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蹦迪拉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9篇拐杖700字初三作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拐杖700字初三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目录
篇1:拐杖作文700字_初三作文
拐杖这个词的旁边往往伴随着“老弱病残”这几个字,是因为身体上的缺陷或是不足,借用拐杖来弥补。
拐杖应该是实质性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材料可以是那品色不齐的木材或是各异的金属,不知是否是因为时代的发展,拐杖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拐杖变的虚幻,成了看得见却摸不着的东西。
前几年,陪同朋友一起去敬老院看望一位老人,走进院子,很多老人正拄着拐杖悠闲地散步,要找的那位老人手中也拄着一只拐杖,看见我们,笑了笑,老人很健谈,三两句话便谈开了,说到老人的儿子,老人眼睛里闪过一丝很复杂的情绪,随后说道:“我这把拐杖撑不了几年喽”。边说边抚摸着手中的拐杖,我不知道这句话是说他手中的拐杖,还是另外指着什么。老人是某个单位的老干部,退休后待遇很好,原本应该和儿子一家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老人似乎不愿在这上面多谈,很快便岔开了话题,回去后心中总有一种道不明的感觉始终无法散去。
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手中拄着的竟然是自己的老父亲,他看不到那“拐杖”一天天变得脆弱,一天天越来越靠近断裂的终点。
一些达官贵人竟也成了“拐杖”,只要是沾有一丁点的关系,便想着法往这根“拐杖”上靠,并不断地用装饰来打点这根“拐杖”,“拐杖”看着自己被装点的身躯,自己也乐意让更多的拄着,可是不知哪一天,突然被压得崩溃成几截,或是沾上那么一丁点火星就让自己变成飞灰,留在了那风中。这些“拐杖”手中还拄着另一些“拐杖”,上面张满了嘴,嘴里一颗颗獠牙让人感到惊颤,这两类“拐杖”相互依靠,想要接纳更多的装点,同时又相互卡着对方的要害,在装点足够多时,想要锁死对方的要害,却又害怕着自己的要害。
这些“拐杖”没有脱离拐杖原本的意义,却在不知觉中变了质,作为别人手中拄着的“拐杖”,自己所承受的压力在不知觉时已经达到了自身的限度,在自己拄着“拐杖”和自己成为“拐杖”中相互转换,也只有自己才能体会这其中的感受。
当越来越多的人手中都拄起一根无形的“拐杖”,我还是更愿意看见那老人漫步时手中的拐杖。
篇2:拐杖初三600字作文
爷爷被病魔折磨了数年,在他身边的是一根越加高大的拐杖。
那年夏天,爷爷病了,我始终都忘不了医生抬走他的那一瞬间。家人说是爷爷不小心从床上摔了下来,摔到颈椎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酸酸的,可始终没有流下眼泪。
过了几天,放假了,奶奶说要去医院看看爷爷。家里人没有说什么,就跟着去了。到了医院,我恍恍惚惚的,不知道爷爷到底怎么了,会不会有事?我想起了很多很多:小时候爷爷比较惯我,什么事都护着我。上了幼儿园,爷爷还背我上下楼,当时我还被周围的小朋友嘲笑长不大。但是爷爷依然坚持背着我上楼。到了小学,也依旧是如此,每次回来都给我买些零食,生怕我在学校饿了。我也不客气,抓起零食就吃。有时候爷爷打我,也是轻轻打一下就不打了。生怕打疼我,每次妈妈爸爸打我的时候,他都会护着我,妈妈爸爸有时还来气,说要把爷爷送回老家。
恍恍惚惚间,我便到了爷爷的病房前。我看见病床上的爷爷,很憔悴,没有以往的笑容。我愣了一下,有点难受,走向爷爷。爷爷看见我,马上就笑了起来,并且跟我唠叨起来。那时我被逗得很想笑,以前爷爷经常嫌奶奶唠叨,现在爷爷也是如此。说着说着,爷爷便叹气道:“孙子,以后爷爷可能要回老家了,爷爷这病在城里治贵,到了老家能省一半钱。”
我的心有点慌乱的,张开口,想说什么,却始终没有说出来,但我的泪一滴一滴掉下来了。
过了半个月,爷爷出院了,果真收到爷爷要回老家的消息。我便跑过去问爷爷,能不能留在城里。爷爷笑了,却又一句话没说,只是望着我,望着我。
过了不久,爷爷走了,回老家了,他拄着一根拐杖缓慢地走进车厢。或许是因为颈椎不好,无法扭过头来看我们,只能把身体转过来微笑着向我们道别。当时的我,却不觉得痛苦,仿佛一切与我无关似的,也许我已经伤心得没有感觉了。那时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也不想知道为什么,我只想爷爷留下来留下来,可我什么都说不出来。
长大了,便明白了,爷爷对我,这叫爱,叫责任,当时的我,什么也不懂,不懂爱,不懂责任,或许曾经被宠习惯了,我对生活一点也不了解,那时候的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不敢想象以后自己一个人的生活。长大了才懂,这样深沉的爱啊。
那是一个美好的早晨,淡淡的天,淡淡的云。我站在车站旅客出口处静静地等待着。我看到爷爷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走向我。那根拐杖随着爷爷的前行,越来越高大了,我一边跑一边高声喊着:“爷爷!爷爷!”我看见,爷爷笑了。
一个老人,被一个小孩搀扶着往家走,那个小孩越来越高,而那个老人越来越老。
我就是爷爷的拐杖呵。
篇3:拐杖作文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爷爷。爷爷拄着一根拐杖从屋里走出来,热情地接待我们。说起这根拐杖,里面还有一个感人的小故事哩!
去年暑假,爸爸去黄山旅游。回来时,爸爸的旅行包鼓鼓的。我满心欢喜,以为里面全是爸爸给我买的纪念品和好吃的食物。可打开一瞧,什么礼物都没有,只有爸爸的衣服和一根被塑料袋包着的,长长的、粗粗的东西。失望之余,我又疑惑地打开了塑料袋:里面竟然是一根黄色质地,油亮光滑,上面刻有“黄山”二字的“七”字形拐杖!我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爸爸出去旅游买拐杖干什么?是不是等自己将来老了用呀?我好奇地问爸爸:“爸爸,你怎么买了一根拐杖?是不是等以后腿脚不灵活时用呀?”没想到听了这话,爸爸的神情严肃了起来,他郑重地回答我:“不是给我自己买的,是给你爷爷买的!”给爷爷买拐杖?噢,对了,我想起了爷爷平时走路的模样:颤颤巍巍的,走起来慢吞吞的,好像一不小心就摔一跤。由于平时家里人都很忙,所以谁也没有顾到爷爷走路越来越吃力了,可只有爸爸……我不禁被爸爸的这份孝心感动了。“可是,您干嘛那么远去买黄山买呢?附近的小店不都有吗?”我不解地问。爸爸摸了摸我的头,缓缓地说:“黄山的拐杖好啊!牢固,结实,能用好几年呢!那样,爷爷走起路来就不要那么费力了。……”听着,听着,我不禁被爸爸的这种孝敬长辈的精神所折服……
这根黄色的拐杖,拉近了父子两代的心;这根黄色的拐杖,也寄托了爸爸的一颗孝心。透过那根拐杖,我看到了爸爸那颗拳拳的孝心和爷爷欣慰的笑靥……
阳光&拐杖
“当我离开后,天还是那么蓝,云还是那么潇洒,那么你就不应该哭泣,因为我的离去并没有带走你的世界。”――题记一场车祸夺去了这个家中的顶梁柱,十万元的赔款怎够一个双眼不太好使的女人和一个只有七岁的孩子生活呢?但孩子很懂事,他总是帮妈妈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母子俩生活的贫穷但快乐。
“妈妈,以后我就是你的拐杖,我会陪着你。”“你才这么小,最多是棵小树苗。”
后来小树苗长大了,但他没有成为拐杖。他为母亲买了栋房子,还请了保姆,而自己却很少去看母亲。每次母亲打电话叫他回去吃饭,他总是说他很忙。但母亲却从来没责怪过他,总是很耐心的等她那一年回来两、三次的儿子。每次屋外一有风吹草动,她便会叫保姆去看看是不是她儿子回来了,即使是卧病在床的几年。可他却并不知道,因为他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况且她不希望他为自己而分心。
后来母亲快不行了,保姆便背着一直望着窗外的她打电话给了她的儿子。他先是一愣,接着便飞奔而来,当他赶到时,老母亲已经奄奄一息,他痛斥自己的不孝,这几年来没好好的饿照顾母亲,连母亲病了这么久都不知道。母亲摸着哭得像孩子的他说:“我的拐杖终于长大了,可我用不了了。当我离去后,天还是那么蓝,云还是那么潇洒,那你就不应该为我哭泣,因为我的离去并没有带走你的世界。”“妈……。”伴随着他的哭喊声,她走了,苍白的脸上带着一抹微笑,她似乎很满足。他呆呆地看着母亲的照片,回忆着儿时的一幕又一幕,“妈,你知道吗,天还是很蓝,云也一样潇洒,但没有了阳光,我的心中没了太阳,我的世界不再精彩。在失去你之后才明白,我该是你的拐杖,因为你是我的阳光。没有阳光,树苗就不能成材。”
递一根拐杖
每个人都是登山者,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注定要用一生的时光来攀登那座叫人生的山峰。登山并非易事,那是体力的付出。登山途中,我们抬头仰望或是转头回望,不难发现有很多人喘着气停坐在石阶边,这时作为同路人的我们可以将手中的拐杖递给他们,轻轻的问候一声。
递一根拐杖给他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
没有谁能一直保持如火的激情、无尽的活力,尤其是面对登山这样一件会让你精疲力竭的难事。将自己的拐杖递给他人,你送去的不只是一个工具,更多的是鼓励与支持,对他人处在艰难困境中的理解、同情与帮助,你递去的拐杖会让即将到达山顶却因体力不支的人为之一振,咬紧牙关,冲向只有几步之遥的山巅;你递去的拐杖会让步履维艰、对登上顶峰毫无信心的人信心大增,最终迈着坚定而沉稳的步伐叩响通往山顶的大门,一览山下的风采。
不要以为将拐杖递给别人就意味着失去,所有的给予者都是得到者,你递给别人拐杖,传递的是爱心与帮助,收获的将是感恩与回报。
当你将手中的拐杖递给别人时,你是否注意到了他们疲倦的面孔却分明带着笑意,你是否与他们都因找到能安慰自己一路奔波辛劳的人而倍感幸运,你是否觉得当你将拐杖递给了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从此你们互相鼓励,彼此扶持,最终登上山峰,极目远眺,畅谈人生理想,这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缘份。
也许某一天,你疲惫了,想放弃了,这时,一位好心人递给你一根刻有你的名字的拐杖,你会发现,你帮助别人时早已种下了爱心的种子,现在,它已枝繁叶茂,欣欣向荣,将那颗最甜的果实奉献给了你,你得到了加倍的鼓励与帮助。
让我们都带着那根刻有爱心的拐杖在人生旅途中行走,在别人需要时递给他。
做好孩子的“拐杖”
昨天放学后,滢滢自觉的去写作业了,我偶尔的去看她一眼,突然发现她的“知”字写的不对,我没有打断她,在一边仔细观察,在默写时又出现了“知”字,她一笔一画的写出“”在她写完后,我问她“知”字怎么写,她在纸上认真的给我写出了错误的“知。”我让她仔细看了看语文书中的“知”她恍然大悟:“原来是多了一横,怪不得我本子上错了一行。”
我一听,知道这肯定不是马虎出错了,忙问她是怎么回事,滢滢笑着说:“我作业本上错了一行,老师都给圈起来了。我还不知道为什么。”“你没问问老师吗?”我问她。“问了,老师说多了一“行”。”
多了一“横”,滢滢听成多了一“行”。所以错误在继续。
这个错误让我想起家长会上,朱老师曾说过的,辅导孩子写作业,就如同教孩子走路,如果孩子还没学会走时,请家长先不要急着放手,教会孩子后再撒开自己的手。
记得前两天曾看到一篇博文:一位妈妈记叙了自己孩子的老师给她说上课时批评了她的孩子不认真。这位妈妈没有训孩子,而是以谈话的方式问孩子题会不会做,孩子很轻松的就写正确了,妈妈告诉孩子,你会做,但是写错了,这就是说你写的时候没有认真。你猜孩子怎么说?她说:“妈妈,你这么说我懂了,今天上课老师说我不认真,可我不知道什么是认真?下次写作业,我一定会认真的。”
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一个班78个孩子,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孩子的领悟能力、接收能力也是不等的,做为家长如果不及时了解、引导孩子,会让很多不该有的错误成为自然。
做为家长,做为一年级的家长,做为一个“大班里”孩子的家长,应该做好孩子的“拐杖”,让孩子顺利走过基础阶段;做好孩子的“剪刀”,让自家的小树茁壮健康的成长;做好孩子的“医生”,把那些没必要发生的'病菌早日消灭。
两根拐杖
两根拐杖支撑着两个沉重的身体。
自从那年的那场脑血栓起,姥姥的身体便更加不好起来,虽然各方面恢复得与常人一样,但是她的身边却永远的多了一个拐杖。
因为年轻时候的艰苦生活,是姥姥现在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等骨病,膝盖和手指早已变形,骨间的疼痛终日伴随在她的身边。
在姥姥家的墙壁上,挂着大约我在三岁时的全家福,那是的他们脸上十分红润光泽,现在他们的脸上却十分蜡黄,无不透露着憔悴,人也瘦了许多;那是的他们还健步如飞,家里的事务都由他们操持,现在的他们却手拿着拐杖,一切都要由儿女们伺候;那是的他们头一头乌黑的亮发,十分精神,现在他们满头的白发中略有几缕黑发却更显憔悴……每当我看到姥姥扶着拐杖一步一步艰难的行走的时候,我都很难想象,以前没有拐杖时她是怎样行走的。我想象不出来,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她一直是这样的形象。我不敢想象是因为我怕心痛。
另一根拐杖,就在几天前它属于了姥爷。一向在外人看来身体十分硬朗,心态十分向上的姥爷,因为那晚被晚风吹过后,便用起了外出时当纪念品的拐杖。这拐杖因是木制的所以体现的姥爷更加德高望重。但在我看来,他们是永远那么的不配、不搭,成为我心中一道过不去的坎。
我出生那年,老爷就已七十二岁了,但是从我记事直到现在,他在我印象中是一个一直面带慈爱的微笑,不发脾气,经常用自己的经历总结出来的道理来育后的老人。他是那么的和蔼可亲,非常乐于向孩子们讲述自己年轻时的故事。“一样的理,硬邦邦的说和软和和的说,人家听了感觉就不一样。”“软绵绵的话,硬邦邦的理。”“人要长志气,不能长臭脾气。”……这些话都是教育我们的话。但想想那时,看看现在,心里充满了无限的酸楚……
两根拐杖啊!我希望你们是那岁月的证明,而不是年龄的增长,因为他们是我最爱的人。
篇4:拐杖里的爱作文700字
拐杖里的爱作文700字
暑假里的一天,骄阳似火,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路边的花儿被晒得弯下了腰,像一个犯了错的小姑娘;树荫下的小黄狗不停地吐着舌头仿佛要窒息了一样;凉亭里的老奶奶老爷爷摇着蒲扇咒骂着这该死的鬼天气。
(1)车站
“这鬼天气,妈妈居然让我去给人送拐杖。”我虽然手里摇着扇子,但这蒸笼般的天气还是让我满脸大汗。见我这副模样,旁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招呼我:“来,小孩,坐。”老奶奶边说边拿出一把小椅子。
“不了,谢谢奶奶,我不累。”我感激地答道。
“快坐吧,拄着拐很累的,我经常给残疾人端椅子的。”
“您误会了,我不是残疾人。”我说完便踢踢腿,证明我不是残疾人,车站上的人都笑了。
(2)公交车上
好不容易挤上了39路公交车,我怕拐杖被挤坏于是站在后门的扶手旁。我想:这大热天儿的,替老爸给同事送拐杖可真够麻烦的,不过老爸答应给我50元零花钱,也够划算的'。突然,我感觉有人在背后拉我衣服,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小姑娘。
“大哥哥,您坐我这儿吧。”
“不用了,小妹妹,谢谢你。”
“可您是残疾人呢,老师说见到残疾人要让座的呀。”
“不我不是”看着这个可爱的小妹妹,我尴尬之余,心里竟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动。
(3)买票
“没买票的同志请买票。”售票员喊道。
“阿姨,我要买票。”我举着钱对售票员说。
“小朋友,你不知道吗?国家新颁布的《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坐车是可以免费的。”
“您误会了,这拐,是给别人送的。”我不好意思地说着,递上了车票钱。
公交车继续前行,我握紧了手中的拐杖,内心却潮湿一片。这个拐杖让我享受了三次特别的关爱,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和谐社会的温暖。正如歌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温暖人间
篇5:拐杖作文600字
昨天放学后,滢滢自觉的去写作业了,我偶尔的去看她一眼,突然发现她的“知”字写的不对,我没有打断她,在一边仔细观察,在默写时又出现了“知”字,她一笔一画的写出“”在她写完后,我问她“知”字怎么写,她在纸上认真的给我写出了错误的“知。”我让她仔细看了看语文书中的“知”她恍然大悟:“原来是多了一横,怪不得我本子上错了一行。”
我一听,知道这肯定不是马虎出错了,忙问她是怎么回事,滢滢笑着说:“我作业本上错了一行,老师都给圈起来了。我还不知道为什么。”“你没问问老师吗?”我问她。“问了,老师说多了一“行“。”
多了一“横”,滢滢听成多了一“行”。所以错误在继续。
这个错误让我想起家长会上,朱老师曾说过的,辅导孩子写作业,就如同教孩子走路,如果孩子还没学会走时,请家长先不要急着放手,教会孩子后再撒开自己的手。
记得前两天曾看到一篇博文:一位妈妈记叙了自己孩子的老师给她说上课时批评了她的孩子不认真。这位妈妈没有训孩子,而是以谈话的方式问孩子题会不会做,孩子很轻松的就写正确了,妈妈告诉孩子,你会做,但是写错了,这就是说你写的时候没有认真。你猜孩子怎么说?她说:“妈妈,你这么说我懂了,今天上课老师说我不认真,可我不知道什么是认真?下次写作业,我一定会认真的。”
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一个班78个孩子,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孩子的领悟能力、接收能力也是不等的,做为家长如果不及时了解、引导孩子,会让很多不该有的错误成为自然。
做为家长,做为一年级的家长,做为一个“大班里”孩子的家长,应该做好孩子的“拐杖”,让孩子顺利走过基础阶段;做好孩子的“剪刀”,让自家的小树茁壮健康的成长;做好孩子的“医生”,把那些没必要发生的病菌早日消灭。
【精选拐杖作文600字3篇】
篇6:拐杖作文400字
刚吃过午饭,奶奶就嫌城里房子的空间太小了,要出去走走。
我对妈妈说: “今天我陪奶奶。”
妈妈说: “好,你要照顾好奶奶。”
我蹲下身子为奶奶准备好出门穿的鞋子。奶奶动作缓慢,我是个急性子,看了很着急,但是我告诉自己要有足够的耐心。
要下楼梯了,我走在奶奶的前一个台阶,转过身,注视着奶奶的一举一动。只见奶奶左手扶着楼梯,扶稳后,再向下挪左脚,然后缓缓移动拐杖,最后把右脚放到下一个台阶。看着行动迟缓的奶奶,我心生爱怜,于是,走上去双手搀扶着奶奶的左臂,轻轻地说:“奶奶,我扶着您,做您的拐杖。”奶奶眼角的鱼尾纹瞬间聚到一起,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角向上翘起,露出只有几个牙齿的牙床,一脸的灿烂。就这样,我扶着奶奶一步一步慢慢地向楼下移动。平时,我走这些台阶,用不了一分钟,今天,我陪着奶奶却足足走了15分钟。即使这样,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能做奶奶的“拐杖”了。奶奶在我的搀扶下,安全地下了楼。
走在大路上,我还是搀扶着奶奶,生怕奶奶会摔着。此刻,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奶奶也像我现在搀扶她一样时刻搀扶着蹒跚学步的我。想到这里,我把奶奶搀扶得更紧了。
岁月无情,曾经身轻如燕的奶奶被摧残得弱不禁风。可人间有爱,我已能够接过妈妈爱的`接力棒,成为奶奶的新“拐杖”。
篇7:拐杖作文400字
四年级刚开学时,我们班转来一位新同学,矮矮的个子,大大的眼睛,黑黑的脸蛋,走路还一拐一拐的。邹老师介绍说:“这是我们班刚转来的新同学李小丽,她的腿走路不方便,以后大家要多帮助她。”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即爆发出一阵“嘻嘻”的笑声。李小丽的脸上露出了难堪的红晕。
平时同学们尽管比较关照她,但大家从心底里对她还是有些鄙夷的。有时还经常拿她的腿开玩笑,甚至捉弄她。但她却总是微微一笑,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有一次快放学时,老天爷不知为了什么事,忽然把脸一沉,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接着风雨交加,顿时大雨倾盆而下。大家都被困在教室里没法回家。这时,我看见小丽的凳子上放着一把伞,便心生一念:管不了那么多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我操起伞迅速逃离,心里还暗暗发誓,只要我明天完璧归赵就可以了。我一路飞跑,直奔家里。回到家,正当我得意洋洋,庆幸免遭雨淋的时候,突然发现,我的书包不见了!一定是在“偷”伞时,忘在教室里了。我看着这茫茫雨海,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正要往回赶去学校取书包时,突然在雨中看到一个影,一瘸一拐地走来,是小丽!她大声喊:“杨帆,你的书包,我给你送过来了!”我一看,她的衣服全湿透了。瞬间,我热泪夺眶而出,分不清那是雨水,还是泪水……望着小丽渐渐远去的背影,第一次发觉她走得那么稳健,也许因为她拥有一根结实的人生的拐杖。
篇8:拐杖作文600字
三年的悲伤与思念丝毫未减,多年前的幸福生活依然萦绕心间。
外公,我们想你!
还记得上幼稚园时,您担心的眼神,关爱的步伐,因为离您家很近,您经常会拄着拐杖偷偷来看我,您在窗外看我的炽热的目光,仿佛就在昨天。
还记得您拄着拐杖带我去散步,对我说:“你现在还小,事情大人来做,你只要开心便好。”从前的我,因为这句话只懂在您身旁享乐,觉得您为我做什么都是正确的,都是应该的。可您的逝去,让我懂得了付出和珍惜,爱是互相的。您护我周全,我给予您快乐。
您喜欢养鸟,鸟就像您的孩子一样,被您悉心照料。那时的我很调皮,总是拿着你的拐杖去逗那些鸟,却控制不好力度,每次鸟笼的晃动幅度都很大。当时你责怪我,我心里还有怨气,觉得您不爱我,可长大后才明白,您责怪我,并不是因为心痛那些鸟,而是怕控制不好力度的我被鸟笼砸到。多可笑啊,真正的道理,我却现在才懂。
……
您逝世三年了,我的课业也加重了,去您家的次数也是少之又少,每次去,看看外婆,陪她说说话,逗逗您的鸟儿,跟他们谈论谈论您,谈论谈论那个爱了我们一辈子的男人。
那天我见到了那根拐杖,暗红色,纹路很好看,摸起来很光滑。可我……看着看着就哭了,因为那是您留在这个世上的东西,您生前的宝贝,陪伴了您半生的东西。您去学校看我时拄的是它;您带我散步时拄的是它;您跟我们旅游时拄的也是它……它和我们一样,陪伴着您的后半生,和我们一样是您的家人。
拐杖,本没有生命,只因对您的陪伴,与您的回忆赋予了它生命,赋予了它感情,让它与我们一样,成为了您的亲人。它成为了我们最后的牵挂,也是最后的思念。
篇9:拐杖作文600字
有一个伟人,他拄着拐杖,用双脚走遍天下,曾流落各州,人们都敬佩他,他便是苏东坡,他带着拐杖来点亮人间。
拐杖——仙人的象征,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响声给人们带来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文艺世界,当年苏轼被贬儋州、黄州、惠州,当时他已经老了,就靠这拐杖笑着走过。
这根拐杖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学,而是快乐、满足、乐观、幽默,他不是对自己的自嘲,而是对生活的乐观。
风雨其实微不足道,给你一根拐杖,你就有立足之地,这就是仙人的力量。
组成这股力量的,是他的精神,他贯通的一切,使它们虚实相生,而又虚实结合了。
有句说:“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苏轼面对困难,不仅乐观与精神更可贵的是勇气,面对风雨而全然不怕的勇气,勇气它使人毫不惧怕,毫不畏惧一切。
不管是天管是天涯海角,拐杖终在手里。
人生是一条坎坷的路,在儿时,你走它,在年轻时,你走它,在历经沧桑的年老时,你便学得这是一条平路了。慢慢地你带上了一根拐杖,将精神也存在拐杖里,当你的实体慢慢风化之际,你早已到达一种新的境界,你早已变成仙在,在白云之上鸟瞰人间,给人间留在一片快乐、精彩。
苏轼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根细小的拐杖,而是一种精神,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拐杖留在我心,这一位伟人的背影,不就是我所追随的吗?拐杖——一个伟人的神话传奇,生活中的乐观幽默勇敢,拐杖——仙人的灵魂所在。
雨下得更大了,风刮得更强了,让我们用精神的拐杖从这风雨站起来,茁壮成长。
篇10:拐杖作文600字
在我的脑海里,有许许多多难忘的事,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其中有一事像群星中最亮的那颗,使我至今记忆犹新。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拉开窗帘,向街道上眺望。突然,我看见对面干净的人行道上,卧着一块砖头,我生怕这块砖头把行人绊倒在马路中央,马路上的汽车川流不息,那该多危险啊。
果然不出我所料,一位年轻的少女推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向马路对面走去,只听见“呀”的一声,少女差点儿被绊倒,我本以为她会把砖头捡起来,放在花坛边。可是并没有,她只是嘟着嘴巴走了。又有一群小男孩向这儿走来,他们发现了砖头,绕开了。一个又一个人从砖头旁走过,一个又一个人被砖头绊倒,但是人们却无动于盅,砖头仍然静静地卧在人行道上,等待着下一位光顾它的人。
这时,走过来了一位年过花甲的老爷爷,他拄着拐杖,走路时颤巍巍地,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老人家摔倒了可不得了!只见他一步步走向了砖头,首先是他的拐杖先碰到了砖头,老人马上发现了砖头,他正准备去捡砖头的时候,不知从哪儿走来一个小姑娘,因为他们就在我家楼下,所以我清楚的听到小姑娘对老人说:“外公,您捡它干嘛?我们绕过去吧。”老人语重心长地对小姑娘说:“我们必须把它捡起来,万一有人没有看见,摔倒在马路中间那该多危险啊!”说着老爷爷就把砖头捡起来,放在了花坛边,然后带着孙女走了。
这位老爷爷多么善良啊!他时时刻刻为别人着想,他的高尚行为恰恰与那些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应该学习老爷爷那为人着想的高尚品格。
点评:作者通过一件小事颂扬了老爷爷的高尚品格,讴歌了时刻为他人着想的`奉献精神,与之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小朋友对好人好事漠不关心,这篇文章呼吁我们大家要向老爷爷学习,从小事从身边事做起,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篇11:拐杖作文600字
前些日子看了一个节目,是两位退休老人来到山林居住,正好这里有一个看护山林的职位就长期定居了,他们看山林是一个景区每天来来往往很多游客,登山特别辛苦,而山林又有很多干枯树枝,他们便萌生了制作拐杖的想法,于是他们就开始和村民一起闲来无事的时候制作拐杖,然后租给登山的游客,留下的租金他们并没有据为己有,而是进行公益事业,将租金捐献给一个协会专门用来给心脏不好的人治疗使用,看了这个节目,非常激动,我们也可以开动自己的脑筋,遇到适合的时机可以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
虽然现在我们还小,但是多掌握一些技能还是有必要的,万一以后可以遇上,遇到挫折,遇到危机,都可以处变不惊,临危不惧。
我看了老人制作拐杖并不是很难,只是解决游客一时之需,并没有花哨的工艺,老人先是在林区干枯的树枝中挑选了一般粗细的,高度适宜的树枝,然后用壁纸刀顺着树枝挂掉树皮,老人嘱咐不要将壁纸刀取出过多,刀片容易折掉,容易受伤。将树皮刮掉之后,需要砂纸打磨,让表面变的光滑,如果有清漆还可以涂抹一层更加闪亮光滑有质感,看着很容易,可是节目中有几个年轻人也跃跃欲试,却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老人说熟能生巧,我们也是做了很多才做出现在这个样子,只要你心意到了,方便实用就可以。
通过节目,我也感受到老人的爱心,年轻人的热情,还有我们这一代需要更多关注公益,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有能力去做更多公益,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好好锻炼,只有好身体,健康才可以做更多的好事。
篇12:拐杖作文300字
“铮铮!”我的耳朵又隐隐听到了这拐杖声,不要误会我家可没有老人,也没有残疾人,这拐杖声很熟悉,是我外婆的。
她离开短短两天,我却经常想起她。明明我那么不喜欢她,可为什么还会想到她呢?或许,我从未讨厌过她,只是耳朵里听得多了,便也耳熏目染,渐渐讨厌起她来了吧。想到这儿,我忍不住苦笑,人就是贱,人在的时候不知道好好珍惜,离开了才懊悔不已。
我见不了她几回了。因为妈妈已经明确的告诉我们,不会再把外婆接来了,我听了无感,他们谁都做错了,不过我心里更相信妈妈已经仁尽义至了。所以,我不怨她,她也有难处。所有人不是救世主,怎么可能两全其美?
耳朵里时不时会回荡起熟悉的拐杖声,有时候半梦半醒,听到这拐杖声会想到这是外婆去厕所回来了,下一刻却猛然惊醒,记起她已经走了。
今天天气有点儿冷,缩在沙发上都觉得冷,不知道外婆如何了。她的拐杖可包含了一个人对她的用心呢。
她的拐杖我偷偷在下面做了个小东西,这样她就滑不倒了,但愿这剩余的冬天她能安安稳稳地度过。
篇13:拐杖作文800字
拐杖作文800字
我不是盲人,但我却有一副“拐杖”。
——题记
“人生总有小插曲,总让人郁郁不得志,但只要心中有一根拐杖——信念,这种坎就会过去。”
依稀记得那年春秋天,丝瓜长出了花苞,镶嵌在枝叶上,不久便结出了丝瓜,一个个绿油油的,在春风的吹拂下,悠然自得的晃着它那浅绿色的瘦小的身躯。爷爷对我说:“它们经历了寒冬的凛冽,受了夏日的烧灼,才开了花,结了果。用‘宝剑锋从磨砺出’形容它一点也不夸大。
春天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了,又到了炎炎夏日,丝瓜秧有的受不住,一个个病怏怏的,原来那一抹绿也暗淡了许多,唯独有一个,它仍拼命的生长,它不屈服于命运,它能接受住考验,所以在众多的丝瓜秧的包围下,它显得那么绿,绿的那么耀眼。爷爷对我说:“它不怕生活中的任何坎坷,他坚信风雨之后是彩虹,相信一路的摸爬滚打能铸就自己的铮铮铁骨,这种顽强的信念支撑着它,让它对未来充满阳光与希望。”
‘连雨不知夏已去,清风方觉秋已深。”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了深秋,丝瓜一个个落了下来,而那个藤上的丝瓜也变黄了,但他它死死的抓住藤蔓,没有放手。一只只蝴蝶在它的的空中盘旋,像是为这个老丝瓜开一个告别的舞会。但老丝瓜不理它们,仍旧牢牢的抓住藤蔓,像抓住一根拐杖。爷爷说:“秋日的阳光是懒散的,但这个老丝瓜心中的阳光却充斥着它的心,那就是不怕困难的信念。
外面的风呼呼的吼叫着,吼碎人的心。我想:在这数九寒冬,老丝瓜应该从藤蔓上掉下来了吧!我猛地推开门,看见老丝瓜还在做最后的斗争。爷爷说:“在它干巴的.外表下藏着一种深刻的美,那恰好是饱经沧桑,历经苦难的美,一种最自然的美。正因为这种信念在默默的支撑着他,所以它才‘永垂不朽’。真因为这种信念,它才不管季节更替,斗转星移,阴晴圆缺,悲欢离合……”
心中有信念,生活不会迷茫,就如同一个人拄着拐杖坚定的走在路上!
点评:本文写信念给人带来的支撑和力量,由题记看,是写自己有一根信念的拐杖,开头和结尾相照应了,但中间选取的是一个物,托物寓意。如果选材是自己的事,是不是更和开头结尾融合的更好。
篇14:拐杖作文300字
一天雨刚下过,小明出去玩,忽然看见一位老奶奶摔倒了,手里还提着菜篮子,咕噜噜甩跑了。小明心想老师经常给我们讲照顾老人的故事,所以就马上去扶起老奶奶,急忙问:“老奶奶,您没事吧!”老奶奶说没事。接着去捡菜篮子,递到老奶奶手里,还说:“地面滑,走路要当心哦老奶奶。”老奶奶带着微笑小心地走了。一阵微风吹来,摇着路边的花,花儿点点头,仿佛在说:“小明,你做的真棒!”
小明回家的路上,突然看到一根树枝,样子很像“丫”字形,心想:“老奶奶年纪大了,走路很容易摔倒的,如果把它做出个拐杖来那该多好啊”就这样小明捡起树枝跑回家里,找到爸爸的工具,坐在板凳上,想想怎么做才好。
小明先用小刀挂掉树皮,再用刨子学着爸爸的样子,把树枝刨平,然后用钳子修整把手,最后用砂纸打磨得很光滑。小明终于做好了,他马上跑去老奶奶家,老奶奶正好站在大门口,小明说:“老奶奶,我给您送拐杖了,”老奶奶眉开眼笑的说:“谢谢你小明。”小明笑了,老奶奶也高兴地笑了。
小明在回家的路上,一阵微风吹来,路边的花儿点点头,仿佛在说:“小明,你真棒,心灵手巧。”
篇15:拐杖作文300字
星期天,妈妈清扫屋子,我当她的助手。妈妈清理出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说它们毫无用处,没有一点价值,准备卖掉或者扔掉。我觉得扔掉怪可惜的,或许里面有块“新大陆”呢!
于是,我抱着一丝侥幸的心理,在这堆东西里寻找着什么。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发现那里有一根拐杖,就小心地拿了出来。看着这根拐杖,儿时的记忆浮现在我的眼前。这是爷爷用过的拐杖,它全身深褐色,有几处油漆已经脱落,拐杖上刻有歪歪斜斜的三个字,那是爷爷的名字,我依稀记得,那是我读二年级时候刻上去的。当时我对爷爷说,刻了名字,拐杖就不会弄丢的。
爷爷说过,拐杖是他的第三条“腿”。每当爷爷对我说:“王昕,拿‘腿’来!”我就知道爷爷要出门了。而当我听到门响起“吱吱”的声音时,那准是爷爷回家了。
爷爷在家时,拐杖就归我使用。它有时是我的“机关枪”,有时是我的“金箍棒”,有时是我的“挡箭牌”……
爷爷去世两年多了。一看到这根拐杖,爷爷和蔼可亲的模样就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篇16:拐杖作文300字
记得那一天,我像一只飞翔着的小鸟一样快活。为什么?我要与如子一起去永安公园玩!
在路上,我们碰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驼着背,一条条皱纹可以告诉我她的.年龄,提着一篮子菜,走几步,就停下来喘口气,行动极不便。 如子有些吃惊,但很快冷静下来,如子在我耳边悄悄地说:“今天真对不起,我不能陪你去永安公园了。”我一听,就像‘冬天冷水泼全身——心凉了’,我定睛一看:如子快步跟上去,搀扶着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撒娇着:“奶奶,您的小拐杖来了!”我见那位老奶奶脸儿通红:“好啊,好啊……”
我心里一震,震得泪娃娃冲了出来,我微笑着擦干眼泪,跟上前,在如子耳边也说了一句话:“我喜欢你和老奶奶,我们……”说着用实际行动来表明了后半句话:我恭恭敬敬地向老奶奶行了个礼,说:“老奶奶,我来扶你。”接过菜篮子,也用温暖的手扶着老奶奶向前走……
把老奶奶送回了家,我忘记了我当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我只是感觉心里暖烘烘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骄傲。
篇17:拐杖作文300字
伟大的哲学家尼采曾说过:“我是河边的栏杆,谁能扶我,便扶我吧!我不是你们的拐杖。”这句话充分显示了帮助人的合理态度。我可以是帮助人的栏杆,但是却不能成为别人所依赖的拐杖。这即是说,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我可以提供帮助,但不能时时无条件地答应别人的要求,我也有我自己的生活。
尼采所说的这句话和我们现在常说的一句话:“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相似,我们提倡乐于助人的精神,但却不能因为要乐于助人而失掉了自己,在这个忙碌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所以以同理心想之,当别人拒绝自己的请求,不能一味地记恨别人,要站在换位思考的角度上,多体谅别人,自己的生活不能一味地依赖别人,别人只能是你需要帮助时的栏杆,却不能时时成为你的拐杖。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么生活中的矛盾和误会就会消减很多。
当你因为不得已要拒绝别人的请求而犹豫或者是因别人拒绝了你的请求而愤恨的时候切记尼采说的栏杆与拐杖的关系,相信你的心情会明朗很多。
篇18:拐杖作文300字
有一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我看到新闻里说到一位老人因为摔倒导致瘫痪,让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就想我以后一定要发明一种帮助老人的百变拐杖。
我想发明的拐杖有四个功能。第一个功能是具有紧急呼叫,拐杖可以向110、120、119和122等部门呼救。比如老人遇到劫匪时,可以偷偷在拐杖里摁下紧急按钮,然后就会立即拨打110。再比如老人坐的士的时候突然发生交通事故,拐杖可以自动给老人检查身体并可以自动拨打122。
第二个功能是拐杖可以变身老人休息的靠背椅。老人爬楼梯累的时候,拐杖可以自动变成靠背椅供老人休息,休息完再自动变回原样。
第三个功能是具有定位系统。如果老人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也找不到家人时,拐杖可以进行定位,让警察和家人都可以找到老人。
第四个功能是拐杖可以自动扫描地板的湿滑度,如果太滑拐杖就会从老人的鞋底部伸出具有强大吸力的底盘,以防老人滑倒。
你们看,老人们是不是十分需要这样的百变拐杖呢?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让这个愿望早日实现。
篇19:拐杖作文600字
两根拐杖支撑着两个沉重的身体。
自从那年的那场脑血栓起,姥姥的身体便更加不好起来,虽然各方面恢复得与常人一样,但是她的身边却永远的多了一个拐杖。
因为年轻时候的艰苦生活,是姥姥现在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等骨病,膝盖和手指早已变形,骨间的疼痛终日伴随在她的身边。
在姥姥家的墙壁上,挂着大约我在三岁时的全家福,那是的他们脸上十分红润光泽,现在他们的脸上却十分蜡黄,无不透露着憔悴,人也瘦了许多;那是的他们还健步如飞,家里的事务都由他们操持,现在的他们却手拿着拐杖,一切都要由儿女们伺候;那是的他们头一头乌黑的亮发,十分精神,现在他们满头的白发中略有几缕黑发却更显憔悴……每当我看到姥姥扶着拐杖一步一步艰难的行走的时候,我都很难想象,以前没有拐杖时她是怎样行走的。我想象不出来,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她一直是这样的形象。我不敢想象是因为我怕心痛。
另一根拐杖,就在几天前它属于了姥爷。一向在外人看来身体十分硬朗,心态十分向上的姥爷,因为那晚被晚风吹过后,便用起了外出时当纪念品的拐杖。这拐杖因是木制的所以体现的姥爷更加德高望重。但在我看来,他们是永远那么的不配、不搭,成为我心中一道过不去的坎。
我出生那年,老爷就已七十二岁了,但是从我记事直到现在,他在我印象中是一个一直面带慈爱的微笑,不发脾气,经常用自己的经历总结出来的道理来育后的老人。他是那么的和蔼可亲,非常乐于向孩子们讲述自己年轻时的故事。“一样的理,硬邦邦的说和软和和的说,人家听了感觉就不一样。”“软绵绵的话,硬邦邦的理。”“人要长志气,不能长臭脾气。”……这些话都是教育我们的话。但想想那时,看看现在,心里充满了无限的酸楚……
两根拐杖啊!我希望你们是那岁月的证明,而不是年龄的增长,因为他们是我最爱的人。
★ 外婆的拐杖作文
拐杖700字初三作文(共1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