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ophthalmolog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2篇种鱼作文450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种鱼作文45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目录
篇1:小猫种鱼
小猫种鱼(第一册)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新偏旁:提土旁、双人旁、夕字旁。
2.学会7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很多”、“到了”练习说话。
3.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通过看图学文,懂得小猫种鱼收不到鱼的原因,从而教育学生在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不要生搬硬套人家的做法。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
3.识字、写字。
4.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图片,田字格黑板,小黑板,音节卡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继续学习看图方法,能看懂每一幅图的意思,并能把几幅图联系起来看,理解图意。
(二)图文结合,能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看几幅有联系的图画的方法,理解图意。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篇2:小猫种鱼
王轩皓
庄稼能种,鱼也应该能种。小猫这么想着,来到了院子里。
小猫提着一个篮子,拎着一个桶,桶里面装着两条大鱼,手里拿了一把铲子,找了一处肥沃的地方准备种鱼。只见它慢慢的蹲下来,抓紧手中的铲子,一锹、两锹、三锹......挖了很久,小猫用了吃奶的劲才挖出了一个很大很远的坑,这时,篮子里的鱼看见了,似乎知道了小猫的想法,急的又蹦又跳,害怕的说:“快把我放回水里,我又不是种子,我是动物,是在水里生活的,不要啊......”小猫听了很不屑的说:“我才不信你的鬼话。”说完,小猫就拿起鱼,放进坑里,然后埋了起来,浇上水,笑眯眯地走了。
到了秋天,小猫没有看见种下去的鱼儿开花、结果,它奇怪万分,拿出铲子来到院子里,把土给挖掉,看见坑里只剩下鱼骨头。伤心的小猫一屁股坐在地上痛哭起来。
小猫从这件事里明白了:植物能种,动物是不能种的。
怀宁独秀小学204班
篇3:《小猫种鱼》
读题,解题。这是一篇看图学文,从题目上看讲了谁的事?讲了小猫的什么事?小猫种鱼,能长出鱼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图、学习课文。
(二)指导看图一、图二,初读课文。
1.这课书中有几幅图?哪两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
2.出示图一,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在种玉米)
(1)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在种玉米?(①土地是新翻松的;②阿姨手中拿着小盆往地里撒种;③从第二幅看见长熟的玉米)
(2)什么季节撒种?(春季撒种)
(3)用一句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来。(在春天里,阿姨往地里撒玉米种子)
3.出示图二,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往筐里放玉米)
(1)什么季节玉米成熟了?(秋季玉米成熟了,收玉米)
(2)阿姨种的玉米长得怎样?收得玉米多不多?(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收了很多的玉米)
(3)能用一句话把这幅图的意思说出来吗?(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4.现在看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有什么关系?(第一幅图讲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玉米种子,第二幅图讲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1)这位阿姨是什么人?(农民)
(2)练习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互相说)
(农民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下了玉米种子,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天农民阿姨收了很多玉米)
5.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哪个自然段是讲的这两幅图的事。(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能连成句子。
(2)指名读,齐读。
(三)指导看图三、图四,初读课文。
1.出示图三,问,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农民叔叔在种花生)
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农民叔叔是在种花生呢?(①农民叔叔用锄头刨坑;②地上的小盆里放着种子;③从第二幅图中叔叔收了一筐的花生,看出叔叔种花生)
3.什么季节种花生?什么季节花生成熟了?(春季种花生,秋季花生成熟了)
4.农民叔叔种的花生长得怎样,收得多不多?(长得很茂盛,收得很多)
5.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6.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讲的是这两幅图的事?自己练习读一读。
(1)学生自己练读,读准音字,连成句子。
(2)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五,初读课文。
1.出示图五,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小猫种鱼)
2.小猫现在在干什么?想什么?(小猫把鱼种到坑里,坐在坑边想,到了秋天他会收到一大筐的鱼)
3.读第3自然段课文。
(1)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互相练读。
(2)教师指名读。
(五)读全文,自己小声读。想一想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图文结合,学懂课文内容,懂得词义。
(二)知道小猫的错误是:看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不动脑筋,把事情做坏了。
(三)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练背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图文结合,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小猫为什么会做错事的道理。
(二)练背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读词语卡片:种玉米地里花生很多他
(二)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义。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学习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表述图画的意思的。
2.学习第1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讲了谁的事?
(2)读读哪部分表述的是第一幅图的事?(指名读)告诉学生这叫前半句话。
(3)前半句讲了谁?(农民)把什么东西种在什么地方了?(把玉米种在地里)师述:前半句告诉我们谁、把什么东西种在什么地方?
①“种”在这是什么意思?看图说一说。(翻土、挖沟、播种、盖土)板书:种
②农民把什么种在地里了?(玉米)
③种的“玉米”和收的“玉米”是不是一样的东西?(种的是玉米粒,收的是玉米棒子)板书:玉米
④读读前半句。
(4)读一读后半句,想想后半句说的是谁?怎么样了。(农民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
①后半句课文里有“农民”两个字吗?(这是半句话,跟前半句合起来是一句话,前半句话里有谁(农民)就可以了,后半句是接着说的,说的还是他<农民>)
②后半句讲的是在什么季节,谁收到了什么。板书:收很多玉米
③“很多”是什么意思,看图说说。(“很多”在图上画的筐里玉米已经装得满满的了,地里的玉米杆上还长着许多没有掰下来的)
师述:在春天播下种子,到秋天就可以收到许多的玉米,农民心情怎么样?
(5)读一读第1自然段,读出农民的高兴心情来。
(6)练习背诵。
①根据问题练习背诵。
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讲的谁把什么种在地里,到了什么时间,收了什么?这种背诵形式与填空背诵一样,但是难度比填空背诵大。
②根据板书练习背诵。
农民种玉米收玉米
这种背诵形式比上述两种都难一些。
3.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自读课文。
(2)看图,读文,回答问题。
①第2自然段与哪两幅图相对应?
②这段话中有哪些词语与第1自然段不相同?(“花生”与“玉米”)
③前半句讲了谁?在干什么?(读文自己说说)在什么时间种花生?
板书:农民种花生
④农民怎样种花生?(进一步理解:“种”字)
⑤后半句讲的谁?到了什么时间?收到了什么?
板书:到了秋天收花生
⑥农民怎样收花生?(看图说说)
⑦读全句话,问:句子中的两个“花生”各指什么说的?(农民种的“花生”是花生米,收的“花生”是花生果)种的是种子,收的是果实。
⑧农民收的花生“很多”,看图说说怎样多?(农民叔叔身边的筐里装满了花生果,地里还有很多没有刨出来的)
⑨读课文,读出农民收到很多花生的喜悦心情。
4.练习背诵课文。
(1)第1自然段会背了,这个自然段只要把“花生”这一词语换成什么就行了?
(2)自己背一背,指名背。
5..总结两段,读课文,回答问题。
(1)农民在什么时间,把什么种在地里,到了什么时间,能收到什么?
(2)农民为什么能收到“很多玉米”,“很多花生”?(春种―秋收)
6.学习第3自然段。
(1)读课文,想想这段有几句话?讲的是谁的事?什么事?哪幅图与这段话对应?
(2)读第1句话,回答问题。
①小猫看见了什么?(看到农民春天种下种子,秋天能收到很多果实)
②所以小猫就怎么做了?(把小鱼种在地里)
③小猫为什么要把小鱼种在地里呢?(因为他看到农民春天种了种子,秋天收了很多果实,他也想种上小鱼,到了秋天可以收到很多的小鱼)读熟第1句话。
(3)读第2句话,这句话讲了小猫的想法,他是怎样想的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4)“一定”在句子里是什么意思?在句子里表示什么?(一定是确定不变的意思,在句子里表示小猫确信自己的想法肯定会实现)读第2句话。
(5)问:小猫能收到很多小鱼吗?为什么?
①花生、玉米是种在什么地方的?
②小鱼生活在什么地方?在土地里能活吗?
③小鱼怎样繁殖?
师述:玉米、花生是植物,植物种在地里能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小鱼是动物,它生活在水中,
篇4:小猫种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课文知道种玉米收玉米,种花生收花生,懂得小猫种鱼收不到鱼的道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课文知道种玉米能收玉米,种花生能收花生,懂得小猫种鱼收不到鱼的道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懂得小猫种鱼收不到鱼的道理。
2.明白向别人学习需要动脑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和词语卡片,巩固字音字形。
二、谈话导入 :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小猫种鱼的'生字和词语,我们初步地了解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内容,仔细观察插图,能用简单的话表达图的内容,同时还要明白课文中所讲的道理。
三、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3.全文共有几幅图,(5幅)边看图边读课文,想想哪幅图和哪个自然段有联系。
(1)第一自然段是描写第一、二幅图的。
(2)第二自然段是描写第三、四幅图的。
(3)第三自然段是描写第五幅图的。
4.学生轻声读课文,想想:你从每段课文中明白了什么?指名说一说。
四、朗读课文,进一步地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教给学生学习办法。
1.出示图1图2,说说每幅图画的是谁在干什么?再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用“一”画出第一幅图对应的句子,用“~”画出第二幅图对应的句子。
3.读读画出的句子,并思考:谁把什么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怎么样?农民伯伯种的是什么样的玉米?教师出示实物:玉米粒,即种子。到了秋天农民伯伯收获的又是什么呢?(教师出示实物:玉米棒子。板书:种玉米 很多玉米
4.看第二幅图,农民伯伯收了多少玉米呢?书中用了一个词,是什么词?(很多)①如果是你,看到收获了这么多的玉米。心里怎么样?(高兴)用高兴的语气读一读。②教师抓住“很多”进行朗读指导。学生练习读,指名读。③练习背诵。先利用图文对照的方法自己练习背诵,然后同桌互背最后指名背和齐背。
5.总结学习方法。
板书:看图
画句子
读文 思考?
朗读,背诵
(二)在纂这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段熟悉学法。
1.自己自学课文二段。
2.学生自学后小组进行讨论。
3.指名汇报学习收获。
教师板书:种花生 很多花生
4.朗读本段,读出阿姨收到很多花生的喜悦心情。
5.背诵第二段。
与第一段比较着背,只是把“玉米”换成“花生”就可以了。
(三)扩展练习,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1.学生把前两段进行背诵。
2.让学生按照句式,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农民伯伯或阿姨还能把什么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到很多什么?
3.想一想:农民在什么时间种?到了什么时间能收到。农民为什么能收到很多玉米、花生……呢?
(因为玉米和花生是种子繁殖的,是种在地里的,经过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就会收到很多的玉米和花生。……)
教师过渡语: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看见农民伯伯和农民阿姨,把玉米和花生种在地里,收到了很多玉米和花生,于是它把小鱼种在地里,它想收到很多很多小鱼,它收到很多鱼了吗?
我们一起学习第三
篇5:种鱼叙事作文
种鱼叙事作文
人生如一条串满珠宝的项链,童年永远做最大的那颗宝石;记忆如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童年永远做最高的.那个浪尖;生命如一颗郁郁葱葱的大树,童年永远做最绿的那片叶子。每当我想起童年,就会记起一件傻事,那就是“种鱼”。
那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正在爷爷的农场中度假。我经常站在山上,一边吃着糖果,一边躺下来晒太阳,像一只懒猫一样,每天除了吃就是喝,其它什么都不管。
有一天,我看见一位老伯伯正在种什么东西,就跑过去问:“老伯伯,您这是在干什么呀?”老伯伯见了我,擦了一把头上的汗,笑着对我说:“伯伯正在种苹果树哩,等到秋天就可以吃苹果了,一定会给你留好的,别忘记来拿哦!”听了老伯伯的话,我一路上都在想那苹果的事,不知不觉的撞上了一棵大树。我灵机一动,想:大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以种苹果,那种鱼也可以呀,到时候会长出一棵大大的“鱼树”,上面会长出十分多的鱼,我一辈子也吃不完!说干就干,我从溪中抓了一条小鱼,用铲子一点一点的挖了一个洞,放入小鱼后又将土填平,并插上了一根竹子做记号。哈哈,我以后再也不需要在冰冷的水中捉鱼了,我真是太聪明了!接下来几天,我天天去浇水,盼望鱼树可以快点长出来。
转眼间,秋天来了,我又回到了爷爷家,我连忙去找鱼树,希望它已经结出了许多鱼。可一看,连一根杂草都没看见,我闷闷不乐的回了家,将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着对我说:“傻孩子,鱼是动物怎会种的出来!只有植物才能从土中种出来。”听完妈妈的话,我恍然大悟。
秋天过去了,冬天过去了,春天又来了,可童年却一去不复返了,种鱼树的傻事,我再也不会做了,可我又是多么想我的童年时光啊!
篇6:作文 小猫种鱼
小猫听到小松鼠说:“花生种下后,可以结出许许多多的花生”。于是小猫告别小松鼠,跑回家里拿出了几条肥肥胖胖的鱼埋在了地里,浇了一些水后就回家睡觉了,一天,一周,一个月……它看见鱼还没发芽,于是小猫跑到小松鼠那儿说:“既然你的花生能发芽,那我的小鱼怎么不发芽呢”?小松鼠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它说:“鱼是生活在水里的”。小猫听了恍然大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认真想一想才能做,不然会做出荒唐滑稽的傻事来,我们可千万不要向小猫学习呀!
四川乐山市中区阳光小学二年级:施鸿耀
篇7:种鱼600字作文
种鱼600字作文
人生如一条串满珠宝的项链,童年永远做最大的那颗宝石;记忆如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童年永远做最高的那个浪尖;生命如一颗郁郁葱葱的大树,童年永远做最绿的那片叶子。每当我想起童年,就会记起一件傻事,那就是“种鱼”。
那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正在爷爷的.农场中度假。我经常站在山上,一边吃着糖果,一边躺下来晒太阳,像一只懒猫一样,每天除了吃就是喝,其它什么都不管。
有一天,我看见一位老伯伯正在种什么东西,就跑过去问:“老伯伯,您这是在干什么呀?”老伯伯见了我,擦了一把头上的汗,笑着对我说:“伯伯正在种苹果树哩,等到秋天就可以吃苹果了,一定会给你留好的,别忘记来拿哦!”听了老伯伯的话,我一路上都在想那苹果的事,不知不觉的撞上了一棵大树。我灵机一动,想:大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以种苹果,那种鱼也可以呀,到时候会长出一棵大大的“鱼树”,上面会长出十分多的鱼,我一辈子也吃不完!说干就干,我从溪中抓了一条小鱼,用铲子一点一点的挖了一个洞,放入小鱼后又将土填平,并插上了一根竹子做记号。哈哈,我以后再也不需要在冰冷的水中捉鱼了,我真是太聪明了!接下来几天,我天天去浇水,盼望鱼树可以快点长出来。
转眼间,秋天来了,我又回到了爷爷家,我连忙去找鱼树,希望它已经结出了许多鱼。可一看,连一根杂草都没看见,我闷闷不乐的回了家,将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着对我说:“傻孩子,鱼是动物怎会种的出来!只有植物才能从土中种出来。”听完妈妈的话,我恍然大悟。
秋天过去了,冬天过去了,春天又来了,可童年却一去不复返了,种鱼树的傻事,我再也不会做了,可我又是多么想我的童年时光啊!
篇8:种鱼三年级作文
种鱼三年级作文
在彩奇呢丝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的动物塔奇小狗的身上。
塔奇吃骨头许多年了,他开始不想吃骨头了。他看见猫妹妹吃鱼吃得津津有味,便以为鱼是天底下最好吃的'美食。他决定种鱼。于是第二天他便去猫妹妹家要骨头。
猫妹妹给了他整整三袋子骨头,小狗塔奇高兴极了,连连向她道谢。回到家后,他就将鱼骨头埋进土里。接下来他浇水、施肥,还给鱼骨头讲故事呢!
时间过得可真快呀!转眼间就到了秋季收获的时间了。小狗蹦蹦跳跳地来到了后院,可令他大吃一惊的是,它们连幼苗都没有长成!他气得汪汪直叫,骂鱼骨头忘恩负义,自己辛辛苦苦给它们浇水、施肥、还给它们讲故事,可它们连一个苗都没长出来。路过的白鸭大妈看见了,问清楚了原因,大笑。
小狗塔奇很奇怪,问:“大妈,你笑什么呀,你应该替我生气才对呀!”白鸭大妈语重心长地说:“有些东西是可以种植的,有些不能种植,能种植的有核桃、花生、大米、苹果、梨等等,而不能种植的有面包、蛋糕、鱼骨头、鸡蛋、鸭蛋、牛奶等等……”话还没说完,小狗塔奇的脸已红了一大半。
篇9:鱼作文450字
你们看了这个题目可能不太相信吧?不过,这件事就是因为鱼才会这样的。 星期六的时候,我在加贝超市那里面吹空调,突然,有一个人说,这条鱼昨天买还大一些,今天怎么就这么小???超市里的人无论怎样都说不服那个顾客,因为顾客就是上帝,所以不能跟顾客吵嘴,但实在是熬不住了,就跟那顾客吵起来了,那里的人说,鱼肯定有一大一小的,怎么可能天天都买一样大小的呢?那是不可能的,又不是不能吃,不能吃的话我再给你一条鱼就好了! 这些话可把顾客说火了,顾客回答道:“你给我等着,我要投诉你们这个店”.过了一会儿,记者都跑过来了,记者在追问:“ 是鱼的质量出问题了?还是你们店今天卖鱼卖的小一点让顾客买?”一连串的问题说向店长. 店长说:“鱼干嘛分的哪么清楚了?再说了我也会陪给他一条的,可他没有跟我说过就盲目的'叫你们来啊!” 那个顾客说:“ 要把你们的事情弄到电视上去才好是吧,那么好,我叫他们记下来,放到电视上让更多的人知道你们对顾客是这种态度.”晚上,我和家人看新闻的时候果然看到了那一瞬间. 我没想到,一条小小的鱼能这样!
第2篇篇10:小猫种鱼童话故事
小猫种鱼童话故事
星期天,张帆的爸爸钓来一条小金鱼,张帆高兴的把它放在了鱼缸里。
小猫卡特看见了,围着鱼缸一圈一圈的转呀,馋的直流口水。小金鱼可真害怕,它是多么想念在小河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呀。忽然,小金鱼想出个好主意,它对卡特说:“喂!我长得这么瘦,你不怕我的刺卡到你的嗓子吗?”
“不怕,不怕!不过,如果你长的再胖点儿的.话,会更好的!”卡特舔着嘴唇说。
“我有个办法可以让自己长胖点儿!”小金鱼说。
“什么办法?快说!”卡特着急的问。
“你听说过人种庄稼吗?”
“听说过!”卡特呆呆的点着头。
“那你可以把我种在河边,等我长胖了再吃呀!”
“好主意!”卡特说完,把鱼缸放到小推车上,来到岸边。
“你再往河边走走,那儿水份多,我会长得更快些!”小金鱼说。
于是,卡特推着小金鱼又往前走走,挖了个坑。接着,它端起鱼缸往地上一扔。“哗啦”水洒了一地,小金鱼一下掉在了地上,它使劲一翻,跳向小河。卡特见了,赶紧去追。不想却被洒出的水滑了个大跟头——
小金鱼终于回到了小河里,它高兴的唱着歌游走了——
篇11:8小猫种鱼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小猫收不到鱼的原因,初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规律的。
2.学会7个生字、3个新偏旁,理解字词的意思。
3.看清图意,培养观察能力。
4.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弄清小猫为什么收不到鱼的道理。掌握生字词。
三、教具 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解题。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看图学文(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题目。从题目上看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事?讲了小猫的什么事?我们听说过种树、种菜、种庄稼,但听说过种鱼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猫种鱼是怎么回事?看了图,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指导学生从整体上粗知图意,初步了解课文有关内容。
1.指导看图。
(1)出示5幅图,提示学生要把5幅图连起来看。(第一、二幅图上画的是同一个人,第三、四幅图上画的是同一个人,第五幅图圈里画的是小猫想到的)然后让学生边看边练习说图意。
(2)指名让学生说图意。可先说第一、二幅,接着说第三、四幅,再说第五幅。最后,试着把5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农民阿姨种玉米,收玉米;农民伯伯种花生,收花生;小猫种鱼想收很多小鱼。)
2.朗读课文。
(1)课文中是怎样说小猫种鱼的事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生字,识记字音。标出自然段,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字音、自然段和朗读情况,根据情况决定读的遍数。
(3)认读卡片,检查生字字音掌握情况。
(4)朗读全文。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5)说一说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或知道农民种玉米,收玉米;或知道农民种花生,收花生;或知道了小猫种鱼等,学生知道一点说一点,不要要求过高)
(6)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请你提出来?
三、读全文,思考同学们提出来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生字卡片。
2.朗读课文。
二、分段学文,一幅一幅仔细看图,理解课文内容和生字的意思。
1.学习第一段。
(1)朗读后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2)第一句话讲的是谁的事?农民干什么?使学生了解句子内容,渗透理解句子的方法,为读好一句话做铺垫。看图,说说农民在什么地方怎样种玉米?(图文对照,从实际上理解“种”的意思:在地里挖出沟,把玉米粒撒在垄沟里面,盖上土)什么时候种玉米?(春天)
(3)什么时候收玉米?收了多少玉米?(读第二句后回答:秋天,收了很多玉米)看图理解“很多”的意思(筐里的玉米满满的,地里还有。种了很少的玉米种子,收了很多大玉米)。谁收了很多玉米?(农民)收了这么多玉米她的心情怎样?(很高兴)
(4)朗读,要读出农民收玉米后高兴的心情。教师可以边指导边示范。
2.学习第二段。
(1)朗读。
(2)第一句话讲的是谁在干什么?(有了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在理解第二段时,适当增加一些综合性)看图说说农民怎样种花生?(加深对“种”的理解:在地里挖坑,把花生种子放在坑里埋上土)
(3)谁到了什么时候收花生?(联系上句了解收花生的也是农民。花生也是春种秋收)收了多少花生?(进一步理解“很多”的意思)再看图,从图上认识收的花生特别多。(每棵秧上结得多,筐里收得多)
(4)一颗花生的种籽长一棵秧,一棵秧结一簇花生,农民用那么少的种子,收了这么多的花生,心里一定特别高兴,请同学们读一读,读出高兴的语气。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段。
(1)朗读。
(2)第一句话讲小猫怎样?(把理解的重点放在句子的后半句:小猫的'两个动作)小猫看见什么?(把这一段与前两段的内容联系起来,了解小猫种鱼的原因)小猫怎样把小鱼种到地里?(看图回答)
(3)读第二句,说说小猫想的是什么?(一定会收很多小鱼)看图了解小猫想收的小鱼有很多条。
(4)小猫种两条鱼想到一定会收到很多条鱼,心情怎样?(看图说小猫的表情)
(5)读出小猫当时的心情。
(6)小猫真的会收到很多鱼吗?为什么?(启发学生懂得小猫之所以收不到鱼的道理:庄稼的种子能在土里发芽、长出庄稼、结出果实。鱼是在水里生长的,埋在土里就会烂掉。小猫照搬农民的做法,是收不到鱼的)
(7)谁能帮助小猫找到收很多鱼的办法呢?(引导学生发现鱼和水的联系:小鱼在水里长大,能下很多鱼子,鱼子能变成很多小鱼)
4.教师总结:
你们都是聪明的爱动脑筋的孩子。不光知道小猫错在哪儿,还能帮它想出多收鱼的办法。以后,我们做事情要动脑筋想一想怎么办,不同的事,有不同的做法,不能简单模仿别人的做法,犯小猫那样的错误。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背诵课文。
注意引导学生把第一、二段课文进行比较,找到两段不同的地方只是讲“玉米”的地方换成“花生”。还要注意第二句开头没有“农民”。第三段比较复杂,注意与第一、二段的不同点。
三、巩固字音字义,掌握字形。
先读字音,再分析字形,进行书空练习,然后组词语加深理解字义。指导书写可在分析字形后进行,也可在学完所有字之后统一进行。
种:可与“秋”比较。左边都是禾木旁,右边火字换成“中”字。(种庄稼、种菜、种花、种树)
)。
多:上下结构。上边是“夕”字头,写时两个“夕”要上下对齐。
地:可与“他”字进行字形比较。右边都是“也”字,左边一个是“亻”(单人旁),一个是“土”(提土旁)。因为地与“土”有关,“他”与人有关。
四、练习。1.在田字格里书写生字。
2.做课后第2、3题。
(河北承德市教委教研室 高雅贤)
篇12:小猫种鱼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新偏旁:提土旁,夕字旁,双人旁。
2、能够用很多、到了练习说话。
3、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通过看图学文,懂得小猫为什么种鱼收不到鱼,从而教育学生在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不要生搬硬套人家的做法。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
3、识字、写字。
4、背诵课文。
三、教具准备:
图片,田字格黑板,小黑板,音节卡片,生字、词语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小猫种鱼
读题,解题。这是一篇看图学文,从题目上看讲了谁的事?讲了小猫的什么事?小猫种鱼,能长出鱼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图、学习课文。
(二)指导看图一、图二,初读课文。
1、这课书中有几幅图?哪两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
2、出示图一,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在种玉米)
(1)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在种玉米?(①土地是新翻松的;②阿姨手中拿着小盆往地里撒种;③从第二幅看见长熟的玉米)
(2)什么季节撒种?(春季撒种)
(3)用一句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来。(在春天里,阿姨往地里撒玉米种子)
3、出示图二,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往筐里放玉米)
(1)什么季节玉米成熟了?(秋季玉米成熟了,收玉米)
(2)阿姨种的玉米长得怎样?收得玉米多不多?(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收了很多的玉米)
(3)能用一句话把这幅图的意思说出来吗?(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4、现在看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有什么关系?(第一幅图讲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玉米种子,第二幅图讲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1)这位阿姨是什么人?(农民)
(2)练习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互相说)
(农民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下了玉米种子,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天农民阿姨收了很多玉米)
5、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哪个自然段是讲的这两幅图的事。(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能连成句子。
(2)指名读,齐读。
(三)指导看图三、图四,初读课文。
1、出示图三,问,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农民叔叔在种花生)
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农民叔叔是在种花生呢?(①农民叔叔用锄头刨坑;②地上的小盆里放着种子;③从第二幅图中叔叔收了一筐的花生,看出叔叔种花生)
3、什么季节种花生?什么季节花生成熟了?(春季种花生,秋季花生成熟了)
4、农民叔叔种的花生长得怎样,收得多不多?(长得很茂盛,收得很多)
5、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6、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讲的是这两幅图的`事?自己练习读一读。
(1)学生自己练读,读准音字,连成句子。
(2)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五,初读课文。
1、出示图五,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小猫种鱼)
2、小猫现在在干什么?想什么?(小猫把鱼种到坑里,坐在坑边想,到了秋天他会收到一大筐的鱼)
3、读第3自然段课文。
(1)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互相练读。
(2)教师指名读。
(五)读全文,自己小声读。
想一想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篇13:《小猫种鱼》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新偏旁:提土旁、双人旁、夕字旁。
2、学会7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很多”、“到了”练习说话。
3、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通过看图学文,懂得小猫种鱼收不到鱼的原因,从而教育学生在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不要生搬硬套人家的做法。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
3、识字、写字。
4、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图片,田字格黑板,小黑板,音节卡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继续学习看图方法,能看懂每一幅图的意思,并能把几幅图联系起来看,理解图意。
(二)图文结合,能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看几幅有联系的图画的方法,理解图意。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8小猫种鱼
读题,解题。这是一篇看图学文,从题目上看讲了谁的事?讲了小猫的什么事?小猫种鱼,能长出鱼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图、学习课文。
(二)指导看图一、图二,初读课文。
1、这课书中有几幅图?哪两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
2、出示图一,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在种玉米)
(1)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在种玉米?(①土地是新翻松的;②阿姨手中拿着小盆往地里撒种;③从第二幅看见长熟的玉米)
(2)什么季节撒种?(春季撒种)
(3)用一句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来。(在春天里,阿姨往地里撒玉米种子)
3、出示图二,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往筐里放玉米)
(1)什么季节玉米成熟了?(秋季玉米成熟了,收玉米)
(2)阿姨种的玉米长得怎样?收得玉米多不多?(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收了很多的玉米)
(3)能用一句话把这幅图的意思说出来吗?(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4、现在看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有什么关系?(第一幅图讲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玉米种子,第二幅图讲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1)这位阿姨是什么人?(农民)
(2)练习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互相说)
(农民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下了玉米种子,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天农民阿姨收了很多玉米)
5、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哪个自然段是讲的这两幅图的事。(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能连成句子。
(2)指名读,齐读。
(三)指导看图三、图四,初读课文。
1、出示图三,问,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农民叔叔在种花生)
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农民叔叔是在种花生呢?(①农民叔叔用锄头刨坑;②地上的小盆里放着种子;③从第二幅图中叔叔收了一筐的花生,看出叔叔种花生)
3、什么季节种花生?什么季节花生成熟了?(春季种花生,秋季花生成熟了)
4、农民叔叔种的花生长得怎样,收得多不多?(长得很茂盛,收得很多)
5、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6、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讲的是这两幅图的事?自己练习读一读。
(1)学生自己练读,读准音字,连成句子。
(2)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五,初读课文。
1、出示图五,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小猫种鱼)
2、小猫现在在干什么?想什么?(小猫把鱼种到坑里,坐在坑边想,到了秋天他会收到一大筐的鱼)
3、读第3自然段课文。
(1)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互相练读。
(2)教师指名读。
(五)读全文,自己小声读。想一想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图文结合,学懂课文内容,懂得词义。
(二)知道小猫的错误是:看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不动脑筋,把事情做坏了。
(三)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练背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图文结合,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小猫为什么会做错事的道理。
(二)练背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读词语卡片:种玉米地里花生很多他
(二)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义。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学习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表述图画的意思的。
2、学习第1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讲了谁的事?
(2)读读哪部分表述的是第一幅图的事?(指名读)告诉学生这叫前半句话。
(3)前半句讲了谁?(农民)把什么东西种在什么地方了?(把玉米种在地里)师述:前半句告诉我们谁、把什么东西种在什么地方?
①“种”在这是什么意思?看图说一说。(翻土、挖沟、播种、盖土)板书:种
②农民把什么种在地里了?(玉米)
③种的“玉米”和收的“玉米”是不是一样的东西?(种的是玉米粒,收的是玉米棒子)板书:玉米
④读读前半句。
(4)读一读后半句,想想后半句说的是谁?怎么样了。(农民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
①后半句课文里有“农民”两个字吗?(这是半句话,跟前半句合起来是一句话,前半句话里有谁(农民)就可以了,后半句是接着说的,说的`还是他<农民>)
②后半句讲的是在什么季节,谁收到了什么。板书:收很多玉米
③“很多”是什么意思,看图说说。(“很多”在图上画的筐里玉米已经装得满满的了,地里的玉米杆上还长着许多没有掰下来的)
师述:在春天播下种子,到秋天就可以收到许多的玉米,农民心情怎么样?
(5)读一读第1自然段,读出农民的高兴心情来。
(6)练习背诵。
①根据问题练习背诵。
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讲的谁把什么种在地里,到了什么时间,收了什么?这种背诵形式与填空背诵一样,但是难度比填空背诵大。
②根据板书练习背诵。
农民种玉米收玉米
这种背诵形式比上述两种都难一些。
3、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自读课文。
(2)看图,读文,回答问题。
①第2自然段与哪两幅图相对应?
②这段话中有哪些词语与第1自然段不相同?(“花生”与“玉米”)
③前半句讲了谁?在干什么?(读文自己说说)在什么时间种花生?
板书:农民种花生
④农民怎样种花生?(进一步理解:“种”字)
⑤后半句讲的谁?到了什么时间?收到了什么?
板书:到了秋天收花生
⑥农民怎样收花生?(看图说说)
⑦读全句话,问:句子中的两个“花生”各指什么说的?(农民种的“花生”是花生米,收的“花生”是花生果)种的是种子,收的是果实。
⑧农民收的花生“很多”,看图说说怎样多?(农民叔叔身边的筐里装满了花生果,地里还有很多没有刨出来的)
⑨读课文,读出农民收到很多花生的喜悦心情。
4、练习背诵课文。
(1)第1自然段会背了,这个自然段只要把“花生”这一词语换成什么就行了?
(2)自己背一背,指名背。
5、。总结两段,读课文,回答问题。
(1)农民在什么时间,把什么种在地里,到了什么时间,能收到什么?
(2)农民为什么能收到“很多玉米”,“很多花生”?(春种—秋收)
6、学习第3自然段。
(1)读课文,想想这段有几句话?讲的是谁的事?什么事?哪幅图与这段话对应?
(2)读第1句话,回答问题。
①小猫看见了什么?(看到农民春天种下种子,秋天能收到很多果实)
②所以小猫就怎么做了?(把小鱼种在地里)
③小猫为什么要把小鱼种在地里呢?(因为他看到农民春天种了种子,秋天收了很多果实,他也想种上小鱼,到了秋天可以收到很多的小鱼)读熟第1句话。
(3)读第2句话,这句话讲了小猫的想法,他是怎样想的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4)“一定”在句子里是什么意思?在句子里表示什么?(一定是确定不变的意思,在句子里表示小猫确信自己的想法肯定会实现)读第2句话。
(5)问:小猫能收到很多小鱼吗?为什么?
①花生、玉米是种在什么地方的?
②小鱼生活在什么地方?在土地里能活吗?
③小鱼怎样繁殖?
师述:玉米、花生是植物,植物种在地里能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小鱼是动物,它生活在水中。
篇14:《小猫种鱼》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和认识2个偏旁。
2、会认7个字。
3、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7个生字和认识2个偏旁。
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农”的书写教师重点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言激趣
教师出示小猫种鱼的插图,让学生观察,提问: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小猫种鱼。学生齐读课题。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小猫为什么要种鱼?小猫最后收到了鱼了吗?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和要求认识的字。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标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借助汉语拼音把生字和会认字多读几遍。
3、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
4、抽读带拼音的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巩固字的读音。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边读边标出自然段。(3段)
2、同桌同学互相读一遍。
3、教师范读,听老师是怎么读的,一会儿请同学读,看谁比老师读得好!
4、指名读,大家评议。
四、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1、学生自学生字,分析字形,理解字义。
2、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比比谁识记字形最巧妙?一会儿请同学们给大家讲一讲?
3、请小老师讲:
种:左右结构的字,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中”字左边加上“禾”字旁就是种。出示课件:先出示:禾中再出示:种。组词:种田、种花。
秋:“秋”字和“种”用比较的方法来记。把“种”字右边的“中”换成“火”就是“秋”字。组词:秋天、秋风。
农:独体字。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笔顺是。学生书空组词:农民、农物。
民:独体字。也是用粉笔画的方法来记,笔顺是。学生一起书空笔顺。组词:人民、农民、民主。
玉:独体字。用“王”字加一点记忆字形。笔顺是一二干玉,注意最后一笔是点。组词:玉米。玉石。
地:合体字,左右结构,出示课件:先出示“土”“也”再出示“地”用学过的熟字“也”加上“提土旁”就是地。组词:土地、地里。
他:左右结构的字。和“地”用比较的方法记忆。把“地”字的“提土旁”换成单人旁就是“他”字。组词:他的,他们。“地和他”字。为什么“地”是提土旁?“他”是单人旁?让学生说一说。
4、抽读生字词卡片。
5、学生独立观察每个生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6、在观察的基础上描红,边描边记住重点笔画的位置。
7、在描红的基础上你想提醒大家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种”: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成左窄右宽,“禾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农”字注意字的笔顺是,书写时要写得舒展一些。注意第四笔的“竖折”和第五笔“捺”的起笔位置不能挨上。
“民”字注意最后一笔是斜钩,写得稍长一些,经左边稍长出来一些。
8、在学生提示的基础上,把每个生字在书中田格上独立写一遍。写后同桌互查纠正。
9、同学再把每个字独立书写一遍。
10、全班评议修改!
11、教师对比较难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如“农”字教师示范板书。学生再练习写“农”字。
12、巩固练习:学生在生字本上写生字,每字写3遍。
篇15:《小猫种鱼》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新偏旁:提土旁、双人旁、夕字旁。
2.学会7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很多、到了练习说话。
3.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通过看图学文,懂得小猫种鱼收不到鱼的原因,从而教育学生在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不要生搬硬套人家的做法。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
3.识字、写字。
4.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图片,田字格黑板,小黑板,音节卡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继续学习看图方法,能看懂每一幅图的意思,并能把几幅图联系起来看,理解图意。
(二)图文结合,能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看几幅有联系的图画的方法,理解图意。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篇16:《小猫种鱼》教案设计
读题,解题。这是一篇看图学文,从题目上看讲了谁的事?讲了小猫的什么事?小猫种鱼,能长出鱼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图、学习课文。
(二)指导看图一、图二,初读课文。
1.这课书中有几幅图?哪两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
2.出示图一,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在种玉米)
(1)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在种玉米?(①土地是新翻松的;②阿姨手中拿着小盆往地里撒种;③从第二幅看见长熟的玉米)
(2)什么季节撒种?(春季撒种)
(3)用一句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来。(在春天里,阿姨往地里撒玉米种子)
3.出示图二,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往筐里放玉米)
(1)什么季节玉米成熟了?(秋季玉米成熟了,收玉米)
(2)阿姨种的玉米长得怎样?收得玉米多不多?(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收了很多的玉米)
(3)能用一句话把这幅图的意思说出来吗?(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4.现在看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有什么关系?(第一幅图讲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玉米种子,第二幅图讲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1)这位阿姨是什么人?(农民)
(2)练习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互相说)
(农民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下了玉米种子,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天农民阿姨收了很多玉米)
5.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哪个自然段是讲的这两幅图的事。(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能连成句子。
(2)指名读,齐读。
(三)指导看图三、图四,初读课文。
1.出示图三,问,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农民叔叔在种花生)
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农民叔叔是在种花生呢?(①农民叔叔用锄头刨坑;②地上的小盆里放着种子;③从第二幅图中叔叔收了一筐的.花生,看出叔叔种花生)
3.什么季节种花生?什么季节花生成熟了?(春季种花生,秋季花生成熟了)
4.农民叔叔种的花生长得怎样,收得多不多?(长得很茂盛,收得很多)
5.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6.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讲的是这两幅图的事?自己练习读一读。
(1)学生自己练读,读准音字,连成句子。
(2)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五,初读课文。
1.出示图五,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小猫种鱼)
2.小猫现在在干什么?想什么?(小猫把鱼种到坑里,坐在坑边想,到了秋天他会收到一大筐的鱼)
3.读第3自然段课文。
(1)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互相练读。
(2)教师指名读。
(五)读全文,自己小声读。想一想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图文结合,学懂课文内容,懂得词义。
(二)知道小猫的错误是:看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不动脑筋,把事情做坏了。
(三)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练背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图文结合,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小猫为什么会做错事的道理。
(二)练背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读词语卡片:种玉米地里花生很多他
(二)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义。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学习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表述图画的意思的。
2.学习第1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讲了谁的事?
(2)读读哪部分表述的是第一幅图的事?(指名读)告诉学生这叫前半句话。
(3)前半句讲了谁?(农民)把什么东西种在什么地方了?(把玉米种在地里)师述:前半句告诉我们谁、把什么东西种在什么地方?
①种在这是什么意思?看图说一说。(翻土、挖沟、播种、盖土)板书:种
②农民把什么种在地里了?(玉米)
③种的玉米和收的玉米是不是一样的东西?(种的是玉米粒,收的是玉米棒子)板书:玉米
④读读前半句。
(4)读一读后半句,想想后半句说的是谁?怎么样了。(农民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
①后半句课文里有农民两个字吗?(这是半句话,跟前半句合起来是一句话,前半句话里有谁(农民)就可以了,后半句是接着说的,说的还是他<农民>)
②后半句讲的是在什么季节,谁收到了什么。板书:收很多玉米
③很多是什么意思,看图说说。(很多在图上画的筐里玉米已经装得满满的了,地里的玉米杆上还长着许多没有掰下来的)
师述:在春天播下种子,到秋天就可以收到许多的玉米,农民心情怎么样?
(5)读一读第1自然段,读出农民的高兴心情来。
(6)练习背诵。
①根据问题练习背诵。
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讲的谁把什么种在地里,到了什么时间,收了什么?这种背诵形式与填空背诵一样,但是难度比填空背诵大。
②根据板书练习背诵。
农民种玉米收玉米
这种背诵形式比上述两种都难一些。
3.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自读课文。
(2)看图,读文,回答问题。
①第2自然段与哪两幅图相对应?
②这段话中有哪些词语与第1自然段不相同?(花生与玉米)
③前半句讲了谁?在干什么?(读文自己说说)在什么时间种花生?
板书:农民种花生
④农民怎样种花生?(进一步理解:种字)
⑤后半句讲的谁?到了什么时间?收到了什么?
板书:到了秋天收花生
⑥农民怎样收花生?(看图说说)
⑦读全句话,问:句子中的两个花生各指什么说的?(农民种的花生是花生米,收的花生是花生果)种的是种子,收的是果实。
⑧农民收的花生很多,看图说说怎样多?(农民叔叔身边的筐里装满了花生果,地里还有很多没有刨出来的)
⑨读课文,读出农民收到很多花生的喜悦心情。
4.练习背诵课文。
(1)第1自然段会背了,这个自然段只要把花生这一词语换成什么就行了?
(2)自己背一背,指名背。
5.总结两段,读课文,回答问题。
(1)农民在什么时间,把什么种在地里,到了什么时间,能收到什么?
(2)农民为什么能收到很多玉米,很多花生?(春种秋收)
6.学习第3自然段。
(1)读课文,想想这段有几句话?讲的是谁的事?什么事?哪幅图与这段话对应?
(2)读第1句话,回答问题。
①小猫看见了什么?(看到农民春天种下种子,秋天能收到很多果实)
②所以小猫就怎么做了?(把小鱼种在地里)
③小猫为什么要把小鱼种在地里呢?(因为他看到农民春天种了种子,秋天收了很多果实,他也想种上小鱼,到了秋天可以收到很多的小鱼)读熟第1句话。
(3)读第2句话,这句话讲了小猫的想法,他是怎样想的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4)一定在句子里是什么意思?在句子里表示什么?(一定是确定不变的意思,在句子里表示小猫确信自己的想法肯定会实现)读第2句话。
(5)问:小猫能收到很多小鱼吗?为什么?
①花生、玉米是种在什么地方的?
②小鱼生活在什么地方?在土地里能活吗?
③小鱼怎样繁殖?
师述:玉米、花生是植物,植物种在地里能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小鱼是动物,它生活在水中,要在水中繁殖生存。所以小猫到秋天不会收到很多小鱼。
(6)看图读读全段课文,说说小猫错在哪里?(小猫看见农民春天种下种子,秋天收到很多果实,他就学着种小鱼,可他不动脑筋,不想想小鱼在土地里是不能活的,更不会长出很多小鱼的)
师述:小猫向别人学习是好的,但是不动脑筋,把别人的办法生搬硬套到自己这里来,就不对了。
7.练习背诵。
(1)填空练习背诵。
小猫()(),把小鱼()()()()。他想,到了秋天,()()()收到()()()()。
(2)根据问题练习背诵。
①小猫干什么了?
②小猫怎样想的?
(三)巩固练习。
填空:
农民种(),收到()。农民种(),收到()。小猫种(),收不到()。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3个新偏旁。(提土旁),彳(双人旁),夕(夕字旁)。
(二)学会7个生字:种、玉、地、很、多、花、他,读准音字,识记字形。
(三)能按田字格字帖正确书写生字。
(四)练习用很多、到了说话。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识字、写字。
(二)用很多、到了练习说话。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读词语卡片。
种玉米种花生很多到了他地
2.朗读课文。(指名读,1~2人)
(二)认识3个新偏旁。
1.,提土旁。为什么叫提土旁?(土字做偏旁,第三笔横改为提)
2.彳,双人旁。与亻单人旁区别开来。
3.夕,夕(x9)字旁。笔顺是一笔斜撇,(),二笔横折撇(),三笔点(夕)。
(三)学会7个生字。
1.种,zh^ng,拼读音节,读词语:种玉米。
(1)识记字形。(启发学生自学,自记,指名回答问题)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种字?(按偏旁加熟字或按部件记字形,左边是禾木旁,右边是中字)
(2)口头组词语。
2.玉,y),读准音,读词语:玉米。
(1)识记字形。(启发学生自学后讲方法)
①用熟字去偏旁的方法记字形。(国字去掉大口框儿,共5笔)
②数笔画记字形:一笔横,二笔横,三笔竖,四笔横,五笔点。一共5笔。
(2)口头组词语。
玉米玉石宝玉
3.地,d@,拼读音节,读词语:土地。
(1)识记字形。(自学后讲记法)
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提土旁,左边也字。
(2)口头组词语。
土地地方草地平地地球
4.很,h7n,拼读音节,读词语:很多。
(1)识记字形。(自学讲记法)
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左右结构,左边双人旁(彳),右边第一笔横折(),二笔横(),三笔横(彐),四笔竖钩(),五笔小撇(),六笔捺(艮)。
教师提问:右边下半部的写法和哪个字一样?(农)
(2)用很多练习说话。
①很多是什么意思?(表示数量多)
②读原句。(自己选读)句子说什么很多?(很多玉米、很多花生、很多小鱼)我们把前半句改了,还用后半句,可以怎样说?姐:妈妈买来很多玉米。行不行?不对,应说:妈妈买来一些玉米。那我们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很多玉米呢?(市场上、运货的大车上、玉米地里)试着说一句。
③在什么条件下,什么东西我们可以说很多?如:①我在公园里,看到很多好看的花。②养鱼池里有很多小鱼。
5.多,du#,拼读音节,读词语:很多。
(1)识记字形。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上面是夕字旁,下面是夕字。
(2)区别反义词,理解词义。与多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
(3)口头组词语。
很多多少多数许多多好
6.花,hu1,拼读音节,读词语:花生。
(1)识记字形。用部件加笔画的方法记字形。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左边是单人旁,右边第一笔斜撇(丿),第二笔竖弯钩(七)。
(2)口头组词语。
花生花朵鲜花红花花钱
7.他,t1,拼读音节。
(1)他
是什么意思?(除你、我之外,称第三人为他)
(2)识记方法。部件组合法,左右结构,左边单人旁,右边也字。
(3)他和地两个字有什么不同?(从读音、字形两点进行区别)
(四)指导书法。(方法步骤同学词学句6)
提示:
1.种:左右相等,右边口在横中线上。
2.很:双人旁两个斜撇起笔要对齐。
3.多:上下两个夕字,第一笔都从竖中线上起笔。
(五)读课文,指导用到了练习说话。
1.用到了进行词语搭配。到了什么地方?公园商店书店学校车站什么到了:春天冬天秋天夏天
2.用到了练习说话。
(1)我跟妈妈到了书店,看到许多童话书。
(2)春天到了,我们去公园观赏桃花。
(六)巩固复习。
1.读词语。
2.背诵课文。
篇17:《种鱼》教学方案设计
《种鱼》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阅读课外书感兴趣。
3、初步了解动物的生长规律,知道小鱼是不可以种在地里的。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动物的生长规律,知道小鱼不可以种在地里的。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老师板书:种)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你会填这个空儿吗?(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种鱼》
2、读题质疑:齐读课题后问:围绕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
3、初读课文:
a)自由读问,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圈画生字及标出自然段序号。
c)同桌合作读书,当个小老师,纠正读错或不准确字音。
4、朗读感悟:
a)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指导朗读)。
b)图文结合,小组讨论:小猫会收获很多小雨吗?为什么?
c)出示句式,品读:
农民把 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 。(用着个句式练习说话)
5、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I.谁能告诉小猫,他错在哪里?
II.读了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III.(出示挂图)看图讲故事。(复述故事)
篇18: 小猫种鱼童话作文
半个月前,小猫凯特的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一句古代流传下来的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意思是种什么就收获什么。
当天放学后,凯特早早地回到家,突发奇想:那我就种鱼吧,一定能收获很多鱼!说干就干,她立马扛着钓鱼工具从河里钓了一桶鱼,还从家里拿了一把小铲子,来到附近的花园里。她先用小铲子挖了一个大大的坑,然后把一桶鱼都倒进了坑里,最后用泥土填满坑。
凯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做了一个美美的白日梦:我终于种好鱼了,接下来,我每天给小鱼浇水、施肥,用不了多久,我就能看到一棵又高又大的鱼树,上面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鱼……想到这里,她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可是,凯特用心照顾了十多天,小鱼怎么还没有发芽呢?她等得不耐烦了,就又拿着小铲子挖开土坑看一看,大吃一惊:“呀!鱼儿全死了,都变成了鱼骨头。”她伤心极了,想了一会儿才明白:只有植物才能种在地里,动物是不能种在地里的。
凯特又去河里钓了一桶鱼,把它们养在家门前的小鱼塘里,她天天给小鱼喂食物,等小鱼慢慢长大后,就一定能吃上美味的鱼肉大餐。
篇19:种凤仙花作文450字
这学期科学老师让我们观察凤仙花生长的过程,于是放学回家我就和妈妈一起去采购凤仙花的种子。
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把凤仙花的种子埋进土里。一天,二天、三天……“怎么还不开花啊!”我着急地说。“别着急,你过几天再来看看有什么变化。”妈妈微笑着说。
终于等到第五天,我跑到小花园里去看一看凤仙花有什么变化。“哇——凤仙花长出芽和子叶了!”我兴奋不已。可是一连两天过去了,它还是长着芽和子叶,没有多大变化。“你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它的变化。”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说。于是,我每天放学回家都拿着直尺去量一量它的芽。一天,我惊奇的发现凤仙花长出了第一对真叶,里面还有两片子叶。一天、二天、三天……慢慢地我发现子叶在萎缩,似乎像个小姑娘舞蹈已跳完要谢幕了。
我那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了凤仙花姐姐把种凤仙花的秘诀告诉了我。第二天早上,我急忙从被窝里爬出来去书柜找那本有关凤仙花资料的书。后来,我按照书上说的去做,每天洒20克左右的水在凤仙花的土壤里就行了。
没过多久,我发现真叶也慢慢萎缩,长出了幼苗。可好景不长,还没等到开花凤仙花就死了,我只观察到凤仙花发芽的一部分。
通过这次种凤仙花,我懂了生命是最宝贵的,科学世界充满了许多有趣的问题,等着你去解答。
篇20:种绿豆作文450字
上一次暑假,作业写完了,看完最够一本新书时,我的眼睛已疲惫不堪,望着窗外的绿化带,心里有些茫然,竟不知要干点什么,我一边望着窗外的绿化带一边想,突然一个念头浮现在我的的海里:为什么不种点绿色植物净化一下空气呢? 说干就干,我一下子变得忙碌起来:我先找了一个小杯子,从楼上跑到楼下,弄好泥土再跑到楼上,要知道我家住五楼,一上一下我已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神魂颠倒,天昏地暗・・・・・・现在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是什么呢?东风就是种子,我还没有种子,经过我惊天地泣鬼神般地搜索,终于,在冰箱里找到了三颗被卡住的绿豆。 打洞这事可难不倒我,我找了一根筷子,疯了似的捅泥土,经过一分钟的周折,我终于捅出三个小洞,静静的等但绿豆发芽,每天分三次浇水。第一天我的耐心已经快没了,第二天我已经几乎绝望,可又想到在《幽默学成语》中“半途而废”这句话,我有振作起来。 终于我看到了我艰辛劳动的成果――一截小苗。我当时高兴的一蹦三尺高,经历千辛万苦,珍贵的小苗诞生了!
第3篇篇21:种绿豆作文450字
上一次暑假,作业写完了,看完最后一本新书时,我的眼睛已疲惫不堪,望着窗外的植物,心里有些茫然,竟不知要干点什么,我边看绿色植物边想,突然一个有趣念头浮现在我的的海里:为什么不种点绿色植物,净化一下空气呢? 说干就干,我一下子变得忙碌起来:我先找了一个小杯子,从楼上跑到楼下,弄好泥土再跑到楼上,要知道我家住五楼啊!一上一下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神魂颠倒,天昏地暗・・・・・・现在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是什么呢?东风就是种子,我还没有种子,经历千辛万苦,我终于,冰箱里找到了三颗被卡住的绿豆。 打洞这事可难不倒我,我找了一根筷子,疯了似的捅泥土,经过一分钟的周折,我终于捅出三个小洞,我将绿豆小心翼翼放进洞里,静静的等待绿豆发芽,每天分三次浇水。第二天我已经几乎绝望,可又想到在《幽默学成语》中”不要半途而废“这句话,我有振作起来。 终于我看到了我劳动的成果――一截小苗。我当时高兴的一蹦三尺高,经历千辛万苦,珍贵的小苗诞生了!
篇22:种大蒜作文450字
周三上午第三节课,张老师带我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种大蒜。
上课铃响了,张老师踏着轻快的脚步走进教室,高兴地对大家说:“这节课我们来种大蒜,大家是不是等不及了?”“是―”我们征着嗓子答道。张老师开始教我们怎么种大蒜:先准备好花盆、大蒜、水,再把大蒜的“衣服”脱掉,把大蒜放在花盆里,最好挤得满满的,好让大蒜笔直地站在那里,保持优美的姿态。
张老师开始给我们示范了,她先向我们借了一个翠绿色的、上面雕着“双龙闹春”字眼的花盆,又拿了五六头大蒜,剥了皮,这时的大蒜就像一个个小包子。可种着种着,同学们又提出问题来了,要是大蒜缺水了,我们又都不在家,总不能让大蒜渴死吧。老师说:“同学们要是要出远门的话,可以在大蒜的旁边或者下面塞一些棉花,让棉花把水吸一大部分,等大蒜渴了,再一点一点地把水喂给它。”
看着张老师的示范,我们都急不可待,禁不住也摸了摸自己带来的大蒜。终于轮到我们开始种大蒜了,我早早地从家里带来了火龙果的皮,把它放在花盆里,这样既美观,又有营养。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带的“花盆”漏水了,我很沮丧,在老师的建议下,我的大蒜和林子涵的花盆组合在一起了,在透明的小圆盆里一只“蒜大王”
坐在一个紫色的水晶宝座上,旁边还有两个“卫兵”在护卫它。
种完的同学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每一裸大蒜。同学们都说我和林子涵的最好看,而且花盆里的水被火龙果皮染得像紫色的水晶一样。
★ 小猫种鱼 范文
★ 种糖作文450字
★ 作文 鱼
★ 种菠菜作文
★ 种绿豆作文
★ 种萝卜作文
★ 种土豆作文
种鱼作文450字(通用2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