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从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粽香端午作文650字,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粽香端午作文650字,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 目录
篇1:粽香端午作文650字
故乡的端午并不热闹,对系百索绳、贴五毒之类不大讲究,更是没有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的赛龙舟。在记忆中深刻的,唯有那挥之不去的粽香。
端午,当嫩黄的阳光刚刚泻进整个世界之时,母亲便令我去摘芦苇叶。还未走近河边,我便听到OO@@的声响,仔细一瞧,原来左邻右舍都来挑芦叶了!我也连忙像一条小鱼溜入“绿海”。摘芦叶可是个技术活,老的不要、坏的不要,只有嫩而大、完好无缺的才能进筐。费了好大工夫篮筐总算是满满当当了。
回到家,母亲两三下把芦苇叶洗净,放到大盆里烫。红枣、赤豆已被水冲得干干净净,一声不吭地躺在碗里,糯米也淘好了。母亲把芦苇叶拿出来,用剪刀修整齐边角。母亲拿三片芦叶,交错铺放在左手心,右手把芦叶一拉一卷,一个圆锥状的粽子雏形呈现眼前。抓一小把糯米放入其中,放一点赤豆,塞几个红枣,把芦叶裹紧缠好,最后再拿一张芦叶封口,用绳子一绑、一收,一眨眼,一个绿油油的粽子顺利产出!很快,十来个讨人爱的粽子就在我眼前晃悠了。瞧着粽子们接二连三蹦下锅,我使劲克制着,口水却一直不住地往下淌,只得往嘴里塞了一把干红枣。不料母亲一转身,直接敲了下我脑门儿:“馋啥呢?别傻等着了,中午才能吃!”我捂着脑袋,一边嘟囔,一边心不甘情不愿地退出去。
“吃粽喽!”我飞似的奔下楼。哇!缕缕糯米香和芦叶清香伴着腾腾热气扑面而来,扒开“绿外衣”,不顾烫地一口咬下去,香糯的口感美味至极!蘸上粽子的伴侣——白糖,简直是天上极品也不及啊!
现在各种粽子花样繁多,可在我心中,母亲亲手做的故乡粽子,才是最正宗一派中的第一位。端午,有母亲的粽子,才是真正的端午。
篇2:粽香端午作文
众所周知,六月是考试日,众所周知,六月是放假日,众所周知,六月是端午节如约而至的月份。这个六月,她也来了,带着一身飘香四溢的粽味,坐在龙舟上,提着一箱的粽子和作业,悄然而至。
端午的早晨总是被饿醒的,你还在被窝里就能闻到从厨房里飘在的粽香,它们在你的鼻尖跳舞,誓要把你馋死,待你终于和被子恋恋不舍地告别,它们还会变本加厉的引你去餐桌旁坐下,使你迫不及待地要开始早饭,今天,可是一年中为数不多的有肉的早饭啊!父亲笑着端出一大盘热气腾腾的粽子,“起得真早啊!”,我看着那一盘的粽子,垂涎三尺,不住地点着头。
用勺子拨拉半个粽子到自己盘子里,我仔细地端详它,糯米在蒸煮后染上荷叶的淡绿,又被内部的肉汁渗入,呈现出淡淡的粽色,泛着油光。热气盘旋在其上,用筷子轻轻一戳,又露出红色的咸蛋黄,那蛋黄的香漫出,与肉香、米香,一同游荡在空气中,刺激我的味觉。我小心翼翼又充满期待的夹起一坨粽子,放入口中。每一粒米看似粘糊糊的,但实际上,每粒米都由那倍儿香的酱汁连在一起,入口后便分开,每粒都圆滚滚,香喷喷,与扬州炒饭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吃的是一个咸粽,猪肉的油都被糯米化解,融在蛋黄中,肉虽偏咸,黄虽偏涩,但两者与糯米的完美融合,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吃粽子是不会有闲工夫停下感叹其味美的,人人都沉浸在粽香之中,唯有当你抬起头,看到人们脸上洋溢的幸福时,你才明白,粽子的独道之处。
粽子,有甜、有咸、有的腻、有的滑、有的多油。中华民族根据各地的喜好,创作、改良粽子的味道,并造就了现在的端午。
放筷,合掌,一个咸粽吃完了,一个端午也开始了,这次的端午是在浓浓的粽香和满满的精神之中开始的。
现在虽然随时都可吃到粽子,但唯有端午节吃的粽子是最香甜的,最独特的。
篇3:粽香端午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正是端午节。端午节作为我国纪念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于20xx年5月20日列入国家文化遗产,于20xx年9月30日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不知在多少年前,汨罗江平静的水面旁,一位爱国诗人怀着无比的悲愤,抱着一块大石头投江而死,那位爱国诗人就是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
当地百姓闻得屈原投江后,立即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但始终不见屈原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楚国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洞庭湖,可还是没有寻到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于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人们又恐江里的鱼虾伤害屈原的身体,就纷纷从家里取来米饭,用叶子包着,用丝线扎着,以免松散,然后把米团撒入江中,口中唤着“鱼儿,鱼儿,莫伤亲人”,后来渐渐地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有唐代文秀《端午》一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风俗大同小异,除了赛龙舟和吃粽子,还有许多五花八门的习俗。如有些地方在小儿头上用雄黄画“王”字,驱五毒,挂艾草、菖蒲、榕枝,饮雄黄酒,吃“五黄”等。
端午节有许多不同的别称,如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又如解粽节、菖蒲节、浴兰节等。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让我们品着粽子,闻着艾草菖蒲的清香,听着端午节的来历故事,收获知识,将我国的传统节日发扬光大!
篇4:粽香端午作文
缓缓的水流声将我从梦中拉出,优美、缓慢,仿佛处身于山间小河边。惺松中望见母亲忙碌的背影,空气中迷漫着艾叶的清香。
母亲的细碎的步伐,在厨房中穿梭,满是裂痕的手掌清洗着水中的艾草,我想在这仙境中再赖会儿床,可艾草的清香不断钻进我的鼻子,使我睡意全消。
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香,偏黄的叶子仿佛是大版的竹叶,还带有艾草的清爽气味,母亲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铁盆中,再烧一壶滚烫的炎,水汽渐渐升起,袅袅清香似乎被裹在里面,如同茉莉花开,将花苞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清香四溢,不由令人陶醉。
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个个饱满,相互倚着,似是喝了一夜的琼浆。母亲没做过粽子,这是第一次,虽然包的粽子简单至极,但那种味道令我深深迷恋,永不得忘。
母亲将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笨拙地一弯,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取一小撮米添在尖尖的角内,将一颗蜜枣放置中央,周围再填上几撮米。母亲尽量不让枣露出来,那汁也不会流出,使所接触的糯米更加香甜。母亲捍着盛满馅的粽叶,却好像举着十几斤重的石头,手不停颤抖,生怕缠线的时候系错一步。最后,粽子只是三个角的平面,母亲笑道:“我做的不好,这么丑!”端午耀眼的阳光照在母亲的背上,我坐在母亲身旁,要是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该多好啊!
粽子在锅里不停地响着,这是端午的伴奏。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房间上空,我不住地往锅内望,怎么还没好!母亲踢踏舞着从锅内取了一个粽子,解开绳子,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第三口,是蜜枣的甜蜜。
我在母亲的抚养中成长,田里的小树隔年盈尺,母亲却随着光阴逝去逐渐白头。我现在吃过许多地方很有名气的各种各样的粽子,却都不及母亲亲手包的粽子,母亲所做的粽子,是世上最甜的!
篇5:粽香端午作文
说起端午,你肯定会说不就是五月初五的日子,大家一起吃吃粽子赛赛龙舟?这样说固然没错,只是将端午狭义化成了一个“娱乐性”节日。
端午那天,不论是在哪里,不论是遇见了哪一位长辈、老师或是朋友,开口必定是要说祝福语的。只不过,这话可得好好说,切忌张嘴就来一句“端午快乐”,而应说“端午安康”。
这是为什么呢?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所处时间不够吉利。众所周知,端午是在五月初五,古人认为“九”为阳数,因此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同理,“五”为阴数,五月初五为至阴之日,在这一天里,“五毒”会齐齐出没。所以人们会通过在门上插艾叶,戴香囊、喝雄黄酒等方式来“辟邪”。在这样一个“不吉利”的日子中,又如何能对他人道一句“快乐”呢。
第二,人文历史原因。在我国,端午作为传统节日主要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人,在经历国破之痛后,于五月初五只身来到汨罗江边,写下绝笔《怀沙》后便投江自尽。当地居民得知后都想将屈原尸体打捞上来好让他入土为安。为了不让鱼虾吃掉他的遗体,便用一种带着清香的叶子包住饭团投入江中。更有甚者,自发地划着船在江上来回游动,以威慑江中鱼虾。于是便有了今天的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在这样一个日子里,道“端午快乐”或“端午吉祥”肯定不妥当的。
现在你是否也觉得端午说“端午快乐”是不妥当的呢。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对这样一个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我们应该有所了解,以便能更好地传承。
最后祝大家“端午安康”!
篇6:粽香端午作文
夏季的节日丰富多彩,而我对端午节情有独钟。在这个节日里,空气中弥漫着艾叶的淡雅清香与粽子的扑鼻香味,时不时传来锣鼓声和划桨声。再仔细聆听,远处传来汨罗江潺潺的流水声……
时间后退到公元前278年。
汨罗江边,矗立着一个人,他就是屈原。他的脸上满是悲愤,几天前,秦将白起攻破楚都,他却无能为力。他的选择是,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善良的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遗体,用粽叶包裹糯米蒸制成粽子,用线捆好,扔到汨罗江里,说,鱼啊,来吃粽子吧,别吃屈大夫的遗体啊……
现在,端午节吃粽子成了一个重要的习俗。剥开那层墨绿色的外衣,露出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这就是端午节的味道。
“艾叶香,香满堂……”儿时的童谣仍在耳旁萦绕。艾叶清雅淡雅,是一味著名的中药;。端午节这天,一棵棵艾草被用象征吉祥的红绳捆成一小扎一小扎。挂在门上。据说,将艾叶挂在门上,既可以辟邪,又可以驱虫。
走进厨房,沸腾的锅中煮着几颗青鸭蛋。拿起鸭蛋,阵阵艾叶香扑鼻而来。艾叶不愧是端午的主角,处处都弥漫着清香。家乡有个有趣的习俗,端午那天,编织五彩袋,并在里面装个青鸭蛋,挂在脖子上。据说,在中午12点时,谁能将蛋不借助外力立起来,谁就会拥有一年的好运气。
点雄黄也是端午节的一大习俗。传说,端午是蚊虫出行的时候。在端午时,将雄黄点在额头和耳根后,就能驱逐蚊虫。
“咚、咚、咚”“加油!加油!”远处的江面上隐约传来声音,走近一看,江面上正在举行划龙舟比赛。两条龙舟在起点上就位。随着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
龙头的鼓手负责助威,随着有力而有节奏的鼓声,一位位龙舟运动员迅速进入状态。“一二!一二!”他们大声喊着,给自己助威。手上的桨有节奏地划动,让龙舟往前驶去。“加油!”观众席上爆发出热烈的加油声。这似乎是运动员前进的动力,只见他们更加使劲了,龙舟在水面上飞快地前行,啊!近了!离终点近了!冲刺!在到达终点的一瞬间,观众席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划龙舟——端午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空气中弥漫的粽香,清新的艾叶香,划龙舟时的鼓声与观众的加油声,这些都是端午节的味道啊。
篇7:粽香端午作文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早上9点,参与人员已到达参赛地点(公司后花园),这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亲子活动,以家庭为单位比赛包粽子,在30分钟内最快包完20个粽子的家庭获胜。第二个,知识抢答,这是关于端午节的问题,每答对一题获得2个粽子,答错一题则扣掉1个粽子,最后获得粽子最多的家庭获胜。第三个,玩“曲水流觞”游戏,每个家庭坐在旋转的圆桌边,用一个杯子盛半杯醋(因为小孩子要参加,不能喝酒)放到桌面上,当桌面停止转动时,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喝下醋并表演一个节目。
活动中最激烈的是第二个知识抢答,由杨爷爷主持,他念完题目就说“抢答开始”,每个人就立马开动脑筋,积极地抢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游戏中,拍桌子声、抢答声、欢呼声响彻云霄。通过激烈的竞争,我家取得了胜利。
最有趣的是第三个游戏,每当桌面转起来的时候,每个人都很紧张,心里默默祈祷,醋杯千万不要在自己的面前停下,大家都怕喝那酸酸的醋。“桌子停了”不知谁叫了一声,紧接着又是一阵欢呼声,醋杯停在了唐伯伯的面前,唐伯伯叹了一口气,之后只见他皱了皱眉头,左手捏着鼻子,右手端着醋杯一饮而下,“好酸啊!”大家给了他热烈的掌声。可就在这时,他忽然起身跑了出去,一到厕所把刚才喝下的醋全部吐了出来,大家这时笑得更开心了。
活动结束了,杨爷爷说,这次活动大家吃了自己包的粽子,玩了游戏,拉近了同事之间的友谊,增进了亲子关系,让孩子们了解到了端午节的文化和传统习俗,大家度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端午节!
篇8:粽香端午作文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端午已至,榴花正盛,粽叶盈香。每到端午,我们一家都会包粽子,挂艾草,今年也不例外。
我们一早就来到了乡下奶奶家。来过端午节。按照习俗。我们端午节要先在门口放上艾草,用来辟邪。然后就准备包粽子。
只见奶奶娴熟地把煮好的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状,然后,用调羹放一点糯米,糯米上放一颗甜枣,最后再放一点糯米,这样粽子就可以包起来了,最后奶奶用白线把它们捆起来,一个精致小巧的粽子就完成了。看着奶奶包粽子挺简单的,我就心里痒痒的.,也想学着包粽子。
我拿了两张大小差不多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把它围成一个漏斗形状。然后再用勺子把米装进粽叶里面。可我刚把米装进去,糯米就从粽叶的底部漏了下来。看着奶奶包很简单的样子。可我学起来却这么的吃力。就这样,我一遍又一遍地失败了。奶奶见状跟我说,那你用一张粽叶包,这样的话你会好包一点。好吧,听奶奶的话,我拿着一张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又开始包了起来。可是,当我把米放进去的时候。底部又开始漏米了。我顿时感到很疑惑,为什么看着奶奶包很简单,为什么轮到我包就这么难呢?实在没办法了,然后奶奶跟我讲。你就把粽叶底部折过去一点,这样就不会露了。
我照着奶奶的方法去做。的确,这样一点米也没有漏出来。然后我按照奶奶教我的方法,把粽子包了起来。可粽子就是不听我使唤。米粒居然从边上漏了出来。奶奶说我粽子抓的太紧了,所以才会这样子的。最后在我和奶奶的共同努力下,我的粽子终于包好了。
全部包完之后,奶奶往锅里加点水,然后把粽子放进去。大概半个小时粽子熟了。奶奶一掀开锅盖,哇!一股粽叶和糯米的清甜香气扑鼻而来。我一眼就从里面找出了那只我包的最小的粽子。尝了一下,甜而不腻,好吃极了。
这天,粽叶的清香浸润了燥热的炎夏,连晚风都变得清凉,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品尝佳肴,闲聊家常,静谧而美好……
篇9:粽香端午作文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许多传说,较为普遍的是为了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
流传千年下来的传统节日,终于在今年被定为中国的法定节假日了!这不,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吃粽子、吃咸鸭蛋。被墨绿的竹叶或芦叶包起来的粽子,我觉得像极了寿司——里面都有糯糯的米饭,掺合着美味的馅儿,可粽子一点儿也不比寿司差哦!
本来我是不喜欢吃粽子的,光叶子上就黏黏的,而且馅儿也不好吃,即使是吃我比较喜欢的豆沙棕也吃得无精打采。可今年粽子经过加工改进后,我一吃鲜肉粽就爱上它了。
粽子的种类五花八门,有:肉粽、豆沙棕、红豆粽、玉米粽……只要是能做馅儿的几乎都用上了。肉粽还分鲜肉粽、腊肉粽等等。当然,粽子还分甜味和咸味。
这不,好吃的我一听是肉粽,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来就吃。结果吃着吃着,怎么外层全是白白的糯米呢?我都快要急哭了,着急又疑惑地问奶奶:“这到底是什么粽哦?”“这是腊肉粽啊!”“啊?”果然,我吃到最后终于吃到了腊肉,和鲜肉粽一样,好吃极了。
不过,我不是很喜欢红豆粽,咸咸的,可能是生产厂家不一样吧!我这样安慰自己。由于刚才那个腊肉粽太大了,我的肚子还有最后一点空间,只好又拿起半个咸鸭蛋吃起来。
果然是名不虚传,咸鸭蛋很咸,比红豆粽咸多了。我用一种乞求德眼神看着爸爸,不想他却说:“只剩下最后一点了,吃了吧!”
我只好一口一口地把它吞下去。
端午粽子香,我希望粽子会越来越好吃!
篇10:粽香端午作文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终于又到了,这个令我们小孩子欢乐无比的节日。我们又可以品尝到诱人的粽子了。
与多数北方人不同,我更偏爱甜粽子。其中,我最喜欢蜜粽。剥开粽叶,一阵阵香气飘来——那是粽子的糯香夹杂着蜜枣的甜香。这种香味让你陶醉其中,迫不及待的想要咬下一口。第一口下去,往往是吃到的都是一嘴富有黏性的糯米,它们好像一个个淘气的小孩子,久久地占据着你的口腔不肯离去。虽说没有吃到精华,但依然享受到糯米质朴的口感。再吃第二口,味蕾往往一阵惊喜——半个蜜枣已进入口中,细细品味,蜜枣的蜜又好像甜掉牙,不过经过糯米的中和,这种甜便恰到好处。糯甜仿佛使你麻木,又好像钻进你的脑子里,让人有股醉意。怀着这种醉意品尝完整个粽子,仿佛一切忧愁和烦恼都消失了。
说道粽子,就不能忘记他的纪念对象——屈原。
两千多年前,由于当时楚国的黑暗以及他人的迫害,屈原被流放到了很远的地方,但是他还是不忘楚国的前途,楚王的安危。不过,受那些“忠臣”的迫害,屈原被逼上了绝路,他便抱石投入汨罗江自杀了。楚国百姓听闻,痛哭流涕去汨罗江祭奠他,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端午节。粽子就是为了不让鱼儿吃他的尸体,端午节时投入江中供鱼食用的。
两千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仍忘不了他那种“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洁身自好。有人问他:“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为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啜其离?何故怀瑾握瑜而令见放为?”他答:“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有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守赴常流而葬乎于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唉,伯乐已死,有谁能识别屈原这批千里马呢,当时世上已经没有人能了解屈原,屈原对世人也无话可说。
今天,当我们欢乐的与家人品尝香甜的粽子时,谁又会想那位投入汨罗江的爱国人士呢?
篇11:粽香端午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的节日。今天,大家都乐呵呵的,粽子成了大家的“焦点”。
一早起,我被窗外的声声鸡鸣“叫”醒了,我忙穿上衣服去西屋叫妈妈起床。我边边说:“啊,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空气真清新!”我还伸了一个懒腰呢。妈妈被我叫醒了,我们吃过饭后,去了裕隆超市。我拉着妈妈快步跑,想及时到达“粽子小家园”那里去。可是越慌越是不行,原来很熟悉的“老朋友”好像一下了变成了不认识的“陌生人”,花了十秒才达到“粽子小家园”!那里有粽子爸爸——猪肉粽;还有粽子妈妈——八宝粽;它们有一群可爱的小宝宝——小小粽:有绿豆蓉姐姐,有菠萝小妹妹,有薏米果仁大哥哥,还有蜜枣绿茶小弟弟等等……像这样的粽子家族还有很多很多,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样子。人们争相购买,“粽子小家园”的粽子们,它们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小粽子了!好热闹呀,我和妈妈也购买了几家粽子家庭。于是,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姥姥家。我准备把所有的八宝粽妈妈送给这里的三位母亲——姥姥、姨姨和妈妈。我们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姥姥又把菜角和糖糕端了出来。顿时,所有的香气浓缩在了一起,在空中形成了一朵花,还散发着阵阵醉人的香气。可是这也挡不住菠萝小妹妹的“诱惑”,我便又吃了起来。屋里弥漫着的香味和我们的好心情似乎溶到了一起,怎么也分不开。这使我们胃口大开,心情也是越来越好。我把这一景象“拍”了下来,把“照片”“存”进了我的“相册”。
这个端午节真是有趣,下一个端午节我一定会更加开心的!
篇12:粽香端午作文
一转眼,又是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到了。往年,我吃的都是奶奶或是外婆包的棕子,今天,在学校里亲手包了一回粽子。
我们带着兴奋与期待一起走进了食堂,不一会儿,食堂的阿姨搬来了糯米赤豆,取来了准备好的箬叶与棉线。
首先,一位阿姨为我们演示。瞧她那娴熟的动作,包粽子好像真的很简单。我迫不及待了,照着阿姨的样子挑了一片青翠的竹叶卷成一个小漏斗形,别的同学也都笑嘻嘻地动手了。
接着便是灌糯米和赤豆,我用手将盆里的糯米大把大把地灌进竹叶里,结果却发现,米放多了,一挤便涌了出来。我只好倒空重头开始。这次我吸取了教训不敢灌太多,但却拿不定主意到底灌多少,我推推一旁的王青青:“哎,这点够了吗?”她看了我的粽子一会儿,不确定地说:“应该……应该够了吧?”
米灌好了,现在要把粽子给绑牢了。听周校长说,包粽子一定要捏紧,不然就会漏米粒甚至赤豆。我也不晓得应该怎样将竹叶裹牢,就胡乱地凭着想象将棉线往粽子上绕,哪儿有缺口我就往哪绕,粽子被我“五花大绑”,上面缠满了白色的棉线。我心里猜想:要是哪个倒霉的吃到我的粽子光拆线就会让他累得心发慌、急得直跳脚……
我速度挺快,一连包了三个质量“上佳”的粽子。突发奇想,干脆将粽子串成串拎在手中——啊,真是有趣极了!
再看看我身边的同学,有的熟门熟路三下两下便完成了一个;有的折腾了好几回,包了散,散了又包,叫苦不迭;有的同学将“小漏斗”卷得老长,棉线缠得比我的还要多,简直成了一只鸡腿……
下午,我们品尝到了我们的劳动成果。当香喷喷的粽子端来时,同学们都很兴奋,我吃到的虽然不是我自己亲手包的,但却感到比往年任何一次吃的都要可口!
篇13:粽香端午作文
今年的端午,与以往不太一样
节日的前两天父亲就宣布,今年我们不包粽子了,仔细想想也难怪,奶奶的身体每况愈下,爷爷还得一直陪着她,而父母工作在外,更抽不出时间来,震惊之余,更多的是无奈。
我不禁回想起去年的端午,那时奶奶的身体还很硬朗,提前好多天,节日所需的物品就已经买好了。此时家里便弥漫着粽叶的清香,不仅是端午,更酝酿着整个夏天的热闹。
我最喜欢的事还是看爷爷,奶奶包粽子。材料自然是很重要的,选好粽叶,还要在水里泡上一段时间,以此达到最佳状态,棕馅也有很多种,红枣,葡萄干,花生……当然还有我最喜欢的咸肉粽。
开始包粽子了,其实呢过程说难也不难,可是自己做起来却总是失败。只见他们熟练地扯出两片粽叶,双手灵巧地一翻,将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状,在里面塞满糯米和粽馅,再用剩余的粽叶将他们包裹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将粽叶尖穿进针里,以针为引,将它从另一边带出来,一个不好,弄断了粽叶,一切又得重头再来,我也尝试过几次,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再熬过几小时煮粽子的时间,我们终于能享受到那难得的美味,此刻,每片粽叶似乎都褪去了她们的青涩,泛着微黄。香气也因此被完全的激发出来,老远就能闻见。此时,我们也顾不上烫了,抓起一个,剥掉粽叶,张嘴就咬,糯米独有的清香和咸肉的美味混合在一起,经久不散。
可是今年我却再也没感受到那种味道。
节日那天一早,我起来洗漱,竟发现桌上有两个粽子,听了父亲解释,我才知道这是他从街上买来的,算是营造气氛吧。我只吃了几口就不愿再动,虽然也不错,却少了家的气息。
逝去的端午,我何日才能与你重见?
★ 端午粽香的作文
★ 端午粽教案
★ 端午粽的结尾作文
粽香端午作文650字(精选1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