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话端午的演讲稿

时间:2023-02-26 03:59:19 作者:伍俊宇 演讲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伍俊宇”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粽叶飘香话端午的演讲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粽叶飘香话端午的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 粽叶飘香话端午的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节

今天是5月25号,农历五月初二。到本周四,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历史上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要职。因为他坚决主张抗击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至极,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如:《离骚》、《天问》、《九歌》等影响深远的诗篇。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的.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绞,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屈原离世已有两千多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他会永远生活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让我们怀着对伟大爱国之士的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

感谢大家耐心的倾听,在此,请接受我对各位的节日祝福:端午节快乐!

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2:粽叶飘香话端午散文

粽叶飘香话端午散文

回想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虽然我还没有吃到粽子,可鼻尖处总能隐隐闻到一缕缕淡淡的粽叶香,一副又一副和家人一起包粽子、吃粽子的画面时不时地浮现在脑海里,令我不能自已。记忆中的画面,于我而言,已经过去了很久,究竟有多少个年头,我早已没了印象。我只知道很远很远了,远得令我找不到尽头。如今,又逢一年端午到,毫无疑问,我肯定回不到过去的那些年里,可我无法忘掉早年的故事。记忆之门就在我闻到粽叶香的那个瞬间打开,昔日的一切如潺潺的溪流般不断汩汩流淌着,一切的一切依然是清晰的,和昔日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家乡的土地不适合芦苇的生长,因而包粽子前,先要去集市里买粽叶。每每那个时候,作为小孩的我们,都渴望能跟着大人去赶集。在临近端午的那段日子里,所有的孩子都非常听话,大人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句多余的话都不会说,往往还会嚷嚷着要干活。等到赶集的日子,我们都早早起来,胡乱吃过饭,便跟着大人去集市。还没赶到集市上,离得远远的,一阵阵粽叶的香味就隐隐飘来,惹得我们不断吞咽着嘴里的涎水。普普通通的粽叶竟然有那么大的魔力,当年我绞尽脑汁苦想了很久,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直到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其中的缘由。那是因为我们对粽子太渴望了,才导致那样的结果。在曾经那段艰苦的日子里,平日里根本吃不到任何美味,所以粽子无疑是上等的美食,而粽叶又是包粽子的主要材料,怎能不令我们垂涎欲滴呢?

端午前的那段日子,街市上主要是前来卖粽叶的商贩。走在集市里,只要看到长长的粽叶,我们便会忍不住蹲在一旁小心摸一摸。一阵滑腻的感觉瞬间通过手指传来,心里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激灵,浑身上下一阵舒爽,心间别提有多么高兴了,就跟吃到粽子的感觉是一样的。等我们从大人手中接到买来的粽叶时,都会将那些粽叶紧紧地抱在怀里,好像生怕那些粽叶会飞似的。一阵阵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不时传来,惹得我们的情绪也是格外高涨的,便会跟着大声吆喝起来。

包粽子前,先要将买来的粽叶泡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将提前准备好的糯米、红枣、红豆等原料拿出来,稍微用水泡一泡,等到夜里,就可以使用了。那时候,不管是哪户人家,包粽子都是一家老小齐动员。大家围坐在一起,边说笑边包粽子,那场面,别提有多么的热闹。夜幕来临,无边无际的夜色笼罩着大地,天地间静悄悄的,夜空中的月亮、星星也不再说悄悄话,而全神贯注地望着那些正在包粽子的人。在昔日包粽子的那些年里,就连平日里早早休息的祖母,也乐呵呵地坐在一旁,笑眯眯地注视着紧张忙活着的后辈。包粽子要用力,要是力度不够,会影响粽子的口感,因而包粽子时都是年轻人在包,年长的都待在一旁,为后辈指点。每每那时,我也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眼前紧张忙碌着的大人。只见他们从泡满粽叶的盆里拿出两片粽叶,将粽叶的底部折成漏斗的形状,然后将适量的糯米、红枣、红豆等原料放入其中,再使劲压一压,之后用粽叶紧紧包成一团,用细绳缠起来,粽子便包好了。他们的动作很快,像变魔术一样,仅仅一眨眼的功夫,就包好了一个粽子。看着摆在眼前的粽子,我默默地给他们点赞,在心里期盼着自己快快长大,也参与到包粽子的行列中。

家里的大人忙着包粽子,我也没闲着,等他们的工作接近尾声时,我便开始生火烧水。灶膛里的火呼呼呼地燃烧着,我的耳旁传来热锅里开水煮沸的声音,心里早已变得一片沸腾,满脑子都是香喷喷的粽子,我不断期盼着大人们快点将粽子包完,然后开始煮。那时,夜已经深了,夜空中不时传来昆虫的睡眠声,可我依然毫无睡意,固执地待在厨房里,守护着那些摆在案板上的生粽子。等到父亲一声令下:可以煮了。我们连忙将所有的生粽子小心翼翼地倒入热锅里,然后按下鼓风机的开关,热锅里再次翻腾起来,我的心里也不断翻腾着。粽子的香味随之扑鼻而来,浸入肺腑,因忙碌多时浑身上下产生的疲惫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我边在脑海里回想着昔日吃粽子的场景,边在心里期盼着粽子能早早出锅,在我的殷切期盼下,粽子终于出锅了。

当父亲揭开锅盖的那个瞬间,我便用漏勺在锅里捞了一个粽子,直接跑进祖母的卧室里,大声嚷嚷着:“婆(陕西地方俗语,意指:奶奶),粽子煮好了,可以吃了。”可祖母依然在沉睡中,但我却像个什么也不懂的孩子似的,使劲摇着祖母的胳膊、大声呼唤着。祖母醒来后,我忙将漏勺里的粽子递到祖母的跟前,笑着说:“婆,吃粽子。”祖母从被窝里坐起来,穿好外衣,微笑着用放在炕头的小碗接过我递来的冒着热气的粽子,然后让我坐在炕上,轻轻抚摸着我的后脑勺,笑着说:“我娃真乖。”听到祖母的夸奖后,我的小脸便红了,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样,低下了头,抚摸着自己的衣角。祖母微微一笑,将不再烫手的粽子皮剥开,然后吃了一小口,紧接着我便听到祖母大喊一声:“太好吃了。”我忙抬起头,吞咽着嘴里的涎水,渴望也能吃到香喷喷的粽子,可祖母却没有让我吃一口的意思,只是自顾自地享用着,还时不时地发出令我难以忍受的吸溜声。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祈祷着,期盼着祖母为我喂一口,可耳旁只能听到祖母吃粽子的声音,我的心里有点难过,眼角隐隐有了泪珠。就在那时,我听见祖母说:“快点来,吃粽子,把嘴张开,可好吃了。”我忙擦去眼角的泪水,张大嘴巴,只感觉到一块黏黏的`米团进入口中,我忙开始咀嚼起来。我不敢直接吞到肚子里,因为家里包的粽子数量有限,大多数都要用于在端午节前送礼(陕西地方民俗:大约在端午节前半个月,舅舅、姨母要给外甥、外甥女家送粽子)。这个传承千年的传统民俗,我懂,因而每次和祖母分享粽子时,我都很仔细,不敢像猪八戒吃人生果那样直接一口吞下去。但祖母往往只会吃一点点,剩下的都归我享用。

包好粽子后的那一段日子,不管是村里的哪户人家,都是一个样子——小孩跟着大人去送粽子。我非常乐意跟着父亲、母亲去亲戚家送粽子,不为别的,只因到了亲戚家,我便会从亲戚的手中接来一个粽子。不管是到哪个亲戚家里,都是那样的。在走亲戚的过程中,粽子便成为我可以独自享用的一道美食。每每接到粽子时,我总会带着期望的眼神望着身旁的父母,他们也只会微微一笑,我便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孔融让梨”的典故,我知道。那时得到的粽子,我也要及时和家人一起分享;即便是一个粽子,也要分享。而父母是疼爱我的,往往只会接受我的心意,粽子便归我独自享用了。那些日子,每天,我都能吃到粽子,而且舅舅、姨妈送来的粽子,大多数也是我们这些孩子吃的,父亲、母亲、祖母,往往只会吃一个,就不再吃了,剩下的粽子,全部给我们这些孩子吃。那时,我们觉得自己真的很幸福。

在曾经的那些年里,每到端午节,我总会不断畅想着:什么时候才能不缺粽子吃,究竟到何年何月,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时间如白驹过隙,过得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几十年过去了。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祖国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我昔日的愿望,在今日终于变成了事实。我们再也不用为了多吃一个粽子而费劲脑汁。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粽子早已成了普普通通的一道食物,只要想吃,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可以吃到;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就算直接当饭吃,也无妨。在刚刚参加工作的那年端午节,我一口气吃了六个粽子,但心间再也找不到昔日的兴奋劲了。往事历历在目,昔日的一切依然清晰如故,就跟上一秒刚刚发生一样。但过去的,终归成为了过去,永远不可能重现了。想到这些,我的眼前顿时模糊起来,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滴落在地,心中五味杂陈。现实就是这般的残酷,当我们得到一些东西后,相应的,也会失去很多乐趣。我很无助,唯有默默接受眼前的事实,将昔日的一切全部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与我永远相伴。

每当端午节将至,城市的各个角落里都能闻到粽子的香甜,但那些香味无法和记忆中的香甜相提并论。虽然现在的粽子种类繁多,但在我的心目中,只有一家人坐在一起包的粽子是全天下最香最甜的;也只有和亲人待在一起吃粽子的画面,是最温暖的、最舒服的。时光飞逝,世事变幻莫测,很多东西都永远逝去了,好在传承千年的端午节依然存在,昔日的粽叶香也在,淳朴的乡情、血浓于水的亲情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得更浓更暖。

篇3:粽叶飘香话端午作文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终于到来了,这是我最快乐最快活的时节 ,也是奶奶最忙碌的时节。每逢佳节,年迈的奶奶就开始忙活着包香喷喷的粽子。奶奶先把一捆一捆的粽叶浸泡在大盆里,并一叶一叶的清洗,新鲜的碧绿的叶子散发着一股浓浓的清香味。

开始包粽子啦,只见奶奶从大盆里捞出新鲜的粽叶,铺在桌子上,舀上一勺浸泡的发胀的亮晶晶的粽米,还未等我看清楚,奶奶就用麻绳在粽叶上绕了几下,打了一个结,一个漂亮精致的粽子就做好了。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粽叶,舀上一勺粽米,再用麻绳一圈一圈的捆好。可我包的粽子真不听话,就像一个淘气的小孩子一样,一粒一粒的粽米都掉了出来,包粽子 可真是难呀!我只好做奶奶的小助手。

终于等到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我站在锅台边,迫不及待地捞出一个粽子,把粽子剥开,亮晶晶的粽米呈现在我眼前,粽米里还夹着几颗大枣,咬上一口,啊,真是又软又粘又香又甜,真好吃啊!

我爱吃粽子,我爱端午节,我更爱我勤劳的奶奶。

篇4:粽叶飘香话端午诗歌

初闻新作已忘归,

字字落地皆生辉。

汩罗江边咏天语,

思潮如涌笔如飞。

一声长叹一声雷,

天公不怒而自威。

忽闻豪杰为贼屈,

天下英雄不胜悲!!

篇5:粽叶飘香话端午诗歌

年年思,年年思。

那伟大的英雄,

你的正义的灵魂啊!

早早的住进了中华民族的心中。

年年思,年年思。

那伟大的诗人,

你的篇章啊!

是我们万代歌颂的精神。

年年思,年年思。

我伟大的民族骄傲啊!

今日是你的节日呀!

就让我为你敲起那民族的鼓声吧!

年年思,年年思。

篇6:粽叶飘香话端午朗诵稿

艾草

艾草,已挂在门前

佩带香包的孩子,满街奔跑

站在岁月的岸边

大人们将雄黄酒缓缓倒下

剥开粽子

剥开延绵千年的历史

剥开千年的情缘

而我,独想一杆青竹

撑起一江余韵

撑起永恒的纪念

拨开五月的涟漪

溯源而上,屈原

以水鸟的姿势

将你的名字

从汨罗,衔起

五月的天空,风轻云淡

楚国的往事,随风铺展

那个壮志满怀,长衣飘飘

剑不离手的爱国诗人

以一个千古凌空

纵身千年的叹息

任琴瑟的悲音

在山谷,声声呼啸

篇7: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主持词

男: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家长

女:各位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男:六月,是童年的摇篮,是童年的梦乡。

女:六月,有童年的沃土,有童年的太阳。

男:六月,是一支歌,一支幸福的歌

女:踏着六月的鲜花,迎着初升的朝阳,今天,让我们欢聚在这里,共同拥抱美丽的六月,庆祝属于我们的美好节日。

合:“六一”儿童节、端午节!

男:尽管我们只是一棵幼苗,但我们骄傲地生活在父母的怀抱。

女:尽管我们只是一颗小星星,但我们幸福地闪亮在老师的身边。

男:在这美好的节日里,让我们满怀感激之情地说一声——

合:谢谢你们,爸爸妈妈!谢谢你们,辛勤的老师!

男:今天,老师和家长们带着节日的问候,带着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来看望我们啦!女: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同学鼓掌)

男:我们的六一,是那么开心难忘;我们的六一,是那么激动幸福,下面有请___为我们表演节目___。请欣赏(鼓掌)。

女:温暖的阳光,诱人的花香,喜悦的笑脸,激动的脸庞,连小草都在欢乐的歌唱。

男:轻轻地屏住呼吸,啊,这是夏的气息,夏天来啦。请欣赏节目:《___》(鼓掌)

女:感谢___和___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节目,为了对各位同学节日的问候和祝福男: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为我们准备了特别的礼物-----现场做水果拼盘,有请家长代表

(拼盘做好后,一名主持人将水果拼盘分发给小朋友们分享)

女:谢谢爸爸、妈妈、老师们给我们带来的节日礼物和祝福

男:古往今来,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民族精神,抒发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儿女的共识。

女:飘香的端午粽子和诗人屈原不朽的精神一路相伴,他那种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深深地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男:每年的端午,我们中国人都会包粽子纪念诗人屈原。那同学们会包粽子吗?下面有请___的家长为我们展示粽子的制作过程(鼓掌)

展示完成后

男:同学们都学会了吗?别忘了端午前帮妈妈包粽子,好不好?

女:在妈妈的亲吻里,我们是幸福的

男:在爸爸的拥抱里,我们是幸福的

女:在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我们是幸福的。

男:好想就这样,沉静在幸福中,永远也不要长大。欢迎__为我们带来的节目___。(鼓掌)

女:风的轻柔道不尽人间深深的爱,我们的世界是一个爱的世界

男:感谢爸爸、妈妈、感谢老师、感谢所有关心我们的人,我们真的长大了女:今天我们在这里踏歌起舞

男:明天我们从这里扬帆起航

女:托起梦想,让她闪亮在未来的天空。

男:踏响大地,让童心乘着春风翱(ao)翔(_iang)。

女:成长在祖国的怀抱里,我们格外幸福,

男:成长在党的阳光下,我们朝气蓬(peng)勃(bo)。

合:我们是祖国的春天,我们是祖国的希望。衷心感谢老师和的辛勤教育和培养!男:幸福的时光却总是太短暂。

女:快乐的日子总是那样匆忙!

合:最后祝大家:学习进步!六一、端午“双节”快乐!

下面请辅导员老师讲话,大家掌声欢迎。

退旗:敬礼

中队长宣布队会宣布结束。

篇8: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主持词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晚上好!我是主持人__.

今晚我们相聚在这里,是为了纪念一个特殊的日子——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两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他那种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深深地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今晚,让我们一起过一个古色古香的端午节。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今晚到场的嘉宾。教育学院学生科科长___老师,__都市报的__记者,以及我们的辅导员___老师。大家热烈欢迎。

端午习俗的介绍:

端午节呢,是我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旧习俗。在我们__,比较流行吃粽子,划龙舟,吃鸭蛋。那么,除此之外,民间还有什么风俗呢?

下面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下具体的风俗。

赛龙舟;

粽子情节;

悬艾叶菖蒲;

雄黄酒;

游百病;

佩香囊;

讲述屈原的故事:

人自清高水自浑,谗言无力回乾坤。纵身汨罗应有恨,何须舟楫捞诗魂?(引出屈原)关于屈原的故事,大家可能跟我一样,有所了解,但是,却不甚解。下面有请为仙为我们讲述一个详细的关于屈原的故事。掌声有请。

诗歌诵读: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屈原就是其中的一位诗人。他的《离骚》让人叹为观止。实在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屈原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在端午节常常举办赛诗会。今晚,让我们这群温大学子也来一场现代版的赛诗会。此环节分为三部分。

1、诗歌诵读

2、我爱记诗词

3、库存诗词大比拼

1、《怀沙》是屈原的绝笔作。当他在汨罗江边抱起石头,面对滚滚江水,他到底在想什么呢?下面请欣赏由__、__、__、__为我们带来诗歌诵读《怀沙》。掌声有请。

2、我爱记诗词:作为中文专业的我们,对于古诗自然是要多多读、多多背的。下面呢,进入我们的第二个环节:我爱记诗词。抽纸条,答题,答对5题,奖励一个粽子。

3、库存诗歌大比拼:下面是第三个环节。抽话题,分组。对诗歌。那组卡住了就是输了。

篇9: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主持词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现场的观众:大家好!二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走来,他那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今天,让我们用青春的旋律、美妙的舞姿、动人的歌声,欢度民族的传统节日。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时光荏苒中,我们又来到了骄阳似火的夏季,微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房间,在这_似火、绚丽多姿的日子里,端午佳节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居家团聚、畅谈心声!

今天我们又相聚在一起,相聚在聊歌缘舞房间,畅谈心声、表达情感,展示才艺,我代表________欢迎大家的到来,接下来,请大家欣赏朗诵《端午》。

舞蹈《小扁担三尺三》

小扁担三尺三,一头挑着清晨,一头挑着黄昏,一头挑着现实,一头挑着希望。人们辛勤劳动就是满足的慰藉,可能还是微不足道的慰藉,动力就是希望!请欣赏舞蹈《小扁担三尺三》

歌曲《我是山西的小歌手》

小歌手生活在清山绿水间,唱着动听的歌曲,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甜美与快乐,希望大家能热爱我们的校园,爱护花草树木,也唱着我们的歌快乐的学习…请欣赏《我是山西的小歌手》

快板

打竹板,响连天。同学们,听我言:端午节,唱开腔,家家户户包粽忙,老人包个长寿粽,孩子包个快点长,户户家家甜如蜜,到端午,家家忙,大街小巷粽飘香。飘粽香!下面请欣赏快板

朗诵《屈原的诗》

大节仰忠贞,天问九章歌浩荡;修能明治乱,泽遗万世颂离_。在惹人愁肠的的秋风冷雨中,我们怀想伟大的先贤屈原,在桂树飘香的校园里,我们吟唱两千三百年前屈子留下的哀婉情歌、铿锵战歌和美丽颂歌。请欣赏诗歌朗诵

舞蹈《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

人世间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人世间并不是没有感动,而是缺少能够感动的心灵。那我们想不想看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呢?想不想让自己心灵震撼呢?此刻就满足大家的愿望!下面掌声有请——带来的舞蹈《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让他们为我们舞动奇迹吧!

情景剧《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我国一大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的来历很多,最早要数屈原之说,万水千山“粽”是情,千秋犹怜屈子心,诗人仰天出门去,世间难见离_人,请欣赏情景剧《端午节的由来》

二胡《送别》

送别诗像一杯酒,一首歌,又像又一道风采,悠悠流长,有人说三千年的中华诗词中拥挤着太多的游子,上演着太多的别情,他们求取功名,保家卫国,他们背井离乡,远涉边疆,他们行行复行行,相逢又别离,悠悠的别情,让我们走近那一场场情深意切的别离,请欣赏《送别》

诗歌朗诵

一首离_,是你轻拨的琴弦上滑落的历史绝唱,唱响充彻你嘶哑的喉腔,惋惜你的力量有如蝉翼一般的单薄,惊叹你的才智纵横文人政客的裕博,屈原我们向您致敬,请欣赏诗歌朗诵

伴着优美的旋律,今天的节目就到此结束了,回首过去,我们思绪纷飞,感慨万千;立足今日,我们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引吭高歌,一路欢笑。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我们家园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端午佳节!

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主持词

篇10:端午征文:粽叶飘香

粽叶飘香作文一:

每年端午节看到大家都要吃粽子,我感到很好奇。我就问妈妈,端午节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呢?妈妈告诉我:是为了纪念屈原!我又问妈妈,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屈原是谁呢?妈妈开始讲了起来。

原来,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了贵族的强烈反对,免职后,被流放到现在的湖南地区。流放期间,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其中,《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表现了诗人不断完善自己、修炼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品《怀沙》后,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悲痛,渔夫们在江面上来回打捞屈原的尸体,未成功。有位渔夫往水中仍饭,说让江中的动物吃饱了,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的,人们纷纷效仿,有的将雄黄酒倒入江中,要毒死蛟龙水兽。后来,人们为怕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叶饱饭,外缠彩丝,逐渐发展成粽子。于是,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通过对端午节来历的了解,我知道了屈原爱国忧民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

粽叶飘香作文二:

你知道今年的 6 月 8 日是什么节日吗?对,是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你会包粽子吗?不会吧,那么就和我一样去拜师学艺吧!嘿,告诉你,我的师傅是我的舅妈。你找到了吗?

离端午节还有 10 天,我们家就已经提前准备了。这不,“叮咚——”门铃想了,我知道,是我大舅妈来了。我赶紧以 0。1 秒的速度冲出房间把门打开,哇!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原来,舅妈从乡下给我们带来了准备好的、新鲜碧绿的粽叶。

妈妈端来了泡好的咸肉和糯米,我们开始忙碌起来。舅妈娴熟地包着粽子,一个又一个,看得我眼花缭乱,赶忙央求舅妈教我。舅妈看我一副成心想学的样子,就一步一步地手把手地教我。一开始,先把 2 片粽叶重叠在一起,从叶根圈成圆锥状,窝在手里,用汤匙装两勺米放进圈好的粽叶里,再放一块咸肉,在咸肉上面平铺两勺米后,压紧,将剩余的粽叶沿米处折盖下去,在折盖处把两边的角折好后,粽叶沿着粽身包了一圈,然后用草绳扎紧。(注意,一定要捆紧,否则煮好的粽子水滋滋,一点都不好吃哟。)一个粽子就这样包好了。由于我的手有点小,总是包不好,但是我不甘心,一遍一遍地练习,加上舅妈在一旁不停地鼓励我,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自己终于包好了一只粽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舅妈包粽子的速度真的很快,一会儿就包好了。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高压锅里加足水,用大火烧煮滚后,用中火煮 1 小时后,锅里就飘出淡淡的清香,然后再用小火焖半小时。这时整个房间里都弥漫着粽叶的香味和咸肉的香味,馋得我口水直流,迫不急待地想掀开锅盖尝一尝。可大舅妈却说,“不行,要让粽子再多焖会儿,否则粽子会不熟的。”哇,想不到,要吃到粽子,还有这么多讲究呢!

在这粽叶飘香的季节,我们当然不会忘记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所以端午节那天,我会来到通榆河畔,把我亲手包的粽子放进纸船上飘向汩罗江……虽然我明白通榆河和汩罗江不相通,但我们的心意是息息相通的——那就是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粽叶飘香作文三:

一阵阵夏的气息夹杂着淡淡的粽叶的清香,是那么清爽,那么诱人。啊!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粽叶飘香时。这本该是我们小孩子最快乐的时候,然而,我的心却一阵隐隐的痛,一种浓浓的思念带我进入童年的回忆之中。

小时候,临近端午节,最疼爱我的奶奶就会带我一起去芦苇滩上摘芦叶,奶奶忙着选摘那种又长又宽的芦叶,而我呢,也在一旁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摘几片最底下的老芦叶给奶奶,一会儿忙着去抓芦苇上的蚂蚱,一会儿又去摘几朵小野花夹在自己的小辫上。不知不觉,手脚麻利的奶奶已经摘了好几把芦叶了,她牵着我的小手回家了。回到家,奶奶把芦叶挂在屋檐下晾晒着,听奶奶说, 因为新摘下来的芦叶比较硬而且很容易就裂开、折断,所以要把芦叶晒干,等到要用的时候,再用开水煮一下,这样经过处理的芦叶既柔软又有韧性,就可以用来包粽子了。端午节前夕,奶奶用水把芦叶煮沸,顿时,一股粽叶的清香扑鼻而来……奶奶心灵手巧,会包好多种粽子:有鲜肉馅的、蜜枣馅的、小豆馅的、还有就是光白米包成的……我吃得肚皮圆滚滚的,仍舍不得停下嘴来……

想到这里,我的鼻子一酸,眼睛又湿润了。那一年,无情的病魔夺去了我最亲爱的奶奶的生命,我再也吃不到奶奶包的美味的粽了了。

又到粽叶飘香时,尽管各种口味的粽子现在都能买到,可是我却再也体会不到童年时那种摘芦叶,包粽子的快乐了,再也体会不到那种沁人心脾的清香了。

篇11:端午征文:粽叶飘香

每年端午节看到大家都要吃粽子,我感到很好奇。我就问妈妈,端午节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呢?妈妈告诉我:是为了纪念屈原!我又问妈妈,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屈原是谁呢?妈妈开始讲了起来。

原来,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了贵族的强烈反对,免职后,被流放到现在的湖南地区。流放期间,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其中,《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表现了诗人不断完善自己、修炼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品《怀沙》后,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悲痛,渔夫们在江面上来回打捞屈原的尸体,未成功。有位渔夫往水中仍饭,说让江中的动物吃饱了,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的,人们纷纷效仿,有的将雄黄酒倒入江中,要毒死蛟龙水兽。后来,人们为怕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叶饱饭,外缠彩丝,逐渐发展成粽子。于是,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通过对端午节来历的了解,我知道了屈原爱国忧民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

篇12:端午征文:粽叶飘香

一阵阵夏的气息夹杂着淡淡的粽叶的清香,是那么清爽,那么诱人。啊!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粽叶飘香时。这本该是我们小孩子最快乐的时候,然而,我的心却一阵隐隐的痛,一种浓浓的思念带我进入童年的回忆之中。

小时候,临近端午节,最疼爱我的奶奶就会带我一起去芦苇滩上摘芦叶,奶奶忙着选摘那种又长又宽的芦叶,而我呢,也在一旁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摘几片最底下的老芦叶给奶奶,一会儿忙着去抓芦苇上的蚂蚱,一会儿又去摘几朵小野花夹在自己的小辫上。不知不觉,手脚麻利的奶奶已经摘了好几把芦叶了,她牵着我的小手回家了。回到家,奶奶把芦叶挂在屋檐下晾晒着,听奶奶说, 因为新摘下来的芦叶比较硬而且很容易就裂开、折断,所以要把芦叶晒干,等到要用的时候,再用开水煮一下,这样经过处理的芦叶既柔软又有韧性,就可以用来包粽子了。端午节前夕,奶奶用水把芦叶煮沸,顿时,一股粽叶的清香扑鼻而来……奶奶心灵手巧,会包好多种粽子:有鲜肉馅的、蜜枣馅的、小豆馅的、还有就是光白米包成的……我吃得肚皮圆滚滚的,仍舍不得停下嘴来……

想到这里,我的鼻子一酸,眼睛又湿润了。那一年,无情的病魔夺去了我最亲爱的奶奶的生命,我再也吃不到奶奶包的美味的粽了了。

又到粽叶飘香时,尽管各种口味的粽子现在都能买到,可是我却再也体会不到童年时那种摘芦叶,包粽子的快乐了,再也体会不到那种沁人心脾的清香了。

粽叶飘香话端午作文

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教案

粽叶飘香话端午的活动方案

端午“粽叶飘香”的600字作文

粽叶飘香作文700字

粽叶飘香作文950字

端午粽飘香作文300字

又是粽叶飘香400字作文

粽叶飘香的小学作文

粽叶飘香时优美散文

粽叶飘香话端午的演讲稿(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粽叶飘香话端午的演讲稿,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