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筷子作文

时间:2023-05-23 03:40:36 作者:长林 作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长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神奇的筷子作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神奇的筷子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篇1: 神奇的筷子作文

中午,妈妈给我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有牛排、米饭和汤。我先用刀、叉吃牛排,后又换成筷子吃米饭,想喝汤了,觉得汤太油,于是找来吸管喝最底部的`汤……本来一顿美味的午餐,因频换餐具令我心烦意乱。于是,我想发明一种神奇的多功能筷子。

这种筷子和其它筷子表面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其中一支筷子上面有四个按钮,分别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按下红色按钮,它就会变成刀,可以用来切肉;轻触黄色按钮之后,它就会变成叉子,可以吃面条;点碰蓝色的按钮,它又会变成勺子,可以喝汤;摁下绿色的按钮,就恢复了原样。另一只筷子中间是空心的,只要扭开两头的盖子,就能当吸管使用。

这种筷子不仅会“七十二变”,还有个贴心功能―检测食物安全。筷子上安装着探测仪,可以检测食物有没有炒熟,农药是否洗净,甚至能发现转基因的有害食物……只要检测到,它都会“滴滴”地报警,提醒人们不要吃这样的食物。如果探测仪没有电了,就会亮红灯报警,说明需要充电。你只需按下一个不起眼的白色按钮,它就会通过一些很小的洞吸入二氧化碳,再把二氧化碳转化为电。如果灯变成绿色,就说明电源已满。

也许,你会质疑这种高科技筷子容易洗刷干净吗?你完全不用担心。这种筷子采用了纳米技术,无论沾上了多少油脂,只要用水轻轻一冲,立刻一“油”不染。更神奇的是,这种筷子不使用时,可以自动消毒,而且只需要一分钟。

看了神奇的筷子的介绍,你一定想拥有吧!不用着急,它即将问世,我确信它会走进千家万户。有了它,你不必担心进餐时手忙脚乱,毋须烦恼于食品安全,更不会劳累于每日的洗刷,它必将成为二十二世纪最实用的餐具之一!

而我,这个未来的发明家,将会创造出更多、更实用的发明,造福人类。

篇2: 神奇的筷子作文

那天,我偶然看见一本书上说“筷子有神力”,我便非常好奇,心想:筷子怎么可能有神力呢?于是,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自个儿在家做了实验。

首先,我找来一根很普通的筷子和一个拳头那么大的量杯。然后小心翼翼地往量杯里添加大米,直到加满,再慢慢地把筷子插入量杯中,发现筷子在松松垮垮大米堆里,根本没有办法把一个盛满米粒的量杯提起来,这时,我突然想起书本上说,“要把米粒压严实,把空气都挤出去”,我照着书操作一番,使出了全身的力气,用力往下按压米粒,米粒被我按得在量杯中跳起了“芭蕾舞”,我心想:这次结实得很,应该可以成功了吧。我一边想着,一边祈祷可一定要成功啊,最后,我闭上眼睛默默倒数三、二、一,小心地把筷子提起来,可是,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哗”大米洒了一地,我连忙睁开眼睛,看着满地的米粒,心想:完了,完了,实验非但没有成功,妈妈回来还得好好“感谢”我呢!我顿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把大米打扫干净准备放弃。

这时,我突然想起老师曾教导我们“失败乃成功之母”。于是给自己鼓了鼓气,重新整理了材料,继续实验,心想:怎样才能把米粒挤紧而且不松开来?终于想起了我小时候贪玩,把奶奶淘好的大米用力一捏,大米就成了一个个硬邦邦的小球。“哎呀,我怎么才想到啊!”就这样我便往量杯里加水,遇到了水的大米被我一挤,它们就像磁铁一样吸在一块儿,我一边调整筷子在量杯中的位置,一边用力挤压湿米粒,终于达到我满意的样子,我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慢慢提起筷子,“耶!我成功啦!”当我把量杯提起的时候别提有多高兴了。

实验做完后,我心想:一根普普通通的筷子怎么会有“神力”呢?带着疑问,我上网查阅了资料,原来,当米和筷子之间的摩擦力大于量杯和大米本身的重量的时候,才能被提起来。看来有些知识仅仅看书是不够的,往往要亲自实践才能获得更多,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篇3:《神奇的筷子》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2、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3、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每组一只托盘,内放煮熟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

【活动过程】

1、示范活动:

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动作要领,通过教师准确的示范动作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和基本动作技能。

2、操作活动:

第一次主要是练习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此时不必强求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用筷子的姿势,幼儿拿筷子的姿势有个逐渐改进的过程,学会主要动作要领就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拿筷子的姿势会越来越准确。第二次操作是实践活动,通过品尝食物进一步练习和巩固筷子的使用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尝试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3、游戏活动:

大班幼儿处于游戏的高峰时期,设计一些诸如“搭建筷子”等游戏,让幼儿充分体验筷子带来的乐趣。孩子们通过使用筷子打击节奏、搭建游戏等活动中,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了发展。

4、实践活动:

学习筷子的目的在于在实践活动中的运用,为幼儿提供豆类食品,让他们通过品尝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让孩子们无拘无束的使用筷子,边吃边和同伴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最后小结使用筷子的好处。

篇4:《神奇的筷子》教案

《神奇的筷子》教案

设计意图:

很多家长在与我们交换意见的过程中,常常提到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就餐时,不会用筷子,而科学证明,四岁左右的孩子,是儿童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学习使用筷子,既可练习手的各种动作又可促进大脑发育,从而提高孩子思维能力和操作技巧,是训练孩子手脑并用的重要手段。家长很希望老师能说服孩子多用筷子,因为孩子们最听老师的话。为此,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这个科学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了解筷子的用途,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乐趣,从而喜欢并正确使用这一工具。

活动目的:

1、了解筷子的产生及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独特的发明创造。

2、尝试使用筷子进行各种实践和游戏活动。

3、培养幼儿小手肌肉的灵活性和各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副筷子,一个不锈钢小碟子。事先按6个一组分好后放入大托盘中并用餐巾布遮盖起来。

2、每6名幼儿分为一个小组,每组一个不锈钢水果盘,放入煮熟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薯条。

3、录音机一台,活泼欢快的儿童乐曲磁带一盒。

活动重、难点:

幼儿正确操作筷子,并用筷子开展各种活动。

活动过程:

1、开火车导入,请小朋友们下车。

小朋友们好,我给大家讲个谜语,大家猜猜是什么。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猜一样日常生活用品。

幼:筷子。

是的,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筷子,(出示筷子)它可是我们中国古代人的发明,那时的人们用竹子削成这样的两根细竹棍,一头细,一头粗,开始人们称它为“箸”,后来又叫筷子,别小看这一双细细的筷子,无论面条,米饭,青菜,肉食,甚至小豆粒,吃任何东西都难不倒它,它既可以这样夹菜,也可以当叉子,又方便又卫生,后来中国人就习惯了用筷子吃东西,并且一代一代传下来。现在,它可是我们吃东西的`时候离不了的好伙伴。你们说,筷子是不是很神奇呢?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2、学习活动。

①请每一组的小组长为幼儿分发筷子与小碟子,幼儿将各自的筷子按老师的要求拿在手上。

②先将筷子象老师这样拿在手上,细的一头向下,粗的一头向上,且两只筷子的两端要对齐,然后用大拇指,食指夹住,将中指放在两根筷子之间,这样,我们的筷子就能够自由的开合,夹取东西了。现在。让我们互相看看,谁的小手最灵巧。(幼儿间相互交流,检查,老师则巡回指导,并帮助那些还不能正确持筷的幼儿掌握要领。)

③现在,让我们举起我们手中的筷子来做个筷子操吧!

放音乐《兔子舞》,幼儿跟随老师练习筷子使用的各种模仿,如:并拢筷子拨饭,张开筷子夹菜,横着筷子挑面条,竖着筷子叉馒头,搅动筷子搅拌等等,反复多次练习。

3、实践活动。

①请小组长分发果盘。

②师:小朋友们非常能干,这么快已经学会使用筷子了,现在老师有好吃的东西请大家吃,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吃的时候,大家要用手里的筷子夹着吃,而不是手或别的`东西,那样不卫生。大家先将喜欢吃的豆子夹到自已的碟子里,再用筷子夹着吃,吃多少就夹多少,不要浪费,如果还想吃,再去盘子里夹,大家都记住了吗?就让我们开始吧!

③放音乐,幼儿边吃边交流,老师一边巡回指导,帮助那些掌握得还不够好的幼儿,一边和孩子们交谈,品尝食品。

4、筷子游戏。

①跳筷子舞。

幼儿的品尝活动快结束时,老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起立与老师一道跳筷子舞,或用筷子敲击桌子发出清脆而欢快的乐点,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快乐。

②活动小结。

音乐结束。

大家今天玩得开不开心?小朋友们真能干,学会了一样新本领,能用筷子夹住这么小的豆粒,真是不容易;而且我们还能用筷子来跳舞呢,要是你们天天在家里吃饭的时候都用它,你们的小手会越来越灵巧,脑子会越来越聪明,我现在可喜欢我的筷子了,你们呢?

③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与筷子有关的各种游戏活动。

还有谁能想出我们神奇的筷子还可以做些什么?、幼:蘸颜料画画、打毛线、挖泥巴、搭房子。

5、结束活动。

刚才有小朋友说,筷子还可以象积木一样搭房子,这真是个好主意,就让我们带上筷子,到外面去搭一个大大的房子吧!

在欢快的音乐声里,老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操场上用筷子进行搭建游戏。

篇5:神奇的筷子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摸、看、玩的过程中了解筷子的特点。

2、能正确运用筷子做分类游戏。

3、乐于用拼摆敲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电脑、自制课件、各种筷子、分类游戏材料。

经验准备:初步会使用筷子。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主题。

师:我给大家讲个谜语,大家猜猜是什么。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猜一样日常生活用品)

幼:筷子。

师:是的,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筷子,(出示筷子)它可是我们中国古代人的发明,那时的人们用竹子削成这样的两根细竹棍,一头细,一头粗,开始人们称它为“箸”,后来又叫筷子,别小看这一双细细的筷子,无论面条,米饭,青菜,肉食,甚至小豆粒,吃任何东西都难不倒它,它既可以这样夹菜,也可以当叉子,又方便又卫生,后来中国人就习惯了用筷子吃东西,并且一代一代传下来。现在,它可是我们吃东西的.时候离不了的好伙伴。你们说,筷子是不是很神奇呢?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2、亲身感知、比较各种筷子的外形特点。

请小朋友找一找筷子有什么不一样?(每桌出示一筐筷子)请幼儿观看后,提问:筷子有什么不一样?(两根一样长,花纹对称、一头粗一头细、有粗的,有细的、有儿童筷、有花边筷、有长短不一样、有整根装饰、有半根装饰的、有各种颜色的……)

引导幼儿观察并总结出:

(1)颜色不同(2)长短不同(3)粗细不同

(4)图案不同(5)材质不同

3、给筷子配对。

“小朋友,我们每天都会用筷子做一件什么事情呢?”

“一只筷子能不能夹起食物呢?”

“我们来为筷子宝宝找到与它一模一样的小伙伴,配成一对好吗?”

4、简要复习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手握中间对对齐,再用中指来帮忙,张开嘴巴夹夹紧,啊呜啊呜全吃光。”

师:先将筷子象老师这样拿在手上,细的一头向下,粗的一头向上,且两只筷子的两端要对齐,然后用大拇指,食指夹住,将中指放在两根筷子之间,这样,我们的筷子就能够自由的开合,夹取东西了。现在。让我们互相看看,谁的小手最灵巧。(幼儿间相互交流,检查,老师则巡回指导,并帮助那些还不能正确持筷的幼儿掌握要领。)

5、筷子做游戏。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与筷子有关的各种游戏活动。

(1)筷子本领强——用筷子夹得方法,给玩具分类。

(2)筷子变变变——用筷子进行拼搭模仿,如兔耳朵、小对号等等。

师:还有谁能想出我们神奇的筷子还可以做些什么?

(3)筷子来唱歌——用筷子敲击节奏。

6、出示课件,欣赏各种各样漂亮的筷子。

7、活动延伸:设计筷子图案

现在我们也来当小小设计师,帮忙装饰一下这里的一批筷子,给它们都穿上漂亮的衣服,好吗?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筷子”来进行。本次活动,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在开始部分以谜语导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通过实物动手操作,引发幼儿的积极性,本次活动,每位幼儿生动活泼,在玩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体验游戏的快乐。幼儿主动参与并探索筷子的变化,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在最后,让幼儿设计筷子,使幼儿充分体验创造的快乐。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使用筷子的乐趣。

篇6:神奇的筷子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升入中班以后我们班的孩子在家基本用筷子吃饭,家长反映说孩子每次吃饭时,会拿着手中的两根筷子做着不同的造型,或拿着筷子敲着桌面,表现出对筷子的兴趣。作为老师的我想,何不就筷子这种我们最常用的生活用品,设计一节活动希望能满足孩子们的愿望。

活动目标

1、知识:通过摸、看、玩筷子让幼儿了解筷子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以及筷子的用途和特点。

2、情感:发挥幼儿的想象思维,用筷子创造各种图形或情境。

3、技能: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并用筷子学会夹物品。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说重点、难点:如何正确使用筷子以及用筷子夹豆类食材

活动准备

各种样式及色彩的筷子数十双,用盘子装好的混在一起的花生和豆类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

小朋友,生活中我们吃饭的时候,都会用到什么餐具?(勺子、筷子、叉子),现在我们在幼儿园用勺子吃饭,可是我们长大以后,就要用到筷子了,你们想不想用筷子夹到好吃的东西呢?今天老师就跟小朋友一起来跟筷子兄弟做游戏,好吗?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各种不同材质和不同花色的筷子,请小朋友来看一看,摸一摸,并观察筷子都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请幼儿讨论,筷子都有哪些作用。

2、小朋友,你们知道吗?筷子除了可以用来吃东西,它还能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好看的图形呢?出示课件图片(用筷子摆出的各种好看的图形)请幼儿欣赏。

3、把幼儿分成小组,利用桌子上的不同筷子尝试摆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并请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分别说一说他们小组摆的是什么图形。

4、老师教用筷子的正确方法:手捏在筷子的中下方,不能太低和太高,两根筷子不能分得太远,中指与大拇指碰头,其他手指做辅助。

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如何正确使用筷子,那么我们来玩个游戏,请小朋友帮助老师把这些混在一起的花生和豆子分开来,放进旁边准备好的小碗中。

三、结束部分

游戏:分一分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以小组的`形式把混在一起的花生和豆子分别夹出来,放在旁边的小碗中,教师计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夹的最多的一组胜出。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找一找厨房中各种餐具,看一看都有哪些?并记录下来,来到幼儿园汇报给老师。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兴非常高,而且幼儿比较感兴趣。但由于个别幼儿在家基本不使用筷子吃饭,所以不太会使用筷子这种食用餐具。可是我发现我们中一班的小朋友都很有团结友爱的精神,会作用筷子的小朋友会帮助她旁边不会使用筷子的小朋友一起来完成任务,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真的值得我高兴。另外,幼儿气氛活跃时应多提一些有启发教育性的问题,另外,平时说话我的语还有些快,但在教学中我会克服这样的习惯,让幼儿能够充分领悟老师的意图,并做到微笑面对每一位幼儿,这样的教学氛围会使教学效果更好。

今后,如果再让我上一次这样的教学活动,我会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害怕孩子们玩筷子时不小心互相碰到或出现意外,这样会束缚孩子们这方面的自由。同时也会避免让活动的激情,影响幼儿学习的动力,把玩作为了主要的目的,应该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篇7:神奇的筷子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2、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

3、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重点:使用筷子。

难点:正确的使用筷子。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

2、每组一只托盘,内放煮熟的五种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

3、录音机,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猜谜语: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

2、(出示筷子)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古时候人们削两根细竹棍,一头细,一头粗,称它为“箸”,后来又叫筷子。它既可以夹菜,也可以当叉,又方便又卫生。你们说,它是不是很神奇呢?

二、学习活动

1、教师示范讲解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幼儿练习。

2、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反复练习使用筷子,如并拢筷子拨饭,张开筷子夹菜,等等。

三、实践活动

1、现在老师请大家吃东西,大家先将吃的东西夹到碟子里,再用筷子夹着吃,吃多少夹多少。

2、放音乐,幼儿边吃边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3、要是天天用筷子吃饭,你们的小手会越来越灵巧,脑子会越来越聪明。

四、筷子游戏

1、品尝活动快结束时,教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一起跳筷子舞,或用筷子敲击桌子伴奏。

2、你们真能干,这么快就学会了筷子夹豆粒,跳筷子舞。

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如蘸颜料画画、打毛线、搭房子等

4、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用筷子进行搭建游戏。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时,幼儿表现出对筷子的喜爱和熟悉,回答问题也十分踊跃积极,因为生活中筷子是非常熟悉的一样东西。但是在课程教学中,发现幼儿虽然对筷子十分的熟悉,但是会正确拿筷子的幼儿却不多,大部分幼儿只是用右手握着,不知道应该用手指头拿好。

在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的积极性都很强,由于课堂提供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等食物,幼儿都十分兴奋的拿着(握着)筷子在夹小碟子里面的食物,正确拿着筷子的幼儿可以很快就夹起小碟子里面的食物,相反,其他的.幼儿就有点困难了。

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解幼儿是否还不够理解,所以我想,如果让幼儿在吃饭的时候尽量的抛开汤匙进而使用筷子这样会不会慢慢改进幼儿拿筷子的错误拿法呢?在实际生活中尽量让幼儿实行这一措施。

课堂的气氛还算稳定,幼儿的注意力基本上都有集中在教师身上,只是幼儿能不能正确的拿好筷子进餐这方面还需要大大的加强!

篇8:神奇的筷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2、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3、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每组一只托盘,内放煮熟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

2.《卖汤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

用谜语引起幼儿对筷子的兴趣,“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筷子的外型特点和用途。

在孩子们兴趣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和用途,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2、学习活动。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标准,因此,我在幼儿第一次练习前,先示范讲解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再让幼儿练习自由练习。第二次的学习,我配上了音乐,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练习并拢筷子拨饭、张开筷子夹菜等动作。

3、实践活动。

学习筷子的目的在于在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在这环节里我为幼儿提供了豆类食品,让他们通过品尝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落实了第二个目标,在音乐中,孩子们无拘无束的使用筷子,边吃边和同伴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最后是小结使用筷子的好处。

4、游戏活动。

在幼儿使用筷子品尝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一起来打击节奏乐。这个游戏活动渗透了艺术活动,在幼儿跳完节奏舞后,教师提问:“筷子还可以怎么玩?”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在这环节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时,幼儿表现出对筷子的喜爱和熟悉,回答问题也十分踊跃积极,因为生活中筷子是非常熟悉的一样东西。但是在课程教学中,发现幼儿虽然对筷子十分的熟悉,但是会正确拿筷子的幼儿却不多,大部分幼儿只是用右手握着,不知道应该用手指头拿好。

在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的积极性都很强,由于课堂提供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等食物,幼儿都十分兴奋的拿着(握着)筷子在夹小碟子里面的食物,正确拿着筷子的幼儿可以很快就夹起小碟子里面的食物,相反,其他的幼儿就有点困难了。

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解幼儿是否还不够理解,所以我想,如果让幼儿在吃饭的时候尽量的抛开汤匙进而使用筷子这样会不会慢慢改进幼儿拿筷子的错误拿法呢?在实际生活中尽量让幼儿实行这一措施。

课堂的气氛还算稳定,幼儿的注意力基本上都有集中在教师身上,只是幼儿能不能正确的拿好筷子进餐这方面还需要大大的加强!

篇9:神奇的筷子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2、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

教学准备:

1、花生、蚕豆、大枣;废旧筷子若干把。

2、筷子、小碗、托盘与幼儿人数相同。

3、字卡“箸”“筷子”;舞蹈录像、磁带

教学过程:

1、放《筷子舞》录像,幼儿边欣赏边拍手后提问:录像中小朋友手里拿的什么在跳舞?(筷子)

2、老师的手里也拿了一双筷子,你们谁知道筷子是哪国人发明的?筷子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我们使用筷子吃饭已经很久很久了。你们知道还有什么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吗?(如:四大发明、印刷、指南针、火药、造纸)……我们中国人非常聪明,他们发明的很多东西连外国人现在都在用,他们善于思考、动脑筋,所以我们小朋友以后也要多动脑筋思考问题,多观察,好好学习,争取都做一名了不起的中国人。今天老师就带领小朋友们来认识“神奇的筷子”

(1)、古时候人们削两根细竹棍,一头细,一头粗,使用起来很方便,就给它起了一名字叫“箸”,教幼儿认读),后来人们又给它起了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筷子”(出示字卡)

(2)、你们知道除了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外,还有哪些外国人也用筷子吗?(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等国家也都用筷子)。除了用筷子吃饭外,还有用什么吃饭的`?(非洲还有一些人用手抓饭,欧洲一些国家用刀、叉、匙吃饭)

(3)、你们知道筷子都有哪些用途吗?

筷子有挑、拨、夹、拌、扒等用途(边说边示范)

筷子有这么多用途,又方便,又卫生,你们说它是不是很神奇呢?

3、筷子这么神奇我们得先学会使用它。

(1)、教师示范使用筷子。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右手拿筷子,筷子的两端要对齐,夹东西时,食指和中指把筷子分开,然后并拢夹住东西。

(2)、幼儿练习

4、(1)、教师给每名幼儿发一盘好吃的和一个碗,你们把你最喜欢吃的夹到自己碗里,看谁夹的又快又多。夹完后,幼儿数出自己所夹多少。

(2)、幼儿品尝

要是你们天天用筷子吃饭,你们的小手就会越来越灵巧,脑子也会越来越聪明。

5、小朋友你们学会了使用筷子高兴吗?你们吃的高兴吗?我们一起来随着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好不好?(放《表情歌》音乐)

6、教师总结后教育幼儿用筷子夹东西时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