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作文参观故居700字

时间:2023-07-20 03:39:23 作者:六理逯岩 作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六理逯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八年级作文参观故居700字,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八年级作文参观故居7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八年级作文参观故居700字

我曾经看过《西游记》的书和电视剧,孙悟空、猪八戒等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动人形象,总是让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

这次春游,终于有机会参观《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居,寻访《西游记》的源头,真是令人无比期待。

来到吴承恩故居,和我见过的其他古建筑一样,这里有山(小山丘),有水,有亭。进入院门,首先看到的是一片竹林,郁郁葱葱,挺拔秀丽,还不时发出“沙沙”声,仿佛向参观的人们诉说园林不同寻常的历史。面对竹林,我想起了明代大文豪解缙的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吴承恩先生也一定是一位饱览诗书,学富五车的文学大师。沿着弯弯曲曲的青石小道,我来到了主房,墙壁是木质的,飞檐小瓦,看起来古色古香,主房有三间,中间是堂屋,放着桌椅,左右两边,便是主人的书房和卧室,门前是一个小院,院子里古木参天,简陋的石桌石凳,无不显示出古朴、典雅,我们几个也忍不住,坐在石凳上休息、嬉戏,细细体会吴老先生的生活气息。沿着小路一路穿行,来到了后花园,这里像是花果山的缩影,听说吴老先生就是在这里完成《西游记》创作的,我惊叹不已,连忙拍照留念。

穿过一拱形门,我又来到了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只见馆前水池中有假山、石雕,假山上的石猴活灵活现,造型各异,有的抓耳挠腮,有的抬头仰望,有的打闹玩耍。进入艺术馆,四周挂满美猴王脸谱,有简单的手绘版,有木雕版。电视剧中看到的六小龄童版美猴王,在这里通过一张张照片,一步步还原了演员塑造人物的详细过程,我也体会到了演员在人物塑造中,经历的尝试、探索以及付出的辛劳。

沿着吴老先生的足迹,想到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能够深深影响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吴老先生在刻画时也一定付出很大的艰辛,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念念不舍地离开了。

篇2:八年级作文参观故居700字

鲁迅,是一个在文学界流芳百世,万古留名的大人物,白化文的奠基者。他的故乡绍兴也因他闻名中外。今天,我们便带着“朝圣者”的那种崇敬的心情,来参观鲁迅儿时的故居。

我也产过很多人的故居,这些人大多都是“鸿儒”,即有学问之士,跟鲁迅一样,他们的生活也历经坎坷,唯一不同的就是鲁迅的家境。

鲁迅的祖父是清朝的大官,所以当时鲁家有水田五十余亩,后来因为祖父涉及科举考试而被捕入狱,其父周伯宜也受到牵连,被剥夺秀才称号,从此,周家潦倒没落。

读完了这段历史故事,再去欣赏旧宅,更是别有一番情趣。鲁迅的祖居十分的大,里面的房间规划十分有条有理。那时的书柜也别有韵味,好似药柜,几十个小盒子有横有竖,上面详细地标明了藏书的类别,如“新唐书”、“旧唐书”、“宋史”、“金史”、“辽史”、“明史”等,井井有条。

我最钟爱的莫过于“三味书屋”和“百草园”了。鲁迅先生笔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便是这两处地方。

三味书屋

鲁迅在此寒窗苦读五年,随先生寿镜吾潜心学习。所谓“三味“便是把三类书分别比作三种饭食,读经书是在吃米饭,读史书是在吃菜肴,读诸子百家是在吃调料。这给我的启示是:吃饭需分主次,读书亦如此,吃饭需分步,读书需循序渐进。

在三味书屋的墙上,没有孔子的牌位,只有一幅图,画中一只鹿伏在地上,望着头上的松柏。松柏是树木,树亦谐“书”音;鹿亦谐“禄/路”音,其意为“书下有禄/路”,欲求功名前途,只有寒窗苦读。

另外,鲁迅刻的“早”字也十分著名。鲁迅还十分讲究读书的方法,他曾亲自制作了三张书签,上书“读书要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这对鲁迅的成功是功不可没的。

百草园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对他儿时的乐园——百草园作了详细的描述。在他笔下的百草园有着“紫红的桑葚”、“轻捷的叫天子”、“短短的泥墙”……说实在话,我真羡慕树人和闰土的童年,可以在百草园中无忧无虑地玩耍,一会儿逮鸟,一会儿钓鱼……度过了这小有遗憾的幸福时光。

结束语

绍兴,一个人文十足的风水宝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贤人,古有王羲之,今有周树人。鲁迅,现代文学的泰斗级人物。是苦,造就了他;是穷,激励了他;是勤,成就了他……我愿学习树人先生的精神,在和平年代,虽然不用用笔与敌人斗争,但起码可以学习到树人先生的学习方法和品质,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效力!

篇3:八年级作文参观故居700字

灰蒙蒙的雾霾过后,迎来的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晴天。我和几个同学还有老师走进了一座江南古民居。

我们来到公园,跨过溪水潺潺的石桥,来到了古民居前。这座房子是用植物做围墙的,用植物做围墙有许多好处,比如:会长,美观,有香味......一棵棵绿意盎然的植物围着白色的屋子,显得很协调。

走进大门,旁边是几棵高大的竹子。跨过第二道门槛,一个大大的鱼缸,里面有五彩缤纷的热带鱼,这些鱼一点儿都不怕人,摇着漂亮的大尾巴,可爱极了。

再走进去一点儿,是一个大的天井,抬头向上看,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屋顶,这样的屋顶可以防风。屋顶的瓦片也很有规律,先拱起来,再凹进去,这样,下雨的时,就像一串透明的细线流了下来。在阁楼上,摆放着几盆红色的花和绿色的吊兰,叶子垂挂下来,仿佛置身于仙境。

再往里走,是大堂,大堂里面有个茶室,这个茶室比较豪华,有蓝白色古韵风格的茶杯,上面还有一个精致小巧杯子。

紧接着,我们又去了后院,过了门槛,迎面而来的是一盆兰花,这让人觉得很漂亮,这里不但漂亮,而且还很安静,可以坐下来喝杯茶,倒是蛮好的。

参观完一楼,我们走上木头楼梯,走在木头楼梯上,会发出“咚、咚、咚”的声音,仿佛是空的。走上二楼,就看见一房间,推门而入,里面是一个大茶室,4把椅子,非常富有古代韵味。往右边看,是一台电脑还有许多书,书的旁边,放着两卷民间收购来的画卷。往右边看,是一个写字台,这里堆满了书,还有几支毛笔,旁边一左一右还有两个墨罐。后面还有两柜子,这些个柜子很不协调,有向右的,也有向左的,还正是这种凌乱中,带有一种别具一格的味道。书柜中,有名典古籍、有几千年的瓷器,还有宝剑等,都是很有历史文化的。椅子后面,还有一扇窗户,古代的窗户有各种样子,有“回”字形的,有条形的......每打开一扇窗,就会有一幅美丽的“画”映入眼帘。

参观完了整个古民居,突然觉得古代的房子真诗情画意啊!

篇4:参观故居八年级作文

寒假里,我去绍兴探访了鲁迅先生的故居。

一进入景区,一幅整面墙的充满了浓郁江南水乡风情的浮雕便印入眼帘,中间刻着“鲁迅故里”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右首是鲁迅先生的画像。随着拥堵的人群,我走进大街,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鲁迅先生的故居。

故居分为两部分,前面一部分早已被拆了,已经不再是原样了。后面一部分是两层五间的楼房,东面楼下的小堂,前面是吃饭、待客的地方,后半间是鲁迅母亲的房间,西面那间是鲁迅的房间。鲁迅的房间里摆设很简单,只有一张桌子和一张床,足见先生的简朴。

沿着故居里的一条小巷子走,我来到了百草园。只见一个被篱笆围起来的小菜园,菜园的前面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百草园“三个大字。鲁迅小的时候就和他们的小伙伴们经常来这里玩耍嬉戏。夏天在树荫下乘凉,听知了鸣叫。冬天在雪地上做鸟雀。这个百草园给鲁迅的儿时生活带来了无限的快乐,是鲁迅的乐园。

鲁迅先生在百草园度过了他愉快的童年生活,也经历了家道的败落,由此体验了人生的辛酸,所以他发奋学习,后来赴日留学。在日本的求学经历使青年时期的鲁迅抱定了“救国救民”的信念,后来又毅然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因为他认为治疗人的疾病并没有什么用,一定要治疗人的内心。于是,他发表了好多小说和杂文,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野草集》《热风》华盖集》《坟》……一篇篇,一字字,如投枪,如利刃,刺向敌人的心脏,唤醒民众麻木的精神,激励国人奋起抗争……鲁迅先生不愧是“中国人的脊梁”!

先生的精神鞭策着我,鼓舞着我,我对先生更加敬仰了。

篇5:参观故居八年级作文

王阳明是我们余姚的四先贤之一,他是阳明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军事家,龙泉山北面的瑞云楼就是他的诞生地,今天我就要和妈妈一起去参观王阳明故居。 还未走进故居,远远地就能看到故居前立着的一块写有“新建伯”的牌坊,据说是明武宗因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而对他的册封,穿牌坊而过是“阳明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王阳明的全身铜像,神情似严肃又和蔼。

跨过高高的门槛,终于迈进了这座闹中取静的古宅,端庄、典雅、大气是给人的第一印象,自南而北,房屋左右对称而建,四周有高墙,大小庭院错落有致。初冬的下午,阳光淡淡的,爬山虎和枯萎的蓝莓藤交织在一起,垂在高高的墙上,给人一种萧条、宁静的感觉。我和妈妈沿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仿佛乘着时光穿梭机来到了500多年前王阳明生活的明朝。在气派的瑞云楼前,我仿佛看到了王阳明出生时祥云照云顶的情景;在小巧的书房里,我仿佛看到了童年时的王阳明在烛光下看书的情景;在精致的后花园,我仿佛看到了幼年时的王阳明和同伴一起嬉戏玩耍的情景……我紧紧地跟着妈妈,生怕在这错综复杂的庭院中迷失方向。今天最令我印象深刻是瑞云楼里王阳明被贬到贵州后的生活复原场景,看着瘦弱的王阳明被贬贵州的三年时间里一直居住在一个狭小的洞穴里,让人顿感心酸。但王阳明却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研读诗书,悟出了许多道理,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啊!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王阳明故居,通过今天的参观,我了解了王阳明有意义的一生,我为我是王阳明的后代而感到自豪!

篇6:参观故居八年级作文

盼着盼着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春游,我们去了三个地方一是吴承恩故居,二是河下古镇,三是萧湖公园,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吴承恩故居。

淮安市吴承恩故居位于城西北河下打铜巷。故居占地4500平方米有正正厅、射阳簃、陈列厅、堂屋及门厅厢房花廊等建筑。

1982年吴承恩逝世400周年时,人们重新修复了前后两进宅院和他著书室射阳簃。正房前厅上悬挂着舒同手书 “吴承恩故居”匾额,其著书室“射阳簃”三字为赵朴初手书。故居里陈列着按吴承恩脑颅复原的半身塑像,大量中外各种版本的《西游记》书籍。旁边房内陈列着著名画家画的吴承恩十岁时的画像,两房旁悬挂着著名书法家程胡文遂书写的槛联:独倚东风番醉黑,遍题春色对蓬莱。

之后我们还参观了许多吴承恩的卧室客厅,吴承恩以前生活的地方。当我们终于绕完故居去下一个景点的时候,路上有好多人都大吃大喝起来,被老师发现后赶紧收了起来,但最终还是脱离不了老师的一顿臭骂。我心中暗想老师在出发前一再强调走在路上不能吃东西,可你们偏不听,这就不能怪老师了,只能怪你们不听老师的话。

一点半的时候,我们上车回学校了,但是我忘不了吴承恩故居,因为那不仅是我们第一个去的地方,还是我在很早之前就想去的地方呢!

大家听了我对吴承恩故居的介绍你们一定心动了吧!心动不如行动,快来看看吧!

篇7:参观故居作文

今天,我们来到了“常州三杰”中张太雷的故居。

走进大门,只见这里灌木丛生,墙上的蜘蛛网清晰可见。就连厨房用的器材也是用石头作的,可见年少的他是多么到的贫穷。

接着,我们认识到了他的祖上是常州有名的世家。为情乾隆年间的大学生,事母至孝,兄弟友爱,世人便称张府为“仁让堂”。他的曾祖以经商致富,并为赈灾捐献了大量钱粮,但他的父亲却采虽为县巴生为秀才,可早已家道中落,只得长年寄居在岳父薛锦元家。从此张太雷过上了贫穷的生活。

可他从小就勤奋好学,以优秀的成绩顺利考入天津儿洋大学法政科,但后来由于国民党内乱,战火连连,他便发出广州起义,动员了全广州人民的反抗,但在1942年,这颗正义的心停止了跳动,他在与敌人的生死搏斗中,不幸身中三弹,年仅二十六岁。

看到这里,我不禁两行泪悄悄的流了下来……

篇8:参观故居作文

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我们张青莲小学毕业班的孩子们迈着轻快的脚步,前往王淦昌故居。一路上,春风拂面,鸟儿啁啾,路旁的玉兰海棠笑靥绽放,如喷花般的飞泉,让树下天真烂漫的我们心花怒放。

穿过宽阔的马路,经过一座小石桥,就来到了支塘南街,四周古色古香,白墙黑瓦,恍若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踏在厚实的由一块块历史悠久的石板铺成的路面上,不由自主地想象着,或许在几百年前,也有一个人,如同我一般,漫步在这老街上……走着走着,路两边的房子像是有磁力一般,越走越窄,最窄的地方只容得下两个人并排走过。不一会儿,就到了纪念馆门口,稍抬头,就看见了一块大匾,是王淦昌的得意门生,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题写的“王淦昌故居”五个大字,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更是庄严挺拔。

整个故居坐东朝西,共有三进三院。跨过门房,进入大厅,我们开始认真地听讲解员给我们介绍王淦昌先生的生平事迹,讲解员讲得生动,我们听得仔细。王淦昌先生的一生都献给了核武器的研究,曾3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为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研制,整整隐姓埋名,世界少了一个著名的核物理学家,而我国多了一个两弹一勋……听着听着,我们都被王淦昌先生爱国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

房间一进又进,四周墙壁上整齐有序地展示着先生的照片和生平资料,再看看那些保存完好的王淦昌先生用过的日常用品,一把椅子,一盏灯,几本书,让我更是身临其境,仿佛看见了先生当年在这里发奋读书的样子。

最后,我们转入后花园,里面的山茶花长满了深绿色的叶子,这满树的叶子中簇拥着大红色的山茶花,煞是好看,边上就是王淦昌先生的铜像,他面带笑容,眼睛炯炯有神,显得谦逊又平易近人。

直到夕阳西下,我们才缓缓地走出故馆。回去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对比王淦昌先生,我实在需要改变。我想:伟人的故居之所以这么特殊,是因为伟人赋予了他非凡的意义吧 !作为小学生的我,只要努力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就可以在将来为祖国做贡献打好坚实的基础。此刻开始,我要牢记:学院士精神,育正修文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祖国。

篇9:参观故居作文

今天,我有幸参观了中国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的故居。

走进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青砖合瓦的四合院。远看,房屋顶上的瓦片一层叠着一层铺设在屋顶上,屋顶的两边高高翘起,圆形的拱门上有着“东方既白”四个大字。往里走了几步,又看到一座拱门,拱门上面白底黑字,写了“澄怀观道”,拱门的造型非常漂亮,有飞翘的檐角。

我进入小院内,看到了两株石榴树,其中一株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树上开满了像红灯笼一样的石榴花。我想,这棵树是否是李可染先生当年亲手栽下,为它浇水、剪枝、施肥的。要不然,它怎能长得这样茂盛?不知不觉,走进了李可染先生当年的卧室。他在这所房子里生活了近三十年,是他从幼年到青年生活的地方,也是他会友交谈研习绘画的场所。看着桌案上的笔墨纸砚,青石铺成的路面,还有盛开的石榴花,真有一种时空穿梭的感觉。

走出故居,我们来到了李可染艺术馆。一进大厅,就看见鲜花围绕着的李可染先生坐像,笑容可掬,神态安详。顺着楼梯,我们来到了二楼。艺术馆专门请了李可染先生的亲人李爷爷给我们做讲解。李爷爷告诉我们,李可染先生19出生于徐州,父母都不识字。他们忠厚、淳朴、善良、勤劳的劳动者品德就是李可染先生的“家教“。李可染十三岁师从钱食芝学习中国画,1927年考入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生班,师从林风眠、法国名画家克罗多两位教授。1931年以后李可染以满腔热忱投入到爱国救亡运动中,绘制了大量的抗日宣传画,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无辜者的血》《是谁杀了你的孩子》。新中国建立以后,李可染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的精神,万里写生,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并创立了活跃于画坛的“李可染派”。

当我们迈入李可染先生的艺术作品展厅,被深深地震撼了。他最擅长画牛和山水画,一生钟爱画牛。为什么呢?1940年在重庆时,邻居家养了一头水牛,他每天观察牛的姿态和外形,从此爱上了画牛和牧童。李可染先生有一颗爱国心,在抗日战争时期,需要全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一致对外,并且还要有牺牲精神。为了鼓励国人,需要塑造一个艺术象征,李可染先生认为就是牛。李可染先生对牛的品格气质十分钦佩,以牛为师,所以他终身都爱画牛。

我们还看了先生许多的作品,《万山红遍》《漓江胜境》《五牛图》……最有名的是《万山红遍》,曾经拍出2.93亿的天价。站在这幅画作前,我觉得它在告诉我们,每一幅作品成功的背后,都是老先生多年绘画的辛勤付出和坚持不懈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一上午的参观和学习,让我感触很深。李可染先生在晚年时以“白发学童”自谦,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也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发,坚持不懈,终将也会取得成功。

篇10:参观故居作文

今天,我们三年级组的师生有幸来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的故居参观。去的路上雨点飘洒下来,道路堵塞。可“堵塞”非但没让我们的兴致降低,还使我“一定要去好好参观”的想法更坚定了。

好事多磨,堵了两个多小时,我们终于看到了钦佩已久的盖老的故居了!“堵了这么长时间,得好好参观参观了!”我心里兴奋地想。

走进大门,再穿过一条长廊,我们进入了记录盖叫天一生点点滴滴、坎坎坷坷的介绍区。这里面最让我感动的是他自己把腿骨打断也要为艺术事业做贡献的事迹。这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想到我自己有时候为了打个预防针都会哇哇大叫的情景,不由得一阵脸红。我由暗暗下了决心向盖老好好学习,学习他的坚强毅力和为了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再穿过一条长廊,我们到了盖老生前的会客室、书房和卧室。哇,会客室的大门那儿有一块牌匾,我赶紧走过去看,上面写着“学到老”几个字!据了解,这是盖老的座右铭。对呀,人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再看卧室,和我想象中的差太远了吧!既没有我想象中的金镶玉雕,也没有我想象中的古董家具之类。没料到只有一张床和两个花瓶。身为一代京剧大师的盖老,为艺术奉献了一生,可自己的生活却如此的节俭,如此的清贫,让我更加的肃然起敬。

这次参观让我的心里产生了有别于以往参观的种种感想。让我学会了坚强、执着、节俭……

篇11:参观故居作文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跟着旅游社去绍兴。经了大约5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绍兴,我们的第一站是鲁迅故居。

一下车,住在绍兴的小林导游来接我们,她把我们带到了游绍兴第一站――鲁迅故居。

进鲁迅故居前,小林导游说:“鲁迅故居有4000多平方,比鲁迅祖居多出1000平方,是周家最大的建筑。”说完,并带我们进了故居。

进去后,我们先看到了迎客的允偬茫允偬玫纳戏焦易乓环栩栩如生的画,画下摆着一张张清朝时代的精致凳子,上面刻着龙、凤等吉祥图案。

接着,我们参观了鲁迅先生的卧室。卧室里有一张精致的木质清代床、刻着动物的木质圆木桌......总之,所有的一切都是木制的。

我们又参观了鲁迅先生的书房,书房里放着许许多多放书盒,一张精致的木桌上放着许多毛笔,那是鲁迅先生的阅读桌。

参观完鲁迅故居后,我们去了三味书屋,是鲁迅以前上学的地方。我们看了鲁迅以前坐的椅子和写字用的桌子。我们听小林导游介绍:鲁迅的桌子上刻有一个“早”字,那据说是因为有一次,鲁迅上课迟到了,他感到十分惭愧,所以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提醒自己每天要早点到学校,不要迟到。

鲁迅不愧是绍兴名人,他的小时候就严格要求自己,我该向鲁迅学习。

篇12:参观周恩来故居作文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激励全体党员爱岗敬业、与时俱进,6月29日,黄桥镇中心小学全体党员前往周恩来故居和纪念馆,缅怀伟人丰功伟绩,接受先进性教育。

首先,全体党员来到驸马巷,参观了周恩来故居。随后,大家来到周恩来纪念馆,瞻仰了周总理的塑像,了解了总理一生的丰功伟绩。总理一生光辉的历程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位党员: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党和人民无私奉献、鞠躬尽瘁,他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处,一切都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

在周恩来铜像前,全体党员高举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并合影留念。

此次参观学习,党员们的先进意识大为增强,大家一致表示:要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永葆先进性,扎实工作、积极进取,在办人民满意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篇13:参观周恩来故居作文

为进一步加强党员学习教育,强化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4月1日我镇组织党员干部60余人,赴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故居参观学习,缅怀周总理伟大的革命的一生,学习周总理勤政廉政的精神和严谨朴实的家规家风。

在周恩来故居,大家认真参观了周恩来总理出生的房间、儿时用过的物品,仔细聆听了讲解员的讲解。在周恩来纪念馆主馆内的汉白玉塑像前,向总理座像敬献了花篮,在总理的铜像前,全体同志面向鲜红的党旗再次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表达最崇高的敬意。纪念馆内的'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镌刻了总理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的伟大一生,使大家倍感教育。

通过这次党员学习活动,使全体党员洗礼了灵魂,振奋了精神,坚定了信念,强化了意识。同志们都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甘于奉献、勇挑重担、恪尽职守,努力争做优秀党员。

篇14:参观鲁迅故居作文

嗨!大家好!我是蓝鲸,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也是哺乳动物,可是有人叫我们鲸鱼,不过说实话我们真的有些像鱼,最早的原始年代,我们生活在陆地上,可后来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不得不在浅海里生活,慢慢地就适应了海洋环境,变得更像鱼了!

我的体长可达33米,重达160吨!我的背脊呈浅蓝色,肚皮上布满褶皱,我的嘴巴很平扁,能在水中自由的摆动,是我游泳时的助推器,我游泳的速度能达到27公里,比马拉松运动员还要快呢!

现在我有些饿了,看,前面正好来了一群众磷虾!那可是我的最爱!瞧,我先最大限度把嘴张大,用力一吸,连海水带磷虾吸进肚子里去了,然后再将海水从鲸须挤出来,可怜的是我的牙齿起不到半点作用。

我们鲸和人类一样,也需要睡觉。睡觉时,我们习惯于围成一圈,头朝里,尾巴向外,就这样,一有动静,我们就四处散开,迅速逃离危险。

我们在冬天繁殖后代,刚产下的小鲸身长就有7。5米长,6吨重,和一头大象的体重相当,经过一天喂奶,小鲸就能增加100公斤,平均每分钟增加70克,小鲸鱼长达5岁,就算成年,相当你们人类20多岁,我们的寿命为20-30年。

因为我们全身都是宝,脂肪可制肥皂;肉鲜美可口,营养丰富;骨头可提练胶水;肚脏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血和肉又是优质的肥料,所以遭到你们人类的肆意捕杀,目前我们的数量急剧下降,全世界仅存不到50头,已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在此我向你们人类呼吁:“请你们住手,救救我们吧!我们鲸类愿意和人类和平共处”!

参观《彭德怀》故居有感作文

参观鲁迅故居300字作文

参观杜受田故居有感

拜访故居初二作文700字

参观中山故居的活动策划书

参观钱钟书故居有感

700字作文:参观月球

参观书法展范文700字

苏步青故居作文

贾谊故居作文

八年级作文参观故居700字(共1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八年级作文参观故居700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