的长凳上,冲着秃头老板喊: “来碗面!多放点儿葱花……”
那天年轻人照常到面馆吃面,他刚吃了一口,便发现碗里有只苍蝇。年轻人唤来秃头老板,老板一个劲儿地给他道歉:“真的很对不起……这里马上就要拆迁,不值得再装修,所以苍蝇多。”年轻人摆摆手,表示没关系。老板笑笑,说: “那给您换一碗。”他端走年轻人只吃掉一口的面,重新上了一碗。年轻人吃着面,突然感到有些可惜――那碗面里不过有只苍蝇――那碗面他不过吃了一口――那碗面里甚至还有两片薄薄的牛肉。年轻人想,假如他能将那碗面吃掉大半甚至吃到只剩下汤水后,再喊来老板,就好了。年轻人回到工棚里啃馒头时,仍然在想这件事,他觉得,那碗面真是太可惜了。
假如再碰到这种情况,他一定会晚些喊来老板。年轻人想,花一碗的钱吃两碗面,是很合算的事情。
可是这样的情况毕竟很少,谁都不希望碰到:老板,食客――除了年轻人。
终于,3个月后,年轻人的碗里,再次出现一只苍蝇。
深秋,苍蝇已经极少了。可能正因为如此,老板放松了警惕。年轻人吃下一口面,抹抹脸上的汗。正在这时,他发现,碗里有只苍蝇。
年轻人愣了愣,抬头看看忙碌的秃头老板,又低下头,用筷子小心地将苍蝇拔到碗沿,然后,不动声色地继续吃了起来。
面的味道真的很棒。一只苍蝇并不能破坏年轻人的胃口。
可是年轻人不能将面吃光――他得做出突然发现苍蝇的样子――他得做出发现苍蝇便扔掉筷子的样子。年轻人大声喊:“老板!”秃头老板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年轻人扔了筷子,说: “你怎么回事?面里有苍蝇!”
“苍蝇?”
“你看看。”年轻人说。
年轻人拾起筷子,拨动着剩下的几根面条,苍蝇不见了。年轻人继续拨动,还是没有苍蝇。年轻人要了一只空碗,将面里的汤一点一点滗出去,苍蝇仍然没有出现。很多食客盯着他,表情复杂。年轻人只觉一股血涌上脑门。
他难受。他想哭。不是因为他不小心吃掉了苍蝇,而是因为,或许,这些人,食客,甚至秃头老板,都看清了他的伎俩。
“苍蝇呢?”老板问他。
“刚才……还在……现在……找不到了……我也不知道……”
“真有苍蝇?”秃头老板目光如炬。似乎他的目光能够将年轻人穿透,似乎他知晓年轻人脑子里所有的秘密。
“真……有。”
秃头老板轻轻叹了口气,冲周围的食客笑笑,以示抱歉。然后,他端起碗,对年轻人说: “对不起,我这就给您换一碗。”
年轻人愣了愣,伏在桌面,哭出声来。
(选自《2011中国年度小小说》)
(责任编辑 佟非)
篇2:草根小人物作文:真爱大情怀
回看奔腾而过的岁月长河,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名字,犹如熠熠闪亮的朵朵浪花,发出悦耳的声响,组成绝美的华章。“最美奶奶”柴小女, “棒棒哥”郑定祥, “最美女孩”刁娜……艳阳一般温暖着人们冷漠的心。
【现象聚焦】
◎肯尼亚西部尼安萨省的一个村落有位叫萨拉·奥扬戈·的老人,在她简陋的房子里居住着上百名孤儿,有的残疾,有的是弃儿,大部分是濒临死亡的“艾滋孤儿”。数十年前,萨拉就开始收养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当地人亲切地称她为“萨拉妈妈”。
◎河南省方城县杨楼乡治平村的退休职工张德林,一位70岁的老人,每天坚持捐10元钱帮助困难群众,12年来从未间断,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平民慈善家”。
【感悟】
草根人物身上的坚毅、善良、信义……照亮了道德星空,让人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丽的光辉。他们以“最美”的姿态走近我们的视野,以淳朴之美、耀眼之光执著地释放温暖,涤荡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相信美好,憧憬未来……
【演绎片段】
大山深处的拐杖“天行者”
向东平
拐杖,可以支撑身体,对谭定才来说,更可以支撑精神。他凭着对山区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拖着残疾的身体,拿着微薄的工资,在同一个教学点坚守20多年,实属难能可贵,值得称赞。
作为本该受照顾的平凡人,面对家长和学生期盼的目光,他将自己的困难抛之脑后,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做出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不平凡的事。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很多人眼里, “坚守”是可笑的。有些人怨天尤人,有些人碌碌无为,还有些人昧着良心做事,贩卖毒品,偷税漏税,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不能坚守最基本的道德和法律底线。极少数人的唯利是图,给很多人造成了伤害,也影响到国家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进程。
社会要和谐、生活要提高,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用信念和良心去维持和推动。正确的信念和平凡的良心是传统,也是财富,应该成为每个人自觉行动的准则, “坚守”精神理应发扬光大。
【点评】
谭定才身残志坚,甘于清贫,双拐当腿撑天拄地30年,以蜡炬精神为大山中的贫困孩子照亮一片希望的天空。
恒山最美女交警毛丽为什么那么红
周明欣
毛丽拒为“特权车”开“绿灯”的做法在网上引发众多网友追捧,她因此被称为“恒山脚下最美女交警”,红得发紫。
毛丽为什么那么红?她是被惯坏了的公车“捧”红的。公车在我国广受诟病,不仅在于公车是腐败的温床,还在于公车作为特权车的“主力”横行无忌,让老百姓从骨子里生厌。可以想象,如果不是有大量公车违章,毛丽就不会那么红,甚至不会红。
毛丽为什么那么红?她是被执法人员选择性执法的行为“衬”红的。“选择性执法”是很多执法者惯用的手段,这些人唯权力马首是瞻,执法权被他们当做讨好权贵的砝码,相关法律则变成了可以任意揉捏的“橡皮泥”。正是在这些执法人员的“衬托”下,毛丽才显得卓尔不群,想不红都难。
很多人只知敬畏权力,却缺乏应有的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其实,法治社会要求人对法律心存敬畏,权力也不例外,只能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决不能为所欲为。
【点评】
古人以心直、行直为德,心直则不谋,故奸无所生;行直则无委,故谄无所藏。此是谓君子之性也,坦坦荡荡,磊磊落落。权弱位卑的女交警毛丽,忠于职守,秉公执法,不畏强权,这种正直无私的精神让人感动。我们应该为她的勇敢和威武不屈的精神喝彩。
【文题】
共剪西窗,红泥小炉,是爱情对温暖的演绎;桃花潭水,古道长亭,是友情对温暖的注解;一豆残灯,飞针走线,是亲情对温暖的诠释。善行无疆,用爱心呼唤爱心,用温情传递温情,用真诚博得真诚,这是人间温暖大爱的延展,那份浪漫甜蜜会让我们倾听到幸福之花绽放的声音。
请以“温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
构思一:展现自己的心路历程。人生犹如一本书,记载着暗淡、辉煌,有温馨的故事,也有痛苦的回忆,但令我们刻骨铭心的是时刻萦绕在我们身边的温暖心灵的爱。静下心来,用你的笔诉说纯真的情感吧!
构思二:叙写真善美的温暖情愫。我们在寻找一种单纯:3岁坚强妞照看高位截瘫父亲,用纯真感动你我。我们在寻找一种善良:中国最美洗脚妹刘丽,资助几百名贫困学生,她的善良是不灭的火炬。我们在寻找一种美丽:谭定才身残志坚,用拐杖撑天拄地,传递温暖的力量。聚焦“最美”草根,让温情流泻你的笔端吧!
【时文链接】
给您换一碗
周海亮
每个黄昏,年轻人都要过来吃碗拉面。面馆很小,板房改造而成,半露天,正值夏天,苍蝇成群。年轻人在一个建筑工地干活,这是离他最近的面馆。
年轻人喜欢吃面,不仅因为便宜,还因为有味道。
工地没有食堂,早晨和中午,年轻人在附近商店买两个馒头和一包咸菜,加上一碗水,就能对付过去。可是晚饭,年轻人一定要吃碗面。面虽然简单,但里面有油盐酱醋,还有几块牛肉和一点葱花。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年轻人需要这些东西。
一碗面当然不能让年轻人吃饱。所以,回去时,年轻人仍会到商店买个馒头,买包咸菜。年轻人
坐在工棚里默默地吃,想着远方的父母、弟弟妹妹,一碗水喝得咚咚有声。年轻人幸福且忧伤。
面馆虽然很小,很脏,但秃头老板做面的味道非常棒。年轻人认为他最大的幸福,就是坐在面馆的长凳上,冲着秃头老板喊: “来碗面!多放点儿葱花……”
那天年轻人照常到面馆吃面,他刚吃了一口,便发现碗里有只苍蝇。年轻人唤来秃头老板,老板一个劲儿地给他道歉:“真的很对不起……这里马上就要拆迁,不值得再装修,所以苍蝇多。”年轻人摆摆手,表示没关系。老板笑笑,说: “那给您换一碗。”他端走年轻人只吃掉一口的面,重新上了一碗。年轻人吃着面,突然感到有些可惜——那碗面里不过有只苍蝇——那碗面他不过吃了一口——那碗面里甚至还有两片薄薄的牛肉。年轻人想,假如他能将那碗面吃掉大半甚至吃到只剩下汤水后,再喊来老板,就好了。年轻人回到工棚里啃馒头时,仍然在想这件事,他觉得,那碗面真是太可惜了。
假如再碰到这种情况,他一定会晚些喊来老板。年轻人想,花一碗的钱吃两碗面,是很合算的事情。
可是这样的情况毕竟很少,谁都不希望碰到:老板,食客——除了年轻人。
终于,3个月后,年轻人的碗里,再次出现一只苍蝇。
深秋,苍蝇已经极少了。可能正因为如此,老板放松了警惕。年轻人吃下一口面,抹抹脸上的汗。正在这时,他发现,碗里有只苍蝇。
年轻人愣了愣,抬头看看忙碌的秃头老板,又低下头,用筷子小心地将苍蝇拔到碗沿,然后,不动声色地继续吃了起来。
面的味道真的很棒。一只苍蝇并不能破坏年轻人的胃口。
可是年轻人不能将面吃光——他得做出突然发现苍蝇的样子——他得做出发现苍蝇便扔掉筷子的样子。年轻人大声喊:“老板!”秃头老板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年轻人扔了筷子,说: “你怎么回事?面里有苍蝇!”
“苍蝇?”
“你看看。”年轻人说。
年轻人拾起筷子,拨动着剩下的几根面条,苍蝇不见了。年轻人继续拨动,还是没有苍蝇。年轻人要了一只空碗,将面里的汤一点一点滗出去,苍蝇仍然没有出现。很多食客盯着他,表情复杂。年轻人只觉一股血涌上脑门。
他难受。他想哭。不是因为他不小心吃掉了苍蝇,而是因为,或许,这些人,食客,甚至秃头老板,都看清了他的伎俩。
“苍蝇呢?”老板问他。
“刚才……还在……现在……找不到了……我也不知道……”
“真有苍蝇?”秃头老板目光如炬。似乎他的目光能够将年轻人穿透,似乎他知晓年轻人脑子里所有的秘密。
“真……有。”
秃头老板轻轻叹了口气,冲周围的食客笑笑,以示抱歉。然后,他端起碗,对年轻人说: “对不起,我这就给您换一碗。”
年轻人愣了愣,伏在桌面,哭出声来。
(选自《2011中国年度小小说》)
篇3:草根小人物成就人生大奇迹作文
草根小人物成就人生大奇迹作文
如果说《帝企鹅日记》是关于鸟的史诗,《迁徙的鸟》是关于飞翔的赞美诗,那么《天赐》就是鸟类世界中的小说《活着》。
在第四届德国科隆电影节上,中国第一部以鸟为“演员”的电影《天赐》,一举夺得“最受观众喜爱的电影”大奖,成为最耀眼的一匹黑马,其制作团队也成了颁奖典礼上最惹人注目的焦点。然而却没有人相信这部参加国际电影节并最终赢得大奖的影片竟然出自三位非专业电影科班出身的年轻人之手。
《天赐》讲述了一只孤独的小黑尾鸥与命运抗争的感人故事。这部关于一只海鸥成长经历的故事片,画面唯美、情节曲折、震撼。国际著名纪录片大师、科隆电影节评委沃尔克·诺瓦克先生对《天赐》给予极高的评价:“用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完成了故事片的创作,这是对电影的贡献。《天赐》是本届电影节最棒的电影!”
对!这部最棒的电影正是由他们完成,他们被朋友们称为三脚架组合,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平均年龄只有36岁,却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然而影片的背后他们的付出又是巨大的,整整七年,三个人把生命中最年富力强的七年都给了故事中的主角“天赐”,熟悉他们的人说他们“疯了”。可是在他们心中这不是疯,是执著、是坚持,因为他们都被“天赐”打动了,从破壳而出,到失去父亲、哥哥、母亲……一只孤鸟,在海驴岛滔天大浪和滚滚惊雷中颤巍巍地成长。生存很残酷,生命很脆弱,生命很顽强,生命还很美好……这几乎就是一部生命勇气和力量的再现。
曾经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自幼喜欢鸟的导演孙宪,每当从电视里看完外国人拍摄的《动物世界》,他总有一点疑惑:中国的“动物世界”在哪里?终于他们发现了一个离威海市60多公里的海驴岛,小岛离陆地只有几海里,坐船二十分钟左右的路程,海岛周围食物充足,是海鸟很好的繁殖地。每年春夏之际这里聚集着近万只海鸥和白鹭,这里可以说就是中国的动物世界的外景地。也就是从那时起,孙宪有了拍摄一部纯野生鸟类纪录片的灵感。2002年5月2日。孙宪在这“无粮”“无水”“无电”的“三无”海岛上与志同道合的两位好友,开始了艰苦拍摄与创作,只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拍的时间越来越长。计划也从拍一部纪录片转变成一部鸟的电影:没想到拍摄的过程是如此的'惊心动魄:更没想到影片是如此的成功……
孙宪高中毕业参加工作两年后,考入曲阜师范大学学了几年油画:王建涛当过农民、司机、修理工。后来到济南广播电视学院学习两年摄影。于辉高中毕业后直接跟着孙宪学徒当美工。三人都不是电影科班出身,但身为电影院里的工作人员,放电影多年的经历,看过的数千部电影是唯一也是最好的营养来源。
拍摄鸟的电影,鸟儿却不是称职的演员,从不听从导演的安排。鸟的故事必须细心去观察,并用镜头语言去表达。这种在原生态下拍摄的片子,拍摄难度不可想象。一个在影片中几秒钟的镜头,有时需要三个机位拍上半个月的时间。整部片子剪辑完80分钟,却拍摄400多个小时,耗了7年的拍摄时间。
拍摄是艰难的,可更困难的是资金的短缺。最初的启动资金是他们拿出了自己的积蓄。三人先后投入了300多万元,最困难时连顿热饭都吃不上。2004年冬,拍摄几乎使三个人陷入了绝境。此时三位“草根”电影制作人,拍摄了几百个小时的素材,但是如何成为一部作品?他们陷入了迷茫。
电影剧作家袁学强在看了他们的素材后,建议拍一部关于鸟的电影。要出一部电影仅仅是第一步,编剧本、做剪辑、配音、配音乐、制作、发行,每一个环节对孙宪和他的团队来说都是难以逾越的高山。在屡屡碰壁后,从没有学过电影制作的孙宪平生第一次当起了导演,和同伴们边摸索边制作,长达400多个小时的素材每天翻来覆去地看,根据素材,剧本有了,一个小黑尾鸥的成长之路渐渐成型。影片最终定名为《天赐》,有人说《天赐》名字太平凡,但孙宪最终没有改。因为在拍摄过程中。大家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这种幸运是天赐的:拍摄的黑尾鸥也是天赐:还有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这些都是天赐的。所以“天赐”这个名字最能传达出他所要表达的主题。
2008年1月24日。这部电影获得了国家电影局的摄制许可证,有着影视圈才女美誉的徐静蕾友情为《天赐》配音,青年歌唱家谭晶为影片演唱了主题曲。2009年10月13日,国家广电总局给《天赐》颁发了公映许可证。
至此,被朋友认为是“疯了”的孙宪带着他的摄制组在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7年艰苦的拍摄,并不都是困难和苦涩。长期的拍摄,使他们渐渐走进了鸟的生活。那些感人的画面,震撼着他们的心灵,给他们带来无比的快乐!被鸟儿的顽强生命鼓舞着,一下子所有的烦躁都不复存在了。最后撤离海岛的时候于辉对孙宪说:“下辈子如果你还要拍鸟,那我就做只鸟,你想怎么拍我就怎么飞……”
影片获奖的消息传到国内,让很多并不看好这部电影的人很吃惊,毕竟这是一个有些远离社会热点题材的故事。而拍摄《天赐》的三个人,也绝非艺术家或科学家,他们仅仅是一群普通人,几个电影院的美工。可是他们做到了。可能越是从普通人身上,我们越能感觉到这股来自内心的力量,尤其是在它被海驴岛上的黑尾鸥唤醒后。
关于拍摄片子的初衷,孙宪说:“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出自对鸟类单纯的喜爱。七年零距离地融入黑尾鸥的世界,让我们找回了对生灵应有的尊重和对自然应有的敬畏。生命是平等的,生命都有尊严,哪怕一草一木都应该尊重,我只是想讲述一个关于生命成长的故事,把看到的鸟世界里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2011年1月21日,《天赐》在全国公映。坚强的小天赐打动了太多人的心。
带着一个飞翔的梦想,顶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凭着超过常人的毅力。七年磨一剑,一部温暖生命的电影最终诞生在了三个小人物的手中,创造了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他们的故事如同《天赐》一般,同样让人感动、让人敬佩、让人羡慕、更让人尊重。只要坚持,小人物同样也会成就人生大奇迹。
★ 小人物作文
★ 小人物初三作文
★ 真爱议论文
★ 美丽的小人物作文
★ 真爱值得等待作文
★ 小人物的日记
草根小人物作文:真爱大情怀(精选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