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故居初二作文700字

时间:2024-03-03 03:40:20 作者:大花 作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大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拜访故居初二作文700字,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拜访故居初二作文700字,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拜访故居初二作文700字

薛福成故居,位于无锡市学前街中段,是一个豪华型大宅.号称”江南第一豪宅”,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

站在薛福成故居门前,一股薛福成当年的威风扑面而来.身旁的两个石墩上,有三只狮子滚绣球的图案.狮子,象征着大户人家的豪门威严.东侧,刻着几枝芙蓉花,格外吸引人.

迈进西轺堂,两个大轿立即显现在你眼前.前面则是薛福成的轿子,后面便是夫人的轿子了.这两个大轿在西轺堂里,显现出大户豪门的雄伟气派.

穿过连廊,就来到了正厅.正厅由三个三开间组成.中间一个厅为主厅.六把豪华大椅摆在主厅四周.个个都是创意独特,雕工精美的艺术珍品.尤其是椅子中间的大理石,光滑圆润,有的地方白如雪,有的地方黑似珍珠.光滑圆润的红木椅子,连人影都能照出来.缕缕红木的清香,仿佛是山上的歌谣,夏夜的银铃一般美妙.那股清香,多么有诗意呀!椅子上的绣花别有特色.它不像别的椅子那样平淡无奇,上面各种各样的花纹更突出了富家气派!主厅左侧是主人放字画的地方.主人也经常来这里休息玩乐,还和客人一起欣赏放字画,谈古论今.具有特色的书架上,密密麻麻的格子大大小小,好一股子书香!主厅右侧则是议事厅,它是主人谈论国事,接待外宾的场所.

薛福成故居里还有后堂,转盘楼,后花园等。

其中,最美的要数后花园了.美丽的花儿在后花园里随处可见.高大的亭子,在蜿蜒的小道上秀出了一些气派,池塘里小金鱼们活泼地游着,似乎正在诉说薛福成的辉煌历史,使薛福成故居别有一番风味了.

薛福成故居用它那美丽的身躯告诉人们它的历史!薛福成用它那诚实的面貌展现它为国利民的一面!

篇2:拜访故居初二作文700字

在这个金风送爽的秋季,我们学校开展了“游霞客故里”的活动。能来到旷世名人曾今生活过的地方,是一件多么令人自豪的事啊!

伴着欢声笑语,我们来到了第一站:江阴市徐霞客博览馆。走进博览馆,只见到处绽放着一簇簇娇美的花朵,挺立着一棵棵笔直的大树。而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徐霞客题写的七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我很想学徐霞客。”一下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进入馆内,各种各样从未见过的物品吸引住了我。我们跟随着导游,听着她的一一介绍,了解了许多知识,比如馆内不少东西是徐霞客四处旅行,从各个地方带回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物品,有苗族的银饰,手工编织品……每个都是天工巧夺;有特殊种族在节日中用的面具和精美的玉佩、瓷器;还有不少银质的碗筷和粉盒化妆盒等。我还知道千古奇人徐霞客最重要的贡献就是证实了“长江的源头是岷江”完全是个无稽之谈,它的源头应该是金沙江口。

下午,我们参观了徐霞客故居。踏进古朴典雅的大门,一幅诗情画意的风景画映入眼帘。一丛丛芦苇围着一片湖泊,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四只白鹅快乐地游着。导游带领着我们在如诗如画的景色中参观了仰圣园、霞客墓。霞客墓前有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两边紧密地种着灌木丛,还有一些桂花树,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花香。瞻仰着眼前的霞客墓,我的心中激动不已,不禁思绪万千,一股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徐霞客行走在大自然为探索真知而体现的艰苦卓绝的努力让我敬佩。此外,据导游介绍,故居正厅前的天井的右侧有一颗罗汉松,它是徐霞客在少年时代从盆景中移植至此的,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徐家多年来的兴衰。

在军事博物馆,我们看到了许多军用装备、武器、航空模型等,还有一个个气势逼人、众所周知的黄山炮台。从城楼上俯瞰下面,一段段军魂悲壮的历史,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平静。

这次“游侠客故里”之旅,让我受益匪浅。不仅使我感受到了名人的气息,还知道了他们背后的故事,领略他们的人格魅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时代的变迁,我们明白了现在的生活和过去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要感谢先人付出的努力,作出的贡献。作为21实世纪的少年,更应该以前辈为榜样,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祖国的明天。

篇3:拜访故居初二作文600字

寒假里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冬令营活动,(华东六日六市游)虽然时间很紧张,但是我对参观的各个景点都有印象,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鲁迅故居了。

鲁迅先生是闻名世界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是中国革命的一颗火种。

走进鲁迅先生的故居,里面挤满了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鲁迅先生的半身铜雕像,他神情严峻,炯炯有神地凝望着远方。雕像两侧刻有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跨过左边那扇门,里面分为三个房间,陈列着鲁迅先生生前用过的物品。

我又来到了百草园,只见棵棵高大的皂夹树挺立在眼前,它们长得十分茂盛。出了百草园向东走,穿过小桥,就来到了鲁迅先生的第三间房,大厅正中上方,摸挂着一块匾,匾上只见苍劲有力的大字“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砖木结构的房子,那是鲁迅先生小时候学习的地方,像我们的学校一样。我不由得想向到鲁迅先生和小伙伴们摆头晃脑的样子。我走近先生的书桌前,发现桌上有个早字,听导游说:“那时的鲁迅先生家里,因为种.种原因巳经败落,父亲又得了重病。妈妈让他到当铺当掉衣服换钱给父亲治病。因此鲁迅先生上学迟到了,受到老师的责骂后,以勉励自已学习上进,吃苦耐劳。”听到这里同学们却退去了嬉笑的神情,静静缅怀这伟大的人物。

我们因时间有限,离开了鲁迅先生故居。但是“鲁迅祖居”、“三味书屋”、“鲁迅故居”,一件件旧物,一个个典故,让我沉醉其间。同时我非常庆幸,我们生长在美好的时代,可以愉快的、幸福的生活和学习。

篇4:拜访故居初二作文600字

冬至前少年宫文学院老师带着我们外出采风,我们怀着兴奋而难以平静的心走近了孙权的故居——富阳。

恍然的一眼,让我无法离开这优美的世界,青山间,几缕缭雾萦绕其间,若隐若现。绿水中,映出了我们朦胧的人影,都是那么兴奋。不知为何,总有种莫名的冲动与渴望,想把你看透,或许是你的秀丽让我疯狂。再走上去,黄公望的隐居地就在此了。“丹青挥洒处,居然隐者风”,临近秋末,在这青山红叶的地方过着淳朴自然的生活,靠近你接近你,与你相伴,或许世界最大的幸事也莫过于此吧!

手忙脚乱按着相机,让眼睛大饱眼福,让身体陶醉其中,却忘记已然到了龙门古镇。当眼前出现了白色的粉墙,黑色的瓦,我便深陷其中。脚下的石子淘气的活蹦乱跳,两旁的小巷越来越窄,只能容一人走过了,抬头只见精美的花纹居梁旁龙飞凤舞,锐利的爪,突出的眼,似乎即将一跃而出,飞于耳畔。

哦,我敬仰的孙权的家就在眼前。高高的门槛,朱红的漆柱,厚实的地砖,绿阴的后院,两只水缸中晶亮的水藻,几把古橙,还有沉旧的横梁,正中端坐的就是你了,孙吴大帝——孙权。你威耀的身姿靠近你便觉英气逼人,一身长摆,脸上满是庄重,聪慧的神情,我知道,如今你屹立在那里,告诉我们的正是你成为一位东吴大帝的历史。你,孙仲谋,手中握着六郡八十一州的地盘,手下猛将谋士如云。就是你,赢得孟德“生子当如孙仲谋感叹”。你的祠堂,你的居室,几千年啊!漫长的岁月承载着人们对你无限的崇敬!人们永远记得这其中沉淀了多少经典,令人回味的故事:“巧夺荆州”,“独霸江东”…… 没错,就是你孙权,今天让我领略了你辉煌的一生。孙氏子孙个个都是精英才干,虎父无犬子。还是因为你,让整个孙氏后代自豪,让整个富阳骄傲,影响了整个中国!

龙门古镇,这是一个怎样古老的地方,青瓦白墙,灰石黄泥,红旌翠林,甚至这里每一寸的乡土人情,俗风民味,都是那么得令人陶醉,令人沉迷!

最后一丝不舍缓缓凝固在门窗上……

踏走翠竹幽居,秋韵渐深入景;

霜如满地秋光,之知山中人隐;

访山问水探菊,怀梦篱边留情;

古色,古香, 旧事,旧乡。

篇5:拜访故居初二作文600字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无锡籍的文化名人,钱钟书老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在一个烈日炎炎的上午,我们兰亭小学三(4)中队在班主任周老师的带领下,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参观钱钟书故居。

钱钟书,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他精通多种语言,记忆力超凡,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被誉为“博学鸿儒”、“文化昆仑”,代表作有《围城》《谈艺录》《毛泽东诗词》英译版等。

钱钟书故居位于无锡健康路新街巷30号、32号,白墙高院,青砖青瓦,处处透出中国传统建筑的古朴和优雅。我们排着队走进大门,门厅中间一道屏风前立着钱钟书半身像,他戴着一副眼镜,嘴角略带微笑,显出智慧又不失幽默的形象。半身像头顶上挂着一块匾额,写着“钱钟书纪念馆”六个大字。经过门厅是个狭长的天井,两棵大树遮挡住骄阳,清静安宁,西面第一间是先生的卧室,一张雕花的旧床和简单桌椅让我们仿佛看见他少年时的生活景象。

天井向里,跨过一排木格门,一眼就看到大堂上方又是一块匾,上书“绳武堂”三字苍劲有力,下面是一副《古松清泉图》,堂上摆着一些老式的椅子和茶几,一切都像回到了过去。长辈们喝着茶,听着隔间传来的朗朗读书声,谈天说地。这里肯定记录了不少先生年轻时的点点滴滴。

故居内其他房间里,陈列了许多钱钟书爷爷的生平事迹介绍和一些他的日常用品,像怀表、毛笔、钢笔、印章等。一边走,周老师一边给我们讲述:因为家里办过私塾,所以钱钟书自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虽然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但他还是会把书读几遍并做好笔记。19岁钱钟书就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了,25岁以第一名的成绩出国留学,在国外经常日夜埋头图书馆,阅读了大量珍贵书籍。他的这种时时刻刻勤奋学习的精神令我震撼!

最后,在这个装满钱钟书爷爷旧时回忆的空间里,我们拉开了假日小队的横幅,签下各自的名字,合影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这次参观活动的所见所闻让我感受到,无论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只有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加倍的努力,才能获得不被世人遗忘的成绩。

篇6:拜访故居初二作文600字

今天,我们去参观了刘氏三兄弟的故居。

一走进大门口,一株天竺就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这株天竺是刘氏三兄弟的父亲刘宝珊亲手栽种的。这天竺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年年开出累累红果。我们都不由得为他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此外,院子里还有一颗桂花树,仔细闻闻,还能闻到一股清香味。

迈过一道门槛,踏进古色古香的屋里,就看见三幅刘氏三兄弟的画面朝大门,高挂在墙上。每一幅画上都有一张照片,和介绍他们出生年月、逝世时间、事业成就的短短两行字。这刘氏三兄弟分别叫刘北茂、刘天华和刘半农。他们都成就了许多事业,刘半农是著名的音乐大师,刘北茂是音乐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刘天华更是民族音乐大师,一代鼻祖。

三兄弟都成为了这样杰出的人士,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他们这样成功呢?对,就是勤奋。正堂两边,一侧是刘北茂的卧室,一侧便是刘家私塾。走进这间私塾,只见四张长条形的桌子整齐的排列在中央,还有一张略小一点的,大概是老师用的桌子。每一张桌子的右上角,都摆放着一大一小两个墨黑色的砚台。老师桌子上方,有一副古画,画上一位身着蓝衣的中年男子背对着我们,仿佛一位诗人。想到当年三兄弟就在这读书、习字、对课。他们都夜以继日地努力着,刻苦地学习着。虽然他们父母早逝,但他们没有因此自卑、痛苦,仍然这样执着、坚强、自强不息,真让人深深敬佩。穿过父亲刘宝珊的书房,跨进思夏堂,同样是木刻的家具,同样是朴素大方的家具。唯一不同的是,有一间纺织屋,屋内有一台巨大的纺织机,机架上缠绕着许许多多白色的蚕丝,现在已变得有些杂乱。三兄弟的祖母夏氏勤俭持家,经常在这织布。

后院虽然是厨房,但却有一口年代久远的石井。小时候,刘北茂十分喜爱这口井,经常在这口井上看来看去,在他眼里,井中有许多奇妙的东西,有时甚至母亲连叫他几声都不答应,可见,他是一个富有童心的人。

走出刘氏三兄弟故居,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刘氏三兄弟不愧为刘氏三杰,江阴之光啊!我也要向他们学习。

篇7:参观故居500字初二作文

七月流火,我们迎着火辣辣的骄阳,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来到了共和国前任主席杨尚昆爷爷的家乡——重庆市潼南区双江古镇。

我们来到杨尚昆爷爷的故居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杨爷爷威风凛凛的塑像,使我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向杨爷爷行注目礼。我们走进杨家大院,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足足有两千多平方米。院的中间是堂屋,是用来迎接客人和商量事情的地方。两边是寝室,每一厢屋,都连着一个天井,下雨时,雨水落在天井里,通过地下的管道,流进自家的田里。我想,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 这句话,就是这样来的吧!

听解说员阿姨讲:“杨尚昆爷爷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他在爸爸严格的教育下,从小勤奋好学。渐渐长大了,他不安于家庭富裕的生活,在四哥杨暗公的指引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投身革命的道路上,杨尚昆爷爷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杨尚昆爷爷不辞辛劳,废寝忘食地工作。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成为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卓越国家领导人之一。”

通过这次参观杨尚昆爷爷的故居,我感慨万千。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却是无数革命先烈们英勇奋斗的结果。我们要好好学习,心怀祖国和人民,将来为家乡为祖国出一份。

篇8:参观故居500字初二作文

说起来,广安算是我妈妈的老家,爷爷婆婆现在都还住在广安市的邻水县。不过,小平爷爷故里所在的广安区妈妈却不曾去过,所以,这次我参加《今日少年报》组织的“小记者风采行”去广安后,妈妈就老缠着我问,小平爷爷的故居是什么样的?你们还去了哪儿呢……看着妈妈一脸急切的表情,我得意地向她这位“老广安”炫耀起了在广安的所见所闻。

到达当晚,老师就带着我们参观了市中心的思源广场。思源即“饮水思源”的意思,表达了富裕起来的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爷爷的缅怀之情。虽说广安只是个小地方,但我觉得思源广场却很漂亮,一点都不亚于我们成都的天府广场。广场上有个很大的水池,水池里有一组漂亮的喷泉。随着《春天的故事》美妙动听的旋律,它们变幻着色彩,变幻着形状,欢快地舞蹈着,真像是过上好日子的人们在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欢庆。水池中央,喷泉喷出的水组成了一道水幕。这道水幕有什么用呢?它可以放映水幕电影,我也是在这里第一次看到水幕电影,放映的是邓小平爷爷的生平,从他年轻时离开故乡广安去追寻革命真理,到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看过这部电影,我对小平爷爷更加尊重、更加仰慕了。

去广安当然要去参观小平爷爷的故居了。它坐落在协兴镇牌坊村。那是一所简朴的农家院落,曾经居住过小平爷爷的祖辈、父母、兄弟姐妹和年少时的小平爷爷。房间里家具不多,都是老式的中式家具,有雕花木床、雕花梳妆台。在一间卧室里,悬挂着小平爷爷父母的照片。

离小平爷爷故居不远,是“邓小平故里陈列馆”。里面有小平爷爷生前写的书信、文稿,他穿过的军装、大衣,戴过的军帽,美国朋友送给他的牛仔靴、牛仔帽,他种树用过的铁锹看起来还是油亮亮新崭崭的。自从青年时期离开故乡后,小平爷爷一生为中国人民操劳,就再也没有回过故乡了,这些他生前用过的物品回到故里就好像他老人家回来了一样,也让故乡人民睹物思人,更加怀念我们民族的这位英明领袖。

我们还参观了小平爷爷童年曾学习过的北山小学堂。这所学校很小、很简陋,学生们都是坐在长条凳上上课。在旁边的教师办公室,我看到了一张课程表,有语文、唱歌、手工……小平爷爷他当初就上过这些课吧?看着简朴的校舍,想到从这里走出了一位彪炳千秋的伟人,我心中感慨万千。

除了这些和小平爷爷有关的地方,这次去广安,我们还游玩了神龙山巴人石头城。想不到,两千多年前的建筑居然大都保存得还比较完好。当年,巴国人应该在这里抵抗过强秦的进攻吧?只是最终还是秦国统一了天下。城中还有一口宋井,应该是宋朝人挖的吧?他们有没有在里抵抗过蒙古大军的进攻呢?现在井里还有水,还在供山上的人饮用。

参观之余,我们还去农家的果园摘了果子、去菜地里摘了菜。当然都是交了钱的哦。广安那里的农家乐比起我们成都的也一点不差,饭菜也香。当然,究竟是不是像我说的这么好,妈妈你最好抽时间自己去一趟吧。

篇9:参观故居500字初二作文

今天天气十分晴朗,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软绵绵的白云,太阳像个大火球照耀着人们,真是个外出游玩的好天气。这次我们要前往黄娥故里进行采访活动。

上午9点半,我们乘车来到了安居区,首先参观的是松涛植物园。这里有清新甜润的空气,湛湛蓝深远的天空,清澈见底的小溪。广场上屹立着大诗人黄娥的雕像,小溪里的风车转的咯嗒咯嗒响。我们玩得可开心啦!有的同学荡秋千,有的同学走独木桥,有的同学嬉戏玩耍。······解说员给我们讲了有关黄娥的故事,我们听得津津有味。然后,我们乘车来到了福利院。

听老师说,这里的老人都是孤寡、空巢老人,还有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他们没有亲人,心里十分痛苦,所以不要跟他们提家事,这样会让他们想起悲痛的过去。比起他们,我们不知幸福了多少倍。我们记住了老师的话,一个个跨进了福利院。

进院以后,我看见这些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位阿姨告诉我:“这里的老人没有儿女,他们十分孤独,所以来到了福利院。这里被称为幸福之家,有人们陪伴着老人,使老人们不再孤独,而且还会和他们谈谈心、聊聊天,老人们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于是,我们采访了一位老人,他告诉我们:“我从开始来到了这里,我们每天早上6点起床洗漱,6点半锻炼身体,7点半吃饭,上午在这里休息,下午下棋、打牌、喝茶,也可以出去散散心。每个月 还 发了15元补助,我们很幸福,共产党好!人民政府好啊!”听完了老人的话,我从中知道了他们每天的安排和生活习惯。

这里的老人需要我们的关爱,我们要让他们感受到幸福,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篇10:参观故居500字初二作文

五月一日,放假在家,妈妈带着我参观了夏衍故居。

夏衍故居位于杭州市江干区严家弄50号,它是一座颇为气派的五开间官府式厅堂建筑。我们首先来到了正厅,看到了他老人家的塑像。左右两边的厅堂都挂满了介绍他生平事迹的图片。

我们先从左边开始参观,我了解到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祥。1910月30日出生在浙江省仁和县严家弄一户日渐败落的官宦之家,在他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独立操持门户,生活非常艰难,母亲用勤劳的双手把他拉扯长大。

夏衍是一位杰出的文艺家,也是20世纪中国优秀的电影剧作家和新闻报人,受到过不少人的称颂。他1927年宣誓入党,入党后,他被指派进入了上海电影界。在二年时间内先后完成了11部电影作品,他一下子轰动了整个电影界,他是中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

他一生发表的作品数不胜数,他的每一部小说作品中都含有深刻的教育思想。例如《包身工》,这部作品是他在1936年6月创作的报告文学,反映了资本家剥削下老百姓的悲惨生活,此外,他创作的还有《救亡日报》,《长途》,《关连长》……

夏衍之所以那么伟大,我想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爱国之心吧!他的一生也饱受了挫折,他在“文_”中度过了八年零七个月的“监护”生活,他的腿也被打断了,另外他的双目也几乎失明,但是,他身残志不残,凭着一股爱国的力量,继续奋斗,为自己的事业,为国家的兴亡奋斗,不断工作,不断付出。最终在1995年2月6日走完了他的一生,与世长辞。

夏衍老人虽然走了,可他留下的精神与作品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走出夏衍故居的时候,我的心中思绪万千,在心中也涌起了感激之情,我想对夏老说声:“您虽然走了,但您给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篇11:小学作文700字:拜访孤老

同学们是不是经常为作文的写作而烦恼呢?只有不断的练习和阅读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哦!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提供了小学四年级作文700字:拜访孤老,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有所收获,

今天,我,方老师,孙老师还有其他的六位小伙伴们一起去拜访孤老徐奶奶。我们带着自己准备的小礼物兴高采烈地来到徐奶奶家里。我送了一瓶暖手霜,并祝福老奶奶身体健康,寿比南山。老奶奶高兴极了,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看见奶奶笑了我们也笑了起来。下面我们开始为奶奶表演节目。第一个表演的是四(3)中队的张浩诚和熊乐平,他们唱了一段京剧,奶奶坐在沙发上一边跟他们唱着,一边拍着手,

篇12:鲁迅的故居作文700字

绍兴似乎从古至今是一个出名人的城市,也可以说,这个城市是以名人而新的。但是一踏上绍兴,脑海里便只有“鲁迅”这个深刻的印象罢。也是因为鲁迅,给绍兴添上了些许浓郁的“书气”。

绍兴总会给予人一种“老夫子”式的感觉。在冬天里,绍兴可算是生冷的,只不过还带一点清新,让人从沉闷中释放出来。昨晚的雪还未化完,便堆积在檐上。小水珠从中渗出来,极有声韵地“嗒叭”垂下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的孩提住所就坐落在绍兴市区。第一次看见,真仿佛是几十年前的古镇,永不褪色的意蕴,与这日新月异的城市相映成趣。在鲁迅故居的一条街上,有不少民间特色工艺品摆在那儿。还有弥漫的臭豆腐的香味飘散,似乎再次强调了绍兴的饮食特色。中间的水道上三三两两的停着乌篷船,似乎还在重现昔时的江南水乡。不少戴着乌毡帽的游客与老人穿插在人群中,别有特色。

在这个昔日的辉煌的大户人家里,虽是大年初二,却还是挤满了前来探寻的游客,不乏有闻名而来的老外。鲁迅的故居已大部分被修建,只留下故屋里的木板中的裂缝去探个仔细了。最真的',还是鲁迅故居里破损不堪的椅子,还有不成样子的一触即崩的棉絮,还有鲁迅睡过的木床,反应着当年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的点点滴滴。我们还从被从远处“搬”来的三味书屋中看到了鲁迅所用的课桌与椅子,桌子上的那个“早”已经依稀,只是那黑白拓片还在描写着这一段“轶事”。则在“百草园”中,或许上面的杂草们已经做了几十年的替更,但是那片土地还在,洁净的轻纱一样的雪把这方寸土地轻轻地盖住,令人不禁想觉三尺土追寻当年鲁迅的脚印。这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从那连珠中,竟让人品味出一段江南的气息。更像是一幅水墨画,挂在故乡的记忆中。

鲁迅走了,带来了一拨又一拨或许永无止尽的来凭吊的人们,绍兴的故居还在沉睡中,让游客忍不住多窥一眼,庸俗的土墙还在大话着上个世纪,如今,只能从一个个故事与猜想中,扪问当年时节。

一片属于绍兴的棕黄色,记忆中的人儿还在吃着茴香豆,喝着温黄酒,安静地听着,属于乌篷船的故事……

八年级作文参观故居700字

初二作文700字

拜访的作文

苏步青故居作文

贾谊故居作文

芬芳初二作文700字

春暖花开700字初二作文

作文军训初二700字

初二话题作文700字精选

长处700字初二作文

拜访故居初二作文700字(整理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拜访故居初二作文700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