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不同组织的提取技术

时间:2016-07-24 12:22:56 作者:豆腐串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豆腐串”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甘草不同组织的提取技术,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甘草不同组织的提取技术,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篇1:甘草不同组织的提取技术

甘草不同组织的提取技术

从甘草不同组织中提取高质量的RNA,为进一步合成双链cDNA,构建甘草cDNA文库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几种常用方法(高盐溶液法、LiCl沉淀法、CTAB法和SDS法)提取甘草不同组织的RNA,并以1%琼脂糖凝胶电泳和A260/A280,A260/A230的'值作为指标.结果:LiCl沉淀法对于甘草不同组织中的RNA具有更好的提取效果,条带清晰,完整性较好,且A260/A280和A260/A230值均接近于2.0,根部组织产量这0.220μg/mg,叶片组织产量达0.275μg/mg.结论:采用LiCl沉淀法提取甘草不同组织中的RNA具有更好的效果,适于从富含多糖的植物组织中提取RNA.

作 者:王震 张玲  作者单位:哈尔滨人民同泰医药连锁店,哈尔滨,150000 刊 名: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英文刊名:COMPUTER ARTS 年,卷(期): “”(2) 分类号:S567.7+1 关键词:甘草   提取   方法  

篇2:不同组织的蛋白提取方法

一、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

1、根据样品重量(1g样品加入3.5ml提取液,可根据材料不同适当加入),准备提取液放在冰上。

2、把样品放在研钵中用液氮研磨,研磨后加入提取液中在冰上静置(3-4小时)。

3、用离心机离心8000rpm40min4℃或11100rpm20min4℃

4、提取上清夜,样品制备完成。

蛋白质提取液:300ml

1、1Mtris-HCl(PH8)45ml

2、甘油(Glycerol)75ml

3、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olypyrrordone6g

这种方法针对SDS-PAGE,垂直板电泳!

或者用三氯醋酸―丙酮沉淀法,离子浓度小的1、在液氮中研磨叶片

2、加入样品体积3-204℃8000rpm以上13、的β-巯基乙醇),摇匀后离心(4℃8000rpm以上14、上样前加入裂解液,室温放置30分钟,使蛋白充分溶于裂解液中,然后离心(15℃8000rpm以上1小时或更长时间以没有沉淀为标准),可临时保存在4℃待用。

5、用Brandford法定量蛋白,然后可分装放入-80℃备用。

药品:

提取液:含10%TCA和0.07%的β-巯基乙醇的丙酮

裂解液:2.7g尿素0.2gCHAPS溶于3ml灭菌的去离子水中(终体积为5ml),使用前再加入1M的DTT65ul/ml。

二、组织:肠黏膜

应用TRIPURE提取蛋白质步骤:

含蛋白质上清液中加入异丙醇:(1.5ml每1mlTRIPURE用量)

倒转混匀,置室温10min

离心:1g,10min,4度,弃上清

加入0.3M盐酸胍/95%乙醇:(2ml每1mlTRIPURE用量)

振荡,置室温20min

离心:7500g,5min,4度,弃上清

重复0.3M盐酸胍/95%乙醇步2次

沉淀中加入100%乙醇2ml

充分振荡混匀,置室温20min

离心:7500g,5min,4度,弃上清吹干沉淀

1%SDS溶解沉淀

离心:10000g,10min,4度

取上清-20度保存(或可直接用于BLOT存在的问题:加入1%SDS4度离心后又多了白色沉定,SDS左右。

2XBUFFER,然后煮5-10三、材料:细菌蛋白

2%的SDS,20mmol的2-巯基乙醇

四、肿瘤组织

0-4°C生理盐水冲洗组织表面血迹,以1:9(即100ug重量加入900ul体积)的比例加入蛋白匀浆提取液,0-4°C冰水混合物中用1ml匀浆器制成10%的蛋白匀浆。匀浆在10000G离心10-15分钟,取上清备用。

注:蛋白匀浆提取液(PH7.6):Nacl50mMTris10mMEDTA1mM,PMSF1mM,Na3VO4.12H2O0.5mMNaF50mMBenzamidine1mM

五、脑组织

将切取的组织用4℃预冷的0.01mol/l的PBS漂洗去血渍,再用滤纸吸干残留的PBS,将组织称重,将0.1G组织放入1ml的玻璃匀浆器,加入800l裂解液在冰

上充分匀浆,将得到的`匀浆液用液氮反复冻融3次,室温静置30mins,4℃15000r/min离心1h,小心避开脂层,吸取上清,分装,-80℃保存。

裂解液配方如下:

尿素7mol/l

硫脲2mol/l

CHAPS4%(m/v)

DTT65Mmol/L(上样前临加)

IPGBuffer0.5%(V/V)(上样前临加)

PMSF2ug/l(m/V)(上样前临加)

DNA酶12ug/l(m/V)(上样前临加)

RNA酶A2ug/l(m/V)(上样前临加)

六、细胞系蛋白提取

1.用枪吸弃培养板中的培养基,PBS避免细胞脱壁)

2.加1ml预冷的PBS3.4℃

上清得细胞沉淀

4.6孔板60ul/孔,培养瓶100ul/孔)重悬细30min(不定时轻弹EP管,使细胞混悬于裂解液中,从而使裂解充分,也可不弹)

5.4℃12000rpm20min离心,取上清于新EP管中4000rpm3min离心,弃

CellLysisBuffer

组分浓度:20mMTris-HClPH7.5

150mMNacl

1mMEDTA

0.5%NonidetP-40

1mM钒酸钠

1mMPMSF

PIS(蛋白酶抑制剂)

配制方法

20mMTris-HClPH7.5

150mMNacl

1mMEDTA

调完PH后加0.5%NonidetP-40

裂解细胞时下列溶剂(全部溶解)以1:100比例加入裂解液中

100mM钒酸钠(粉剂配成100mM后分装于1.5mlEP管中-20度储存)

100mMPMSF(粉剂配成100mM后分装于1.5mlEP管中-20度储存,避光)PIS(蛋白酶抑制剂)(-20度储存)

七、酵母蛋白的提取方法

1准备SD/-Leu或是YPD培养基20ml,酵母过夜培养,30℃,230rpm。2测OD600约1.0。

3100ml过夜培养物,1000g,离心,,44弃上清,重悬于80ul抽提buffer0.1MTris-Cl(PH7.5),0.2M,20%甘油,5mMEDTA,1mMPMSF。(100×):PMSF,RT保存。

533ul(425-600um)。冰上操作,涡流10min6回收玻璃珠,并尽可能取上清到另一预冷的玻璃管中。

740ul的抽提buffer,同上涡流。

8离心后分离上清(回收玻璃珠)。

9液氮快速冷冻,-70℃储存。

篇3:甘草黄酮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甘草黄酮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物质,广泛用于医药、保健及美容等行业.介绍了甘草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主要包括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微波法、超声波法、超临界萃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及酶解法,并对各自工艺的原理、使用利弊进行了分析.

作 者:张志东 唐琦勇 茆军 欧提库尔 娄恺 ZHANG Zhi-Dong TANG Qi-Yong MAO Jun Outikuer LOU Kai  作者单位:新疆农科院微生物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刊 名:新疆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43(6) 分类号:S567.71 关键词:甘草   黄酮   提取工艺   研究   进展  

篇4:獐不同组织材料DNA提取的有效方法

獐不同组织材料DNA提取的有效方法

根据野外采集的獐肌肉、皮张、毛发、血迹、骨骼和粪便等不同样本的特点采用相适合的DNA提取方法,并对肌肉、皮张、毛发、骨骼的`提取进行了改进,通过对线粒体细胞色素b和控制区基因PCR 扩增反应以及测序结果证实,这几种DNA 抽提方法及相应改进的可靠性, 并可以提高野外非损伤性取材在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

作 者:陈珉 张恩迪 CHEN Min ZHANG En-di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62 刊 名:四川动物  ISTIC PKU英文刊名:SICHUAN JOURNAL OF ZOOLOGY 年,卷(期):2006 25(3) 分类号:Q78 关键词:獐   DNA提取   保护遗传学  

篇5:乌桕不同组织DNA提取方法及其效果(简报)

乌桕不同组织DNA提取方法及其效果(简报)

以乌桕嫩叶和胚乳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和SDS法提取乌桕基因组DNA,研究提取条件对DNA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β-ME用量、PVP用量、RnaseA酶用量.结果表明,用改良CTAB法提取乌桕叶片和种子时,DNA获取量和提取纯度明显优于SDS法.

作 者:张帅 王晓光 涂炳坤 徐永杰 向珊珊 丛胜波 ZHANG Shuai WANG Xiao-guang TU Bing-kun XU Yong-jie XIANG Shan-shan CONG Sheng-bo  作者单位:张帅,ZHANG Shuai(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9)

王晓光,徐永杰,向珊珊,WANG Xiao-guang,XU Yong-jie,XIANG Shan-shan(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9)

涂炳坤,丛胜波,TU Bing-kun,CONG Sheng-bo(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刊 名:亚热带植物科学 英文刊名:SUBTROPICAL PLANT SCIENCE 年,卷(期): 38(4) 分类号:Q943.2 关键词:乌桕   DNA提取   改良CTAB法   SDS法  

篇6:林可霉素提取技术

【摘要】为了寻找适合萃取林可霉素的二元萃取剂,对林可霉素在不同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以及二元萃取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萃取剂; 苯甲醇正辛醇; 林可霉素; 分配系数

林可霉素的提取工艺是以正丁醇萃取法萃取率高而被国内各生产厂家所采用,但该方法存在溶剂消耗大、能耗高、操作环境差等缺点。

混合醇类萃取剂可降低溶剂的损耗、中性膦类萃取剂与正丁醇相比有效的提高萃取率,但是,这些萃取剂在生产工艺过程中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混合醇类萃取剂萃取率较低、操作温度高、溶剂气味难闻;中性膦类萃取剂价格高、毒性大,影响产品质量;肟类萃取剂反萃较难实现等。

因此,研究开发新型萃取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对于萃取剂的选择除应满足萃取率高、选择性好等基本要求外,还应当兼顾损耗、能耗、环保以及人员安全等多方面因素。

多元萃取体系除具备原有单一溶剂萃取体系的选择性高、分离效果好和适应性强的特点外,还具有提高同位素或相似物选择性、降低两相间互溶度、提高萃取效率、加快传质速率及改善操作条件等优点。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林可霉素原粉来自华北制药厂华滦分厂。苯甲醇、正辛醇、正己烷、间二甲苯、二甲苯乙酸异丁酯、丁酸乙酯和乙酸正戊酯为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厂产品,分析纯。

2 、试验仪器

WZZ22S数字式自动旋光仪,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GC122气相色谱仪,上海分析仪器厂产品。PHS23型酸度计,上海第二分析仪器厂产品。

3 、分析方法

林可霉素的分析方法用旋光法测定。萃取剂的分析方法用气相色谱测定,测定条件为:柱箱170℃,离子室180℃,进样器200℃

(1)萃取分配系数的计算 林可霉素易溶于水,能溶于甲醇、乙醇等大部分有机溶剂。其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用林可霉素在两相中的效价浓度之比计算,即D=u0/ua(1)

式中:D――分配系数,u0、ua――林可霉素分别在有机相和水相中效价浓度(μ/ml)。

(2)协萃系数的计算 部分二元萃取剂组成的萃取体系存在协萃效应,其协萃系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定义:D加和=D1X1+D2(1-X1)(2)

式中:D1、D2――萃取剂1和2的萃取分配系数,X1表示萃取剂1的摩尔分数。

设D协同为协萃分配系数,则协萃系数R为:

R=D协同/D加和(3)

显然,R>1,表明有协同效应;R<1,表明有反协同效应;R=1,则表明无协同效应。

二、结果与讨论

1 、一元萃取剂选择

(1)烃类溶剂萃取林可霉素的性能 分别研究正己烷、间二甲苯、二甲苯、煤油对林可霉素的萃取性能。在相同操作条件下,上述烃类萃取剂与正丁醇相比,萃取性能较差,不能作为提取林可霉素的有效萃取剂。

(2)酯类溶剂萃取林可霉素的性能

异丁酯、丁酸乙酯和乙酸正戊酯为萃取剂萃取溶液中的林可霉素。酯类萃取剂与正丁醇相比,萃取性能较差,不能作为提取林可霉素的'有效萃取剂。

(3)醇类萃取剂萃取林可霉素的性能 分别以苯甲醇、正辛醇为萃取剂萃取溶液中的林可霉素,苯甲醇萃取林可霉素的分配系数明显高于其它几种萃取剂,分配系数较正丁醇提高了近3倍,能够成为提取林可霉素的有效萃取剂。

但现场实验表明,苯甲醇在萃取林可霉素的过程中存在传质速率慢、体系易乳化等不足,需要加入第二萃取剂进行改善。

2 、二元萃取剂选择

以苯甲醇分别和烃类第二萃取剂、醇类第二萃取剂构成的二元萃取剂萃取溶液中的林可霉素,并以正丁醇为对比萃取剂,醇类作为第二萃取剂对林可霉素的分配系数显著高于烃类,而由苯甲醇和正辛醇组成的二元萃取剂对林可霉素分配系数是正丁醇的2倍。

这是因为正辛醇本身对林可霉素具有一定萃取性能,不会导致分配系数大幅度降低。同时,在萃取过程中发现,正辛醇还可作为体系的稀释剂,降低体系的黏度,提高体系的传质速率。

3 、二元萃取剂的性能

(1)同分异构体作为第二萃取剂萃取林可霉素 以正辛醇及其两种同分异构体(2甲基庚烷,2,3二甲基己烷)作为第二萃取剂等比例加入苯甲醇中,萃取溶液中林可霉素。

(2)二元萃取剂体积浓度对林可霉素分配系数的影响 研究二元萃取剂中苯甲醇的体积浓度与林可霉素分配系数及二元体系协萃系数的关系,寻找合适的溶剂比例,优化二元萃取体系,苯甲醇的浓度小于60%时,分配系数随浓度增高而明显增大;当浓度大于60%时,分配系数增长缓慢。

这是由于在此二元萃取体系下,苯甲醇与正辛醇的萃取能力不同,苯甲醇的分配系数显著大于正辛醇。

(3)萃取剂在水中溶解度的比较 考察萃取剂性能优劣,除需考察萃取剂对目标产物的分配系数,还应考虑萃取剂的损耗,以萃取剂在水中的溶解度来衡量。由于正辛醇在小于50℃时在水中溶解度小于0.1%,可以认为不溶于水。

因此,考察二元萃取剂中苯甲醇的溶解度即可。苯甲醇正辛醇组成的二元萃取剂溶解度最低。这是由于正辛醇本身在水中溶萃取剂正丁醇苯甲醇苯甲醇正辛醇溶解度(wt,%)6.604.52.8

解度较低,而苯甲醇和正辛醇均属于醇类溶剂,苯甲醇在正辛醇和水组成的体系中,更容易溶解到正辛醇中,即正辛醇对苯甲醇有萃取作用,使得苯甲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有所降低。比较目前工厂普遍使用的正丁醇萃取剂,苯甲醇正辛醇体系的溶剂损耗较之降低了近2.5倍,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4)萃取剂的多次利用 在实际工厂操作中,为降低成本和减小污染,萃取后的有机相经酸水反萃、蒸馏水洗涤后重新用于萃取水相,循环使用。在萃取和反萃过程中,萃取剂不断损失,浓度降低,且由于在萃取过程中不断引入有机杂质而导致萃取剂的萃取性能不断降低。考察溶剂多次利用与萃取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萃取剂反复利用9次,萃取率仅降低7%左右,溶剂可以被很好的回收使用。

三、结论

苯甲醇正辛醇组成的二元萃取剂对林可霉素具有很好的萃取效果,其分配系数是正丁醇的2倍,并且很好地解决了萃取过程中分相困难和易乳化的问题,可作为萃取林可霉素的合适萃取剂。

苯甲醇浓度为60%左右时有最大协萃系数(1.28),因此在二元萃取剂中苯甲醇的适宜浓度为60%~75%。苯甲醇正辛醇在水中的溶解度较正丁醇下降了2.5倍,溶剂损耗小。此外,该萃取剂是一类理化性质稳定、毒性较小、挥发度较低且工业中易得的溶剂,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高浓度中药提取废水的治理技术

档案提取申请书范文

关于提取档案介绍信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不同节奏

提取学生党员档案介绍信

提取住房公积金申请书

住房公积金提取承诺书

有关写伯父的人物散文:甘草人生

公积金提取员个人工作总结

甘草不同组织的提取技术(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甘草不同组织的提取技术,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